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捍衛空氣品質 民眾籲實現2028無煤中火
影音
第1804期
捍衛空氣品質 民眾籲實現2028無煤中火
2024-12-19
【記者何依庭、蔣若暄採訪報導】民眾、醫師與立委攜手推倒象徵減煤目標的煙囪裝置,向政府喊話表達捍衛健康與呼吸權的決心。由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與彰化縣醫療界聯盟主辦的「1215台中反空汙.抗暖化氣候集會」,15日於台中市議會中庭廣場展開。活動針對台中火力發電廠長期燃煤發電對健康與環境的影響,呼籲政府實現「2028無煤中火」目標。環團主張政府應戒斷燃煤依賴,透過等量煤改氣與逐年刪減購煤預算,改善中部空污問題,並響應全球減碳趨勢。南投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人林翠蘭說:「我們今天站出來,就是希望我們的政府愛民如子,如果把人民當作兒子女兒,他會願意讓他們吸毒?」 根據資料表示,台中火力發電廠去年的碳排放量在全球電廠排名中,僅次於俄羅斯與南韓,名列第三。而在二氧化硫與粒狀物的排放量排名,中火更是全球第一,這些有毒汙染物逸散在空氣中,也被認為是造成台中市肺腺癌罹患率全國第一的主要原因。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周崇光解釋道:「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都是都市空氣品質最關鍵的問題,所以它對於我們中部的空氣品質污染,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子。」 主辦方認為,政府原先推動「煤改氣」政策,計畫以天然氣替代燃煤發電機組,降低空污與碳排放。然而實際執行後,卻因高科技產業的用電需求,在增加燃氣機組的同時,仍未拆除應該被替換的燃煤機組,使中火規模擴張至11.4GW,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廠。這不僅提高中部居民健康與環境的持續威脅,同時加重碳排放淨零壓力,引來社會各界質疑。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教授劉銘龍補充:「主要影響是他沒有清楚交代,這六部所謂緊急備轉的燃煤機組,它的使用規範是如何。」 此次集會提出四大訴求,包括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承諾達成2028無煤中火,推動1:1中火等量煤改氣,每新增一座燃氣發電就應替換一座燃煤機組;要求台中火力發電廠一期燃氣計畫上線後,應減少860萬噸煤炭使用量;並期望立法院通過新版主決議文,逐年減少購煤預算以達成在2029年全面終結台電燃煤發電的目標。立法委員楊瓊瓔表示,燃氣機組安裝好後,就必須拆掉燃煤機組,「才是真正在保護我們台中人的呼吸權。」台中市爭好氣協會聯盟執行長岳祥文也說明:「台灣絕對有條件去發展100%的再生能源,只是在這個過渡期,我們還有個很好的武器就是節能,大廠只要願意減一些些,對台灣的用電量、對整個環境就有非常大的幫助。」 此次集會不僅反映出民眾對台中空污問題的不滿,也呈現社會對淨零碳排的共同追求。在推動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台灣該如何平衡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降低高汙染能源的使用,並投入再生能源開發,將成為民眾希望政府深入思考的重要議題。
「J-path」計畫推淨零轉型 邀青年實踐永續新概念
生活
第1799期
「J-path」計畫推淨零轉型 邀青年實踐永續新概念
2024-11-15
【記者周依恩宜蘭報導】宜蘭縣環保局「J-Path宜路有你『淨好生活,零的日常』宜蘭淨零公正轉型系列活動」(以下稱「J-Path」計畫)於9日至10日舉行「『淨零・競零』社會創新挑戰GO!」活動,邀請青年認識宜蘭在地的永續實踐者,透過參訪看見推行永續發展需要面對的挑戰,並將經驗帶至日常生活中,反思個人行動的可能。 活動與宜蘭在地的創新永續實踐者合作,如使用在地食材的餐廳、深耕地方創生或環境教育的單位等,並讓參與者組隊自主探索。參訪過程中,參與者需和參訪單位互動並完成專訪,同時自行發想出能實踐的永續公益行動,最終在成果發表會上與他組交流分享。參與者阿勇(化名) 讚許道:「有實際經驗的人講解與帶領是差很多的,不會只是看過去,而不知道背後故事。」他認為,活動提供了對話和深入理解永續議題的機會,讓他不只看到案例的表面,而是能聽見行動背後的思考與經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碩士生,同時有修教育學程的王巧貞也表示,在與宜蘭縣立岳明國民中小學校長黃建榮的對談中,對該校「樂觀小帆手」鼓勵學生勇敢實作的海洋教育理念印象深刻,突破以往侷限在教室裡的教學模式,給予他對永續與教育結合的新想像。 談及淨零的公正轉型,「J-Path」計畫承辦湯翊羚解釋道:「推行淨零的過程會衝擊到一些人,因此公正轉型是希望找出可能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思考各方可以有哪些應對方式。」他補充,政府推廣公正轉型,期望促進社會溝通,盡可能避免因為淨零而造成新的不平等。然而公正轉型對公眾而言還太過陌生。宜蘭目前雖已有許多在永續議題發展成熟的案例,但多數業者仍不熟悉淨零如何與公正轉型連結。「J-Path」計畫的專案執行羅育如指出:「他們對環境已經夠有意識了,只是下一步漸漸會需要面對公正轉型的問題。」例如太陽能、風電、水電等綠能發展,勢必會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與既有農業生態造成衝擊。阿勇也觀察到海洋保育轉型的兩難,他反思,「真正需要面對和溝通的群體,可能因為他們正屬於權益受損的一方,或可能淨零本身與他們的生計衝突。」阿勇說。因為看見永續目標與漁民生計之間的利益衝突,他認為展開對話雖然重要,卻深具挑戰。 臺北醫學大學學士後護理學系學生黃築亭表示,自己過去對永續的概念只停留在攜帶環保杯,參訪後有所體悟,他說道:「非籠飼的雞過得比較健康和開心,所生出的蛋也對我們身體比較好,這是個正向的循環。」他表示在理解價格背後反映的價值後,將來更願意消費支持這些小農。「淨零其實是一種從社會、文化到經濟的變動。但在台灣,人們往往以為淨零只是政府的事。」「J-Path」計畫主持人王穎達說道。他強調,淨零公正轉型應該是整個社會的運動,而此計畫聚焦於青年,希望對淨零公正轉型的概念能從認知到認同,進而展開行動。羅育如也期許,希望在推動​​青年了解永續實踐的同時,也透過青年將公正轉型概念帶入社區,促進社區在淨零減碳之餘,有意識的思考轉型所需要面對的議題。
【社論】如何避免轉型正義教育流於形式?
校園
第1798期
【社論】如何避免轉型正義教育流於形式?
2024-11-08
教育部近日推動「補助大專校院辦理轉型正義教育實施計畫」,補助項目包含使用政治檔案進行學術研究、拆除威權象徵物後的空間重建等,每案最高補助30萬元。不過國民黨立委葉元之質疑,政府是藉此將「政治黑手」伸入校園,推動台灣民族主義等特定意識形態。 教育部此計畫主要依據國家轉型正義教育行動綱領。據此,轉型正義所稱之「正義」,乃是站在確認人權為普世價值之基礎,要求國家統治權[遵守法治原則;「轉型」乃指國家從結束威權統治、殖民統治或武裝衝突,過渡至民主和平期間 ,承認與平復前一時期大規模人權侵害造成之歷史傷痕。「轉型正義教育實施計畫」鼓勵大專院校「運用多元形式推廣,以傳遞轉型正義價值文化」,包含舉辦讀書會傳達轉型正義理念、參訪不義遺址以反思威權統治,或以拆除蔣公銅像等威權象徵,否定威權統治之合法性。然而,這樣的補助計畫真能讓大專校院師生充分理解,並將轉型正義付諸實行嗎? 相較於德國、南非等威權轉型國家,台灣的轉型正義教育起步較晚。台灣政府在2000年政黨輪替後,開始規劃轉型正義,包含處理不當黨產和人權教育問題,例如保留並修繕白色恐怖期間關押政治犯的「景美看守所」和「綠島監獄」,並將之作為人權教育的展示基地。可惜當時朝野並未對轉型正義形成共識,致使許多關鍵法案無法順利通過,轉型正義進展緩慢。 但過去的歷史如果因今天的政治角力而無法還原,將非常遺憾,因此在談論轉型正義時不該混淆政黨政治立場,推動轉型正義不在報復仇恨,而是建立在和解的精神。2021年,國家教育研究院和國家人權委員會首次舉辦「教科書轉型正義」研討會,並將國家暴力和轉型正義議題納入108課綱。至此,國高中生得以透過正式課程,了解人權議題,並反思歷史。而如何在大專院校持續推動轉型正義教育,並讓未接觸過108課綱的大專校院師生也能深入理解轉型正義,則是當前教育政策面臨的挑戰。 教育部的補助計劃立意良好,但若要避免教育政策流於形式,在鼓勵大專校院師生實地走訪不義遺址、去除威權象徵之前,應先著力於不義遺址保存運動。根據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定義不義遺址意指曾經作為威權體制服務的場所,用以拘禁、酷刑、偵訊、處決、掩埋該時期政治受難者,它們不僅是具體的物理空間,也代表特定時空的事件背景。 然而隨著環境變遷,不義遺址因各種開發案而逐漸失去原貌。此外,在所剩為數不多的不義遺址保存運動過程中,民眾很難能實際參與保存的規劃,經常遇到政府資訊不公開、無法取得足夠檔案的問題;另一方面,不義遺址的調查研究工作缺乏足夠的可近用資源,也使得在地的民間團隊難以形成、延續。保存不義遺址與去除威權象徵的工作密不可分,不義遺址若難以辨識,也表示該歷史事件的記憶再無物質憑依,也將使「去除威權象徵」的討論更加無以為繼。 因此,除了補助大專校院師生走訪不義遺址,也應鼓勵他們深入思考不義遺址的保存方案,甚至親身參與這些保存運動。透過實際參與,師生才能夠更具體地理解不義遺址保存運動中的困境,以及其留存對社會與歷史記憶的重要性。參訪活動則可參考「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模式,邀請政治受難者現身說法,帶領青年實地走訪白色恐怖等歷史場景,將這些經歷與現代人權議題連結,促使學員自發反思歷史,並持續關注台灣的轉型正義。唯有透過這樣的方式,大專校院師生方能理解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並賦予轉型正義更深遠的教育價值,進而實現承認與修復過往大規模人權侵害所留下的歷史傷痕,最終達到和解的目的。
聚光燈後的永續困境 藝術產業如何邁向綠色轉型?
專題
第1792期
聚光燈後的永續困境 藝術產業如何邁向綠色轉型?
2024-04-11
【專題記者何予、賴羿安、林詩祐、蔡愷恆綜合報導】閉展後,人潮散去。藝廊實習生小怡(化名)打開工作人員才能進入的儲藏室,看見那堆由保麗龍、泡綿紙、塑膠袋與難以拆解的混合素材組成,隱隱反射展覽燈光線的一座銀白小山,數量多到足以佔滿六到八人電梯的空間。如同光與暗,觀眾的注意力容易聚焦於光線下的藝術品,難以看見背後的創作、包裝、運輸、佈展過程,以及可能造成的碳排放與廢棄物。藝術產業並非如外界所想像的環保,台灣藝術永續聯盟表示,以舉辦2020年的台北雙年展為例,總計排放32.5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消耗2公頃的森林。隨著時代演變,國內外藝術家不只在題材上關注環境永續,更以廢棄物作為創作媒材。然而,依然難以避免包裝消耗品、一次性裝飾及塑膠垃圾,藝術產業該如何實踐永續? 協同策展人蔡明君與策展人陳泓易、藝術家陳宣誠在《後植民計畫》展覽作品《懸亭》,正是利用前一檔作品媒材與當地舊窗戶廢材設計而成。 圖/取自後植民計畫粉專藝術品包材難重複使用 替代策略減少廢棄物數量現已有許多藝術家透過再生材料當作素材,但在將作品運輸到展場的過程中,還是需要以各式柔軟材料包著作品,保護藝術家的心血免受傷害。若是較小型的國內活動,有些藝術家傾向以手邊的二手素材自行包裝並運送到現場。至於大型藝術博覽會,則多委託專業運輸公司負責,尤其國際長程運輸的作品損壞風險高,因此保護程序更謹慎,材料也更複雜。鶴軒藝術藝廊創辦人陳鶴舉例,日本運輸公司會以報紙、氣泡布、保麗龍將紙箱的空間填滿至實心,確保藝術品在運送過程不會損壞。面對大量廢棄包材,許多材料大多僅供一次性使用,像是容易變形的氣泡布,或是具有特殊尺寸的保麗龍,藝術家和場館就算想重複使用也不太可行。非畫廊副總經理徐孝貴無奈解釋,「儘管有環保與永續念頭,但在藝廊,氣泡布等材料頂多重複使用一兩次就會淘汰。」小怡也有類似的觀察。他提到,木乃伊式的綑綁包覆方式,容易在拆除膠帶時破裂,而失去原先的保護效果,不堪再次使用。在有限成本下,藝術家各自發展永續的替代策略。長期關注藝術永續議題的策展人蔡明君分享,在展覽《院》中,他不搭任何展牆、台座等一次性木作結構,減少產生額外廢棄物。陳鶴為了重複使用運輸作品時的包材,僅將膠帶貼於氣泡布封口處,以避免拆卸造成的大面積破損。曾任教於虎尾科技大學的退休教授,同時是該校藝術中心的指導老師林俊男則選擇用舊棉被替代氣泡布。如果展覽中不得已使用木板、塑膠類製品等一次性耗材,他也會於結束後提供給需要的學生、街坊鄰居索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鄭尹真談及,每檔展覽結束後,校園內的垃圾場都會堆滿木料,成為一座廢棄山丘。 圖/鄭尹真提供盼建立交流平台與資料庫 共尋藝術永續解方部分個人藝術家、工作室已具備藝術永續概念,並開始在能力範圍內實踐。然而,視覺藝術聯盟(以下簡稱視盟)國際交流專案經理范宇晴表示,經過台灣藝術永續聯盟全台調查後發現,面對席捲而來的全球趨勢,「大家還是在單打獨鬥。」雖有不少藝術工作者正在默默實踐永續,但因缺乏交流,導致迴響力道不足。「這是因為缺乏了揭露訊息的平台。」范宇晴說明,台灣藝術永續聯盟成立於2022年,由視覺藝術聯盟、表演藝術聯盟和畫廊協會等民間組織組成。聯盟不只推動及監督政策,也希望提供平台,讓藝術永續的實踐方法和知識集結、流通。文化部表示,未來將建立「藝術永續資料庫」,讓業內人士能觀摩藝術永續範例,累積知能及實作經驗,形成正向的循環與風氣。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的李根政更進一步點出,「目前欠缺產業內部由下而上的討論。」不只要官方推動,也需要產業內不同從業人員間自發性的對話、交流,才不會淪於形式。李根政認為,近年來可看見台灣與國際接軌的企圖,不過大型國際展覽最大的問題是交通產生的碳排放,策略多著重在減碳,不見得適合台灣普遍為中小規模的藝術場館。范宇晴也表示,視盟不希望總是透過國外的案例去了解永續議題,台灣應該試著找出自己的途徑,因此向文化部提案,在全台250間藝術機構展開訪談調查,包含個人工作室、非營利組織和美術館等。 《畫廊ESG手冊》及《視覺藝術綠色展覽指引》由台灣藝術永續聯盟策劃、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執行,調查國內外作法,在材料選擇、能源和運輸等方面提供可行作法,目標是引導產業自發行動。 圖/何予完善跨域溝通 共謀藝術產業減碳解方藝術作品的生命週期會經過製作、運輸、展出和廢棄,需要從業人員發揮各自專業,在各階段參與環保與減碳。也因每一檔展覽的規模和呈現方式差異大,蔡明君認為,若要進一步擬定永續實踐方法,可由環境工程師提供一對一諮詢,協助計算碳排並給予減碳建議。臺北市立美術館2020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計畫,藉由估算展覽產生的碳足跡,號召藝術產業反思自身造成的碳排放。該展選擇以種樹達到碳中和,雖然事前已徵詢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現升級為行政院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卻因不了解台灣的林業經營,以及生態保育目標缺乏共識等因素,引發爭議嚴重的「大崙尾砍伐事件」(註一)。蔡明君感嘆,「困難的是如何有效推廣環境永續,而不是讓本意良善的計畫,變成製造破壞的計畫。」李根政呼籲,跨領域的對話除了需要徵詢專業工作者,也需與社會運動人士交流。註一:大崙尾砍伐事件源自政府未與民間環保團體釐清「台北公有林」定位,且對於復育的樹種意見歧異,砍伐面積約10公頃的林地,衍生成「為了種樹而砍樹」的爭議。藝術永續若要有效實踐,跨領域的積極交流必不可少。文化部推動藝文產業2050淨零碳排轉型趨勢,精確計算藝文產業的碳排總量,同樣需要環保相關專家等協助。台灣藝術永續聯盟正在著手調查當前缺乏的碳排數據,並就目前已知數據製作碳排計算器,開放不同機構申請,讓藝術產業工作者記錄自己的碳排總量,了解不同季度和年度變化。除了碳排量計算,廢棄物減量也是永續的重要課題,材料開發或許就是長期解方。徐孝貴表示,希望未來有便宜且可植生物分解的素材可供選擇。由於目前台灣還沒有可替代氣泡紙的環保包材,林俊男也期待政府能夠投資開發可分解包裝。台灣藝術永續聯盟目前正致力於永續材料的研究,並參考國外的綠色藝術實驗聯盟 (Green Art Lab Alliance, GALA)的未來媒材銀行(Future Materials Bank),期望推廣無毒及可分解的環保媒材。 國外的案例如Hexcel Pack公司以100%回收且可生物分解的紙張作為包裝材料,取代常見的一次性塑料氣泡布。 圖/截自Hexcel Pack官網經費不足成藝術永續阻力 政府提供企業投資誘因預算考量是藝術永續難以普及的一大原因。林俊男無奈坦言,藝術中心的預算過少,難以負擔外國開發之環保運輸器材,導致無法完全落實藝術環保。舉例來說,目前光是租借一只大型烏龜箱(註二)就必須花費6000歐元(約台幣20萬), 一般單位根本無力負擔。不只校園,商業畫廊更以營利為主要考量。徐孝貴也表示,「觀念大家都有,問題是在現實環境中找不到支持的資源。」資源有限,若在成本上沒有更經濟的替代方法,大家還是傾向舊有選項。註二:烏龜箱為藝術品包裝運輸時,能夠重複使用的包裝箱,可取代需不斷訂製的木箱。 台灣藝文產業市場規模較小,大多仰賴政府資源。文化內容策進院(以下簡稱文策院)推動「ESG for Culture專案」,鼓勵藝術家實行環保永續觀念,吸引企業投資,以提升企業ESG形象及產業競爭力。文策院持續協同專業顧問機構,向藝文業者溝通企業關注的ESG議題,以訂定執行方向。文化部則啟動「淨零排放—文化產業減碳科研輔導計畫」,補助藝文團體及相關機構投入ESG及藝術永續議題研究與行動,並在2022年時,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和臺灣證券交易所協調,於《112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指標》的「推動永續發展」中新增評鑑指標,鼓勵上市上櫃公司透過贊助、投資、採購等行動,將資源挹注文化藝術產業。除此之外,范宇晴也期望,文化部能推出永續標章評鑑制度,制定具公信力的計算標準並獎勵企業。一方面讓大眾在觀展之餘,了解藝術永續觀念;另一方面,則讓企業基於ESG考量,更願意支持有永續意識的場館及藝術家。綠色浪潮無可迴避 盼藝術永續向民間扎根環境文明已是當代人類無可迴避的課題,蔡明君提醒,藝術在社會中作為教育與推廣的角色,透過產業自身的永續實踐與改變,或許也能讓觀眾一同在乎環境永續。正因藝術的特徵是不斷探索人性,不斷提問,身為藝術創作者無可避免需要看見問題,不能否定舉辦一場展覽所帶來的浪費與環境損害。「藝術需要誠實。」李根政相信,比起外界監督,這將是個人內在需面臨的叩問。現在文化部的長期目標是讓永續、減量、低碳、節能等概念,逐步成為藝文產業的「標準配備」,進而改變需求與供給端。李根政觀察,「台灣的藝術永續討論還是停留在論壇或是研討會。」他期待未來藝術永續,能夠向民間扎根,不只從國外的案例汲取經驗,也能找尋到屬於台灣的那條路。 非畫廊副總經理徐孝貴表示,目前雖然有針對藝術永續的研討會,然而尚未有實際的細則與共識,未來還有一段路要走。 圖/林詩祐攝
教官退出校園再延期 國防教育師資待補足
校園
第1767期
教官退出校園再延期 國防教育師資待補足
2022-10-06
【記者梁家柔綜合報導】近日,總統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中,提及許多人向她反應「教官千萬不要退出校園」,使教官退出校園議題再次引發熱議。對此,教育部於9月29日表示,原定在2023年讓教官全面退出校園,預估將要延後至2030年,才能完成計畫。這項說法遭到立委質疑計劃成效不彰,也遭青年民主協會批評。2013年,立法院審查《高級中等教育法》修正案時,以附帶決議的方式,要求國防部及教育部必須在八年內完成教官退出校園。而2018年,行政院於《各級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第八條修正草案》中,明定教官自2023年8月1日應全面退出校園。而在5日,教育部長潘文忠於立法院質詢時表示,教育部在2017年就停止招考新進軍訓教官,考量目前軍方空間有限,且教官工作權尚須保障,因此,目前計畫仍以教官自然離退為主,不會強迫退伍。 教官除了教授全民國防課程外,仍然負有其它行政工作與學生輔導,最重要的是當學生發生緊急意外事件時,負責第一時間協助處理。 圖/王子綾提供根據教育部統計,大專院校現職教官約500人,相較四年前減少約400名。對於「教官退出校園」期限越拉越長,校園內仍有教官的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李貽安認為,教育部應加強配套措施,像是教官離校後輔導轉職等,而不是一直延長期限。而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諮詢小組委員朱軒立則認為,教育部必須說明延後的理由讓公民團體瞭解,必要時則須進行社會溝通。教官退出校園的政策已實施近五年,但全民國防課程的教學人選卻始終是爭議之一。2016年,前政大野火陣線社長楊子賢張貼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相關的海報,後遭教官撕毀。事後,他號召百人抗議,向教育部提出「教官退出校園」的具體訴求。而針對此次討論,他也表示自己強烈支持全民國防教育,但不一定要由教官擔任。他說:「轉型讓無論是軍職轉任經考試應聘,有相關能力的專業教師進入校園上課,校園的安全,交給保全處理;校園的教育,交給教師負責。」 由於近年兩岸情勢緊繃,教官退出校園後,全民國防教育的教學工作,也引發熱議。 圖/梁家柔攝近年來,許多大專院校的教官已陸續退出。部分教官人數較多的大學仍保有軍訓室,一些學校則因只剩零星幾人,而將軍訓室併入其他行政單位,甚至也有大學的教官已全面退出。為了補足全民國防課程的師資,各大專院校也相繼調整課程規定。政大目前只剩下一名教官負責全民國防課程,因此對於課程的新安排也刻不容緩。談及未來課程規劃,政大學生安全輔導中心主任古孟玄說明,全民國防教育課程日後將聘任相關教師授課,細節仍在規劃中。而保有軍訓室的國立成功大學,其軍訓室主任呂兆祥也表示,未來全民國防課程將會由通識教育中心辦理。事實上,像是教官已全面退出的國立臺灣大學,全民國防課程早已改由國防專業教師擔任。 多數校園的教官室(又稱軍訓室)將成歷史。以成大為例,未來將整併軍訓室與駐衛警察隊,移編至祕書室成立校園安全維護組 。 圖/ 王子綾提供不僅國防課程問題,轉型正義更是「教官退出校園」的核心爭點。「教官退出校園不只是把校園裡的不民主移除,更是主動創造民主校園的運動。」朱軒立激動地說。對此,古孟玄也認為,教官退出校園並非是不需要這樣的角色,而是對軍職身分出現在學校具有疑慮。教育部自2017年起,已停止軍訓教官招考作業,顯示教官退出校園已成必然。對此,呂兆祥認為,未來學校應著重於現有人員與新進人員的經驗傳承,與在職教育,以避免產生校園安全維護的空窗期。
轉型之路新解「馬」 台灣馬戲耍出新花樣
專題
第1764期
轉型之路新解「馬」 台灣馬戲耍出新花樣
2022-04-07
【專題記者吳姿芳、黃弈軒、單師樵綜合報導】《FOCASA 馬戲藝術節》活動現場,小丑戴著面具、穿著鮮豔多彩的服裝,踩著高蹺四處遊行,向觀眾熱情打招呼,互相擊掌拍照。而在紅白相間的巨大馬戲棚旁,小丑MimoFatguy(化名)頂著艷陽站在舞台中央,臉上塗有白、紅色顏料妝容,身穿西裝皮鞋,他利用誇大的肢體、豐富的面部表情,對觀眾耍把戲,換來一片鼓掌與笑聲。 踩高蹺的小丑於《FOCASA 馬戲藝術節》,身穿顏色鮮明服裝、戴上花俏面具,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圖/黃弈軒攝表演結束後,MimoFatguy步下舞台、轉變為嚴肅神情,與友人表示演出不符自己期望,隨後再獨自檢討表演哪個環節沒有控制好節奏。馬戲工作者多給予人樂觀、娛樂的形象,但在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他們耗去光陰,暗自精煉技術與設計表演劇本,只為獲得觀眾的肯定和支持。台灣馬戲產業曾在民國60、70年代風靡一時,直到電影、電視等新興產業興起、奪去觀眾目光,馬戲產業逐漸沒落,現今專注於培育馬戲人才的機構只有復興劇藝實驗學校與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合併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近幾年台灣馬戲產業再度活絡,與過去不同的是,比起專注於雜耍、特技等吸睛技術,馬戲工作團體試圖轉型,著重於「表演內容創作」,期望透過馬戲表演向觀眾傳遞一篇篇精采故事。然而,台灣馬戲工作者在翻轉固有形式的過程中面臨多重阻礙,轉型道路崎嶇又顛簸。匯聚多元領域人才 馬戲藝文分類難斷定馬戲表演過去多以動物為表演主角,像是獅子跳火圈、棕熊騎腳踏車,但隨著動保意識興起,國內早已明文禁止馬戲團使用動物演出,因此「人」成為馬戲聚光燈下的焦點。台灣現今馬戲工作者具備多元技藝,如人們熟知的踩高蹺、雜耍和走鋼索,另外像是劍玉、魔術、武術也都屬馬戲範疇。福爾摩沙馬戲團於民國100年成立,旨在創造多樣化的台灣馬戲藝術。團長林智偉召集舞蹈、魔術、武術等領域人才加入馬戲團。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說明林智偉的創團理念,馬戲工作者過去多在戲劇、電影裡「跑龍套」,例如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畢業不是當替身,就是在表演裡「插花」,「他永遠不會是主角,故事的主題也不圍繞在他身上,所以智偉就覺得我們明明有一身技藝,也訓練很辛苦,為什麼不能被視為藝術家?」 馬戲工作者擅長高難度技術,過去常是戲劇、電影裡的配角,不被眾人關注。 圖/《FOCASA 馬戲藝術節》提供而李宗軒為前雲門舞集舞者,因緣際會下,他透過一次合作認識林智偉,發現馬戲包含多樣演出形式,符合他理想中的表演藝術,「我以前跳街舞、又對美術感興趣,我在想除了雲門之外的舞台,我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因此他選擇加入福爾摩沙馬戲團,成為藝術總監創作、指導團內表演作品。即使台灣馬戲逐漸蓬勃發展,人才專業多元,從事人數比起其他類別的表演藝術團體,卻寥寥無幾。李宗軒描述,目前立案於文化部的舞團約200多個,馬戲工作團體則不到20個。他進一步說明馬戲工作者申請文化部年度藝文補助時遇到的瓶頸,「你看得到音樂類,而且還分現代、古典;戲劇也有親子、偶戲等等,但你找不到馬戲或是雜技,我們也是藝文團隊啊,請問我們要申請哪一項?」最後李宗軒只好申請與福爾摩沙馬戲團表演形式較貼近的舞蹈類別,但有限的經費撥給舞蹈團體就已非常困難,更遑論再分給馬戲表演團體。福爾摩沙馬戲團於四年前開始申請補助,李宗軒說:「就算申請到了,但數目還是微乎其微。」即使他們目前能夠取得文化部經費,李宗軒仍期望未來藝文補助新增「馬戲」項目,讓馬戲工作者更容易取得資源。國內教學異於創作方向 「馬戲棚計畫」解構舊思維台灣馬戲表演類型豐富,馬戲工作者需具有獨特的創作思維,才能在海量作品中脫穎而出。「我們觀察到大家比較著重在技藝上面,把某個項目練得非常好,但是對於馬戲『創作』,大家比較不知道該怎麼做。」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馬戲棚計畫承辦人黃琳惠道出台灣馬戲現階段面臨的難題,他舉例,台灣馬戲工作者大多出自戲曲學院,然而學校教授的課程偏重於技藝,缺乏有關作品創作思考的訓練。馬戲工作者林乘寬擅長雜耍,將塑膠環與霹靂舞融合地天衣無縫,他從國小五年級開始進入戲曲學院就讀,他認為台灣的馬戲教學方式過於僵化,「比如一個動作只能一直重複練,完全不用思考哪個動作會用到哪個細節的肌肉。」相較於國外教學模式強調個人優勢,台灣教學著重於技術,「在歐洲他們是挖掘每個馬戲演員的特色,但台灣像是在訓練一模一樣的特技機器人。」在台灣,除了學院體制,坊間也有許多馬戲相關課程,然而小丑MimoFatguy說:「我認為這樣的課程會製造出很多同樣的小丑,他們的妝、服裝、呈現的方式,基本上辨識度很低。」 小丑MimoFatguy(化名)認為,若自己與大多小丑一樣戴爆炸頭、穿上繽紛色彩服裝,娛樂小孩,將很快被表演圈淘汰。 圖/黃弈軒攝有鑑於此,「馬戲棚計畫」於民國109年啟動,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團隊期望改善馬戲創作領域,打造專屬於台灣的馬戲產業鏈。黃琳惠解釋,他期望學員在工作坊能靈活運用各領域的專業知識,突破原有的創作思維,例如學員楊世豪原為大環藝術家,透過馬戲棚計畫,他將卡夫卡的《變形記》融入作品中,拆解巨大鐵環後與身體結合,賦予表演新內涵。台灣觀眾求刺激 馬戲工作者陷技藝、創作兩難馬戲工作者嘗試跳脫創作框架之餘,國內外觀眾對於馬戲表演的偏好不一,導致表演者碰上另一層關卡。李宗軒認為,歐洲觀眾從小習於接觸各種藝術形式的馬戲表演,相較之下,台灣觀眾喜好高難度且刺激的技術演出。二十顆紅球垂直吊於木杯下,經過陽光的照射顯得更為耀眼,如同劍玉師小螺絲(化名)在IG自創的主題標籤(Hashtag)-「#每天都要熱血一點點」。他精湛的表演讓觀眾無法轉移視線,心甘情願將時間留給這位劍玉使者。與地心引力對抗,小螺絲深吸一口氣,將紅球同時往上拋,這二十抹紅與白以藍天為背景劃出一道道完美弧線,穩定地落於杯洞上。這時觀眾的歡呼聲環繞舞台,為小螺絲獻上支持與敬佩。 劍玉師小螺絲(化名)從高中開始學習劍玉,目前已累積至世界各地表演的經驗。 圖/黃弈軒攝現今小螺絲的表演總能獲得如雷掌聲,背後卻隱藏一段辛酸過去。「在國外他們已經很習慣看表演了,你在做很多不一樣招式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我已經知道你劍玉很厲害了,然後咧?」小螺絲於民國106年至法國亞維儂藝術節表演,當時他的表演以火影忍者為主題,在台灣總讓人熱血沸騰,到了法國卻沒有觀眾願意駐足觀賞,因此他選擇放棄過往表演模式,將所有道具收回箱子,隨機抽取道具在街頭即興演出,而創造出現今表演的雛型。福爾摩沙馬戲團也觀察到國內外觀眾對於相同作品,抱有相異看法。團隊作品「一瞬之光」曾於法國及台灣演出,講述生活中充滿馬戲精神,舉凡轉筆與轉書皆能成為馬戲的技藝。其中有個畫面為演員按摩一塊肉,並用熨斗將它燙平,李宗軒發現兩國觀眾對相同表現手法的回饋十分兩極,他說:「(台灣)很多人在看他想要看的東西,他已經就是有一種,你不是就應該把熨斗丟起來360度轉三圈嗎?」相反地,法國人更習於從表演者的動作思考更多意義。形式單一限縮觀眾想像 表演者盼台灣馬戲多元推廣國內馬戲表演者為了迎合觀眾,往往在演出中營造歡樂氛圍,但李宗軒說:「福爾摩沙馬戲團的作品裡面也包含比較藝術性的,我們希望回歸初衷,讓大家把馬戲工作者當成藝術家在看待。」以其中一部作品《土地的歌》為例,他們使用許多客家、閩南民謠創作,探討台灣光復至今的重大歷史事件,並結合歌曲呈現。在其中一個橋段演員扮成「紅葉棒球隊」隊員表演馬戲項目,觀眾能在演出中聽到名曲〈我的未來不是夢〉。李宗軒表示,福爾摩沙馬戲團期望觀眾體會到馬戲不只是娛樂演出,還能融入在地文化元素。台灣馬戲表演者、活動策劃人陳星合認為,國內的馬戲演出形式因發展時間不長,而少有變化,「眼前的榜樣還沒有很多,所以後面的人不太能想像,他們想參加的時候,還是只能看到商業演出、街頭表演,或是像FOCA這樣的大團。」他提到,新一代馬戲工作者往往因先前沒有見識過多元表演形式而害怕嘗試,國內馬戲藝術趨向單一。因此,他透過策劃活動或是進修工作坊,讓大家看見馬戲的多元性。此外,福爾摩沙馬戲團也努力參與藝術節,李宗軒說:「我們與臺北藝術節合作,那時候我們製作了三部曲的跨界作品,跟戲劇導演、菲律賓的視覺藝術家,再邀請德國的表演舞者,這些作品都跟大家對於馬戲既有的印象不一樣。」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系主任張京嵐提議台灣可借鏡歐洲,「當地的馬戲藝術中心,跟高中、劇院做連結,他會派老師到高中教學,讓學生有興趣考進學校。」他認為這是整個國家文化教育體制發展的不同。而張京嵐也期望國內未來能成立馬戲藝術中心,除了是一間學校,也是一個馬戲推廣基地,「然後未來從基礎的深根教育、演員的發展,到場館演出的使用都能多給關注。」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的入學年齡最小為國小五年級,給予學生身體柔軟度與力量訓練。 圖/吳姿芳攝另外,台灣因較少推廣藝術欣賞教育,而衍生馬戲觀眾人數不足的問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張芳睿認為,其實在各種藝術層面,國內缺乏的不是師資、場地,而是缺少觀眾。「當觀眾不夠的時候,表演者與場次再多、再豐富,沒有人來看也沒辦法。」因此,即便戲曲學院學生未來大多想成為藝術表演者,張芳睿反而想往馬戲藝術推廣的行政工作發展。他說:「很多藝術家的藝術構想、計畫或是身體都非常的優秀,但是他們在統籌或是推廣上面不足,沒有辦法把他們自己的東西行銷出去,讓人家看到。」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於排練場努力練習,辛勤的過程體現馬戲精神。 圖/吳姿芳攝「我覺得我在馬戲、特技上有一定的天賦,也滿努力,有慢慢被看見,所以我當然希望繼續表演!」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廖恩沛說道。國內馬戲表演者與推廣者正努力推進台灣馬戲藝術產業,希望將出色的作品呈現給觀眾。雖然現今國內觀眾對馬戲的認識尚有不足,表演者置身文化部歸類的藝文類型外,所幸許多馬戲工作者藉由舉辦工作坊以及參與藝術節,強力推廣馬戲的多元形式,除了讓馬戲人才與日俱增,也期望帶領台灣馬戲藝術蒸蒸日上。
【大學事】藻礁遊行籲關注:青年看生態與能源轉型兩難
校園
第1760期
【大學事】藻礁遊行籲關注:青年看生態與能源轉型兩難
2021-12-15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藻礁公投投同意,非褐護家園!」舞台上與台下的人們共同大聲疾呼著。11日,由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所共同主辦的「搶救藻礁投同意,非褐非核護家園」遊行,於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前的中央藝文公園集合。主辦單位為呼籲民眾於本次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20案(註一)投下「同意」票,邀集各領域的專家與學者進行短講,現場也上演了以海洋生物為主角的行動劇。註一:「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以下簡稱三接)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 青年志工們幫忙鋪設支持藻礁的大布條,在炙熱的陽光照射下,展現對於藻礁保育的決心。 圖/黃亭茹攝此次遊行吸引了許多關心公共議題的青年共同參與公投討論,對環境議題展開反思。致力於關切藻礁議題的青年組織「青年挺藻礁」表示,組織成員多心繫台灣土地,因此紛紛加入保護藻礁的倡議行動。而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王偉軒提到,自己加入藻礁志工隊後,才發現台灣其實有很多土地問題,「人類不能只為了『自利』,而認為可以任意傷害其他物種。」天然氣目前是台灣最二大的發電能源,為因應國際減煤、減碳趨勢,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10月下旬將原本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正式將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修正為「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圖中左方為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右方為彰化縣醫療界聯盟前理事長蔡志宏,手中拿著表示支持藻礁保育的導演侯孝賢照片,其因故無法參與。 圖/黃亭茹攝針對此次藻礁公投,同意方與不同意方皆對「台灣能源轉型」提出見解。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曾任公投第20案正方意見陳述人,他認為,​​政府若要階段性提高天然氣發電,那就應選擇適合、安全的位址,但大潭位於台灣海峽最狹窄、風速與風浪最大的位置,不適合蓋大型廠房。「青年挺藻礁」也認為遷離三接和能源轉型並不衝突。他們指出,至三接遷移到台北港之前,目前擴建中的台中第二天然氣接收站其實就足以支撐大潭電廠的供氣量,若有電力缺口,也可以在三接遷離期間在大潭興建「FSRU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註二),以支持短期電力需求,待台北港三接建設完成,便能供氣到大潭電廠。註二: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全稱為「浮動式儲存及再氣化裝置」(Floating Storage Regasification Unit,FSRU)。FSRU主要能用於運輸、儲存液化天然氣,其成本效益較高。近年來許多小型新興市場為滿足天然氣需求,不需花大錢造就陸上型接收站,轉而採用FSRU來接收。王偉軒則指出,燃氣的排碳量就算比燃煤少,對全球暖化仍有很大的影響。他失望地表示,政府目前只顧及短期目標,並未思考能源轉型的長遠規劃,如落實企業的節能減碳目標。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學生魏孝潔認為,減煤期程是國際趨勢下所訂定的,台灣若沒有按時達標,其實不會造成太大傷害,至多為國際的譴責。「不過在藻礁上蓋三接,這對生態的傷害絕對是巨大的。」他說道。 關心環境議題的行為藝術家曾啟明,頭上頂著由麻線編織而成,象徵藻礁的物件,以示其堅定信念。 圖/黃亭茹攝而公投第20案反方意見陳述人、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趙家緯則呼籲大眾重視能源轉型的迫切性。他認為,由於其他替代方案的可行性較低,加上近兩年用電成長率提高,綠能成長速度又延遲,若要達成原預期的減煤目標,三接的可行性最大。台灣公民陣線組織部主任、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生許冠澤也表示,自己雖然支持「非核家園」政策,但在再生能源發展成熟之前,仍須仰賴天然氣作為基載電力。「台灣能源電力短缺是很明顯的事實。」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金運程則認為,減煤、減碳是國際趨勢下的必要選擇,而建立三接能為再生能源爭取更多發展的時間。 在遊行中可看見青年志工們身著粉紅色背心,共同呼籲民眾於18日投下「同意」一票。 圖/黃亭茹攝為因應環團訴求,政府提出「三接再外推方案」(註三),聲明將不再影響藻礁發展。針對此方案與藻礁保育間的爭議,蔡雅瀅直言,大潭本應被規劃為生態保護區,若在此建造巨型人工構造物,不可能不傷害環境。他強調,藻礁須在風浪巨大、污濁的獨特水域中生長,但建港後水象將趨於穩定,當地生物可能無法繼續存活。註三:分為四大項:一、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離岸邊1.2公里二、不浚挖、不破壞水下礁體三、原外海填區21公頃不填、防波堤從7133公尺縮短至6026公尺以便海域更開放四、工程成本增加150億,且延後兩年半供氣青年挺藻礁認為,政府雖稱「三接再外推方案」可以保護藻礁,其實只是減少直接開挖藻礁的面積,但整個工業港仍把藻礁「圍住」了。「這必須建立在對於政府的高度信任下才可行。」魏孝潔認為,台灣電力公司在施工時就意外剷除500平方公尺藻礁,使他不禁質疑政府的承諾。 遊行民眾們各自手拿「我同意,救藻礁」、「我同意三接遷離」等標誌以示其觀點。 圖/黃亭茹攝而趙家緯指出,「三接再外推方案」是以「對生態衝擊最小化」作為規劃標準,他認為此方案已是政府在民意壓力下所做出的讓步,也是許多環保人士共同討論而得出的共識。許冠澤則感慨表示,政府更新方案,即表示他們願意回應正方訴求,「我從2016年開始接觸環境議題,其實這是對環境運動來說很難得的結果。」不過,金運程仍對政府所聲稱的「不浚挖」抱持懷疑態度,他認為這仍有可能衝擊生態。「從校園開始公開討論公共議題,從學生開始產生對話的空間。」王偉軒表示,學生的話語權雖然不大,但只要團結一心,仍有能力改變局勢。許冠澤則認為,雖然公投是二元的選擇,至少社會正努力形成共識,以公共決策的過程來說已有所進步。正反雙方皆呼籲政府,在公投前舉辦更多公聽會,才能真正落實審議民主,達成有效溝通。 台上與台下共同隨著歌舞搖擺,倡議民眾有關藻礁保育的重要與急迫性。 圖/黃亭茹攝
融合在地歷史 中藥藝術節懷古倡漢藥生活化
生活
第1757期
融合在地歷史 中藥藝術節懷古倡漢藥生活化
2021-11-17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重回歷史現場!府城中藥店再次飄香。」第三屆中藥藝術生活節於13、14日,在台南市民權路、海安路與神農街口盛大舉辦。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天壇五條港商圈發展協會攜手合作,於舊時有「府城藥郊」之稱的五條港地區,推出藥草市集、歷史走讀、藥膳辦桌及香料手作體驗活動,探索中藥的歷史故事與創新面貌,拉近民眾生活與中藥文化的距離。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葉澤山蒞臨現場,分享幼時與爺爺一起到漢藥店買藥、吃山楂糖的記憶,呼籲民眾重回歷史現場,認識中藥的文化故事。 圖/王嘉瑜攝今年中藥藝術生活節以「香料」為主題,邀請台南市及其他縣市漢藥老店、漢藥觀光工廠齊聚一堂,展現中藥在藥品、飲食、宗教與藝術中的多元樣貌。創立第一屆藝術生活節的博仁堂小老闆周建文在轉型家中漢藥店時,發現大家並未因藥房沒落而不吃中藥,只是不像以前重視冬至吃補等習慣,他補充道:「所以我才想發起這個活動,讓大家跟中藥重新談戀愛、回到以前的生活化。」亮點活動「穿街走巷尋藥香」—府城漢藥店走讀,由《臺南府城漢藥店誌》作者鄭佩雯擔任帶路人,帶領民眾親自走過五條港水道變成的巷弄街道,認識明朝末年時中藥材自安平港進口,聚集了上百家漢藥店的產業盛況,並介紹在地漢藥店、​開基祖藥王廟的歷史故事,感受中藥與在地居民的生活連結<b>。鄭佩雯回顧,在紀錄傳統漢藥店的文化時普遍不受待見,會被認為是衛生局派來的「抓耙子」,他感嘆:「變遷的速度太快,隔天去、下個月去,某家漢藥店可能就關門了,會很後悔沒有把握時間去紀錄這些文化。」 「穿街走巷尋藥香」走讀活動由《臺南府城漢藥店誌》作者鄭佩雯帶路,老師首先向民眾介紹「藥」字來源於使用草藥與音樂的治療方式。 圖/王嘉瑜攝走讀活動也邀請「漁光島42號」現場開課,以「藥草裡的第二次抓周」為題,解說不同藥材的個性與故事,例如百里香代表不屈不撓的勇氣,並讓民眾通過近距離觀察、接觸與聞嗅藥材,調配自己喜愛的藥方,最後製成燃燒後可淨化空間的藥草鹽。​參與民眾歐家容在藥草抓周體驗中發現,中藥除了作為強健身體的藥品外,其實也可以提供我們安定精神的力量,突破生活中的困境。 漁光島42號以「藥草裡的第二次抓周」為題開課,讓參與民眾通過藥草手作體驗,看見中藥進入生活的可能。 圖/王嘉瑜鄭佩雯認為,中藥與西藥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中藥把個人看作一個整體,混合不同藥材藥性治療病症,這樣綜合性的思維也可以成為現代醫療的借鑑。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學生古茹均表示:「雖然現在有不少現代化的藥廠,但未來執業時仍有可能遇到病人拿著中藥店的藥方來詢問,如果有機會與藥店交流、分析傳統藥方的組成,會對中醫藥往後的發展有幫助。」他也期待,活動未來可以增加衛教活動,引導民眾正確地認識與服用中藥,減少因不熟悉導致的偏見或誤用。 府城在地老藥店之一的泰順中藥行老闆郭益良,向民眾解釋店內藥材的來源與正確用途,感嘆傳統藥方中的部分藥材已經難以取得。 圖/王嘉瑜攝去年,台中市中藥鉛中毒事件(註)導致民眾對中藥人心惶惶。除此之外,台灣中藥材有九成仰賴國外進口,許多傳統藥方中的藥材無法取得,也是中藥使用意願逐漸降低的原因之一。周建文分享,活動最初僅有三間漢藥店參與,討論如何提升中藥的大眾接受度。今年的藝術生活節卻吸引更多傳統漢藥店、科技製藥廠商與藝術文化產業共同投入,喚醒大眾與中藥的親密記憶,也交織出一幅新舊交融的中藥意象,強化了中藥與民眾生活的緊密連結。註:民國109年8月,台中市爆發一連串中藥診所藥粉含鉛量超標,造成病患服用後集體中毒的事件。
「海島演劇」繹白色恐怖 盼引學生關注人權議題
生活
第1754期
「海島演劇」繹白色恐怖 盼引學生關注人權議題
2021-10-21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劇團「海島演劇」與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合作,於14日在政大傳院劇場舉辦人權遊台灣系列《那就唱歌吧——蔡焜霖》公演,劇團以台語形式,將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蔡焜霖的真實故事重演。當天也邀請到蔡焜霖和其子,政大應用數學系副教授蔡炎龍於演出後進行現場會談。 蔡焜霖莫名其妙地被警察帶走,在過程中被審問、被拷打、被精神凌虐。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海島演劇多由青年組成,創辦人林志遠帶領劇團透過演繹歷史,說出屬於台灣的故事。《那就唱歌吧——蔡焜霖》演出從日治時期,到白色恐怖事件,呈現台灣歷史的縮影。「一齣戲就是一段歷史」,他說起劇團宗旨時表示,台灣人往往會把歷史議題歸類成政治問題,但劇團的目的僅是想告訴民眾台灣曾經發生這件事,而歷史未必要落入政治框架。此外,「母語」的傳承也是海島演劇演出形式的一大重點,「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語言」他說。 在表演的尾聲,演員們舉著各個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肖像照,以悼念那些凋零的生命。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蔡焜霖在劇團演出後向觀眾鞠躬,哽咽地道謝,引來觀眾熱烈掌聲。「我被抓時才初中畢業,還沒滿15歲。」他表示,當時被叛十年,獄友都連忙恭喜他,「免死啊......免死啊......」他解釋,當年的十年監禁已經是最輕的判刑。談及被監禁在火燒島(今綠島)其他獄友的故事,有些人只是唱了當時的流行歌《歌唱祖國》、與朋友寫幾封互相鼓勵的書信,就被斷定是「再次叛亂」,最後直接處以死刑。儘管年事已高,談起當時的回憶,他仍禁不住激動情緒。「他們都很天真活潑,卻這樣被判死。」 本故事原型蔡焜霖在座談中不時情緒激動,數度哽咽。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面對白色恐怖在心裡造成永遠的傷痕,蔡焜霖表示,他最希望能爭取那些無辜生命的尊嚴與自由,認為他們值得人民與政府的正視。「希望觀眾能看到更立體的故事」政大學生會權益部轉型正義小組組長林可貞表示,白色恐怖的歷史包含許多面向,期待運用結合藝術性的演劇吸引學生關心人權議題,並且引起屬於台灣人的共鳴。白色恐怖歷史在校園教育中,充滿各方挑戰。政大法律科際整合所學生孟嘉美表示,這是第二次看海島演劇演出,「透過演劇的形式比較能接觸歷史」他認為,在國高中教育中,往往有家長表達對於「政治介入校園」疑慮與不滿。然而他認為,這樣的政治冷漠現象,某種程度也是威權時期遺緒的延續。 在座談中,蔡焜霖的兒子蔡炎龍表示,盼學生們能勇敢追求自己喜愛的事物。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現有的自由是非常得來不易的」,蔡炎龍鼓勵學生們多嘗試、探索自己的熱情之處,不應害怕自己的想法與他人不同。「就是和大家一樣的年輕人(白色恐怖受難者),生命就這樣莫名奇妙地被終止。」他認為當今學生有更充分的機會去認識不清楚的過去,反而是許多「大人們」仍活在既有思維中,他勉勵學生們記取教訓,避免悲痛的歷史再度上演。 來到政大傳院劇場觀看表演的觀眾,在表演結束後大多感動落淚。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 &nbsp;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