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青農夢攏是假? 返鄉少年仔在田間的產銷困境
專題
第1749期
青農夢攏是假? 返鄉少年仔在田間的產銷困境
2021-05-19
【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碩士班畢業的劉育昌,眼睛閃閃發亮地講起他的「青農夢」,他對於有機農業的憧憬,來自大學的課堂。當時,教授甩著畢業學長種植的有機葡萄,直接摘一顆放進嘴裡,說:「這才是真正的農產品。」劉育昌聽完教授的話,當下熱血沸騰,想要種出同樣令人安心的農產品。「沒有家裡撐腰,真的要看運氣、機率。」他談到幾年前草創時的艱辛歷程,無奈地說道:「收支打平就是真的很好,感謝天、感謝地了。」努力加上運氣,現在的劉育昌逐漸打出個人品牌,收入也慢慢穩定。但是,並非所有青農都跟劉育昌一樣幸運。同樣是農業相關科系畢業的阿華(匿名),緊握微薄的新台幣3萬元,憑著一股年輕人的衝勁,傾盡所有熱情於農業,作物卻被颱風與豪大雨無情地摧殘,使得他連續九個月都零收入,「幫人打工賺吃飯錢,大概每天只有100元。」三餐都無法溫飽,他只能收拾包袱,黯淡退場。夢醒了,迎向青農而來的困境是資金不足、租不到合適的農地、連續不斷的天災、病蟲害、還不出的鉅額貸款等,青農們背負著種種現實的壓力,將自己的人生當作籌碼,奮不顧身躍進深不可測的大賭局。<b>農業入行門檻高 青農不易尋覓資金、土地為減慢農村人口高齡化的速度,政府過去十餘年積極推動青年返鄉計畫,祭出許多補助、訓練計畫鼓勵青年回鄉從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將青年農民定義在18至45歲之間,並且建立青年農民輔導平台,提供技術、資金、土地等資源。而為了協助青農穩健經營,並擴大規模栽種,政府設立「百大青農輔導計畫」,每兩年遴選一次,每次約選出100多位「百大青農」,進行重點培訓。而青農的類型又可分為農二代和非農二代:農二代指具有農村戶口、80年代後出生的農家子弟;非農二代則有諸多可能身份,像從其他行業轉型務農的勞工,或農業相關科系畢業、選擇從農的學生等。兩者間,非農二代的青農所遇困境更為龐大。擁有資金和土地是青農成功與否的關鍵。農二代因家族已奠定農業工作基礎,所以技術較好上手,且多數有自家土地,免去尋找農地的步驟,他們投身農務的前期,會比非農二代者順利。身為農二代、高雄市大寮區青年農民聯誼會副會長洪明偉表示,目前青農的數量以農二代為大宗,家裡有農地,通常一、兩年就能立足,「但沒資本的五、六年都不一定站得起來。」 手中握有多少資金與土地,是青年返鄉後,能否立足農業的重要基礎,也決定了青農在務農初期能承擔多少風險。 圖/邱海鳴攝非農二代的高雄型農(註一)陳葵娟回憶過往,他因一次工作意外導致身體內傷,決定與丈夫從高危險的消防工程事業轉職務農,「剛回來的時候,因為收成不夠家裡開銷,我就把結婚的首飾、金飾都賣掉。」但因承租農地、作物種子、網室的材料等細項費用可觀,使他們剛起步便遇到入不敷出的困境。註一:「型農」等同高雄地區的青農,是高雄市政府創立的培育計畫。集結生產、加工到品牌產銷的各路青農,組織「型農大聯盟」,以農二代為主要成員,希望延續台灣農業人才。全職務農需要一定的資本,沒資本的青年多半選擇使用農委會提供的「青年從農創業貸款」,但耕作前幾年難有穩定收入,所以欠債屬於常態。政府因應此狀況提出多方補助政策,像溫網室、農機具和有機栽種等,皆有相對應的補貼。但政府的美意,並不能真正紓解青農的財務負擔。為避免種植農作物初期就遭高溫、豪雨侵襲,諸多青農會選擇搭建溫網室。執行溫室農業超過20年的菜農林春生,以種植蔬菜的成本,分析青農的初期耗資:一分地面積的溫室造價約200萬,政府補助三分之一,扣除稅額後,實際補助30多萬。還款期限為十年,就算是還沒有穩定收入的青農,扣除補助後,一年也得想辦法還10多萬債務。百大青農蔡協良補充,青農為了搭建溫室且支付債務,多半需貸款,但貸款需用土地、房屋作為抵押品,「青農會有抵押品借錢嗎?很多人最後都得靠爸媽的老本。」他說道,新進青農前兩、三年不會有穩定收入,許多人撐不到三年就跑掉,剩下的債都是父母幫忙還。而有家族傳承的農地,青農就不必耗時找地、負擔高額租金。「我算蠻幸運的,這塊地是我爺爺之前在種荔枝的。」百大青農廖學智站在六個足球場大的鳳梨田間笑說。他雖有家庭資源,但初期仍因不熟悉用藥,導致鳳梨遭病蟲害,損失百萬。他分享歷來經驗,大面積栽種考驗技術,高風險使諸多青農卻步,「大面積種賺得多,但賠也都是幾千萬。」青農以小面積栽種為常態,屏東縣青年農民聯誼會會長陳朝源提出另外一個原因:當今土地資源有限,找地不易,青農難以租到足夠面積的地。然而,就算有大面積租地,青農也難以負擔昂貴租金。以台糖租地為例,承租2甲(註二)地一年的費用為25萬,青農至少要兩到三年才能有穩定產銷,青農沒收入期間,一個月也得付2萬餘元。註二:1甲= 10分= 2934坪= 0.96992公頃,範圍約為一座足球場、大型體育館。陳朝源補充,諸多青農懷抱生態永續意識,投身做有機種植,但適合有機栽種的土地比一般農地更難尋,需考量周邊環境,避免鄰田噴藥後,隨風傳遞造成污染。高雄青農黃宣翡,5年前從程式設計行業投入農業,前年才開始租地、耕種,貸款300萬,承租6.4分地,種植有機蔬菜,「目前還沒有收入,很難熬。」黃宣翡坦言,種有機蔬菜的收成量較少,但成本龐大,前期要先整地、牽水電、建立生態,將青蛙引進田棲息、增加土壤蚯蚓數量,這些皆是農務的隱形成本。 諸多青農偏好選擇對環境友善的耕種方式,但不使用農藥,就會有病蟲害問題。與病蟲共存的同時,如何保持作物的品質與價格,是青農必然要面對的難題。 圖/邱海鳴攝<b>跳過傳統管道 青農自產自銷提高淨利青農除了要克服資金問題和找土地,還得面臨銷售難題。百大青農陳育旗解釋,農民主要的銷售通路為拍賣市場和行口(註三),兩者皆為台灣傳統、具規模且穩定運行的銷售通路。農民提供作物後,拍賣市場會依數量或行情定價,所以農民獲得的收益不固定。註三:果菜市場營業區塊又分為拍賣區、行口區。拍賣區由果菜市場的運銷公司主導;行口則由各個批發店家組成,裡頭攤位名稱就叫行口。高雄型農洪明偉舉例,高麗菜就是典型價格起伏大的作物,因為種植門檻低,且兩個月就能收成,拍賣市場的收購量也龐大,因此吸引大量農民種植。若收成期碰上好價格,高麗菜量大的農民,可獲益上百萬,「可是賠的話,也是好幾百萬,農業很像在賭博。」「台灣七成以上的農產品,都是送去果菜市場給行口,給攤販喊價。」身為農二代的洪明偉提到,父母也都採用傳統產銷模式。 傳統果菜市場的交易模式以拍賣為主,價格會隨農作物產量與品質波動,導致農民收入不穩定。圖為農民在行口領取農產品銷售收入。 圖/邱海鳴攝隨著行銷意識興起,多數產量不高的青農,會選擇創立品牌,避開拍賣市場的競爭。目前種植2.3甲鳳梨田的洪明偉,在鳳梨農中算是小農,為了避免價格波動,他創立自己的品牌,以網路宅配為銷售通路,產銷到售後服務一手包辦,「我不用給那些盤商操控價格,這樣辛苦比較值得啦!網路產銷的產量還可以小一點。」自營品牌除了能宅配、小規模販售外,外銷也是主要選擇。種植6甲鳳梨田的廖學智表示,一半的作物會採外銷,因為大面積種植的成本,比起小農來得高、產值穩定,適合大規模通路,以保障固定收入。「不過大面積不一定就賺得多,我朋友全部擺攤自己賣就贏我啦。」他說道,外銷還得扣除抽成,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行銷反而最有利潤。廖學智以自身經驗舉例,朋友1甲地的作物,高於自己4甲地的產值。因為朋友全靠自己跑市集銷售,免去通路成本,淨利就相差近兩倍,廖學智說:「自己擺攤價格還不會受限,我賣15塊,他能賣30塊。」屏東青農陳朝源也採擺攤行銷,他認為,自己擺攤販賣雖利潤較高,但耗費的時間和體力也加倍,所以青農得自行評估隱藏成本的多寡。身為農二代的蔡協良,則是堅守傳統產銷模式。他認為,理想的銷售通路,應該是批發與宅配並行,「但是宅配一開始沒辦法做,要先批發賺錢了,再玩宅配。」如果將作物寄去利潤較低的行口,品質高也可以得到好價錢,下一步再將農產品單價拉高,直銷宅配到消費者手上,更能提高獲利率。<b>有機產品銷售通路少 品牌經營、作物品質穩定成關鍵現在青農以小農居多,其中有高比例選擇有機耕作,卻仍在摸索生存之道。根據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106年,全台耕地面積約79萬公頃,有機農田卻佔不到1%面積,在農業中只屬極少數,相對地,銷售通路也面臨不夠完善的困境。「有機的成本高、產量少,放出去的產物,不見得能碰到同等消費等級的市場。」高雄型農劉育昌感慨有機農的現狀,有機農作需要耗費更多人力,種植成本是一般傳統農法的兩倍。從農超過十年的陳葵娟表示,至今都不覺得能穩定銷售,作物價格仍會受拍賣市場漲跌影響,只能加強管控作物品質,拉攏固定客戶,以網路行銷、宅配的方式,維持收入。 台灣農地多為小面積耕種,田與田之間相隔緊密,青農若採有機農法,在種植端須避免鄰田污染等問題。生產成本高使價格抬升,到了銷售端,還得面對消費者不買單的困境。 圖/江俊緯攝政府近幾年積極開拓有機市場,學校團膳經辦阿華提到,現在學校的營養午餐、有機超市等,都能保障有機農的產銷通路。且合作的農民都需簽合約,等同保障農民有固定且穩定的收入,「至少確定我種的東西會賣給誰,不用擔心菜的價格是預期外的surprise(驚喜)。」另外,透過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也是青農產銷的另一趨勢。「怎麼種和怎麼賣都一樣重要。」身兼加工業和通路商的百大青農彭昱融表示,從生產到加工都屬於農作專業,某作物原本一斤50元,但加工成果乾類產品後,一小包就可以賣超過80元。加工後的農產品,不僅能滿足人們喜好,還可串聯產業,使經濟效益提升。不論選擇什麼產銷通路,青農都須做好品牌經營,以及提升作物品質。目前銷售通路穩定的廖學智提到,他初期投入農業時,也面臨找不到銷售商的問題,「沒有廠商敢要我的東西啊!」經過不斷精進種植技術,有好的作物,並且打出品牌名聲,外銷商才會持續合作,同時也帶來固定的客源。<b>本科生從農比例低 田間缺少專業人才 想打拼出一塊農地,要面對的不只是農作。蔡協良認為,即使他受過七年的農業教育,卻遠不能稱做從農業「畢業」,「從環境、氣候,再來農藥化學式、有機資材、微生物,再來加工、學行銷,工業行銷、農業行銷。我們現在的農業生物科技,你學得完嗎?」「自己在時間觀念和技術又還不純熟,應變能力不足,策略、做法也不足。」曾務農失敗的阿華以自身經驗解釋,在農田中實踐農業理論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如何掌握好所學知識,並在適當的時機點運用,對這些本科出身的青農是關鍵。洪明偉談到,農業科系畢業後實際從農的比例很低,「印象中不到5%。」青年返鄉計畫鼓勵所有背景的青年返鄉從農,卻沒有針對農業本科系學生提供專業工作計畫,以及專為他們制定的誘因,讓許多農業科系的學生寧可去考取公務員,或到生物科技業上班,「政府花了好幾億吧,鼓勵其他行業的人回來務農,農業本科的(學生)卻一直走。」也因此,大部分青農都是從其他行業轉來,對農業專業非常陌生,再加上沒有上一代給予的土地、經驗,要在農業生存相當困難。對此,青農陳朝源也表示,青農的存活率只有三成多,而現存的青農也有約六成技術「不到位」。 一位對農業有興趣的青年,在嘉義一處溫室學習實務經驗。對於想從農的青年,習得專業技術、產出高品質作物,才能真正在農業領域發光發熱。 圖/林良懋提供實際上,自95年政府推出「漂鳥計畫」和「園丁計畫」,鼓勵青年返鄉務農後,許多地方都有開設多種農業課程,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與各地農業改良所也會指導作物種植方式。洪明偉說明,地方政府開設的課程很多樣,包括找銷售通路、建立品牌等,不是只有種植的教學,而各地農業改良場則開設針對特定作物的短期課程。但這些課程的內容也常為人詬病沒有與時更新,百大青農陳育旗批評,課程專業度不足,諸多基礎課程與20、30年前教的相同,沒有隨環境現狀改變,參與課程的人多半是抱持交朋友的心態參加。不過,這也反映「上課」是農民互相交流、尋找人脈的地方,除了能與他人交換耕種經驗外,種鳳梨的廖學智以自身為例,他就是在上課時,認識現在配合的內銷通路商,來擴展自己農產品的銷售管道。然而,除了這些提供給務農者的課程外,台灣卻沒有從零開始的農業人才培育。以同樣面臨農業人口老化問題的韓國為例,韓國為鼓勵青年從農、培育後繼者,從70年代開始推行相關輔導措施,對農學院畢業生、返鄉青農發放低利貸款,以及提供半年的農業課程,也建立三年制的農漁學院。韓國透過正規的農業教育課程,讓受補助的13萬農學院學生,其中九成投入農業工作。此外,日本栃木縣也成立農業大學,以為期三年、每天六小時的課程,培訓專業的草莓農。相較之下, 102年屏東縣政府也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共同開辦屏東農業大學,設立120小時的初階班、72小時的菁英班,教導欲從農者農業概況、品質管理、品牌行銷等。然而,屏東農業大學並非正式大學,不包含在正規的教育制度之內,因此,難成為吸引學生進入農業的契機。<b>農業教育需納入經營意識 非執著種植技術導向回過頭來,除了培育未來的農業人才外,提升現存青農的技術水準也是重中之重。學校團膳經辦阿華說道,政府應該從需求端區分農民,給予不同教導。現在學校提供的農業教育,皆是種植技術導向,像園藝作物、農藝作物、病蟲害管理等課程,缺乏系統分類。阿華提到,若能重新整合教學模式,從消費者、需求端為導向,可使經營意識更清楚。他舉例,如果學校開設外銷班、團膳班,專門培育某通路的人才,學生畢業後即可掌握通路的門檻,「這批人才就能直接提供給供應商,農民和廠商不是就皆大歡喜嗎?」除了開設給農民的課程外,政府透過設置交流平台,也能促進農民之間互助互惠。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梁銘憲分享,高雄型農大聯盟注重農業整合,會將通路、加工、生產線的農民匯聚在一起,讓上下游產業有機會交流,更希望促進彼此合作的機會。不可否認的是,務農就像在賭博,各自憑運氣,但還是有可以評估自己要不要入行的方式。從工廠作業員轉行務農的型農林料得則呼籲,要評估好自己適不適合當全職農民,「如果你的薪水超過50萬,不要來務農。」他認為,如果薪水低,倒是可以借貸50萬、租一分地嘗試看看。 對於懷抱著農耕理想的青年,該如何引導他們投入農業,並協助他們在農田間營生,是未來台灣農業發展的一大課題。 圖/邱海鳴攝此外,對於那些懷有遠大青農夢的青年,百大青農蔡協良指出,沒有任何農業背景的人,可以先去當農業師傅(註四),至少每個月會有穩定的收入。他說明,擔任農業師傅除了能夠進農業改良場與農會訓練外,也會接觸到很多農作物的種植方式,在替人耕種時更能認識到不少人脈,為將來自己種田時打下一定基礎。註四:依據農委會「改善農業缺工措施計畫」,各地農會可以依照需求聘用農業師傅,依各轄區不同作物之農忙時期,靈活調度農務人力協助支援。蔡協良鄭重地建議想返鄉的青年,蒐集完相關資料後,沉下心來分析利弊,並且釐清完整的流程,算好成本再下決定。「所以,要來當青農嗎?歡迎啊!要死一起死啊!」他調皮地笑說。
中華醫大研發特殊凝膠 改良糞檢器驗多種病毒
新知
第1719期
中華醫大研發特殊凝膠 改良糞檢器驗多種病毒
2019-12-25
【記者賴辰瑀綜合報導】有鑑於目前市售檢驗寄生蟲及蟲卵的糞便檢驗器(以下簡稱糞檢器)容易造成廢棄物傾瀉及刺鼻氣體外流等狀況,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學生團隊研發「無臭無味高效環保糞便寄生蟲檢驗器」,協助醫檢人員檢測糞便時,提高寄生蟲卵檢驗標準,並免於上述困擾。團隊更持續對此改良,期望能加快檢驗試劑的輸入速度,同時研發可檢測多種病毒的新一系列糞檢器。 糞檢器上主體(左)供病患採檢,下主體(右)由醫檢人員檢驗使用,產品確保檢驗全程密閉,解決以往刺鼻氣體外流的狀況。 圖/陳薔妃提供相較市售糞檢器,該團隊研發的產品可排除有機溶劑傾倒會刺鼻的問題,並能定量檢測檢體。然而經過多次試驗,團隊發現糞檢器加入試劑的速度緩慢,因此他們加大設備的孔徑與管徑,讓試劑更快進入產品,增進操作者分離糞便與檢體的速度,於12日獲得「2019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競賽」佳作獎。該裝置具備可抑制氣體外漏的外蓋式設計、將糞渣與檢體自動分離的特殊膜,以及分離糞渣與檢體的過程中,使糞液及蟲卵只往下方移動的魚籠設計,不僅可精準定量檢體,更能提高寄生蟲卵檢驗的標準。團隊也研究出可將檢體與有機溶劑固化的材料,使糞檢器使用後可直接當作感染性廢棄物丟棄。目前市售糞檢器功能主要只能檢測寄生蟲及蟲卵,因此,除了此次得獎產品「無臭無味高效環保糞便寄生蟲檢驗器」,團隊另外發明新一系列能檢測出多種病毒的糞檢器,從原先的設計加以改良,去除原模具可分離糞渣與檢體的魚籠設計,再利用創新研發的「凝膠」分離糞渣與糞汁。接著醫檢師只需將糞汁搭配試劑套組,便能檢測病毒抗原及糞便潛血。團隊成員陳薔妃說明,希望新一系列產品除了檢測寄生蟲外,還可延伸其他用途,目前已將設計送出打模,即將試用與驗收評估。團隊成員、永康奇美醫院鏡檢組組長魏宏安提及,現有糞檢器由病人採檢完畢後,醫檢師仍需挖取糞便至另外的管子,接著加入市售檢測的有機溶劑,分離糞渣與檢體,再將檢體滴在檢驗配件上。此方法容易導致醫檢師時常暴露在致癌的空氣中,且採檢量不一,因此團隊期盼此研發能夠讓病人採檢後,便直接將糞檢器送至醫院,醫檢師僅需加入試劑,分離糞渣與檢體即可。 然而,慈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學生呂祐侒提出考量,糞便常規檢測時,還需觀察檢體的外觀、軟硬度等特徵,若直接將試劑滴入糞檢器,可能就看不到糞便的物理性質。團隊則說明,他們會將此建議納入未來改良的範圍,考慮將產品外觀改為透明模式,或其他方法使操作者容易使用。指導老師陸德容提到,糞便檢驗人員需長期忍受糞便異味及有機溶劑的刺鼻味,使其工作意願低落,檢測成效也容易出現誤差。團隊成員王思云與施忻岑對此表示說:「希望此系列的糞檢器產品,可解決臨床上操作者須忍受糞便臭味及有機溶劑揮發的問題,並且能做為未來檢驗糞便自動化的開始。」
誘集系統投其所好 以氣味燈光捕多種害蟲
新知
第1715期
誘集系統投其所好 以氣味燈光捕多種害蟲
2019-11-28
【記者吳曼嘉綜合報導】為降低農業蟲害,農人使用黏蟲紙或捕蟲燈,但這些設備通常只能各自捕集一種害蟲。明道大學精緻農業學系助理教授呂曉鈴、景觀與環境設計學系教授張源修帶領該校學生研發「綠能智慧型蟲害誘集系統」,僅靠一台裝置即可捕捉不同種類的害蟲,解決其啃食農作物的困擾,在「2019第十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獲得金牌。 「綠能智慧型蟲害誘集系統」內部結構圖,「氣味誘集區」及燈座為本裝置最大特色,可吸引不同種類之害蟲。 圖/呂曉鈴提供此裝置善用害蟲的趨光性,透過更改LED燈的顏色或替換不同波長的燈源,以吸引特定有害的蟲類。團隊成員、明道精農系學生同洵說:「像是屬於倉儲害蟲的擬穀盜蟲,對390奈米的波長較為敏感,便可針對它的特性進行光源的更換。」除此之外,還可在裝置內放置果汁、費洛蒙製劑,藉氣味吸引害蟲,呂曉鈴以東方果實蠅舉例,牠喜好食用芭樂,因此便可以在「氣味誘集區」加入芭樂汁,以利捕捉。 「綠能智慧型蟲害誘集系統」的高度約50公分,便於人員攜帶,其上的吊繩也方便吊於高處使用。 圖/呂曉鈴提供綠能智慧型蟲害誘集系統的內部並裝有風扇,呂曉鈴提到,害蟲受燈光或氣味吸引靠近裝置,卻可能只在周圍徘徊,藉由風扇的吸力,才可確實將其引入裝置。同洵說明,一旦害蟲飛進裝置內的網子中,會被下面放置的肥皂水淹死,而肥皂水不像農藥會對環境造成巨大傷害。此裝置雖可吸引多樣性的害蟲,卻不會因此影響物種多樣性,因其是依據使用者的防治需求,設定特定燈光和味道,不同的設定會吸引不同蟲類。市面上現有防治害蟲策略的共同點為,只能針對特定一種害蟲進行捕集,呂曉鈴認為非常不方便。他說:「希望可以一機多用,把所有誘集的方式全部集結於一身。」故找來學生一同研發綠能智慧型蟲害誘集系統,配合使用者需求可以調整裝置內燈光、氣味,以誘集多種害蟲。 「綠能智慧型蟲害誘集系統」研發團隊合影,由左至右為張源修、同洵、呂雯惠、吳欣宜及呂曉鈴。 圖/張源修提供目前此裝置已做出模型,但還未經測試,因此未來規劃將其放到田間測試,確保它可以達到團隊預期的捕蟲效果。曾就讀國立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的何昆陽對此裝置構想表示肯定,但他強調,還是要對應不同作物的害蟲進行試驗,確保該裝置在田間能真正發揮效果,促使農民信服此裝置能勝過現成防治方法,同時願意負擔其價格,如此方能有效推廣。
蟲蛀咖啡豆外觀難辨 高光譜提升檢測品質
新知
第1712期
蟲蛀咖啡豆外觀難辨 高光譜提升檢測品質
2019-11-06
【記者吳曼嘉綜合報導】工人們睜大雙眼檢查,挑掉不良的咖啡豆。這段過程不僅耗時,也容易因人眼疲勞,而產生誤判。因此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暨研究所副教授陳士煜指導該校學生組成的hsipl_1團隊,研發「運用高光譜影像智慧辨識技術於咖啡豆瑕疵檢測」並於10月31日「2019雲科智慧生活創新應用競賽決賽」獲佳作。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高光譜訊號與影像處理實驗室參與高光譜技術研究的團隊合影。 圖/吳曼嘉攝由於人工選豆相當費時,且在工人精神疲倦的狀態下,瑕疵豆可能無法被完整挑出,於是該團隊嘗試以高光譜技術(註1)辨識瑕疵豆。將咖啡豆整齊地擺進暗箱,經推掃式高光譜相機拍攝後,便可獲得不同的波段。透過「波段選擇」將最敏感的留下,健康豆與瑕疵豆在此波段下差異會最大,最後以演算法找出瑕疵豆。註1:高光譜技術過去多應用在軍事,而現今開始往醫療藥品、植物等較為生活的應用,用以辨別物體特性。若咖啡豆尚未成熟就被採下或遭蟲蛀,便成為需要被丟棄的「瑕疵豆」。咖啡從業人員王浩宇說:「蟲蛀跟發霉容易因微生物影響,可能有赭麴毒素(註2)的物質,會導致心悸、頭痛。」因此在烘豆前需進行人工選豆,將生豆(註3)中的瑕疵豆挑除。註2:咖啡生豆水分高,黴菌大量生長而容易產生赭麴毒素。生豆在烘焙後,赭麴毒素便會被分解破壞,但是烘焙好的豆子還是有可能因保存方式不當或受到生豆汙染,再次孳生。註3:咖啡豆由外而內的構造為外皮、果肉、內果皮、銀皮、種子,藉由日曬或水洗的處裡,去除種子外側部份,就是生豆。 圖為已烘焙之正常咖啡豆,瑕疵豆分為很多種類,包含黑色豆、蟲蛀豆、未熟豆等,而蟲蛀豆通常肉眼不易辨識。 圖/吳曼嘉攝瑕疵豆分為黑色豆、蟲蛀豆、未熟豆等種類,市面上的挑豆機多只針對黑色豆。團隊學生歐承學說:「黑色豆跟沒有瑕疵的生豆差距很大,單靠顏色便能區分。」而因蟲蛀豆較難以人眼分辨,他們便對其進行辨識研究。陳士煜也提到,辨識黑豆與破碎豆相對蟲蛀豆容易許多,而雖現在團隊的高光譜技術只用於檢測蟲蛀豆,但未來商品化後,將一併進行檢測。 團隊學生歐承學將咖啡豆整齊地擺在暗箱的滑台上,通常會把咖啡豆明顯不良處朝上,讓高光譜相機容易拍到。 圖/吳曼嘉攝然而陳士煜坦言,蟲蛀在咖啡豆正面,但相機卻拍攝背面時,便會誤將瑕疵豆判為健康豆。因此考慮將其放在玻璃板上,改以兩台相機從玻璃上方及下方拍攝,期望改善此盲點。該技術目前的辨識率為95%,歐承學說:「之後要再讓系統多深度學習、多訓練,就可以增加它的辨識率。」 咖啡豆經高光譜相機拍攝完畢後,會以RAW檔呈現,右下角為瑕疵豆的波形。 圖/吳曼嘉攝現下團隊使用之暗箱設備屬於實驗室規格,體積龐大且操作複雜。未來打算和廠商合作,將研究發現之波段製成多光譜相機,提供咖啡加工廠進行自動化辨識,有效提高挑豆效率;而對於咖啡玩家來說,只要一台手持式相機,在家也能輕鬆地挑豆。國立成功大學電腦與通信工程研究所通訊與網路組助理教授林家祥表示,將高光譜技術用於檢測瑕疵咖啡豆是一個很合適的應用,但他認為要先把咖啡豆排列整齊才能檢測,會讓速度變慢。他說:「把咖啡豆全部倒在台子上,會獲得混合波形,並利用『高光譜解混』(註4),就能把混合的波形分離,這樣應該會快很多。」 註4:高光譜解混(hyperspectral unmixing)可以將經高光譜技術得來的混合波形分離。
移民火星 《不在這裡》演繹迷失狀態
藝文
第1710期
移民火星 《不在這裡》演繹迷失狀態
焦點
2019-10-23
【記者劉書妤台北報導】一踏入演出場地,瀰漫空間的煙霧和螢光色的燈光打造出科幻感,「#腦袋空空」和「#就上太空」的標語逗趣地展現太空移民的主題。這是「Mars BUG——熒惑蟲計畫 」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曲《不在這裡》,20日於「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演出,劇中以大量對話為主,且部分內容以錄音呈現。 入口處炫目的藍光和紅光呈現科技和未來感,左右兩處的標語以有趣的方式點出「太空移民」的概念。 圖/劉書妤攝《不在這裡》的劇情來自兩位擬真機器人Iris和Alice的一份報告,呈現火星第一批移民的生活紀錄。劇情延伸自獲得2018台北藝穗節首獎的戲劇作品《我好揪節——你想要的都不在這裡》,並結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暨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劇本創作組學生陳弘洋的生命經驗。&nbsp;劇本的主要角色共三人,分別為Iris、Alice和Yang,前兩者是火星的女性機器人,而後者是火星的第一批移民,同時是勞動者和地球人,也是編劇兼表演者陳弘洋的化身。劇本特別之處在於內容不具備明確的敘事脈絡,主要劇情為Yang在澳洲打工的日記,穿插Iris和Alice說明太空的資料,傳達出人們對於現實期待落空的心情,並因此產生移民火星的念頭。 兩位女性機器人Iris和Alice聽著訊號接收器傳來地球人Yang的報告,內容傳達Yang在澳洲打工的日記。 圖/劉書妤攝最初幾位頭戴紙袋、象徵來自地球的勞動者們正在粉刷牆壁,接著燈光暗下,演出也正式開始。開場時,Yang拿著藍色塑膠袋、頭上配戴手機,他急促地唸著在澳洲寫下的日記。Iris和Alice則聽著太空接收器傳來Yang唸誦澳洲日記的聲音,他們不時停止播放Yang的生活紀錄,並朗讀關於太空人死亡、到達火星的成本等資訊。 頭套著紙袋的地球勞動者開始破壞展場的作品,整個世界彷彿變得殘破不堪且荒涼。  圖/劉書妤攝導演、現就讀北藝大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導演組的吳子敬提到,劇本內容一部分是陳弘洋自己寫的澳洲日記,表達私密的經驗和個人情感,另一部分則取材自網路上可搜尋到的公開資料,內容是較理性的文字。吳子敬說:「這個對比對我來說是處理文本有趣的地方。」另外,他也認為,編劇願意拿出自己的日記,對導演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事。&nbsp;「我們不管在哪裡都不會快樂,即使我們真的到火星也沒辦法改變。」陳弘洋略帶悲觀地說。他表示,太空移民取自人類對於前往火星的期待,由此討論身處台灣的我們嚮往異國的念頭,出國打工即是其中一個面向。然而,其實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自己能去哪裡或想去哪裡,但就是想去遠方,甚至到最後可能發現一切都是一場空。 Yang手拿藍色垃圾袋,坐在貨櫃上方,神情呈現滿滿的無奈感。 圖/劉書妤攝陳弘洋也在劇本中加入由兩位機器人朗讀地球人的祈願,包含「學會新技能」和「身體健康平安」,這些祈願皆象徵對生活的期待。人們對現階段的生活不滿意,可是他們也不知道不滿的原因,並不斷欲求更多,火星移民就是因人類欲求不滿而產生的想法。&nbsp;故事進入尾聲,最初Yang懷抱夢想至澳洲打工,最後卻倉促地離開澳洲,他覺得自己彷彿落荒而逃。而觀眾蔡傑曦認為,此劇從很多小細節談「離開」的概念,包括Yang最初離台前往澳洲,到最後他逃離澳洲,且Iris和Alice也在故事中朗讀太空人死亡的資訊,劇中包含各種不同層次的離開,象徵在生命和生活場域中遷徙的概念。
陳羽希追求自我 以甲蟲為心靈依托
藝文
第1708期
陳羽希追求自我 以甲蟲為心靈依托
2019-10-09
【記者張珮慈台北報導】鋼鐵打造而成的甲蟲外殼,其上帶有一道道刮痕,象徵陳羽希傷痕累累的身軀,而空心的殼裡包裹著柔軟的棉花,代表他脆弱的心。目前就讀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的陳羽希,2日起在郭木生文教基金會舉辦個展《超人變體計畫:從寫實出走之後》,以甲蟲作為釋放負面回憶的出口,進而自我超越,成長為心中的超人。 陳羽希正在向觀者介紹他的創作理念,昆蟲對他來說是如同偶像般的存在。 圖/張珮慈攝自小父母離異,父親離開家庭,而母親又常忙於工作不在家,陳羽希童年時的寵物甲蟲就像爸爸的角色般庇佑他。「因為從小受到家族的欺凌與瞧不起,沒有爸爸的我就只能依靠甲蟲獲得慰藉。」陳羽希說,因此他將自己投射至甲蟲身上,彷彿一直以來皆以甲蟲的身分生活。在歷經不受喜愛的童年後,陳羽希產生自我變強的意念,並與昆蟲為求生存的本能連結,「變體」便是他逐漸獨立的過程。&nbsp;一走進展場,即看到由鋼鐵、棉花與羽毛打造而成,且中間空心的甲蟲裝置〈蟲棺〉。陳羽希提到,由於童年時害怕外界的人事物,而將自我由裡到外包覆,便將作品尺寸設計成與自己的身形相符,而鋼鐵外殼上的一道道刻痕,則代表著他一次次受過的傷。策展人謝子凡認為,陳羽希選擇用鋼鐵作為媒材,可能意味著男孩在轉變成為男人的階段時,給予自己的負重,以及證明自己有想保護的事物。 〈蟲棺〉以創作者陳羽希的身形打造,擁有堅硬的鋼鐵外殼與棉花般柔軟的心,如同另一個陳羽希。 圖/張珮慈攝接著再向內進入展場,映入眼簾的是右方白牆上的作品〈意識日記17〉,這是陳羽希的自畫像,他以甲蟲的圖像,直接覆蓋於本該出現臉的地方。陳羽希說明,這是他第一次嘗試畫自畫像,但無法畫出自己的臉,由於只要一照鏡子,便會想起被爸爸拋棄的回憶,於是他索性先用顏色疊在臉部的範圍,再畫上甲蟲的圖像,對他來說,甲蟲是另一個自我,更是他欲求轉生成為的物種。 陳羽希將自己投射在甲蟲身上,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甲蟲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圖/張珮慈攝《意識日記》系列作品中,隨筆勾勒、扭曲的線條,隱約看得出甲蟲的形狀,這是陳羽希在修圖軟體上,將自己臉部的輪廓以線條簡化後,再結合甲蟲的形象以繪畫呈現,記錄自己過往記憶中的憤怒或悲傷等各種情緒。對於陳羽希在展覽中毫不避諱揭開自己的瘡疤,觀展者、台北收藏交易中心經理徐翊文說:「從作品裡我可以看到他把自己放到創作中,並且坦然的面對曾帶給他傷痛的回憶。」 陳羽希將自己的臉線條化,融合甲蟲的符號並依當下情緒描繪,最終創作出《意識日記》系列。 圖/張珮慈攝陳羽希平時習慣將自己打扮得體,穿著襯衫、西裝與皮鞋等正式的衣著,「我打扮筆挺的原因是自卑感。」他解釋,不希望如小時候一樣交不到朋友,更不希望再被人瞧不起。然而,他並不喜歡西裝帶來的束縛感,因此在作品〈超人變體9號〉中,他以黑色皮鞋為主體,並以細長的鐵絲代替鞋帶向外刺出,代表他厭煩為了隱藏自卑,不得不注重自己的外表,也象徵對這個社會規則的反抗。&nbsp;在作品〈超人變體12號〉中,陳羽希則是以標本、壓克力與複合媒材組成的創作,一隻體型雄偉的公甲蟲正欺負弱小的母甲蟲,白、紅與金色的顏料交融,代表著精液與血液。他認為,在性行為時男性是相對較勇猛的角色,而在興奮的狀態下,他認為自己便是那隻大甲蟲,得以拋開平時的自卑感。
模擬昆蟲觸感 印刷知識躍紙上
藝文
第1692期
模擬昆蟲觸感 印刷知識躍紙上
2018-12-13
【記者許芷瑄綜合報導】甫畢業於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的學生陳乙萱、蔡曣禛、陶睿以昆蟲為題材,設計出印刷入門書《昆蟲印刷指南》作為畢業作品。書中將昆蟲的身體結構、色澤紋路印刷成圖像,解釋印刷加工後的效果,再輔以文字說明,幫助就讀設計相關科系的學生學習印刷知識。作品更榮獲2018年「金點概念設計獎」視覺傳達設計類的年度最佳設計獎。 《昆蟲印刷指南》的書封簡約而自然,書皮上也利用燙金的加工效果,製成昆蟲的圖樣。 圖/陶睿提供就讀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的團隊成員陶睿表示,印刷知識及理論對於設計系學生而言相當重要,然而坊間的印刷類書籍用詞較艱澀,因此團隊成員從昆蟲身上獲得靈感,發覺昆蟲有許多特色和印刷加工的效果相似後,便到標本店挑選數百隻昆蟲。團隊經過系統性整理出對應的印刷知識,以大量圖像化的方式呈現印刷概念。全書共分為三章節,介紹印刷知識、理論及印刷流程。 《昆蟲印刷指南》中強調其教育性,團隊將昆蟲結構,及其表面光澤圖象化,再搭配文字解釋印刷知識。 圖/陶睿提供團隊藉由昆蟲觸感表現出各種印刷的加工效果,豐富讀者視覺和觸覺上的學習體驗。在第一章基礎印刷篇,書中藉由印刷出昆蟲的紋路與顏色,為讀者介紹紙材和油墨的知識,像是利用出頭蠅的複眼紋路,表現網版印刷的鏤空、透視特點。第二章進階印刷篇中,團隊將燙珍珠箔的質感,透過蜻蜓的翅膀觸感呈現。 在燙金篇中,書上印刷出蜻蜓的翅膀觸感,用以呈現及介紹燙珍珠箔的加工效果。 圖/陶睿提供第三章印刷流程篇中,團隊選用昆蟲身體結構解釋印刷流程,陶睿舉例,書中將蝴蝶從卵期、幼蟲期、蛹期到成蟲的四個生長階段,分別對應印刷流程中的選紙、印刷加工、裝訂、估價,加深讀者對印刷流程的記憶。讀者呂梓彤認為,以往看過的印刷書籍大多是專門介紹單一的印刷或紙材知識,因此有時還須再諮詢印刷廠,但《昆蟲印刷指南》結合昆蟲特色傳達紙張與印刷的知識,讓大家對印刷能有更深入的認識。讀者盧亭筑則說:「團隊用昆蟲結構談印刷,讓人看見轉換思考的重要性。」他認為,團隊的想像力不僅讓印刷知識更平易近人且有趣,也激發他開始在生活中,用有趣的角度看待周遭人事物。
解決食安危機 大葉推高免疫黃金蟲草蛋
新知
第1683期
解決食安危機 大葉推高免疫黃金蟲草蛋
2018-10-10
【記者徐卉馨綜合報導】因應雞蛋食安風暴,大葉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吳建一,帶領研究生團隊,研發出黃金蟲草蛋,在蛋雞飼料中添加蟲草素,不需再添加抗生素,也能提升雞蛋的營養價值。去年彰化接連傳出雞蛋食安危機,五月時彰化四家養雞場雞蛋被驗出有抗生素殘留,八月時又爆出台灣國產雞蛋芬普尼超標。為解決彰化雞蛋食安的疑慮,大葉、彰化縣大城鄉農會以及華立生技農場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共同推出黃金蟲草蛋。 黃金蟲草蛋發表記者會上,展示實體產品與將來販售的形象包裝。  圖/詹日新先生提供吳建一表示,彰化雞蛋產量佔台灣1/3,因應去年食安危機重創彰化雞蛋產業,本次產學合作中,大葉主要負責研發飼料的配方。團隊從北蟲草中提煉蟲草素、多醣體,並將之添加於飼料,可使蛋雞免疫力提高,就不須施打抗生素,也讓對人體有益的活性成分可以穩定存留於蛋黃中。為確保配方成效,吳建一也反覆測試,找出最佳餵食週期、頻率與飼料配方。大葉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學生林憶茜表示,吳建一與農場端合作,調整飼料配方,學生主要負責檢測蟲草素的含量。產出的雞蛋交由學生團隊,持續追蹤檢測長達一年多,直到雞蛋的蟲草素含量穩定達到200μg以上。負責此次黃金蟲草蛋的經銷宣傳、華立生技公司代表人詹日新表示,由於消費者食安意識提升,黃金蟲草蛋在試賣階段收到熱烈反應,約九成的消費者都會回購。詹日新說明,由於行政院農業委員2019年將全面推動雞蛋洗選,黃金蟲草蛋的銷售方式也將配合政策。農委會畜牧處家禽生產科科長李宜謙表示,除了全面洗選,後年也將會推動雞蛋噴液、編碼、全面溯源,保障雞蛋食品安全。
食物列印機以蟲為料 雲科大一口膠囊盼紓糧荒
新知
第1682期
食物列印機以蟲為料 雲科大一口膠囊盼紓糧荒
2018-10-03
【記者孫佾妘綜合報導】「新世代的休閒食品,你『蟲』來沒有吃過。」食態Foodtype團隊替自家品牌下的標語寫道。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應屆畢業生陳秉辰、王旻晨設計了「一口膠囊食物列印機」,畢業後合夥創立食態團隊繼續推廣食蟲文化,該作品更在9月28日獲頒德國紅點設計獎。 創作者陳秉辰、王旻晨於2018紅點設計概念獎新加坡頒獎典禮合影。 圖/陳秉辰提供因為人口成長及氣候變遷,人類所需的蛋白質在多年後即將供不應求。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早在五年前發布報告表示,食蟲可能是糧食問題的一大解方。食態團隊的作品便包含專為小農設計的麵包蟲飼養模組和膠囊食物列印機,最終目標是成為一個從飼養、製作食物到膠囊回收的完整產業鏈。 麵包蟲分層飼養模組示意圖,依據幼蟲不同生長時期將裝置分成四層,方便小農飼養。 圖/陳秉辰提供依照麵包蟲成長的四個階段以及不同使用者需求,食態團隊設計不同大小的分層模組,以類似工具箱的方式產出。食物列印機的原料膠囊則有昆蟲和大豆等,以較新穎的環狀列印技術和熱對流烘烤。陳秉辰說:「有點像市面上的旋風烤爐,可以在列印時烘烤。」但他也補充,目前都還停留在概念階段,要量產還面臨很多技術上的考驗。雖然短期無法量產機器,但食態團隊仍致力於對昆蟲食品研發與推廣。推廣食蟲所面臨最大的挑戰,除了國人的飲食習慣外,還有法規問題。陳秉辰說:「它是比較新型的非傳統食品,未來可能要面臨許多相關檢驗。」但多虧年輕族群多半勇於嘗鮮,且樂於和同儕分享,理念的散播將會愈發容易。王旻晨談到,最初發想源頭是從所學的工業設計尋找範圍,進而接觸食物設計,然後他偶然發現麵包蟲具有營養素可做為食物,才開始以此為題材結合市場需求做產品研究,並探討它可能對減緩糧食問題帶來的幫助。指導該畢製的雲科大工設系助理教授謝毓琛說:「糧食問題是現在的趨勢,我們在不造成地球負擔之下,創造一個新的食品來源。」他說明昆蟲不但易生長,又具有優良的蛋白質和營養素,並肯定兩位學生的創作理念。謝毓琛表示,以3D列印機的概念參加各項設計比賽,目的是增加話題性及注目度,但他認為,創業應以生產昆蟲食品著手較易成功,「從蟲子發展成零嘴或是健康食品,才是實際創業的概念。」王旻晨也說:「或許得獎無法對我們現在的行業帶來實質效益,但能給予在設計界比較好的形象。」他表示將繼續用食品推展他們的創業理念。 一口膠囊食物列印機操作圖及APP介面,將膠囊放入機器,運用行動裝置便可完成操作。 圖/陳秉辰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