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緬甸街迴味季登場 初嘗藝術轉譯飲食生活
生活
第1781期
緬甸街迴味季登場 初嘗藝術轉譯飲食生活
2023-09-27
【記者吳玟錡綜合報導】2023緬甸街迴味季自16日開展,由鳴個喇叭團隊策劃,今年首度「結合藝術展覽」,在新北市緬甸特色店家三季sanji teahouse展出,用藝術轉譯緬甸文化。團隊從2018年開始透過各種形式推廣緬甸文化,如線上廣播、雜誌等等,於2022年在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開設新緬甸料理餐廳,這裡是全台最大的緬甸華僑聚落,周邊店家多以販售緬甸食物為主,餐廳則是透過複合式空間,做餐飲和文化實驗。 緬甸街迴味季展出在三季sanji teahouse,該店附近的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景。 圖/吳玟錡攝緬甸街迴味季,從9月至12月有一系列活動包含緬甸街家宴、緬甸街文化走讀、料理課等等。策展統籌姚羽亭提到,「我們已經累積很多年的經驗,今年才舉辦緬甸街迴味季,嘗試不同的可能性,期待能觸及更廣群眾。」再加上之前台灣民眾對緬甸食物不太了解,會不敢嘗試,所以主辦方過往先從推廣飲食文化做起。一走進門,迴味食物雕塑創作坊的影像映入眼簾,和諧的藍色系攝影照片,是由藝術家程仁珮邀請緬甸移居者擺置食物,以「料理」回溯來台的時空旅程。程仁珮細述「藍色是對海洋的想像,海是有方向性的,移居者飄洋過海抵達新的地方,上岸後的生活卻像面臨浩瀚無邊的海,迷失方向。」 迴味食物雕塑創作坊的影像,由藝術家程仁珮邀請緬甸移居者擺置食物,以「料理」回溯來台的時空旅程。 圖/吳玟錡攝沿著活潑明亮的動線走上二樓,樓梯口有行為藝術家趙曼君創作的影片。他用紀錄片形式拍攝緬甸特色食物的製作過程,並以手部特寫建構移居者在台的生活意象。「第一眼會被動態的視覺影像吸引,同時能用作品的『聲音』去了解緬甸生活。」慕名而來的民眾邱奕賢因信仰新教而接觸到緬甸文化,這次參與迴味季才發現原來有那麼多人默默關注移居者,很喜歡本屆結合藝術作品展覽。 店家三季sanji teahouse二樓的佈置,餐廳透過複合式空間,做餐飲和文化實驗。 圖/吳玟錡攝趙曼君描述創作前期,他花費許多時間進行田野調查、走訪緬甸街,發現緬甸第一代和第二代面臨的問題不太一樣。這次展出,他觀察到有移民前來觀展,令他印象深刻。迴味季間接搭起不同世代的橋樑,今年藉由不同以往的媒介詮釋緬甸文化,加入藝術元素但初衷不變,就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移居者來台的故事。 樓梯口有藝術家趙曼君創作的影片作品,拍攝緬甸特色食物的製作過程,並以手部特寫建構移居者在台的生活意象。 圖/吳玟錡攝
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推偏鄉教育 募集教材改善當地學習環境
生活
第1771期
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推偏鄉教育 募集教材改善當地學習環境
2022-11-17
【記者鄧芯怡台北報導】在展牆照片上,緬甸孩子們於竹片搭建成的簡陋教室上課,憑昏暗光線認真地寫著筆記。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以下簡稱服務團)為致力於緬甸偏鄉教育的非營利組織,於11至12日在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舉辦《重啟感動,勇敢前行!》五週年特展,向大眾介紹緬甸及服務團。 緬甸華文服務團的志工身著緬甸傳統服裝,為前來觀展的民眾進行定時導覽。 圖/鄧芯怡攝 圖中的淨水裝置為免電設備,在緬甸電力不穩定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淨化水源,讓孩子們都可以喝上乾淨的水。 圖/鄧芯怡攝特展結合靜態展覽及有趣的動態活動,促進服務團與觀眾深度交流。團長林語珊表示,「我們希望通過特展讓民眾先以不同方式瞭解緬甸,之後再來瞭解台灣其實有一個服務團,一直都在為緬甸偏鄉教育努力。」他說明,服務團帶領志工到緬甸偏鄉華文學校服務後,發現服務無法解決孩子們教育的根本問題,因此籌辦其他計劃改善偏鄉學習環境,包括募集華文教材、燈泡和淨水設備,及修建「希望小學」與「集會棚」(註一)。註一:集會棚為供孩子們嬉戲、學習、用餐等集體活動的空間。 緬甸華文學校採用舊式繁體中文課本,因此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籌集課本及課外書送至緬甸,汰換陳舊課本。 圖/鄧芯怡攝緬甸僑生自願擔任特展志工,與觀眾分享他們的家園及當地面臨的民生困難,民眾也積極提出問題,想更深入瞭解緬甸偏鄉教育的處境。中國文化大學學生張仁玉為特展志工,長期關注家鄉偏鄉教育,他分享道:「我以前就曾和朋友送物資到偏鄉,來到台灣發現服務團後就更想參與,盡一份力。」 觀展民眾參與導覽時,與前來服務的緬甸僑生交流,藉此深入地瞭解緬甸的情況。 圖/鄧芯怡攝除了靜態展覽外,服務團也規劃手作活動,尤其「茶葉拌豆DIY」受到民眾歡迎。茶葉拌豆是緬甸特色美食,主要作為主人招待賓客的餐點。民眾興致勃勃地在緬甸老師的帶領下,將番茄、高麗菜、檸檬等食材搭配當地特產的茶葉拌醬,製作這道料理。參與民眾呂惠真分享,「我特地從基隆趕來參加活動,因為我覺得非常有趣,而且也吸引我更想認識緬甸及服務團。」他很享受這個體驗活動,也很喜歡茶葉拌豆的口感。 報名參與活動的民眾在緬甸老師帶領下,體驗如何製作「茶葉拌豆」。 圖/鄧芯怡攝疫情讓服務團運作更艱難,然而團隊即使面臨挑戰,仍不放棄經營,在疫情期間於台灣成立「甸記」點心品牌,除了讓在台緬甸僑生發揮烘焙才華,也借此募資。林語珊最後補充道:「我希望未來能與其他同樣關注東南亞議題的團隊合作,辦更豐富多元的活動,除了讓民眾更有收穫外,也可以推廣服務團。」 「甸記」為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顧問發起成立的公益點心品牌,目前僅通過網路銷售,但於特展當天設立實體攤位。 圖/鄧芯怡攝 
千人點燭光祈福 緬甸點燈節照亮華新街
生活
第1710期
千人點燭光祈福 緬甸點燈節照亮華新街
2019-10-23
【記者陳妍如新北報導】白金兩色相間的裙擺飛揚,緬甸傳統舞者在台上靈巧地躍動、腳尖輕盈點地,千盞祈福的燈火照亮街道上充滿緬甸風情的小吃店招牌。一年一度的「緬甸光明點燈節」於19日在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盛大登場,現場超過千名觀眾手持蠟燭,在倒數聲中點亮華新街,一同向佛祖祈求身體健康、平安。點燈節是緬甸國慶假日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傳說釋迦牟尼佛這天會在眾神陪伴之下降臨人間,因此人們會以點燃燈火或蠟燭的方式歡迎佛祖到來。下午5時,由鑼鼓隊帶領的大型踩街隊伍手執燈籠、彩繪傘,身著緬甸各民族的特色服飾華麗亮相,為點燈活動拉開序幕。點燈前夕,緬甸舞團以男女雙人的點燈舞,迎來三位緬甸佛教高僧。他們手持火燭、低聲頌佛,並帶領所有與會民眾倒數,以蠟燭祈福,點亮華新街的夜晚,祈願國民幸福平安、身體健康。 由鑼鼓隊帶領的踩街隊伍於下午5時,與身著緬甸傳統服飾的居民,拉開緬甸光明點燈節的序幕。 圖/陳妍如攝新北市中和區是全台最大的緬甸華僑聚落,有超過4萬名緬甸華僑聚居於此,且多數集中在華新街一帶。而鄰近華新街的華夏科技大學也因時常接觸緬甸文化,使不少學生能在點燈節中發揮所學技能,與民眾同樂。華夏科大數位媒體設計系學生劉哲亨就在現場負責人物速寫的活動,他解釋,多畫素描就容易發現緬甸人外觀的特色,「他們的顴骨大都比較圓、五官也比較深邃一點,有些人的膚色則比較深一些。」除了擺攤進行人物速寫、手背彩繪等活動之外,華夏科大學生也開發出一款手機應用程式,民眾只要在華新街街頭、街尾「踩點」,將手機靠近當地知名的緬甸小吃店和雜貨店,就能以藍芽感應方式「簽到」並換取禮物。開發者之一、華夏科大資訊工程系學生饒廣福本身就是一名緬甸華僑,他表示,由於在年輕世代中抓寶遊戲相當盛行,所以他們設計這款應用程式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帶動大學生認識學校周遭的環境,「這次把技術應用在點燈節上,希望很多沒有來過華新街的人,希望能夠透過遊戲認識這一整條街。」 舞者在台上表演緬甸傳統舞蹈「裙擺舞」,輕巧地跳躍配合華麗衣裳,成功抓住觀眾目光。 圖/陳妍如攝點燈節會場不僅帶領民眾認識緬甸文物及語言,當地許多居民更穿上緬甸傳統服飾:顏色亮麗的無領上衣,搭配柔軟的披巾、貼身長裙,使整個華新街頭洋溢著濃濃的異國風情。現場還有緬甸奶茶、果凍、辣湯麵等當地特色料理供民眾品嚐,華新街居民蔣斌紅表示,緬甸的食物大多很甜,「剛來台灣時覺得很不甜,現在也習慣了,回去緬甸總覺得太甜!」他笑著展示自己身上的傳統披巾、無領上衣及沙龍(裙子),「現在在緬甸,很容易看到人們穿牛仔褲跟T恤。」他感嘆傳統文化正在漸漸流失,期待緬甸傳統服飾能被更多人看見。 參加點燈節的民眾手持蠟燭,與緬甸佛教高僧一同祈福,以燭火點亮夜晚的華新街。 圖/陳妍如攝台灣的「緬甸光明點燈節」今年已邁入第21屆,在居住著眾多緬甸華僑的華新街上,1000盞祈福的燈燭亮起,不但讓新北市民認識緬甸的傳統文化習俗,也讓僑胞得以抒發思鄉情懷。不論是台灣人或緬甸人,都伴隨著緬甸傳統音樂,在點燈儀式中虔誠地祈願,希望佛祖保佑全家身體健康、生活安穩。
華夏推行動書車 喚醒華僑滇緬回憶
生活
第1685期
華夏推行動書車 喚醒華僑滇緬回憶
2018-10-24
【記者黃郁期綜合報導】20日上午十時,一群緬甸華僑聚集在新北市中和區華興街的一台行動書車旁,以緬甸文高亢地朗誦著故事書,引起一旁人們的關注。這是華夏科技大學和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舉辦的「在緬甸街遇見蘇格貓底東南亞行動書車」活動,吸引素有「緬甸街」之稱的華興街居民前往參加。 停在新北市中和區華興街的「蘇格貓底行動書車」,在地居民前往翻閱書車裡的書。 圖/黃郁期攝 「蘇格貓底行動書車」內部有許多書籍,也有供民眾休息之處。 圖/黃郁期攝行動書車是綽號「貓哥」的林群先生所擁有,車上的書籍以東南亞語種的占大多數。在這天的書車活動裡,滇緬華僑們因為可以閱讀家鄉熟悉的語言,並透過與他人分享緬甸文字與傳統故事,喚起他們對緬甸的記憶。身為緬甸華僑的李惠玲說:「真的非常感動,這個活動好像讓我們把家鄉的東西都找回來了。」 緬甸華僑於行動書車旁朗誦行動書車內的緬甸文書籍,圖中人物為緬甸歸僑協會理事長張標材。 圖/黃郁期攝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一帶的緬甸華僑因為軍政府的排華行動,在60年代開始逐漸移居台灣。緬甸歸僑協會理事長張標材說道:「當時華人經營的商店和就讀的學校都被收歸國有,華人很難生存。」他進而表示,許多人輾轉來到台灣的南勢角,在口耳相傳之下,定居的人口越來越多,就形成了今天南勢角以「緬甸街」聞名的滇緬聚落。 位於華新街周邊的華夏科大,致力於將滇緬聚落特色形塑成中和區的特別文化。校長陳錫圭說:「大學本身是一個學術單位,比較容易推廣與塑造文化。」他進而表示,現階段而言華新街對於大多數人只限定於特別的飲食文化,但透過「行動書車」與其他類似的活動,可以將滇緬的人文特色與民俗風情也推廣出去,將在地文化的層次拉高。本次活動策畫人、華夏科大研究發展處研發長蘇聖珠也提到,希望藉由活動增進在地居民與學校的連結,提升社區學習氛圍。 華夏科技大學校長陳錫圭(左)與綽號貓哥的林群(右)一起舉辦「在緬甸街遇見蘇格貓底東南亞行動書車」。 圖/黃郁期攝藉由此活動,學生能夠更了解東南亞文化的特色。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秘書、華夏科大緬甸文老師的李惠玲提到,台灣學生對於緬甸文化感到陌生,可藉由認識該文化提升學習興趣。華夏科大學生何宗輿表示,平常不會接觸東南亞的文化,「這次活動可以更加了解他們,而不是停留在眾人的刻板印象。」 
留學生促藤球風氣 南榮科大雙冠
體育
第1637期
留學生促藤球風氣 南榮科大雙冠
2016-11-17
【記者陳玟蓓台南報導】「105學年度總統盃全國藤球錦標賽」11日起連續三天在南榮科技大學盛大展開。南榮科大今年招募到一批東南亞留學生,除了讓校內踢藤球的風氣更盛,與台生的交流更有助提升雙方實力。本屆大專男子組二、三人賽冠軍皆由南榮科大陳岳、曾聖宇奪下。 曾聖宇(右)與陳岳擅長足球技巧,控球能力極佳,並善用頭頂傳球。圖/陳玟蓓攝二人賽部分,前四名皆由南榮科大囊括。冠亞賽中台灣學生陳岳、曾聖宇對上來自緬甸的留學生郭傑、王大勇。起初雙方比數無法拉開差距,而在第三場賽事中,曾聖宇多次用頭頂回對手下壓球、成功防守。陳岳、曾聖宇順利奪下男子二人賽冠軍。 南榮科技大學曾聖宇一躍而起,用盡全力把握住所有可能失分的球,再將球回擊給對手,造成對方失分。圖/陳玟蓓攝三人賽中,南榮科大對上去年冠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起初台師大因連續發球失誤,錯失第一場;第二場台師大雖一度追平比數、造成對手極大威脅,但仍敵不過南榮科大強烈猛攻。南榮科大成為本年度二人賽、三人賽雙料冠軍。選手陳岳表示,自己與隊友從小練足球起家,腳步基本功紮實是獲勝關鍵。 南榮科大以堅強的防守,2:0奪得大專男子組三人賽總冠軍。圖/陳玟蓓攝藤球在東南亞國家十分盛行,但在台灣仍屬剛起步的運動。然而隨著東南亞學生來台數量增加,國內藤球發展也出現新契機。南榮科大副校長劉清如認為近幾年學校招收不少東南亞學生,尤其今年有九位曾在緬甸練習藤球,使校內藤球水準有所提升。他也建議中華民國藤球協會,可以挖掘原先在自己國家就有藤球基礎的留學生。「也許他們不能代表我國出去比賽,但只要參與的人多,藤球運動的風氣一定可以被帶起來,」劉清如說。 雙方隊伍都盡可能把握所有的球,避免任何可能失分的機會。圖/陳玟蓓攝台灣藤球發展至今第八年,仍面臨教練不足的問題。曾聖宇就表示,平時在學校沒有專業的藤球教練及訓練制度,所有技巧必須靠自己向足球教練學習。「我們不知道倒勾殺球要怎麼做,每次練習翻踢也都會傷到背或折到手肘。」曾聖宇提到自己及隊友常因自我訓練不慎受傷,也點出台灣藤球人才的不足。提到台師大本場比賽多次發球失誤,曾參與數場國際賽、本屆賽事裁判長陳佩雲指出,國內選手的發球特別需要加強。「以三人賽來講,國外選手都是下壓高強度的發球,我們的選手多半仍為較穩定的拋物線型。」她分析發球的方式不同,選手攻擊的力道、強度就會有所落差。副裁判長楊景樺補充,台灣應多與國外選手切磋球技,而非受限於國內視野。「他們不知道國外殺球有多激烈,如果我們也可以達到那種程度,藤球也能是一個很有競技性、很刺激的比賽,」楊景樺說。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