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校園推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大學事】強颱災損致通勤困難 師生盼大學視災情自主停課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多次穿依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61期
與「外來種」共生成日常 黃育晨重思網路洪流
2021-12-22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呃啊!呃啊!呃啊!」兩台明亮刺眼的螢幕在黑暗的空間中,不間斷地傳送干擾的聲音,而螢幕兩側的大型圖像,如告示牌般引領觀眾進入場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學生黃育晨於2021第16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無邊庇護所」發表作品《不能結果,也能結果》,重新打破現代人閱讀訊息與影像的習慣。作品於10日至19日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展出。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學生黃育晨透過對於一張從網路上擷取、收集的圖像,進行一連串的腦補。此材質為帆布輸出,不像布那麼柔軟,不過具有韌性、可以反光、變形且凹折的。 圖/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提供影像中的旁白說著:「摔落一地的安⋯⋯球型物體,因為落山風的關係,從機車上一摔而空。」黃育晨表示,因為新竹落山風很大,路邊機車上的安全帽都會被風吹起,而路人為了讓安全帽不要落地,就把它掛在樹上,形成特殊的街景,讓本來不能結果的樹也能結「果」。他以一張在網路上大肆流傳,一頂頂安全帽不尋常地被綁在同一棵樹上的圖像作為創作靈感,他說明,安全帽代表寄居於他人之上的「外來種」,落山風則被比喻為營養,以協助外來種能安然地定居在台灣這塊土地。他興奮地說:「很多原生地不在台灣的,都因為長久寄居在台灣,而形成了我們的一部分,甚至轉譯。」 以大型帆布輸出作為「鋪設山路」的概念,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學生黃育晨欲給予觀眾一個清晰的路線,慢慢引領觀眾進入展出主題。 圖/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提供黃育晨提到,樹上一顆顆的安全帽與福壽螺、葡萄擁有相似的符號,皆代表外來種。觀眾黃彥超說:「黃育晨的作品可貴之處在於,有很多真實影像的參與其中,這表示了很強烈的身體經驗在這個場域當中。」他也認為,影像中黃育晨用手一個個滑過臉部的動作,與某種擺脫不掉的宿命感相互呼應。黃育晨謹慎地說:「影片中的文字敘述,是我視訊息為一個很表面、很洪流般快速沖刷的表達方式。」他補充,福壽螺和移工的原生地都不在台灣,但他們居住在台灣的時間相當久,也漸漸成為台灣「本土」常見的元素。他巧妙地透過這個「不太相關的相關性」,把事件與符號串連在一起,以呈現訊息在傳遞時的混亂、失真以及失準的狀態。觀眾許哲豪說:「我感受到他想表達一個無處安放的焦慮。」 此為以玻璃輸出的材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學生黃育晨興奮地說:「那時候想嘗試透明的感覺,可藉此塑造後面的空間感。」 圖/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提供「網路就是我們的原生地。」身為二十世代的黃育晨一派輕鬆地表示,網路不再是外來種,反而成為了我們的延伸,已經融入身體的一部分。而許哲豪則認為,面對網路中的訊息洪流時,這個焦慮化為一個「我」的集合體,而這個集合體又被轉譯為詼諧的文字,創造出一種迷因式的結構,是荒謬的、飄飄然,更是輕盈的。黃育晨也提到,當代語彙正在快速大量的被挪用、複製及貼上,並希望透過作品一層層地推進,呈現網路參雜各種雜亂符號的狀態。 創作者以錯綜複雜的鐵構支撐起螢幕與平面圖像輸出,欲透過看似冷冽的硬體形塑出一個動態的差距。 圖/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提供
藝文
第1687期
街頭塗鴉 《越界》揮灑當代藝術叛逆
2018-11-08
【記者范莛威台北報導】「HIPHOP!」「ESCAPE!」彩色的字樣被噴在貨櫃的鐵皮上,一旁則有長達20公尺,以保鮮膜作為背景的塗鴉創作,由逃亡計畫藝術團隊所舉辦的《越界》塗鴉展,為台北當代藝術館噴上了一層「叛逆」的風貌。展覽從10月27日展出至12月23日,讓民眾可以了解塗鴉(Graffiti)的藝術形式。 SNG車上的圖樣和車前柏油路上的傳單象徵媒體的亂象,背後的腳則和主題「越界」做呼應。 圖/范莛威攝策展人、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的謝孟勳說:「塗鴉藝術在日常中,一直是處在灰色地帶,備受爭議的藝術形式。」在台灣,隨處塗鴉可依《社會秩序維護法》開罰,團隊成員、就讀國立聯合大學建築學系的蘇鈺閎也表示自己曾在創作時被逮捕。「我很欣賞英國的塗鴉大師BANKSY,一邊躲避警察,一邊在街角留下自己的足跡。」觀展民眾、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的杜欣芫則說:「若是少了警察和約束,也許這種藝術就會消失。〈越界Trespassing〉為展覽的主展品,以工業保鮮膜作為畫布,中間有一隻像要越出畫作似的帆布鞋。而在作品前方則設有一台塗鴉過後的SNG車與一段團隊特別鋪設的柏油路,SNG車上繪有攝影師,象徵媒體的力量龐大。謝孟勳解釋:「作品是想表示當今媒體帶風向的狀況,很多民眾聽到一點消息就跟風,看到黑影就開槍。」 兩位小孩張開大嘴做出大吼的動作,模仿作品上的塗鴉,透過攝影師與SNG車,希望觀者能自行判斷媒體資訊的真偽。 圖/范莛威〈WE ARE HERE〉則是團隊成員將六人各自的作品,放置在貨櫃內所組成,左半邊噴灑上五顏六色的「CHECK THIS OUT」、「PEACE」等嘻哈英文字句,為團員、就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的連翊庭所做,他表示作品中的文字,都是在創作時,隨時炸出的思緒,就像塗鴉一樣,並沒有規則與限制。 「THUG」、「GANSTER」等字眼噴在牆上,可以從作品中捕捉到各種英文字句。 圖/范莛威攝貨櫃右半部則設有許多不同的畫作、擺設品,如塗鴉風格的大樓,代表團隊進駐的工作室,另外一角則有一輛被漆過的火車模型,有希望作品被大眾所看見的意涵。蘇鈺閎說:「過去美國許多藝術家都曾在火車上作畫,這樣在火車行駛各州時,作品就會被大家看見。」觀展民眾紀彥孜說:「我自己覺得(塗鴉)很帥,可是很多人會覺得很亂,沒辦法接受。」謝孟勳表示,希望能讓大眾了解塗鴉藝術的魅力與話題性不亞於主流藝術。「這次的展覽宣示著塗鴉藝術正在『越界』,我們值得被肯定,我們正在崛起。」
藝文
第1668期
《地下人》立體化 彩繪貨櫃籲注重環保
2017-12-06
【記者阮怡婷台北報導】垃圾淹沒街道,巨型蟑螂攀附樓頂,創作者揭示,這是一世紀後的地球。繪本《地下人Sunkensapiens》,由四位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應屆畢業生創作,團隊受台北當代美術館邀請,將平面故事翻繪到貨櫃上,提供主題式空間,讓民眾一窺以環保為宗旨的繪畫創作。 台北當代美術館前,巨大的貨櫃塗繪著一世紀後的地球景象,黑色線條勾勒出垃圾海中穿梭的巨型蟑螂。 圖/阮怡婷攝「Sunkensapiens」由意指下沉的英文單字「Sunken」與智人學名「Sapiens」組合而成,中文譯名為「地下人」,是創作團隊為故事新創的人種名。繪本故事起源於一位地下人少年,在滿16歲的生日前夕,決定穿越五層地底世界,到從未見過的地面世界一探究竟。繪本中地下人世界雖為虛構,但創作者之一楊詩敏表示,故事最後附上一幅拉頁圖畫,內文彙整現代環保議題的相關資訊,例如:PM2.5、空汙、焚化垃圾、海洋垃圾等,「虛構故事外,還得附上真實的資訊,才會讓讀者在意這些重大危害」。 貨櫃空間內,角落裡堆積著寶特瓶、塑膠罐,營造街上的髒亂樣,牆上則另有四幅畫,針對時事評論當前的環保議題。 圖/阮怡婷攝《地下人》今年入圍新一代設計展的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並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邀請,延伸創作到貨櫃空間。起初於繪本時期,由成員楊詩敏、王思穎在八開圖畫紙上執筆作畫,再掃描到電腦填色,另兩位成員則負責排版及情節構想。《地下人》畫風線條細緻,畫中的垃圾及人物多以黑色線條勾勒且未上色,僅部分背景或物品填上灰色調、墨綠等,「用繁複的線條畫出垃圾、建築物的細節,可以營造出灰灰髒髒的感覺」。貨櫃表面凹凸不平,再加上彩繪期間連遇雨天,延伸創作到貨櫃後,更是一大挑戰。楊詩敏笑稱,夜裡還得請美術館幫他們打燈,遇上雨天則更克難,「雨水嘩地沿著凹槽流下,我們只能邊用抹布擦拭暈開的顏料再繼續畫。」兩週過後,他們才終於完成作品。貨櫃外壁如同書的封面,呈現出地面世界如海水般多的垃圾,貨櫃裡則設定為地底世界,畫有垃圾輸送帶,角落裡也有真實的寶特瓶堆積。 鐵壁內側畫著地底世界的垃圾分類生產線,一路延伸至貨櫃內部。貨櫃裡外的圖畫都吸引民眾駐足拍照。 圖/阮怡婷攝「好大隻的蟑螂!」民眾雷斯斐閱讀繪本時驚呼,環視貨櫃角落裡堆積著寶特瓶,內側牆壁塗畫出《地下人》世界中,地底人分類垃圾的輸送帶,他說:「在貨櫃內讀繪本,的確比較身歷其境。」他肯定《地下人》以環境議題為創作主軸,表示環保在現代社會的確是人人應當切身關注的議題。 《地下人》為開放式展覽空間,在車輛熙來攘往的街道旁,路過民眾都可以任意進出、駐足觀賞。 圖/阮怡婷攝
藝文
第1667期
活化眷舍 《空氣草》展當代藝術生命力
2017-11-29
【記者徐安萱新北報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空氣草──當代藝術中的展演力》,自11月16日至明年1月14日於有章藝術博物館與北區藝術聚落展出。「空氣草」提供創作者透過互動裝置、行為藝術、舞蹈等與觀眾對話的平台,邀請來自法國、瑞士、美國及臺灣共22位藝術家參展,其中也不乏學生創作者。 台藝大雕塑學系學生徐瑞謙的裝置藝術作品《從》,巨大的石膏球坐鎮在眷舍門口,吸引許多路人目光。 圖/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有根則長於土壤之上,無根則獨株長成。」鳳梨科植物──空氣草,即使環境貧瘠仍可生存,生命力十分頑強。主辦單位以此特性作為展覽主旨,展出多件互動裝置、行為藝術等跨領域的作品,希望激發出當代藝術的生命力。位於北區藝術聚落的展區前身為華僑高中眷舍區。台藝大收回後,無人居住的眷舍就成了「家」味濃厚的創作空間,展覽期間每位創作者能分配到一間眷舍作為展演場地。 老舊眷舍的落地玻璃透出藍色的光線,漆滿藍漆的房間是法國第八大學藝術與科技影像學系學生盧詩潔的作品《表演者》。研讀科技、藝術跨領域的盧詩潔在房間架設攝影鏡頭與電視螢幕,運用藍幕後製影像的技術創作互動裝置作品。身穿藍衣的舞者帶領觀眾搖擺身體與跳雙人舞,然而電視螢幕卻無法看見藍衣舞者,宛如觀眾一個人獨舞。藍衣舞者之一、台藝大美術學系黃萱說:「盧詩潔將數位影像的特色,巧妙轉換為人與人的互動。」觀眾產生奇特的觀看經驗,彷彿自己成為表演者。 透過身體感知物件元素與軌跡,重新「閱讀」空間中傳達的訊息,並發掘被忽略的空間景象。 圖/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有別於其他互動裝置、行為藝術等動態作品,台藝大雕塑學系學生徐瑞謙將觀眾的目光拉回靜態的物件與造景之間。裝置藝術作品《從》,在眷舍空間中利用鐵、石膏、彈力繩、木頭等媒材,打造超現實的場景。以彈力繩懸吊著滿佈鏽蝕的金屬,就像巨大化、實體化物理課本中的滑輪模型。另有繩索吊著木板,類似蹺蹺板、盪鞦韆的造景,在屋內重建宛如兒童遊戲場般的裝置藝術。 巨大的石膏球坐鎮在眷舍門口,吸引許多路人目光。現場觀眾、台藝大圖文傳播藝術學系學生方誠斌說:「巨大的裝置、造景和繩索呈現的運動軌跡非常特別。」徐瑞謙期盼,觀眾能透過身體感知物件元素與軌跡,重新「閱讀」空間中傳達的訊息,並發掘被忽略的空間景象。
藝文
第1603期
梳理台灣錄像藝術史 關美館重現大師作品
焦點
2015-10-08
陳正才《融化的愛》。 圖/關渡美術館提供 【記者鄭晏欣台北報導】《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展覽於2日在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開幕。共17位藝術家參與,重現他們在西元1983年至1999年16年間的錄像作品。策展人孫松榮說:「錄像藝術是沒有辦法被定義的影像。」其不受制商業,也不僅是說故事,「它創造了藝術家對這個世界和生活中的某種想像。」孫松榮表示,錄像藝術是一種原創、實驗性的影像創作,可以顛覆、刺激人們原有的想法,看見創作的可能性。參展藝術家陳正才在1996年的錄像作品《融化的愛》,從媒材、工具層面來探討錄像創作的可能性。他以一整片真實的「冰塊」當作布幕,並在冰上投影著一名女子正進行舔食動作的嘴部特寫,使錄像和媒材結合成融化的意象,直白地探討女性身體與情愛的想像。錄像藝術可簡單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單頻錄像」,如早期的類比電視,即拍即可播放;第二類是「錄像雕塑」,運用電視機等錄像設備擺置出獨特的形體;第三類是「錄像裝置」,結合錄像與不同的媒材所設計出的裝置藝術;最後是「行為藝術」,其將表演透過錄像進行記錄、剪輯。台灣第一位開始使用錄像藝術的先驅是參展藝術家郭挹芬。1982年她到日本求學,開始了她與錄像藝術的第一次接觸。郭挹芬表示,錄像設備是當時最新的科技媒體,「我們在台灣時完全沒有看過,真的很震驚!」學繪畫、雕塑出身的她也強調,「你完全就要成為一張白紙,一定要把以前自己認為自己很拿手的包袱忘掉,無條件的去吸收新的媒體、材料和觀念。隔年,在教授的建議下,她決定以錄像裝置作為研究所入學測試的主題,運用電視機播放錄像,搭配上樹葉、枯枝等媒材,完成了《角落》、《宴席》與《大寂之音》三件作品,同時開啟了台灣錄像藝術的起始點。 郭挹芬《角落》。 圖/鄭晏欣攝到了1980年代中後期,台灣社會經歷戒嚴到解嚴,錄像藝術作品開始朝向多元發展,諸如自我探索、虛實的穿透以及對社會、政治的批判。參展藝術家陳正才的作品《籠》,他將電視機放入封閉的雞籠中,似乎批判著當時的電視台仍受政府控制,人民無從選擇,猶如被限制在籠子之中。電視機裡播放著天線收到的新聞畫面。他表示,他刻意將影像的訊號調弱,和雜訊穿插,「那個訊號內容就是對該時代媒體環境的一個指涉。」 陳正才《籠》。 圖/鄭晏欣攝孫松榮表示,在過去,電影和攝影需經沖洗、繪畫需長時間的繪製,唯獨「錄像」是最即時的媒介,可立刻拍攝、立刻放映。而這樣的即時性卻也有其危險之處,「雖然錄像很即時,但它也可以很快地去控制我們的思想。」諸如過去受政府控管的電視台、政黨等。於是這些藝術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樣運用錄像的即時播放性來創作作品,進行批判。他表示,錄像未必只是一個實驗性媒材,它也可以是用來衝撞社會、媒體的材料。 策展人孫松榮於開幕式講述舉辦此展的理念。 圖/鄭晏欣攝錄像藝術為台灣當代藝術中重要的一環,而其發展過程卻未受深刻認識,孫松榮表示,希望能藉由此展梳理台灣錄像藝術的發展脈絡,給予錄像藝術一種新的歷史觀點,並檢視台灣過去曾創作過的錄像藝術,提供現在的台灣藝術家一種銜接可能性。北藝大藝術跨域研究所學生許鈞宜說:「整個展覽給我一種像是系譜學式調查的感覺。」不同於以往書上看見的西洋錄像藝術,而是屬於台灣自己的錄像編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