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選企劃】學生選務人員培訓僅半天 專業度恐生疑慮
校園
第1688期
【大選企劃】學生選務人員培訓僅半天 專業度恐生疑慮
2018-11-15
【記者蔡明衡綜合報導】九合一選舉暨公投投票24日舉辦,本屆適逢大選綁公投,選務人員短缺,為此政府積極招募大學生擔任選務人員。然而這些大學生不需接受特別輔導,其訓練比照資深選務人員,僅需參加半天培訓,恐產生專業性疑慮。「我覺得培訓流程,有點像形式上的教學。」報名選務人員的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學生胡安妤分享,培訓流程以影片教學、長官講解工作內容以及實際演練操作示範為主,但整體培訓事項過冗,稍嫌浪費時間。同為選務人員的政大法律學系學生江高滬則表示,不管是新手還是資深選務人員,訓練方法、時間皆相同。但培訓時對選務人員的工作介紹及教學偏少,初次參加培訓的學生,可能無法迅速了解整個工作內容。關於培訓及選務人員專業度問題,台北市文山區公所主任秘書黃進能解釋,大學生選務人員的職務區分為監察員及管理員。領導他們的主任監察員及主任管理員,則由公務人員擔任。他說明,監察員和管理員的工作內容簡單,監察員負責監督投票所開票,管理員負責核對身份證、在選舉人名冊蓋章、發放選票。工作時需保持高度細心,工作內容原則上無太大困難。黃進能也提醒初次擔任選務人員的大學生,若有突發狀況,會由經驗豐富的主任監察員、管理員帶領處理,場內也有設置聯絡電話,隨時可向區公所詢問,無須擔心。目前選務人員,大多由大學生及公務人員組成。大學生選務人員非公務人員,不受獎懲機制規範,若執行勤務時有疏失,或是選舉日未如期出席,並不會受到任何懲處。胡安妤表示,選務人員的遴選無需經過面試,甚至繳交報名表就可錄取,工作態度全看個人良心。黃進能回應,的確也曾有選務人員於選舉日當天缺席,區公所皆會訓練約50至100人的候補選務人員,以應付此類突發狀況。「我覺得大學生擔任選務人員這件事只有正面影響。」黃進能表示,透過擔任選務人員,可讓年輕人更加認識選舉流程及民主制度。曾任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委的劉義周認為,擔任選務人員的大學生,「負責任」態度及服務熱情尤其重要。他也建議,未來在招募學生擔任選務人員時,可融合校內的「服務學習課程」,讓大學生瞭解我國選舉、歷史等,更可藉此規範大學生,善盡選務人員義務。 大學生選務人員分為監察員及管理員,監察員負責監督投票所開票,管理員負責核對身份證、發放選票。 圖/截自中選會宣導影片
【大選企劃】外地學生任選務員 恐成返鄉投票阻力
校園
第1688期
【大選企劃】外地學生任選務員 恐成返鄉投票阻力
2018-11-15
【記者劉信秀綜合報導】24日將舉行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綁十項公投案,本次選舉共需招募約28萬名投開票所選務人員,中央及各地方選舉委員會積極招募大專院校學生,盼彌補選務人員缺額。然而選委會卻連同外縣市學生也納入招募範圍,間接導致首投族投票率下降,前中選會主任委員劉義周因此建議應施行「不在籍投票」,解決現有問題。 九合一選舉綁公投,共需約28萬名選務人員,地方選委會招募大學生出任,卻恐降低首投族投票率。 圖╱取自中央選舉委員會官方網站中選會統計本次選舉大學生擔任投開票所工作人員人數,全台灣共有6547名大學生受招,其中3861人將因選務工作而無法返鄉投票,佔全部大學生選務人員的59%,恐降低首投族投票率。據《中國時報電子報》報導,中選會主委陳英鈐回應:「 選務人員原本就可在戶籍地跟工作地投票,所以如果大學生是選務人員,也可以在他的工作地投票。」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學生李承彥質疑,中選會只是在操弄文字遊戲。目前投票所工作人員雖可選擇在戶籍地或工作地中的任一投票所進行投票,但工作地必須和戶籍地在同一選區內,「因為這次最小單位的選舉區是里,所以工作地要和戶籍在同一個里的投開票所,才能辦理工作地投票。」他表示這樣的適用範圍意義根本不大,也沒有解決到選務人員無法返鄉投票的問題。戶籍地位於彰化縣,政大公行系學生胡安妤因考量返鄉交通成本,以及對於選務工作的新鮮感並想賺取選務工作金,而放棄返鄉投票的機會,在台北市文山區擔任選務人員。他補充,自己對於家鄉的公共議題關注度不高,也是使他留在台北擔任選務人員的主要原因。金門籍的政大公行系學生王詩瑜則因返鄉成本過高,選擇在台北市擔任選務人員,他說:「如果我真的回去投票的話,候選人的那幾張選票其實都是我不認識的人、也不清楚他們的政見,這樣亂投其實沒有什麼意義。」立法委員洪宗熠在質詢時曾提議中選會未來可修法與大專院校生合作,提升大學生返鄉投票意願並同時解決選務人員缺乏的問題。劉義周說明,選務人員的招募制度與首投族的投票率並沒有相關性,因為每個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會關心不同的事物,即使修改選務人員招募制度,也不見得能提升首投族投票率。為避免有投票意願者,因擔任選務人員而失去投票權益,劉義周認為「不在籍投票」是最佳的解決方案。「不在籍投票」指選民在選舉日因某些特殊因素無法到達指定的投票所親自投票,事先向選務機關申請,以其他合法方式行使投票權的制度。有鑒於美國、韓國、菲律賓及印尼等92國已陸續施行不在籍投票,國內也曾多次提起實施不在籍投票的修法提案,卻因台灣民眾重視投票的透明性及公開性,對此制仍有不信任,且海外華僑的投票方式具爭議,因此目前提交立法院的提案都被退回。 去年6月,中選會召開選舉改制公聽會,與會各方共同討論台灣修法施行不在籍投票的可能性。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王宏仁於會中表示,不在籍投票應採階段性實施,應從移轉投票做起,讓選民可以在選舉當天選擇跨縣市的就學地或工作地就近投票,再逐漸擴大為通訊投票,讓選民在事前接受選務機關資格審核,於法定日期前以郵寄方式完成投票程序,提升投票便利性。本屆選舉結束後,若立法院提出《公民投票法》進行修法提案,中選會也將合併研議公投施行不在籍投票的可能性。
【社論】修法降低公投提案門檻 選務人力招攬成新考驗
校園
第1686期
【社論】修法降低公投提案門檻 選務人力招攬成新考驗
2018-11-01
今年10月27日,彩虹旗再次飄揚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同志大遊行來到歷史新高的13萬7千人參加,搭上公民投票法修法後即將進行首次公投,這次改以「性平攻略由你說,人人一八投彩虹」作為主題,倡議婚姻平等,挺同和反同族群雙雙提出不同公投投票案,呼籲民眾為平權站出來投票。《公民投票法》頒布至今,卻未曾有公投案能夠成功闖關,原因主要歸咎於被稱為「鳥籠公投」的高門檻。如今修法後,不僅投票年齡調降至18歲即握有公投權力,同意票總額比例調降至1/4,並調整為簡單多數決即為通過,要提升公投的成功率。在門檻降低的情況下,民眾提出的公投提案傾洩而出。截至年底已有多達十項提案成立,雖成功喚起民眾對於議題的關注,活動、遊行、口號四處響起,連署書自各處飛來,卻也引發品質難以完整控管和審查的問題。被稱作「公投元年」的2018年年底,面對多達十項公投綁大選,編制人力不足成為棘手議題。據報導數據顯示,截至本月18日為止,公投選務人員人數招募不到應有人數的1/3(僅2.5萬人),甚至還需祭出高時薪尋求大學生協助,才得以勉強補足人力,引發各處質疑。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投、開票所主任管理員須為現任公教人員,管理員須半數以上為現任公教人員。但今年因九合一選舉與公投綁定,選舉工作量大增,不少公教人員無法負荷,選擇退出選務工作;更因年金改革爭議,導致許多公教人員不願意投入選舉工作中,無法補足法律所規範之編制人力。從人力結構看,此次選舉確實需依賴青年族群協助,但不少大學生缺乏選務經驗,甚至自己還可能也是「首投族」,光是在選務工作教育上就先花上不少時間成本。而在投票人至少十多張選票的前提下,選舉當天現場恐怕一片混亂,產生諸多無法解答選舉問題、不熟悉選舉流程等狀況,甚至遭遇激烈人士衝突。而學生群族在公信力上也相較公教人員易遭到質疑,要如何頂住首次大公投的壓力,儼然成為一大問題。另外,擔任選務人員及無法返鄉的青年也將影響青年族群的投票率。首投族第一次投票,自然得花上時間研究;公投10項提案,票多又複雜,許多民眾根本無從了解自己該怎麼投,究竟投了什麼票;開票時又搭上缺乏經驗的選務人員,會花上更多時間,這些問題都顯示出公投效率沒有想像中那麼高,並非萬靈丹。《公民投票法》才剛修法完,正如須去外面闖盪的孩子一般,準備面對「公投元年」的挑戰。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增加非公教人員來參與選舉工作,只能暫時解決眼前的公投綁大選問題。政府應當針對《公民投票法》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做出調整,而非利用補休假、青年族群來暫時化解編制人數不足的問題,剝奪公投及選舉所給人民發聲的權益。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