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探索「科技泛靈論」 《親密關係》以數據審思生命記憶
藝文
第1785期
探索「科技泛靈論」 《親密關係》以數據審思生命記憶
2023-11-15
【記者黎昕俞台中報導】「所有東西都是數據,萬物在這個基礎上,都會有平等的可能,再相互交雜產生關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徐銘謙於5日在窯座舉辦個展《親密系統》,結合影像、AI科技等媒材,透過回溯自身對數位物的感性經驗,探找記憶與數據之間錯雜的親密連結。 徐銘謙的作品時常聚焦「科技泛靈論」,此次個展《親密系統》結合自身經驗,探尋看待生命的面向,並於窯座展出至19日。 圖/黎昕俞攝徐銘謙的作品多聚焦於「科技泛靈論」,他將所有事物視為資料庫的一項數據,並嘗試跳脫以人為主體的思考模式,透過數據視角審思生命,「我認為的泛靈狀態,是萬事萬物在數位情境之下,都能有相互討論的可能。」徐銘謙也將展場視作一套「數據演算系統」,展場內的兩個小房間就如同系統內部,以他兒時與蠶寶寶、電子狗的記憶,探討生命與數據之間的交織關係。而外側走廊則比喻為系統外部,展出以AI技術或3D列印等手法創作的作品,形塑出虛實交錯的場域。奇形怪狀的手,時而投射在廊道角落,時而在地板浮現。作品〈觸碰遊戲〉,以徐銘謙孩提時玩手影遊戲的回憶為靈感,透過AI讀取自己過往的影像作品,給其指令後生成出不同手勢,就像兒時自己對著光用手模擬不同動物型態。徐銘謙也在創作過程中發現AI常把人類的手輸出錯誤,「我們在接觸螢幕或是輸入指令時都透過雙手跟電腦溝通,但是它卻不熟悉我們的手,這種既親密又疏離的關係很有趣。」 〈觸碰遊戲〉中由AI生成看似有些奇怪的手勢,徐銘謙認為像是童年時玩手影遊戲時模仿動物樣態,但又不能模仿到位的經驗。 圖/黎昕俞攝徐銘謙將展場內部的小房間視作演算系統的內部,其中一間的作品〈電子寵物羅曼史〉,發想自他小時候飼養電子狗壞掉的經驗。為重新回溯當時的憂傷情緒,他透過在Google搜尋關鍵字,蒐集相似經驗的文本和圖像後,將這些資料編排成影像作品。而自己與虛擬生命產生情感的狀態,也讓徐銘謙進一步思考「數據生命化」的現象,「因為他明明是個物體,我卻覺得裡面有個生命,某種程度代表著我們可以跟數據共感經驗。」 〈電子寵物羅曼史〉影像故事來源,是徐銘謙搜尋不同網路文本編排而成,欲表現與虛擬生命的共有的親密經驗,其實都是由大家曾參與的事件所組成。 圖/黎昕俞攝另一間小房間的作品〈蠶寶寶回家了〉則是他反向思考「生命數據化」的展現。他認為蠶寶寶的飼養經驗多半來自學校課程或是販賣蠶絲等外部因素,當具有生命的蠶因人類目的而成為象徵教育或經濟的符號時,徐銘謙進而討論人們看待生命的限制性,「我們常以人的生命方式去思考,然而透過數據去想像生命時,其實可以理解更多生命面向。」為模擬兒時養蠶經驗,他將養蠶紀錄轉為黑色剪影,加入養蠶場、博物館的背景影像中,再投影至養蠶缸,透過玻璃缸反射出的光影映照在白牆上,讓蠶的剪影與背景合而為一。他說明道:「希望觀眾在看時會以為裡面真的有蠶,後來才發現是蠶的影像,並體會到生命有時會介在半實半虛的狀態。」 作品〈蠶寶寶回家了〉以作者小時候養蠶經驗出發,以數據影像的方式呈現,試圖表達人們飼養蠶寶寶的經驗,大多來自如教育或經濟等因素。 圖/徐銘謙提供觀眾林沛瑤表示在觀看作品〈觸碰遊戲〉時,一開始對不自然的手勢感到疑惑,但後來發現它是AI對徐銘謙作品的再詮釋,當生成出的手勢映在白牆時,他說:「這樣的型態讓我覺得他是個生命體,但卻無法辨識出究竟是什麼。」觀眾f_1(化名)則提及〈蠶寶寶回家了〉起初讓他以為是投影強光照出活蠶的影,但走近後才發現原來是個誤會,「影像裡資訊滿溢的活力和玻璃箱裡原始物件的靜止,這樣的對比給我很深的印象。」
【社論】親密關係隨時代流動出新定義 「速食愛情」乘客如何上岸?
校園
第1767期
【社論】親密關係隨時代流動出新定義 「速食愛情」乘客如何上岸?
2022-10-06
近年來,全球吹起一股戀愛綜藝的風潮,許多觀眾厭倦了電視劇固定的劇情模式,轉而投入戀愛綜藝「相對真實」的情節裡;其中,又以韓國推出的《換乘戀愛》、《我們離婚了》以及《交換情侶》吸引了我的目光。相較於其他戀愛綜藝節目由素昧平生的素人組成,《換乘戀愛》找來五對交往過的情侶、《我們離婚了》聚集「已經離婚」的明星、藝人、網紅,《交換情侶》則是邀請四對面臨分手危機的情侶。節目中透過約會、對話的形式,促使嘉賓反思自己在過去親密關係裡的態度,以及新關係的可能性。不論是習慣拋頭露面的藝人、明星,或是第一次上節目的素人,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透過參與節目重新審視這段關係,思考自己想要的幸福型態。 這類型新穎的節目題材令我不禁好奇:數位時代下,親密關係的建立是否隨著時代的趨勢,而重新被形塑與定義? 波蘭社會學家齊格蒙.包曼在《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中提及,因著城市快速發展以及消費社會的興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流動、液態,關係的界線變得相對容易跨越,人際之間的相處如水一般緊密的同時,卻又容易抽離、消散。數位時代下,戀愛的風氣自由、開放,我們藉由社群軟體或交友軟體認識新對象,透過螢幕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與全球各地的人產生連結、建立親密關係。然而,在如此「速食」的關係建立下,我們應該如何適應並保護自己?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紀登斯在《親密關係的轉變》中提出,「純粹關係」象徵著現代親密關係的轉變,純粹關係意指當個人不為任何外在原因,只為了藉著和他人之間某種持續的關係而獲益,且只在雙方都覺得這個關係帶來足夠的滿足時才維繫這個關係;在純粹關係中,我們必須了解對方的特質,以平等自決的態度在親密關係中不斷溝通,以取得一段使雙方皆感到滿意的關係。 從《換乘戀愛》和《交換情侶》的最終選擇分析,《換乘戀愛》第一季共有兩對嘉賓牽手成功,然而離開節目後,只有選擇復合的一對繼續交往,選擇新對象的兩個人則是維持朋友的友好關係;另外,《交換情侶》第二季的最終選擇中,四對情侶中三對嘉賓選擇修復彼此關係,剩下的一對情侶則決定分手,獨自離開節目。從最終選擇中,不難發現短短幾週所建立的情感連結,並不足以讓嘉賓們放棄自己苦心經營的親密關係,過於「速食」的相處模式反而讓他們對自身情感猶疑、不自信,從而放棄踏入新關係。「速食愛情」雖然看似缺乏互相信任、理解的情感基礎,但我認為這樣的模式並不失為一段親密關係的基石,若是通過相處與溝通累積雙方對於這段關係的滿足,也能成為新時代下一種健康的親密關係模式。我們身處的時代瞬息萬變,與上一代相比,需要面對相對浮動、流動的親密關係,學習順勢漂流,並建立安全的界線,保護自己與他人;但與此同時,新時代、數位網路以及社群媒介也賦予了人們重新拾起破碎關係的機會,因此「速食愛情」的利弊端看我們如何思考與應對。 立足於這個新的時代,我們與親密關係的互動也在回應著時代。
【社論】從高嘉瑜到李靚蕾,菁英女性為何輸給關係暴力?
生活
第1761期
【社論】從高嘉瑜到李靚蕾,菁英女性為何輸給關係暴力?
2021-12-23
李靚蕾在IG上以千字長文公開離婚事件內幕,網友紛紛湧入按讚,並於其他貼文下方留言鼓勵。 圖/截自李靚蕾IG從上個月的高嘉瑜受暴事件到近期的李靚蕾一案,都揭露了女性在親密關係中受到的身體、精神暴力。但值得反思的是,高嘉瑜及李靚蕾皆為高社經地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卻仍然在關係中居於劣勢、受盡傷害。高嘉瑜畢業於台大法律,是人稱「港湖女神」的高人氣立委;李靚蕾是哥倫比亞大學碩士,也曾在美國金融巨擘摩根大通上班。我們總認為在暴力發生當下,「受害者應當立即求助」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即便是不可能不知上述道理的菁英女性也很難做到。根據調查,研究所以上學歷的高等教育分子遭遇家暴時幾乎不會向外求助。當我們認為經濟弱勢、低教育程度婦女為親密關係暴力中的弱勢者時,這些精英婦女更因社會施加的期許與尊敬,在暴力中,為了維護尊嚴,選擇強顏歡笑、悶不吭聲。菁英女性難以啟齒的親密關係暴力,可以分為感性層面與理性層面。第一個不難理解的是受暴者對於「家庭」的想像。不論社經地位、教育水準,當我們與另一半墜入情網時,很常為了維護最初對愛與家庭的想像,在暴力中不停原諒。這可以解釋為何一名菁英女性甘願淪為無酬的家庭主婦,在不對等關係下仍然羈絆於夫家。李靚蕾17日的發文中也提到,當女性無酬擔任家庭主婦,會讓女性處於弱勢,「即便男生出軌或家暴也難有話語權。」根據109年度臺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統計調查報告:「受訪者的就業主要是受僱全時工作(692 人,46.0%),其次是其他(230 人,15.3%),深入瞭解發現,其他中以家管及照顧家人的比率較高。」可見仰賴另一半為經濟來源的家庭主婦在親密關係暴力中尤其難以掙脫。此外,菁英女性還面臨「將過去公諸於世」的考驗。當受他們向外求援後,因其名聲、地位,很難不成為媒體與民眾關注的焦點。光是上週李靚蕾一案的討論聲浪就輾壓四項公投的討論,更遑論上個月分的高嘉瑜事件,直到本月中才稍稍緩解。或許你認為:多一點人幫受害者主持公道,難道不好嗎?但我們檢視李靚蕾與王力宏雙方攻防戰中所揭露的種種細節與抹黑,以及高嘉瑜被翻出的前任往事和造謠,當唯一的解脫方法是將私領域的事情公諸於世,可以想見受暴的菁英女性要勇敢發聲是多麼煎熬的決定。高社經地位家庭中的關係、身體暴力較難由司法單位介入解決,不論是施暴者或受暴者皆有較多資源可以動用來粉飾太平,受暴者勇敢揭露後更會面臨眾人議論,當我們用梗圖稱李靚蕾擁有「蕾神之力」、用電源插座暗示其為高嘉瑜,似乎都站在電視的另一端以吃瓜群眾姿態等著下一齣好戲上演,但我們眼中的好戲,卻是他們的真實。 網友在社群媒體上以「插座照片」創作梗圖,並在標題處寫下家暴事件受害者的名字。 圖/截自Dcard梗圖板面對親密關係暴力,社會應該要打造一個安心、安全的環境,讓受暴者都能自在地求助,不論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當我們得知受暴案件後,更應以嚴肅的眼光看待。試想,當身旁摯友遭遇親密關係暴力,我們不會選擇揶揄、嘲笑,或在公共場域高談闊論。同理,面對高教育水平、高社經地位的受暴者,我們也應秉持同樣態度,在眾聲喧嘩的社群媒體中,不嘲諷、少八卦,留給受暴者一個得以喘息、修復的空間。
【社論】不縱容親密關係暴力,在愛中學習保護自己
校園
第1759期
【社論】不縱容親密關係暴力,在愛中學習保護自己
2021-12-09
隨著立委高嘉瑜遭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班的男友林秉樞施暴的事件曝光,引起大眾關注親密關係暴力行為,不少網民質疑高嘉瑜擁有法律學位,理應具備法律救濟的知識;周遭秘書、親友察覺異狀未及時相助的行徑,也在網路掀起熱議。根據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於11月30日公布之「台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統計調查」,高達19.62%的18至74歲婦女終生曾歷親密關係暴力,其中又以「精神暴力」為最大宗,接序是「肢體暴力」、「經濟暴力」、「性暴力」及「跟蹤騷擾」。該調查也發現,有將近四成婦女在遭受親密關係暴力後並未求助,具大學以上學歷受暴者有43%未求助,高於平均值。沒有人冀望在情感生活中被另一半暴力對待,不幸遇到親密關係暴力的情境時,如何排除自身恐懼心理與自責心態,勇敢求助,成為所有人都需學習的課題。 立委高嘉瑜受暴事件驚動全台,引發親密關係暴力討論。圖為示意圖。 圖/鍾晨沅攝因為顧慮個人隱私,許多人即使發覺異樣也選擇不過問。或許一句「你還好嗎?」,都有機會拯救受暴者傷痕累累的心靈,建立親友間的「信賴關係」,也有助於減少親密關係暴力被雪藏的機率。而本次事件加害者林秉樞的學生身份,也引發校方如何處置相關問題的討論。目前政大校方的回應為:「按政大校規,若林秉樞就讀的系所提請學生獎懲委員會依相關辦法審議,且通過,按校規可記大過至退學不等的處分。」然而,本次事件因社會關注度極高,校方不得不作為,且相關懲戒機制仍不透明,實難不憂慮,當一般學生遭遇校園內的親密暴力行為時,加害人是否能受到適當懲戒。校園是練習發展人際關係的場域,在自由開放的大學校園,也不時會耳聞部分情侶間發生親密關係暴力,除了受暴者自身,當身旁好友遇到相關問題時,學生也很難應對。因此,教育部或各校如何藉由相關制度的修正,建立完整的保護機制,對校園內潛藏的施暴者起到嚇阻的效果,值得持續關注。揭開瘡疤絕非易事,高嘉瑜受暴事件也絕非唯一,然一張張怵目驚心的驗傷照片,凸顯的是甜蜜相處的親密關係背後,潛藏的暴力危機。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建立對親密關係暴力的敏感度,在察覺異狀時早日溝通、矯正抑或割捨,是最重要的。沒有人願意在親密關係中遭到暴力對待,但每一個人都可能是高嘉瑜。
剖析科技下親密關係 北藝大舞出情感拉扯
藝文
第1753期
剖析科技下親密關係 北藝大舞出情感拉扯
2021-10-06
【記者羅子恆台北報導】四周燈光驟暗,無數個投影光線從觀眾後方襲來,呈現各種身體的樣態。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表演創作組碩士生曾靖恩與馬修(Palmer Mathews)共同製作的舞蹈展演《漫漫長路 x Playground》,於2日及3日在北藝大展演中心舞蹈廳展出,藉由舞蹈來訴說現代科技發展與人際關係間所產生的微妙變化及平衡。展演由〈No man is an island〉、〈一個從未到過的地方〉、〈失衡彼端〉以及〈Playground〉四支舞碼組成。其中〈失衡彼端〉舞台上置有大型天秤,兩個舞者於天秤的兩端傳遞發光物體,並嘗試尋找平衡,暗指現代人追求緊密關係,同時卻也渴望自由。曾靖恩補充道:「發光物體是訊息傳遞的意象,時而發光時而黯淡,呈現了訊息傳遞成功與否。」在來回數次後,音樂與燈光驟然消失,只剩天秤中流動的綠豆撞擊聲,藉此描繪在親密關係與自由之間來回拉扯的心理情境。 在天平兩端傳遞發光物體,時而暫停,時而滑動,象徵訊息在兩個人之間傳遞的順暢與否。 圖/王彥敦提供 表演者在大型天平上盡力共舞著,試圖維持著兩端的平衡,表現出拉扯的心境。 圖/王彥敦提供而主要由馬修編舞的〈Playground〉以歡樂輕快的音樂,帶領觀眾回到80年代的歌舞廳。起初舞者並排在聚光燈下跳舞,忽然舞者在各個燈光下來回穿梭,其他人則簇擁而上,反覆多次後,舞者不再受到他人追隨,反而受到眾人唾棄,藉此臨摹現今社交軟體上的環境,說明人們快速與他人連結能獲得即時的滿足感,但卻是短暫的。觀眾林欣儀說:「完全是現代人速食愛情的展現。」 以類似戲劇的表演方式融合舞蹈,搭配光影的改變,生動描繪現代科技社交的模式。 圖/王彥敦提供該演出也以不同投影景框呈現剪影,而投放在舞者上的聊天常見話語,隨著身體的擺動,預示這些話語將環繞在他生命中。觀眾周郁璇說:「在螢幕投影對話的部分,使人回想起自己過去的經歷。」然而馬修表示,他希望能給觀眾更正向的意義,因此結尾時,即使舞者先前經歷了感情關係的失敗,仍積極地面對生活與他人互動,期盼觀眾在受傷後依然能具勇氣跨越障礙。 在背景投影社交軟體上常見詞語,並結合一個人的獨舞風格,完整表現科技社交後人們的心理情境。 圖/王彥敦提供現今科技快速變遷,人們之間的互動模式與過去極為不同,曾靖恩也說:「這部作品的靈感主要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特別在疫情時代下,又更能感受到這部作品呈現的社會現象。」他希望能透過身體做為媒材,來觸發個體的情感及身體經驗。但曾靖恩也補充,他只是提出這種現象,來引發觀眾想像,並不一定需要觀眾能從中學習到某件事,只盼觀眾能將自我經歷融入表演中。而馬修則說:「他也希望讓大家了解這樣的現象,並從中感受到情緒與力量。」也呼籲觀眾相信自己,即便遇到困難或是做錯事,依然能跨越障礙,活出不同的人生。 展演結束後,各舞者並排站立與製作人們同時出場致謝,感謝觀眾這2個小時的欣賞。 圖/王彥敦提供
肢體探索親密關係 實驗戲劇盼跳脫身分框架
藝文
第1738期
肢體探索親密關係 實驗戲劇盼跳脫身分框架
2020-12-02
【記者陳卓希台北報導】舞台中央,三位穿著黑衣的男人伸出雙手相互撫摸,三人的手臂開始纏繞起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表演組學生張維佐帶領團隊,於11月27日起在「PLAYground南村劇場」舉辦實驗戲劇《理想親密》,透過探索不同的親密關係,顯現社會的身分框架。 三人的手臂不斷交錯,試著建構親密的全貌。編導張維佐說明,劇情不侷限於任何感情,親情、友情和愛情都需經探索尋找解答。 圖/張元提供人們總稱職扮演社會規範的角色卻逐漸喪失自我,身兼編劇與導演的張維佐提到,為揭露此現象,他編寫劇本從自身的童年出發,交錯他對親情和愛情的討論,展現與成長背景環環相扣的人生發展。他進一步說明,諸多觀念自幼即被灌輸,如愛情該由一男一女組成等規範,而這些無緣由的堅信逐漸成為「信仰」,導致人們都不去質疑。因此他設定「信仰」成為故事主軸,呈現人因長期接收既定價值觀,難以不受影響地做自己。 演員詮釋人們在三角關係間的摸索狀態。編導張維佐表示,只要找到彼此舒適的方式愛便可以並存,但不是多情。 圖/張元提供樂音驟變,演員披上披風、肢體詼諧地擺動,以「神」的姿態高頌信仰。男孩見後隨之歌詠起舞,演繹人的認知受普世信念影響的意象。張維佐舉例,即便內心對情愛的見解不同於主流,卻不自覺會隱匿真實自我,朝「正確」的模樣發展。「可是那些負面、破碎的東西也是我的一部分,為什麼不能讓別人看到呢?」他感嘆,這是亞洲教育灌輸下的社會現狀,人們將限制視為正常而不善於提問。 燈光轉藍,舞台瀰漫迷幻氛圍,演員三人以儀式頌揚神的旨意,呈現過度依靠信仰時,可能影響人的選擇與思想。 圖/張元提供「媽媽明明很認真教你。」、「你明明很乖。」舞台,母親不斷質疑男孩的性別認同。張維佐表示,因制度使然,親密關係的角色被鮮明刻畫,不符角色定位者皆被視為怪異。霎時傳來沉重腳步聲,意味「成長」來臨,父母慌忙示意男孩逃離,但男孩卻執意佇立原地,他想迫使迷惘的自己成長。張維佐解釋,劇情設定父母不讓男孩成長,這呈現親密關係會影響人成長的樣貌,人們容易順從父母等人的期待發展,且時間流逝也逼迫人們在迷惘狀態即須取捨。 三人藉由相互肢體碰觸,探索親密關係的全貌,呈現人們在成長中摸索自我和社會的模樣。 圖/張元提供男孩奮力吹起氣球後謹慎交付一人,對方接過氣球後,卻糾結於社會框架失神鬆手,男孩見狀氣憤地大吼離去。「因為相信才會交出去。」飾演男孩的演員黃盛煜解釋,氣球象徵他重要、脆弱的愛,而人一旦受到傷害後,會再度遊蕩其他的親密關係另尋寄託。張維佐認為,現今各親密關係的設定皆僅有一個答案,像家庭只由父親、母親和孩子構成,僵化的認知導致不同於此的他人自我懷疑。 氣球代表男孩的愛,他藉由玩樂試探對方心意,渴望交付自己的真心,顯現青少年在親密關係中表露愛的方式。 圖/張元提供演出末段腳步聲再次傳出,且迴盪「我是有力量的。」、「我是有自信的。」等話語。男孩淡然從皮箱拿出豔綠色西裝,在舞台中央脫去黑衣後著裝,象徵他已接納自己成長的必然。觀眾周憶敏說:「很多人明明還沒準備好就長大了,卻一直說服自己很堅強,要像個成熟的大人,看了很心痛。」
「妒」絕恐怖情人 心理量表見徵兆
新知
第1736期
「妒」絕恐怖情人 心理量表見徵兆
焦點
2020-11-18
【記者陳卓希綜合報導】戀愛是許多大學生的必修學分,但因感情引起的親密關係暴力案件卻逐年增加。有鑑於此,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組成團隊,研究大學生戀愛產生的忌妒心理,發表〈大學生多向度浪漫忌妒(註1)量表的發展與心理計量品質分析〉,並於7月刊登在《性學研究》期刊。希望藉由量表檢測出學生潛在的浪漫忌妒,提早發現「恐怖情人」的徵兆。註1:浪漫忌妒又稱愛情忌妒,指兩性間親密關係遭到威脅時,個人為了自我防衛,所呈現出的各種忌妒形態,包含認知、情緒和行為等面向。 從高中進到大學的學生,可獲得更多自由交往的機會。戀愛關係若未建立好信任基礎,情侶間容易因懷疑產生不信任感,引發一連串負面情緒和行為。 圖/陳卓希攝情侶常因不信任而產生忌妒心理,引發一連串負面情緒和行為。國立政治大學學生妮妮(化名)談到,前任在分手後開始有自我傷害行為,比如故意飆車摔得全身傷、劃破手腕等。「他把我當成活著唯一的意義。」妮妮表示,青少年的愛情觀常不夠成熟,容易把生活重心放在伴侶身上,導致無法接受分離,且以為自殘行為能表現愛,但實則是情緒勒索。在台灣,平均每天都有160件以上的親密關係暴力案件,妮妮的經歷只是冰山一角。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統計,15至24歲的青少年自殺身亡人數,已持續六年升高,其中感情問題則為自殺主因。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數據顯示,親密關係暴力案件從民國103年起突破每年6萬件,平均每天有160件以上,而青少年年齡層增長幅度最大。 圖/陳卓希攝「國內沒有測量(忌妒)工具。」團隊成員、樹德科大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教授李新民說明,此研究以400名高雄地區大學生作為樣本,團隊透過設計題目,發展出涵蓋「認知、情緒和行為」三種面向的問卷,並搭配情緒幸福感量表做驗證性分析(註2),確定量表效度。研究證實浪漫忌妒與親密關係的攻擊行為具高度關聯,往後學生能透過量表檢測出忌妒指標,發現潛在的偏頗行為。註2:驗證性分析多用於驗證特定的題目、指標,看其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確定量表的可信度。 量表將浪漫忌妒劃分為三個面向:認知忌妒會產生懷疑伴侶的念頭;情緒忌妒會導致對感情的不安與恐懼;行為忌妒則可能會做出跟蹤、偷窺等行為。 圖/李新民提供浪漫忌妒傾向越強,越容易對伴侶產生不信任,更會使自己陷入不安的情緒中,導致焦慮或憂鬱。政大身心健康中心專任心理師李清茵分享,大學生普遍因感情失落而尋求諮商,且女性多於男性,「忌妒出於對別人的在乎。」他說,常有學生抱怨,伴侶能和其他異性侃侃而談,但與自己相處卻無話可說,因而產生自卑。他贊成對大學生制定忌妒量表,因年輕人常深陷負面情緒而不自知,諮商若能搭配量表,可幫助學生釐清複雜的感受。「測驗是很好的媒介,諮商師可由結果延伸詢問。」李清茵補充,忌妒會放大負面情緒、無法理智思考,讓人難以察覺自身行為已偏離常態。妮妮坦言,自己曾因前任與其他異性互動變密切,而不斷查看對方的聊天紀錄,「其實最衝擊的不是聊天紀錄,是我的行為。」他回憶,過往雙方互看手機的行為是出於安心,但後來演變成忌妒和恐懼。李清茵提醒,適當的忌妒可作為感情的潤滑劑,情侶互動需顧及對方底線,展現讓彼此安心的行為。 心理師李清茵建議,在戀愛中遇到問題應與對方溝通,或求助他人。大學生容易將情緒悶在心裡,負面情緒過度累積恐使大腦產生自殺念頭。 圖/陳卓希攝李新民表示,此研究可作為未來發展浪漫忌妒量表的基礎,希望能再加入更多考量因素,如戀愛對象為網路上的虛擬人物,讓量表適用於更多元的情感形式。他期待改善後的量表能廣推於校園,普及學生對浪漫忌妒的認知,也藉由提早發現學生潛在的浪漫忌妒徵兆,預防親密關係的攻擊行為,阻止大學生在不自覺中變成「恐怖情人」。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