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體育
第1784期
槌球亞太盃開打 各界好手互享經驗
2023-11-01
【記者孔德皓台北報導】細心瞄準、控制力道,紅球與白球在一片翠綠草地相互撞擊滾動。2023亞太盃台北槌球公開賽10月28日至10月30日在台北市觀山河濱公園舉行,來自亞洲、大洋洲各國家地區的好手齊聚一堂,比拚槌上功夫。不過,相比中老年人的活躍,在賽場上的年輕身影屈指可數。 槌球特別受到中老年人喜愛,除了要求揮擊的精準度,戰術更是槌球比賽的一大要點。 圖/孔德皓攝 每位選手穿上號碼背心,數字代表該選手在比賽中擊打的順序與能夠擊打的球。 圖/孔德皓攝本次代表基隆和平島參賽的李奇是少見的大學生選手,來自德育護理健康學院的他,因為父母皆參與槌球運動,在國中時便被家人帶進槌球的世界。他說明,身邊打槌球的人大多為老年人或是國小、國中生,他所在的隊伍也會到基隆當地的國小推廣槌球。除了教導國小學生,目前大四的他也試著邀請身邊年齡相仿的朋友參與槌球,「目前找到兩個有意願的跟我一起打,有教他們一些打槌球的觀念。」 槌球的擊打分為觸擊與閃擊。閃擊將己方與對手的球踩在腳下,並打擊己方的球將對手的球移動到有利於自己的位置。 圖/孔德皓攝同樣是這次比賽中少見的年輕選手,代表香港出賽亞太盃,就讀香港科技大學的石銘豪,八歲在公園初識現在的教練,便對槌球產生興趣,今年已是他接觸槌球的第12個年頭。談到香港槌球發展,石銘豪表示,在香港槌球被稱作門球,而香港設有三大賽事:全港門球聯賽、全港門球大賽以及萬年青頓門球比賽,賽事中排名較前的選手獲得積分,並作為參與國際賽事的選拔標準。聯賽提供選手競爭的舞台,且得名者有機會代表香港出賽,讓年輕的選手更願意投入槌球賽事,也提升槌球在年輕一輩的影響力。 就讀香港科技大學,代表香港參賽的石銘豪是本次亞太盃少見的年輕選手。 圖/孔德皓攝對於台灣從事槌球運動多為高年齡層的現象,中華民國槌球協會理事長林錦富點出,槌球重視觀念與戰術,對身體的負擔較小,又能達到運動的作用,因此中老年人更有意願參加,「有些7、80歲的長者,走路運動比較慢一點,但他們在打的時候就要彎下腰撿球,這也算一種復健。」他補充,對長者而言槌球能作為一種休閒活動,甚至能讓他們出國比賽,給予長者很大的成就感。 除了大學生,本次亞太盃更有國小學童參賽。帶領三位國小生參賽的桃園市立東明國民小學槌球校隊教練李永宸提到,東明國小將槌球納入體育課教學項目,一學期大約會上八堂課。「槌球是一個很用腦的運動,是一個團隊合作的東西,最難學的是戰術,打槌球能讓小朋友專注力更高。」對於該如何將槌球擴展到大專院校甚至是更低的年齡層,李永宸與林錦富皆認為政策、體制尚須改善。由於槌球沒有升學管道,因此學校對於推廣槌球的意願也會降低。不過林錦富也提到,近年協會嘗試扎根校園,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觸槌球。「彰化和雲林大概有100多所國小在打槌球,如果大學成立槌球社團需要幫忙,協會除了送器材,也會找教練免費來教。」 來自桃園市東明國小的學生參與本次亞太盃槌球公開賽,為槌球場上少見的年輕身影。 圖/孔德皓攝
體育
第1708期
亞大盃巧固球賽 中華隊奪雙料冠軍
2019-10-10
【記者支琬清台北報導】抱球的選手搶先起跳,將球輕輕一拋,傳給迎面而來的隊員。接到球的球員單手抓球,躍起──砰!防守球員跌坐在地上,球飛出界外,裁判單臂握拳上舉,宣布攻擊隊伍得分。「第五屆亞洲太平洋大學盃巧固球錦標賽」於4日至6日在新北市立新莊體育館開打,最後中華台北A隊男子組與女子組分別以69:41及49:39的懸殊比分差距,奪下男女子組的雙料冠軍。 第五屆亞洲大學盃巧固球錦標賽於4日至6日在新北市立新莊體育館開打,聚集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及香港等各國好手互相切磋。 圖/支琬清攝女子組冠亞軍賽由中華台北A隊與香港代表隊對決。比賽過程中,由於前兩節防守失利,以致賽事前半段中華隊略顯被動,並一度處於落後。直到最後一節開局五分鐘後才穩定士氣,反超香港隊分數。中華隊女子組隊長、國立體育大學的許立慈賽後說:「我們第一節沒有打好,第二節也沒有追回來,是到第三節才超過,但從輸到贏的過程很開心。」女子組教練方宏獻解釋,包含冠亞軍賽在內,雖與香港隊曾切磋三次,但在冠軍賽中,香港臨時改變戰術導致中華隊不熟悉對方的攻擊模式,使得決賽打得格外艱辛。 中華隊女子組決賽前兩局失利,防守一度被擊潰,直到第三局才穩定局勢,對香港選手的攻擊較能穩住士氣。 圖/支琬清攝相較女子組戰況激烈,男子組決賽對於中華隊則毫無懸念。在與馬來西亞代表隊對決中,中華隊自第一局就將比分大幅拉開,無論是攻擊或是防守都張弛有度,令對手的節奏大斷。男子組隊長、目前就讀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的洪紹郢說:「跟馬來西亞的差距還是比較大一點,所以打起來也會輕鬆一點。」他表示,馬來西亞代表隊的球風和球技,與中華代表隊較接近,因此比較熟悉對方的攻擊及防守模式。而談到馬來西亞的表現,男子組教練張淯荃讚道:「馬來西亞的拚勁,會讓人覺得他們全心全意在比賽上面,他們會很盡力在防守、盡力在攻擊跟加油打氣上面。」 男子組冠亞軍決賽,中華代表隊壓制馬來西亞代表,第一局開始攻勢猛烈,接球後的反擊快速且有利。 圖/支琬清攝本屆比賽的中華隊隊員,皆由5月的「全國師生盃巧固球錦標賽」選拔而成,選手來自全台各大專院校,僅有不到五個月的時間練習配合。許立慈說:「因為經由選拔,所以都不認識對方,一開始練習就真的只是熟悉而已,而且因為時間緊迫的關係,也沒有到真的很熟。」方宏獻則表示,因為選手都有各自的時間安排,大致上是在自己的學校繼續練習以維持球感,之後再一起團隊練習。 面對馬來西亞隊的攻擊,中華代表隊男子組的防守穩定,較少失分為比分拉開更大的差距。 圖/支琬清攝「男子隊各國跟我們的差距還是很大。」曾任中華代表隊教練的國際巧固球總會會長方慎思表示,台灣男子巧固球一向在國際賽場享有盛名。至於女子組狀況他則認為,目前台灣女子隊的優勢不比以往,各國女子隊的實力有顯著的進步。台灣雖然受到實力上的壓力跟威脅,但也造就比賽精采度和緊湊度,使比賽更具有觀看性。他亦期許巧固球能盡快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項目,如此這項運動的發展會更加順暢,巧固球無肢體接觸、「君子之爭」的理念也能傳達給更多青少年。 男子組冠亞軍決賽,中華代表隊壓制馬來西亞代表,第一局開始攻勢猛烈,接球後的反擊快速且有利。 圖/支琬清攝
校園
第1682期
【社論】防教育部承諾再跳票 轉退條例應盡速上路
2018-10-03
九月中旬是全台大專院校的開學日,但亞太創意技術學院的學生,在新學期向校方註冊後竟無課可上。原因在於亞太董事會於今年六月,無預警對外發表聲明表示學校將停辦,此舉至今仍未獲教育部核准。亞太董事會在聲明稿中指出,董事會與校務團隊已努力爭取資源挹注,無奈校內外紛爭不斷,超過學校負荷,因而宣布停辦。當時教育部還承諾,只要亞太有學生在,就不會核准董事會的停辦申請,並保障學生能在原校就讀及畢業權利。停辦消息一出,教育部和亞太動作不斷,聯手「清空學生」,輔導學生轉至育達科技大學上課。這學期仍有五位學生完成註冊,其中有四位是只剩提交論文、進行口試就能畢業的研究生。但主秘曾景睦卻告知學生,校內已沒有教學單位,無法進行論文審查,僅能委託育達科大完成程序。這不就宣告亞太未經核准,自行陷入「實質停辦」狀態;教育部口中「能讓學生原校就讀並畢業」的承諾早已跳票,政府單位的諾言終究是說到、但做到不到。從前亞太引以為傲的特殊科系,如:茶陶創意設計系,也被迫轉至育達科大進行。育達科大無法完整提供亞太學生所需的軟硬體設施,得讓學生在育達上學科、回亞太上術科。教育部先前保證提供學生兩校間的交通車服務,如今也跳票,學生必須通勤一小時往返兩校,部分學生更因此放棄學業。從教育部的舉措看來,似乎是在和亞太聯手,架空學生受教權益。外界質疑,亞太董事會寧可把學校「辦倒」,也不願「辦好」,為什麼?依照現行法律規定,私校若經營不善遭停辦,有三年時間改善或提出改辦;若未完成,學校必須解散,但解散後校產全由學校「捐助章程」決定。然而,捐助章程可由董事會修改,比如董事會能明文指定,解散後的校產應捐給某基金會,最終卻是捐給董事自己設立的基金會。如此一來,校產便能納入董事口袋,學校停辦似乎更有利可圖。這也是為何社會要一再呼籲,儘快三讀通過「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簡稱轉退條例)。轉退條例未來若上路,校產解散清算,將不再由捐贈章程決定;而是將財產捐贈大專院校轉退基金、地方政府。此外,教育部也能依法解散董事會,重新派駐公益董事,避免董事轉賣財產。「亞太案」中,或許輔導學生轉學是一項方法,畢竟待在被董事會放棄的學校,未來仍難以取得畢業證書。但對特殊科系學生而言,學校無預警停辦,又被迫轉到無該特殊科系的學校就學,即使苦讀四年,畢業證書上的系所名稱仍是未知數。教育部若不趕緊出手援助,恐怕學生受教權益只會繼續遭蠶食鯨吞。話說回來,學生本不該成為財團惡性營運下的犧牲品。
體育
第1635期
亞太學院出戰身障運 包辦標槍視障組金銀銅
2016-11-03
亞太學院吳俊德選手在烈陽之下奮力投擲標槍,獲得銅牌成績。圖/黃慧文攝【記者黃慧文台中報導】「臺中市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10月29日於后綜高中正式開幕。其中,標槍項目視障組金、銀、銅三面獎牌全由亞太技術學院選手奪得。標槍項目視障組決賽共有六人參賽。選手們在操場中央的草地上靜立、助跑、用力拋擲,讓槍桿在陽光下劃出一道漂亮的拋物線。難以想像如此精準拋出標槍的選手,竟有視力上的問題。然而奪得冠軍的易浩程比賽結束後坦言,儘管拿到金牌,但自己並不滿意這次的成績。由於腳傷與心態未調整好,成績比過去有所退步。 亞太學院易浩程帶著腳傷上陣,仍然擲出金牌好成績。圖/黃慧文攝同為亞太學院、拿下銅牌的林聖傑說:「如果因為我們不方便就給自己放低標準,就永遠不會進步。」銀牌得主吳俊德補充,他們儘管視物困難,但畢竟並非全盲,所以仍盡可能以正常人的標準要求自己。言及易浩程的腳傷,林聖傑也表明選手儘管會要求自己做到和一般人一樣,但畢竟還是有視力上的障礙。視障帶來的平衡感不足,會讓他們比一般選手更容易受到運動傷害。亞太學院教練曹文仲也表明,視障選手的確比一般選手難教。主因是視力上的障礙讓他們很難調整動作,也不好抓住丟擲標槍的方向。一般大學通常因為麻煩,所以都不收這類選手;而亞太學院校方及教練捨不得選手高中結束後就停止運動,為了延續他們的運動生涯,才繼續培育這些選手。曹文仲說:「你說培育他們有什麼回饋嗎?也沒有啊。選手能入選國手,成績有進步,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回饋。」賽事今年已來到第六屆,加上本屆新增的槌球,總共有14項項目,吸引許多身心障礙好手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