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文大宿舍吸菸惹議 校園禁菸問題何解?
校園
第1796期
文大宿舍吸菸惹議 校園禁菸問題何解?
2024-10-18
【記者張傳儀報導】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生吳同學(化名)自1日起在Dcard校版上發出多篇文章,指出男生宿舍的浴廁出現大量菸蒂、打火機等物品,影響環境整潔及學生住宿的生活品質,引發學生討論。文大生活輔導組辦事員劉柏頡回應,未來將會加強宣導,並針對重點區域加裝監視器以掌握抽菸學生。 談及宿舍抽菸問題,文大地理學系學生陳亮宇表示,宿舍內抽菸的問題一直都存在,校方若要處置也需要同學檢舉才能進行,「通常抽菸並不會停留太久,就算跟校方說,他(吸菸者)發現了也會立刻跑掉。」此外,自從《菸害防制法》修正,增列大專校院為禁菸場所後,校園內吸菸亭等區域遭到撤除,吸菸者四散在校內隱蔽的角落抽菸,增加校方取締的困難。有吸菸需求的文大廣告學系學生簡佑宸說明,自己不喜歡影響到他人,所以不會在校內吸菸,但校方及宿舍管理人員也應更積極處理,他說:「畢竟學校還是有會抽菸的人,如果沒有比較方便抽菸的區域,可能就會選擇在校內偷吸菸,所以取消吸菸區對於整體幫助並不大。」 對於校內吸菸問題,文大學生會理事長王品茵指出,校園禁菸後可以感受到吸菸者減少,但是政府單位應該給予配套措施,「原本(吸菸者)會在吸菸區裡面抽菸,但現在變成大家在各種不同地方抽菸。」進而造成更多危害。他認為最佳解方是設置校外吸菸區,但此措施的實際執行上有許多困難,目前校方能夠做的就是加強宣導,透過警示標語來告知學生校園禁菸的重要。 針對校內宿舍抽菸一事,劉柏頡解釋,校方目前的應對方式是在浴廁出入口加裝監視器,確認來往人員,並針對該層樓的同學進行輔導勸說。因應大專校院禁菸,校方將針對抽菸熱點加強巡邏,並以跑馬燈警示的方式加強宣傳,校規中也已訂定處罰規則,初犯者記申誡一隻。他表示:「我們會勸導學生不要在校內抽菸,若是屢勸不聽的話,也會請衛生局人員稽查。」由校方向政府單位檢舉,透過罰緩的方式對其作出處分,希望藉此降低學生在校內抽菸的問題。 自《菸害防制法》修正後,校園禁菸問題是各大專校院皆需面臨的課題之一。法規內容重視非吸菸者在校園裡的權利,校區範圍內全面禁止吸菸。劉柏頡表示,對於規勸吸菸者,會對其強調校地範圍內皆是禁菸區域,若是對吸菸有強烈需求者則會要求對方離開校園,以免影響他人權益,同時也維持校園整潔。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認為,校園禁菸立意良善,但對於其衍伸出來的問題並無完整規劃,可以借鑑國外校園的作法,即使是無菸校園也會設計吸菸區給予學生出口,才能在非吸菸者與吸菸者的權益間取得平衡點。
攜手居民參與建築設計  〈泉源小徑〉串連社區生活節點
藝文
第1781期
攜手居民參與建築設計  〈泉源小徑〉串連社區生活節點
2023-09-28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山林蓊鬱、流水潺潺,潔白的廊道劃過斑斕繁雜的建築,在梯田中建起一道明亮的線條。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團隊於17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的2023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成果展,發表其建築設計計畫《洄到泉源(一):農村地景空間再造與藝術創生行動》(以下簡稱《洄到泉源》)。在計畫中,團隊重整社區空間,將自身的設計理念融合居民的想法,共同在社區幹道上搭起作品〈泉源小徑〉。 泉源小徑串連公車站、居民住宅、活動中心,建造於馬路旁的梯田與民宅之間,行人行經轉頭即可看見。 圖/張雅媜攝《洄到泉源》以「參與式設計」為核心理念,作品融入農村常見的棚架元素,以木材製成欄架造型。團隊從最初的討論設計,到建造與粉刷建築,皆邀請居民一同參與。團隊隊長王凱強說:「讓居民一起參與,除了能更明確的瞭解他們的需求,居民也會對成果更有認同感。」 小徑隨原先地景、建築改變設計,側面以大、小比例不同的方框排列,製造出活潑的變化。 圖/張雅媜攝計畫的主要建築作品〈泉源小徑〉,主體由大小不同的方框構成,垂直交錯的支架發想自傳統建築木構,建構出如同隧道般的空間。王凱強說明,團隊會根據當地住宅的窗框、陽台或門架形狀,來改變〈泉源小徑〉的木框比例。而團隊也在植栽及住戶門前,減少木條的分布密度,讓住戶走出家門,便能一覽山村景致。王凱強認為,建築作品應該像是自然生長於這片土地,以彰顯村落曾經的輝煌,「我們當然也可以在這裡蓋一棟101,但那就不屬於這裡,是殖民、侵入的。」 住家門前以窗戶的概念設計較大的白框,居民從中望去能直接看到山頭上的中國文化大學。 圖/張雅媜攝談及選擇以白色作為建築設計主調,王凱強表示,純淨的白色可以和紅磚、水泥、鐵皮等雜亂的背景,形成對比,「白色沒有強烈的情緒,能平靜的配合、襯托出田園本身的美。」他們也以長型木條,打造出不同比例、排列的白色方框,期盼能跳脫既定框架,增添「人」的氣息。除了美感設計,團隊也參考居民的意見,加入建築的功能性考量。水平橫條的設計,讓居民能晾曬衣物,邊界加寬的平台則供居民乘坐,讓〈泉源小徑〉成為居民停留、凝聚的空間。他們也考量行人的身高比例來設計廊道尺度,而頂端設計的空氣夾層,使整體視覺保持穩定而輕盈。王凱強強調,建築還是要以人為本,了解人對空間的感受,才能建造出宜人的空間。 建築設計團隊隊長王凱強乘坐於側邊平台,說明小徑各處的功能性設計。 圖/張雅媜攝〈泉源小徑〉的廊道連接公車亭、浣衣池、頂湖活動中心等地方,串連起泉源里許多重要的生活節點,整合社區的公共空間。王凱強說:「這些節點都有屬於他的歷史記憶,公車亭旁的舊建築曾是蔣公的警衛室,而浣衣池是舊時居民洗衣之處,它們都還完整地保存在這裡。」構築泉源小徑就像是建立起一個故事線,讓行人走入小徑,可以依序閱讀各節點的歷史故事,也讓散落在各個角落的居民,重新凝聚在同一個空間裡。小徑不但連結泉源里的公共空間,也聯繫起建築設計團隊與當地居民的情誼。作品於5日正式完工後,吸引居民駐足攝影。泉源里居民張小姐(化名)提出建議:「如果上面有做綠化,應該會更漂亮。」計畫指導老師、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教授劉惠芳則認為,〈泉源小徑〉外表看似平實,但已成為泉源里的新地標,「實體的構件只是一個媒介,其中有更深層的社會意義。」
文大稱霸街舞擂台 睽違九年再得雙冠
體育
第1761期
文大稱霸街舞擂台 睽違九年再得雙冠
2021-12-22
【記者李昀璇綜合報導】雙方僅剩一人站在舞台上,選手不露一絲緊張神色,當音樂響起,他深吸一口氣,邁出堅毅步伐。「第十七屆College High全國大學街舞高峰會」經典團體賽18日於臺北體育館熱血登場。其中,中國文化大學於Popping和Locking項目封王,睽違九年再度奪下雙冠,並抱走社團史上第一面Popping冠軍錦旗。 中國文化大學Popping強棒羅永承以Freestyle的概念呈現Popping,屢屢為觀眾和評審帶來驚喜感。 圖/李昀璇攝此次賽事共有三個舞風,各舞風參賽團隊皆需在團體排舞賽脫穎而出,才可取得八強門票。而八強、四強和冠亞賽則以五對五的團體「Battle」賽制進行。各隊由五名選手組成,每輪須各自派出一名選手出戰30秒,經六位評審判定勝方,勝方續戰敗方淘汰,隊伍先耗盡選手則落敗。 此次競賽分為三種項目,分別為HipHop、Popping和Locking。選手須先參加海選,在團隊排舞賽中勝出取得八強門票,才會進入五對五Battle環節。 圖/李昀璇攝文大自四強賽起便遇上勁敵。在Popping項目中,文大先對上前年冠軍東海大學,再強碰去年冠軍臺北市立大學,兩隊皆是冠軍熱門隊伍。然而即便面臨高壓處境,文大仍不畏強權,臨危不亂一一克制對手。五人隊伍中,文大選手周致成便多次高穩定展現第一棒的沈穩氣勢,憑藉細緻動作獲得評審青睞,而強棒羅永承則跳脫既有的單一舞風限制,在基礎動作中加入即興巧思,完美與音樂融合,屢屢驚艷全場。 中國文化大學於此次競賽中奪得Popping項目冠軍,包下社史中第一個Popping冠軍錦旗。圖中為其五人隊伍,包含羅永承(右二)、周致成(中間)、謝秉原(左二)、陳睿渝(左一)、丁奕齊(右一)。 圖/李昀璇攝而在Locking冠亞賽中則上演復仇之戰。文大去年敗於國立臺灣大學,因此止步八強,如今在冠亞賽中再度碰頭,文大沒有一絲畏懼,選手們紛紛戰勝所有對手,輕取臺大奪冠,一舉討回去年遺憾。文大選手臧士捷於College High舞台初試啼聲便獲得佳績,在賽場上他以穩定的節奏感為基底,刻意放大動作讓舞蹈更具能量,多次帶起全場歡騰氣氛。 中國文化大學Locking選手臧士捷,初次登上College High舞台便獲得佳績,並在八強賽中以「一桿清檯」戰勝所有對手,在賽場上他的節奏感穩定,搭配具有能量的舞蹈動作,多次帶起全場歡騰氣氛。 圖/李昀璇攝時隔九年文大Locking組重返榮耀,選手林秉豐表示,賽前五人團隊便以平常心備戰,「我們再三確定到底有沒有拿出一百分來準備和面對。」他分享經過幾個月的磨合才足以在比賽當下展現十足的默契。表現出色的臧士捷則認為,奪冠等同多了一份責任,未來勢必得更加努力,「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此次競賽吸引37所學校中的69支隊伍參賽,超過800名選手共襄盛舉。而多所學校正面臨換血,去年獲得Locking冠軍的逢甲大學與Popping亞軍的國立政治大學便紛紛跌出榜外,各組排行皆重新洗盤。觀賽長達五年的銘傳大學選手劉紀廷表示,近年來科班與一般大學生的差距縮小,賽場已不再利於設有科班的北市大,期待未來新興隊伍發芽為賽況帶來更多變化。 於去年College high奪下Popping亞軍的國立政治大學於今年面臨換血問題,雖在四強賽中與臺北市立大學戰到最後一刻,甚至平手加局,但最終仍不敵對手,止步於四強。 圖/李昀璇攝
佛大女籃吞UBA首敗 望補足流失戰力
體育
第1740期
佛大女籃吞UBA首敗 望補足流失戰力
2020-12-16
【記者王崴漢綜合報導】109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以下簡稱UBA)公開女一級預賽第二階段於13日落幕,由上季季軍佛光大學強碰上季亞軍中國文化大學,兩隊於先前各搶下六勝佳績成賽事看點。比賽中,文大穩定輸出三分球,命中率達五成,儘管佛大抓住機會展開強烈快攻,試圖追回比分,最終佛大仍以65:80吞下賽季首敗。 上季亞軍中國文化大學強碰上季季軍佛光大學,為109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女一級預賽第二階段重點賽事。 圖/王崴漢攝一開賽,文大便積極進攻連轟7分,上季新人后林佳蓉外線神準,搭配禁區大學姐徐玉蓮助球隊取得領先;佛大則在首節末段急起直追,以快攻搶分,同時替換板凳球員上場,試圖消耗敵方體力。上半場比數28:36,文大領先。下半場徐玉蓮中途下場休息,然文大戰力未減,鄭慧慈傳出多次助攻,林佳蓉同時再為球隊貢獻兩顆三分球,而佛大卻僅有零星得分,雙方逐漸拉開比數,由文大搶下第七勝。 本季最資深的文大選手徐玉蓮今年碩一,為首位達成生涯千分紀錄的成員。 圖/王崴漢攝當日賽事結束,佛大教練楊淑淨帶著隊員檢討,他指出,球員失誤多,未能把握出手機會,「多漂亮的基本動作,那沒放進(籃)就是沒有進嘛。」佛大隊長楊婉琳則難掩沮喪,他表示自己錯失搶分時機,防守端也沒有做好,儘管團隊積極嘗試咬近比數,終究無法逆轉勝。 面對佛大戰力流失,今年大五的楊婉琳擔起隊長職位,與同為大五的王竫婷帶領學妹出戰。 圖/王崴漢攝佛大上季就因羅培甄、羅培儀轉披世新大學戰袍而流失戰力,無法延續107學年度UBA冠軍紀錄,今年主力球員陳孟欣、劉昕妤提早從UBA畢業,挑戰女子超級籃球聯賽職業舞台,佛大再遇戰力危機。先前預賽雖無敗績,但前兩場對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皆驚險取勝,本季首度吃下敗仗,佛大如何一掃陣容不齊全的陰霾成未來賽季取勝關鍵。「去年還有孟欣,他可以控制這個球隊。」佛大控衛「小Q」梁瑜玲坦言,團隊當前組織力不足,而他自身對於引領隊友較陌生。身為控衛,必須主宰進攻節奏,於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領導大家。同為佛大控衛的還有今年甫進球隊、目前大一的李宜樺,當日繳出6分、五助攻,楊淑淨認為他適時遞補位置,有效掌握比賽節奏,為預賽第二階段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場。對此,李宜樺謙虛回應,跟前幾場相比,這場稍微進入狀態,但在轉換快攻應保持攻擊慾望。楊淑淨盼李宜樺在三階段的預賽中有所提升、熟悉球隊打法,補足佛大戰力。 今年大一的李宜樺在佛大擔任要角,佛大教練楊淑淨認為現階段最重要的是讓他熟悉球隊。 圖/王崴漢攝 佛大射手「小Q」梁瑜玲與李宜樺積極把握對手得分空檔反攻,快速攻入對手禁區。 圖/王崴漢攝除此之外,楊淑淨指出,隊伍抗壓性不足,場上球員如何臨危不亂地解決困局成難題。也因此,當文大開場就強攻7分,楊淑淨不喊暫停,讓球員適應高強度的比賽,磨練抗壓性。他讚許球員當時表現,認為此役必定讓球員有所成長。楊淑淨常告訴球員,球是圓的,勝負不到最後一秒都有變數;預賽第二階段結束,第三階段將於明年1月開打,他期盼球員屆時拿出好表現,「他們要畏懼、要突破的其實是自己,不是別人。」
現代舞入京劇 《九歌》反思環境議題
藝文
第1718期
現代舞入京劇 《九歌》反思環境議題
焦點
2019-12-19
 【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人民跳著祭祀舞,邀請劇中的主角「巫」一同祈雨。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演出《靈戲.九歌》,1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三號倉庫呈現,其中導演、文大國劇系學生林倢君將《楚辭.九歌》中的〈東君〉和〈雲中君〉融入劇本,結合京劇與現代舞,並加入環境議題,帶領觀眾反思人與環境的關係。 飾演人民的演員穿著以顏料繪製的膚胎衣及裙子,並以舞蹈迎接「巫」的到來。 圖/張佳琪攝本齣戲劇以巫的京劇唱腔揭開序幕,飾演人民的舞者以彎腰的動作呈現祭祀的形式,迎接被雲神附身的巫。劇中也加入現代舞元素,人民時而快且有力地揮舞手臂,時而緩緩將手升至空中,展現古代準備迎接巫的狀態。接著,人民披上黑色西裝外套,象徵時空由古代轉到現代,產生對於網路和電能的慾望。於是,人民逐漸朝著巫聚集,逼迫巫拿著無線網路基地台發動現代能源--網路,至於人民則一邊透過甩動跳繩產生電力,一邊唱著〈東君〉歌詞:「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林倢君解釋,透過象徵災禍的天狼星,表達人類無止盡地取用大自然資源,對環境產生巨大傷害,他說:「跳繩是電力產生來源,同時是人類折磨自己。」 人民穿著黑色西裝外套,象徵時間已經移轉到現代,並圍繞在「巫」旁,渴望著網路訊號。 圖/張佳琪攝過程中,巫在保護環境與給予能源之間掙扎,最後他選擇丟棄手中的無線網路基地台,人民因而失去生命必需品——網路,眾人端出祭祀用的乖乖餅乾祈求無線網路再次到來,並因受到傷害而糾纏在一起。演員、文大國劇系學生王鈺雅談到,此景令他非常難過,他說:「我們那時只渴望一條生存之路。」然而,最終只剩兩人倖存,一位人民繼續擺動跳繩發電,另一位則如殭屍般敲打鍵盤與滑手機,暗喻人民仍繼續剝削大自然。在屈原的《九歌》中,東君、雲中君分別為太陽神與雲神,對應當時人民生活所需,林倢君提到,藝術作品本身就能反映生活,他希望藉由創作重新將現代人類對於生活的需求投射到劇中,他說:「除了陽光、雨水外,網路與光能反而更緊密結合我們的生活。」他觀察,現代人在手機沒電時容易感到焦慮,且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與環境議題相關的新聞,他便將此概念融入創作。 人類坐在椅子上,眼睛彷佛盯著螢幕,而手在空中敲打鍵盤,代表人類的貪婪仍繼續折磨著大自然。 圖/張佳琪攝「本次從2019年的角度呈現《九歌》詩詞,再詮釋現代社會所面臨的問題。」林倢君說,他也將〈東君〉和〈雲中君〉的語句納入為劇本,對此,觀眾李孟儒說:「古代詩詞結合現代議題的創作手法很有創意。」此外,林倢君也花費許多時間與演員交流,並從演員分享的樂曲獲得使用跳繩隱喻發電的靈感。
強「棒」出擊 台體大制霸梅花旗
體育
第1688期
強「棒」出擊 台體大制霸梅花旗
焦點
2018-11-14
【記者李昕芸台中報導】九局下,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投手江國豪舉起胳膊、回望一眼後,出其不意地出手,投出一顆快速球,對方打者再次揮棒落空,一記再見三振,台體大以16:5完勝南華大學。現場歡聲雷動,台體大球員們興奮地衝進球場,拿起水瓶向天空灑水,慶祝睽違七年再次奪冠。而對戰的南華雖僅抱回亞軍,但仍創下隊史最佳紀錄。 台體大睽違七年摘下隊史在梅花旗棒球賽的第二個冠軍,球員們興奮地衝進球場灑水慶祝。 圖/李昕芸攝第20屆梅花旗全國大學棒球錦標賽最終戰11日在台體大棒球場登場,由地主隊台體大與南華爭冠亞。比賽前三局,南華以3:4緊追台體大,但台體大也不甘示弱,被對方搶下兩分後,便派出2018 U-23世界盃棒球賽國手江國豪上場救援,成功阻擋南華的進攻。台體大更把握南華控球不穩的機會,在五局上獲得五次保送,僅憑兩支安打及一支高飛奪下五分,拉開比分差距。 南華前三局以3:4緊追台體大,但最後仍不敵台體大的安打猛攻,獲得亞軍。 圖/李昕芸攝 台體大派出2018 U-23世界盃棒球賽國手江國豪上場救援,成功阻擋南華的進攻。 圖/李昕芸攝九局上,台體大又靠著洪瑋漢、王膺鵬、林郁祐的連線安打,接連攻下七分,成功以16:5摘下本次梅花旗冠軍,選手林郁祐更以高達6成92的打擊率,奪得個人打擊獎。台體大教練林宗毅指出,此次出賽球員偏年輕,雖表現不穩定,「但選手都有達到各自的目標」,球員的進步仍值得肯定。 台體大選手林郁祐接連安打,最後以高達6成92的打擊率,奪得本次賽事個人打擊獎。 圖/李昕芸攝首度挺進冠軍賽的南華,八強戰以5:4險勝對手,使連霸三年的中國文化大學止步八強。儘管南華這次未能奪冠,但初闖八強就拿下亞軍,已創下隊史最佳成績。「很開心有今天的表現!」南華隊長全浩瑋提到獲獎時,難掩興奮地說:「成軍三年,其實大家都不看好我們,所以我們基本上是沒有壓力的打比賽。」 南華這次雖未奪冠,但初闖八強就拿下亞軍,已創下隊史最佳成績,球員們都相當滿意此次表現。 圖/李昕芸攝南華訓練員郭健瑜透露,今年2月球員們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學移地訓練,為期一週,他認為,球員在與日本選手交流過後,都有顯著的成長。「看到那邊(早稻田)的訓練情況,也更要求選手在技術上、心態上的進步。」此次南華成績雖創下隊史最佳,但郭健瑜坦言仍有進步空間,之後會針對投手的穩定性進行訓練。
強調實戰對練 傳統武術盼獲政府重視
體育
第1687期
強調實戰對練 傳統武術盼獲政府重視
2018-11-07
【記者蔡明衡台北報導】由靜而動,縱身一躍,蹲身出手,運氣發勁,「喝」的一聲,震懾全場。中國文化大學國術校隊選手陳巽一套氣勢萬鈞的南羅漢拳,在傳統武術南拳類拿下高分。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3日登場,在傳統國術、太極拳、推手項目中,屬傳統國術項目(南拳、北拳)最受選手青睞,共吸引81隊參賽,其中不乏來自日本及大陸好手。 中國文化大學國術校隊陳巽展演「南羅漢拳」,運勁發力,大吼一聲,震懾全場。 圖/蔡明衡攝傳統國術項目中,除大眾較耳熟的羅漢拳(南拳)外,北拳「小虎燕」更是許多大學生選手選擇的熱門套路。其特點在出拳需同時展現燕子的輕靈及老虎般威猛,剛柔並濟。國立台灣大學國術社社員呂定唐說:「小虎燕拳法在台灣算非常有名,打起來非常優美,也是受很多人喜愛的原因。」他更表示,小虎燕為北少林拳體系下分支,曾學過少林拳的人,對此套路都有基本認知。 台大國術社選手呂定唐在比賽中展演北少林拳分支中的「小虎燕」。 圖/蔡明衡攝文大國術校隊陳巽解釋,國術比賽種類可區分為競技武術及傳統武術。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屬於傳統武術,強調拳法套路的實用性,多用於實戰或對練,拳路也不盡相同,會融入每位老師的自有特色。競技武術則是一種表演,看重展演性,有高難度動作,整體較為優美。一般表演藝術科學生在校所學正是競技武術,甚至亞運比賽也是此類。當前我國政府積極培育競技武術人才,使國內傳統武術發展不順。台北市國術會理事長黃鯤忠表示,中華武術淵遠流長,當年隨中國國民黨遷徙來台,使台灣打下傳統武術基礎。但政府大部分心力投入有國際賽的競技武術,導致傳統武術資源缺乏。「我們希望透過校內國術社團,讓學生對武術產生興趣,進而帶動武術知名度。」黃鯤忠透露,近年武術在台知名度逐漸提昇,台北市國術會將持續舉辦武術比賽,為選手提供比賽舞台,讓大眾更加認識武術中的文化精神。本屆菁英盃國武錦標賽共107隊參賽,其中有三隊來自海外的隊伍。台大國術社社員林宥任認為,菁英盃比賽參賽人員眾多,場內四個場地同時進行比賽,導致場面有些混亂,對第一次參賽的選手可能造成困擾。另外,陳巽建議,若想推廣國內傳統武術發展,需更多宣傳才能讓大眾對武術有所認知。他期許,未來能夠在菁英盃賽場與更多異國選手切磋,欣賞來自各國的傳統武術。 來自山東壽光寧夏國術館的選手展現少林棍法,高高躍起,準備重擊地面。 圖/蔡明衡攝 劍虹少林洪拳館林劍虹在賽前的海內外名家展演觀摩表演「虎鶴雙形拳」。 圖/蔡明衡攝 全日本少林館武得會白石弘明在賽前的海內外名家展演觀摩表演「鶴三陣拳」。 圖/蔡明衡攝  
劍道選手性別比懸殊 女子項目遭合併
體育
第1687期
劍道選手性別比懸殊 女子項目遭合併
2018-11-07
【記者呂立竹綜合報導】「第四屆全國中正盃劍道錦標賽」4日於基隆市立體育館開打。中國文化大學學生王正旻在女子個人賽中,以矯健的身手和調配得宜的步調屢次進攻成功,奪下冠軍。然而在個人賽項目中,男子組劃分為社會男子與大專男子,女子組則將大專學生與社會人士合併為同一項目,男女參賽人數比例懸殊。竹劍清脆的聲響在賽場上此起彼落,放眼望去,不管是在場地上對戰的選手,還是在場邊揮劍練習的人,皆以男性居多。此次團體得分賽、團體過關賽以及個人賽三個項目,男子組設有社會組、大專組、高中組、國中組與國小組,女子組則以國中組與國小組為主,並無開設大專女子與高中女子組。 劍道比賽在男女參與比例上有相當的落差,女子個人賽就將大專學生與社會人士合併於同一項目當中。 圖/呂立竹攝王正旻提到,小比賽若沒有女子項目,多數女生就不會報名參加,有些比賽若女子組人數較少,會被併入男子組中,甚至有競賽當天遭到取消的狀況。「雖然沒有女生組,我們還是出來打」,亦報名大專男子組的王正旻表示,參加男子組對一般女生來說比較吃力,但因為自己平日練習即以男生作為目標,已能適應與男子對打。她也提到,男女的力量不一樣,對戰時女生自然居弱勢,加上女生穿著內衣,若遇上對手攻擊胸側部位會非常疼痛,但「想打的人還是會出來打」,藉由與實力較強的選手競爭,磨練自己的能力。參加女子個人賽的文大學生黃亭安表示,不管是道館或學校社團,男性成員都多於女性成員。沒有開設女子項目,確實減少比賽機會,若參加男子組比賽,會因男生擁有身材優勢,害怕自己實力不足影響隊伍。但黃亭安也提到,和男生對打是一種挑戰自我的方式,碰上困難會嘗試在心裡設定目標,並加強訓練,藉此調適自身狀況。台灣體育總會劍道協會秘書長簡至毅表示,目前台灣劍道比賽中,男女總參賽人數比例大約為四比一至五比一,其中國中組為四比一,國小組相對來說女生較多,比例約三比一,社會、大專與高中組則幾乎沒有女生參加。4日的比賽即因女生報名人數太少,團體得分賽與團體過關賽女子組部分只有開設國中組與國小組。簡至毅提到,以全世界的運動人口來說,女性運動選手原本就佔少數。欲提升女性參與劍道的比例有許多困難要克服,劍道非亞奧運項目、女性運動員有生產負擔等,都是需考量的因素。他談到,目前協會期盼藉由增加教練人數與場地,鼓勵女性參與。
文大案爭議未解 學生籲增建宿舍
校園
第1685期
文大案爭議未解 學生籲增建宿舍
2018-10-26
【記者李昕芸綜合報導】「學貸房租兩頭重擔,兩手空空教部擺爛!」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24日上午聯合中國文化大學野青社、國立台北大學學生議會等社團,在教育部門口抗議,指控文大大群館爭議已過四個月,教育部仍未採取行動解決學生住宿問題。教育部則回應,目前已和文大校方確認,受大群館爭議影響的學生,皆已妥善安置。 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在教育部前抗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科長吳志偉出來回應學生訴求。 圖/李昕芸攝文大於今年6月爆發大群館爭議,原為文大宿舍的大群館,被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認定為違規寄宿住宅,校方因此與大群館所屬管理公司解約。原訂本學期將居住於大群館的200多位學生,一度落於沒有宿舍居住的困境。雖然這些學生在開學前,都被校方妥善安置到校內其他宿舍,但文大學生會理事長、行政管理學系學生陳智龍指出,文大宿舍床位不足問題仍未得解。根據教育部106學年度大專校院學生宿舍概況顯示,文大共有4242個床位,但去年申請床位的學生就超過6600人,床位供不應求。文大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學生陳瑜欣表示,多數舊生知道學校宿舍床位一位難求,因而都放棄抽籤,在校外租屋。然而文大租屋市場屋況良莠不齊,且租金偏高。根據《喀報》報導,文大周邊套房租金平均一學期約新台幣3萬5000至7萬元不等,而校內宿舍最貴一學期僅新台幣1萬5700元。文大野青社社員、哲學系學生周子翔透露,不少文大學生都居住在附近巷弄,通道狹窄。若不幸發生意外,將難以避免重大傷亡。 文大野青社社員、哲學系學生周子翔向教育部陳訴文大宿舍床位不足的現況。 圖/李昕芸攝校外租屋市場環境不佳,文大秘書處公共事務室主任楊湘鈞回應,校方有提供租賃契約格式、辦理房東租屋座談會、租屋訪視等服務,盡可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但學校與學生會非公權力行使機關,僅能在有限方法中盡可能協助學生。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成員、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學生李容渝認為,校方應盡量避免將學生推入租屋市場,加深學生的教育成本。他認為,學校應以建造宿舍為根本,或與地方政府合作研商使用公共住宅,保障學生居住權益。教育部也承諾,未來會以大學專院獎補助金引導各校增建宿舍,並與地方政府合作,改建閒置公有地或國小校舍,改善大學宿舍床位不足的現況。
捍衛民主 文大生聲援李明哲
校園
第1671期
捍衛民主 文大生聲援李明哲
2017-12-27
【記者張玟榕台北報導】「明哲無罪,望你早歸!」中國文化大學學生發起「我們都是李明哲──校園遊行宣講行動」,並於26日在校門口的樹上綁起黃絲帶,聲援日前遭中國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五年的人權工作者李明哲。活動發起人、文大法律學系學生楊凱帆表示,希望全台各大專院校能一起響應,關注這個議題。楊凱帆指出,李明哲與妻子李凈瑜皆為文大校友,他們在文大校園相識、開啟人權工作,所以選擇這裡做為支持他們的第一站。他也強調,李明哲多數對民主的倡議都在台灣所為,卻被中國指控成犯罪事實,對比現今台灣享有言論自由等人權,都是因為白色恐怖時期政治良心犯的貢獻,「因此我們即使聲音再小,也該站出來探討這個事件帶來的意義。」李明哲救援大隊代表張馳表示,這是第一次由學生自主發起的聲援活動,具有喚起年輕世代對於民主價值覺醒的意義。 文大學生在樹上綁黃絲帶,期盼李明哲能早日歸來。圖/張玟榕攝 活動發起人楊凱帆強調,李明哲事件已超出政治範疇,需要大眾共同關心。圖/張玟榕攝為強調「我們都是李明哲」,參與聲援活動學生紛紛戴起李明哲的面具。文大政治學系學生盧東寬解釋,這不僅是人權議題,也是主權議題的延伸。他質疑,中國為什麼可以非法逮捕、審判,並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名,剝奪台灣公民人身與言論自由,「當我們沒辦法提出這個現象的答案,那你我在未來都可能是下一個李明哲。」 聲援學生戴著李明哲的面具,象徵「我們都是李明哲」。圖/張玟榕攝文大野青社代表、哲學系學生周子翔直言,當台灣人民在國外被當中國國民審判,「難道我們的政府除了在記者會上發表聲明以外,就沒有辦法更積極地去面對中國嗎?」他認為政府應更積極營救李明哲,使其早日平安歸台。赴中國人民大學廣告與傳媒經濟系交換的台灣學生林宗謀認為,李明哲作為第一個被中國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的台灣人,此舉具有警示意味,也劃明中國可容忍的言論自由界線。他表示,同學間討論氛圍受官方態度影響很深,像先前北京掃除低端人口、幼稚園虐童事件等,只要政府封鎖消息,基本上就不會再談論。李凈瑜當天亦出席活動,他以朗讀書信的方式表達對李明哲的想念與期盼,言談間數度哽咽,「希望李明哲能收到這封信,即使我現在仍然不知道他關押在哪裡。」他表示,回學校主要幫李明哲謝謝這群學弟妹,並告訴他們,追求理想並非一條輕鬆好走的路,但無論多麼坎坷,絕對是值得的,「謝謝你們給了我們這樣的溫暖,你們的溫暖也會如同種子一樣,散播給更多相信他們理想價值的人。」 李凈瑜想起年輕歲月的種種,及草山便是兩人理想萌芽的所在,不免哽咽。圖/張玟榕攝 李凈瑜表示,五年的刑期被白色恐怖的政治犯們笑稱是「放尿工」,代表是一剎那的事情,這是台灣人的氣魄,也期望李明哲不要放棄希望。圖/張玟榕攝 文大學生在樹上綁黃絲帶,上頭寫著「言論自由,李明哲無罪」。圖/張玟榕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