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18期
現代舞入京劇 《九歌》反思環境議題
焦點
2019-12-19
【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人民跳著祭祀舞,邀請劇中的主角「巫」一同祈雨。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演出《靈戲.九歌》,1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三號倉庫呈現,其中導演、文大國劇系學生林倢君將《楚辭.九歌》中的〈東君〉和〈雲中君〉融入劇本,結合京劇與現代舞,並加入環境議題,帶領觀眾反思人與環境的關係。 飾演人民的演員穿著以顏料繪製的膚胎衣及裙子,並以舞蹈迎接「巫」的到來。 圖/張佳琪攝本齣戲劇以巫的京劇唱腔揭開序幕,飾演人民的舞者以彎腰的動作呈現祭祀的形式,迎接被雲神附身的巫。劇中也加入現代舞元素,人民時而快且有力地揮舞手臂,時而緩緩將手升至空中,展現古代準備迎接巫的狀態。接著,人民披上黑色西裝外套,象徵時空由古代轉到現代,產生對於網路和電能的慾望。於是,人民逐漸朝著巫聚集,逼迫巫拿著無線網路基地台發動現代能源--網路,至於人民則一邊透過甩動跳繩產生電力,一邊唱著〈東君〉歌詞:「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林倢君解釋,透過象徵災禍的天狼星,表達人類無止盡地取用大自然資源,對環境產生巨大傷害,他說:「跳繩是電力產生來源,同時是人類折磨自己。」 人民穿著黑色西裝外套,象徵時間已經移轉到現代,並圍繞在「巫」旁,渴望著網路訊號。 圖/張佳琪攝過程中,巫在保護環境與給予能源之間掙扎,最後他選擇丟棄手中的無線網路基地台,人民因而失去生命必需品——網路,眾人端出祭祀用的乖乖餅乾祈求無線網路再次到來,並因受到傷害而糾纏在一起。演員、文大國劇系學生王鈺雅談到,此景令他非常難過,他說:「我們那時只渴望一條生存之路。」然而,最終只剩兩人倖存,一位人民繼續擺動跳繩發電,另一位則如殭屍般敲打鍵盤與滑手機,暗喻人民仍繼續剝削大自然。在屈原的《九歌》中,東君、雲中君分別為太陽神與雲神,對應當時人民生活所需,林倢君提到,藝術作品本身就能反映生活,他希望藉由創作重新將現代人類對於生活的需求投射到劇中,他說:「除了陽光、雨水外,網路與光能反而更緊密結合我們的生活。」他觀察,現代人在手機沒電時容易感到焦慮,且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與環境議題相關的新聞,他便將此概念融入創作。 人類坐在椅子上,眼睛彷佛盯著螢幕,而手在空中敲打鍵盤,代表人類的貪婪仍繼續折磨著大自然。 圖/張佳琪攝「本次從2019年的角度呈現《九歌》詩詞,再詮釋現代社會所面臨的問題。」林倢君說,他也將〈東君〉和〈雲中君〉的語句納入為劇本,對此,觀眾李孟儒說:「古代詩詞結合現代議題的創作手法很有創意。」此外,林倢君也花費許多時間與演員交流,並從演員分享的樂曲獲得使用跳繩隱喻發電的靈感。
藝文
第1642期
京劇攜手話劇 追憶寨中情仇
2016-12-22
【記者周欣儒台北報導】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學生21日在文化曉峰音樂廳演出《京京有魏》。結合話劇及京劇,利用對話方式補充京劇內容,將唱腔、動作皆複雜的京劇,簡化後呈現給觀眾。戲劇一開始,一對年輕夫婦與一位老爺爺,在還沒有客人上門的戲院前,以對話方式追憶夫婦的祖父們年輕時,以京劇演員身份演出《連環套》的故事。待對話結束後,場上轉變為京劇氛圍,演出《連環套》。主角竇爾敦在山寨中與弟兄飲酒,並公開討論盜馬、栽贓仇人黃三泰。然而黃三泰之子黃天霸知道實情後,匿名成飛鏢客上山拜見竇爾敦,並多次提及馬匹長相、日行千里的能力,引導有勇無謀的竇爾敦承認,被盜的馬匹在寨中與栽贓黃三泰的事實。最後,當竇爾敦得知飛鏢客是仇人之子時,便立刻派手下拿下黃天霸,卻反被黃天霸用大步跳躍、翻轉等武功打倒。 京劇間穿插話劇,用追憶過往的方式讓觀眾更能清楚京劇的內容。圖/周欣儒攝《連環套》中的兩篇故事〈坐寨〉、〈天霸拜山〉用傳統京劇的方法穿插在話劇中,竇爾敦與手下由畫花臉的「淨角」扮演,黃天霸則由「武生」扮演。夫婦、老爺爺則未上京劇妝,以話劇的方式,將京劇中沒有演到的盜馬、栽贓過程用聊天方式娓娓道來,藉此讓觀眾明白京劇主角的心理狀態。擔綱京劇主角竇爾敦、文大戲劇研究所學生魏竹嶢表示,京劇最有趣的就是在同樣故事、台詞、裝扮中,觀察不同演員如何詮釋劇中角色,就算是同一個演員,每一次還是都會有不一樣的演出。擔綱京劇主角黃天霸、文大戲劇研究所學生張仕勛表示,主要學習客家戲劇,很少嘗試京劇演出,因此從7月便開始準備成為「武生」黃天霸的心境與方法。文大戲劇系學生李宇凡,則為了擔任畫花臉的淨角而將頭髮剃光。他表示,一開始無法完美呈現音準及京劇動作,但漸漸的發現音調及動作其實都是配合角色情緒。 有「京劇界永遠的美猴王」之稱的朱陸豪(左)及指導的武生張仕勛(右)合照。圖/周欣儒攝觀眾、文大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學生鄭秀慧表示,演繹方法不僅能感受京劇的故事、張力、情緒,話劇部分主角也將追憶當年的感受描述得很真切,「把故事變得簡單易懂外,表演還很有水準,非常喜歡。」表演指導老師、文大中國戲劇學系淨角老師朱錦榮說表示,難得可以結合話劇與京劇表演,不僅學生花將近一年時間準備,從選擇戲服到台旁配樂的樂手,也都是由國劇界中享負盛名的老師們一手包辦。 朱陸豪解釋,可看出每一個「淨」的個性,例如白色部分代表奸詐,紅色部分代表忠義,藍色則是俠義。 圖/周欣儒攝 朱錦榮解釋每一件戲服的材質及由來,也希望國劇更能受文化部以及教育部的重視。圖/周欣儒攝
藝文
第1641期
特技對決京劇 台戲生各顯千秋
2016-12-14
【記者陳亭蓉台北報導】國立台灣戲曲學院9日舉辦「華菁計畫」菁英決賽。從初複賽脫穎而出的兩位菁英各自組隊,歷經六個月的培訓與練習,在此成果展上競爭。最後分別由台戲京劇學系學生王佩宣奪得菁英首獎,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李軍帶領的特技團隊則獲得團隊首獎。李軍為首的民藝系學生特技表演《What Kind of Man Are You?》分別從各成員的生命延伸故事。開場時燈光微弱亮起,表演者一個接著一個跳舞獨秀,呈現不同的身體流線,代表每個人獨特的自我。而後表演者在台上一字排開,跳起發想自內心恐懼的動作,當有兩人同時啟動時,全體即一同到前台組成「疊羅漢」。散開後,場上一個女生說:「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幹嘛,這些都不是安排好的。」另一個男生又說:「這些都是安排好的,我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呈現此表演雖然看似有演出腳本,卻又沒有一定的形式,李軍表示:「不知道誰會跟自己同時啟動,所以也有了一種驚喜。」 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演出的《What Kind of Man Are You?》中,當兩個角色同時做動作時,全部的角色即到前臺表演「疊羅漢」的特技。圖/陳亭蓉攝李軍透露,這樣任演員自由發揮的表演模式,出自英國導演帝莫西・蘭凱維奇(Timothy Lenkiewicz)的指導,新穎的引導手法讓他們頗不熟悉。導演曾要他們寫下最害怕的事物,過程中不能停筆,最後圈出最深刻的字詞,並將之融入表演中。跳脫以往制式指定動作,展現最真實的自己。李軍表示,未來期望不是無意識地做技巧,而是將意義與人性融入表演,「即使不美,但那一刻的你會是動人的。」王佩宣帶領的京劇系學生則演出經典劇作《白門樓》。「我死後漢室中英雄還有誰?」飾演呂布的王佩宣聲嘶力竭唱出悲痛激昂的情緒。堂堂諸侯淪落至階下囚,被曹操下令斬首,又受到心愛妃子貂蟬的背叛,哀痛欲絕的神情與唱腔流露角色真實情感。「我們秉持遵循傳統的精神,將當中的角色詮釋到位。」王佩宣表示,選擇《白門樓》當作比賽劇目,即因它屬經典好戲,表現唱功的機會多,情緒張力也大,挑戰性相對其它劇目高。 1 京劇學系學生演出的《白門樓》中,呂布被曹操擒去做階下囚,不如以往威風。圖/陳亭蓉攝 京劇系學生演出的《白門樓》中,呂布被斬首前,哀痛欲絕唱道:「我死後漢室英雄還有誰?」圖/陳亭蓉攝評審、台戲藝文中心主任、助理教授楊雲玉表示,李軍團隊因所有表演者都相當融入角色,各自演繹不同生命故事,情緒流轉順暢卻又高潮迭起,獲得團隊首獎。王佩宣則因角色情緒鮮明、唱腔與之前相比更為精進,奪得菁英首獎。
藝文
第1595期
【專欄】12年京劇人生 林庭瑜登國家戲劇院
2015-04-30
從小接觸京劇的林庭瑜,化上熟悉的舞台妝,自信的神情與生動的眼神吸引眾人目光。 圖╱林庭瑜提供【記者丁敦蓉台北報導】台灣戲曲學院京劇系學生林庭瑜去年登上國家戲劇院,擔任台戲京劇團50週年大戲《羅生門》女主角。曾因太過年輕而被小看,但她將壓力轉化為成長的動力,成功演出現代新編京劇,現在的她能自信說出:「現在的失敗,會造就將來的成功。」林庭瑜家中經營餐廳,常有台戲老師光顧,與父親閒談間,老師一句「你女兒的臉蠻適合演京劇。」成了她接觸京劇的契機,這一練,就是12年。11歲進入台戲後,她磨練歌唱、翻滾、耍槍等基本功,後專心鑽研旦角。林庭瑜表示,練京劇很辛苦,有無數次想放棄的念頭,甚至覺得「自己就回去讀書就好」,但因觀眾的肯定及老師的鼓勵,她總安慰自己再堅持一下,更賣力練習。林庭瑜提到,飾演旦角需使用假嗓唱歌,但發聲技巧很難掌握,她甚至曾花兩小時練習發聲,希望將最好的狀態呈現給觀眾。她也時常關在房間鑽研,或是聽自己的錄音,修飾唱腔。去年,她出演《羅生門》女主角,林庭瑜表示,她通常演出傳統劇本,第一次接觸現代新編京劇,因此倍感壓力。同台演員多半年紀比她大上許多,她自認演戲經驗不似前輩豐富,常感到不被信任。排戲時,還曾因無法揣摩角色心理,整個團隊陪她對練十幾次。林庭瑜一度懷疑自己不適任此劇,但前輩戴立吾一席話:「你現在就是要多失敗、等你紅了,跌倒後就再也站不起來。」讓她重拾信心,再接再厲,把握與前輩同台飆戲的機會。林庭瑜提及,過去角色詮釋與唱腔技巧都是靠老師指導,較少思考背後的意義,透過演出《羅生門》,她更了解如何揣摩角色,並在表演中藉眼神及肢體語言表現。從小,在國家戲劇院表演就是林庭瑜的夢想。她提到,登台那天,面對幾千個座位,她又期待又恐懼,既因實現夢想而興奮,又因害怕失誤辜負眾人期望而不安。雖然緊繃,但她仍成功完成三場演出。直到現在,她時常遙望著劇院,不敢相信自己曾經踏上那個舞台。對林庭瑜而言,京劇已成為她的生活。她解釋,在生活中會哼歌、走路聽戲,幾天不碰就不自在,對京劇有種放不下的感覺,「京劇就是永遠都會覺得下一場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