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跳脫陶藝無暇印象 《大崎六六》玩轉土材新可能
藝文
第1774期
跳脫陶藝無暇印象 《大崎六六》玩轉土材新可能
2022-12-07
第25屆應用藝術所陶瓷組年度展覽《大崎六六 DACHI 66》,從3日至22日於The Room一間文創展出。學生展出自己的陶藝創作,探索陶藝多元的可能性。 圖/江昇攝【記者何予綜合報導】第25屆應用藝術所陶瓷組年度展覽《大崎六六 DACHI 66》,從3日至22日於The Room一間文創展出。除受邀藝術家外,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所陶瓷組的研究生皆展出自己的陶藝創作,其中包含具實用性的陶瓷器皿以及非實用目的藝術創作,探索陶藝媒材的可能性。南藝大應藝所陶瓷組研究生趙宥筑展出系列作《生之紀念》,趙宥筑長期創作陶藝品,產出作品的同時也在思考「土」的意義為何,形成此系列作品的發想。「外面那種富有生機的土,是植物可以生長的土。」趙宥筑認為土有很大的生命力,陶藝雖以土為材料,陶土卻因黏度太高而無法讓植物生長其中。因此,趙宥筑希望藉此系列創作把土壤的生命力帶回陶藝。 作品〈覆〉在燒成前被製作成錐形的土塊,上方有植物生長,但燒成過後植物變成灰。趙宥筑使用仿金箔材料點綴燒製後崩解的裂痕,賦予其重生的意象。 圖/江昇攝作品〈覆〉在燒成前被製作成錐形的土塊,上方有植物生長,但燒成過後植物變成灰。趙宥筑使用仿金箔材料點綴燒製後崩解的裂痕,賦予其重生的意象。 圖/江昇攝《生之紀念》系列中的〈覆〉原先是倒錐形的土堆,由趙宥筑以陶藝用土及富含有機質的培養土混合製成,並在表面種入菜苗,像是剛從土地中挖起的土塊。經過高溫窯燒,觀眾在展覽現場已看不見植物,而培養土的加入也導致結構不穩定,燒製後土堆坍成不規則的形狀。趙宥筑於表面崩裂處使用類似金繼(註一)手法,賦予其重生的意象。他認為,即便事物不再是完整形狀,甚至破損、衰頹,也有屬於該物件的美。「燒成對我來說是記錄下土的某一個狀態,讓他凝結的一個手法。」他說。註一:金繼(金継ぎ)也稱為金繕(金繕い),是日本的一種傳統工藝,將破損的陶瓷器皿重新黏合修復後,不去隱藏裂痕,反而是用金子讓裂痕更加凸顯。 藝術家趙宥筑展出系列作《生之紀念》中的〈覆〉,混合台灣黑土、培養土及有機質等材料,希望將土壤富有生機的特性帶回陶藝創作中。 圖/江昇攝南藝大應藝所陶瓷組研究生詹宗哲的〈與時間的關係〉,試圖表現主觀感知到的時間流逝,而非時鐘、月曆等提供的客觀時間。他提取兒時生長環境中的素材製作〈與時間的關係〉,將花蓮溪流中的砂石一層一層與瓷漿(註二)一同灌入模具,堆疊成柱狀造型。詹宗哲解釋,花蓮的礦土含有石灰石(註三),陶瓷結構之間含有鈣會導致陶瓷在燒製時慢慢崩解成碎片。也因溪流上、下游的砂石成分不同,成品的崩解速度、方式無法預先計畫。註二:瓷漿可用於注漿成型,調整泥漿適當濃度後澆注到模型中,便能按模型成形坯體。常用於製造形狀複雜,精度要求不高的日用陶瓷和建築陶瓷。註三:石灰石(CaCO3)簡稱灰岩,是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碳酸鈣岩,常應用於混凝土、鋪路基石、水泥等。「比如我小時候生長的環境,跟去年回去看到的不一樣,這個對立,就是時間的狀態。」詹宗哲說明,〈與時間的關係〉並不光滑也不漂亮,跟一般陶瓷作品比起來只是粗糙的石塊,但他希望觀者從逐步崩解的碎片中,能單就眼前感受到的事物差異,感受時間的流動。「時間是一直在變化的,就像滄海桑田的感覺,我想把他強化到最極致的狀態。」他說。 砂石材料來自詹宗哲兒時最常去的秀姑巒溪、木瓜溪和花蓮溪。河流上中下游都是不同狀態,若有颱風經過也會改變成分,因此作品會呈現分段式的崩解過程。 圖/江昇攝南藝大應藝所教授張清淵說明,不同陶瓷材料會形成其特有的質感和顏色,「從藝術的本質去思考,這個材料有什麼樣的面貌,剛好是可以表達適當的藝術語彙或觀念?」他認為,藝術家可以跳脫傳統陶瓷工藝對於美的想像,找到方式詮釋其與生俱來的獨特美感,讓觀眾認識這項材料被使用的多元可能性,是不錯的結果。
家屋碎片融合視聽感受 雙個展再現泛黃回憶
藝文
第1757期
家屋碎片融合視聽感受 雙個展再現泛黃回憶
2021-11-17
【記者許如鎧綜合報導】雜沓的聲響在空間中迴盪,磨石子的地面上散落著陶瓷製成的葉片,彷彿記憶中的老家在眼前拼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學生彭思錡與楊祐丞舉辦創作雙個展《隔壁的A口 / 微軀》,透過聽覺與視覺兩種體驗,再現家屋空間的碎片。展覽於13日起在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展出。 展覽作品〈家屋與天地-角落I〉靜靜地在〈家屋與天地-樓梯〉一隅斜倚著,如家中那個不起眼卻始終存在的角落。 圖/許如鎧攝「我對那些生活中的痕跡是有感覺的,我想把那些痕跡給保存下來。」創作《微軀》的彭思錡解釋,在他的展區中充滿「磨石子、階梯、壁癌」等元素,如〈家屋與天地-樓梯〉就是以磨石子工法製成的作品,一旁陳置陶瓷製成的人造壁癌〈壁花〉、陶瓷與生漆為原料打造的〈家屋與天地-角落I、II、III〉等等,都為展覽空間增添居家的熟悉感。他表示,在他的藝術世界中,那些在生活縫隙的痕跡皆散發著格外不同的光芒,也因此他希望能將這些零散的細節加以保存,讓生活片刻能以藝術的形式成為永恆。而展區的另一頭,是與《微軀》相呼應的個展《隔壁的A口》,楊祐丞透過再現生活中細碎聲音,將展區空間構築成更加完整的家屋世界。「我更針對於聲音的部分。」楊祐丞說明,如作品〈Randy11〉是以吊扇的樣貌呈現,由於住所緊臨大馬路,因此窗外大卡車呼嘯而過時,家中吊扇便會輕微擺動而發出搖曳的聲音,這項作品以再製吊扇聲響,呈現自身的住家經驗。觀展民眾葉佐駿說:「透過聲音來詮釋家屋空間是很特別的方式。」 展覽作品〈Randy11〉以吊扇的形式呈現,可以看見他細微的擺動,如乘載著藝術家的創作脈動。 圖/許如鎧攝除了合作藝術家的身分之外,彭思錡與楊祐丞同時也是伴侶關係,而這層連結也讓兩人產生不同的感觸。楊祐丞表示,在相處過程中,會發現對方能補足自己有所不足的部分,也會希望可以共同完成一些事情,而在創作過程中,彼此也都在感受著對方的創作脈動,「像是接觸式麥克風依附在某個東西上,可以去探測他的震動。」楊祐丞說。 目前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的創作者彭思錡與楊祐丞。 圖/許如鎧攝彭思錡與楊祐丞分別透過「有形」和「無形」的方式呈現家屋空間乘載的細節,從台灣人熟悉的磨石子地板、牆上的壁癌與展區一隅的陶瓷葉片,到以噪音裝置再造的生活雜音,他們將逐漸泛黃的回憶再一次於展區構築,「我們是想要營造一個家屋的空間。」彭思錡說。
導紫外線至陶瓷蜂巢 光觸媒分解病菌
新知
第1738期
導紫外線至陶瓷蜂巢 光觸媒分解病菌
2020-12-02
【記者徐嘉璟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由於病毒可能在飛機內傳播,機艙空氣品質因此成為防疫的關鍵之一。有鑑於此,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吳紀聖率領學生團隊設計「蜂巢式光纖反應器消除飛機艙內空氣細菌病毒(以下簡稱蜂巢反應器)」,希望將高空紫外線導入艙內的光觸媒,有效分解病菌。作品於11月19日獲「第2屆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大專組金牌獎。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學生鄭宇翔(左)、劉倚辰(中)、盧彥均(右)以「蜂巢式光纖反應器消除飛機艙內空氣細菌病毒」在比賽中獲得金牌。 圖/盧彥均提供一般而言,機艙進行空氣清淨,多使用高效率網(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HEPA),只能利用過濾方式攔截有害物質。但吳紀聖表示,室內機艙的沙塵較少,主要汙染源為細菌和病毒,故團隊研發的蜂巢反應器與過濾不同,是利用綠能進行化學反應,驅動二氧化鈦(TiO2)光觸媒(註),達到分解、殺死病菌的效果。他補充,高效率網為耗材,需定期更換,而蜂巢反應器清理過後即可再次使用,相較之下成本較低。註:觸媒又稱催化劑,可增加化學反應的速率,並不會在過程中消耗掉。團隊希望將蜂巢反應器裝設於機艙上方,當陽光射入透明機翼,便可透過光纖傳至反應器內的光觸媒。吳紀聖表示,團隊使用的二氧化鈦光觸媒,具有無毒、對人體無害的優點,故可安心應用在機艙。當二氧化鈦接觸到紫外線,就會刺激水分子釋放氫氧自由基,進而氧化有機物的表面,如細菌、病毒,以達滅菌效果。為了加強滅菌效率,團隊將光觸媒塗抹在具有許多孔洞的陶瓷蜂窩內,增加反應表面積,但此舉會產生阻礙光源的問題,團隊因此把光纖插入蜂窩,利用反射傳遞外界光線。吳紀聖解釋,團隊在光纖側面設計刻痕,使光訊號傳入蜂窩的同時,又能經由孔洞照射光觸媒,以進行滅菌。他補充,結合光觸媒和陶瓷是實驗最難的步驟,「要研究空氣的濕度、溫度,才能讓它(光觸媒)固著在上面。」由於機艙是密閉空間,要將紫外線傳入陶瓷蜂巢會有困難,因此團隊希望將機翼改為透明設計,以此導入紫外線。逢甲大學航太與系統工程學系教授方俊補充:「當光進到機翼裡面,光波屬於哪個類型,是否與光觸媒的需求一樣,也很重要。」而除了材料透光性問題,方俊補充,團隊也得注意「疲勞破壞」的情形,確保機翼在多次起降、飛行之後,都不會斷裂,保障飛機安全性。目前蜂巢反應器已證實有良好的殺菌效果,但還未能運用於飛機。臺大化工系學生盧彥均說:「法律有規定飛機的設計與安全性。」研發仍需考量飛行的摩擦力和機體強度。未來團隊考慮先將裝置應用在公車上,盼能協助抗疫,改善公眾空間的空氣品質。 若是菌量不足,會較難測得顯著的滅菌效果。於是團隊使用肉汁培養足量細菌,再將其噴灑於密閉盒,並利用風扇使其擴散,最終才證明實驗有效。 圖/盧彥均提供
有別傳統施彩 臺藝生「粉」碎刻板印象
藝文
第1735期
有別傳統施彩 臺藝生「粉」碎刻板印象
2020-11-04
【記者鍾晨沅綜合報導】展場垂掛一副耳機,在靜謐的空間悄悄地重複播放「I love you」,瀰漫粉色泡泡。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學生組成的「陶瓷工作室」於10月27日至10月 31日舉辦創作聯展《PINK PINK 乓乓》,以陶瓷表現粉色的無限可能,試圖打破大眾對粉色的刻板印象。 作品〈宣言〉在耳機重複撥放「I love you」,喚起觀展民眾內心的粉色泡泡。 圖/鍾晨沅攝粉色在大眾印象中時常代表「可愛、嬌氣」,工藝系學生林渙騰表示,參展者共同投票後選出此次展覽主題,希望各自表達自身對粉紅色的認知,打破粉紅色只能是可愛女生的固態,「這是一種粉紅色的各自表述。」展品囊括各彩度的粉紅,從櫻花粉至蜜桃粉,挑戰觀展者對粉色的視覺極限。為表現各自的粉色意象,參展者們以不同的形式,展現色彩與陶瓷的可能性。 《PINK PINK 乓乓》中作品融互動與實驗於一體,創新的表現手法讓觀展者耳目一新。 圖/鍾晨沅攝陶瓷作品〈可以不要拋棄我嗎?〉將六件瓷器置於空中自然轉動,懸掛在展場中央,作品因旋轉,每時每刻都呈現不同的樣貌。工藝系學生朱穎將粉色的顏料注入塑膠袋,讓被密封的瓷碗染上色彩,他認為,每件瓷碗都似乎記錄著一段愛情,因此被賦予生命,他說:「就像穿上粉紅色的外衣,表達瓷器本身的記憶。」而作品上色的方式也有別於傳統上釉,實驗性的手法令作品獨樹一幟。 作品〈可以不要拋棄我嗎?〉結合陶瓷與裝置藝術,六件瓷器於空中自然轉動,作品每時每刻都呈現不同的樣貌。 圖/鍾晨沅攝展場的另一側,一道強烈的粉色光輝投射在作品〈慾、兔子、我〉上,結合兔子的形象,林渙騰以陶瓷型塑性感的女性身體。強光打照在光滑的釉色表面,閃耀的光芒增添作品的魅力。他也將白色的棉球融入作品中,集性感與可愛於一身。林煥騰將兔子做為吸引力的化身,表達自身與慾望的相互關係,他說:「慾望改變你看世界的感覺,那是一種特別的力量,一種原始的本能。」 作品〈慾、兔子、我〉上,創作者林渙騰以陶瓷型塑性感的女性身體,結合兔子的形象,表達慾望與自身的相互關係。 圖/鍾晨沅攝不少展品嘗試以特殊方式表現色彩,作品〈Living〉將全白的陶瓷置於粉色玻璃鏡之上,作品不規則的造型經光線反射後,呈現豐富的色彩層次。而作品〈傳統解構——依附關係〉,工藝系學生鄒皓哲則以古代文人描繪女性體態的梅瓶為創作原型,並加入較剛硬的金屬色與粉色對比,象徵衝突與依偎,同時表達男女間的依附關係。 作品〈Living〉將全白的陶瓷置於粉色玻璃鏡之上,經光線反射在作品,結合不規則的造型,創造出豐富的色彩層次。 圖/鍾晨沅攝  作品《傳統解構——依附關係》以傳統表達女性體態的梅瓶為創作原型,藉由粉色與金屬色的對比,表達男女間的依附關係。 圖/鍾晨沅攝《PINK PINK 乓乓》展品具互動性與實驗性,觀展民眾黃維衡表示,儘管許多作品仍無法脫離女性及愛情的討論,但創新的表現手法依舊讓他耳目一新,「沒想過這麼多粉紅齊聚可以這麼脫俗。」他認為,展覽的確打破他對粉色的既定印象,而學生作品的多樣性也讓他重新認識陶瓷。朱穎也補充,粉色是個有強烈個性的顏色,「我很討厭粉紅色,但這個主題真的充滿挑戰性。」
扭曲的脊椎 高跟鞋喻變形的主流美感
藝文
第1734期
扭曲的脊椎 高跟鞋喻變形的主流美感
2020-10-28
【記者詹和臻綜合報導】無數的高跟鞋堆砌成骨骼,塑造扭曲變形的脊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藝術創作組研究生陳安琦於17日起,在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舉辦個展《綺麗解剖》。透過陶土捏塑的高跟鞋,暗喻女性在社會框架的凝視下,逐漸自我物化的現象。 展覽空間刻意將燈光調昏暗,想讓展場呈現寧靜的氛圍,並且透過強光打在作品上,凸顯作品本身。 圖/劉柏承提供陳安琦將乳白色的高跟鞋重複堆疊,拼湊成人體骨骼。他述說,作品基於自身對高跟鞋的感受,再將大眾對高跟鞋的認知,如性感、美麗等作為女性符號。而人類死亡後,靈魂離開肉體,剩下一副骨骸,他說:「將作品作成骨骼形狀,可能是從骨子裡對高跟鞋無法擺脫的愛。」 〈噬II〉第一次素燒後,作品的支撐點裂開使另一邊瞬間垮下來成碎片,創作者陳安琦說當時他的尖叫聲大到讓整間教室的人以為看到老鼠。 圖/詹和臻攝雖對高跟鞋有著瘋狂的喜愛,但陳安琦提到,高跟鞋的造型不符人體工學,因此穿著它非常不適。他卻在社會框架下,認為高跟鞋才能塑造主流美感。而他也認同高跟鞋隱含美麗的意義,順著他人的想法裝扮成精緻的物品讓人欣賞。因此,他想透過展覽,呈現女性自我物化的矛盾。「我們可以在白璧無瑕的作品上得到一個反思的機會。」觀展民眾林郁晉說道。 〈噬〉為骨骼系列的第一件作品,創作於2017年,目前《噬》已經有三件同名作品,但是型態都不同。 圖/詹和臻攝作品〈噬〉以32支高跟鞋組成假牙形狀,陳安琦指出,創作來自童年穿鞋磨腳的經驗,母親曾告誡他若不想被鞋子磨破腳後跟,就要先發制人「咬」鞋子,他實測後卻無效。鞋子本是保護雙腳,高跟鞋卻讓人磨破腳皮,因此他將咬傷的意象融入作品,藉此反思穿高跟鞋的意義。 〈承III〉脊椎為承受人體重量的重要骨骼,穿上高跟鞋也是在傷害脊椎,因此將其做嚴重扭曲。 圖/詹和臻攝脊椎造型的《承》包含四件作品,作品分別展出微彎、S形,最後嚴重扭曲為螺旋狀的脊椎。陳安琦提到,脊椎承受人全身的重量,是人體最重要的骨架,但是穿著高跟鞋卻是傷害脊椎的行為,於是《承》展出脊椎隨時間蜷曲的狀態。 觀展民眾陳奕龍說:「陳安琦巧妙地用了這種視覺對比,以高跟鞋、骨骼兩種看似無關卻暗藏玄機的符號,去表達對高跟鞋的愛恨矛盾。」 陳安琦是澳門人,因為澳門沒有藝術創作相關的研究所,所以決定來台灣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圖/詹和臻攝土對天主教的陳安琦來說,具有另一層宗教涵義,他解釋,人的肉身出於塵土,死亡後也歸於塵土。陶土經過高溫燒成後變為無機物,就如同人類從生到死亡,唯一不被腐蝕的只有牙齒與骨骼,他說:「我在創作時,同樣也在賦予作品靈魂,藉由這個載體表達自己的想法。」
化不圓滿歷程為創作 包容瑜捏陶沉澱自我
藝文
第1688期
化不圓滿歷程為創作 包容瑜捏陶沉澱自我
2018-11-14
【記者倪旻勤台北報導】白淨的陶瓷與寧靜的展場融為一體,圓潤的作品穩穩擺放。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班的包容瑜,10日起在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舉辦為期兩個月的陶瓷創作展《不圓滿中的圓滿》,嘗試將人生中的不圓滿轉換為平靜的語言,以圓滿的樣態表現自我。包容瑜的作品大多平滑完滿,象徵他渴望達到的心靈狀態,但上方帶有黑色漩渦或雜點,則代表他內心無法克制的波動,「黑色是比較情緒化的部分。」包容瑜解釋,黑色是他平靜外觀下的情緒出口。在〈二擇一〉中,以大片的白色為基底,作品兩端延伸出大小不一的黑色漩渦,傳達人在選擇時,必須不斷挖掘內心,才有辦法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法。 在〈二擇一〉中,包容瑜在純白的陶瓷塗上黑色色料,傳達在圓潤平靜外表下,內心其實充滿波瀾。 圖/倪旻勤攝作品〈回家的方式〉,以漁船為基座,漁船上方有著層層波浪,波浪中矗立著一棟房屋。包容瑜透過捏陶梳理自己對父親時常出海釣魚、到海邊與朋友聊天,因此不在家的不諒解。包容瑜將自己化為乘船者,和父親一樣在浪花中乘著漁船,「爸爸都在海邊,我有點找不到他,我希望可以搭著這個船之類的,去尋找一個家。」「母親離開之後,我就覺得家已經消失了。」踏入大學生活前,包容瑜的母親因病逝世。面對父親期盼他回家,包容瑜產生許多掙扎,「回到家,變成是一種義務,有一點點負擔。」每次在回家的路上,包容瑜總會中途停下,直到最後一刻再踏入家門。經過製作〈回家的方式〉,包容瑜表示,他已慢慢放下對父親的強烈不滿。 包容瑜作品〈回家的方式〉,以漁船當作作品的基座,象徵自己乘著船,尋找回家的路。 圖/倪旻勤攝「就現在的我而言,這些抒發是好事。」包容瑜在母親逝世後陷入迷茫,他選擇以捏陶沉澱心情。經歷好幾年的自我探索與內心拉扯,包容瑜最終以作品說出自己的故事。除了透過作品面對真實的自己,包容瑜也想以作品告訴曾經受傷的人們,他們並不孤單,「那個難過可能會牽起他的回憶,這樣的呈現或許某方面可以治癒他。」 《不圓滿中的圓滿》開幕典禮後,包容瑜與前來觀展的台藝大工藝設計學系教授討論作品。 圖/倪旻勤攝觀展民眾、台藝大工藝設計學系碩士班施姵伃表示,雖然不知道包容瑜想表達的圓滿為何,但能夠使他聯想到自己生命歷程中的圓滿和不圓滿。觀展民眾李麗惠認為,失去親人在社會中的每個角落都會發生,包容瑜的作品能夠提醒那些人的傷痛,「但是把它轉換在人生上,或許是轉換想法的一個轉捩點。」
破陶瓷「硬」象 交大研發雲母基板
新知
第1671期
破陶瓷「硬」象 交大研發雲母基板
2017-12-27
【記者阮怡婷綜合報導】從傳統的瓷器到現代的矽晶圓、藍寶石基板等,皆是擁有堅硬、穩定、耐高溫、易碎等特色的陶瓷材料。由國立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所教授朱英豪所引領的團隊,打破傳統陶瓷材料的應用,研發出新型雲母透明基板,讓陶瓷材料可彎曲。雲母有別於一般陶瓷材料,屬於二維層狀結構,朱英豪形容雲母就像千層派,能層層撕下直至厚度僅約一根頭髮寬。團隊成員、國立清華大學電子所博士生馬俊皓說:「此時雲母基板就像是一疊A4紙般能夠彎曲滑動。」因此將雲母的表層清洗,做適當處理後即能成為可彎的雲母基板。「雲母基板的兩大特性為透明和可彎曲,光這兩點就可以有很多發展空間。」朱英豪舉例,若整棟大樓玻璃都置換為以透明導電雲母設計的太陽能玻璃,就可打造出綠建築。另外雲母基板可彎的特性,也能製造成多功能的可彎電子元件,如穿戴式裝置或可撓式裝置等。比起一般矽晶圓元件,可彎的雲母基板能大幅降低應用上的限制。朱英豪表示,過去雲母大多僅應用於玻璃、窗戶等硬體,並沒有人想到可以利用雲母的層狀結構製作薄片基板,作為置放電子元件的材料,因此他獨創「雲母電子學」,意指將雲母材料應用於電子元件製造。馬俊皓表示,團隊在研發過程中發現樣品的品質及穩定性極佳,能與市面上的商品匹敵,再加上柔性電子市場規模預估在民國113年增長至87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6025億元),因此團隊目前正大力推廣雲母基板的應用,如感測器、記憶體、太陽能電池等,期望雲母電子學能開發出相當的市場價值。 使用雲母基板製成可彎的電子元件,基板上的紋路是一般做電性量測時所使用的電路圖。 圖/馬俊皓提供 雲母基板薄如一跟髮的寬度時,即可輕易彎曲且呈透明色,雲母電子學即使用該薄片結合電子元件。 圖/馬俊皓提供
陶瓷塑童年記憶 林文萱顛覆素材印象
藝文
第1665期
陶瓷塑童年記憶 林文萱顛覆素材印象
2017-11-15
【記者薛惟中台北報導】一本少女漫畫、一件襯衫、一幅卷軸,各式擬真及抽象作品,全是就讀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班的林文萱,親手製作的陶瓷藝品。他以「記憶的形狀」為展名,探究時間、記憶,以及陶瓷的無限可能,展覽11日於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開幕。方正的木盒內擺著襯衫、水果糖、少女漫畫以及運動鞋,逼真外型吸引許多民眾、小孩拍照。林文萱表示,創作〈送給7歲的自己〉、〈送給14歲的自己〉是為了將童年及青春期未被允許的渴望送給過去的自己。他以孔洞較大的陶土表現布鞋的質感,以顆粒較細的瓷土展現金屬質感。林文萱指出,創作時意外發現加入熟料的美國土與白陶結合後會產生裂痕,讓他想到可藉此表現〈送給14歲的自己〉內漫畫書頁的質感,「人家覺得是失敗的地方,我就會運用它。」 〈送給7歲的自己〉內的男性化襯衫、玩具、糖果,象徵林文萱童年所好奇卻因傳統價值觀而無法被滿足的渴望。 圖/薛惟中攝 林文萱以陶瓷創作出的少女漫畫、運動鞋等物品十分擬真,吸引不少小孩上前觀看。 圖/薛惟中攝林文萱表示,童年經驗對他影響甚劇。小時候和妹妹一同在田間挖土,經常發現許多小物品,例如妹妹曾挖到一個印有西洋美女的打火機,種種驚喜感令他印象深刻。他補充,每次窯燒時,皆無法確定最終成品的樣貌,這對他而言反倒代表土壤多變、充滿驚喜的特性。為追求作品理想風貌,他不吝嘗試以各種土壤創作,甚至曾自己動手挖土。他舉例台灣北部多紅土,燒製後的效果會呈淡棕色。〈夢遊者的房間-抽屜一號〉潔白的階梯展台做成抽屜的形式,擺著一顆顆牙齒、蛋以及醃罐,越深處的物件外型愈完好,越靠近觀眾的物件則愈斑駁。掉落的牙齒代表親人逝世,與象徵生命繁衍的蛋並置,呈現生死的對比。醃罐則體現記憶的儲存,林文萱說:「記憶就像醃東西,也會發酵。」 〈夢遊者的房間-抽屜一號〉越前端的作品越為斑駁,林文萱以此表達越常回想越容易風化的記憶。 圖/薛惟中攝受祖母過世影響,林文萱重回老家時驚覺對習以為常的空間不再熟悉,年幼時眼中高大的家具,成長後反倒變得矮小。當下他抓緊感受,以布沾瓷漿,配合石膏模,鑿出〈夢遊者的房間-抽屜一號〉,表達回想記憶的過程如同文物出土,可能氧化而受損,他說:「愈近的東西愈快消失,深處的潛意識反而不易改變。」除具象創作外,林文萱也做出不少抽象作品。例如〈水花〉以水的樣態為發想,運用瓷土窯燒時的自然崩坍,產生類似凝結的水花,將水與陶瓷的特性巧妙融合。林文萱說:「陶瓷就是水的骨頭,水與土是密不可分的。」台藝大工設系副教授梁家豪表示,林文萱的作品能呈現柔軟的面貌,跳脫以往大眾對陶瓷質地堅硬的認知。 林文萱結合對水的想像以及陶瓷的特性,創造出跳脫傳統陶藝的〈水花〉。 圖/薛惟中攝以水為延伸,林文萱進一步創作《山水》。《山水》外型像攤開的卷軸,林文萱運用縮釉的方式,在陶瓷作品上展現水墨畫留白技法。觀展民眾丁右尉十分欣賞,「他把陶瓷變成平面,用書畫方式呈現,以繪畫結合陶瓷,發掘更多的可能性。」觀展同學、就讀台藝大中華藝術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的余曉冰表示,《山水》的質地細膩,拿捏精巧,外觀讓他聯想到中國的壁畫。 《山水》融合書畫的留白技巧於陶瓷中,並以卷軸的外觀帶給觀眾古老東方之美。 圖/薛惟中攝二座三角錐擺放於展場一隅,林文萱以歷年創作所留下的陶瓷殘片重新堆積,並燒製成系列作品《窯裡的時間》。林文萱表示,由於材料都是獨立的碎片,因此在組合、塑型上耗費一番功夫。參展民眾呂勻表示對此作品印象深刻,「是一種時間累積變形的方式,較其他作品特殊。」梁家豪則欣賞林文萱將原本無意義的碎片,重新建構並賦予內涵的手法。 林文萱利用歷年創作時留下的陶瓷殘片,將多種材質的土混為一體,拼湊出《窯裡的時間》。 圖/薛惟中攝「無論最先的具象或現在的抽象,背後的原因是一樣的。」藝術企劃林肯華表示,徵件時是先看到林文萱具象的作品,但看到抽象作品之後,發覺作品的概念都圍繞著時間、記憶。梁家豪認為林文萱的作品著重媒材本質的表達,與傳統的陶藝以容器、裝飾為重的方式不同,他說:「相信觀展的人會顛覆對陶藝的既有概念。」 本次參展民眾年齡層廣泛,常可見到家長帶著小孩來參觀展覽。 圖/薛惟中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