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1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1
影音
反對《憲訴法》修正案 百位律師上街抗議
2024-11-21
影音
青年探索文化根源 藝術節續寫新埔故事
2024-11-20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推校園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799期
峽谷音樂節醞釀重生 原民歌舞再現花蓮之美
焦點
2024-11-15
【記者鄭孟佳花蓮報導】木琴清脆的敲擊聲在山谷中迴盪,身穿族服的年輕面孔,在綠茵上起勁的踏著舞步。2024太魯閣峽谷音樂節9日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登場,以「韻釀太魯閣」為題,邀請國家交響樂團、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太魯閣族傳統音樂演奏家謝皓成、太魯閣好聲音甄選優勝者等表演,舞台旁也設有市集,販售部落手工藝品及特色美食。期許在0403花蓮地震後,藉由音樂節帶來人潮,重振周邊部落經濟及旅遊產業,讓眾人重新看見花蓮的魅力。 「這次的舞台沒有背景,是直接讓背後鏤空,讓大家看得到後面山的樣貌。」來自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的許競Semasiyang說。他認為,音樂節直接舉辦在因地震而受損嚴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能讓民眾在來訪的路上親眼看見太魯閣峽谷崩塌的嚴重程度,理解天災帶來的影響,賦予音樂節更深層的意義。許競Semasiyang表示,地震後網路上出現許多對花蓮的負面評論,對花蓮的印象只停留在地震、颱風等天災頻仍,導致大家旅遊意願降低。他強調,花蓮還有更多值得關注之處,「我們要用比較友善的眼光去看待,不要再把花蓮跟地震綁在一起。」他說道。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的林依璇Kayting說明,花蓮原住民族多樣,各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舞團帶來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泰雅族三個紋面族群的傳統舞蹈,並邀請民眾無論年齡、性別與族群,手牽手一起跳大會舞,期盼藉表演讓更多人認識花蓮的多元文化,「我們的文化要讓更多人知道,希望遊客進來,他們才會更了解原住民文化。」林依璇Kayting說。在音樂節市集擺攤的老闆賴玉貴提到,今年的活動融入原住民歌謠等在地元素,多元化的內容更能吸引觀光人潮。身為太魯閣族人的他補充,過去在部落裡,傳統舞蹈大多為長輩在跳,舞團藉由大學生活潑的表演方式,帶動民眾一同參與,讓現場充滿年輕活力和歡樂的氛圍。 參加過多屆太魯閣峽谷音樂節的民眾方淑華認為,此次前來的心情相當沉重,「因為山已經受傷了。」他說道。舞團的表演能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透過舞蹈更加認識花蓮,這片土地的好山好水才不會因天災而被遺忘。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長劉守禮也提及,山谷的恢復需要時間與耐心等候,冀望音樂節的眾人能一起陪伴山谷的復育、一起醞釀山谷的重生。
影音
第1797期
推在地音樂產業 「織夢原聲帶」初登場
2024-10-25
【記者周元曦、王保伶花蓮報導】首屆原住民新生選秀決賽「織夢原聲帶」19號於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館首次登場,比賽鼓勵新一代原住民歌手在表演中融入傳統元素,希望推廣民族文化,也給原民青年一個圓夢的舞台。此賽事更邀請金曲歌后舞思愛、金曲製作人鍾興民等人擔任評審,為比賽提供專業指導。 「希望這些人才的優點和專長在社會上能夠改善自己的經濟生活,也能在社會上有令人尊敬的職業。」主辦方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處長督固・撒耘說道。比賽將由十五位從初審中脫穎而出的歌手同場較勁,冠軍將有機會登上今年Fali Fali音樂節舞台。選手演唱曲目不限,部分參賽者會在歌曲中融入傳統歌謠,也會穿著部落服飾表現身分認同,傳承本土文化。 「這次演唱的作品叫〈沙灘戀情〉,它是我們台灣原住民族的林班歌,林班歌是過去從事農業、山上砍柴的人工作時會隨手唱的歌曲。」參賽選手洛金・烏布斯同時為太魯閣與阿美族,他表示這首歌為傳統的阿美族古調,同時以彈奏口簧琴的方式,將部落、族群的特色融合到歌曲之中。「我覺得洛金蠻生動的,洛金中間有一段原住民語,我自己給他打88分,我有在打分喔。」現場觀眾,來自阿美族的 Upay R. Kanasaw 笑著說。 場內進行歌唱比賽,場外則有市集販賣烤山豬肉等在地美食,讓來參加活動的民眾體驗原住民飲食文化。「我們要發揚我們原住民的美食,這是我們以前原住民的便當。」市集攤販,來自撒奇萊亞族的張富芳介紹他販賣的竹筒飯、辣椒與麻糬,「辣椒是原住民我們吃了會精神很好的,會預防感冒啊。」而攤位後方垂掛的傳統手工藝品,則是來自阿美族的「情人包」,張富芳解釋情人包是阿美族少女的情人袋,上面的太陽圖騰為母系社會的意思,平時隨身攜帶很方便。 「因為我們是原住民的單位,所以我們就要將他的文化內涵、知識體系的部分把他教下去。」督固・撒耘嚴肅地說道,尤其他強調部分原住民的歌曲跟文化祭儀有關,所以他也希望原住民青年歌手要有這些相關知識。
藝文
影音
第1769期
跳浪藝術節登場 以多元視角展現花蓮意象
2022-10-27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梁家柔、林婕宇、吳冠緯花蓮採訪報導】部落頭目拿著小米酒,口中吶喊著祈福語,為藝術節活動拉開序幕。「Palafang 花蓮跳浪藝術節」22日於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盛大開幕。展覽以貼近在地生活視角的「地方學」為核心,藉由影像、裝置藝術、虛擬實境等多元媒材呈現作品。今年藝術節以「變化球」為主題,詮釋不同藝術家眼中的花蓮意象。策展人Nakaw Putun說:「變化球這個主題,就是不同物種他的眼球來看待我們的世界,看待什麼呢?我們現在一直不斷變化的這個地球。」本次展覽邀請十組藝術家團隊,將花蓮的人文與生態轉譯到作品當中。來自花蓮阿美族部落的藝術家陳勇昌,擅長將傳統元素融入作品,像是活動舞台上象徵展覽主題「變化球」的竹編創作,就是他巧手下的裝置藝術。太魯閣族藝術家余欣蘭則透過鏡頭,拍下自己跟隨獵人母親返回家族獵場的歷程。不但記錄母親在山林生活的智慧,也省思自身對土地的認同。余欣蘭表示,老人家的觀念是山上或許較沒辦法給予充足資源,所以會希望他往平地發展,「可是其實我發現我應該要多往山裡面走,因為這個我跟土地的關係,還有跟我們家族這世代獵場我才可以更靠近。」除了有在地藝術家的作品展出,策展人也特別邀請外地藝術家共襄盛舉,透過多元觀點,呈現花蓮在地的人文與自然風貌。出生於台北的藝術家張根耀攜手夥伴林盈潔,與致力於鯨豚保護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跨界合作,以東部外海常出現的花紋海豚為發想,將生態調查與保育行動轉化為藝術,創作互動式作品《深藍巴別塔》。張根耀說:「與其說是地方,不如說其實整個海洋,都跟全球或跟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是融合在一起的,並沒有說只存在於這邊。」然而,有參展的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發現,同樣以地方發展為目標,但作法上的差異也可能導致在地衝突發生。對於這樣的問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顧問余欣怡提供解決建議,他認為,討論地方事務時可多透過公聽會或說明會,創造機會,使各方都能充分表達意見,並同時考量各種生物的發展空間,以避免有某方的權益受損。22日的開幕活動也結合音樂會與市集,吸引不少在地居民到場參與盛會,更有外地求學的花蓮學子,特地在週末返鄉觀展。觀展民眾王姿云認為,展覽中的人文、大自然與生態,有與花蓮元素扣合。「Palafang 花蓮跳浪藝術節」除了展覽作品之外,接下來也有一系列藝術講座與體驗活動,希望將生態藝術化為實際行動,展現對土地的重視與關懷。
體育
第1757期
重返巔峰 張嘉家奪鐵人生涯百金
2021-11-17
【記者李昀璇花蓮報導】2021年花蓮太平洋鐵人三項錦標賽13、14日於花蓮鯉魚潭舉行。其中,女子菁英組戰況激烈,最終由國立體育大學張嘉家逆轉,以四秒之差險勝奪冠,拿下人生第一百金,也是台灣首位獲得百面金牌的鐵人三項女選手。 在游泳項目中,甫拿下中華民國110年全國運動會金牌的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張綺文(下)一路保持領先之姿,國立體育大學張嘉家(上)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郭家齊(中)緊跟在後。 圖/李昀璇攝在女子菁英組中,甫拿下中華民國110年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全運會)冠軍的張綺文、亞軍張嘉家和殿軍郭家齊三人一路纏鬥,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張綺文從游泳至路跑皆保持微幅領先,但張嘉家與同就讀屏科大的郭家齊也緊跟在後,三人僅有五秒差距。然而在終點線前500公尺,張綺文試圖加速,卻反被張嘉家和郭家齊先後超前,由原先落後的張嘉家抱走金牌,張綺文只能遺憾收銅。 在自行車項目中,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張綺文與國立體育大學張嘉家、屏東科技大學郭家齊一路上距離接近,三方皆保持穩定速度前進,但仍由張綺文保持微幅領先。 圖/李昀璇攝張嘉家在全運會敗給張綺文摘銀,五連霸目標夢碎,而本場比賽成功雪恥,賽後張嘉家表示由於全運會前練習過多,導致左髖關節和韌帶舊傷復發,「當時是每跑一步都會刺痛。」在上個月的全運會挑戰五連霸失敗後,張嘉家開始休養並等待傷勢復原,期望以最佳狀態迎戰此次賽事。如今揮別全運會陰霾,他坦言贏得十分驚險,「其實沒有意料自己會贏。」張嘉家投入鐵人三項12年,於本日摘下第一百金,回首過去選手生涯,他分享在15歲第一次參賽便拿下金牌,也從此投身於鐵人三項,但對於達成百金成就,他並不是十分在意,「大家的成績都有所提升,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在終點線前500公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張綺文嘗試加速反被超前,最終由國立體育大學張嘉家喜獲金牌,拿下12年選手生涯中的第一百金。 圖/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提供而原先於全運會打敗四屆衛冕冠軍張嘉家、並拿下金牌的張綺文,於此次賽事僅收下銅牌。賽後他坦言因為腳踝傷勢影響今日表現。他說明,由於全運會後持續參與其他賽事,導致原先輕微的傷勢更加惡化。張綺文形容比賽時的心情,「在最後500公尺加速後好像被電到一樣,後來是硬把他跑完。」雖然對結果感到遺憾,但他也肯定其他選手的表現,以往路跑時間大約是42至43分,此次賽事中的前三選手皆控制在40分內即完成路跑項目。賽場上的另一焦點,是張嘉家的弟弟、同樣就讀國體的張家豪,他在男子菁英組中順利抱銀,姐弟倆雙雙奪牌。起初張家豪雖於游泳項目中落後約58秒,位居第四,而後在自行車項目中追趕至第二,並在路跑項目中剩下五公里時成功甩開勁敵,領先第三名五分鐘,最終順利拿下銀牌。賽後他表示,由於賽場的水溫較低,因此整體狀況較差。所幸他在自行車與路跑項目穩住陣腳,依照往常配速,在無壓力的情況下順利完成賽事。 國立體育大學張嘉家的妹妹張婷婷、弟弟張家豪也有參與此次賽事。國立體育大學張家豪獲得男子菁英組銀牌,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張婷婷則獲得女子菁英組第五名。 圖/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提供此賽事結束後,選手們將前往位於卡達的2021杜哈亞洲盃鐵人三項賽,爭取2022杭州亞洲運動會國內代表資格。張家豪說明,由於卡達氣候較台灣炎熱,水溫約30度,和本次賽事中的水溫又有差距,因此更加考驗選手適應多變氣候的能力。參賽選手也期望透過此役調整至最佳狀態,迎戰國外重要賽事,並得到理想成績。 此次競賽的水域岸邊水深僅到膝蓋,深度不足,為了安全起見主辦單位規定不能跳水。 圖/李昀璇攝
體育
第1713期
「鯨」豔全場 台中藍鯨蟬聯木蘭足冠軍
焦點
2019-11-14
【記者白欣台中報導】球員快速內切,順利避開防守,奮力向前一踢,成功射門為球隊得分。2019年台灣木蘭足球聯賽冠軍賽於9日上演第二回合決勝戰,主場作戰的台中藍鯨女子足球隊最終以5:2擊敗花蓮女子足球隊,在滿場球迷見證下奪冠,蟬聯三連霸。 台中藍鯨女子足球隊球員在賽後的頒獎儀式,舉著冠軍獎盃,開心歡呼。 圖/白欣攝由於冠軍賽採主客場制,有「作客入球優惠制」(註)規則,加上前一戰雙方以和局作收,因此台中藍鯨面臨即使以1分和局收場仍輸球的壓力。冠軍賽開賽五分鐘,花蓮女足攻破球門,率先搶下分數,所幸台中藍鯨及時回神,在隊長李綉琴接連踢進兩球的帶領下,逆轉戰局。隨後台中藍鯨再進一球,拉大分差。上半場結束前,台中藍鯨因禁區內的手球犯規,讓對手獲得一次12碼罰球,而花蓮女足也把握機會,將比分追到1分之差。註:作客入球優惠制是足球競賽中的一種規則,用在主客場制的淘汰賽上。若對賽兩支球隊經過兩場90分鐘的比賽,兩場的比數加起來仍是平手的話,那麼在作客比賽時進球較多的一隊將勝出,如需進行延長賽,則延長賽後亦適用。 隊長李綉琴帶領台中藍鯨女子足球隊後來居上,超前對手花蓮女子足球隊。 圖/白欣攝不同於上半場的積極搶攻,下半場開賽兩隊攻勢趨緩。但隨後台中藍鯨的前鋒賴麗琴梅開二度,踢進兩球,為球隊奠下勝基,而花蓮女足無力反擊,遲遲無法再添分數。終場兩隊便以3分差結束比賽,由台中藍鯨收下本屆木蘭聯賽后位。 台中藍鯨女子足球隊前鋒賴麗琴下半場接連踢進兩球,為球隊的勝利再添保險分。 圖/白欣攝「因為還有時間,所以大家相信我們是有能力可以維持自己的風格,然後進球。」獲頒單場MVP的台中藍鯨隊長李綉琴表示,上半場被對手先下一城後,球隊並沒有因此特別改變戰略,後也順利逆轉。就讀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蘇育萱對於自己的表現相當謙虛地說:「感謝教練信任我,讓我先發上場。」作為隊上年紀最小的先發球員,他表示日後仍需繼續努力、加強。同樣也是臺體學生的王淑雯表示,平時球隊練習多半以臺體球場為主,透過練習培養球員間場上的默契與溝通。他也分享,除球場練習外,大家私底下也會一起餐敘,聯絡感情,對於球隊凝聚向心力也是一大幫助。 蘇育萱(右)為本次比賽中,隊上年紀最小的先發球員,表現相當沉穩。 圖/白欣攝本次比賽是首度在木蘭聯賽公開售票,600張門票全數售罄。李綉琴笑道:「很感謝球迷即使賣票了還是願意到場為我們加油,其實我們也很擔心賣票了就不會有人來。」對於售票的好成果,台中市政府運動局局長李昱叡說:「初步回應算是正向的,慢慢累積,待氛圍盛行後,自然球迷也會持續進場。」 賽後台中藍鯨女子足球隊全體球員列隊致意,鞠躬感謝滿場前來加油的球迷。 圖/白欣攝李昱叡說明,以往贊助的成效有限,若採售票方式也能給予球隊營收來源,不論是現階段經營足球,或是未來邁向職業足球都是很重要的門檻。且台中藍鯨是國內女足指標性球隊,因而選擇在這場冠軍賽試行售票計畫,「如果我們沒有跨出這一步,就很難脫離業餘,這算是為了台灣足球的發展,也是經營社會足球聯賽的第一步。」李昱叡認為,未來如能與台中足球園區的規劃結合,足球的風氣也會更興盛。
藝文
第1710期
【專欄】寫生描繪在地街區 花蓮畫派盼帶動創作風氣
2019-10-24
【記者阮珮慈綜合報導】去年3月開始,每逢例假日,花蓮的木瓜溪橋下、太魯閣、溝仔尾等地,開始出現一群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的學生——吳承諭、蔡育昕、蔡維傑、張祐齡、呂芷安和鄧丞均等人。他們帶著畫箱和畫架,從自然風景名勝,畫到歷史街區,彼此一同創作成長,他們是花蓮畫派。花蓮畫派成員有吳承諭、蔡育昕、蔡維傑、張祐齡、呂芷安、鄧丞均,從去年3月開始聚在一起創作、寫生。 圖/鄧丞均提供以寫生累積創作能量 帶動花蓮藝術風氣「其實一開始是想說出去玩啦!像我們一開始去慕谷慕魚想說玩水順便畫畫,後來太熱了,就泡在水裡面畫畫!」團員蔡育昕笑著說。當初,他們發現東華的藝術創作風氣不盛,希望可以藉由出去寫生,在放鬆的同時,也帶動東華的創作能量。取名為花蓮畫派的原因,則是借鑑1985年成立的「台北畫派」之名,期望可以向敢於衝撞體制的前人致敬,為台灣藝術貢獻一己之力。花蓮畫派成員一開始抱著出去玩順便寫生的心情,期望可以帶動創作風氣。 圖/鄧丞均提供寫生持續一陣子後,他們因緣際會認識花蓮當地藝文空間——島東譯電所的老闆廖脩博。當時,廖脩博正在推動「夜間頻道」計畫,期望透過串聯和舉辦夜間活動,帶動花蓮的人文藝術風氣。正巧蔡維傑也認同藝術應該要和人產生連結,他說:「我很喜歡《一代宗師》裡面的一段話:『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藝術也該這樣,應該要和人還有環境產生連結!」他上揚的語氣和發光的眼神,都透露出對藝術極致熱愛的情感。進入街區寫生 藝術連結歷史文化從此,花蓮畫派加入夜間頻道計畫,開始常駐在溝仔尾進行「夜間寫生」。溝仔尾是一個坐落在花蓮港附近的街區,過去民生、娛樂機能相當良好,而後政府為了平衡海岸和內陸的發展,將鐵路內遷,導致溝仔尾沒落。「我們在那裏寫生,每十個人就會有一個人來跟我說那裡的故事。」團員蔡育昕的語氣相當興奮激動。街區寫生的日子裡,除了磨練繪畫技法,也讓他更了解商行、街道的興衰變遷,以及當地人的生命經驗。 花蓮畫派和島東譯電所合作,開始在花蓮街區進行夜間寫生,描繪人和環境的關係。 圖/鄧丞均提供而後,團員例行於周五在島東譯電所舉辦分享會、進行網路直播。有次,一位女孩默默地待到晚上11點,已經沒有任何交通工具可以返家,追問下才知道,他因為著迷於六位團員充滿熱忱的創作,才遲遲捨不得離開。「那時就覺得很感動啊!怎麼會有人願意這樣待著,原來有人注意到我們在做什麼。」團員鄧丞均說,他至今想起這件事仍感到驚訝。今年3月,花蓮畫派舉辦第一次團體展覽《東岸記事》,展出他們成立以來的寫生作品,當天下著大雨,開幕茶會結束後,有一群東華藝設系的大一新生姍姍來遲,開頭就是道歉他們太晚趕到現場,團員呂芷安卻說:「不論是否遲到,看到學弟妹的那一刻是很感動的,感謝他們給予支持。」這也是花蓮畫派一直希望可以達成的目標——帶動花蓮一帶的創作風氣。盼匯聚努力創作之人 一同改善藝術環境從起先出去玩順便寫生,花蓮畫派目前已經獲得許多藝術人士關注。現在,他們更希望可以招收新血,聚集努力創作的人,吳承諭說:「花蓮畫派是個督促自己與他人交流,並共同提升、學習的地方。」未來,其中四位成員想投入教育,期望能夠改善台灣藝術環境,蔡育昕說:「你自己有一些東西了,就會想要分享給其他人,讓大家一起成長,改變整個環境。」 花蓮畫派成員期望未來能夠繼續招收新血,透過交流共同成長,一起改變藝術環境。 圖/鄧丞均提供藝術對花蓮畫派的成員來說,早已融入生活,現在團員忙於各自的學業或工作,較少聚會,團員張祐齡卻沒有很擔心這個情況,他說:「其實就算現在活動少了,但也不影響我們的初心,也都還是在各處一同創作、一起努力著。」他們將目標,放眼於改變整個花蓮的藝文風氣。談到這樣的志向會不會過於沉重,蔡維傑帶著一貫的笑容,自信地說:「其實『花蓮畫派』的頭銜是有點騎虎難下,但索性就先騎著虎吧。」他們期許花蓮畫派能借鑑當初台北畫派的精神,以學生的姿態挖掘在地藝術的可能性,為自己、也為花蓮文藝貢獻棉薄之力。
藝文
第1641期
《038》體現花蓮遊子情懷
焦點
2016-12-14
《038》舞者背對觀眾,以雙手向上伸展、縮回,並強烈抖動,利用身體展現「海浪」的意象。 圖/李奇芸攝【記者李奇芸台北報導】手風琴的樂聲似火車鳴笛,穿透如海般湛藍的舞台。舞者背對觀眾,身體倏然顫抖,張手、縮回,在一陣激烈的擺盪後,歸於輕柔。《038》11日在台北水源劇場演出,由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實驗劇場以現代舞蹈創作,講述花蓮人在城市和家鄉的往返之間,異鄉遊子的情懷。海浪波瀾的影像浮現,藍色燈光映照舞者雙頰,緊接著橘色光源散佈,包圍舞者身體,如溫暖的土地般茁壯出花蓮的生命力。舞者急促的奔跑,時而群起舞開雙臂的肢體,象徵花蓮人在城市間往返的焦躁、在歸鄉與離開都市之間的掙扎。 劇中部分舞者在原地跳舞,部分圍繞著劇場奔跑,表現「想回家」的意象。圖/李奇芸攝花蓮的人文美景吸引來自各路的旅客,但也因此觀光客時常搶票使得火車票售罄一空,舞者、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學生王昱媛表示,本地人在外地打拼,卻很難買到回家的票,更別提漫漫長路的折磨。「那明明是你的家,卻要這麼用力才能回去。」舞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學生鴻狄提到,在演出中奔跑時,都以為已經到達身體的極限,但隨著音樂持續加快,只能選擇超越自己,如同回家的路般漫長曲折,但仍一心嚮往。 舞者彎腰向下擺動,如海浪般波瀾壯闊,並表示對土地的情感、意識。圖/李奇芸攝演出中多幕舞者在椅子上強烈掙扎、顫抖的動作,象徵花蓮人在壅擠火車中的旅途印象,以及家鄉的定位、文化認同之間的掙扎。「我們花蓮人永遠找不到自己。」莊國鑫提出,「是一個觀光立縣的城市?應該開發還是保持土地原貌?」這個與山海相容的城市有太多未知數和左右為難。《038》取材自花蓮區域號碼,也讓觀眾看到不同的花蓮。舞台前投影出秀麗山水、火車駛過重重山間,或遭遇天災時殘破的影像,「花蓮是個美麗的地方,但遭遇災害時它就如同孤島一般,無法出入。」編舞者、藝術總監莊國鑫說道,花蓮有壯闊的山海、有溫度的人文地理,但遭受災害時也成為殘破、難以修復的地方,「但它始終就是我們的家。」 劇末舞者互相依偎環抱,表示在各地奔波後的辛勞得到慰藉,不論身處何處,家永遠都在。觀眾、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學生徐筱淇認為,舞者群起奔跑的一幕令人動容,能看出舞者內心掙扎。觀眾黃彥霖表示,舞者背對觀眾時,讓人能專注在肢體動作,此外表演中投影的花蓮風景、災害,都讓他從不同角度思考花蓮印象。 舞者以阿美族豐年祭中的舞蹈,表示原住民文化精神,在地花蓮人與鄉土共存的姿態。圖/李奇芸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