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拿著相機的異鄉人:移工鏡頭下的精彩生活
專題
第1792期
拿著相機的異鄉人:移工鏡頭下的精彩生活
2024-04-10
【專題記者丁盈瑄、吳玟錡、劉芯妤、孔德皓綜合報導】菲律賓籍的尼克茲.維阿里(Nikz Viray),來到台灣後在桃園的拉鍊工廠當操作員。每逢休假,他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機,走出家門拍照,而公園是他心目中最佳的拍攝地點。「台灣有很多公園都很美,除了桃園,我也會去其他縣市,我最喜歡的是新竹火車站旁邊的公園。」攝影不僅使維阿里索然無味的假日變得有趣,還能留下在異鄉的回憶。在苗栗竹南一間工廠當設備工程師的斐迪南.薩巴多(Fredinand Sabado)在2018年開始接觸攝影,起初是用手機,後來升級設備,買了一台數位單眼相機。身為一位熱愛大自然的登山客,薩巴多目前已經攻頂20座百岳,每次爬山時都會背著相機與腳架的他說:「我喜歡拍攝銀河或其他天文景象,最喜歡在合歡山上拍攝銀河。」攝影對他而言有療癒的效果,是他宣洩壓力與表達自我的管道。他享受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寧靜,將這些瞬間保存在相片中,帶給他無限感動。像維阿里與薩巴多一樣擁有攝影愛好的移工在台灣其實不算少見。來自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地的移工,都會透過攝影紀錄在台灣工作的面容、捕捉異鄉的風景。這些移工攝影師用他們獨特的視角,呈現一幅幅充滿故事和情感的畫面,同時也將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反映在照片中。 熱愛登山的薩巴多提到,他最喜歡的照片是攻頂玉山時所拍攝的景象,他也將此張照片選為個人社群媒體的封面。 圖/斐迪南.薩巴多提供捕捉在地日常之美 攝影連結移工思鄉之情大多數的移工攝影師都是來到台灣後才發現攝影的魅力,並開始投入攝影。菲律賓籍移工攝影師馬里諾.卡梅洛(Marino Camello)表示,他在工作之餘旅行時,看見許多遊客都有自己的相機,感到很羨慕,因而特地存錢入手單眼,希望能拍下沿途看到的景色,將回憶存留在照片之中。維阿里也說明,他最初接觸攝影是希望能與遠方的家人傳達在台灣看到的美景,這驅使他購買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機,從此開啟了他在攝影領域的探索之旅。目前在台南工作的卡梅洛提及,雖然工作繁忙,但他還是會出外攝影,因為這能讓他暫且忘卻工作的壓力。由於一周僅有一天的假期,卡梅洛不太方便前往過於遙遠的地點,因此他喜歡單純地在台南市區漫遊,一邊閒晃一邊街拍。對於移工攝影師來說,在異鄉拍攝風景,並紀錄有趣的故事,能讓他們在緊湊的生活中發現在地之美。 卡梅洛在鹽田拍攝時回想起過去在菲律賓的生活經歷,透過攝影,他將自身故事融入作品之中。 圖/馬里諾.卡梅洛提供卡梅洛分享,他起初對於台南的井仔腳瓦盤鹽田是旅遊景點感到驚訝,因此想實際走訪,了解台南鹽田的特別之處。卡梅洛述說,當他看到眼前堆積的鹽山,便突然回想起過去在家鄉貧苦的生活。他回憶小時候的生活時說道:「我在一個貧窮的家庭成長,只能負擔得起鹽巴做為配菜,如果沒有餐桌上的鹽,我可能不會站在這裡。」感觸很深的他拍下了〈Asin〉(註),還以〈Asin〉入選了2023年的《移工之聲 Voice of Migrants》攝影展。註:Asin為他加祿語(Tagalog)中的「鹽」。除了日常拍攝外,移工攝影師也會提供其他有需求的移工們外拍的服務。長期研究移工文化的文字工作者宋家瑜提到,由於在台灣的移工往往因語言不通,難以與台灣本土的專業攝影師溝通拍攝需求,因此他們偏好選擇聘用語言相通的移工作為外拍攝影師。他舉例,幾年前因新冠疫情的緣故,導致許多移工只能先在台灣舉行婚禮,新人們邀請移工攝影師拍攝,不僅幫助佳偶留下美好的回憶,也能讓移工攝影師精進自身能力。攝影展成移工發聲舞台 打破刻板印象建立共融社會關注移工的One-Forty、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台北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勞工中心等組織,也為移工辦理攝影工作坊等活動,擴展移工的攝影知識和技能,同時讓他們更加融入當地社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移工組督導韋珊說明,由於移工在家鄉的經濟狀況較不佳,他們沒有機會接觸專業攝影的訓練,來到台灣後,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提供攝影課程,使移工能調劑生活和工作壓力,並讓遠在異鄉打拼的他們在這片土地找到歸屬和幸福感。「在攝影的過程中,不僅能讓我感到滿足,同時也能展現出我的才華和創意。」卡梅洛愉快地說。他回憶,他在2019年於社群媒體上看見移工倡議團體「One-Forty」舉辦《移工之聲 Voice of Migrants》攝影比賽的消息,他便毫不猶豫地投稿,希望讓更多人欣賞他的作品和故事。如今,卡梅洛每年都會提交作品參賽,他分享,看見自己的照片在展覽中入選展出,對他來說是極大的榮幸。 One-Forty品牌行銷經理梁藝瀠指出,他所接觸的移工常認為自己是無名小卒,所以他舉辦攝影比賽提供他們述說生命故事的舞台。 圖/丁盈瑄攝「我們希望影像能成為移工發聲的渠道。」One-Forty移工教育培力專員劉育芬提到。他深信攝影可以帶來力量,讓移工的權益被重視,也可以提升移工的自信。因此,他從四年前開始推動《移工之聲 Voice of Migrants》攝影比賽,每年都有來自菲律賓、越南、印尼、泰國等地的移工踴躍參與徵件。劉育芬說道:「移工透過攝影,訴說著(他們的)生活、記憶與情感,將他們的心聲轉化為照片。」他指出,《移工之聲 Voice of Migrants》像是一個對話的空間,入選的作品會以展覽的形式呈現給大眾,透過照片跨越語言和文字的障礙,讓觀眾更好地理解移工的故事。One-Forty品牌行銷經理梁藝瀠坦言:「大眾對移工的印象大多是來自媒體,可能會看見較多的負面新聞,比如逃逸、偷竊、懶惰等,然而我們希望能讓大家嘗試看見移工不同的面貌後,再去做判斷跟選擇。」他認為,無論是台灣人或來自東南亞的移工,都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應當學習尊重彼此,並期望攝影展能促進移工與台灣社會之間的理解,建立更加和諧、包容的社會。異鄉攝影之路藏隱憂 移工組織呼籲提升法律意識雖然攝影能調劑移工們在異鄉打拼的苦悶心情,移工的攝影之路卻也潛藏許多的危機。宋家瑜解釋,有些移工攝影師在存款不足的情況下,為升級攝影裝備,冒險向不法管道借貸,高利息的負債導致自己資金無法周轉,落入債務的困境中。宋家瑜指出,他曾經遇過提供移工借貸服務的地下錢莊,只要急需借貸的移工抵押居留證或護照,錢莊便會立刻給予他們現金,但移工們未必了解貸款背後的高利息風險。宋家瑜提醒,任何愛好都有可能導致類似情況,最重要是移工們擁有正確的消費心態,謹慎評估自身能力,再購買攝影器材。 宋家瑜指出,移工攝影師大多喜愛去具有異國風情的地點拍攝,如圖中的奇美博物館、台南念慈亭等景點,都是移工們外拍的熱門選擇。 圖/尼克茲.維阿里提供韋珊觀察,近年來隨著社群軟體和短影音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移工對攝影產生興趣。然而,大部分移工因不了解台灣當地的法律,拍攝作品時,可能不小心牽涉如隱私權、著作權方面的法律問題。韋珊提到,未來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考慮針對攝影拍攝的法律問題,開設相關法律觀念課程,避免移工在攝影過程中觸犯法律。如今,許多移工仍選擇在繁忙的生活中以照片展現自身生活態度。卡梅洛表示,他想告訴更多人,移工不僅僅是來台灣工作、賺取薪資的工人,「我們也有不同的人生故事,有不同的才能可以展示。」他認為,移工也有能力拍攝出有意義,值得與他人分享的好照片,並向朋友與同事訴說這些照片中精彩的故事。卡梅洛想激勵其他外籍移工繼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夢想,無論是工作還是愛好,都要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在生活中保有熱情,有動力面對在異國生活的每一天。
青年大秀茶葉時尚風貌 「茶浪潮」特刊首嘗實驗性攝影
生活
第1788期
青年大秀茶葉時尚風貌 「茶浪潮」特刊首嘗實驗性攝影
焦點
2023-12-06
【記者劉芯妤新北報導】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以下簡稱茶博館)於3日首度舉辦「新茶潮 La Nouvelle Vague du Thé」新刊座談,邀請坪林青年茶業發展協會(以下簡稱茶青協會)、茶博館長與本次發行的新刊主編一同探討「茶的新印象」,書籍以時尚包裝茶業,掀開民眾對茶的想像頁章。 本次特展以時尚風格展出特刊內容,螢幕上展示茶業青年白順楊的拍攝花絮。 圖/劉芯妤攝本次活動發表的新刊「旅人食通信《不二味 》Vol. Pouchong Tea 茶浪潮」是透過「實驗性攝影」手法拍攝返鄉致力發展茶業的青年,結合大膽、創新的色彩和穿搭。攝影師讓茶青們把自己當作茶葉,攝下一連串製茶功夫,呈現「人茶轉換」的逗趣畫面。主編魏曉恩說明:「這次跳脫一些既有框架,我想讓茶觸及到各種群眾。」他補充,在與茶青協會學習品茶時,當時的會長對他說道:「你想怎麼喝茶,就怎麼喝。」頓時讓魏曉恩了解其實可以自由塑造茶的形象,特刊才得以誕生。 照片以鮮綠、精神抖擻、活力等等元素拍攝,使茶青表現出製茶工法的採摘(圖左)。 圖/旅人食通信《不二味》提供茶慶酒也是活動亮點之一,以包種茶作為基底,透過窨製薰香技術,將酒的香氣留於茶葉,使其成為不含酒精的茶酒。茶青吳柏諺說明:「茶慶酒常出現在慶祝、歡樂的場合中。」因此茶青協會選用高粱酒、威士忌與宜蘭縣酒紅露酒搭配包種茶。民眾賴姿伶驚豔地說:「我不喜歡濃烈的酒,但茶慶酒不但能削減高粱的刺激,也保留香氣。」他認為茶慶酒在市面上容易取得,非常推薦給不適合飲烈酒的民眾。 參與民眾賴姿伶最喜歡的照片是眾多茶青一排排站在茶園中,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準備引領茶走向光明未來。 圖/旅人食通信《不二味》提供茶青協會長鄭祐昇表示,想讓大家知道不只有老茶農會製茶,「其實有一批新的年輕活力正在注入茶業。」新刊拍攝便是最好的例證,然而過程卻也遇上一些困難,他笑著坦言:「就是羞恥程度有點高啦。」鄭祐昇解釋,因為茶業大多是務實工作,忽然要他跳進時尚圈,確實有些不自在。魏曉恩也提到,拍攝服裝較花裡胡哨,穿著方式更複雜且布料不舒適。不過鄭祐昇仍然認為,只要能把茶文化再向外推廣,一切都很值得。 座談會中,茶青協會長鄭祐昇侃侃而談茶青協會成立的歷史與對現今社會的影響。 圖/劉芯妤攝茶文化流傳於華人社會上千年,不過手搖飲卻是年輕世代接觸茶的第一印象,顯示精緻茶文化逐漸沒落。民眾陳沂辰舉例,「我朋友大多覺得品茶是一種很慢的生活方式,他們會失去耐心。」鄭祐昇也同意,「雖然改變茶文化很困難,但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民眾對茶的印象。」如同本次活動以潮流結合茶業文化,讓茶文化在持續向下翻頁的社會中開展新篇章。
李濡妘捕捉光影變化 藉影子觸及心靈深處
藝文
第1785期
李濡妘捕捉光影變化 藉影子觸及心靈深處
2023-11-15
【記者王華琳台中報導】「陰影裡的黑去除干擾後,是觸及靈魂深處的關鍵。」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生李濡妘舉辦攝影個展《扮影》。透過記錄周遭易被忽略的影子,李濡妘以影像刻畫出影子與他之間的心靈羈絆,並讓觀眾以不同角度重新認識兩者的連結。展覽於6日起於Common+展出。 陽光透進展場,在牆上形成獨特影子,與展覽概念相呼應,也是李濡妘選定此場地辦展的理由。 圖/李濡妘提供「發現自己其實更像影子,也渴望它所停留的地方。」李濡妘提到,陰影是他在追求光芒時能短暫休息的地方,也因為前段時間的創作瓶頸,讓他開始思考自己與影子間相互扮演的關係。談及選擇攝影進行創作的原因,李濡妘認為影像比文字更為隱晦且有敘事性。因此,在這次展覽中,他試著減少文字的使用,單純以攝影傳遞故事。與李濡妘亦師亦友的中科大商業設計系助理教授邱旭蓮說:「李濡妘是非常理性的,能理性地分析他的內心狀態,同時他的照片中也擁有拍攝當下的感性。」《房間》系列的創作源起,來自於李濡妘注意到自己房間裡的光影變化,作品之一的〈甦醒〉,更是他首次將自身影子展現在創作當中。他認為房間對於所有人而言,是一個能容忍個人邋遢、情緒失控的隱密場所,也是與自身獨享敏感時刻的城堡。因此,李濡妘歷經一番掙扎才決定展出此系列,他說:「我覺得被看見是需要勇氣的,而展覽很像是在練習被看見。」觀眾吳彥樺認為,房間所營造的平靜氛圍,讓人們對於室內光影有更細膩的觀察,「這個系列讓我有種是起點也是終點的感覺。」 李濡妘在作品〈甦醒〉中,拍攝了房間牆面上的影子,也將自己的影子融入畫面當中。 圖/王華琳攝《微物》系列作品分為前後兩部分,李濡妘在系列前半將物件與影子一同放入畫面,而後半部分則聚焦於影子本身,「我想只有影子的時候,或許能給觀者更遼闊的解讀空間。」在系列作品之一的〈暫停〉,李濡妘拍攝一個故障時鐘與它的影子。他提到,人們普遍認為攝影是捕捉每一秒變化的瞬間,而影子則像是空間中的時間標記,「可是在這張照片裡時鐘壞了,好像時間暫停,但影子又會隨時改變,那這個畫面就有點違背大家原先的想法。」 〈暫停〉畫面中物體與影子共同存在,李濡妘認為人們依舊習慣將視覺焦點放在物體上而非影子。 圖/王華琳攝在《情緒》系列作品中,李濡妘利用影子將情緒具象化,表達人們在解讀影子時,常將自身情感投射其中。他特別將此系列照片去除空間感,讓觀眾無法看出影子所處的空間。作品以平放陳列於展場中央的安排,則讓觀眾可於四周走動,以不同角度觀賞作品。其系列的作品之一〈刺痛〉,名稱源自於朋友對於照片的感受,也恰好印證了李濡妘拍攝當下的狀態,他說:「回頭去看這些混亂情況下所拍的照片時,才發現它們所呈現的拍攝狀態,是當下無法察覺。」 李濡妘將〈刺痛〉的空間感去除,讓觀眾對影子有更多的解讀,而影子的本體實際為百葉窗。 圖/王華琳攝李濡妘透過展覽提供觀者重新認識影子的機會,讓他們再次觸碰內心深處,「每個人都可以用想像力去閱讀影子的影像,而那樣的想像力背後都有著自己的解讀。」他認為影子能觸及每個人靈魂深處中,難以對他人言說的心緒。同時,李濡妘也期望觀眾能改變對黑暗的負面印象,「我們一定有光也有影,這才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李濡妘在同一角度多次按下快門,記錄不同時刻房間內的影子變化,創作出作品〈時間〉。 圖/王華琳攝
智慧發電結合低耗能通訊 革新海上箱網養殖方式
新知
第1781期
智慧發電結合低耗能通訊 革新海上箱網養殖方式
2023-09-28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傳統海上箱網養殖業者欲知魚群的狀況,必須駕船出海,逐條撈起來掂量,過程費時費力,且投餵飼料全憑經驗。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授盧晃瑩、鄭錫齊與電機、資訊工程學系賴永軒、陳俊宇、曾建智、張凱翔組成的智慧箱網養殖團隊研發出「具智慧充電之水下攝影與通訊系統」,讓漁民不出海也能了解水產狀態,大幅提升水產養殖效能,榮獲2023太陽光電創新應用產品設計競賽金獎。 水下攝影裝置架設於海上養殖箱網,運作時MA4電動推桿會將立體攝影機探入水下,拍攝完畢後再收回來。 圖/賴永軒提供智慧充電攝影系統是透過水下立體鏡頭,蒐集具三個維度的影像資料,經4G網路傳遞至雲端進行AI辨識分析。團隊成員賴永軒解釋道:「經訓練後的系統能預測出魚的大小及重量,並連同歷史投餵數據、水質資料等輸入另一組AI模型,從而計算出所需的餌量。」最後業者的使用介面就會呈現出魚隻的重要資訊、建議投餵量。而為因應不同使用需求,團隊也設計電腦和手機APP兩種介面,皆具手動及自動兩種功能,業者可自行點按喚醒裝置,也能預先定時讓它啟動。 使用者手機介面上呈現裝置電量、裝置狀態、魚隻及海水重要資訊,並給出建議投餌量。  圖/賴永軒提供海上攝影裝置雖本身具固定式太陽能發電板,但若要增加續航力,仍要仰賴智慧充電系統。賴永軒說:「我們是用網路爬蟲(註)蒐集基隆過去一年的太陽仰角、方位角,然後投餵資料訓練AI,進而預測出最佳發電角度。」太陽能板自動調整成最佳角度後,可提升78%的發電量,讓海上裝置在一般的使用頻率下保持電量充足。註:透過程式碼自動抓取網站資料。裝置架設於海上箱網仍有通訊問題要克服,為降低耗電量,設計團隊以4G網路及LoRa兩種工具進行不同的資訊傳輸。賴永軒說明,LoRa低功耗通訊系統無法傳遞影音訊息,但能在低耗電的情況下接收16公里外的資訊,故用它來接收APP操作介面發出的指令,保持24小時開啟;而傳輸影音則靠快速、高耗電的4G網路,僅於系統運作時開啟。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韓玉山也認同系統適合在海上使用,「箱網通常離岸很遠,電力資源較匱乏,用太陽能發電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韓玉山認為,目前用AI輔助養殖水產是一種趨勢,未來也能結合自動投餵系統,降低養殖業者的人力成本。此外,賴永軒表示,技術還在進步,未來通訊工具再提升,裝置可以更省電。不過,養殖業者莊宏祥也提出對硬體設備防水性能的疑慮,他說:「有些箱網在颱風天會為了躲避風雨下潛10公尺,機台若未能有效防水,就沒辦法跟著一起移動。」 國立海洋大學智慧箱網養殖團隊全副武裝,在海上安裝、檢測裝置,確認裝置運作情況。  圖/賴永軒提供
走入沒有人的樂園 影像結合訪談再現八仙事件
藝文
第1775期
走入沒有人的樂園 影像結合訪談再現八仙事件
2022-12-14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冠霖以藝術家陳順築的作品〈家族盒子〉為啟發,將攝影集、訪談輯、照片等物件放入木盒內。 圖/陳冠霖供【記者戴婧雯台北報導】「當我拿起相機,或許就無意識地被賦予使命,要把這個空間說明清楚。」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冠霖於8日至18日,在台北國際藝術村參加展覽「編輯部門—— 藝術家書籍展」,將以八仙水上樂園為主題的攝影集、訪談輯等物件放入兩個自製的木盒製成作品〈The Aftermath of PTSD.〉,藉由作品讓大眾了解八仙事件的全貌。「很多人認為我們拍廢墟是在消費受害者。」陳冠霖最初在YouTube上分享自己拍攝的八仙水上樂園廢墟影像,結果引起大眾關注,收穫褒貶不一的回饋。「那時我就覺得我是不是真的在做一件違背道德的事情。」他解釋,在思考如何回應時,他收到一些支持他繼續拍攝的聲音,甚至有人將自己留存的票根借給陳冠霖作為素材,「他們的聲音會不斷提醒我,八仙這個專題不只做給我看,也做給有關注的人看。」最終他決定持續記錄並製作〈The Aftermath of PTSD.〉,希望大家能夠正面看待這個曾經發生過憾事的空間。 讀者翻閱攝影集時,會依順序看到叢林、障礙物、樂園園區、台北港等,體驗到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冠霖一同進入和走出八仙水上樂園的感覺。 圖/陳冠霖供〈The Aftermath of PTSD.〉的攝影集以電影《囧男孩》(註一)的片段作為開場白,用第一人稱視角呈現影像內容,從叢林到樂園園區,再到臺北港,讓讀者在翻閱時可以跟著陳冠霖的步伐一同出入八仙水上樂園。他希望這本攝影集除了如實重現八仙水上樂園,也能讓讀者看見拍攝過程,,並以自己的理解方式認識這個地方。「我希望我的照片是有穿透力的,但沒有感受到也沒關係,它可以只是一個導覽的過程。」他說。除影像外,陳冠霖與八仙事件(註二)的當事人進行訪問,讓讀者可閱讀到當事人的實際感受,也可看到當事人如何處理自己的壓力創傷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他(當事人)覺得克服心魔,永遠比我們講完這件事情來得困難很多。」陳冠霖表示,他與事件受訪者都希望這份訪談輯可以讓更多人去勇敢面對自己內心的悲痛。註一:電影《囧男孩》曾到八仙水上樂園取景,陳冠霖認為畫面非常契合主題,且電影傳達理念:「大家都會缺乏勇氣去回憶和回應自己童年所經歷的憾事,但長大的時候你必須要重新再回頭去看」,也很貼合自己的理念,因此在作品〈The Aftermath of PTSD.〉中引用了這部電影。註二:位於八里的八仙水上樂園於2015年6月27日舉辦彩色粉末派對,過程發生時長40秒的火災,導致嚴重傷亡。 除拍攝影像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冠霖也採訪了八仙水上樂園粉塵派對事故的當事人,並製成訪問輯(右)。 圖/陳冠霖提供關於木盒裝置,陳冠霖表示靈感源自藝術家陳順築的系列作品《家族黑盒子》(註三),用複合媒材概念把攝影集、地圖和門票放入一個木盒,訪談輯和其餘照片則裝入另一個木盒。「我覺得木盒這個容器有點像書的家。」陳冠霖期望,讀者不只能從書獲得資訊,也能透過門票、地圖等物件更進一步了解八仙水上樂園。觀眾李羿璋對於多元媒材的運用有深刻印象,「我看到他有在嘗試納入很多物件或書,更完整地呈現八仙這個主題。」他說。曾和陳冠霖一同拍攝八仙水上樂園的羅祥庭說:「我在翻閱攝影集時的確有重回現場的感覺。」他也期待陳冠霖接下來會如何發展相關計畫。陳冠霖則希望自己能夠持續記錄,直到八仙水上樂園完全被拆除,沒有任何設施為止。註三:台灣藝術家陳順築於1992年發表系列作品《家族黑盒子》。陳順築將自己家族成員的照片裝入古董木箱內,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木盒內,除了有攝影集和訪談輯以外,陳冠霖也放置了一些相關物件,例如八仙水上樂園的門票等。 圖/陳冠霖供
等比例再現廢棄空間 《1:1》紙上轉譯褪色記憶
藝文
第1770期
等比例再現廢棄空間 《1:1》紙上轉譯褪色記憶
2022-11-02
廢棄廣播電塔影像印在隨處可見的A3紙上,連接成一長條,猶如天梯。作品〈Ladder A3〉沿對角線橫跨整個展場。 圖/何予攝【記者何予台北報導】「希望在被拆除、被遺忘之前,你至少再看它一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生丘智偉舉辦個展《1:1》,在10月28日於臺藝大雕塑系實驗展場開幕,共展出兩系列作品,分別是以鄰近臺藝大的台北紙廠為創作對象的《Paper Factory》,以及結合攝影的空間裝置《Ladder》。 作品〈Paper Factory:A4〉以透片與燈管做成裝置,此次利用了空間中的排風口,空氣造成光線與透片的擾動。 圖/何予攝丘智偉以透片與燈管做成攝影裝置作品〈Paper Factory:A4〉,並在印有紙廠影像的透片中央,置入A4大小的空白。丘智偉認為,現實空間不斷在變動,但影像只能捕捉片斷,「留白、留出空缺,就會變成一個可以想像的空間。」放置在地面展出的作品〈Paper Factory〉,以1:1的比例將紙廠轉換為影像,再切分成4800份,從中挑選480張輸出成A4大小疊成一落,再將原先的4800張影像用投影機在紙面上快速輪播,回應持續變動的時空。丘智偉表示,過程中曾嘗試完整疊放4800張紙,但他認為高至大腿的紙堆,不夠符合紙廠即將消逝的狀態,「我想要讓他薄薄的、甚至被忽略。」他說。 放置在地面展出的作品〈Paper Factory〉,在紙堆上投影出紙廠影像,中間則快速輪播4800張照片。 圖/何予攝「我稱之為紀念碑,因為它去功能化了。它現在唯一的功能,就是勾起我小時候的回憶。」丘智偉將廢棄的廣播電塔影像放大至10多層樓高,印在隨處可見的A3紙上,連接成一長條,完成此次展出的新作〈Ladder A3〉。丘智偉談及自己與電塔的關係,是從兒時在父親車上收聽廣播開始,這個經驗養成他在通勤途中的聆聽習慣。然而,當他再次接觸到廣播電塔時,它竟已成為廢棄物,讓他感受到事物隨時間衰敗的衝擊。他選用有別於相紙或底片的影像載體,以隨意、輕薄的紙材傳達這些建築體不再被重視的處境,也呈現記憶容易被消耗、毀損的特性。 有別於一般藝術展場的觀看經驗,觀眾可以選擇繞過展品,也可以直接從作品上方跨越。 圖/何予攝在兩系列作品中,丘智偉玩轉影像呈現的尺度,為觀眾帶來不同的感官經驗。「這次展品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一樣的身體感。」現場觀眾吳宇軒表示,面對展場裡的巨幅展品和觀看一張照片的感受相當不同。臺藝大雕塑學系助理教授劉千瑋也說明,作品的尺度跟身體的感受是對應的,他說:「身體參與的方式很不一樣,好像真的踩進去某個場景裡。」「我轉化這麼多奇奇怪怪的形式,目的很簡單,希望他們再被看到一次。」丘智偉表示,他的創作對象就是一個即將消失的空間,總有一天,這些事物只能出現在其他地方,以其他的形式呈現。他更進一步說明,物件在遠離現場後,觀者的觀看體驗必然會不同,藝術家只能透過創作盡量還原空間之於個人的記憶與感受。 丘智偉將廣播電塔影像1:1放大,投影在牆面,作品〈Sky Ladder〉影像會不斷向上延伸。透過不同尺寸,塑造不同的身體感。 圖/何予攝
端上你的照片!「攝影上桌」創影像對話開放空間
生活
第1769期
端上你的照片!「攝影上桌」創影像對話開放空間
2022-10-27
【記者黃𦲽湄台南報導】「攝影難道只能掛在牆面上做展示嗎?」像群影像文化有限公司(一影像)於21日至23日在台南水交社園區,舉辦台南國際攝影節「2022台南攝影上桌PHOTOGO」活動,讓45歲以下的創作者以「辦桌」的方式,把傳統掛在牆上展示的作品,視為菜品端上桌,讓民眾和評審能坐下來「品菜」,與創作者交流彼此的想法。 在台南水交社園區的大草皮上,評審、民眾以及創作者可以交流作品想法,對作品提出疑問就可以及時得到詮釋。 圖/黃𦲽湄攝人們圍繞在一張張鋪上紅色桌巾的圓桌,與創作者熱烈地對話。作品展示在桌上的方式五花八門,有些創作者將平面攝影作品夾至隔板中,並直立於桌面,也有將作品置於一個個白色箱子內,讓人們透過箱子的圓孔觀看裡面的作品,豐富人們的觀展體驗。台南國際攝影節《2022台南攝影上桌PHOTOGO》總策劃馬立群表示,希望將所有參展者聚集在一起,交流作品,還能獲得不同領域專家評審的建議。他惋惜道,因為台灣並沒有攝影系,所以學生無法受到正規的攝影教育,「每一屆都有來自不同科系的參展者,基本上都是從興趣切入攝影,而這裡變成是他們獲得專家評審建議的最好機會。」崑山科技大學教授、同時為評審邱國峻表示,透過與創作者面對面交流,評審們能更快了解現今時代趨勢以及年輕人的想法。 創作者作品展示的多樣化讓人們可以有不同欣賞攝影作品的體驗。 圖/黃𦲽湄攝馬立群直言道,作品面對的不只是專家學者,更多的是一般民眾,他們最直觀的想法讓創作者將大眾無法理解的部分進行修正與調整。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應屆畢業生梁佳欣表示,開放三方交流的形式可以拉近攝影與民眾的距離,不會將其視為高尚的藝術或媒材,並可能從中尋找對攝影的共識。他還分享道,這項活動將作品同時展示於三個不同族群面前,「有別於評審與創作者,大眾較不會以特定標準與期待觀看作品,他們的理解方式與前兩者不同。」民眾高佩琦表示,在以往的展覽中大多只能靠自己理解作品含義,即使透過錄音檔、導覽也是從第三方詮釋,「這種比較容易和創作者親近,認真地了解他們的想法以及創作過程,有疑問也能直接問他們。」 「2022台南攝影上桌PHOTOGO」讓參展者將作品以各種形式自由擺放於桌上,讓參觀的人可以自由翻閱,交流彼此的想法。 圖/黃𦲽湄攝「實體的話可以多參加徵件活動,像攝影上桌就滿不錯,可以直接和創作者、老師面對面交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版畫組朱韻蓉還建議,學生也可以在網上分享作品或嘗試辦展,增加曝光度。活動未來規劃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馬立群分享道:「希望未來不只是一年一次的活動,可以是一年兩次甚至三次的活動,跨越台南的地區限制,將此活動遍佈台灣北中南。」<br style="font-weight: 400" /><br style="font-weight: 400" />
《看不見的台灣》匯寶島風光 紅外線攝影映獨特光景
藝文
第1758期
《看不見的台灣》匯寶島風光 紅外線攝影映獨特光景
2021-12-01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一張張色彩迷幻的照片,交織出台灣美麗的景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進修學士、同時也經營部落格「某處.On the Ground」的劉蓁,11月26日起在台北「嘖咖啡」舉辦攝影展《看不見的台灣》,望能透過在地風景影像,提醒大家不要忽略身邊的美好。 展覽將52張景點拼成台灣的主視覺,望能提醒大家不要忘記身邊的美好事物。 圖/劉蓁提供劉蓁將以紅外線攝影拍攝的52張國內景點照片,排列成台灣形狀作為展覽主視覺。其中一張〈集集車站〉以車站作為主體,搭配上後方繁茂的樹木以及壯闊的山景,呈現出歲月靜好的安定感。劉蓁回憶,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那年,雖然他年紀尚小,但仍印象深刻,「車站算是整個毀掉,車子當然是不可能開了,然後車站基本上也是毀損得非常嚴重。」他形容,重建後的車站就像是事情真的已經過去了,「經過這樣子的災難,最後能夠獲得重生的感覺。」 〈集集車站〉以重建後的車站作為主體,象徵著經過災難後,重獲新生的意涵。 圖/劉蓁提供劉蓁表示,以往許多人一到假期就紛紛往國外跑,機場總是塞滿了人。不過,今年因疫情限制出入境的緣故,讓平時愛出國的遊客開始國內旅行,也因此激發他這次的計畫。他希望透過拍攝台灣的知名景點,讓大家不要總想著出國去玩,「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很美麗的風景也很值得我們去造訪。」他強調。觀展民眾顏君儒則透露,自己過去幾乎每年至少出國一次,因為疫情才開始尋找國內非熱門景點旅遊,「台灣真的一點也不輸國外。」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學系進修學士劉蓁,以紅外線攝影拍攝台灣各地的美景。 圖/劉蓁提供為了與一般的風景照做出區別,劉蓁首次嘗試紅外線攝影。紅外線攝影是在鏡頭前加上一個濾鏡擋住可見光、保留紅外線,攝影師會讓部分的可見光進入鏡頭,呈現出半彩的相片。他說:「我們平常看到這些習以為常的東西,在顏色上做一些轉換,就可以帶給大家很大的視覺衝擊。」其中,又以綠色植物的顏色轉變成粉紅色特別明顯,因此他在構圖時會特意讓多一點的樹葉入鏡。觀展民眾張欣恩說:「跟一般眼睛看到的不一樣,我覺得有點夢幻、不真實,像是會在夢中看到的顏色。」劉蓁說明,紅外線攝影不是很普遍的手法,除了希望藉《看不見的台灣》鼓勵大家關注身邊的美好,也期盼讓更多人知道紅外線攝影,「甚至有人開始去從事這樣子的創作,我覺得是非常棒的。」他進一步表示,未來若有合適的主題,也會持續的使用紅外線攝影手法,「我覺得那是一個滿有趣的創作方式。」 展覽將於26日於台北「嘖咖啡」進行分享會,一同交流旅行途中及攝影時的趣事。 圖/劉蓁提供
新聞攝影展映社會百態 激發青年反思影像價值
生活
第1757期
新聞攝影展映社會百態 激發青年反思影像價值
2021-11-18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舉辦的「202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作品展」於11月2日至12月5日於中華文化總會城南空間NO.1展出。活動以「隔離年代」為題,展出人們在這大疫之年所拍下的新聞照片,完整回顧去年的重大事件。「在這個資訊片面化的時代,辦比賽更能有系統性地整理這些圖像。」台灣新聞攝影協會理事長莊坤儒表示,這個展出不僅是為了向外宣傳新聞攝影的重要性,且也想傳達「新聞攝影並不只是配圖」的概念。他認為透過這樣的展出方式,使好的作品呈現在大眾眼前,更能成為投入相關領域的青年族群一個努力的目標,也鼓勵他們進行嘗試。 202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以「隔離世代」作為主題,呈現疫情時代的「新日常」。 圖/黃亭茹攝「整體來說青年(近年)投件的數量並不多。」談及青年從事新聞攝影的現象,長期投入台灣新聞攝影協會工作的鍾宜杰表示,這並非青年族群不熱衷於新聞攝影,「更可能是青年不知道這個獎項或不知道新聞攝影是什麼。」他認為,絕佳的照片不會因為身份而有所不同,他提及去年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生的獲獎作品,以此鼓勵​​各式各樣的人們投件。 台灣新聞攝影協會理事長莊坤儒稱此次以三角錐狀的設計呈現年度最佳新聞作品集,為最重要的代表。 圖/黃亭茹攝今年擔任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的評審沈昭良平時在各大專院校教授攝影技術,他分析為何人們投入新聞攝影的意願不如以往,「這是大環境中新聞媒介的萎縮。」而對於如何強化新聞攝影工作的拉力,他認為,此次展出提供觀者來自新聞現場最即時的反饋,觀展青年若平時就有接觸攝影,在觀看作品的過程中除了認識社會議題,更能重新反思攝影的影響力,提升其投入新聞攝影的意願。 此為網路影音新聞專題類第二名的《被偷走的人生 周子飛囚籠去來四十年》,於展區中特別設置的視聽室內放映。 圖/黃亭茹攝投稿本屆比賽、目前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的王崴漢熱衷新聞攝影,「我喜歡用照片說故事,希望能透過影像紀錄不為人知、觸動人心的場面。」他相信,新聞攝影能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打動讀者,促使更多讀者們關心社會議題。「身為攝影記者,希望拍攝的影像能夠吸引閱聽者去重視,閱讀其中報導的內容」,本屆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記者王漢順同樣認同新聞攝影的價值,他期望這次展出能讓人們反思影像的閱讀方式,進而建構自己對新聞真相的觀點。&nbsp;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