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北大BOT影響學生權益 學者籲校方廣納各界意見
校園
第1796期
北大BOT影響學生權益 學者籲校方廣納各界意見
焦點
2024-10-18
【記者吳妤潔報導】9月27日監察院三位監委范巽綠、施錦芳、賴鼎銘針對國立臺北大學建國校區與民生校區的BOT案(以下簡稱該案)提出自動調查,質疑該案是否損害學生受教權及其開發的必要性。北大三峽校區學生會長曾宣凱呼籲,校方在規劃相關建設時應更審慎評估,讓工程對學生的影響降到最低。 北大臺北校區由建國、合江與民生校區組成,其中,民生校區作為進修班和商務人士在職專班使用,是臺北校區主要的教學場域。然而,自從與宏匯集團合作該案,拆除育樂館和部分運動及停車場地後,民生校區內僅剩一棟教學大樓和兩座籃球場。曾宣凱提到,目前民生校區教學用空間已接近飽和,地下一樓的用餐區如今也堆滿工程雜物,造成學生無法使用,希望學校可以妥善處理,讓閒置的場地發揮效用。北大企管系學生李英軒(化名)則指出,由於育樂館被拆除,無法開設羽球課程,導致想要上羽球課的同學需要在興趣和課程安排之間取捨,「學校想出的措施是開放禮拜六讓同學去三峽修課,但多數同學禮拜六也有課程需要在民生校區上。」  針對學生反應的問題,曾經對該案提出質疑的前北大臺北校區學生會長邱煜軒認為,學生作為校園重要的一份子,校方若調動體育課或縮減相關課程,應主動告知師生並進行三方討論。他坦言,當時校方沒有充分通知學生就將室外球場圍起來準備作為BOT規劃使用,「學生這個群體一直都會存在,議題若能延續,總會有人關切,校園是老師、學生以及行政單位的,並非歸屬特定一方。」校方應主動召開BOT相關說明會,讓學校各方重新關注校園議題,並將不同立場的聲音納入討論。 對於學生在教學與活動資源上的訴求,北大總務長葉大綱表示,以目前來說學生的使用空間確實受到壓縮,他說道:「畢竟在做建設,過程中一定會有一個黑暗期,還是請同學稍微體諒一下。」另外,由於周邊里民對該案造成的交通問題有反彈聲浪,原訂五月動工的時程也因此延遲,整體建設預估於三年後完成,屆時學生就能享有足夠的學習和運動空間。 談到該案是否有開發的必要性,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傅玲靜分析,北大已將主要教學空間轉到三峽校區,有鑑於民生校區位於臺北市精華地段,校方透過BOT方式重新規劃校地是可以理解的作法,且該案增加的經費也可充實校務基金、改善教學和研究品質。然而,校方在進行校務規劃時應尋求師生各方的意見,以展現校園民主。他也提到:「校園規劃時會遇到的核心問題在於學生的變動,導致在校學生有可能並不在乎未來校園規劃內容,而未積極參與討論;未來入學的學生並未參與先前的規劃討論,覺得自身意見未受尊重。」 傅玲靜建議,校方須持續公開校務規劃的目標和理念,使後續入學的學生也能參與政策的討論,學生自治團體也須將相關發言及理念持續傳承,成為學生與校方之間的重要橋梁。
手機簡易測量最適鞋高 助高跟鞋族擺脫傷害
新知
第1785期
手機簡易測量最適鞋高 助高跟鞋族擺脫傷害
2023-11-16
【記者李雨羲綜合報導】迄今,尚未有快速協助民眾選擇適當鞋跟高度的方式。因此,來自國立臺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林伯星團隊,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李思慧合作,研發出一款能倚靠AI,判斷使用者最合適高跟鞋高度的應用程式。此研發不僅在第75屆德國紐倫堡發明展(iENA)中獲得銀牌,也改變過往需要經由復健科醫師耗時費力的診斷流程。 AI將測量結果的最高高度顯示於視窗下方,並且將不適用的標記「NO」以提醒使用者。  圖/李旻軒提供「現今研究大多在探討穿高跟鞋會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卻鮮少討論鞋跟高度應該如何調整。」團隊成員、北大資工系碩士班學生李旻軒在採訪中提到,設計此系統是為了讓必須長期穿高跟鞋的人,能夠藉此減少不必要的負擔。擔任銘傳大學禮賓人員的林同學(化名)也表示,因應工作需求而長時間穿著細跟高跟鞋,不僅造成他腳部變形,甚至有足底筋膜炎的現象,對此感到相當困擾。為此,團隊研發的App只需使用者在一旁擺放讓程式判讀的簡易比例尺,並從腳跟正後方完整錄製踮起腳尖的過程,AI便能判斷出該使用者適合的最高鞋跟高度。「人在踮腳時,腳踝跟骨會漸漸向內縮,如果歪曲太多會造成下肢肌肉的負擔,最後導致發炎、受傷。」李旻軒解釋道,系統將影片切割成無數定格畫面,並找出使用者腳踝歪曲的瞬間,即是其所適合的最高鞋跟高度。 「腳踝跟骨」內翻到一定程度時,虛線標記處會隨之歪曲,長期下來會對人體的下肢肌肉造成累積傷害。  圖/李旻軒提供「從第一代系統改良至今,團隊陸續修正了很多項目才有今日的成果。」李旻軒向我們介紹,如今的第三代,團隊降低使用門檻,減少依靠專業儀器的繁複程序。更使用最新的AI模板,讓使用者可以單憑一隻手機就能完整操作。同時,也取消以往必須使用全白的背景限制,除需避免過於接近膚色,AI都能大致精準的判斷腳跟位置與高度。 第三代系統去除初代需要專業器具和多角度鏡頭的條件,使用者的腳掌大小也不必再因儀器設計而有所限制。  圖/李旻軒提供「我因為腳的前半部較寬,經常難以找到適合的高跟鞋。」需要長期穿著高跟鞋的金融業工作者郭小姐(化名)認為,現在只參考高度會太過單一,建議可以納入更多資訊供使用者作參考。對此,李旻軒談及未來可能的研發方向,他認為除了減少如比例尺及拍攝距離等使用限制,亦希望系統能夠添加更多人性化的功能,例如結合擴增實境及購物推薦,讓使用者在測量鞋跟高度的同時,也能夠在App上挑選、模擬試穿適合自己的高跟鞋款式。
系列賽一分未失 北大男團總統盃射箭全勝摘金
體育
第1771期
系列賽一分未失 北大男團總統盃射箭全勝摘金
2022-11-16
【記者梁家柔嘉義報導】選手屏氣凝神,拉弓、發射,正中靶心。111年全國總統盃射箭錦標賽大專組於11日至14日在國立中正大學舉辦,吸引各校好手共襄盛舉。反曲弓大專男子組團體對抗賽金牌戰中,國立臺北大學以6:0全勝之姿戰勝輔仁大學,成功奪金;而反曲弓大專女子組團體對抗賽則由國立清華大學擊退國立體育大學,拿下冠軍。 111 年全國總統盃射箭錦標賽為反曲弓組與複合弓組,再各自細分為個人排名賽、個人對抗賽以及團體對抗賽。團體對抗賽一隊共有三人,每局每人各射2箭,分數較高隊伍勝出該局,可獲得2分,該局平手則各獲得1分,最先獲得5分者勝出晉級。 圖/梁家柔攝男團賽中,北大一路過關斬將,從初賽、複賽至決賽皆以6:0完封對手。「這次我們三人在默契、場上氣勢和個人狀況等部分都表現非常好。」北大男團賽隊員戴宇軒興奮地說;曾在東京奧運射箭男子團體賽拿下銀牌的隊友湯智鈞則認為,輕鬆的團隊氛圍使隊員不易失誤,為獲勝原因之一。執教北大同時也是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教練的劉展明也補充,選手之間相當團結,並分享每次出箭的風向和感覺,讓隊伍能順利奪冠,「這次參賽是希望選手能透過比賽調整動作跟增加信心,並嘗試大膽地判斷風向。」 國立臺北大學在反曲弓大專男子組團體對抗賽是由湯智鈞(右)、戴宇軒(左),帶領大一新生傅詩貴(中)參賽,教練劉展明表示,隊員有把自己在前一天賽事上出現的失誤即時修正,所以今天在團體對抗賽有達到不錯的成績。 圖/梁家柔攝輔大在四強賽對上國體時一度落後,比賽後段卻急起直追,拿下第三和第四局,成功晉級金牌賽,最終以亞軍作收。輔大男團賽隊員陳致廷認為,由於和蘇于洋、楊恢哲等隊友高中時便曾一同參加男團賽,因此默契相當足夠,然而,他也坦言:「我們三人對風向判斷,或場上的臨場反應都不夠快,因此止步銀牌。」其餘三位隊員也表示,經過這次比賽,日後訓練會更針對射箭節奏進行調整,讓每次放箭都能保持穩定。 輔仁大學反曲弓大專男子組團體對抗賽的楊恢哲、蘇于洋與陳致廷,首度代表輔仁大學參賽,三人皆希望能在12月的2022年世界室內射箭系列賽,拿下獎牌。 圖/梁家柔攝在女團金牌賽,清大以6:0擊退常勝軍國體,拿下女團賽冠軍。談及致勝關鍵,清大郭紫穎和邱意晴皆認為在於互相鼓勵,並輕鬆地發揮平時訓練成果,此外,曾於5月在2022年射箭世界盃光州站奪銅的邱意晴也說:「國際賽事張力較大,所以回來參加國內賽時較不緊張。」本次比賽與金牌擦身而過的國體隊員呂岱凌則認為今天有正常發揮個人水準,也對團隊氛圍感到滿意,但希望自己之後能夠更專注於比賽。射箭作為台灣重點發展項目,未來有多次國際賽機會供選手爭取。7月在世界盃哥倫比亞站和教練雷千瑩組隊拿下混雙金牌的湯智鈞坦言,回台後這一兩個月狀態起伏不定,因此需抓緊時間多加訓練,並以2024年、2028年奧運作為目標,讓自己更有拼勁投入比賽。劉展明則表示,接下來除了鼓勵選手參加12月在台灣舉辦的2022年世界室內射箭系列賽外,也會全力備戰亞運等國際賽事。 國際比賽的時間比較緊湊,短短幾天就比完,但持續時間很長。經過國際賽的磨練後,湯智鈞學習到如何在短時間內,讓自己的射箭動作保持穩定一致,並且是輕鬆的狀態。 圖/梁家柔攝 國訓中心教練劉展明點出目前亞運選手在培訓上的困難,「我們目前訓練的環境比較單一,周圍風向比較枯燥單一。」他也建議,日後的訓練應多加一些移地訓練,讓選手熟悉不同的空間。 圖/梁家柔攝
抵免四學分不成 轉學生控北大中文系辦法訂定不明
校園
第1767期
抵免四學分不成 轉學生控北大中文系辦法訂定不明
2022-10-05
【記者陳世軒綜合報導】近日,國立臺北大學轉學生蕭同學(化名)向北大中國文學系申請抵免四學分遭拒,僅獲抵免兩學分。系方要求轉學生原校為五專者,若要抵免四學分,則需修習專四專五兩年國文課程,但蕭同學查找法規後,發現條文並無明確規定抵免學分數,告知系方後卻仍被拒絕,無奈之下僅能轉向北大學生會陳情。經北大學生會介入協調,系方承認條文記載不明,於近日召開系務會議,決議讓蕭同學抵免四學分並修改相關規定。 近日,一名國立臺北大學轉學生蕭同學因抵免大一國文失敗,向臺北大學學生會陳情。  圖/楊雅琪提供蕭同學就讀五專期間,已修習專一至專四的國文課程,並皆獲得70分以上成績,但其原先就讀學校在專五並無開設國文課程,因此,他僅能給予專四成績以供備查。系方接收備查資料後表示,蕭同學須修習完成專四及專五兩年國文,才能給予四學分抵免。然而,根據《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分抵免審查辦法》,僅寫明「原就讀(或畢業)學校為專科者(五專四年級以上),國文成績須達 70 分以上,始可抵免」,並無明確記載可抵免學分數。抵免四學分遭拒後,蕭同學再向系方說明,過去曾有三位學生成功抵免四學分,卻仍遭系方以勘誤為由,不予抵免。蕭同學提到,系方甚至表示,若確實有三位學生曾成功抵免,則要取消他們的學分判定。針對系方態度,蕭同學不僅不滿該單位依習慣審查,更質疑他們對法規僅是一知半解,「感覺系方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他的規定。」 《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分抵免審查辦法》中並未明文規定五專轉學生需修習專四及專五國文課程才能抵免四學分,但校方仍向蕭同學提出該審查要求。 圖/臺北大學學生會三峽分部提供北大學生會接收此陳情案後,先與北大中文系系主任袁光儀確認法規存在疑慮,並協助蕭同學向申訴評議委員會提出申訴,最後則發布聲明。系方也於9月21日召開系務會議,決議讓蕭同學成功抵免四學分,並將相關審查原則納入修訂辦法,包括日後學生須通過專四專五修習四學分並達70分,才可抵免四學分,以避免該案成為特例。 學生會多次向北大中文系系主任袁光儀寄信詢問該案情況,袁光儀在回信中表示五專與大學學制性質不同,無法直接抵免,需修習兩年方可抵免。並接著表示五專生較少,因此法規說明有遺漏。 圖/臺北大學學生會三峽分部提供北大學生會政務副會長陳佳昕表示,學生會提出申訴後,又有一名賴同學(化名)因遇到相同情況,向學生會陳情。代表學生對法規感到疑惑並非個案,但可能基於對法規的不理解,或認為問題並未嚴重至影響學業等,因此作罷,「系方對該案審理行之有年,代表在這件事之前應該有蠻多轉學生遇到類似的問題。」賴同學表示,文件上若未說明抵免規則,將對轉學生造成不便。「我在面對未來的課程安排上無法掌握,心情是很徬徨的。」賴同學表示,轉學生本就不熟悉校況與選課,抵免學分規則不明可能對課程安排造成影響。何佳昕表示,各系訂定法規後若仍依照習慣判決,將使學生權益受損,並讓學生在適用或查找學校法規時無所適從。此外,何佳昕呼籲,若學生遇到相關問題,可向學生會反應,他們也將按照相關程序辦理,絕不允許習慣凌駕法規之上。 10月3日學生會發布該案後續情況,表示9月21日系方接收申訴後展開系務會議,並重新制定法規。學生會在得知情況後協助蕭同學撤銷申訴。圖/臺北大學學生會三峽分部提供
【大學事】二手煙瀰漫,需求卻難止:校園吸菸管理遇兩難
校園
第1758期
【大學事】二手煙瀰漫,需求卻難止:校園吸菸管理遇兩難
2021-12-01
【記者張博涵綜合報導】根據《菸害防制法》規定,大專院校除室外吸菸區外全面禁菸,而吸菸區應有明顯標示,且不得設置於行人必經之處。即便如此,現今仍有多所大學將吸菸區設置在學生常經過的地點,無法確實阻隔二手菸。且為配合教育部無菸校園政策,許多大學近年紛紛移除吸菸區,卻可能使吸菸者在校園角落違規吸菸,反而增加外部成本。 為配合教育部無菸校園政策,全台已有半數大學全面禁菸,卻可能因此使吸菸者在校園死角違規吸菸,反而增加外部成本。圖為示意圖。 圖/張博涵攝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以下簡稱國健署)於民國103年發布之「大專校院學生吸菸行為調查」,有6.8%大學生為吸菸者,且校園二手菸暴露率(註)達48.4%。對此,各大學擬定了不同的吸菸管制措施,目前約有半數大學設有吸菸區,以便集中管理。然而卻有許多學生認為所屬大學之吸菸區規劃不完善,影響校內吸菸者及非吸菸者的權益。註:「校園二手菸暴露」指在過去七天內,在學校中見到有人在面前吸菸之情況 根據《菸害防制法》規定,大專院校若設有吸菸區,應明顯標示,且不得設置於行人必經之處。此外,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詹勳澔認為,完善的吸菸區需具備垃圾桶、菸灰缸等設備,以減少菸蒂垃圾。圖為政大憩賢亭吸菸區。 圖/張博涵攝舉例而言,中國文化大學吸菸區無遮雨措施,導致天候不佳時有吸菸者到周邊屋簷下違規吸菸;東吳大學城中校區設有三處吸菸區,皆位於教學大樓周圍及校園走道,使校內非吸菸者受二手菸所擾。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學生沈冠均表示,城中校區校地較小,吸菸區又設置在校園正中央,在校內移動時常常聞到來自吸菸區的二手菸,「我在五樓上課,都聞得到樓下吸菸區飄上來的菸味。」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詹勳澔補充,若校地太小或教學大樓密集,校方可考慮將吸菸區設置在頂樓,再透過抽風系統排除菸味。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設有三處吸菸區,皆位於教學大樓周圍及校園走道,無法確實阻隔菸味。圖中黃線內為城中校區鑄秋大樓北面廣場吸菸區。 圖/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沈冠均提供除設備層面,吸菸者也常因不了解校內規範而違規。修平科技大學近期因配合防疫政策,暫時停用吸菸區,卻有多名學生於Dcard修平科大版反映自己不清楚校方規範,到校內吸菸區吸菸,遭校方登記並要求參與戒菸講座,感到相當錯愕。對此,修平科大軍訓室主任高呈龍回應,該校宣導期間僅規勸不處分,而後違規者須接受行政處分、戒菸講座或醫師戒菸諮詢等其中一項輔導措施。近年國健署與教育部共同推動無菸校園政策,期望大專院校自主減少吸菸區。即便全台已有半數大學為無菸校園,卻仍可在這些學校中觀察到菸品的蹤跡。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學生李立丞表示,北大校地雖廣,卻無吸菸區,以致許多吸菸者會聚集在校內頂樓吸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亦明定全面禁菸,但就讀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的賴奕泓坦言,校方措施無法根除校內吸菸現象,「大家都在系辦後面的校園死角抽菸,地上也都是菸蒂。」此外,他也對無菸校園政策提出質疑,「就是因為吸菸會造成菸害,我們才需要設吸菸區來讓不想聞菸味的人能避開二手菸,也讓想抽菸的人有休息的地方。」他強調,吸菸行為是吸菸者在成長過程中接觸的習慣,這些立場和觀點不該隨政策被移除。「全面禁菸的國、高中都有人偷偷在廁所吸菸了,我覺得大學更難做到這件事情。」身為非吸菸者,沈冠均認為無菸校園政策難以落實,且吸菸區有其必要性,但需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做好規劃,「雖然我不太喜歡吸菸行為,但既然大學生已過法定吸菸年齡,吸菸也是他們的權利。」另外,東海大學於105年正式成為無菸校園後,學生會為解決違規吸菸者造成的影響,在行政會議屢屢訴求重新設置吸菸區,卻數度遭到否決。東海大學菸害防制承辦人黃雅足對此說明,無菸環境是國際趨勢,校方會持續為此努力,「不能因為有人違規,(無菸理念)就被推翻掉。」她進一步指出,推動無菸校園後,校內違規吸菸案及菸蒂數量逐年遞減,校方亦建立菸害管制相關配套措施,盼未來能落實無菸校園目標。 全台已有半數大學為無菸校園,卻仍可在這些校園角落觀察到菸品的蹤跡。 圖/張博涵攝在反對大學設置吸菸區的聲浪中,許多民眾認為大學設置吸菸區形同變相鼓勵學生抽菸。但詹勳澔認為,吸菸與否是學生自己的決定,不應歸咎於校方政策,「大家既然都成年了,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算學校設了吸菸區,抽不抽菸還是每個人的選擇。」致力推動菸害防治的董氏基金會亦強烈反對校園吸菸區。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指出,建立無菸環境及菸品加稅是對降低吸菸率最有效的措施。「大學是進入職場前最後一個規律學習的階段,應讓學生養成自律、愛惜環境等觀念。」她認為大學需鼓勵學生遠離菸品,同時運用國內各戒菸管道,積極輔導吸菸者戒菸。自《菸害防制法》實行以來,菸害管理成各大學的輔導重點。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葉錦瑩建議,各校管理措施應因地制宜,根據校內教職員生吸菸率、校地大小,決議是否設置吸菸區。此外,她認為無菸校園執行困難之處為吸菸者的戒斷症狀,「戒斷症狀真的很難過,所以管理者需要循序漸進,並給予鼓勵,這也是對吸菸者的尊重。」
北大數位行銷學程停招藏瑕疵 師生連署求溝通
校園
第1757期
北大數位行銷學程停招藏瑕疵 師生連署求溝通
2021-11-18
【記者黃弈軒綜合報導】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擬於112學年度將「數位行銷進修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數位行銷學程)更改為「數位行銷進修學士學分學程」,並停止招生。校方自公告以來皆未說明停招後配套措施,對此,北大數位行銷學程學生江漢龍發起連署,呼籲校方舉辦公聽會,充分與學生商討學程停辦事宜,並更動決策。 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以師資與辦公空間不足為由,擬在112學年度將「數位行銷進修學士學位學程」更改為「數位行銷進修學士學分學程」。 圖/黃弈軒攝北大校方表示,由於數位行銷學程創辦至今皆無專任師資,不符教育部標準,且學校辦公空間不足,故擬於112學年度停止招生。據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規定,學位學程專任師資應達二人以上,實聘及系所支援之專任師資合計應達十五人以上。北大秘書室新聞聯絡人張簡堯說明,數位行銷學程的專任師資難以招聘,就算聘到兩位專任師資,實聘及系所支援之師資也很難聘至十五人,為避免被教育部下令減招,校方規劃先行停招。針對校方說法,數位行銷學程前主任李孟峰質疑,數位行銷學程的前身為統計學系,而統計學系原有三位專任師資名額,轉型為數位行銷學程後,上述名額應可一同轉移,卻被校方凍結至今。李孟峰進一步解釋,他先前不斷爭取聘任專任師資,卻遭校方無故拒絕,直至2月退休,校方才展開招聘動作,但至今也未聘到任何師資。而北大資訊管理研究所(以下簡稱資管所)教授江義平也指出,他曾向校方提議,若數位行銷學程師資不足,資管所願意支援,如今校方卻主張停招理由是因專任師資不足,令他感到不解。6月,校長未經商學院院務會議討論,便收回數位行銷學程原有的三位專任師資名額。按校方規劃,在數位行銷學程停招後,原有招生名額將分配至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企業管理學系,而專任師資名額也將一併釋出。此決定令李孟峰感到疑惑,不明白在數位行銷學程頻頻卡關的三名專任師資名額,他系為何能夠順利申請,「缺額直接給數位行銷學程就可以解決問題了,現在反過來說他沒有老師要停招,實在自相矛盾。」除了停招原因具爭議,數位行銷學程停招提案在各級會議的決議過程也出現許多程序瑕疵。開學第二天,北大校方在上課時間於線上舉辦「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數位行銷進修學士學位學程轉型說明會(以下簡稱說明會)」,並將會議連結寄至每位數位行銷學程學生的電子信箱。在會議中,儘管家長及學生提出疑問,學程主任黃文曄卻說:「我才剛上任,不要問我。」李孟峰對此抨擊,認為說明會應為公開舉行,讓全校師生都能加入並一同討論。而在校方隔天召開的學程會議中,系學會會長陳怡安雖被列席,但他本人卻未接獲開會通知,且在會議紀錄上被列為請假。而後,數位行銷學程停招提案在院務會議及校務發展委員會議皆陸續通過。然而,江義平也發現了會議中的程序盲點。他指出,按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 AACSB)指示,召開院務會議前,應先召開院務發展會議,但此步驟卻被校方直接略過。院務會議學生代表江漢龍也表示,在院務會議中,學生代表的發言時間僅有五分鐘,發言一旦結束就會被要求離場,「教官還跟著我進去坐在我旁邊,讓我感到不安。」9月29日,江漢龍發起連署,呼籲校方針對數位行銷學程停招事件召開公聽會,善盡與學生溝通的義務。江漢龍直言,校方所主張的停招原因並不合理,也未與學生商議,他雖多次至數位行銷學程辦公室,欲向學程主任詢問相關事宜,但卻從未見主任身影。「校方雖說會保障我們每個人都能畢業,但因為師資短缺可能會關閉一些選修課,就算提前問這一個課程會不會開,得到的答案也都是『原則上、可能會』,這種模棱兩可的答案。」數位行銷學程學生陳姓同學(化名)也認同江漢龍的訴求,因此決定參與連署。江義平也補充,過去統計學系停招時,校方就將進修部許多課程與日間部合併,或是乾脆停開,在學生的修課權益也因此受到影響,他擔心數位行銷學程停招後,上述狀況會有重演風險。 過去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停招時,校方就將日間部與進修部課程合併,或是乾脆停開,影響在學生權益。 圖/黃弈軒攝截至連署結束,共有101人參與,教育部也針對連署結果回函表示,按《專科以上學校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學位學程停招,須向權益受影響之教職員工生溝通,並說明權益保障措施,且最遲應在校務會議前一個月公告周知。張簡堯則代表北大回應,校方在各級會議中已與學生充分討論,也樂意接受各方意見。但江漢龍強調,校方目前仍未打算召開公聽會,因此他對張景堯說詞無法苟同。為了扭轉情勢,江漢龍也將在11日發起第二階段展開「不同意停招」連署,同時成立自救會,期望凝聚學生意見。 目前數位行銷學程停招提案已進入第二階段,江漢龍盼能透過第二階段連署與自救會行動改變校方決策。 圖/黃弈軒攝在24日召開的校務會議中,數位行銷學程停招提案將進行最終表決,若表決通過,北大校方即可送至教育部批准。北大台北校區學生會會長邱煜軒對此表示,學生會將協助數位行銷學程學生於校務會議中要求校方暫緩停招提案,並積極與學生、家長、教師充分溝通,了解各方立場後再行決議。陳怡安也感嘆,學生雖已盡全力向校方爭取權益,卻仍不見轉機,「我已經盡我們所能,但目前沒什麼成效,他們還是照樣做這些事情。」
談社會愛情框架 吳柏賢以猇狼喻孤獨
藝文
第1717期
談社會愛情框架 吳柏賢以猇狼喻孤獨
2019-12-12
【記者徐品蓁台北報導】栩栩如生的赤面猇狼側躺在方形展示櫃中,一旁的電視正播報著牠的報導,這是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學生吳柏賢的複合媒材作品《孤單北半球》,於6日在松山文創園區二、三號倉庫展出,藉由虛擬生物的故事呈現當代人受社會和家庭期待,而被迫尋找伴侶的孤獨感。 藝術家吳柏賢的創作作品《孤單北半球》,於松山文創園區二、三號倉庫《台北藝術自由日》中展出。 圖/徐品蓁攝赤面猇狼身為世界上不存在的動物,其品種「猇狼」取自「瘋人(台語)」的諧音。而《孤單北半球》的主角是一隻虛構、即將絕種的赤面猇狼,取名為辛格(取自single 的諧音),吳柏賢以鐵絲及報紙製作本體,再以人工的塑膠皮毛縫製外皮。吳柏賢表示,為使赤面猇狼外觀更為特別,他使用人工沙發皮將赤面猇狼的口鼻處做成肉豬鼻子的樣貌,與全臉覆滿狼毛的一般狼種不同。除猇狼的實體作品外,《孤單北半球》也展出錄像作品。在影像中,吳柏賢一人分飾多角,分別飾演主播、動物園園長、民眾、專家與記者,報導講述辛格原被認為是世界上僅存的雄性個體,專家卻於馬達加斯加發現另一隻雌性猇狼,使動物園決定為兩隻猇狼配種並大肆宣傳慶祝。對於人類如此喜於配對兩隻猇狼,觀展民眾林家萱說:「我們好像不太關心生物本身的意願,沒有顧慮他們的感受。」他認為是人類自行解讀猇狼的想法。 吳柏賢在錄像作品中扮演多重角色,呈現出一篇近乎真實的偽新聞。圖為錄像作品畫面。 圖/取自吳柏賢臉書 在展場中,吳柏賢將猇狼側躺放置在展示櫃的正中間,而展示櫃形成一個框架,呈現赤面猇狼從大自然被移至都市,違背野性的抽離感,以及形單影隻的孤獨感。吳柏賢也刻意在作品背景擺設拍片會使用的綠幕,表現出實體的赤面猇狼經過拍攝後,變成錄像報導的過程。他說:「赤面猇狼的狀態與人類相似,因社會的壓力而不得不尋找另一半。」如同人類原先享受單身生活,卻受社會和家庭壓力影響,被迫配對或尋找伴侶。 實體作品赤面猇狼是藝術家吳柏賢在兼顧課業及實習,耗費兩個月才完成的作品。 圖/徐品蓁攝談起自己的愛情觀,吳柏賢表示,自己不在意社會期待的適婚年齡,他尋找另一半的動機只希望對方能與他一同投入他喜歡的事,「就是一種陪伴的感覺吧,一種不想孤身一人的渴望。」吳柏賢說。觀展民眾郭貴如則分享,在科技發達的現代,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生活,然而相較於年輕族群,長者則較希望子女有伴侶,成為當代人伴侶的壓力來源之一。
牴觸章程 北大學生會長任命惹議
校園
第1663期
牴觸章程 北大學生會長任命惹議
焦點
2017-11-02
【記者林宸佑新北報導】國立台北大學三峽校區學生會日前經歷兩次補選仍無法選出正副會長,學生會便依《國立臺北大學學生自治會會長暨學生議員選舉罷免辦法》(簡稱選罷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改由學生議員投票通過學生會長任命案。學生議會秘書長陳謙質疑,選罷法與《國立臺北大學學生自治會組織章程》(簡稱章程)之規定--學生會長需「由全體會員直接選舉」相互牴觸,便聯合其他四名議員發起連署,聲請學生法庭解釋章程。本屆正副會長補選分別因候選人從缺與投票人數未達門檻,導致無人接任。最終雖依選罷法改變選舉方式,然而陳謙指出,章程中明訂學生議會的職權,並未賦予學生會正副會長的任命權。會長若是由議員直接任命,「他要向全體選民負責,還是向學生議會負責?」他提出兩大質疑,包含選罷法與章程間是否相互牴觸、學生議會做出正副會長人事任命決議是否牴觸章程中的職權與限制,並在10月30日與議員連署,送出聲請書爰請學生法庭解釋。北大學生議會議長魏子捷說明,這樣的任命模式,除了不符合法律上權力分立的邏輯,「更可能造成嚴重的民主正當性斷裂。」他也認為,代議民主無法凌駕於直接民主之上,議員亦無權任命落選的正副會長。針對學生議員提出連署,本屆學生會長當選人溫文表示,能藉此看到制度上的缺陷是件好事,他也抱持尊重態度,並回應議員提出的質疑。他強調,即便本屆正副會長是由議員任命產生,「根據法規,我們還是要對全體的學生負責。」對於未來學生法庭的解釋結果,溫文秉持法律上「不溯及既往」原則,認為無法否定當選事實。北大學生議會副議長吳東紘也表示,即使覺得法規有不適當之處,仍應照當下既有的法律行事。日後不論訴請法庭解釋或修正法案,只要能讓學生會運作更趨於穩定,他都抱持樂觀態度。與其討論議會的人事任命權及學生會長當選正當性的問題,不如就事論事,去修改制度跟規章。受理本案的北大學生法庭首席法官許家豪表示,目前已收到申請書,十天內會公告程序審查結果,確認案件為法庭職權受理範圍,至於實際結果仍有待法庭開會討論。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