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美「第一代學生驕傲周」 助家中首讀大學生適應校園
國際
第1785期
美「第一代學生驕傲周」 助家中首讀大學生適應校園
2023-11-17
【記者丁盈瑄綜合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Texas State University, TXST)(以下簡稱德州大學)於6日至10日,在校園內舉辦 「第一代學生驕傲周」(First Generation Proud Week)。「第一代學生驕傲周」作為全國性質的大學活動,主要是表彰家中第一個上大學的「第一代學生」(以下簡稱第一代)。「第一代學生驕傲周」的活動包括專題座談、第一代校友分享經驗、履歷健檢、身心檢查、一起穿上 「第一代驕傲」的衣服應援等。舉辦活動的德州大學擁有高達44%的第一代,德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格洛麗亞.馬丁內斯.拉莫斯(Gloria P. Martinez-Ramos)指出,學校舉辦「第一代學生驕傲周」活動,能讓第一代們在大學環境中感受到存在的價值。 德州州立大學於每年的第一代學生驕傲周均會推出新版的「第一代學生」衣服,並在廣場上發放。 圖/截自德州州立大學第一代驕傲Instagram致力於保障美國第一代教育與生活的第一代學生成功中心(Center for First-generation Student Success)聲明,儘管第一代在學術上表現優異,但這些學生仍面臨經濟負擔和家庭期望等挑戰,造成學生對校園歸屬感較低,最終休學。馬丁內斯表明,根據美國社會學協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SA)統計,大約一半的第一代同時也是低收入家庭,承受學貸的負擔,不管是獲取入學機會、未來進入職場或繼續升學都比起非一代學生還要艱困。德州大學學生海莉.考迪羅(Hailey Caudillo)身為第一代,在第一代驕傲周向學生分享他在華盛頓特區實習的經驗。他堅定地鼓勵第一代:「我想我們的首都也需要更多第一代,社會才會有更多元的變化。」他提及,第一代需要更有自信,勇敢創造自己的未來。 考迪羅指出第一代最大的挑戰除了財務問題外,也容易對自己沒有信心,常與其他大學生的成就做比較。 圖/馬丁內斯提供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T Austin)學生陳正恩說明,他是家中第一個到海外讀書的人,沒有可借鑑的經驗,因此和第一代一樣,要去適應陌生的大學生活。「我很贊同藉由第一代學生驕傲周,可以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成為一股力量,讓彼此不孤單。」他興奮地表達對活動的支持。他補充,過去就很常聽聞美國大學關心第一代,可以讓他們不再感到沮喪,並且會以自己成為家中第一個讀大學的人而感到有榮譽感。陳正恩分享,之前有看到學校帶著第一代觀看美式足球賽,他覺得學校應多舉辦讓第一代體驗大學文化的活動,讓他們更融入校園生活。馬丁內斯認為,學校未來可以從獎學金與財務政策著手,滿足第一代的基本需求,並減輕他們的負擔。他同時希望學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或是連結第一代學長姐的機會,讓他們在未來職場上更加順利。 德州大學為第一代設立學生支援服務中心及給予財務上的協助,並透過對話和活動建立第一代學生社群。 圖/截自德州大學第一代驕傲組織官網
【大學事】校園心輔資源欠缺 臺大創學輔專員助學生適應生活
校園
第1776期
【大學事】校園心輔資源欠缺 臺大創學輔專員助學生適應生活
2022-12-21
【記者林婕宇綜合報導】近期校園輕生事件頻傳,12日一名國立臺灣大學學生在Dcard上發文,表示聽到同學墜樓的尖叫聲,引起留言區一片嘩然。然而,此現象已非首例,2020年臺大就曾三天內發生兩起學生自殺事件,顯見校內心輔資源需求增加,且學生心理壓力需更被重視。為更積極處理學生面對的困難,臺大於去年初設置學輔中心,並在今年9月引進學輔專員駐點各院進行服務。 學輔中心於2021年2月成立,而學輔專員是今年9月才進駐服務。學輔中心不只負責學習相關的事務,主要任務為初級預防、資源連結、紮根院系,能處理的問題範圍非常廣泛。諸如人際關係、經濟問題都能找學輔聊聊。 圖/林詠崴提供目前大學校園內心輔資源普遍不足,常有預約額滿和等待時間長的問題。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的小菜(化名)就曾因等待時間過長放棄預約校內諮商,轉而去校外付費諮商,造成自己經濟上很大的負擔。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生王聖華則認為校內諮商無法給予太大幫助。他表示過去曾等待超過三週才開始接受諮商,已過了自己狀態最差、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低潮期僅能靠自己走出。 各校目前普遍面臨心理諮商師供不應求問題,近期《學生輔導法》修正草案中,預計將輔導人員師生比,從原本的1:1200調整至1:900,以擴大心輔人力資源。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會長何傑恩表示,因應此政策,政大也在積極爭取更多心理諮商師。希望從原本的13位專任心理師增加至18位。 圖/林婕宇攝為更加健全學生輔導網絡,同時協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臺大於2021年成立學輔中心,並在上學期起陸續招聘學輔專員至各院所。多為社工、教育背景的學輔專員,擁有較多助人的經驗,透過晤談瞭解學生面臨的問題,如生涯規劃、經濟狀況、情感壓力等,並快速媒合或提供相關資源管道,有效地協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可透過線上預約和寄信,情急下也可直接走進學輔中心進行諮詢。目前駐點於臺大管理學院的學輔專員曾昱豪解釋:「學輔中心比起輔導,更像是個諮詢的角色。」他也補充,學輔中心如同社區健康中心或家醫科,任何雜事煩惱都可以尋求學輔專員協助。 國立臺灣大學目前共有六名學輔專員駐點八個學院,分別是文學院、管理學院、社科學院、法律學院、生農學院、生科學院、理學院、電機資訊學院。目前正在積極擴展其他駐點學院,圖為專駐社會科學院的學輔專員。 圖/林詠崴提供由於心輔中心預約困難,部分學生因此轉往學輔中心尋求幫助。臺大法律學系A同學(化名)說:「它讓我有一個抒發情緒的管道,也給我安全感,知道有人可以幫自己的忙。」他認為學輔專員的建議有效改善他的日常煩惱,對他很有幫助。但臺大圖書資訊學系L同學(化名)則沒有獲得預期的幫助,「我去了之後他才跟我說,你的問題只有心輔中心可以幫你。」他解釋,學輔專員認定他的困擾為情緒性問題,無法給予太多意見,反而建議他尋求身心科的協助。L同學建議學輔中心的定位與目的需更清楚,才能讓同學對應自己的需求,找到能真正解決問題的窗口。 根據學生經驗,學輔中心的服務較少人使用,因此比起心輔中心較容易預約,原因也可能是部分學生尚未清楚此中心的功能。 圖/截自臺大學輔中心諮詢服務網目前許多學校僅設有心理諮商師,尚未如同臺大學輔專員專門解決學生校園生活煩惱。政大學生會長何傑恩觀察到,學生除了諮商以外,輔導上的需求相對處理得並不完善。諮商師人力不足,導致個人工作量龐大,較難在提供諮商服務時,又幫助學生尋找相應資源,因此何傑恩認為學輔專員能填補這項空缺,從學業面及資源面上協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作為初級預防(註)角色。他表示目前政大校方已向教育部提案爭取設立學輔專員的經費,此外,何傑恩也欲推動專責導師制,讓系所中對輔導具有熱忱的老師擔任此職務,以便更有效地發揮導師功用,完善校園心理健康環境。註:校園輔導工作分為三級預防,初級預防指針對一般學生及適應困難學生進行一般輔導。何傑恩觀察到現今大學內導師與學生關係並不緊密,導師失去初級預防的功能。 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於11月底在校內舉辦學輔中心靜態展,期望讓同學更了解學輔中心及學輔專員,日後更能善用此資源。 圖/臺大學生會學權部提供
通訊診療現執行限制 盼完善規範適應患者需求
生活
第1756期
通訊診療現執行限制 盼完善規範適應患者需求
2021-11-04
【記者張珈爾綜合報導】5月中起,國內本土疫情爆發,民眾對前往醫療院所的意願大幅下降,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以下簡稱健保署)因而將原先僅開放於居家檢疫或隔離者的「通訊診療」服務,擴大至所有民眾。據健保署統計,6月透過無接觸方式就診的人數高達7萬人次。為求相關服務更加完善,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台灣健康保險學會於10月30日舉辦「全民健保通訊診療政策的經驗與展望」研討會,邀請各界就「通訊診療」議題進行分享與檢討。 「全民健保通訊診療政策的經驗與展望」研討會於臺大公衛院舉行。 圖/台灣健康保險學會提供臺北榮民總醫院自5月24日起提供心臟內科等十大慢性病科別及居家照護病人通訊診療的服務,只要上網預約,醫師將透過電話或視訊進行診療,看診後可由家屬或代理人攜帶病人之健保卡到院批價及領藥,無法前往之民眾也可以進行線上繳費,並透過郵寄方式取得處方箋,完成零接觸的看診模式。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自開放遠距門診以來,曾創下單月最高7萬人次的就醫紀錄,由於通訊診療規範中排除初診的患者,因而使用者多為患有慢性疾病且固定回診領藥之老年人,對此,參與遠距視訊門診的臺北榮總醫務企管部主治醫師李慶威也根據事後調查說:「若沒有開放遠距門診,患有慢性病的民眾有兩成會選擇自行減藥或停藥。」可見疫情升溫下「通訊診療」開放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座談會尾聲,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副署長蔡淑鈴(圖右)盼未來「通訊診療」相關政策與執行更加完善。 圖/張珈爾攝然而,「通訊診療」仍有其執行面上的難處,9月30日起,臺北榮總因患者需求面下降決定暫停遠距門診的服務,對此,李慶威說:「近因當然是疫情趨緩了,但遠因是遠距看診的效果仍然不及實體,患者還是希望能回到醫院就診。」他補充道,雖然疫情趨緩後,目前相關業務暫停,但臺北榮總仍會持續學習並試圖使視訊門診更加完善,視情況隨時重啟通訊診療的服務。隨著疫情好轉,患者逐漸回到醫療院所看診,蔡淑鈴坦言,民眾能否適應新型態的看診方式,仍有待各界進一步討論,未來也將邀集專家商討如何修正通訊診療辦法,對此,當天參與講座的民眾廖同學(化名)也表示,疫情期間是一個很特別的時機,所以相關修法應該會很快速,未來是否正式鬆綁視訊診療、電子處方箋將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中山推全英專班 英語教學能力成隱憂
校園
第1732期
中山推全英專班 英語教學能力成隱憂
2020-10-15
【記者詹湘淇綜合報導】國立中山大學於4日提出「全英語授課」十年計畫,其中電機工程學系、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化學系三系將於民國110年9月開辦全英語授課專班。然而,卻有部分學生擔憂現有師資的英語授課能力尚無法滿足學生需求,恐將造成適應不良。 國立中山大學提出「全英語授課」十年計畫,預計於119學年度達成「所有大學部學系皆提供全英語授課專班」等目標。 圖/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學生許硯程提供行政院規劃「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以厚植國民英語力、提升國際競爭力。中山配合政策,推動為期十年的全英語教學精進計畫,於110年2月啟動,將分三階段逐年調高全英語課程占比,預計於119年達成「所有研究所開設之講授類全英語課程需達100%」、「所有大學部學系皆提供全英語授課專班」等目標。其中,電機、機電與化學三系確定於110年起率先開辦大學部全英語授課專班。然而,學生對現有師資的英語授課能力普遍存有疑慮。中山機電系學生蔡東霖坦言,該系教師的英語水準參差不齊、口音過重,常使學生難以理解。同系學生胡育豪也直指自己過去修習全英語課程的經驗並不理想,教師為了配合英語程度不同的學生,會刻意以過於簡單的英語進行教學,反而無法順利傳授專業知識。中山機電系學生林彰詮則認為教師的英語能力並不構成障礙,他表示,機電系學生經常讀原文書、寫原文考卷,「只要專有名詞搞懂,我們就會了。」但胡育豪提出反駁,認為教師平時多以中文解釋專有名詞背後的定義及原理,若改以全英語教學,學生恐有適應困難。面對學生質疑,中山教務長李志鵬回應,三系已有許多教師具備英語授課能力,未來將與英國文化協會等組織合作開設課程,提升教師的英語教學技巧。為因應全英語課程需求,中山也將於三年內增加八位師資,包含外籍教師。然而,林彰詮表示,台灣學生普遍不敢於課堂主動提問或回答問題,若要面對語言不通的外籍教師,恐將造成更多人卻步。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化學系等三個系已確定於110年9月開辦大學部全英語授課專班。 圖/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魏伊偵提供對於下學期期間開始招生的全英語授課專班,部分學生憂心實行效果恐不如預期。中山機電系學生邱昱程質疑全英語專班的可行性,「高中生根本不會大學的學術英文,一開始就要全英文授課難度很高。」他認為全英語授課較適合返台僑生或欲出國進修的學生。中山化學系學生蘋果汁(化名)則認為,全英語授課計畫立意雖然良善,但中山化學系往年的個人申請篩選不參考英文成績,建議於計劃實施後設置英語入學門檻,以免造成新生銜接障礙。中山教務長李志鵬則回應,校方除了為各英語專班編列開辦費補助,也將按照學生的招收人數給予額外補助,會由系所自訂辦法加強補救教學。至於入學門檻,則會由各系所按照其招生策略自行訂定。
離開實驗學校後—學生銜接體制內教育的挑戰
專題
第1700期
離開實驗學校後—學生銜接體制內教育的挑戰
2019-05-01
教育部為落實《教育基本法》鼓勵政府及民間辦理教育實驗的精神,保障學生於體制外的學習權及家長教育選擇權,於2014年制定了《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及《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合稱「實驗教育三法」。實驗教育三法的制訂,明定了不同型態的學校、機構與自學團體,但在法規訂定前,實驗教育早以存在。部分家長基於不同因素,包括對傳統教育制度的疑慮、或對投入實驗教育有興趣等,而將孩子送往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但學生進入實驗學校後,是否代表不必再經歷傳統升學體制?從實驗教育畢業的學生,多半選擇出國深造或在台繼續就學,在台灣高等教育仍需透過考試入學的情況下,無論他們在哪個階段就讀實驗教育,最終都無可避免地回到傳統教育體制。<b>離開實驗學校的求學路 平坦抑或崎嶇【專題記者孫佾妘、劉雨婷、林傑立、何家璇、陶怡軒綜合報導】沈潔伃,小學六年級轉入宜蘭縣立人文國民中小學,國中回歸體制內的基隆市立銘傳國中,高中從基隆女中轉進實驗教育體制的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大學一年級從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夜間部休學,投入職場,經過一年多的思考與調劑,最終透由特殊選材的「百川計畫」,在國立交通大學百川學士學位學程塵埃落定。沈潔伃認為體制具有框架,限制了學習的內容、時間、方式及目標,卻不見得是學生想要的。他也提到,體制所設定的人生是有標準答案的,像是找到好工作、賺大錢,成為所謂「人生勝利組」。不過,實驗教育告訴他人生不是只有一條道路,「你會對人生有無限的想像,可以用任何方式實踐想要的人生,或是你真正想要成為的樣子。」 受實驗教育多年的沈潔伃,較不認同體制內受限的環境,她認為人生不是只有單一道路,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實踐夢想。 圖/沈潔伃提供因為對體制框架不認同,沈潔伃就讀國中時缺乏學習動力,找不到上學的意義。「我一方面會告訴自己,別人告訴我這是應該要做的事情,我也必須這麼做,我的人生才可以看似過得更好一點。」她並非厭倦學習,而是無法適應冗長枯燥的教學方式,以及受限於時間和考試進度,而被壓縮的學科篇幅。沈潔伃在高中期間甚至有拒學的情況,母親卓淑惠回憶女兒在就讀基隆女中時十分排斥到學校上課,起初他與丈夫仍會堅持他應該去學校,不過在幾次嘗試之後,他們才明白沈潔伃對於體制內教育存在很大的不適應。即便沈潔伃進入推崇特殊選材、彈性學分的交大百川計畫就學,在十八周的課程進度壓力下,或多或少都壓縮到學習空間。沈潔伃以哲學課為例,他表示每個學說都有脈絡與背景,除了應付表面的考試與作業外,實在沒有餘裕深入研究與理解,更遑論同時兼顧其他堂課程。「我儘量為了學習而學習,而不是為了學分而學習。」沈潔伃選擇放棄取得學位,不強迫在有限時間內修完128個畢業學分。另一方面,賴秋羽、賴品文姊弟兩人自幼稚園起就讀宜蘭的慈心華德福中小學,直到高中才分別進入蘭陽女中與宜蘭高中。「轉去體制內高中是因為考量之後上大學可能會銜接不上,還有為了出社會所需知識。」賴品文解釋。姊姊賴秋羽國三便意識到,若想銜接國內大學,在高中回歸體制是較具優勢的選擇,因此開始補習準備升學考試,同時提前適應以往學習中沒有的教科書及考試制度。但他也坦言,高中面對第一次期中考時十分緊張,「因為都沒有讀過,所以我第一次期中考很努力。」所幸後續找回自己的讀書步調,一路維持不錯的學業成績。弟弟賴品文則認為,自己的學習基礎不如姊姊好,雖能應付高中學業,但也不免思考:「如果我國中就離開慈心會不會比較好?」可當想到中學在實驗學校獲得的活動或專題經歷,仍肯定自己當時選擇留在實驗教育。賴品文目前就讀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賴秋羽則在高雄醫學大學攻讀職能治療。賴品文提及國中時的畢業專題,「那時候的專題是太陽系,我現在讀的是地球科學相關的科系。姊姊那時候做的是癌症,現在也是讀醫療相關的。」他認為實驗教育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興趣,提供朝不同領域發展以及升學的動力。賴秋羽姊弟便屬於在不同類型教育間,銜接較迅速、順利的案例。實驗學校各校教學理念不同,學生特質也百百種,因此對轉換學校的調適有難易之分,但共同的是,他們都感受到實驗教育與體制內教育學習氛圍的落差。<b>學習觀念落差 學生面對銜接衝擊實驗教育學校學生進入非實驗教育體系,由於家庭、個性等因素,而有不同適應情形。然而,這群學生在學習環境轉換之初,多半遇到人際關係疏遠、課程自由度下降與找不到學習意義感等問題。 <b>與學生、老師相處「以前(實驗)教育不會有人強調要問問題,因為如果你對這個東西不感興趣,根本不會出現在那個地方。」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學生劉以正提到,過去他在全人實驗中學(以下簡稱全人中學)就讀,學生因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學習,課堂上自然會與老師有很多互動。但劉以正進入大學後,發現課堂上八十多位學生,只有四、五位學生在聽課,遇到問題也不會主動提出,讓他感到難以理解,甚至會在下課時抓著同學,詢問他們不想上課為什麼要來學校、如果聽不懂為什麼不提問等疑問。「(國中)班上同學對老師普遍不友善,想接近老師變成怪胎般的存在。」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的李福荃,提出他在種籽實驗小學(以下簡稱種籽實小)銜接入體制內教育時的觀察,他的國中同學會因為老師出大量考試和作業,或是因為被斥責過,而對老師懷有敵意,與他小學時師生間彼此關係緊密有很大的落差。 <b>自由程度除了生活上同儕交流、師生關係疏遠,學習自主程度不同,也是轉回體制內教育的學生一大挑戰。「兩邊最大的落差是自由度。」賴秋羽表示,由於體制內教育重視升學,學校訂定各種規範,要求學生按表操課,以養成規律習慣。過往實驗教育則強調自我探索,嘗試如主題式閱讀教學、工藝課、韻律課與爬山等課程。學生已習慣自由調配時間,因此銜接到體制內教育時,短時間較難適應固定課表。「有些事明明我國小都能自己做到,但為什麼國中或高中生卻還不能做?」除了時間安排受限,學生自主決定空間也受箝制。曾在種籽實小、目前就讀台北市立和平高中的林果回憶,小學每周會召開全校性事務討論大會,由六年級學長姐負責主持、記錄,其他學生可自由發表意見。但在體制內教育中,朝會卻是聽老師訓話,令他質疑是否有召開的必要性。他認為,體制內教育豎立過多規範,削弱學生自主性,易造成學生思考與行動力下降。 <b>學習意義體制內教育課程,多看重學習成果,不若實驗教育強調學習過程和意義,是學生在銜接時,普遍需調適的課題。「每個人學習東西都會找一個意義感,它並不只是這件事情本身的樂趣而已。」談到休學前兩個月的大學生活,盧明昱坦言找不到學習動力讓他最終選擇離開學校。盧明昱在就讀全人中學時,發現自己對舞蹈感興趣,而選擇進入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舞蹈系。然而,他發現系上重視的舞蹈類別和自己喜歡的不同,加上周遭缺少能聊編舞創作的同學,讓他找不到學習的意義,陷入迷惘。儘管並非不喜歡舞蹈,他最終仍毅然選擇休學。<b>環境轉換的茫然 校方如何給予協助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就讀實驗學校的學生逐年增加,從104年全國277人到106年已有超過五千名學生就讀實驗學校。然而台灣目前並沒有完整的實驗學校系統,可以讓學生從小學讀到大學,若他們以升學為人生志向,終究得回到普通學校就讀,卻也因此讓他們產生觀念上的衝突。為了讓學生未來進入體制內學校時,不會因為教學方法落差無法調適,不同實驗學校體系提供不同銜接方式,幫助學生了解、體驗普通教育的運作機制。「到了六年級,才有國文與數學的小考,但那也不是評分的重點」,李福荃回憶起在種籽實小時,老師邀請畢業學長姐分享在體制內學校的生活,他表示學校會安排小考,但不納入學期成績,讓學生適應考試制度。種籽實小校長鄭婉如表示,種籽實小的考試制度只是一種評估自身學習成效的方式,不影響正式期末評量。「我們的考試是想要回到制度的本質,因為考試就是在學習一段時間後,讓孩子和老師知道學習的狀況是不是如我們所預期。」種籽實小會隨著學生年齡層去教導考試觀念,讓學生了解體制內考試題型與狀態,不會特別訓練學生考試技巧。鄭婉如指出這樣的方式,是要讓學生知道考試可以幫助學習,而非為考試學習。除了考試制度外,種籽實小也會舉辦座談會,邀請畢業校友與家長回來分享,讓選擇進入體制內的學生,透過經驗分享,認識每個學校不同的教學模式。假使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在實驗教育,若想繼續升學,除了回歸體制,就只能選擇出國深造。台灣的實驗大學還在規劃當中,在此之前,大學裡出現如交通大學百川學士學位學程的學程系統,讓學生可以自主設計課程,這點似可彌補一般系所課程仍受體制綑綁的問題。交大百川學程主任教授蘇育德說:「百川學程在課程方面,訂有完整的自主學習辦法。只要同學提出申請,有完整的計畫說明,經系內委員會審查通過即可進行。」在選課方面給予學生高度自主,同時實施「雙學長制」、「多導師制」,結合校內外導師,多人協助學生選課及修業的規劃,並給予諮詢。即便在一般系所,學生也可與教授討論其他學習方式。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鄭同僚以自身在教育現場的實例分享:「像我自己的必修課,學生如果不喜歡我所提的大綱,都可以與我商量。」他指出,大學教授的評量方式屬於學術自由,因此只要教授願意,課綱都有調整空間。不過在自由度比較高的百川學程,蘇育德表示,仍有少數學生不滿意現有體制上課、考試方式、作業內容及繳交方式。實驗教育有不同的型態、體系與階段,每一種都存在高度差異,難以有通則幫助實驗學校學生適應體制內教育。最重要的仍在學生自我調節,鄭同僚表示,自我調節是最重要也最有用的方式。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鄭同僚,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研究、推廣實驗教育已有4年,他提及自我調適是學生銜接最重要的方式。 圖/陶怡軒攝進入體制內教育,有人選擇順應制度,如賴秋羽維持自律的讀書習慣,也有如林果選擇以成績為重心。面對與自己學習觀念不同的同儕,林果表示,一開始與同學間話題不同,但慢慢了解他們流行或討論的事物,時間久了就習慣了。每個人進入新環境,對於無法掌握的未來多少會感到害怕,許多實驗教育出身的學生與家長,對於是否能順利銜接體制內教育感到焦慮,但鄭婉如表示,適應是每一個人都要學習的能力,要能在變動的環境裏做調整。鄭婉如說:「我們比較希望用正向觀念看待調適,所以我們不認為要安排一種環境或者訓練,讓學生沒有適應問題。」他表示,即使制度將國小、國中及高中一致化,讓學生沒有適應的困難,但未來學生就業時,反而無法面對社會上的挑戰。&nbsp;註:雙學長制,百川有雙學長(百川學長及核心學程相關學系之學長)及多導師制(生活/課業與校內、外專業導師)。學長與導師都會協助他們選課及修業的規劃並隨時給予諮詢。&nbsp;
六足機器人 適應地型助發展
新知
第1662期
六足機器人 適應地型助發展
2017-10-25
【記者謝宜臻綜合報導】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何懿山、楊琮閔、李子彬、梁富鈞、張安君在萬潤2017創新創意競賽中以「仿昆蟲型六足機器人」奪得金牌,團隊期許三種不同功能的機器人,將來能輔助人類進行軍事或環境偵察、外太空研究及災區救援,以提升效率、降低損失或傷亡因觀察到常見昆蟲的六足,比四足、二足更穩定,抓地力佳而不易摔倒,研發團隊設計靈活的C形六足結構,並發展出「跳躍型」、「防水型」及「伸縮步態避震」三種機器人版本,針對不同用途有相對應的運動能力。跳躍型六足機器人對於崎嶇地形應變力較佳,為使機器人靈活行動,團隊成員選用較輕材質,讓馬達瞬間出力使機器人跳躍、跨過小鴻溝。防水六足機器人則可進行水底探測,「整隻機器人可以直接下水。」何懿山表示,野外探索環境險惡、潮濕,研發團隊利用防水層包覆馬達,減少機器人損壞的機率。 跳躍型六足機器人的馬達在瞬間出力的狀況下,可使機器人跳躍,對於崎嶇的地形適應力佳。 圖/仿昆蟲型六足機器人研發團隊提供 防水六足機器人的馬達外有三層防水層,可整台完全下水,也可在潮濕的野外環境行走。 圖/仿昆蟲型六足機器人研發團隊提供第三種版本為伸縮步態避震六足機器人,使用熱塑土作為C型足部材料,所以具備防震功能。又因具備彈簧避震器,吸收部分外力撞擊,抗震功能是三者中最好,何懿山說:「我們也有把重物往機器人身上丟,不會損壞。」此版本的靈活度也較前兩種佳,並可匍匐前進,適合在低矮洞穴中行走,但由於結構較複雜,防水性能仍待開發。 伸縮步態避震六足機器人靈活度佳,且擁有良好的步態回復力,接受外力撞擊,不會損壞。 圖/仿昆蟲型六足機器人研發團隊提供何懿山表示,若機器人關節越多,則馬達數越多、機器人也就越重,團隊簡化複雜的足部關節,以減低仿昆蟲型六足機器人重量。而目前機器人高約20公分、長約30公分,可以搭載多種感測元件,隨時回傳影像、溫度等資料,讓使用者同步監控。若經費充足,團隊未來將朝改變機器人體積的方向發展,指導教授王榮爵以近日台中下水道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為例說明,若機器人體積較小,可進入人類無法抵達的危險場域探勘,亦適合應用於軍事或警方攻堅。王榮爵認為六足機器人適合於地表崎嶇的場域使用,可輕鬆達成搬運等任務。何懿山也肯定機器人在不同環境的探勘能力,但因經費問題,目前無法耐強酸、強鹼,製作材料也需再強化,未來才能實際應用。&nbsp;
【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二】具多重文化背景 身份認同難建構
專題
第1599期
【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二】具多重文化背景 身份認同難建構
2015-05-28
【副刊記者/余聰傑 黃鈞浩 劉翊怜】「老闆一袋波羅蜜多少?」陳彩雲熟悉地穿梭於桃園市後火車站延平路附近,那一帶坐落著許多東南亞商店與餐廳,儼然是個小型東南亞社會。她操著一口流利泰文,笑著跟商店老闆討價還價。政大中國文學系學生陳彩雲來自泰國北部,是泰籍華裔學生。她出生在泰緬邊境城鎮美塞,從小在華人家庭中成長,國中時則在緬甸唸書,寄住在緬甸親戚家中。陳彩雲既是土生土長的泰國人,也屬於當地少數華人族群,她曾暫居緬甸,如今則來到台灣求學。集多重文化於一身的她,卻對自己的文化認同感到迷惘,她曾形容這些地方「曾經是我的家,卻也不是我的家。」高中時她深受台灣籍老師影響,產生來台留學的憧憬,期望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歸屬。然初到台灣的她,卻難以適應當地生活、融入台灣學生。尤其提到課業,她吐露出處於不同文化中無助的心情。陳彩雲說:「在泰國時我對自己的華文能力自信滿滿,想說應該是沒問題。沒想到卻不知道教授講的中文那麼快,一知半解下只好回去翻泰文字典,但在複習時唸的課本卻是英文書。」陳彩雲回憶,某次上課時,教授形容他們這些旅台華裔學生在當地是華人,而不是真正的泰國人,來台後儘管講一樣的中文,在別人眼中仍然與台灣人有所區別,根本「裡外不是人」。「那段時間開始很迷惘、懷疑自己。難道就像老師講的那樣,我不屬於泰國也不屬於台灣,那我到底屬於哪裡?」陳彩雲一個沒有答案的提問,道出華裔學生的心情。課業上沉重的壓力,伴隨著難以融入台灣文化的問題,重重地打擊陳彩雲。她在大一因水土不服引起身體不適,生了一場大病。直到大二從會計系轉到中文系,她的病情才逐漸轉好。即使身在異地,但陳彩雲仍心繫遠方的家鄉,她期盼有朝一日能回到泰國偏鄉教書,幫助師資缺乏的故鄉。上一篇:【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一】求學環境排華 青年負笈台灣下一篇:【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三】汲取台民主經驗 生跨海為國抗爭
【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二】不諳當地語言 學習頻碰壁
專題
第1593期
【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二】不諳當地語言 學習頻碰壁
2015-04-16
吳憶韻在聖公會大學上課時,韓國朋友教她玩桌遊遊戲——花牌。 圖/吳憶韻提供許多學生出國交換,除體驗當地文化外,藉由修課充實語言能力與專業知識也是一大目標。然而,學習環境、課程內容常與原先預期有所落差,導致學生學習成效不佳。「其實真的學不到什麼。」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系學生曾知盈交換至英國伯恩茅斯藝術大學(Arts University Bournemouth, AUB)插畫系。當地低年級學生一同修習工作坊課程,但因程度差距大、內容過於簡單,而收穫不多。相反地,亦有學生修課後才發現程度太難,跟不上進度。葉睿涵因興趣選修當地文學課,卻未預料其內容偏難,難以吸收。她說:「課聽不懂就跟法國同學借筆記來讀,成績雖然有及格,但並沒有很好。」交換生因不熟悉當地語言,導致無法適應教授以當地語言授課。文藻外語大學德國語文系學生楊佾蓉至德國天主教愛希施泰特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Eichstätt-Ingolstadt, CU)交換。原本非相關科系的她,較難理解基礎經濟學的專業術語,但她嘗試在課前預習課程內容,漸能掌握重點。「就算我完全聽不懂,教授也是用韓文來教。」世新大學廣播電視系學生吳憶韻表示,在韓國聖公會大學交換時,原本預期教授會以英語為授課語言,但其實老師完全都用韓文授課,讓她聽不懂上課內容。她建議學弟妹,交換前應先學會基本外語發音和語法,課程才較好上手。交換生不了解當地歷史、文化背景等,造成學習困難。台大政治系學生蔡孟珂曾至中國農業大學交換。她表示,老師上課常提及近代中國的人物事件、政策法律等文化背景知識,但台灣學生因不熟悉,難以即時理解課程內容。她建議學生應於課後利用網路查詢,補足欠缺的資訊。部分學校提供學生交換前的諮詢平台,協助學生規劃學習課程。世新設立「英語沉浸園」(English Corner),除提供學生全英語學習環境外,也安排外籍交換生當小老師,幫助學生了解當地大學課程資訊。世新英語系主任黃裕惠表示,學生應在交換前透過校內管道詢問課程資訊。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系主任扈貞煥表示,交換生應主動告知教授有學習上的問題,「要open mind、要勇敢在課堂發言,教授才會知道交換生的需求。」第一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一】盼增廣見聞 學生適應不良難如願第三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三】尊重差異 交流促文化理解第四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四】調整態度 拓展國際視野
【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一】盼增廣見聞 學生適應不良難如願
專題
第1593期
【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一】盼增廣見聞 學生適應不良難如願
2015-04-16
【副刊記者/黃鈞浩 邱柏勳 劉翊怜 卜舒綺 李丞凱 余聰傑】許多學生對出國交換抱持美好憧憬,除了學習當地語言,還能體驗各國民俗風情、結交外國朋友。然而由於文化與制度差異,不少交換生到當地後才發現國外生活不如預期美好,適應不良。與其抱持過度美好的想像,不如轉換心態,抱持平常心,把握交換機會充實自己。以交換學生的身分出國學習、體驗異國文化,已是許多大學生的「必做清單」中的一項。不少教授也鼓勵學生出國交換,增廣視野。然而若事前未做好完整規劃,並對當地有充分了解,不僅交換過程中會遇到困難,甚至可能因為無法融入國外生活,最後空手而歸。根據台灣大學國際事務處的統計資料顯示,在近三年的交換學生考試當中,一般組的報考人數從391人增加到487人,成長近1/4。而錄取人數也從157人增加到260人。不只學生出國交換的意願提升,成功出國的人數也有顯著增加。「我認為理解一個國家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入他們之中。」淡江大學法國語文系學生葉睿涵表示,希望藉由出國交換,可以考驗自己,並提升語言能力。東吳大學日文系教授蘇克保指出,許多學生出國回來後較敢開口講外語,國外的環境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磨練。然而儘管越來越多的人想在大學時期出國,不少交換歸國的學生卻表示,國外生活未必如預期中一帆風順。許多人未做足功課,到了當地才發現,在文化、課程、交友、溝通等方面,都跟當初想像的有落差。政治大學教育系學生林杰民曾透過扶輪社到法國交換一年。由於出發前忙於考試,未能充實語文能力,到了法國後完全無法用法語與人溝通,課程上也毫無收穫。他說:「原本預期三個月內能掌握基本對話,然而一直到了第七個月左右,才能夠完全聽懂日常的溝通。」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學生桂瑭霖同樣經由扶輪社到巴西交換,但到當地後才發現對方沒有為她提供語言學校,只能自學第二外語。「剛開始什麼都聽不懂,真的滿沮喪的。」她表示,所幸巴西人都很有耐心,也很樂意幫忙,情況才慢慢改善。政大韓國語文系學生黃冠蓁,大四時前往韓國交換一年。她認為,很多人都對出國交換抱持過高期望,到當地才發現有很多需要重新學習跟適應的事,反而會讓人有種失落感。「雖然感覺都像在玩,但我真的覺得交換其實很辛苦。」黃冠蓁說,一個人隻身在國外,很多瑣事都要自己處理、自己去問。一開始雖然對出國很嚮往,但當問題發生,或發現沒有當初想像的那麼美好時,心中就會有股小小的遺憾。第二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二】不諳當地語言 學習頻碰壁第三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三】尊重差異 交流促文化理解第四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四】調整態度 拓展國際視野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