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活到老「跑」到老! 熟齡馬拉松重燃長者運動熱忱
生活
第1772期
活到老「跑」到老! 熟齡馬拉松重燃長者運動熱忱
2022-11-23
【記者邱楷淇新竹報導】槍鳴聲響,熟齡者衝出起跑線,一旁學生陪走員不時回頭,確認熟齡者健康狀況。20日,國立清華大學「預見科技桃花源」與熟齡創新公司「老玩客」於清大南大校區操場舉辦第三屆熟齡迷你馬拉松,解開熟齡者身、心靈束縛,讓他們重拾運動熱忱。 熟齡者們在起跑線開心地舉著第三屆熟齡迷你馬拉松旗幟合影。 圖/邱楷淇攝今年主辦方擴大比賽規模,邀請200名50歲以上的熟齡跑者一同跑五公里馬拉松,也調整競賽規則,將跑道劃分為「跑」、「跑+走」、「快走」和「慢走」四個分速賽道,讓參賽者依身體狀況,決定完賽方式。活動還加入青年陪走員,除了兼顧熟齡者健康與安全,也讓熟齡者充分感受青銀共跑活力。「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比賽,沒想到自己的成績還不錯!」60歲組第一名的參賽者吳傳銘表示,自己平時喜歡做瑜珈、爬山,聽見清大舉辦專屬熟齡者的馬拉松比賽後,便立刻報名參賽,「很難得有這樣的賽制,讓我們熟齡者也可以體驗馬拉松這種和大家一起完賽的樂趣。」他徹底喜歡上馬拉松,更直言未來若有其他專屬熟齡者的運動比賽,都要去嘗試。 今年67歲的吳傳銘首次參加馬拉松比賽就表現超群,榮獲60歲組第一名的好成績。 圖/邱楷淇攝馬拉松陪走員由清大學生擔任,穿梭在熟齡跑者間,關心他們身心狀況。化學工程學系碩士班一年級學生孫語恩在比賽時跑在隊伍最後方,直到所有跑者們結束跑程才離去,保證他們健康完賽。「看到熟齡跑者都很認真的暖身、完賽,就覺得好感動,因為家裡長輩都不太愛運動,害我以為愛運動的熟齡者是少數。」他表示自己平常不太跑步,但喜歡和老人家相處,因此報名陪走員,此活動也讓他開始反思家中長輩的運動狀況。 擔任青年陪走員的化學工程學系學生孫語恩享受和熟齡者共跑馬拉松的過程,盡心盡責的他直到場上跑者全部完賽才離開操場。 圖/邱楷淇攝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教授王俊程表示,熟齡迷你馬拉松讓熟齡者藉由運動鍛鍊身體,「如果不運動,長者的肌肉會逐漸退化萎縮,多出來的時間沒事做的話,對心理也會有影響。」王俊程也表示,未來熟齡迷你馬拉松將繼續擴大舉辦,期盼能吸引外縣市熟齡者,一起來清大體驗青銀共跑馬拉松的魅力。
無人機搭載穩定光源 助空軍搶修機場跑道
新知
第1772期
無人機搭載穩定光源 助空軍搶修機場跑道
2022-11-23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飛機工程系航空設施組學生團隊團隊合照,左起為成員李晨泰、鍾佾敬、李俊鴻、吳嘉哲、莊睿原、邴玉玲。 圖/莊睿原提供【記者詹晶雅綜合報導】「夜間跑滑道搶修是一個具有極高危險性和專業性的任務,唯有穩定光源才能增加搶修的成效性和機動性。」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飛機工程系航空設施組學生團隊著手投入「無人載具飛行器照明系統應用於夜間跑滑道搶修研究」,望能提供穩定光源提升修復效率。該作品獲得第13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金牌。團隊指導老師黃銘智說:「學生都是空軍基地設施工程第一線的督導人員,必須確保工程品質。」因此,研究以空軍機場為發想。團隊成員邴玉玲表示,發生戰爭時,任何在跑道上移動的人物都可能成為敵軍標靶,而台灣目前進行搶修作業所使用的燈車,雖能提供穩定光源,不過由於較為龐大且需仰賴人力駕駛,並不利於戰時的修復任務。為降低人員搶修時遭敵軍發現的風險,團隊將無人機搭載穩定光源,透過遙控把手遠端操控其到指定地點投射光源。此外,維修人員可從無人機的回傳影像中,確定損毀目標,再前往修復。 團隊嘗試運用不同燈具,搭載在無人機上,用於測量夜間光源亮度與照射範圍。 圖/莊睿原提供無人機架設光源時,因為風的不穩定性,常無法有效將光源投射在目標上。「我們原先欲使用三軸穩定器穩定光源及照射方向,後續礙於重量及裝設問題,所以使用減震泡綿(註)固定光源。」團隊隊長莊睿原介紹。儘管研究成功解決光源穩定性的問題,但邴玉玲也提到,跑滑道搶修作業至少需要四個小時才能完成,若要實際使用,尚需進一步探討無人機與光源的續航時間。註:減震泡棉具有止滑與防震作用,可用於通訊、電器等產品微小部件的貼合固定與保護。 團隊嘗試運用不同燈具,搭載在無人機上,測量光源量度與照射範圍。 圖/莊睿原提供現階段的研究著重於夜間探照,藉由無人機偵測跑滑道上的異物類型與影響範圍,再派遣人員進行修復。而團隊也試著提高無人機的運載能力,用以運送維修物資,降低搶修時間與提升人員安全性。莊睿原進一步補充,「未來山區及海上搜救時,有了無人機照明穩定度及持久性,希望可有效支援搜救任務之時效性,增加搜救之生還率。」 團隊利用自製燈具,搭載在無人機上,比較與市售燈具的差別。 圖/莊睿原提供現今國外已有部分實驗性的無人機投入救援行動,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智慧無人載具實驗室研究員劉吉軒說:「它(無人機)需要軟硬體的整合,像是飛行載具、引擎驅動力、飛行時間、導航控制能力、AI人工智慧,還有電腦視覺等整合性的技術。」他也強調,研究若要應用於救災,除需考量無人機實務上的可行性外,影像回傳介面與遙控把手能否易於一線人員操作,也是一大關鍵因素。
觀眾書寫填展間空白 創新形式反思何謂展覽
藝文
第1762期
觀眾書寫填展間空白 創新形式反思何謂展覽
2021-12-29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你會看到一個像是在展覽的展覽,但也可能不是一檔展覽。」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碩士生歐鈞淞,舉辦個展《誒,你有帶鑰匙嗎?》,透過一系列的行為,思考「何謂展覽」。個展於20日起在「永富5號」展出。觀展民眾須事先上網填表單預約,而歐鈞淞會將展覽空間的鑰匙寄給觀眾,並使用這把鑰匙自行打開展館的門、進場觀展。進到展間,一位正在工作的藝術家在未經整理過的廚房中,自顧自地用砂紙磨木板,空蕩的房屋內只有牆壁上掛著的QRcode,還有放置在角落的跑馬燈。最後,觀眾可以透過跑馬燈的指示,在展間內的稿紙留下任何想說的話,完成觀展。觀展民眾蘇郁絜說:「這是一個有起承轉合的旅程。」 觀眾會從像是後台一般的空間進入展間,藝術家扮演著像是引言人、符號的角色。 圖/顏婕儒攝「其實展出什麼東西或是裡面有什麼作品並不重要。」歐鈞淞說明,該展覽為「事件型」的藝術形式,觀眾帶著看展的意圖進到一個空間中,卻不會看見預期中一般展覽的樣貌。他希望可以藉此行為拋出問題,讓大家去思考「什麼是展覽」、「展覽會是什麼樣子」、「展覽可能可以是什麼樣子」。 QRcode是展間中唯一的展品,象徵著創作者不能說、無法說或是不想說的一個狀態。 圖/顏婕儒攝從最一開始觀眾自己打開門看展,就與一般大眾熟知的展覽形式相差甚遠。歐鈞淞表示,他給予觀眾更多的自主性,不想自己成為展覽中唯一的發言人,因此觀眾在稿紙上留下的所有文字,都將成為展覽的一部分。而整個過程也都會被展間中的攝像鏡頭紀錄,當展覽再次以影像被呈現時,那些觀眾又會變成像是演員一般的存在。 跑馬燈會在展間內不停地喃喃自語,並提示觀眾可以在稿紙上留下文字。 圖/顏婕儒攝觀展民眾陳怡蓁表示,「展覽跟作品都是創作理念的催化劑,並非參與反應的物質。」他認為,作者留下很大的空白給觀眾自行體會,並且在觀看與書寫的同時完成這檔展覽。歐鈞淞也補充,展覽裡最有創造性、或是有跳耀的文字並不是由藝術家去寫出來,而是觀眾。 稿紙上的字也會變成展覽的一部分,而那些文字將會讓這個展覽在每個人的腦中,構築成不同的樣貌。 圖/顏婕儒攝歐鈞淞表示,過往的展覽都是單方面地呈現藝術家所要表達的事物,不過在此展覽中,各個觀眾留下的文字,都會在每個人的腦袋中,產生不同的視覺。他補充,希望藉由跳脫以往的習慣,打破大眾對於展覽的想像。他也期許未來可以持續以能接觸到觀眾的方式創作,探討藝術的更多可能。
盼體育畢業門檻二擇一 元智學生公投確定通過
校園
第1761期
盼體育畢業門檻二擇一 元智學生公投確定通過
2021-12-22
【記者劉亭妤綜合報導】元智大學學生會發起「體育門檻鬆綁」學生公投,邀請全體學生共同決定是否將體育畢業門檻改為「3000公尺跑走或25公尺游泳二擇一通過」。20日,投票結果確定通過,元智學生會將在校務會議等相關會議中提案,落實「體育畢業門檻二擇一」的公投訴求。 元智大學體育門檻現為「3000公尺跑走」與「25公尺游泳」,元智大學學生會發起「體育門檻鬆綁」學生公投,訴求兩項目擇一通過即可畢業。圖為公投選舉公報。 圖/元智大學學生會提供據元智大學體育室基本核心能力檢測公告,「3000公尺跑走」及「25公尺游泳」兩項體育能力檢定為學生畢業門檻,若學生未通過測驗,則需額外加修心肺適能檢定、游泳能力檢定課程,直到測驗通過或修滿四次課程。對此,元智大學學生會提出「體育門檻鬆綁」學生公投案,以主文「您是否同意,體育畢業門檻應降低為3000公尺跑走或25公尺游泳擇一檢定及格即為通過?」,訴求體育畢業門檻二擇一。元智學生會會長劉曜維說明,每位學生的體能強度不同,也有部分學生畏水或是不曾學過游泳,不應以兩項皆通過的方式,將規範套用於全部學生。元智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學生楊凱筑表示,自己在國高中階段從未學過游泳,即使目前已修習兩次游泳能力檢定課程,仍無法通過「25公尺游泳」測驗,打算藉由修四次課程的方式通過游泳畢業門檻。「體育門檻鬆綁」學生公投案以同意1492票大於不同意568票,且同意票得票率超過全體學生人數15%,確定通過,顯示多數學生對於現行體育畢業門檻確實不滿。「可以不要再跑3000了嗎?」元智電機工程學系丙組學生程雅歆偏向支持公投通過,因為目前每修一門體育課都附帶檢測3000公尺跑走,使他感到厭煩,也無法理解不斷測驗跑走能力的目的究竟為何。元智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學系學生陳楷翔也屬公投同意方,雖然他已經通過檢定,但身邊仍有幾位不會游泳的同學還在努力,對他們而言,3000公尺跑走不是問題,25公尺游泳卻是艱鉅挑戰。陳楷翔認為,若體育門檻能降低為二擇一,對旱鴨子同學會較為友善。然而,也有同學持反對意見。「體育畢業門檻能夠體現一個學校對於體育的投入與在意程度。」元智林同學(化名)提到,若學校調降或是廢除體育畢業門檻,會塑造出不重視體育的形象,可能使學校獲配的體育經費減少,體育校隊與社團運作也將岌岌可危。此外,元智陳同學(化名)則擔心,此次體育畢業門檻公投將成為先例,其他畢業門檻的修訂也將會比照辦理,「因為過不了所以去更改體制,我覺得不太妥。」雖然公投案通過,但元智體育室暫時不會調整體育畢業門檻,仍待元智學生會正式提案,經相關會議討論後決議。「不是你不喜歡就把它拿掉,在教育的觀點來看,這是權利跟義務的問題。」元智體育室主任林青輝說明,訂定體育門檻是為彰顯校方對體育的重視,也希望學生正視體育、強健體魄。他進一步指出,其實元智的體育畢業門檻不算嚴苛,是參考教育部體適能測驗PR50成績,將「男生20分鐘、女生25分鐘」制定為「3000公尺跑走」的完成時限,而「25公尺游泳」更僅是教育部最新政策下的國中標準。「3000公尺限時跑走與25公尺游泳綁在畢業證書上的必要性是什麼?」劉曜維強調,元智學生會的訴求並不是過不了檢定就要改,而是認為將其設為畢業門檻不合理。他解釋,元智學生須修畢四門必修體育課程才能畢業,若學生能夠在課程中取得及格成績,就代表體育能力已受認可,但實際上,校方卻還透過額外的跑走與游泳檢定測驗檢核學生的體育能力,邏輯上十分吊詭。「游泳補救課程只教仰漂,只是想讓我考過而已。」楊凱筑更透露,要求學生通過游泳畢業門檻,卻不意味學生真正學會游泳,畢業門檻的意義更令人存疑。全國大學中,不僅元智將體育檢定列為畢業門檻,如國立中山大學就要求學生須通過「蛙式25公尺」測驗。但近幾年,不少大學已漸漸鬆綁相關規定,國立東華大學過去也曾制定「50公尺游泳」與「女生800公尺、男生1600公尺跑步」兩項體育畢業門檻,但民國107年,《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課程實施辦法》修正後,改成二擇一通過即可。而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會更進一步推動體育課程學分化,使體育課程、體育學習正常化。 全國部分大學與元智大學一樣,設有體育畢業門檻,然而已大學開始鬆綁畢業門檻,更有大學已將體育課程學分化,使體育學習正常化。圖為示意圖。 圖/劉亭妤攝在體育畢業門檻之外,英語檢定、證照、服務學習、通識講座也是目前國內常見的大學畢業門檻。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生邱詩軒分享,他認識的學長就曾因英檢未過而延畢,而他自己則因不想花時間準備「不需要」的英檢,從日間部轉至不要求英檢的進修推廣部。邱詩軒質疑,其實很多畢業生進入職場工作並不會使用英文,但大學卻仍以英檢作為畢業條件,「畢業要求英檢?連英文就用不到了,我去考英檢做什麼?」劉曜維則表示,元智目前也設有「多益550分」等英檢畢業門檻,元智學生會未來將會爭取廢除,「既然已有校內英語必修課程,何須靠校外廠商再次驗證元智學生具備足夠的英語能力?」元智除了體育、英檢畢業門檻外,還有「經典五十」,要求學生在大學四年內閱讀《易經》、《柏拉圖對話錄》等特定經典書目,並透過自行向教師申請認證、修習特定通識或零學分課程的方式,累積50點經典點數。「我覺得元智的畢業門檻有點太多了!」程雅歆表示,學生為了完成經典五十,必須要挪出大量的時間、專注力,反而壓縮在專業領域學習的機會。陳楷翔補充,為了取得點數,學生只會瘋搶高點數的課程,或僅上網查詢書籍內容繳交心得,並無其他收穫。程雅歆更是直言:「經典五十本來就不應該存在!」對此,劉曜維則期待校方開放更多認證書目,未來元智學生會也將持續蒐集各方意見,檢討並改善現行畢業門檻的問題。延伸閱讀:暨大設通識講座為畢業門檻 中籤率低引爭議政大首解離校手續爭議 畢業條件鬆綁還權於生
青銀同跑馬拉松 清大盼造樂齡運動環境
生活
第1737期
青銀同跑馬拉松 清大盼造樂齡運動環境
2020-11-26
【記者林子頊新竹報導】熟齡選手各就各位,準備起跑,一旁學生陪走員不時確認熟齡者的身心狀況,老少協力奔向終點。22日國立清華大學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團隊於清大南大校區操場舉辦「活力健走迷你馬拉松」,邀請大學生和高齡者齊心完成競賽,期望高齡者能重拾運動的樂趣,也讓青年共感長者運動的不便。 高齡奶奶不懼怕運動,根據其身心狀況決定以健走完成「活力健走迷你馬拉松」競賽。 圖/林子頊攝活力健走迷你馬拉松競賽全長5.2公里,以「安全」、「適性」為比賽宗旨。團隊安排大學生陪同長者參賽,期望老年人可以突破對運動的恐懼。年長者透過強度較低的有氧馬拉松,了解自身運動狀況,進一步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此次馬拉松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分速賽道,參賽者可自行選擇賽跑位置,依自己的身心狀況決定靜走、慢跑或是全力衝刺完成競賽。參賽長者萬燦輝讚道:「這是有層次的馬拉松,適合各種運動程度的年長者,分道的設計降低了參賽者的壓力。」 國立清華大學學生陪伴90歲高齡老年完成5.2公里的馬拉松競賽,全程在旁關心奶奶的身心狀況。 圖/林子頊攝 清大學生擔任陪走員,賽中隨時確認高齡者的參賽狀況,從旁鼓勵長者堅持到底。USR團隊成員、特殊教育學系學生林宜蓁全程陪伴90歲的奶奶參賽,他觀察比賽進行到一半時,奶奶雙腳的力量不夠,需使用雨傘成為第三隻腳。他建議主辦單位規劃年長者的運動競賽可以更加貼心,「多準備一些輔助器材,提供更友善的資源。」USR團隊負責人、王俊程說明,此協力比賽讓年輕人認識長者運動過程可能發生的問題,團隊也期望老少能透過運動跨越世代交流。 比賽開始前選手領取運動補給包,並將參賽號碼別在身上作為識別。 圖/林子頊攝清大學生除了擔任陪走員也身兼比賽志工,協助處理行政事務。化學系學生李慕慈選修「產業創新與生涯探索」課程後,對高齡產業深感興趣,於是決定參與協助馬拉松競賽。他與該課程同為高齡組的夥伴在賽後設計「老歌猜猜猜」交流活動,運用經典老歌引發高齡者共鳴,拉近老少的距離。李慕慈說道:「老少互動除了能給予年長者陪伴和關心,也能運用專業知識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此課程集結不同科系學生,共同探討熟齡議題,王俊程表示各領域學生能結合各自專業設計創新服務,「工學院學生能打造智慧科技輔助運動裝置,其他像是音樂系學生也能運用專業,配選出適合高齡者運動的樂曲。」 國立清華大學學生舉辦「老歌猜猜猜」趣味活動,拉近與年長者的距離,播放經典老歌使高齡者產生共鳴。 圖/林子頊攝活力健走迷你馬拉松競賽為清大USR「熟齡健康生活創新研究與實踐計畫」下的活動之一,團隊發現長者缺乏合適的肌力訓練運動設施,因此決定為高齡者設計更友善的運動設備。此外,團隊也舉辦老少交流工作坊分享運動相關知識,期望能讓長者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除了此次馬拉松,團隊也為社區高齡者設計專屬運動課程,由運動指導員教導年長者正確地使用健身器材,讓團隊學生搜集長者運動過程的生理數據,研發偵測身體狀況的健身輔助裝置。清大副校長戴念華致詞表示,此計畫未來將從社區發展至長照中心,推動長照俱樂部,使高齡夥伴們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打造更友善的運動環境。 「活力健走迷你馬拉松」競賽為國立清華大學熟齡健康生活創新研究與實踐計畫的活動,藉由運動期望能促進老少交流。 圖/林子頊攝
鐵路便當節北車開跑 台鐵藉活動喚民懷舊情懷
生活
影音
第1736期
鐵路便當節北車開跑 台鐵藉活動喚民懷舊情懷
2020-11-19
【記者吳嘉倪、楊人熹綜合採訪報導】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大廳內,充斥著濃濃的便當香氣。2020第六屆鐵路便當節於13日至16日舉辦。有別於過去參展者以國外業者居多,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外廠商進駐數量大幅減少,而國內業者參展數量,則是史上最多。不僅國內參展業者數量增加,今年的參與民眾也比往年更多。面對大量的民眾,主辦單位做足準備,於活動會場設置火車外型的用餐區及立食區,讓民眾得以即時享用熱騰騰的便當。此外,主辦方及廠商也在現場販售周邊商品,讓民眾在吃便當之餘,能同時享受購物的樂趣。首度參展的民眾翟宗信說:「有介紹各個國家不同的便當,台灣的便當也有介紹。」先前受到疫情衝擊,火車上禁止飲食的規範,使鐵路便當的銷售量大跌。不過,隨著疫情趨緩,台鐵重新開放車內飲食後,鐵路便當的業績又逐漸回升。對此,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附業營運中心業務科科長陳依伶坦言,疫情及政策確實影響了鐵路便當的業績,「禁止飲食期間,全年業績衰退了26%。恢復列車上飲食後,10月份的業績已經回升至疫情前的八、九成。」近幾個月來,因民眾無法出國旅遊,國內旅遊商機復甦。而台鐵也搭上這波風潮,推出許多優惠方案。例如花東線莒光號、TR-PASS的票價折扣,以及追加鐵路早鳥票等。官方期望透過各式優惠,提升民眾搭乘火車的意願。臺鐵管理局營業科科長許民杰也表示,今年確實受到疫情影響,導致TR-PASS銷量減少。不過,由於台鐵推出票價優惠,統計至8月份為止,已賣出了近6000張,達到預期的銷售成績。邁入第六屆的鐵路便當節,不只吸引大批業者及民眾參與,也加深鐵道與便當間的羈絆。台鐵官方期盼,透過活動及促銷方案,喚起台灣民眾對鐵道文化及鐵路便當的情感,也為振興國內旅遊盡一份心力。
鼓勵國民運動 美感恩節扮火雞慢跑
國際
第1716期
鼓勵國民運動 美感恩節扮火雞慢跑
焦點
2019-12-04
【記者傅有萱綜合報導】「奔跑吧!火雞們!」一年一度的感恩節來臨,美國民眾會在這個盛大的節日準備佳餚,邀請親朋好友歡聚過節。然而,餐宴背後,伴隨的卻是遠超出健康值的熱量,因此「火雞慢跑」便應運而生。大夥兒將自己打扮成俏皮的火雞參加慢跑,盼透過這樣的方式,鼓勵更多人外出運動,消耗感恩節大餐所帶來的熱量負擔。 「火雞慢跑」是一項起源於1896年的活動,最初目的是為了鼓勵民眾於感恩節大餐後,外出運動消耗熱量。 圖/凱特琳.惠勒提供由基督教青年會(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YMCA)發起的慢跑活動起源於1896年,組織希望藉由舉辦慢跑賽的方式,在感恩節這天,將所收的報名費用捐給清寒家庭。發展至今,活動已吸引許多慈善團體及社區單位陸續響應,美國各地每年皆有超過250場「火雞慢跑」。東部中央大學(East Central University, ECU)學生丹妮爾.戴維森(Danielle Davidson)便表示,自己相當喜歡這個活動,「以參與火雞慢跑的方式慶祝感恩節,除了可以挑戰自己,也讓這個節日變得十分有趣!」 有民眾變裝成蔓越莓汁、青菜、烤火雞等,一同組成「感恩節大餐」,參與火雞慢跑活動,畫面相當吸睛。 圖/凱特琳.惠勒提供 美國每年皆有超過250個地區會舉辦「火雞慢跑」,幫助社區提升認同感,也為當地注入新的活力。 圖/凱特琳.惠勒提供這項活動之所以於今年重掀熱潮,源於一份在網上瘋傳的數據。根據「Active.com」公布的調查指出,感恩節時,平均每位美國人會在晚餐攝取3000到4500卡路里以上的熱量,令民眾驚訝不已。許多人因此爭相報名參與當地的火雞慢跑,希望可以在不破壞過節氛圍的前提下消耗熱量。首度參與活動的美國德克薩斯州沃思堡市的社區組織成員喬凡尼.托雷斯(Giovanny Torres)分享,盼自己透過這個活動保持健康、減輕身體負擔,「火雞慢跑可以鍛鍊身體,同時幫助我的腦袋更加清醒!」戴維森也說:「感恩節大餐的熱量真的超出我們想像,而此活動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 火雞慢跑活動雖沒有強制參與者必須變裝,但仍有不少人自發性地扮成火雞感恩節大餐裡的烤火雞,使活動更具過節氣氛。 圖/馬克.卡拉漢提供事實上,百年過去,火雞慢跑也從原本鼓勵民眾運動的理念,轉為較多元的形式,亦不再侷限參賽者的服裝造型。例如,有不少地方組織便將該活動結合淨灘、變裝派對等,希望吸引各年齡層民眾參與。跑步教練馬克.卡拉漢(Mark Callaghan)就透露,自己最喜歡活動中的變裝部分,因為可以看見各種不同造型的人物在慢跑,「我最鼓勵大家扮成火雞,因為烤火雞是感恩節大餐的傳統,這樣特別有在過節的感覺!」 比賽一開始,參賽者大步向前邁進,其中也有人加入造型變裝,場面十分壯觀。 圖/凱特琳.惠勒提供隨著美國各地方組織及社區鄰里的響應,「火雞慢跑」每年皆吸引超過1萬6000人參與,堪稱是「美國最長的感恩節活動」。維吉尼亞州阿靈頓郡地區火雞慢跑執行總監洛基.希金波坦(Rocky Higginbotham)說明,很多美國的小型社區都因為舉辦火雞慢跑而提升了社區認同感,他們也在活動時,呼籲民眾勿忘感恩節的意義,「在感恩節這天,我們以趣味慢跑傳達感謝之情,而這個活動使我們更加健康,也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
再「接」再「力」 國體馬拉松賽重回冠軍寶座
體育
第1714期
再「接」再「力」 國體馬拉松賽重回冠軍寶座
2019-11-20
【記者楊瑞盈新北報導】「呯!」槍聲一響,選手爭先衝出起點。「2019 MIZUNO馬拉松接力賽」17日於新北市金山青年活動中心登場。去年因故缺席賽事的國立體育大學,在今年重新踏上北海岸賽道,再次取得大專甲組冠軍。在大專乙組方面,由國立臺灣大學連霸冠軍,並打破他們去年創下的紀錄,以2小時34分41秒的成績刷新大會紀錄。 槍聲一響,選手都爭先衝出起跑線,期望能於第一棒與對手拉開更多距離,為隊友爭取更多時間。 圖/楊瑞盈攝國體隊長陳弘勛表示,因中華民國108年全國運動會剛結束,本次比賽並沒有特意再做調整訓練。「想告訴大家,我們沒有漏氣,冠軍還是屬於我們的。」他笑著表示,今年重返賽場,目標就是拿回冠軍。國體隊第六棒選手陳昭郡則坦言,賽前很擔心自己的表現。他說明,近期接了代課老師的工作,身體一直處於疲憊狀態。但比賽過程中,想到前面隊友的辛苦和努力,讓他累了也不會輕易放慢速度,「就算只有一秒,我也想爭取。」 第一支完成比賽的隊伍是國立體育大學,重新踏上北海岸賽道,他們再一次取得冠軍。 圖/楊瑞盈攝「第二次奪冠與第一次心情不一樣,因為去年很意外能奪冠。」臺大隊最後一棒選手潘宥廷分析,今年的成員與去年大致相同,但每人實力都有增長,再拿下冠軍很開心。「再次奪冠且打破紀錄,說明我們的實力有所增長。」本次比賽為馬拉松接力賽,每棒的路程都不一樣。談及隊內如何安排棒次,潘宥廷指出,比賽規定第三棒跟第六棒須為女生,而第四棒跟第五棒的路程較長且有上下坡,會交給實力最好的隊員,第二棒跟第七棒的路程較平坦,會交給配速較為穩定的隊員,以穩定的速度跑完。臺大隊第一棒選手陳昱學說:「第一棒要選臉皮厚的,因為賽前要卡位。」而潘宥廷則笑著聲稱,因為他是剩下的一個,所以跑第八棒。 大專乙組的冠軍由國立臺灣大學取得,他們再次打破大會大專乙組的紀錄,比去年創下的紀錄快了2分42秒。 圖/楊瑞盈攝陳弘勛提及,與個人賽不同,馬拉松接力賽考驗默契。「冠軍是屬於大家的。」國體隊第三棒選手賴庭萱表示,長跑是與自己的對話,而接力賽是關乎整個團隊,每位選手都要彼此相信,每個隊員都很重要。陳昱學說到,因為是團隊比賽,進步幅度是累計的,「所以每個人只要進步一點點,整個隊伍就會提升很多。」
邀小胖威利病友「跑」出戶外 活動同促民眾關懷罕病
生活
影音
第1712期
邀小胖威利病友「跑」出戶外 活動同促民眾關懷罕病
2019-11-08
【記者劉庭莉、黃婕新北採訪報導】槍聲一響,大家開始向前奔跑,小胖威利症患者也跨出腳步往終點線邁進。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3日在二重疏洪道運動公園,舉辦愛無限公益路跑,由小胖威利病友準備太鼓表演為活動揭開序幕。本次路跑特別為病友家庭設立樂跑組,鼓勵病友參加活動、接觸人群,一起走出戶外。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理事長蔡立平表示,辦路跑活動是因應小胖威利症患者日常生活的需要,提供戶外運動的空間,並利用此機會,讓社會大眾認識小胖威利症。除了路跑外,現場也規劃闖關活動,透過翻牌回答問題,讓民眾對於小胖威利患者有更多了解。「我們其實跟著某一位小胖威利一起跑。」參與民眾李郁萱認為,病友很有活力、不氣餒,能堅持完成路跑。參與民眾陳毓婷接著表示,闖關內容在特教系是很重要的知識,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此次路跑中,了解小胖威利的病徵。小胖威利症全名為普瑞德威利症候群,是天生染色體缺陷導致的疾病,會造成病友發展遲緩、飲食過度、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更因天生肌肉張力不足,需經常運動,避免肌肉無法支撐身體,加重骨頭及關節的負擔,連帶加快身體退化。小胖威利症病友林子皓的媽媽李達瓏指出,因為小胖威利症患者屬於骨骼發育不佳的孩子,因此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提供腳踏車機等運動設施,規定病友做運動,並安排瑜伽等體能課程,幫助其成長。而本次公益路跑獲得的募款,也將提供給小胖威利日間作業設施中心,讓病友能受到妥善的照顧。除了受照顧的角色外,小胖威利症患者平時也會製作護唇膏、防蚊液等商品去愛心義賣、自力更生。協會希望透過這次路跑,讓民眾以平常心和小胖威利症患者相處,並讓民眾了解許多罕見疾病患者,需要的不只是醫療照顧,更是大家的尊重和關懷。https://youtu.be/-r1nYdUryVE
飲「水」思源 彰化跑水節延續感恩先人古禮
生活
影音
第1712期
飲「水」思源 彰化跑水節延續感恩先人古禮
2019-11-08
【記者王品淇、白欣彰化採訪報導】民眾踏著雀躍的步伐,快步踩進已有300年歷史的八堡圳,體驗獨特跑水活動。2019彰化二水國際跑水節於2日盛大登場,今年以「通圳300年, 感恩三世紀」為主軸,邀請二水鄉在地民眾表演,展現熱情活力,並重現祭祀古禮,延續感恩先民開鑿八堡圳的傳統習俗。二水鄉公所主任秘書鄭樵濃表示,跑水節由來是為了紀念林先生,「他是技術指導,可是我們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因此在跑水節規劃不同的祭祀活動以表達感謝。為感謝先人成功引水至八堡圳,二水鄉每年舉辦跑水節,並讓民眾進入八堡圳中體驗跑水文化。參加活動超過二十年的在地農民陳銀純透露,多虧前人開通八堡圳,自己才能在家鄉種植菜瓜,因此每年都會在活動中擺攤。而跑水節的另一特點則是3日舉行的馬拉松,二水跑水馬拉松活動舉辦至第三年,已名列全國十大馬拉松賽事,因賽道中含300公尺跑水道,且融合跑水習俗,成為全台唯一可以跑在水中的馬拉松,吸引不少跑馬迷前來朝聖。民眾吳年恩說:「我們同事建議說參加彰化的三個馬(拉松)的話,鹿港、田中跟二水一定要來參加,(泡在水裡)正好可以讓腳紓緩一下。」除了祭典活動,主辦方也在現場舉辦農產市集,邀請二水在地鄉民與彰化農民擺設攤位,藉此推廣彰化的優質農產,並規劃一系列DIY手作活動,讓親子一起認識在地農作文化。參與農產市集的彰化蜂農王兆和表示,因為八堡圳是是對彰化平原很有意義的一個水源,對稻米生產也是很重要的灌溉區。據主辦方統計,今年跑水節估計約有三萬人參與,希望透過活動讓更多民眾了解流傳百年的水圳祭典,藉此將飲水思源之意持續傳承下去。https://youtu.be/HNbpoU7D0_g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