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選企劃】101元返鄉專車 增青年投票意願
校園
第1688期
【大選企劃】101元返鄉專車 增青年投票意願
2018-11-15
【記者劉雨婷綜合報導】24日將迎來九合一選舉和十項公投案,為鼓勵青年返鄉參政,由大學生組成的「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以下簡稱協會)開辦「2018 青年民主返鄉列車」計畫,串聯全台47所大學,將於23、24日時開出60班次客運,載送2500位青年返家投票。經《大學報》問卷結果顯示,該計畫確有提升青年返鄉意願。此次「返鄉列車計畫是否提升青年參政意願」問卷,於3日至10日發放到國立台灣大學、東海大學、國立高雄醫學大學、國立東華大學等30所大專院校臉書討論版,共獲得1318份樣本。根據《大學報》「返鄉列車計畫是否提升青年參政意願」問卷結果顯示,將近一半的填答者認為低廉票價是該計畫最吸引人的原因。計畫發起人兼協會祕書長張育萌表示,18到35歲的青年投票總人數占國內近四成人口比例。然而,投票所需的經濟成本,對普遍低薪的青年而言,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故此計畫提供每人101元、不限距離的車票,希望能提高返鄉意願。 購票青年為何願意搭乘返鄉專車? 資料整理/劉雨婷 圖表製作/陶怡軒整體而言,近五成填答者認為該計畫確有提升返鄉意願,但也有二成多認為沒有,近三成則表示沒意見。協會公關何蔚慈說明,此次計畫為有效降低車票價格,採用網路平台Flying V做公眾募資,由社會大眾提供贊助,補足車票成本。最終在 12天內達到募資80萬的目標,順利發車。 返鄉專車次否提升青年返鄉意願? 資料整理/劉雨婷 圖表製作/林傑立儘管有77.9%的填答者在得知計畫前便有投票意願,仍有63.5%的人選擇另外購票。除事前不知道計畫已另規劃行程外,專車班次與學生下課時間衝突、只停靠十所大學且部分縣市無站點、遊覽車交通時間偏長等,也是影響青年購票意願的因素。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業立說明,經濟成本雖是青年考量返鄉的要點,返鄉所需的時間成本,以及交通整體便利性,也左右了青年投票意願。王業立指出,台灣的高投票成本,終歸是未採用「不在籍投票」制度所導致。張育萌也表示,協會粉專在計畫開始後,收到許多討論不在籍投票的意見,因為專車計畫雖能提升青年參政意願,似乎仍治標不治本。他希望藉此矛盾,讓大眾開始關注不在籍投票議題。王業立表示,西元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青年參政意願高漲,因此該年年底的地方選舉青年投票率才逐漸提高。他也指出,近來公投議題在青年同溫層中討論熱烈,各地地方首長候選人選情緊繃,四年後的現在,青年參政意願是否會因學運熱潮退燒而消散,24日方能揭曉。 2018 青年民主返鄉列車,由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串聯47所大學,推行含括全台四大區的青年返鄉專車,為歷來同類型計畫中規模最大一次。 圖/劉雨婷攝 【大選企劃】系列報導:青年參政》青年關注性平議題 提升政治參與意願網路選戰 》政治宣傳多媒體化 轉戰網路提高青年觸及率選務人力 ➀ 》學生選務人員培訓僅半天 專業度恐生疑慮選務人力 ➁ 》外地學生任選務員 恐成返鄉投票阻力【公投】系列:婚姻平權 》盼突破同溫層 學子促婚姻平權東奧正名 》東奧正名公投爭主權 選手關切出賽
【大選企劃】青年關注性平議題 提升政治參與意願
校園
第1688期
【大選企劃】青年關注性平議題 提升政治參與意願
2018-11-15
【記者郭又華綜合報導】24日九合一選舉與公民投票在即,首次有機會參與公民投票的大學生社群,對於政治參與的相關討論更趨熱烈。《大學報》「青年參政模式與傾向」問卷指出,有意願投票的大學生中,高達98%會參與公民投票,顯示青年的政治參與形式傾於議題導向,而非傳統候選人導向。10項公民投票議案中,以第14、15案等性別議題最受青年關注。本問卷以網路問卷形式發放至台灣各地共31所大專院校交流版。問卷發放時間為11月3日,到11月10日共收集樣本1318份。問卷內根據不同題目研究目的利用跳題篩選出部份樣本。 多少青年有投票意願? 資料整理/郭又華 圖表製作/林傑立根據問卷數據,會參與投票的大學生中,47%表示本次投票如果沒有公投,就沒有參與投票的意願,更有32%的大學生本次投票只會參與公投。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業立說明,今年《公民投票法》鬆綁民眾提案門檻,「由下而上」的提案模式讓民眾更有關注意願,且青年族群中對特定議題討論度相當高。他因此推測,今年很多青年會為公投而返鄉投票,「順便」投九合一選舉。 公投是青年投票的主要目的嗎? 資料整理/郭又華 圖表製作/林傑立公民投票十項議案中,青年對性別平權議題展現高度關注,尤其以第14案「同性婚姻權益以民法保障」、第15案「明文規定實施性平教育」最能增加青年參與公投意願。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許志堅觀察,青年對「公義」、「人權」議題敏感度高,相較於「政治色彩」較濃厚的議題,例如國際賽事是否讓選手申請改名以「台灣」參賽等,維護性別平權的議案更容易引起青年關注。他補充,就性向認同上,青年較「勇於做自己」,因此青年交際圈中不乏深受同性婚姻法案決策影響的同志朋友,從而促進青年高度關注性別平權議題。許志堅認為,青年參政形式受議題影響的傾向,不僅反映在公民投票。若候選人與青年關注議題有連結,且能大力宣傳自己關注議題與青年立場相同、或具「公義」、「正直」形象,容易得到青年支持。他舉例,標榜「把事情做好」的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就可能因其正直形象更受青年選民愛戴。本次問卷中,性平議題相關議案獨佔青年最關注公投案前三名,第四高為第13案:「以『台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2020年東京奧運」,第五高則是與「以核養綠」議題相關的第16案:「廢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 青年預計參與哪些公投案? 資料整理/郭又華 圖表製作/孫佾妘  【大選企劃】系列報導:網路選戰 》政治宣傳多媒體化 轉戰網路提高青年觸及率青年返鄉 》101元返鄉專車 增青年投票意願選務人力 ➀ 》學生選務人員培訓僅半天 專業度恐生疑慮選務人力 ➁ 》外地學生任選務員 恐成返鄉投票阻力【公投】系列:婚姻平權 》盼突破同溫層 學子促婚姻平權東奧正名 》東奧正名公投爭主權 選手關切出賽
【大選企劃】盼突破同溫層 學子促婚姻平權
校園
第1688期
【大選企劃】盼突破同溫層 學子促婚姻平權
2018-11-15
【記者涂葦慈綜合報導】婚姻平權團體為反制反同婚團體的三項「愛家公投」, 4月發起「婚姻平權入民法」與「性別平等教育落實」公投案,並於10月通過連署門檻,本月24日交付公投。「婚姻平權大平台」、「平權前夕.彩虹起義」等平權團體自號召簽署階段,透過社群網絡建立串聯平台,召集全台志工上街募集連署書,也在公投審議通過後,持續進行定點倡議,吸引許多大學生參與行動。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學生小維(化名)暑假期間在雲林縣斗六火車站擔任連署書募集志工,她說:「我其實一開始並不贊同以公投決定人權相關事務,因為覺得憲法本來就要保障任何性傾向人民的基本權利。」但她提到公投審議既然通過,表達自己支持平權議題依然必要。政大廣播電視學系學生周佳筠於連署書募集末期擔任志工,她說明收集連署書的過程,所有志工都以「達到公投門檻數量」為目標,即使時間緊促,仍盡力攔下路人宣傳。 政大廣電系學生周佳筠於台北師大夜市宣傳平權連署,把握夜市人潮收集連署書。 圖/周佳筠提供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學生李威在投入街頭倡議期間,觀察到部分民眾對平權議題持冷漠心態。不過他提到路過攤位、願意停留的民眾在聽完志工解說後通常態度積極、也願意簽署。李威也分享在宣傳過程中,曾遇來自香港、日本與歐美國家的民眾,前來詢問能否簽署連署書,表達對議題的支持。小維也表示自己在宣傳過程中,約一半民眾願意聆聽志工搭話,雖也曾遭較年長的民眾反對,仍有家長認為性平教育有其必要性,因而前來表達對平權議題的支持。 成大法律所學生李威於台南大東夜市倡議公投,志工手舉文宣看板與旗幟合影。 圖/婚姻平權大平台提供9月甫成立的「平權公投小可愛」社群專頁,每周透過網路號召志工走上街頭,向大眾宣導在同婚議題公投中投下「兩好三壞」(註1),並分享婚姻平權與性平教育相關資訊。「平權公投小可愛」志工陳艾均表示,目前投入街頭倡議的志工數量已經超過上百人,但公投日在即,反同方大舉宣傳反對平權資訊,團隊只得全力擴增宣傳點,並將深度對話模式轉為傳單簡述,希望能讓平權議題觸及更多民眾。(註1:「兩好三壞」指在平權團體提出的「婚姻平權公投」、「性別平等教育公投」投下同意票,並於反同團體提出的「婚姻定義公投」、「禁止實施同志教育公投」、「專法公投」投下不同意票。)「政大陸仁賈社」成員與外校學生運用3日學校舉行包種茶節學系博覽會時,於校門口進行倡議。陸仁賈社幹部柯上雅表示,該社希望藉此向尚未擁有投票權的高中生宣傳平權理念,同時也向陪同的家長宣導性平教育的重要性。李威提到自己利用課後與周末時間擔任平權宣導志工,由於公投在即,他也計畫在公投前兩周末擴大倡議行動,把握中午及放學時間在校宣傳,期望為平權公投盡一己之力。 「政大陸仁賈社」11月3日於政大校門,向參加包種茶節的高中生宣傳平權理念,也向陪同的家長宣導性平教育的重要性。 圖/政大陸仁賈社提供平權倡議行動雖隨公投日逼近逐漸頻繁,卻也出現議題無法平均觸及各年齡族群的困難。「臺大學生會性別工作坊」負責人鄭宇廉表示,志工開團應多留意溝通對象,有時攤位設於年輕族群集中的地方,可能會接觸過多與自己理念相近的同溫層。他建議志工,能嘗試到年齡層較高的地方開團,或在情況允許下與家中長輩分享、討論平權議題。柯上雅也提出,打破同溫層才是讓議題與理念延燒的方式。大學生作為即將進入社會並承擔社會責任的一代,無論是婚姻平權或其他社會議題討論,均不應缺席,「無論是否願意在議題中投注心力或勞力,每個人都不可能永遠置身事外。」
【大選企劃】東奧正名公投爭主權 選手關切出賽權益
校園
第1688期
【大選企劃】東奧正名公投爭主權 選手關切出賽權益
2018-11-15
【記者涂葦慈綜合報導】由前國家隊田徑國手紀政領銜推動的「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10月9日通過成案門檻,將於本月24日交付人民公投。自正名倡議提出,贊成與反對方各執立場。雖贊成方多次強調,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將不因申請改名禁止我國選手出賽,部分體育選手仍對正名表達疑慮。本次東奧正名公投主文為「你是否同意,以『台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2020年東京奧運?」體育改革聯會共同發起人張祐銓表示,目前國際奧會承認我國的出賽名稱為《洛桑協議》中明訂的「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易使不熟悉台灣的外國民眾誤會選手來自中國,導致台灣選手出賽時,需特別解釋自己來自台灣。因此他希望透過正名,消除國際對台灣選手國籍的誤解。公投成案後,各界因正名運動可能影響選手參賽權益引發爭論。5日剛在「2018世界盃健力錦標賽」拿下一銀三銅的國手林逸鈞,表達自己對公投案的中立立場。他強調不論公投通過與否,都不希望影響選手,「畢竟一整年的訓練都是為了參加比賽,如果因為正名無法參賽,對選手來說是非常難過的。」今年在亞洲運動會滑輪溜冰女子20公里公路賽拿下金牌的國手、國立屏東大學學生李孟竹也表示,雖希望有機會能以台灣的名義出國比賽,但因擔心在國際上可能遭到抗議,寧可維持現狀,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出賽,對選手的成績較有保障。 林逸鈞於波蘭什切爾克參加2016年世界青年、青少年健力錦標賽拿下冠軍,身披國旗受獎。 圖/林逸鈞提供 李孟竹於2018亞洲運動會拿下滑輪溜冰女子20公里公路賽金牌,賽後舉中華隊梅花旗留影。 圖/李孟竹提供台北市立大學學生王景徽11日甫完成「2018環沖繩自行車賽」,他提到自己較不希望正名公投通過。因為國內自行車比賽機會本就缺乏,他擔心正名通過後比賽更少,選手因而失去舞台。不過他表示若在出賽時能與國外選手交流,都會刻意提起自己來自台灣。林逸鈞也認為,不管以哪一個名稱參加比賽,選手都是代表自己的國家,因此他並不太在意以「中華台北」或「台灣」的名義參與國際賽事。 王景徽11日完成2018環沖繩自行車賽,身穿印有中華隊字樣隊服與車隊隊友合影。  圖/王景徽提供隨公投日接近,各界對東奧正名是否影響我國參賽權說法不一。國立政治大學體育室助理教授林怡君(化名)分析意見分歧原因,她說明從正名公投可看出國人的主權意識是否明確。即便國際奧會可能駁回改名申請,仍能讓國際知曉國人期望正名的想法。她也提到,若國際奧會將議案逕行決議並交付各委員國投票,中國是否會就此向我國施壓,進而扼殺選手參賽資格,目前尚無法確知。此外,東奧正名公投自連署開始以來,受各大學社團、學生關注。「政大野火陣線」社長吳佳芊表示,社團對台灣主體性相關議題向來十分關注,5月也曾擺攤宣傳連署,她解釋正名的重要性在於外界會藉由名稱產生對國家的認知。「中華台北在國際舞台大家會認為你是中國的台北,是中國的某個城市而不是獨立政體,這是台灣對外的主權問題。」「東吳難容社」社長陳政綱也表示,台灣選手以台灣名義出國比賽、獎牌上刻著台灣而非中華台北字樣,是天經地義的事。只要中華台北存在一天,台灣選手便會被視為中國選手,也永遠都在為中國爭光。
【大選企劃】政治宣傳多媒體化 轉戰網路提高青年觸及率
校園
第1688期
【大選企劃】政治宣傳多媒體化 轉戰網路提高青年觸及率
2018-11-15
【記者郭又華綜合報導】年底十案公民投票將近,網路社群充斥不同於傳統文字形式的政治宣傳,包含「公投請同意第14、15案!」頭貼框、「申請改名會不會被取消資格?」懶人包等。根據《大學報》「青年參政模式與傾向」問卷調查,90.9%的受訪大學生從網路社群平台獲取政治議題資訊。政務官候選人與公眾議題倡議者,也將宣傳戰場拓展到網路世界。本問卷以網路問卷形式發放至台灣各地共31所大專院校交流版。問卷發放時間為11月3日至10日,共收集有效問卷樣本1318份。問卷內根據不同題目研究目的利用跳題篩選出部份樣本。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學生張宜蓁表示,多媒體的政治宣傳手法比起文字更能吸引閱聽者。若敘事方法得當,宣傳內容更易對閱聽人留下深刻印象。她以自身經驗舉例,看完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政績報告影片時,她不須額外了解複雜的法規或專有名詞,即可輕鬆的吸收政績內容,影片的呈現方法更讓她以身為台北人感到驕傲。政大傳播學院教授許志堅分析,媒介操作與網路文化的改變,促成影像、影音、直播等不同多媒體形式的政治宣傳。當網路成為主流政治宣傳平台,政大廣告學系副教授林日璇警告,政治宣傳為吸引民眾目光,多半會將資訊娛樂化,增加宣傳內容的擴散力。然而,宣傳內容可能會在二次傳播或二次創作時,模糊原先議題焦點。許志堅亦指出,網路上不免出現有心人士刻意散播不實或對特定族群不利的訊息,嘗試「帶風向」,阻礙網路社群使用者吸收公正真實的知識。不過,許志堅認為現今青年已發展出謹慎面對並查證任何網路訊息的習慣,較不易被有心人士惡意操作訊息混淆視聽。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業立則表示,正因網路資訊來源多元,任何人都能查證訊息,當查證後惡意散播不實訊息者被「打臉」,更能使青年維持思考自主性。 資料整理、圖表製作/郭又華本次問卷結果也指出,約六成的受訪大學生會主動在社群中討論政治議題,並鼓勵同儕關注政治議題甚至投票。王業立認為,儘管大學生投票時會受家庭因素影響,但他們發展政治價值及行為模式時,最重要的媒介依然是網路與社群媒體。許志堅補充,網路社群中,多媒體形式的政治宣傳成為新主流,不論是候選人或議題,「跟得上這股潮流都會特別受到矚目。」  資料整理、圖表製作/郭又華
【大選企劃】學生選務人員培訓僅半天 專業度恐生疑慮
校園
第1688期
【大選企劃】學生選務人員培訓僅半天 專業度恐生疑慮
2018-11-15
【記者蔡明衡綜合報導】九合一選舉暨公投投票24日舉辦,本屆適逢大選綁公投,選務人員短缺,為此政府積極招募大學生擔任選務人員。然而這些大學生不需接受特別輔導,其訓練比照資深選務人員,僅需參加半天培訓,恐產生專業性疑慮。「我覺得培訓流程,有點像形式上的教學。」報名選務人員的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學生胡安妤分享,培訓流程以影片教學、長官講解工作內容以及實際演練操作示範為主,但整體培訓事項過冗,稍嫌浪費時間。同為選務人員的政大法律學系學生江高滬則表示,不管是新手還是資深選務人員,訓練方法、時間皆相同。但培訓時對選務人員的工作介紹及教學偏少,初次參加培訓的學生,可能無法迅速了解整個工作內容。關於培訓及選務人員專業度問題,台北市文山區公所主任秘書黃進能解釋,大學生選務人員的職務區分為監察員及管理員。領導他們的主任監察員及主任管理員,則由公務人員擔任。他說明,監察員和管理員的工作內容簡單,監察員負責監督投票所開票,管理員負責核對身份證、在選舉人名冊蓋章、發放選票。工作時需保持高度細心,工作內容原則上無太大困難。黃進能也提醒初次擔任選務人員的大學生,若有突發狀況,會由經驗豐富的主任監察員、管理員帶領處理,場內也有設置聯絡電話,隨時可向區公所詢問,無須擔心。目前選務人員,大多由大學生及公務人員組成。大學生選務人員非公務人員,不受獎懲機制規範,若執行勤務時有疏失,或是選舉日未如期出席,並不會受到任何懲處。胡安妤表示,選務人員的遴選無需經過面試,甚至繳交報名表就可錄取,工作態度全看個人良心。黃進能回應,的確也曾有選務人員於選舉日當天缺席,區公所皆會訓練約50至100人的候補選務人員,以應付此類突發狀況。「我覺得大學生擔任選務人員這件事只有正面影響。」黃進能表示,透過擔任選務人員,可讓年輕人更加認識選舉流程及民主制度。曾任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委的劉義周認為,擔任選務人員的大學生,「負責任」態度及服務熱情尤其重要。他也建議,未來在招募學生擔任選務人員時,可融合校內的「服務學習課程」,讓大學生瞭解我國選舉、歷史等,更可藉此規範大學生,善盡選務人員義務。 大學生選務人員分為監察員及管理員,監察員負責監督投票所開票,管理員負責核對身份證、發放選票。 圖/截自中選會宣導影片
【大選企劃】外地學生任選務員 恐成返鄉投票阻力
校園
第1688期
【大選企劃】外地學生任選務員 恐成返鄉投票阻力
2018-11-15
【記者劉信秀綜合報導】24日將舉行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綁十項公投案,本次選舉共需招募約28萬名投開票所選務人員,中央及各地方選舉委員會積極招募大專院校學生,盼彌補選務人員缺額。然而選委會卻連同外縣市學生也納入招募範圍,間接導致首投族投票率下降,前中選會主任委員劉義周因此建議應施行「不在籍投票」,解決現有問題。 九合一選舉綁公投,共需約28萬名選務人員,地方選委會招募大學生出任,卻恐降低首投族投票率。 圖╱取自中央選舉委員會官方網站中選會統計本次選舉大學生擔任投開票所工作人員人數,全台灣共有6547名大學生受招,其中3861人將因選務工作而無法返鄉投票,佔全部大學生選務人員的59%,恐降低首投族投票率。據《中國時報電子報》報導,中選會主委陳英鈐回應:「 選務人員原本就可在戶籍地跟工作地投票,所以如果大學生是選務人員,也可以在他的工作地投票。」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學生李承彥質疑,中選會只是在操弄文字遊戲。目前投票所工作人員雖可選擇在戶籍地或工作地中的任一投票所進行投票,但工作地必須和戶籍地在同一選區內,「因為這次最小單位的選舉區是里,所以工作地要和戶籍在同一個里的投開票所,才能辦理工作地投票。」他表示這樣的適用範圍意義根本不大,也沒有解決到選務人員無法返鄉投票的問題。戶籍地位於彰化縣,政大公行系學生胡安妤因考量返鄉交通成本,以及對於選務工作的新鮮感並想賺取選務工作金,而放棄返鄉投票的機會,在台北市文山區擔任選務人員。他補充,自己對於家鄉的公共議題關注度不高,也是使他留在台北擔任選務人員的主要原因。金門籍的政大公行系學生王詩瑜則因返鄉成本過高,選擇在台北市擔任選務人員,他說:「如果我真的回去投票的話,候選人的那幾張選票其實都是我不認識的人、也不清楚他們的政見,這樣亂投其實沒有什麼意義。」立法委員洪宗熠在質詢時曾提議中選會未來可修法與大專院校生合作,提升大學生返鄉投票意願並同時解決選務人員缺乏的問題。劉義周說明,選務人員的招募制度與首投族的投票率並沒有相關性,因為每個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會關心不同的事物,即使修改選務人員招募制度,也不見得能提升首投族投票率。為避免有投票意願者,因擔任選務人員而失去投票權益,劉義周認為「不在籍投票」是最佳的解決方案。「不在籍投票」指選民在選舉日因某些特殊因素無法到達指定的投票所親自投票,事先向選務機關申請,以其他合法方式行使投票權的制度。有鑒於美國、韓國、菲律賓及印尼等92國已陸續施行不在籍投票,國內也曾多次提起實施不在籍投票的修法提案,卻因台灣民眾重視投票的透明性及公開性,對此制仍有不信任,且海外華僑的投票方式具爭議,因此目前提交立法院的提案都被退回。 去年6月,中選會召開選舉改制公聽會,與會各方共同討論台灣修法施行不在籍投票的可能性。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王宏仁於會中表示,不在籍投票應採階段性實施,應從移轉投票做起,讓選民可以在選舉當天選擇跨縣市的就學地或工作地就近投票,再逐漸擴大為通訊投票,讓選民在事前接受選務機關資格審核,於法定日期前以郵寄方式完成投票程序,提升投票便利性。本屆選舉結束後,若立法院提出《公民投票法》進行修法提案,中選會也將合併研議公投施行不在籍投票的可能性。
【網路募資正夯 群眾助青年圓夢三】提高投資誘因 商品化宣傳吸「金」
新知
第1598期
【網路募資正夯 群眾助青年圓夢三】提高投資誘因 商品化宣傳吸「金」
2015-05-20
學生在募資過程容易因為經驗不足、構思不周導致障礙重重,但仍有撇步可以提高成功率。若希望提高募資計畫的成功率,可以參考其他成功的案例,研究他們成功的方法。 整體而言,要讓募資計劃能夠成功、快速、有效的募到資金,重點就是在行銷的手法,包括文案設計、宣傳等等。公關公司「戰國策」副總監陳思淵認為,學生把募資計畫當成一個「商品」來做思考,方向會明確許多。由於每種產品會要接觸的目標客群不同,必須先確定目標客群,才能選擇行銷的方式,包括:產品的定位和描述,再訂定價格、促銷、鋪設通路等等。 對於出資者來說,文案給予的印象是影響投資與否的重要考量,提案的內容應該儘量簡單明瞭,且應把理由寫出,才能讓出資者理解這項提案的重要性。已在「印地哥哥」募資網站上募得5萬6000美元(約新台幣171萬8192元)、為改善貧民窟學齡前兒童教育提出教育投資的Impact團隊成員政治大學研究生陳安穠表示,他們簡化了複雜的內容,讓出資者了解目前貧民窟的現狀,是能夠成功募資的重要原因之一。 「貝殼放大」指出,若是要吸引出資者興趣,可以使用各種促銷方式,例如:設計類商品能夠提供早鳥方案、團購方案、客製或包裝等;回饋品的部分則是可以展現產品的物超所值、客製化、意義重大、用以炫耀。他舉例,知名小說《冰與火之歌》作者曾讓贊助人的名字出現在新作品中成為龍套角色。「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在提案之前就得有適度曝光。」 若要加強提案的知名度,可以善用媒體工具。設計蝙蝠俠戰鬥裝的美國學生戈登強調,在平台上提案是不夠的,要多利用社群媒體提高曝光率,戈登的做法就是在每次蝙蝠裝有新進展時上傳影片提升捐資者的參與感也能吸引更多人點閱。最後他成功產製刀槍不入的蝙蝠裝,甚至成立公司量產販售。 募資期間,宣傳經費的運用也是難題之一,這類經費可以透過類似議題的團體來募得。「終犬」團隊表示,募資過程中沒有多餘的經費做廣告宣傳,所以募資金額一度停滯,但他們透過詢問非營利組織如動物保護協會,是否能夠轉發募資資訊,才讓關注動保的民眾看到他們的企畫,也讓募資金額產生第二波高峰。 現有的群募平台都屬於「你給錢,我回饋」的贈與回饋模式,因此台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邵慶平提醒,提案人在選擇募資平台時要特別注意「股權式群眾募資(Equity-Based Crowd Funding)」,由於捐贈定量金額即可獲得公司股份,因此其法源基礎是《證券交易法》裡的私募股權。私募股權有諸多限制,例如:股東人數不可超過35人、集資入口網站必須有登記、要於一年期限屆滿前收足股款或價款等,否則將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處新臺幣180萬元以下罰金;目前金融管理委員會也尚未提出管理辦法,學生在展開募資計劃前務須詳閱網站規章以免觸法。 除了網路行銷,學生也可以積極尋求校內資源協助自己募款。學生的經驗有限,對於提案、企劃等等並不會比社會人士來的熟悉,學生也不容易與企業經理人面談,此時,教授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利用募資平台募得新台幣100萬元、為被風災重創的桃園縣復興鄉哈凱部落籌措蓋屋經費的「彩虹故鄉的願望」總召台大工商管理系畢業生郭家佑表示他們一開始便向校內教授尋求資源,由於身處台大校園,許多教授與企業都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所以能夠給予許多實質的建議;也是透過教授才成功和企業經理人合作。 募資平台是募資的好幫手,但是在方法錯誤、團隊鬆散等問題影響下,導致募款達不到期望的金額、募款速度緩慢或甚至連企劃文案都製作不出來。事先對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準備,正確規劃並推銷自己的計畫,才能成功募到期望的資金。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