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競技體操錦標賽台東登場 眾人積極應戰國際賽事
2024-10-25
生活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2024-10-25
校園
東大學生會長彈劾程序存疑 教授籲主動公開資訊
2024-10-25
校園
清大宿舍分棟惹議 學生憂影響書院營運
2024-10-25
校園
臺師大重訓室人力不足 縮減開放時間引學生不滿
2024-10-25
國際
密州政府推經濟政策 欲留大學人才逆轉貧窮困境
2024-10-25
國際
曼大領頭成立人文學聯盟 盼跨界解決全球議題
2024-10-2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新知
第1761期
智能醫療床供即時數值 建國科大盼助照護品質提升
2021-12-22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現今社會正面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問題,使長期照護出現量能不足的狀況。建國科技大學自動化工程系暨機電光系統研究所教授王俊傑帶領團隊研發「可偵測病人姿態與生理現況之醫療床」,能夠即時顯示病人身體數值,望能提升照護效率及品質。 建國科技大學團隊研發「可偵測病人姿態與生理現況之醫療床」,榮獲2021第8屆高雄KIDE國際發明暨設計展金牌。 圖/研究團隊提供嘉義市私立新仁友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負責人陳郁雯說明,目前長照中心照護者與被照護者的比例約為1:8,缺乏人力的問題相當嚴重。照服員需協助病人翻身、換尿布、餵飯等等瑣事,工作繁忙,因此通常他們只能在固定的時間去確認病人狀況,並沒有辦法即時發現問題,「病人的床都被從尿布滲出來的尿浸濕了,然後醫護人員去看的時候才知道。」王俊傑舉例說明。為此,團隊將醫療床結合手機APP與醫護站的電腦螢幕,讓照服員能時刻監控病人的姿態、體重以及尿濕等情形。 現今社會人口高齡化嚴重,長期照護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圖為示意圖。 圖/嘉義市私立新仁友老人長期照顧中心提供團隊利用單晶片控制器作為主機,搭配姿態感測器、溫濕度感測器以及壓力感測器三種元件,組成可偵測病人姿態與生理狀況之醫療床。將偵測到的資料整合後,再以藍牙連接把數據傳送至顯示器上,「藍牙的傳遞速度快,相對起來比較沒有那麼耗電。」團隊成員姚穎源補充。不過他也提及,未來如有遠端監測的需求,則可以改成Wi-Fi傳輸。設備中的姿態感測器可用於偵測病人是否維持相同姿勢過久,因長時間臥床可能會導致褥瘡(註)。另外,該功能也可長期紀錄病人的姿態,檢視復健及藥物的使用對病情有無幫助;溫濕度感測器則是放置於尿墊下方,感測被照護者的下半身溫度及濕度,方便確認是否有排泄物;而壓力感測器則可以檢視被照護者的體重是否有出現嚴重落差,「驟減或驟增可以提供給醫生判斷,這個病人目前狀況是不是有什麼緊急的變化。」王俊傑表示。註:褥瘡是指骨頭突出、脂肪較少的皮膚處,由於長期壓迫導致血流阻礙,而造成的潰瘍或壞死。 可偵測病人姿態與生理現況之醫療床只需將感測元件置放在對的位置,即可時刻觀測病人狀況。 圖/研究團隊提供不過,陳郁雯表示,目前市售品質較好的尿布能夠有效防止尿液溢出,避免皮膚起疹,因此只要沒有排遺就無需更換,他說:「長輩如果需要你幫他換尿布翻身的人,表示他冷跟熱已經不會講了。」因此他建議,溫濕度感測可以偵測全身的體溫,以及是否有出汗的情況,讓照護者可以更準確地判斷病人的感受,對照護會更有幫助。團隊下一步規劃將裝置模組化、輕量化,讓沒有機電相關背景的照護者也可以方便地組裝與使用。此外,王俊傑也透露,未來將提升原有感測元件的穩定度和靈敏度,增加偵測精確性,以利商品化,並持續與醫療院所以及長期照護相關機構搭配合作,「聽聽看他們還有沒有什麼需要增加的功能,那我們再把它加進去。」
專題
第1751期
農業師傅能解缺工問題? 成效褒貶不一
2021-06-09
【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天還沒亮,農業師傅們挑燈採收火龍果,將成熟飽滿的果實送回工廠分級包裝,他們埋首於農務,不見太陽已悄悄升至頭頂。農忙期的工作繁雜,錯過午休時間卻停不下手邊事務。當火龍果做產期調節時,農業師傅下午五點下班後,還需要在包裝廠待命,等晚上火龍果花開授粉,若授粉過晚,白天的班還是照常上工,「有時候我們騎車回家都會邊打瞌睡,因為太累了。」曾任農業師傅的青農黃宣翡分享。農業師傅有時會被農會派遣到路途遙遠的農場,黃宣翡曾因為前一天等待授粉過晚,回家休息時不小心睡著,半夜三點驚醒,立即跳上機車趕五點的白天班,他為省時而沒有按照交通號誌待轉,不料遭警察攔下,「紅單的錢比我們一天的工資還貴。」農場在農忙時期都會有大量的勞力缺口,在採收期的幾個月內需要聘用更多農工,但農業師傅作為農業缺工的解方,仍然無法補齊農場的人力需求量。 農民彎下腰,將果實一個個放入選果機,機器會依重量將果實分級後,還須其他人力裝籃、把關品質。 圖/花蓮區農改場提供<b>為補足農村人力 政府推廣農業師傅政策「成立農業技術團,第一個就要解決農村缺工的問題,還有解決農業高齡化的問題。」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說明,農業技術團由各地農會招募的農業師傅組成,各團人數多約落在30至40人左右。全台灣共有14個農會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布的「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2.0措施」,刊登農業師傅的職缺在網路、報紙等宣傳管道,「報名的人都不少,每次都來了40幾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人都有。」張素華說。各地農會收到應徵名單後,會先甄選出體能合適的人選,再引薦至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農改場)接受密集的農務教育訓練,筆試合格正式成為農業師傅後,才能進入農業技術團工作。而當前台灣農業缺工的性質可分為兩種:常態性缺工、季節性缺工。常態性缺工為整年皆需勞動力投入,例如,酪農業是長期處於常態性缺工的產業;季節性缺工則視作物採收需要,一年只有幾個月需要大量勞力,例如,果樹類等產物。農會招募農業師傅即為解決最主要的季節性缺工問題。「農業缺工的問題主因出自於勞動時的『痛苦指數』過高。」滿福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星叡指出,農業從業人員每日需重複彎腰、蹲、跪、搬這些動作,在陰涼處就很辛苦了,何況在大太陽下或是悶熱的溫室內作業。雲林縣菜農林春生也提及,從事農業需做大量體力活,多數年輕人不願意做,「假如時薪160元,他寧可在7-11吹冷氣,也不願在田間曬太陽嘛。」不同於農業現場的觀察,農會持另一看法,「很多人覺得台灣年輕人比較不能吃苦,可是富里這邊的資深農業師傅做了三、四年,都捨不得走欸!」對此現象張素華分析,因農會作為農場主與農業師傅媒合的窗口,可減少雙方自行接洽的成本,且農業師傅享有政府每月提供的額外獎勵金,並有勞保的權益,因此,農業師傅的流動率得以降低。 農業師傅的工作多以付出勞力為主,如除草、搬運和剪枝葉等。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舉例,東部農業多在露天耕作,較沒有溫室和高大果樹能遮陰,農業師傅得承受艷陽導致中暑的風險。 圖/花蓮區農改場提供<b>農業師傅初出茅廬 課程、實習奠定基礎<b> 「大多人都做很久,像我們那期30幾個(農業師傅),跟我一樣第一年走的才四、五個,沒有很多。」自營農坊的百大青農(註一)楊鈞賀分享,他因決定回屏東務農,卻對家鄉作物不熟悉,所以先當一年農業師傅累積經驗、培養農作技術,這同為諸多人應徵農業師傅的理由。註一:青年農民定義在18至45歲之間,而為了協助青農穩健經營,並擴大規模栽種,政府設立「百大青農輔導計畫」,每兩年遴選一次,每次約選出100多位「百大青農」,進行重點培訓。但要成為農業師傅,須接受農改場的教育訓練與考核。現為農業師傅的劉憲偉說明,「就是教你大概、入門,講白一點,就是不要讓師傅去到農場,什麼都不會。」另外,農改場也設有實習機制,讓他們先有地方消化課堂上學到的理論,才會進一步實踐。劉憲偉表示,課程與實際下田多少有落差,因為農業的變因很多,但農改場只會教一種耕作、技術方式。而當過農業師傅的黃宣翡補充,學習「農業圈」語言也很重要,因農業具有諸多專有名詞,「而且像我台語很差,但下田的環境,大家都講台語。」他指出,當農業師傅必須學會融入圈子,這都是農改場不會教的。 花蓮縣壽豐鄉有機咖啡休閒農場負責人指導農業師傅修剪咖啡樹。雖然培訓過程也會走入田間或農場,但僅是聽課和操作幾次,難以真正奠定完善基礎。 圖/花蓮區農改場提供種植蓮霧的百大青農蔡協良,身任農業師傅實習時的教師,他談到,農業師傅接受教育後,得實際進到與農會配合的農場,進行約兩天的實習。實習農場會提供作物、產品讓農業師傅耕作,而農場主在一旁指導。希望藉由邊做邊學,建立實作基礎,使日後工作較好上手。「其實我很慘欸,我要提供樹給他們(農業師傅)鋸,做壞算我的,因為他們不會啊!」蔡協良無奈地笑說,他得自行花資本投入教導農業師傅,卻沒有補助。但他仍肯定實習的必要,「這是在幫農民,而不只是在幫改良場工作。」因農改場的課程和農業現場實作一定有差異,所以得讓農業師傅了解並站在農民的角度,學習做法和溝通方式。而站在農場主的立場,就算農業師傅受過培訓,依舊有許多事物得重新摸索。<b>課程與實務有落差 農業師傅下田後須再適應身為農場主的屏東瓜農吳先生(匿名)曾經請過農業師傅,卻誓言不再聘用,「我們農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跟改良場是不一樣的!」當時他教導農業師傅種植木瓜的方式,結果農業師傅卻擅自採用改良場的做法,導致他的木瓜產區採收一次後就全面報廢,「原本可以採收兩、三年的,如果以連續採收來算的話,那整個賠了40、50萬有。」黃宣翡表示,此工作存在一定限制,農業師傅無法拒絕派工,因此遇到觀念不合的農場主,也得撐到派工結束。「很多農場主走的是經驗法則,要求快,跟老師教的不一樣。」他以噴灑農藥為例,一些農場主會直接指派農業師傅灑藥的種類和範圍,但某些藥物混著用會產生抵銷作用,「可是農場主會覺得,以前也都這樣灑,方便就好。」除了觀念落差外,因農業師傅須遵照農會分派,到不同地點工作,短期內得重新適應環境和工作。百大青農楊鈞賀指出,上課偏向理論和建立技術基礎,但實務會遇到諸多變數,「重新學是一定的啦!比如說我從鳳梨田被調到果樹園,工作就差很多。」但他提到,農場主通常會先交代基礎的物理工作,像是拔草、搬物等。從農業師傅常見的工作內容,反映出當今農業缺工主要缺的是勞動力。「大部分的農業工作,都只需要操作員來做一些例行工作。」有申請農業師傅的農場主謝富羽以自身舉例,會將分派的工作簡化,讓技術含量降低,希望農業師傅能更快上手,待熟悉後才可能涉及更複雜的農業技術。「當農業師傅能學很廣,但要能學到技術,而且以後從農能用上,才能說是師傅,不然就是給人做工。」農業師傅劉憲偉提到,政策希望當過農業師傅的人,未來能投入農業,因此農業師傅要能將在職期間的經驗學以致用,才算達到政策目的。<b>農業師傅須配合農會輪調 農場主聘請意願低「當農業師傅對我自己創業,和申請百大青農計畫都很有幫助!」楊鈞賀肯定地說道,因為農業師傅的工作以付出勞力居多,所以可從中熟悉並專精在地作物。另外,當農業師傅還能初步了解農務產業運行狀況,楊鈞賀舉例,農業師傅在幫忙採收作物、進行作物分級包裝的過程中,就會間接知道作物如何保存、銷貨通路和管道,「從生產、管理、銷售,整個都看得到,這些都是一般創業很難看到的。」總體而言,大多當過農業師傅的農民,都對此政策持正向態度,雖農業師傅能銜接農業工作,但要解決農業缺工,可能尚難彰顯成效。黃宣翡坦言:「現在農業缺的是短期、季節性工人,但農業師傅都被派到長期缺工的農場比較多。」黃宣翡說明,諸多一年四季都缺工的農場,會定期向農會申請農業師傅,而農會可能固定分配一至三位農業師傅前去幫忙,一次派遣就三個月,當期限一到,便與另一長期缺工的農場進行人力交換。這樣的派工形式,讓缺工時間短、僅需人力一到兩天的小型農場權益被犧牲。「站在農場主立場,會覺得都在幫農會教學生,一個師傅來我這兩個月,才剛上手,就要被調走。」劉憲偉說明,此現象會影響工作效率,所以目前農會將派工期限放寬,農業師傅最長可在同一個農場待半年。黃宣翡補充,目前實施的形式,能便於農會管控人力,「畢竟也只有30個(農業師傅),一下這個田缺人、那個田缺人,農會就要一直接洽。」從當前派工時間來看,農業師傅仍難以補齊人力缺口,農業勞力之缺迫在眉睫,因此,政府於民國109年引進外國籍的農業移工。「我偏好請外籍工,現在聘了六位,比較刻苦耐勞,很多台灣員工不做的,他們都會做。」菜農林春生表示,因外籍勞工的聘雇合約以「年」為單位,農場主不必花時間等待農會分派農業師傅,更不怕面臨農忙期時,沒有足夠人力。但是,許多農場主即便缺工也不願聘請長期工,「透過正規管道申請的外籍勞工,必須要提供他吃、住,就是要養工。」楊鈞賀提出,許多作物為一年一收、或更久才採收一次,多數農場僅在採收期時需要勞力。因此,大多農場主不願花錢養工,使缺工問題仍未解。 菜農林春生一個月得支付一位外籍工3萬餘元,費用比聘雇台灣農工高,但他肯定外籍農工的工作能力,且時間彈性,可有效配合農場工作。 圖/邱海鳴攝農場主余致榮舉例,台灣工人、外國移工和農業師傅三種勞工中,最偏好聘請台灣本地人,但無奈人數日益減少;再者,會選擇移工,雖然需要付出的養工薪資較高,但能長期配合、較穩定。最後才會選擇農業師傅,因派工時間較短,等同教會並等待技術純熟後,就會被調走,且聘請農業師傅的成本又比一般農工更高,「就是說經驗不足,但是基本底薪是高的啦!」另外,對於農業師傅,林春生提出勞工「比較心態」的疑慮。「農業師傅就算沒遇到農忙期,一個月加補貼也有2、3萬塊,還有週休二日。」但一般算時薪的農工,工作得依天氣,難有固定假期,若當月遇到農忙期、加班,才可能拿到與農業師傅相近的工資,導致同工不同酬。他以雇主的角度說明,同行之間一定會比較,不同等的付出和收益,容易影響到農工心態。綜合種種因素,農業師傅仍難補齊農業大量的人力缺口,「農業是有生命的,不能像工業一樣排好工作行程,我覺得農業師傅這政策還欠缺考量。」林春生說道。<b>台灣多為小農經濟 農場主難聘請長期工<b> 長年關注農業議題的黃星叡感嘆,要解決缺工,應該先思索如何讓農業賺錢,「農場主自己收入不穩定,怎麼會有能力支付薪資呢?要解決問題,必須靠政府介入。」台灣農業以小農經濟為主,農民多採小面積耕種,田地的產值少、市場競爭大,導致收入不穩定。小農因產量與經濟問題,所以平時不會額外聘請人力,但遇上工作量大的採收期,仍須他人幫忙,以免錯過作物的黃金採收期。對此,黃星叡提出,解決此困境的關鍵在於,如何滿足農場主對「低價位臨時工」的需求。而政府去年開放的農業外籍勞工,即是希望由經營者自行養工,彌補農業缺失的勞動力。現有經營農坊的青農楊鈞賀認為,農業勞工較能解決的是長期缺工現象,「如果有能耐的話,農場主應該養工,讓自己變成管理者的角色,盡量把大部分工作交給工人去做。」不過,小農經濟下的農民收入不穩定,難以承擔養工費用,且小面積耕種也沒必要養工,這樣的情況下,農民卻也未必能申請到農業師傅幫忙。解決農業缺工的現況前,農業師傅制度得先更加完善。劉憲偉說明,現今政策規定,一位農業師傅最多只能做五年,是否續約得看農會意願,就算續約,農會也僅幫忙分派工作地點,農業師傅須自行向雇主談薪資,不再由農會負責,且第六年開始全面取消福利金等補助,等同成為純粹「農工」。對此,花蓮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認為,農業師傅的離職程序缺乏合宜配套。他解釋,像當地的農業師傅,多是二度就業或求職不易者,諸多人將農業師傅作為穩定的經濟來源,做滿五年即沒有福利和工作保障,等同強制這群人另求生計。「未必每個農業師傅都有農地可以做,而且現在耕作的面積小,不符合經濟規模,要他去從事農務工作,不會太好過。」張素華提出,當前政策導向希望農業師傅習得技術後,能投入或銜接農業工作,「有些農業師傅是做出興趣的!(政策)可以考慮延續,而不是時間到就強制要他們出去。」他補充,同一批農業師傅還可免去重新學技術的時間,對農業缺工更有長期幫助。面臨農業師傅「第五年期限」的劉憲偉也認同,政府不該一直給予補助,他已決定轉行做有機農業,希望將農業師傅經歷學以致用,「拖垮政府真的好嗎?會一起死欸!我還有家人在欸!」他爽朗地笑說。「(農業缺工)會愈來愈嚴重吧,因為老人開始在凋零啊!青壯年都希望當研究人員或頂尖人才,基層的工作都沒有人要做了。」農場主謝富羽感嘆地說。面對農業師傅制度與實際成效上的疑慮,農業缺工問題究竟何時能解呢? 年事已高的農民,忍著身體不適、穿著護腰,將採收後的鳳梨套袋。中老年人務農已成常態,但他們退場後,靠誰來延續這龐大的產業呢? 圖/林良懋提供後記:因該次採訪遭遇重大疫情,「你們敢南下,我就把你們包軌踢回台北。」在受訪者嚴正脅迫之下,恕難下鄉採訪,故照片皆為疫情前拍攝或他人提供。
專題
第1745期
大旱來襲、掌水工高齡化 科技節水可行嗎?
焦點
2021-04-08
【專題記者林昕璿、吳冠伶、陳嘉怡、徐嘉璟綜合報導】3月下旬,已是插秧完成的季節,嘉南平原卻是一片荒蕪、不見任何生機。春分應是農忙的節氣,偌大的農田卻不見農民身影。「我種田超過50年了,沒遇過缺水這麼嚴重的情形。」王仁義感慨。身為負責巡視水路的掌水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次的旱象比往年嚴峻,水路乾涸,彷彿用力擰都榨不出一滴水。民國109年,台灣迎來半世紀以來,首次沒有颱風造訪的一年,風調的日子雨卻不順,各大水庫蓄水量陸續探底,全台各地陷入缺水危機。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自去年11月至今年3月陸續公告,西部包含嘉南、桃竹苗和台中地區約有7萬4000公頃農田停灌,範圍相當於2.7個台北市大,也創下20年來最大停灌面積。旱災使看天吃飯的農民首當其衝被迫休耕。事實上,農民並非首次面臨水資源挑戰。每逢冬季枯水期,被譽為台灣米倉的嘉南平原便可能面臨缺水難題。為有效管理水資源,嘉南一帶經常可見老農騎著機車穿梭農田,查看灌溉水道和閘門,這群農民正是農業水資源的守門人——「掌水工」。他們協調有限的灌溉用水,保障末端田坵有水可灌,肩負農業節水的重任。目前嘉南地區大約有1200多名掌水工,負責巡視整個嘉南灌區,但隨著掌水工高齡化,他們漸難完成繁重、耗時的巡視作業。 嘉南平原的灌溉用水多來自烏山頭水庫,一旦水庫水情告急,農田產量就會受到影響,甚至休耕。 圖/吳冠伶攝疏通溝渠、引水入田 「守門人」控管農業水脈嘉南平原是台灣最大灌區,擁有1萬8000公頃的水稻田,灌溉渠道綿延數里。嘉南大圳阡陌縱橫的水路,宛若輸送養分的血管,而烏山頭水庫則是整個輸送系統的心臟。水從烏山頭水庫送出,由導水路、幹線、支線、分線到各區域,再流經中給、小給水路,最後抵達農田滋潤作物。在這複雜、脈脈相通的水利系統,掌水工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猶如心臟瓣膜一般,負責調整水源流向和大小,有時還須調解農民的用水衝突,確保每一塊田地都能「食水」。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隆田工作站站長陳艷星說:「掌水工就像人工水龍頭。」當掌水工緩緩轉動開關,水閘門升起,水源便會從灌溉渠道一點一滴流入田間,「這條水路需要放多少水,才夠這一甲田使用,有經驗的掌水工都知道。」身兼掌水工的農民陳燕章也說:「缺水時,掌水工要讓土地分配到每一滴水,不要浪費。淹水時,要去開水門,把水引到其他地方,不要讓作物泡水。不然怎麼會叫掌水工?」一般而言,當農民開始插秧,水庫才會供水,這也是掌水工最繁忙的時期。當水利工作站宣布供水,水就會從源頭24小時不間斷地流入溝渠,此時掌水工得要不分晝夜巡視水路,他們不只要種自己的田,也要管別人的地。陳燕章表示,有時一通電話打來,半夜也得出門為別人家的農田管水。他提及,甚至遇到颱風天,掌水工也需要騎機車去巡水路,「不然水堵住沒有疏通,淹到田裡怎麼辦?」兩年前開始擔任掌水工的陳鴻偉補充,在供水期前,掌水工還得提前清理灌溉渠道。當乾涸的水路長出雜草、堆積垃圾,掌水工就要扛起鐵耙子,沿路挖除草根,彎腰撿拾垃圾,以確保水能暢流無阻。掌水工化解搶水紛爭 提升水資源分配效益掌水工的工作也不只有清理水路。一般來說,灌溉水源會先灌入水路前端的田地,再緩緩流至後方的農田,因此「水頭先引,水尾再引」是常見的情況。由於水頭能夠優先攔截水資源,若水頭的農民用水過量、不願放水,導致水尾無水可用,掌水工就會出面協調,確保農民都有水可用,讓水能夠流入每一分田地,發揮最大的灌溉效益。「我們的工作就是勸導水頭不要太超過,讓後面有水就好。」陳鴻偉說。不過,由於每位農民灌溉習慣不同,每塊水稻田的用水量也有所差異,使掌水工難以「公平」配水,農民之間常有爭相搶水的情形。掌水工徐清隆說:「如果他(農民)的田吃不到水,看掌水工不爽,會把他們的腳踏車踢到水溝裡面。」陳鴻偉則透露,有時農民會不配合指示,私自干擾水閘運作。為避免農民盜水,水閘門大多採用白鐵製作,並加裝鎖頭和鐵鍊。他苦笑表示,有時鐵鍊甚至會加上擋板,防止農民偷撬開鎖頭,卻還是防不勝防,擋板常常憑空消失。「掌水的目的主要是不要讓水浪費、不要讓農民相爭。」陳鴻偉說。掌水工確保嘉南大圳最末端、較窄的水路系統順利運作,維持田間的用水秩序,使所有農地都能雨露均霑,「從整個大環境水資源分布,我們(掌水工)就是一個最小的螺絲。」 為防範農民盜水,水利工作站會將水門上鎖,避免農民自行開啟水門。 圖/徐嘉璟攝智慧監測增巡視效率 盼降高齡掌水工負擔這群身兼掌水工的農民,一年可為台灣省下逾一座烏山頭水庫的蓄水量,在水情不佳時,更凸顯出他們對農業的重要性。然而,陳艷星提及,擔任掌水工的農民年事已高,年齡大多超過65歲,難以負荷需要長時間東奔西跑、巡視水路的掌水工作。為協助掌水工進行配水,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從105年開始,在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隆田工作站進行為期四年的「精進灌溉節水管理技術計畫」(以下簡稱精灌計畫),每年投入約1億元的研發經費,於當地建置智慧流量監測、電動水閘門等系統,加強灌溉管理,期望利用科技協助掌水工作業,達成農業節水的目標。 今年春季因應乾旱,台南隆田地區進入休耕狀態,智慧水閘門維持關閉狀態,立於水道中央。智慧水閘門可運用太陽能板發電,也可由掌水工遙控門板高度,藉以改變水的流量和方向。 圖/徐嘉璟攝陳艷星解釋,智慧監測系統在農田的排水路口設有感測器,即時監測田地的用水情況。一旦排水端的感測器發出紅色警告訊號,就代表農田的排水太多、過於浪費,位於供水端的掌水工就能馬上調節水量、判斷給水與否。過去農民十分仰賴掌水工了解水情,而掌水工一人要負責巡視50公頃的水路,還要照顧自己的農田,有時很難二者兼顧。陳艷星坦言,單憑掌水工的力量,要達成最大的節水效用,仍有困難。而實施精灌計畫後,掌水工只要拿著手機接收監測訊號,就能按照系統指令遙控閘門。王仁義表示,現在掌水變得很輕鬆,「手機按一按就可以控制出水,不用每次都要跑去田裡確認,很省事。」不過感測器也並非萬能,計畫研究人員、國立嘉義大學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陳清田指出,當溝渠蔓生雜草、堆滿垃圾,就會影響水位,降低感測器的精準度。因此掌水工仍須到現場疏通水路、校正設備,確保科技應用無虞。陳清田指出,掌水工自古以來扮演著精準配水的角色,能針對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做出合宜的配水決策。精灌計畫則是建立在現有的掌水工基礎上,運用科技將掌水效益最大化,「掌水工以前一個人只能巡50公頃,實施智慧灌溉後,一個人可以巡200公頃。」田地需重劃、設備成本高 科技節水難廣設根據南水局109年「精進灌溉節水四期——摘要結論建議」(以下簡稱109精灌計畫摘要),精灌計畫可省下隆田示範區約4.6%的灌溉用水。陳艷星表示,目前實驗示範區僅占當地一成面積,而隆田每年雙期農作約需2200萬噸灌溉用水,若未來持續推廣,可望省下100萬噸水量。他補充,隆田地區是緊接烏山頭水庫的第一站,節省下來的水可以回流到水庫,供給民生和工業用水。雖然精灌計畫對節省農業用水具有正面效果,但要達到全面推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首要面臨的困難,正是精灌計畫對土地規劃具有嚴格要求,須在統一長度、方正的田地上進行,以提升配水效率。隆田示範區成功的原因在於,當地農田曾歷經重劃(註),擁有良好的實驗環境,「土地有規則,每一塊田才都吃得到水,缺水時,才能做最好的分配利用。」陳艷星說。註:農地重劃多實施在缺少水路、耕地破碎的區域,將田地整理為標準大小的坵塊,並在田邊建設灌溉水道,使農地均能直接取水、排水。除了工整的田地形狀,隆田示範區的渠道更採用「灌排分離」設計,將農田的進水路和排水路分開,此舉有利於研究團隊在排水處裝設感測器,取得精準的流量數據,擬定即時的放水決策。若是在進出水路混合,或是沒有水道、須仰賴鄰近田地高低落差才能進水的農田,便較難複製這套模式。另一項棘手的挑戰,則是設備昂貴導致計畫不易推廣。依據「109精灌計畫摘要」,起初購買市售設備,裝設一組電控水閘門的價格高達46萬元。即便計畫後續與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合作,將成本降至20萬元,農民依舊難以負荷,「未來計畫可能會做,但我們目前看來,它的成本太高。」兼職掌水工的農民阿強(化名)坦言。對農民而言,新技術看似強大,卻難以和農作收入平衡,不合乎效益。種植水稻的阿強表示,水稻是以面積取勝的低產值作物,以一分大小的田地來說,一年最多僅有2萬元收入,他直言:「怎麼算都不划算,投資報酬率回不來啊!」且在台灣,由於一般農民持有的耕地面積小,作物類別混雜、收穫期不一,精灌計畫須對每一塊農田設立感測器,才能掌控當地作物的需水量。陳清田說:「每一個農民種什麼作物、種的時機都會影響到灌溉計畫。」若要廣架設備監控農田,勢必耗費龐大成本,增加計畫負擔。未來精灌計畫預計擴大至隆田工作站所有灌區,推估工程經費為7900萬元,每年須投入770萬元維護費用。陳清田建議,計畫在擴大實行面積之餘,也須逐漸統一所有農地的作物種類和耕種時程,才能有效控管整體區域的用水量與供水時間。若數十公頃的田地能減少設備數量,皆由同一組感測器監測,就能降低總成本,增加計畫可行性。科技治水尚須推廣 掌水工未來仍是節水常備軍時至4月5日,烏山頭水庫蓄水量剩下47.8%,僅能提供30至60日的地方用水。為因應逐年惡化的旱象,政府祭出精灌計畫,期望以科技輔助掌水工,提高節水成效。目前,隆田示範區的農業計畫用水量約為2.55萬噸,透過既有的掌水工制度,即可節省平均約25%的水量,精灌計畫則能額外省下約4.6%的水量。但數千萬的建設成本,減弱農民支持計畫的意願,為精灌計畫的推廣添上一層未知數。對此,陳清田表示,精灌計畫會在保障農民產量的前提下,致力改善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執行智慧灌溉一定要讓農民有信心。」為提升農民對精灌計畫的接受度,計畫也辦理教育課程,推廣農業省水的觀念,讓年老的農民能認識新設備的操作方式,減少他們把量測面板當作水路障礙物、移除設備的烏龍事件。陳艷星認為,改變農民傳統的耕作習慣雖難、雖慢,但在缺水現象日益頻繁的情況下,計畫仍有實行的必要性。「以目前的狀況來講,人力還是比較有效率,因為設備沒辦法普及,只有重劃區才有。」阿強說。雖然計畫目前未涵蓋整個烏山頭灌區,教育推廣也尚需時日,但能確定的是,未來掌水工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陳清田解釋,掌水工不僅能發揮傳統功能,確保水資源流入嘉南平原的每一隅,也是精灌計畫的執行者,能深入機械無法到達的區域,負責維護田間的科技掌水設施。3月的午後,一隻白鷺鷥杵在田中央,久未逢甘霖的大片土壤,在陽光的照射下,龜裂的縫隙格外引人注目。在這田地稀疏荒涼、農民共體時艱的缺水時節,更能體現掌水工對農業配水的貢獻。掌水工們頭戴白帽、腳穿沾滿泥土的雨鞋,披上反光安全背心,偶爾勾起隨水漂流的樹枝,轉動生鏽的水閘門。未來,他們手上可能會拿著手機,也不必時時刻刻監視田地,而無論時代如何演進,掌水工仍會堅守崗位,繼續扮演農業水資源的守門人,默默穿梭於水路之間。 供水時期,掌水工要掌握所有水閘門正常開關,渠道運作有異狀、阻塞都要排除,也要協調農民的灌溉次序,確保大家都能用到水。 圖/徐嘉璟攝
專題
第1696期
師傅手中線 時代變遷下的一「線」生機
2019-03-20
【專題記者許芷瑄、李育軒、呂立竹、葉伸怡、何庭賢綜合報導】師傅待顧客坐定後,開始專注的修剪眉毛,接著在顧客臉上塗上白粉,並俐落操作著手中的棉線以拔除汗毛,這種景象在許多傳統市場或夜市巷弄中仍隨處可見。挽面,不僅是傳統的美容行業,更是老祖宗流傳至今的智慧。因應時代變遷,為了將傳統技藝延續下去,挽面產業逐漸產生變化,像是男挽面師的興起,以及開設多元化的服務項目。 在挽面前,須將白粉擦拭在客人的臉部,讓汗毛立起,方便進行作業。 圖/何庭賢攝<b>習俗意涵漸消失 挽面技藝傳承陷困境「我之前曾遇過一位在婚前來挽面的顧客,她婆婆要求遵從過去的習俗,在挽面時要看方位跟時辰,還要我在過程中講吉祥話,討個吉利。」小珍美容坊老闆娘、從事挽面十年的小珍(化名)師傅說道。過去的社會中,女子出嫁前必須挽面,當時婚前挽面亦稱「開臉」,有「逢喜事開運」之意。「前面挽(挽面),後面挽(挽脖子後),才不會被人在背後說閒話。」今年七十五歲的賴奶奶表示,自己在訂婚前也被長輩要求挽面求好運,甚至連脖子後的汗毛也要挽除。 小珍師傅在狹小的店舖裡,整理著用具並等著下一位客人的到來。 圖/何庭賢攝紀老師挽臉老闆紀忠信表示,過去的準新娘需依據農民曆挑選良好的時辰、方位進行挽面,且過程中要坐紅凳子、用紅線,挽面後的線更要裝進紅包袋中,讓準新娘帶回並在出嫁時丟出,象徵丟掉不好的過去,將好運帶進夫家。他提及,五年前偶爾還會有顧客會遵循習俗,但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年輕人漸漸不再注重習俗。小珍認為,現在挽面多被視為單純「保養皮膚的方法」,不再像過去受到習俗限制,因此接觸挽面的人變多,客源有男有女、分布於各年齡層,比起過去多元。雖然接觸挽面的年輕顧客增加,卻無因此吸引更多新血投入挽面產業,台北市挽臉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甘沛琳表示,目前從業人員多為五十歲以上的女性,年齡仍偏高。「從開始接觸(挽面)到現在,我發現師傅的流動率很高,能堅持做下去的真的不多。」挽面二十幾年的顧客劉小姐表示,許多年輕師傅來來去去,大多還是看到年紀較大的師傅。小珍認為,挽面初學者平均需花一兩年才能上手,在許多細節處理上必須透過累積經驗才能熟練。 傳統挽面的手法是左右手各一隻手指拉線,再以牙齒咬著線,透過三點施力來達到挽除汗毛的效果。 圖/何庭賢攝小珍表示,由於每次挽面的收費約落在150至350元,每天顧客人數也不一定,收入較不穩定,前期學習時間又長,若自身對於挽面或是美容沒有興趣,將難以投入。紀老師挽臉老闆娘鍾秀滿認為,如何讓年輕人接納、看到挽面行業的商機進而投身其中,是目前最大的難題。今年八十七歲、從事挽面二十七年的許朱呅師傅表示,過去在同條街上一起擺攤、和他年齡相仿的師傅紛紛退休,或已過世,如今只剩他一個人繼續從事挽面。許朱呅提到,過去多由媽媽將挽面技藝傳給女兒或媳婦,但他認為技藝傳承不應限制性別,對於男性挽面師的出現也樂見其成。<b>職業不分性別 男挽面師打破刻板印象在台灣傳統觀念中,與美容相關的職業通常由女性擔任,然而現今社會裡,已漸漸有男性開始從事挽面工作,有些男性挽面師致力於成立自己的挽面美容店,打破挽面產業專屬於女性的刻板印象。但甘沛琳表示,工會內男性師傅佔總比例約一成,挽面師傅仍多以女性為主。做挽面職業逾十年的林俊琳師傅談到,過去受老闆挽面時專業的樣子吸引,在親身體驗挽面過後,覺得臉變透亮,因而開始學習挽面。他認為,男挽面師有足夠專業能從事挽面,但在初學時期,男性因動作較粗魯,也不如女性細心,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拿捏力道,因此一般男性不會選擇從事挽面。林俊琳也表示,男性想學好挽面,就是要不斷挑戰自己,將動作做得更輕,技巧做得更細,長時間下來就能找到挽面時習慣的手法與姿勢,也會挽出自己的風格。 現今挽面產業的男挽面師與男顧客的出現,已不足為奇。 圖/何庭賢攝在講求性別平等的現代,任何工作都可以由不同性別的人擔任,但對於男性挽面師來說,仍會因為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遭受比女性更多的挑戰。傳統觀念中,男女授受不親,許美蘭因此認為男性做挽面會沒生意,因為挽面需要與顧客長時間面對面,對許多顧客而言會略顯尷尬。紀忠信表示,顧客容易擔心男性師傅粗手粗腳、無法將臉挽乾淨。賴奶奶也認為,與陌生男性近距離接觸感到尷尬,因此不願意給男性師傅挽面。林俊琳回憶,剛開始從事挽面時,大部分的女顧客都希望讓女性師傅挽面,認為女性師傅動作較輕巧溫柔,也更細心,所以男性工作機會較少。但他秉持著毅力,用心幫每位客人挽面,建立口碑,也累積了不少忠實顧客。林俊琳也表示,顧客會比較每位師傅挽面的技巧以及細心度,只要讓顧客了解自己的技術,顧客自然會肯定。小珍也提到,對於挽面行業來說,技巧好壞才是首要條件。「(男、女師傅)沒什麼差別,就只是服務而已。」第一次體驗挽面的顧客梁先生認為,現在社會講求性別平等,不論男性還是女性做挽面都是一樣的。顧客劉小姐也認同,挽面師傅的差別在於資歷深淺及技巧拿捏,性別不是重點。<b>專業認證有助挽面發展 從業人員盼政府協助發放民國74年,台灣開放美容相關產業人員可考取國家發放的丙級美容證照,但至今挽面仍無專屬證照,甘沛琳提到,台北市挽臉職業工會曾於民國98年至103年向政府爭取設立挽面專屬證照,但僅有約300至500人加入工會,因人員數量太少,不利推動證照設立。目前工會停止推動挽面專屬證照,改為頒發參與挽面訓練後的證書(上課證明)。紀忠信提到,若有挽面的專屬證照,師傅能夠透過考取證照提升自身技術,讓挽面職業具有更高的價值性和專業度,然而,政府並沒有正式將挽面納入國家美容證照考試當中。陳炯銘表示,以新北市挽臉職業工會來說,雖然許多年長的會員因為從業已久,考取證照的意願不高,但他認為,若政府能出面協助設立挽面證照,對挽面師來說,就多了一個專業被認可的機會。中華國際挽臉紋繡眉新祕造型文創鑑定協會(International Creative Beauty Association,iCBA)(以下簡稱iCBA)理事長張淑容表示,iCBA目前正在協會內部推廣挽面執照,此執照是由iCBA針對挽面師的技巧、操作流程、注意事項及術後護理做整體性的考核,考核合格後由協會頒發認證書給挽面師,但此認證書為民間頒發,效力仍不同於政府核發的美容證照。不過,張淑容認為,擁有協會認證,除了有利師傅證明自身的專業能力,也方便顧客挑選合適的店家與師傅,「同樣是挽面師,別的師傅有考取國家(美容)證照或協會認證,自己卻沒有,這樣的話即使告訴客人自己的技術很好,也欠缺第三方的憑證。」他更提到,若政府能夠設立挽面專屬的認證制度,確保挽面師傅具備足以應對顧客的專業知識與手法,在面對顧客時能更有能力解決客人遇到的問題,例如如何妥善照顧挽面後的皮膚傷口,或者遇上皮膚過敏等狀況時該如何處理。甘沛琳認為,現今由工會或協會等民間機構推動挽面證照有一定困難,因為證照仍必須經過政府核准,然而政府目前並無相關規劃。但他表示,若今後政府有推行挽面認證的計畫,工會將作為雙方協調的管道,協助從業人員向政府爭取設立挽面認證。因應時代變化,挽面這項傳統技藝勢必無法僅藉由男挽面師的崛起,及民間挽面執照的出現,解決產業從業人員年齡高齡化的問題。挽面師們希望政府能與相關機構合作,延續挽面產業的發展,且挽面仍待新血投入,方能持續傳承。
新知
第1633期
因應高齡化 長照機器人提升療養品質
2016-10-19
【記者吳謙台北報導】「第20屆TDK盃全國大專校院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14日於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舉辦,以長照機器人為設計中心,因應台灣的高齡化社會。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生陳南諭摘冠後表示,為了讓機器人將水送達老人手中,而發想出以吸盤開冰箱的巧思,並透過馬達轉動保持水杯平衡。已投入老人福祉科技十多年、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徐業良認為,對全球生育率倒數第二的台灣而言,長照機器人不只幫助長者,更是幫那些家庭事業兩頭燒的照顧者減輕負擔。 參賽隊伍緊張地遙控運水機器人越過障礙物。 圖/吳謙攝長照科技分為復健醫療和居家照護兩大類。復健醫療方面,政府工業技術研究院和民間企業成果頗豐,以智慧型助行器為例,透過按鍵可調整行走速度,遇到障礙物能自動停下,未來將結合社區醫療,讓老人能就近復健。至於居家照護,擔任評審的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顏炳郎則表示,能夠餵食、取物、幫助老人翻身的多功能機器人所需資源較多、技術複雜,暫時難以突破。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學生劉恆忻回憶過去在安養中心的工作經驗,平均一位護理人員要照顧15位老人,難以維持照顧品質,若機器人能投入實際工作,將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
校園
第1633期
延領退休年金 恐釀教師高齡化
2016-10-19
【記者汪芝瑜台北報導】「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簡稱全教總)17日召開記者會,批評「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簡稱年改會)多數委員對年金請領資格延後至65歲達到共識一事,將造成師資新陳代謝延滯和政府財政負擔加劇等問題。教師進入職場到退休,奉獻數十年精力在教學工作上,轉業的可能性低。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當教師到了50幾歲,心力不堪負荷、想轉行的時候,有什麼行業會接受一個只會教書的中年人,「退休金請領年齡延後到65歲,無疑就是逼著老師65歲才能退休。」據行政院統計,民國104年台灣教師平均請領給付年齡為53.97歲,退休金請領年齡若延後至65歲,校園中將出現許多「高齡的老師」。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董書攸提到,如果校園裡都充滿60到65歲的老師,宛如阿公、阿嬤帶孫子,教學現場將呈現「隔代教養」的狀況。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侯俊良則表示,現職老師延後十年退休,壓縮新進教師的名額,不但剝奪年輕老師的工作權,師資培育機構也會因為招不到人,面臨關閉危機。教師高齡化,教學品質也附帶受影響。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林俐君認為,制度擠壓年輕教職員進入教學體系的機會,導致校園裡都是同樣一批老師授課,侷限教育的進步與創新。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學生權益部部長白家嘉則提出,教師若65歲才退休,並不能保證他仍保有原先的教學熱忱,可能因為身心理狀況,降低教學品質。教師延後退休年齡,除了造成師資老化,也會增加國家財政的負擔。教師薪資隨年資增加,屬倒T字型結構,張旭政舉例,教師原定55歲退休,若改制為65歲才能領取退休年金,則年資高的教師在延後退休十年內所領取的薪水,遠高於剛入行十年的教師,必定提高人事費用的預算。行政院公布目前政府潛藏負債已突破新台幣18兆元。張旭政指出,政府只考慮到延後請領退休金的年齡,卻沒有將教師的薪資結構納入考量,仍無法紓解財政壓力,是弊大於利的政策。除了潛藏負債外,台灣社會高齡化、少子化問題亦十分嚴重,行政院預估民國120年平均每2.6名青壯年就要扶養一名老人。「假如不改革,年金制度就會變成年輕人很沉重的包袱,」今周刊社長梁永煌持不同看法,認為延後退休金請領年齡才能舒緩財務困境,不致於讓台灣破產、成為下一個希臘。行政院年金改革辦公室科長陳靜雯表示,政府為了擴大收集民意,11月將辦理全國分區座談會,預計明年5月將修法草案交由立法院審議。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17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在教師退休年齡的設計上應有全面性的關照。圖/汪芝瑜攝
生活
影音
第1619期
科技對抗高齡危機 首屆輔具展盛大登場
焦點
2016-03-31
民眾試用現場輔具。 圖/蘇奕菲、黃婕攝【記者蘇奕菲、黃婕台北報導】椅墊隨著使用者的控制上下移動,讓銀髮族不再費力便能輕鬆起身。陽明大學與民間團體合作,舉辦首屆台灣健康照護輔具大展,展示超過一千件輔具,結合最新科技讓年長者的生活更加便利。陽明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淑貞表示:「人口老化的問題蠻嚴重,但是還是很多民眾並不知道輔具,所以我們希望能夠辦這個大展,讓我們的需求者能夠來看輔具、認識輔具。」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調查,台灣的老年人口數逐漸攀升。從民國82年起 便進入高齡化社會,預估在八年內,每五個人之中,就會有一個人超過65歲。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副教授黃啟梧表示:「因應高齡化的趨勢,台灣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家,在家安養成為很重要的一環,讓年長者可以享受居家的生活。」有別於過去的傳統輔具,新型輔具重視個人需求,但是在越來越多廠商投入研發的同時,也顯現出輔具產業缺乏資訊整合的問題。李淑貞提到:「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政府的政策要趕快明確,廠商知道怎麼樣配合之後再發展。政府也需要創造更多平台,讓這些廠商能夠跟政府對話。」輔具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年長者表示,希望未來的輔具設計可以讓他們不需要他人協助,便可以獨立行動。不僅提升個人的生活品質,也創造良好的居家環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dBuZNNU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