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周先陌撰寫家族故事 呈乩童身分與個人慾望衝突
藝文
第1799期
周先陌撰寫家族故事 呈乩童身分與個人慾望衝突
2024-11-15
【記者黃詠欣新竹報導】台灣傳統民間信仰中,乩童是介於神明與信徒間的橋樑,人們認為乩童們可以向神明傳達他們心中的疑惑。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周先陌以散文〈春乩〉榮獲第二十屆林榮三文學獎佳作。他以自己的哥哥為文中主角(以下簡稱阿兄),闡述他成為乩童後,在個人生涯選擇及傳統家庭期待間的掙扎。 〈春乩〉談的是阿兄以及家族的故事,周先陌的家族世代間流傳特殊體質,而阿兄繼承通靈能力。然而同時也是同志的他,卻讓傳統保守的家人難以接受。周先陌在〈春乩〉中寫下阿兄在家族與生命、宗教間拉扯,最終出走的過程。提及作品取名〈春乩〉的理由,周先陌表示「乩」指的是阿兄的身份,「因乩童普遍被要求要服侍神明。」但周先陌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故使用有發春意義的「春」字表現人的慾望及生命力。 作品敘述當上乩童後的阿兄,在得知其性向後,家人以異樣眼光看待他,並對他言語斥責的過程。周先陌說:「人作為一種獸類的那種暴力,其實最容易體現在家庭成員之間。」回顧童年記憶,周先陌表示雖然自己支持阿兄,卻因年紀尚小無法給予幫助,「我那時候很大的關注點其實是我哥哥到底開不開心。」長大以後,周先陌以旁觀者視角敘述這段過往,「我的寫作方式偏冷血、殘忍,我只是想告訴你事實是什麼。」他補充道。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生扈嘉仁表示,周先陌用中性態度去處理他看見的家庭暴力,讓事實顯得更加殘酷,「周先陌的筆調雖然很冷,但始終有帶著一種隱隱的哀傷感。」 周先陌常用隱晦手法去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故過去多以新詩作品為主。直到就讀研究所後,他才以散文形式重拾創作,而〈春乩〉是他18歲後第一篇得獎的作品。談及創作類型的轉變,周先陌認為是自己已能勇敢面對過往的經驗,並能用理性的方式去表達它。「我很喜歡樸素的句子,我覺得生活中這些語句是最具有力量的,當我夠成熟,才有辦法把這些事情還原成最平凡的句子。」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楊佳嫻說:「〈春乩〉是一個打開潘朵拉盒子的繁複過程,慾望是秘密,也是真實,一旦打開就再也收不回。」
平價也能很美好 鍾佩蓉以版畫探討質感生活定義
藝文
第1776期
平價也能很美好 鍾佩蓉以版畫探討質感生活定義
2022-12-2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鍾佩蓉為觀眾介紹作品〈能量色表〉。 圖/詹晶雅攝【記者詹晶雅綜合報導】「美好的物品對每個人的定義不同,但從中感受到的滿足感是相似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鍾佩蓉舉辦個展《立志成為拾寶專家》,藉版畫探討人類賦予商品的價值以及平價物品帶來的精神滿足。展覽於11日至22日在鬧空間展出。 作品〈能量色表〉全貌,柔軟的絨毛布上,整齊地排列數十個透明水晶盒,每個盒子裡皆擺放一張染著不同顏色的塑膠魚缸石圖畫,經長時間蒐集,最終呈現多達55種色彩的〈能量色表〉。 圖/詹晶雅攝柔軟的絨毛布上,整齊地排列數十個透明水晶盒,每個盒子裡皆擺放一張染有不同顏色的塑膠魚缸石(註)圖畫。談及作品〈能量色表〉,鍾佩蓉解釋,人們對水晶往往抱有信仰,相信可以為自身帶來能量,而塑膠魚缸石形似水晶,因此,他透過畫作模糊兩者區別,希望藉作品探討物品因信仰被賦予的價值,「我把這些東西(塑膠魚缸石)神性化,但其實它也可以什麼都不是。」鍾佩蓉說。註:塑膠魚缸石用於魚缸造景,常見的顏色包含紅、綠和藍。 作品〈昇華!昇華!再昇華!〉全貌,紅牆上掛著八幅帶有蝴蝶元素的飾品圖,圖畫外層均以印有「LEVEL UP」字樣的包裝袋包覆。 圖/詹晶雅攝紅牆上掛著八幅帶有蝴蝶元素的飾品圖,圖畫外層均以印有「LEVEL UP」字樣的包裝袋包覆。作品〈昇華!昇華!再昇華!〉啟發自鍾佩蓉購物時的觀察,他發現不論商品本身或是店內的裝飾、擺設皆常出現蝴蝶相關的元素,「蛹化成蝴蝶破繭而出,有一個昇華的狀態。」談及作品理念, 鍾佩蓉解釋,隨著工商業發達,人們為彰顯身分地位而將藝術商品化,購買藝術品成為是否具有文化的評斷準則,忽略其中的精神內涵。於是,鍾佩蓉在圖畫外包裹一層塑膠袋,以此凸顯藝術品變成商品的轉變,「他買藝術作品可能是投資,未必說他對這個作品有得到精神滿足。」他說。 作品〈昇華!昇華!再昇華!〉局部,蝴蝶飾品中鑲嵌許多閃鑽以營造華美之感。 圖/詹晶雅攝「『如何使生活更加美好?』可以從精神層面或物質層面達到個人定義的質感生活。」鍾佩蓉表示,在二手市集、跳蚤市場拾寶的過程相當有趣,而以銅板價格購入商品則讓他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因此,鍾佩蓉希望透過展覽喚起觀眾對物品價值的思考。他認為,即便是微小簡單的事物,依然能撐起美好的生活,「期待大家能從生活經驗中,尋找到那些雖然微小,但足以支撐精神的信念。」鍾佩蓉說。 作品〈能量色表〉局部,水晶盒中的圖紙僅薄薄一張,鍾佩蓉認為圖中的塑膠魚缸石雖然沒有厚度也並非立體,但累積到一定程度時也能產生能量。 圖/詹晶雅攝「透過最常逛的生活百貨,從便宜主打在地美學的物品延伸創作讓我印象深刻。」觀眾林知諺說,雖然鍾佩蓉的創作主題從自己的生活出發,不過卻能引起觀者的共鳴。鍾佩蓉的友人阮原閩則分享,模仿商品包裝的創作手法展現鍾佩蓉對生活事物細膩的觀察,並從中感受到他的成長,「從生活表徵到精神層面有更細緻地觀察,展示大程度level up。」阮原閩說。
3D列印結合傳統金工 《雲端上的信仰》探討網路世代
藝文
第1773期
3D列印結合傳統金工 《雲端上的信仰》探討網路世代
2022-12-01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系研究生蕭劭渝舉辦個人展覽《雲端上的信仰》,意圖呈現新世代年輕人與雲端網路世界之間複雜的關係。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台南報導】「過去的雲端遙不可及,但現在這個時代,雲端是數據組出來的,我們很相信這些,而他也是一種信仰。」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研究生蕭劭渝,於11月19日到12月5日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展間展出《雲端上的信仰》,展覽結合傳統金工與3D列印技術,打造立體的金屬工藝作品,試圖呈現網路世代年輕人的文化生態與內心世界。蕭劭渝認為,過去「雲端」一詞象徵天上神祇存在的神聖空間,宗教氣息濃厚,而本展中他將「雲端」比喻為新世代的信仰,描述年輕人對於雲端網路的依賴。他也指出,正因為現代網路資源豐富,「把事情做對」常被大眾認為理所當然,所以當年輕人在實踐自我時,便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存在。他以自身為例進一步補充,「像我們年輕藝術家要被看見, 面對這些無時無刻推陳出新的創意,就會有一種『做什麼都有人做』、『想過的都有人想』的挫折感 。」「面對現實中的無奈有一種不得不屈服、不得不謙卑,或者是一種倒下或軟爛的狀態。」蕭劭渝說。展覽展出主題名為《僧》的系列作品,他將傳統金工鍛敲工藝輔佐3D列印技術(註一),使作品能夠展現一般金屬鍛敲工藝(註二)達不到的彎曲度,顯現年輕世代在無形壓力中的壓抑姿態。觀眾謝毅弘也說:「在那些扭曲的瓶子裡面,我也看到年輕人的那種不屈服,雖然他頭已經彎下去了,但他還是試著要仰頭。」註一:3D列印技術是先藉由電腦軟體繪製「虛擬藍圖」,再交由3D印表機依據指令,在支架或平台上,以層層堆疊或燒熔的方式,將液態、粉末或薄層的材料,製造成立體物品。他最突出的優點是無需機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電腦設計出任何形狀的數位模型。註二:金屬鍛敲工藝,為金屬工藝領域的一項專業技術,簡單來說便是將金屬透過鐵鎚敲擊,配合鉆具的使用,將其打成立體物件。 《僧》系列作品,挪用亞洲文人對花器借物寄情之文化,敲製出許多看似不實用或是根本不能用的擬人瓶器投射出自我面對未來的心境與態度。  圖/林玟君攝 〈僧-面面相覷〉藉由瓶身影子長短、方向的不同,呈現出年輕世代的人們在網路世代之中複雜的心境。  圖/林玟君攝「我想呈現雲端世代怎麼去計算神性,就像現代社會中會把人的價值量化。」在另一系列作品《新時代信仰》中,蕭劭渝將從網路上下載的神像當成素材,再透過3D列印技術輸出,製造出變形的神像模型。他也透過堆疊、拼貼的手法顯現網路世代中年輕人複製、貼上資料的習性,反映當代的速食文化。現場工作人員許天韻分享,「在一個個複製品當中,好像可以看見我們在現實與虛擬之中的那種拉扯。」 〈複製,貼上,新時代信仰〉取雲端時代與當代複製技術的特質,表現這個新時代裡「扁平」、「去脈絡」、「斷裂」的存在狀態。  圖/許天韻提供 〈航向意嚮的彼端-精神勝利-中指人〉將巨大花瓶放置在人微小的身軀之上,呈現人的身軀近乎凹折的狀態,表現出內心的無奈與壓力。  圖/林玟君攝《雲端上的信仰》呈現年輕人對網路的依賴就像宗教一般存在於社會。同時,蕭劭渝在展覽中呈現年輕人在網路世代中的心境與態度,試圖建立作品與新世代的連結,讓觀眾產生共鳴。他也說:「我想透過藝術的方式傳遞出陪伴,告訴跟我處在相同世代的年輕人,你並不孤單。」
《救贖與昇華》將信仰生活化 泰僑視角詮釋佛學體悟
藝文
第1767期
《救贖與昇華》將信仰生活化 泰僑視角詮釋佛學體悟
2022-10-05
【記者古宇恩台北報導】透明的小佛像坐落在展場正中央,八面碩大的書畫四圍環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博士班學生徐熱舉辦畢業個展《救贖與昇華》,以泰國僑生的視角出發,展出一系列以菩薩超脫輪迴為主軸的作品,傳遞他心中對小乘佛教的體悟。展覽於9月27日起在臺灣藝術大學真善美藝廊展出。 〈身處瀟湘〉是由八個自然景物組合而成的大型作品,希望透過大自然的消長,來詮釋佛教中的輪迴。 圖/古宇恩攝八面書畫各自代表著不同的自然景觀,分別是〈星〉、〈海〉、〈濕地〉、〈砂〉、〈草〉、〈山〉、〈火〉、〈雨〉,按照作者心中自然的循環排列。徐熱說明,作品〈身處瀟湘〉靈感源於傳統水墨畫〈瀟湘八景圖〉(註一),結合自己對輪迴的體悟創作而成。有別過去具象呈現菩薩的形貌,這個作品刻意將其隱藏,透過自然的消長來比喻輪迴,菩薩則藏身其中。他表示,「本來菩薩是偶像崇拜,當輪廓被模糊後,祂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表現我們或是菩薩在輪迴歷經的過程。」觀眾王柔茵認為,相較於徐熱早期作品對細節的注重,這幅作品沒有過多技法,反而讓人能夠去感受畫面的意境,「這幅畫很樸實,力量反而很強大。」他說。註一:瀟湘八景最早源自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書畫》,指湖南湘江流域的八大景色,是國畫常見的題材之一。作品中帶有貶謫的、失意的情懷。 透明的佛像,將偶像崇拜的輪廓模糊,讓觀者更專注在作品中所要傳達的意境,而非物質。 圖/古宇恩攝展場的另一側,是由八個人和門框組成的畫作〈八聖人〉,挪用自泰國佛教經典中四向四果(註二)的畫作,象徵進入佛教最高境界涅槃(註三)前的八個階段。徐熱說:「泰國佛經對於進入涅槃過程的表現非常厲害,透過門槓的方式來象徵無法放手的事物,在進步的過程就會把槓折掉。」這幅畫是徐熱觀察小乘佛教而作出的回應。這幅畫中富含巧思,如最左側的聖人身穿西裝,表示佛教修行並不等於形式上的出家,而是思想上的超脫;或是將其中一個聖人的性別抽換成女性,映照出過去泰國女性難以出家的困境。註二:四向四果為佛教術語,出於佛教經典《雜阿含經》,代表修行的四個成果,分別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每個境界又可再分為兩個階段。註三:涅槃為佛教術語,佛教上指滅盡所有的煩惱,不再歷經輪迴,是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理想。 〈八聖人〉是挪用自泰國佛教經典中的畫作,透過八種人各自肢體動作和其外圍的門框,來傳達修行的不同階段。 圖/古宇恩攝談及此展以《救贖與昇華》作為主題的契機,徐熱表示其實過去就非常喜歡畫佛像,佛對他而言就是救贖,這次展覽希望將自己「接近救贖」的過程透過藝術呈現,換言之,也是將佛生活化,將信仰真實地的實踐在生活中,「去接近祂,去把祂生活化,我更接近於這些偶像,那就是生活。」他說。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博士班學生徐熱透過講解〈八聖人〉,連結他所認知的修行的意義和自己的文化。 圖/古宇恩 攝徐熱很慶幸自己的家庭給予多元且自由的環境,讓他得以隨心創作,特殊的身分也使他能觀察台泰兩地對於佛教藝術不同的詮釋,讓他較能夠突破傳統書畫的限制,運用不同媒材創作。觀展民眾楊子逸說:「有些人很在意要有一種歷史或是脈絡。而他雖然加入一點宗教味道的故事但不會太多,讓大眾都能接受。」他認為徐熱直接的敘事手法讓觀眾可以輕易地進入到藝術家營造的氛圍之中,體會生命突破輪迴的心路歷程。
猶他球員控校方信仰歧視 集體退賽表不滿
國際
第1740期
猶他球員控校方信仰歧視 集體退賽表不滿
2020-12-17
【記者吳季柔綜合報導】猶他州立大學(Utah State University, USU)橄欖球隊拒絕參加12日本賽季的決賽(season finale),以1:5的戰績結束今年的賽事。球員以退賽抗議校長諾埃爾・科克特(Noelle Cockett)對非裔代理教練弗蘭克・梅勒(Frank Maile)的摩門信仰與文化背景的歧視言論。《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Entertainment Sports Programming Network, ESPN)》指出,猶他州立大學與山西聯盟(Mountain West Conference)(註)仍在說服球隊出賽。註:山西聯盟是美國西部的大學體育競技聯盟,屬於美國大學美式足球的最高級別。 猶他州立大學橄欖球隊以退賽抗議校長諾埃爾・科克特對非裔代理教練弗蘭克・梅勒的摩門信仰與文化背景的歧視言論。 圖/截自猶他州立大學橄欖球隊官方推特球隊於《體育館(Stadium)》平台發布退賽聲明,猶他州立大學橄欖球領導委員會8日舉行線上會議,決定未來猶他州立大學橄欖球隊的教練人選。與會成員包括校長科克特和運動總監約翰・哈特威爾(John Hartwell)與球隊成員。球員們於會議中提出對於代理教練梅勒的支持,然而校方卻以梅勒的摩門信仰與文化背景為由,認定其不適任。球員們於會談結束後發起投票,超過四分之三的球員都認為校方的宗教歧視不容忽視,隨後決議退賽表達不滿。球隊於聲明中指出,球員、教練和美國大學管理部門之間長期存在不平等和偏見。球場上的宗教歧視已非首例。西元2019年12月就曾發生類似事件,球隊首席設備經理對一位非裔美籍隊員說出種族侮辱的言論,然而調查結束後,該名職員仍繼續受聘。對於球員的指控,校長表示願意與學生平等對談,也已聘請外部調查機構調查此一事件。球隊說明,「我們指出持續存在的不平等問題,希望為洛根(Logan)社區和猶他州立大學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校友布雷登・吉布斯(Braden Gibbs)過去擔任實習球隊分析師,與代理教練梅勒、球隊成員交情匪淺,也肯定梅勒是出色的教練。他曾詢問內部資訊,然球員與教練皆不願透露事件細節。因為校方與球隊並未公佈會議對話內容,他推測領導委員會認定梅勒的出身與信仰在招收優秀球員上缺乏優勢,「他們認為梅勒無法獲得猶他州最佳球員。」校方未公開球員退賽的內幕,使得球迷與校友議論紛紛,宗教與種族議題外,討論風向也朝向球隊投資方介入。校友顧小姐(化名)認為投資方對教練的特定喜好,使得校方與球員意見相左,「猶他人雖然表面不承認,但他們在做某些策略決定時,確實有對某些種族或背景的偏好。」學生尼古拉斯・韋爾奇(Nicholas Welch)在校工讀時與校長科克特有許多接觸機會,他認為校方與球隊並沒有公佈所有情況,「這樣的行為與過往科克特在其他場合的言談舉止並不符合。」他坦言,若調查結果證實校方確有宗教與種族歧視行為,科克特與哈特威爾應當請辭,「大學無法容忍這樣的行為。」猶他州的宗教以摩門信仰為大宗,根據2015年《猶他州立大學信仰多樣性經驗和態度縱向調查(Utah State University IDEALS)》,猶他州立大學學生70%是摩門教徒。韋爾奇是少數非摩門教徒的學生,他表示校方對於多元宗教與種族都相當包容,然而在宗教單一的環境下,他曾因非多數信仰的身份遭受其他學生的嘲笑、排擠,「在這樣的文化下要建立深厚的關係,往往需承受持續被要求皈依的壓力。」
同遊新聲 異溫層青年啟對話
校園
第1735期
同遊新聲 異溫層青年啟對話
焦點
2020-11-05
【記者王崴漢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台灣同志遊行於10月31日在台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盛大登場,今年已邁入第18年,活動當天湧入13萬人。本屆主題「成人之美」表達無論什麼自我認同都應受到尊重,參與者中不乏同樣為了堅持自我認同而加入遊行,成為大眾眼裡看似異溫層、卻喊出不同聲音的群體。平日常見於夜晚現身的變裝皇后,細心打扮走上街頭,遊行花車上播放社群流行的同志歌曲,車上的舞者與台下遊行民眾一同舞動身軀,同志遊行營造獨特的性別友善空間,這是他們一年中最自在的一瞬。現場多達150組遊行團體中,有非政府組織、各校學生會及性別社團等,不只如此,包括歷來被視為反同的基督教會及中國國民黨青年團等團體也參與其中。 現場多達150組遊行團體參與,有非政府組織、各校學生會及性別社團等,圖為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圖/王崴漢攝 花車上的舞者隨著音樂帶來精彩的舞蹈表演,台下的觀眾也十分熱情,一同將氣氛炒熱到最高點。 圖/王崴漢攝 遊行現場可看見平時多在夜晚活動的變裝皇后,皇后們各個精心打扮,在遊行當天成為亮點。 圖/王崴漢攝今年遊行在疫情下順利舉行,卻在活動前出現插曲。國家祈禱早餐會原先預計在同志遊行前一日舉行,其由多組基督教團體組成,已連續舉辦19屆,每年都邀請總統參加,旨在為人民、政府、國家及世界和平禱告。不料,今年卻因總統蔡英文公開邀請民眾參與同志遊行,普遍反同的教會建議蔡英文不出席,最終早餐會於活動前夕停辦,多年傳統因此斷裂。「我們知道台灣同志平權運動最大的反對力量來自保守的基督教會。」真光福音教會主任牧師張懋禛表示。與大眾對基督徒反對同性戀運動的認知相違,真光福音教會投入同志平權運動,不僅參加同志大遊行,平時也向社會分享對聖經的另類詮釋,「上帝是愛同志、支持同志婚姻的」。此外,教會也配合10月「台灣彩虹驕傲月」拍攝四部系列影片上傳YouTube,除了解析聖經,同時邀請曾參與反同團體的人士進行訪談。他們將信仰化為行動,協助因同志身分陷入迷惘的基督徒活出自我。 與大眾對基督徒反對同性戀運動的認知相違,真光福音教會投入同志平權運動,遊行當日也參與其中。 圖/王崴漢攝身為真光福音教會的一員,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研究所的曾繁安雖為異性戀,仍支持同志平權。他在加入真光福音教會前,曾待過性別觀念保守的教會。當時,個人支持同志的信念與信仰衝突,他因此備受折磨,「我支持同志的想法是否悖逆神?」而身旁持不同立場的教友常有激烈爭執,曾繁安也曾因支持同志受到批判、定罪,種種原因都讓他質疑自己,就算參與同志遊行也不敢對外透露。直至踏入真光福音教會,他受教會開放、包容氛圍影響,才終於消除心中的矛盾。張懋禛提到,持與一般教會不同的看法,必定遭受批評,「我們每一年參加同志遊行當然都是戴著勇氣。」但他期盼透過推廣聖經的新發現持續與社會及教會對話,讓這世界接受差異、擁抱多元。真光福音教會並非唯一存於異溫層中卻支持同志平權的團體。隸屬中國國民黨(以下簡稱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實踐研究院的國民黨青年團(以下簡稱青年團)也加入遊行行列。然而,自從報名參與遊行的消息一出,他們便遭受各方批評聲浪;挺同者認為青年團只為增加曝光度,反同者則無法理解青年團的行為動機。 中國國民黨青年團報名同志遊行雖受各界質疑,當天還是如期參與,現場記者訪問中國國民黨青年團團長陳柏翰。 圖/王崴漢攝「國民黨青年團的組成其實跟整個青年世代並無太大差距。」國民黨青年團團長陳柏翰強調,與國民黨不友善同志的主流意見相悖,青年團認同今年主辦方的理念,認為同性婚姻專法《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上路一周年後尚有改善空間,例如保障跨國伴侶締結婚姻之權利,希望通過與國民黨黨內的對話促成立法的修正。陳柏翰提到,國民黨長期的對外溝通管道僅限於網路或社會輿論,因此不容易將同溫層外的性別運動聲音帶進黨內。青年團作為支持性別議題的團體,盼搭起內部對話橋樑,讓黨內正視青年世代的訴求。活動當日也有部分國民黨立委、議員到場支持,青年團團員、臺大政治學系學生康晉瑜表示,「我想改變的力量已逐漸發酵。」 中國國民黨青年團拉著「天暗總會光,共好同齊行」布條,揮著中國國民黨青年團團旗參與遊行。 圖/王崴漢攝「性別議題正在被越來越多人看見。」當天參與遊行的臺大學生會會長楊子昂認為,真光福音教會及青年團為同志平權倡議,象徵性別運動不再侷限同溫層,這些團體採取行動支持同志平權,將性別意識帶進異溫層,對運動本身著實為一大突破。
宮廟物品入展 《因信稱義》反思宗教本質
藝文
第1717期
宮廟物品入展 《因信稱義》反思宗教本質
2019-12-12
【記者阮珮慈台北報導】與人體構造相似的神像骨架,以及由乩童畫符筆觸堆疊的畫作,在展場中產生對話。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生吳聯吟和李允其舉辦《因信稱義》聯展,2日在藝術空間「邸家」展出,以宗教相關的物品為創作主題,傳達「信仰應立基於虔誠」的理念。 吳聯吟和李允其看到台灣宗教亂象,參考宮廟物品的製作方式,期望藉由創作探討宗教純粹性。 圖/阮珮慈攝李允其和吳聯吟觀察台灣近年的宗教事件,宗教領袖不當誘導捐獻、性侵,或是信眾瘋狂崇拜,皆屢屢衍生令人費解的社會案件。李允其略為激動地說:「我覺得這很荒唐,感覺他們在濫用人性。」吳聯吟對此也表達贊同,認為信仰最純粹的虔誠心理日漸被人為操弄所掩蓋,因此兩人一起舉辦聯展,盼還原宗教最初的意義。吳聯吟分享,有次經過宮廟時,看到卸下衣冠和頭像後的神將骨架,令他感到震驚,他說:「骨架若由人為操作,更顯現出一切都是由人類所虛構出的神話故事。」於是,他結合自身木工專長,將原先竹製的神將骨架,改為人體骨骼般的外型,搭配木製的落地手臂,創作出《因信稱義》系列的第一件作品〈與祂〉,盼為神像注入人性意識,使觀者看見卸下崇高神性後的宗教本質。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生吳聯吟和李允其2至7日在新竹「邸家」藝術空間舉辦的聯展《因信稱義》。 圖/阮珮慈攝自幼住在廟宇附近的李允其則發現,旁人大多不理解乩童所繪的符紙意義,認為其毫無章法。在本次創作中,他運用類似畫符的書寫方式,以流暢的線條搭配宮廟常用的鮮麗色彩,營造台灣民俗信仰氛圍。他說:「這些在視覺上看似隨意筆法,是我想對應『畫符』中的他人看似隨意。」作品〈節節高升〉便運用不同筆觸重複疊加高飽和度的藍、紫、紅、綠等顏色,描繪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的神仙境地和自然景緻,使觀者可以自由解釋畫作意境,表達「神話其實由人為建構」的概念。 李允其的作品以流暢線條搭配鮮麗的對比色彩,運用重複疊加的筆觸,為畫面賦予神仙境地、自然原始等形象,企圖除去宗教崇高性。 圖/阮珮慈攝褪去神衣,吳聯吟的作品以神像骨架為創作主題;李允其作品中則抹除一切神像的面貌,聚焦人為建構的神話。兩人的創作手法皆借鑒台灣宮廟物品的製作方式,傳達「除魅」的概念,意即降低宗教的不可侵犯性,使大眾改以人文、理性的角度來解讀宗教。而觀展者李承宗相當贊同兩人的創作理念,但他認為可再思考如何讓作品與觀者產生對話,並增加更多符合台灣民俗的佈置。 
藝術融信仰 《五橘宮》展神壇意象
藝文
第1707期
藝術融信仰 《五橘宮》展神壇意象
焦點
2019-10-03
【記者蔡淳宇台北報導】展場外黃底紅字的顯眼招牌「林北山五橘宮」,以及入口處的牌子寫著「有求必應」,彷彿踏入熟悉的信仰場域。就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的黃舜廷,自9月21日於位在台北市的「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舉辦個展《林北山-五橘宮》,將民間信仰的元素帶入展場,試圖探討藝術的本質。談及《林北山-五橘宮》的名稱由來,黃舜廷說明,「林北山」的命名源於經驗中的生活場域—由新北市林口區、台北市北投區與中山區所建構而成,而「五橘」則是「有錢」的台語諧音。他以財神廟作為基礎,打造出結合藝術與招財文化的展覽空間。黃舜廷觀察,民間信仰中對偶像的崇拜,與藝術非常相似,因此,他連結展覽空間及信仰場域,拼貼兩者的相似處,欲凸顯其背後相似的生產邏輯及價值建構方式。如同人們拜財神廟,目的是獲得財富;創作者則透過各種不同形式的作品,不斷探討藝術的內涵,最終希望能了解藝術的本質。作品〈金、銀五橘公像〉中,黃舜廷轉換人們算命時的情景,一對巴哥犬玩偶,及對應的指示圖寫著「背景有靠山」、「腳踩元寶橘」等字樣。他解釋,選擇巴哥犬玩偶的原因,除了巴哥犬有吉祥犬之稱,另一方面,玩偶象徵偶像,而他在繪製的過程中,同時將玩偶賦予偶像化的意義。 作品〈金、銀五橘公像〉由指示圖對應出「背景有靠山」、「腳踩元寶橘」、「五橘連珠」、「橘樹倒」等字樣。 圖/蔡淳宇攝另一個以紅牆為底佇立的作品〈金五橘〉,一旁貼著「摸五橘」之詩,黃舜廷提到,他常被詢問能否觸摸這件作品。事實上,他考察全台30多間財神廟,發現類似的場所幾乎都有提供民眾觸摸的神像,而這件作品,正是為了讓觀眾意識到他想表達的主題—藝術的觸感。黃舜廷進一步說明,在展覽場域中,藝術品的神聖性特質,讓人有不可觸摸的印象,相反地,在廟宇中信眾則會直覺地觸碰神像。然而他認為,無論身處哪一個空間,人們都在無形中被所處的環境馴化了。 作品〈金五橘〉,一旁貼著「摸五橘」之詩,黃舜廷藉此傳達「藝術的觸感」。 圖/蔡淳宇攝展場中唯一的錄像作品〈主殿―橘光轉轉〉,以紅光為背景,銀幕播映著不斷滾動的黃色畫面。福利社執行秘書蔡秉儒表示,這件作品將神壇意象轉換成簡單的光影裝置,以光展現大眾對神明的集體想像。另外,黃舜廷將欄杆置於影像前,區隔出觀者與作品,不僅是提取廟宇中人神界線的概念,同時也比喻展示空間不可跨越的紅線。而觀眾李政勳提到,創作者將民間信仰,轉化為幽默諷刺的展品,讓他很喜歡整場展覽傳遞的概念。 作品〈主殿―橘光轉轉〉是展場中唯一的錄像作品,以黃色滾動的畫面連結對神明的想像。 圖/蔡淳宇攝
傳承黑旗文化 鄭郁璇堅持手繪皁纛
藝文
第1706期
傳承黑旗文化 鄭郁璇堅持手繪皁纛
2019-09-26
【記者張珮慈高雄報導】在青色的棉布上,以金色顏料描繪身穿鎧甲、持長槍,且有著鱷魚頭與人身的圖像。畢業於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班的學生鄭郁璇舉辦個展,以台南傳統的黑旗文化──皁纛為題,於9日在高科大文創系藝術迴廊展出。 開展當天,高科大文創系學生與老師共同前來觀展,盼此展成為學弟妹未來榜樣。 圖/鄭郁璇提供「皁纛」是道教經書《元洞玉曆章》中玄天上帝下凡收服魔王的法器,後沿用為稱呼黑色絲織品製成的軍用大旗,「皁纛」便是此面黑色旗子正統的說法,現今在台南廟口常會擺放皁纛黑旗,用於告知外界此地有神明駐紮。正規的黑旗由毛筆手繪而成,旗上圖騰包含象徵玄天上帝的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與三十六官將等,如今因廟方主張印製成本較低,且手繪不容易保存,使黑旗多以印刷的方式製作,導致手繪傳統逐漸失傳。為呈現皁纛黑旗最真實的樣貌,鄭郁璇承襲道教派別之一的「閭山派」在台南府城唯一的老匠人手藝,決定手持毛筆繪製每一幅圖畫。「畢竟老師傅都這樣堅持了,那年輕人也不能輸啊!」鄭郁璇笑著說,他認為此技藝應更受到重視。 由於手持毛筆繪製過程不易,創作者鄭郁璇完成四個系列作品共耗時兩年的時間。 圖/鄭郁璇提供由於黑旗是玄天上帝的器具,鄭郁璇堅持在繪圖時必須保有儀式感,因此在調配顏料的過程,他不會隨便取水,而會使用廟宇桌上擺的礦泉水當作稀釋的水源,以虔誠的態度對待作品。並且,因顏料畫在棉布上不如紙張易於推開,鄭郁璇還加入壓克力與嬰兒粉混合使用,再加上黑旗是在黑底繪上白色顏料,較不容易的地方在於,有些大型作品,顏料必須疊五次以上才能完整呈現白色。此次在高科大主要展出的是二十八星宿系列,古人為觀測天體運行,把天空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以每區域的星宿做為觀測記號,觀展者可依農曆生日尋找自己的代表星宿與意義,猶如東方版十二星座。鄭郁璇也提到,創作過程最困難的是,要先了解黑旗圖騰的含意與故事,「例如二十八星宿裡面第一個叫做角木蛟,我研究後知道他是鱷魚的形象才開始創作。」 角宿是東方七宿之首,以蛟為形象代表,鄭郁璇以獸首取代普遍以人頭為造型來表現。 圖/張珮慈攝鄭郁璇的畫作中,除了細細品味毛筆樸質的筆觸與創意獸頭人身的造形,更重要的是要使皁纛黑旗工藝能被更多人看見。觀展民眾、高科大文創系碩士班學生郭玟宏說:「我在台南有注意到黑旗都會擺在廟口,但藉由展覽我才知道的它的作用與星宿的故事。」而另一位觀展民眾、高科大文創系碩士班學生蔡晉丞則說:「展覽融合中國四象五行的概念,具有很高的文化傳承意涵。」
當神像的風華不再 —— 延續歷史的神像修復師
專題
第1699期
當神像的風華不再 —— 延續歷史的神像修復師
2019-04-17
【專題記者許容瑄、黃俐榛、林奕辰、莊珺茹、謝承學綜合報導】香火鼎盛的廟宇裡,信徒拿著香虔誠的祭拜,將心中的願望化作低語,期待能傳遞到神像的耳中。在信徒心中,神像除了是神明的具體化身,也是信仰的重要象徵,然而,經過歲月的洗禮,這些神像難免因為蟲蛀、天災而毀損,輕微時可由廟方自行處理,但若嚴重受損,就需要專業人士:神像修復師,進行完整的修復。神像修復師的工作涵蓋了宗教層面和工藝技術,除了精湛的技巧,由於修復過程要與廟方、神明溝通,對於民間信仰的熱情更是重要。神像修復師修復的不只是神像,更是民眾信仰的寄託。 在加固過程中,神像修復師透過針筒注射,針對小裂縫及膨拱的部份注射加固材料。 圖/周志明提供信仰與技術須並重 修復神像眉角多細心填補神像被白蟻蛀出的缺口、重新將掉漆的表層上色、接合脫落的部位⋯⋯,神像修復是一份重現歷史的工作。修復神像與修復其他文物最大的不同在於需考慮祂們的性別、年紀、職業,甚至文官武將等各種身份,這些都替神像添加了些許神秘的色彩,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所長李建緯認為,修復師應該要對神像進行事先的背景調查,並遵循一定的民俗儀式。例如,整修神像以前,廟方人員須進行「請神儀式」,將附在神像中的神靈請出,暫時寄託在香爐之中,避免被修復過程打擾;修復時也要留意神像身上的標誌性特色,如傳說中被毛蟹養大的田督元帥嘴部有毛蟹圖案,在還原底圖時便需特別注意此細節。另外,雕刻神像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便是象徵讓神靈進入神像中的「開光點眼」。在開光點眼的過程中,執行者會用硃砂筆在神像的眼睛、手、腳、前胸、後背等處點上紅點,然而,隨著時間流逝,紅點會因為香爐的煙燻與油漆的剝落而失去原本的痕跡,修復師在清潔神像時會避開這些地方,以保留民間信仰的痕跡。神像修復師周志明表示,「我們就盡量把那些紅點保留住,因為那個是民間信仰的一部分。」身為一名神像修復師,如何拿捏科學檢測與民間信仰之間的平衡是一件不可忽略的要務,即使修復工作需運用理性的邏輯推論,但此工作背後蘊含的信仰與文化層面也是必須顧及的。周志明表示,團隊成員在修復工作開始之前都會先跟神請安,報備今天的工作進度、修復位置等等,並在擲筊徵得神明同意後才動工,「這已經無關信仰了,而是對這份職業一種基本的尊重。」修神恐不敬?修復師逆向操作破迷思修復的過程中,神像修復師也時常會遭遇與信徒觀念產生衝突的時候,許多廟方與信徒會認為修復神像是對神靈不敬的舉動,也會影響神明的靈驗度。指南宮廟方人員談論神像修復時的態度十分保留,「我們講這些事情(修復神像)都是有一個底線的。」一提及神像修復,廟方便閉口不談。周志明也舉例,團隊在修復台南市風神廟的雷公、電母兩尊神像時就曾被駐廟廟公百般刁難,「他(廟公)不讓我們直接吹電風扇,還一直叫我們把工作器具移開!」,他解釋這樣的狀況其實屢見不鮮,因為信徒對神像修復工程不了解,進而產生排斥修復師的心態。「那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讓他們有不同的想法。」周志明懷著這樣的期許,不將神像帶回工作室進行修復,而是將工作器具帶到廟裡,直接向大眾展示修復過程,更對民眾的提問有問必答,透過公開透明的展示,讓信徒了解神像在修復過程中如何被對待,化解修復師與信徒之間的隔閡。「那位風神廟的廟公後來還幫我們搬椅子、搬桌子,甚至還幫我們接了其他案子!」周志明藏不住臉上得意的神情,「給予大眾對於神像修復正確的想像也是修復師的職責之一。」談到修復雷公和電母的那段時光,風神廟總幹事謝明峯表示,一開始廟方人員確實是抱持著不得已的心態請師傅整修神尊。「一般來講我們是能不要動到(神像)就不要動,但祂(電母神像)基座已經整個腐爛了,能不修嗎?」他解釋,由於神像誤浸到水,保存狀況堪憂,為使風神廟香火延續,整修神像成了迫在眉睫的要務。廟方審慎考慮後才決定聯絡周志明,進行較深入且不破壞神像原貌的修復,「周老師(周志明)非常有耐性,當時為了不破壞到神尊的底漆,他花了很多時間非常小心地弄。」謝明峯欽佩地說,當時周志明把整個工作團隊帶到廟裡,雖然沒有了工作室的專業環境而使工作難度增加,但能夠讓廟中神明在冥冥之中了解修復狀況十分難得,「當時工作環境不好,真是辛苦他們了。」歷史痕跡是去是留?修補與破壞的一線之隔周志明表示,「修復」這個詞其實相當難去定義,在進行神像修復時,究竟該修到哪種程度才是完成呢?約民國70年以前,修復師們多為傳統匠師兼任,沒有所謂「神像修復師」的專職,當時的修復觀念多半為將神像修復成全新的模樣。而現今人們對神像修復的觀念已經較為開放,要怎麼修、如何修都是透過廟方與修復師相互討論後執行,並無絕對答案。對此,周志明以自身經驗為例,當時他的工作室在當地舉辦說明會,讓在地居民及廟方了解神像修復的方法與過程,此舉不僅能夠讓在地人更了解他們的工作及來意,也能了解在地人的想法及期待,「這個不是一言堂,修復師說的算,這個是必須要大家去討論的。」站在學術研究的立場而言,神像在修復的過程中若沒有使用原本的材料補強,可能會失去許多珍貴的歷史紀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研究助理吳慶泰指出,「如果刻意的把它(顏料層)全部刮除掉,整個歷史痕跡就會完全不見!」李建緯也指出,「重新幫祂(神像)補,或是把祂原來覆蓋的顏料層(神像表面)剝除,我覺得都是一種非常粗暴的做法。」此種「破壞性的修復」將會造成往後接手的修復師誤判神像狀況,或使研究人員無法分析神像的歷史脈絡。謝明峯也認為,若神像修復後如全新一般,有可能會失去其歷史意義。科學技術新助力 還原神尊最初模樣隨著神像修復技術與時俱進,許多科學方法也被引入幫助修復師進行更縝密的修復。在過去,修復師會直接將神像的顏料層去除,重新換上新的材料,而許多現代的修復師已開始利用紅外線、X光等科學方法來還原神像最初的模樣,修復前,修復師亦須攝影記錄文物細節,以利後續的比對。吳慶泰也說明,現在的技術會運用紅外線儀器,利用紅外線的穿透性來反射出底層圖像,確認神像原有的面貌與顏色,還會利用X光攝影為神像拍攝X光照片,幫助修復師清楚透視神像的內部情形與修復狀況等。同時修復師也會進行數位掃描,將神像的資訊以數位方式保存,以便未來透過3D疊圖幫助他們比對文物今昔的差別。通過嚴謹的科學檢驗,考察神像原有的樣貌,才能做深入的修復。 有別於傳統修復方法,周志明採用科學儀器,清楚檢視神像內部以確實修復神像。 圖/周志明提供修補文化斷層  神像修復師以技藝延續記憶不只修復標準與技術隨著時代漸漸改變,神像修復師也是文化興衰的見證者。周志明指出,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案例便是修復馬祖南竿島上鐵板村(現稱仁愛村)天后宮的21尊泥塑神像。當時當地居民的請神儀式已經失傳,於是請求他的協助。然而,周志明解釋,祭爐儀式(請神儀式)常會根據各地信仰不同而有所差異,要找回原本的方法並不容易。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從台灣本島尋求協助,然而台灣本地文化與馬祖所遵循的福州習俗截然不同,他舉例,如果請道長或法師來,該用福州話還是台語進行儀式?周志明十分掙扎,害怕當地文化從此被取代。他無奈地說:「其實在馬祖有很多村莊都這樣。」他感嘆,民間信仰的文化斷層發生得如此迅速。 因為神像地位的特殊性,在進行修復工作之前必須經過「請神」的儀式,將神靈從神像中請出來。圖為周志明為馬祖的泥塑像執行請神儀式。 圖/周志明提供談到神像修復的傳統技藝是否可能後繼無人,周志明對此表達樂觀態度。他說明,神像修復業大致上可分為:傳統匠師、學術研究領域的修復師以及民間單位修復師,而這三種修復師在神像修復的觀念上皆有不同。傳統匠師傾向於用務實的方式修理神像,如在掉漆的表面上塗一層新漆、在缺口中填補新材料等;研究人員則較偏重學術研究,盡量保留原貌、不過度修復;民間單位修復師則是結合前兩者的特色,利用學術規格的材料、技術還原神像的樣貌,但仍保留神像的實際用途,使之仍能在廟裡受人參拜。神像修復是一件艱苦的工作,僅管有許多年輕學子陸續拜傳統匠師為師,卻常常學習不久就打退堂鼓;但學術研究領域的修復師,像是博物館研究人員,由於公部門的體系健全,因此人員招募狀況相對穩定;而民間近年來對神像修復的想法、理念漸趨多元,不少修復師紛紛自行創業,「(這個行業的人)只會多不會少。」周志明表示。吳慶泰補充,目前台灣各大學多有開設古文物修復課程,持續培育修復神像及其他古物的人才。 周志明的團隊在修復神像前,利用棉花棒簡單清潔神像的外層,不正確的清潔方式可能造成神像的損壞。 圖/周志明提供「修復不如做菜,按照食譜便能煮出相同的東西,而是必須累積經驗。」周志明真摯地分享。如同李建緯所說,神像修復要處理的不僅是人事物,更是一種對待文化的方式。不論是使用傳統的匠師工法還是現代科學的檢測技術,修復師的巧手在神像的每個細節中展現得一覽無遺。他們以虔誠的心與務實的態度,賦予一尊尊住著老靈魂的神像全新的生命。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