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POUTFIRE掌握即時火情 結合人臉辨識加速救援
新知
第1772期
POUTFIRE掌握即時火情 結合人臉辨識加速救援
2022-11-24
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團隊合照,後排左起為徐永豐(指導老師)、李家興、陳昱勳和楊宗育,前排左起為呂承勳、朱靜雯、徐安怡、李婕榆和詹佳蓉。 圖/陳昱勳提供【記者詹晶雅綜合報導】「(如果)我們知道三樓有很多人,我們可以先去搜救,而不是漫無目的地喊有人嗎?有人嗎?」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徐永豐帶領學生開創「POUTFIRE」系統,望能加速第一線救災人員掌握火場最新狀況。該作品在第27屆全國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中,榮獲台北生活好便利創新應用組第一名。 POUTFIRE的臉部辨識功能,受困者被救出時若意識不清,消防員可透過手機掃描,得知受困者身份。 圖/陳昱勳提供火災發生時,受困者若能即時回報被困地點、人數和火勢情況等詳細資訊,可易於火場外的消防指揮官進行更有效率的人力派遣,提高民眾獲救機會。團隊成員陳昱勳表示,POUTFIRE最初發想自電視劇《火神的眼淚》,「該劇讓民眾了解到消防員在救災時所遇到的困難,而台北錢櫃和高雄城中城的大火事件(註),讓本團隊更堅定研發能提升救援效率的系統。」註:前者為2020年,發生在台北市錢櫃KTV林森店的火災事件;後者為2021年,發生在高雄市「城中城」大樓的火災事件,此事件是台灣戰後史上死亡人數第二多的建築物火災。團隊以台灣地圖為基礎,嘗試開發可用於多個平台運作的應用程式,並在系統中加入面部檢測功能,以點狀的形式描繪臉部特徵,再透過機器學習模型進行臉部辨識。陳昱勳說:「系統即時通知使用者定位所在地附近有火災發生,使用者能通報自己的受困位置。地圖上同步顯示受困親友的位置,使用者也能查詢得知受困親友的最新情況。」他更進一步補充,若受困民眾被救出時意識不清,消防員可透過POUTFIRE的臉部辨識功能,掃描受困者的臉龐,獲取基本資料通報家屬。 POUTFIRE內建地圖可顯示使用者當前位置、好友位置和醫院及消防局位置等資訊。 圖/陳昱勳提供「你從火場出來時候整個臉都會是黑的,如果臉上有異物,可能會跟你註冊時掃描的臉不一樣,而且受到火勢侵襲後,可能會被燒傷或是腫起來。」現任消防員小華(化名)提出質疑。對此,陳昱勳則回應,經過團隊實際測試後發現,只要不是過於嚴重的臉部燒燙傷,即便像是使用者戴著口罩只露出一部分五官,系統依然能準確辨識。 POUTFIRE的火災通知功能,若使用者所在地發生火災,會自動通知親友。 圖/陳昱勳提供團隊指導老師徐永豐說,「POUTFIRE專注於開發火災救援系統,未來期許能將此推廣至其他天然災害之救援系統,如地震、風災或水災等,提升救災廣度,達到真正的實用性。」此外,陳昱勳也提及,未來在5G網路時代下,期待能有機會與消防署合作,統一全台消防系統,進而提升救援效率。 POUTFIRE受困者即時狀態顯示之功能,使用者可查詢親友最新狀態。 圖/陳昱勳提供
人臉特徵成密碼 助驗證產銷履歷
新知
第1733期
人臉特徵成密碼 助驗證產銷履歷
2020-10-21
【記者崔兆慧綜合報導】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對於食品安全越發重視。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簡銘伸帶領學生團隊,研發「組合式生物特殊辨識技術之智能合約與資訊交換區塊鏈裝置」,對食品供應鏈人員及檢驗單位進行人臉辨識,確保資訊無誤,以保障消費者權益。此技術在「2020第十六屆烏克蘭國際發明展」得到金牌獎。裝置會先透過人工智慧進行人臉辨識,將臉部特徵轉換成區塊鏈(註)上的私鑰(即密碼),並對資料進行加密,接收者透過區塊鏈,便能驗證資料是否正確,而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臉部特徵,可確保交換資訊雙方身分的唯一性。團隊成員、資工系學生蔡侑達說明,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用戶不須透過第三方即可交換資料,使資訊安全更有保障。註:區塊鏈為去中心化的雲端資料平台,平台內資料皆會被加密(稱為區塊),使得區塊內容難以被篡改。 裝置將人臉辨識結果作為區塊鏈加密應用,轉換而成的私鑰可以在區塊鏈上讀取、交換資料。 圖/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提供簡銘伸提到,虎科大設有農業與生物科技產品檢驗服務中心(以下簡稱農檢中心),又因校址鄰近西螺果菜市場,團隊於是產生將食品檢驗、人臉辨識及區塊鏈結合的靈感。此裝置可將食品檢驗資料電子化,並儲存在區塊鏈上,從生產端、食品檢驗單位到經銷商等人員交換資料時,都須進行人臉辨識,且後續可進行驗證,資料有誤時也能追查是哪個環節出錯。現有農產品產銷履歷只能查到產地等資訊,且無法得知每份產品的檢驗報告。簡銘伸補充,未來將開發消費者端APP,檢驗單位可先將報告上傳至區塊鏈,消費者在購買食品前,就能以APP查詢相關履歷。也因供應鏈上每一步驟都有經人臉辨識加密,能有效監督業者和檢驗單位、提升產品品質。小型養雞戶、有機蔬菜批發商汪珍寬說:「此裝置對消費者和良心業者都是保障,實名制也讓檢驗人員不敢亂來,支持這種做法。」目前此裝置正在虎科大農檢中心試營運,簡銘伸提及,因擔心伺服器無法負荷龐大流量,現階段還無法提供消費者加入,但已確定實際運作無虞。團隊初步將學校附近農民和檢驗單位的人臉辨識結果,加密放在區塊鏈上,確認裝置可以追蹤每筆資料的來向,使交易變得更公開透明。 虎科大資工系副教授簡銘伸帶領學生蔡侑達、王景寬、吳偉翔,研發結合人臉辨識與區塊鏈的裝置,於「2020第十六屆烏克蘭國際發明展」得到金牌獎。 圖/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提供「此裝置的成本僅3000元,可望在市場中普及。」簡銘伸補充,團隊取得人工智慧系統開發版,得以減去購買系統的成本。未來計劃由團隊提供區塊鏈平台,農民或檢驗中心只需再購入拍攝人臉用的鏡頭,便能引用此技術。此外,他們也希望裝置能夠在民國110年被廣泛使用,為食品產業鏈建構更清楚安全的交易環境。
臉部辨識入校園 台權會憂學生個資外洩
校園
第1708期
臉部辨識入校園 台權會憂學生個資外洩
2019-10-09
【記者黃宥綺綜合報導】台灣人權促進會 (後簡稱台權會)於9月26日召開「人臉辨識進校園,師生隱私誰來顧」記者會,針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運用在臉部辨識系統提出擔憂,認為會造成師生個人資料外洩等隱私問題,台權會呼籲教育部應訂定具體規範措施,防止學生個資外洩的疑慮。 台灣人權促進會召開記者會,針對校園引進人臉辨識系統提出質疑。 圖/台灣人權促進會提供據台權會統計,目前共有八所大專院校曾使用,或仍使用人臉辨識系統,多數用於圖書館門禁管理,唯獨國立清華大學曾使用於課堂點名及記錄上課互動情形,其他學校則多用於圖書館管理人員進出。以弘光科技大學為例,從民國107年12月開始測試系統,108年6月正式啟用於圖書館及宿舍門禁,系統每0.03秒就能偵測出學生身份,且正確率高達99.5%。弘光科大圖書資訊處主任段翰文表示,學校圖書館引進臉部辨識系統是基於便利性,學生們不必在進出圖書館時,邊抱書籍邊找尋學生證;宿舍則是基於安全性,當有陌生人靠近門口時蜂鳴器會發出聲音警示,有效協助舍監管理,並且提高學生安全保障。 弘光科技大學啟用人臉辨識系統,學生進出圖書館時系統會自動偵測。 圖/段翰文提供弘光科大化妝品應用系學生黃鈺庭認為,宿舍使用辨識系統雖有個資疑慮,但能防止有心人士拿證件進出,對宿舍安全有幫助,但黃鈺庭也表示,人臉辨識是否安全,校方並沒有針對該系統對學生做說明,例如學生照片是否可能被用於其他用途。弘光科大學生會也表示,學生們反應系統上的照片學生的曝光造成部分學生困擾,「有學生反應說照片都被後面的同學看光。」除弘光科大外,中原大學也於107年圖書館引進臉部辨識系統,就讀中原心理系學生黃詩婷表示自己未註冊申請,認為使用人臉辨識進出不具必要性,一般學生證進出就可以。而心理系學生陳彥蓉則有申辦使用,他表示雖能使用辨識系統出入圖書館,但借還書仍需要學生證,除方便性之外並無其餘功用。 透過人臉辨識系統的設置,學生進圖書館螢幕馬上辨識,方便學生進出。 圖/段翰文提供針對校園使用人臉辨識,台權會數位人權專案經理何明諠表示,學校基於安全理由使用,但師生長期暴露在人臉辨識系統下,系統會蒐集並記錄師生行蹤,恐造成監控情形。何明諠要求校方應提出證明佐證校園臉部辨識系統非使用不可的原因,「現今雖是資訊自主,但個人資料是受否人監督或未來是否遭到濫用無從得知。」段翰文則說明系統使用完全尊重個人意願,若同學沒有任何意願,可使用學生證入館,並沒有任何影響。對於個資疑慮,段翰文說:「基於學校整體資訊及系統安全要求,校方會避免發生任何資料外洩的問題。」他補充,學校依個資相關規定,系統規範也符合國際個資稽核標準,且合作廠商亦完成個資教育訓練及簽署相關保密協定,避免個資外漏及洩密,以及保護相關文件。 2日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在接受立法委員尤美女質詢時,已承諾會盡快處理人臉辨識相關議題,但尚未給出具體承諾,何明諠強調,近期台權會將會寄信了解教育部處理狀況,且呼籲教育部應明訂校園禁止使用人臉辨識系統等相關規定。
骨架追蹤測人流 剖析遊客分布
新知
第1669期
骨架追蹤測人流 剖析遊客分布
2017-12-13
【記者謝宜臻綜合報導】人臉辨識與人流分析近年來成為業界多元應用的技術,元智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生姚雅馨、林毓宸運用「OpenPose」骨架偵測技術研發人流分析系統,較傳統人物更能精準追蹤。有別於一般人臉追蹤,系統的「遊客熱點分析與視覺化」功能使用人物骨架追蹤技術OpenPose,以人體骨架作為審視基礎,偵測到人物位置與姿勢後,呈現彩色火柴人影像,再運用骨架帶有的肢體動作資訊,來比較骨架相似度,並評估動作連續性。姚雅馨與林毓宸表示,該功能可協助大型展示空間統計每單位時間人數,並透過人數密度及停留時間的數據,分析遊客興趣點。另一功能「年齡分析系統」則可透過「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比較各年齡層瀏覽展區的差異,最終將龐大數據分析成圖表,透過網頁呈現結果。此系統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骨架:用開源工具透視博物館人流」為名,獲「2017開源天下-全國大專校院開源軟體程式創意設計競賽」最佳產學應用價值獎。林毓宸說:「以OpenPose為基礎追蹤人物須改動程式碼,研發過程常怕不小心改到不該動的地方。」他表示當初花很多時間查找資料與測試、調整,才克服各種問題。目前系統實際運用於博物館展區規畫,分析結果可導入遊客體驗區設計及展覽項目陳列順序的調整,希望能節省人力、降低額外設備成本。系統未來可應用於零售業等市場,指導老師元智資工系助理教授葉奕成說:「我們最早想要用於評估攤位租金。」藉由統計路過而未消費的人數,商家可評估營業效益,出租店位的業主也能參考數據適當調整租金。此外,由於能統計消費人數及移動路線,可協助維持購物的流暢度,並提升商品受顧客瀏覽的機會;規劃商品陳設時,也能藉由區分不同消費族群,提升產品銷量。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