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六校嘻研唱進萬華 學生台饒展創作生命力
生活
第1800期
六校嘻研唱進萬華 學生台饒展創作生命力
焦點
2024-11-22
【記者黃伊晨台北報導】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的騎樓下,幾名大學生隨著音樂節拍饒唱著,訴說生活的各式煩惱和夥伴間的情誼,強烈的節奏感伴著學生此起彼落的喊聲,吸引路人駐足圍觀。2024萬華大鬧熱於16日在青山宮周邊街區熱鬧展開,主辦單位「中華文化總會」(以下簡稱文總)首次以「艋舺有嘻哈」為主題,將嘻哈元素帶進萬華巷弄,除了嘻哈藝人表演,更邀請六所大學的嘻研社演出,由桃園銘傳嘻研社、長庚嘻哈文化研究社、勤益科技大學嘻研社、中興大學嘻哈文化研究社、南臺科技大學嘻研社、崑山科技大學嘻研社輪番上陣,為華西街帶來別樣的文化風采。 文化總會副秘書長黃竫蕙說道:「嘻哈文化在學校的發展一直都很活躍,可以看到線上饒舌歌手很多都是從學校嘻研社出來的。」他也指出嘻哈音樂可以透過歌詞反映社會現況、自身想法或校園生活,是激發思考的一種方式。「文總一直都在努力為年輕人創造舞台。」黃竫蕙說道。今年特別設立給嘻研社專屬的展演舞台,希望能鼓勵並輔助大學嘻研社團發展。 大學嘻研社的演出場地華西舞台,位於華西街上一處閒置的騎樓,部分演出學生認為場地較小,使得演出受限、較難好好發揮。參與演出的長庚大學嘻哈文化研究社員陳昶至說道:「一開始覺得舞台有些不起眼,但上去演唱時讓人彷彿回到嘻哈還未流行時,在街頭表演的感受。氛圍與以往的表演經驗截然不同。」街頭邊的演出場地也讓表演者能直接與觀眾互動,也讓各社團的表演者間有更多交流機會。陳昶至表示,雖然長庚嘻研已邁入第十屆,但校內玩社團的風氣不盛,他說:「學期初加入的社員遇到創作瓶頸,學期中就都不來了。」是目前社團發展上遇到最大的挑戰。銘傳大學嘻研社員陳琦昇則認為,校內目前對嘻哈文化的接受度仍不高,學校裡玩社團的風氣也不興盛,導致社團經營困難。 面對校內社團發展的種種困境,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嘻研社長黃緯宸指出,「文總辦這個活動除了讓學校間有機會交流,也可以讓線上藝人看到學校社團目前的發展。」他說。他也希望社會能看到嘻哈音樂不同的樣貌,並從音樂作品中看見創作者的故事。本屆萬華大鬧熱藉由加入大學嘻哈社團表演的活動形式,讓大學社團得以與外校或藝人交流創作,希望學生作品得以走出校園,讓大眾看見大學嘻研社的創作生命力。
肢體表演交織環境聲響 探索〈異植〉融合過程
藝文
第1800期
肢體表演交織環境聲響 探索〈異植〉融合過程
焦點
2024-11-22
【記者何依庭台南報導】「我們不想用藝術去定調這場演出,希望可以自由地去說一個異質入侵到融合的故事。」由林以薔、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陳昱棋及應用音樂學系張祐禎,17日參與不存在劇場舉辦的《阿索比不存在劇場遊牧計畫》,在臺南公園表演〈異植〉,取兩個不同的材質從相異到合一的概念,使用身體與音樂創作,表現不同的材質從入侵到融合的過程。 創作團隊說明異植的概念,「像是公園裡移植的樹木,它們起初對於這裡是外來者,在時間下卻漸漸成為公園的一部分。」他們認為異質不代表對立與破壞,也有共生共融的選擇。此外,他們觀察到異質入侵是兩種本質不同的人事物互相適應的過程,像是對非台南人的三位表演者而言,起初可能會因為不習慣食物的口味感到不適應,然而在漸漸習慣當地環境後,會達成新的平衡與融合。 陳昱棋說:「整場演出動作的設計主要分為三段:入侵、探索與融合。」起初為了營造外來材質的突兀感,陳昱棋與林以薔靜止站在樹幹旁,想像自己是不存在於公園裡的鋼筋。隨著音樂切換,他們以奔跑、撫摸、翻滾和敲打等大幅度動作,貼近樹幹與泥土,表現外來材質初至新環境的探索與碰撞。直到碰撞幅度減緩到再次靜止,身上沾染泥土的他們開始做起體操,與公園裡隨處可見的運動人士無異,代表完成從異質到共生的過程。 音樂製作者張祐禎將音樂編排成三個段落,並按照錄製時間與距離排序,從台南北部的工廠聚落逐漸靠近臺南公園,最終以臺南公園作為聲音的時空中心。首段張祐禎擷取廢鐵工廠裡丟擲鐵塊的噪音,透過聲音後製使其具有音高及節奏,「我希望透過原本不會出現在公園的工廠聲音,讓觀眾感到工廠與公園的相異。」他補充道。接著他再採樣客運、火車與汽機車等四種交通工具移動時的聲音片段,融合成悅耳的音樂,表達空間上的流動與移植過程。最後音樂則切換成臺南公園裡人們時常播放的體操教學人聲音檔,讓現場的風聲與音樂裡事先錄製好的環境音交融。 觀眾Vegetable(化名)表示自己喜歡表演者將頭伸入樹洞探索的表演,「在那時他們的臉被隱去,彷彿與環境融為一體。」觀眾古晉瑜則認為最後一段表演令他印象深刻,「因為我在散步時曾聽過表演播放的體操音檔,熟悉的聲音讓我感到表演者融入了公園中。」觀眾宋佳錡則表示自己聽見活血功的人聲指示時,像是被表演氛圍感染,身體不由自主的跟著一起做體操。
科學融入藝術創作 《跳浪》癒地震創傷
影音
第1799期
科學融入藝術創作 《跳浪》癒地震創傷
2024-11-14
【記者姚孟汝、廖奇典花蓮報導】第三屆花蓮跳浪藝術節《星球爆裂觀測站》2號起於石雕博物館開展,並於10號舉辦開幕活動 「sa'icelen給力量」。今年活動以地震為主題,集結知名地震科學家馬國鳳等四位策展人與11組藝術家,將科學知識融入藝術創作,盼透過作品療癒人們的震後創傷。《跳浪》社群小編杜怡柔說:「如果花蓮是一個星球的話,那這邊就是一個最適合觀測的地方,以星球這個概念來講。那畢竟地震它是一個花蓮有點難過的回憶,所以用星球的方式把整個時間軸整個拉長,讓大家用不同視野來看這個題目。」   本屆藝術節以4月3號花蓮大地震偵測到的光纖訊號作為主視覺,策展團隊觀察花蓮人民在斷層帶上的日常生活,試圖透過藝術創造不同的觀看角度。主展場的互動式展品〈深時間的心跳〉結合心跳聲與火山的共振聲波,讓民眾近距離傾聽來自地表深處的聲音。   展場內佔地最廣的作品〈地震博物館〉由藝術家涂維政創作,他3D列印出原住民地牛翻身神話的化石標本及震後災區採集的日常物件與植物,壓印翻模仿造「出土文物」,建構出一座虛實交錯的博物館。參展民眾陳先生(化名)說:「牛的雕像很特別,藝術家把地震這個造成大家恐懼的東西,做的好像還滿可愛的,就是一隻很溫馴的牛趴在地上。」藝術家涂維政則針對作品補充道:「當時募集花蓮當地民眾,請他們帶來地震當地的物件。有一個是統帥大樓的受災戶那個家的鑰匙圈,可是那個鑰匙已經再也進不去那個房間了。」   《跳浪藝術節》開幕日當天也舉辦農夫市集,並邀請三組音樂人現場吟唱。在地農夫將4月3號大地震時生長於農田中的作物煮成佳餚,希望民眾在音樂聲中,一起享用花蓮特色農產,吃掉地震,克服恐懼。攤販花田喜事有機農場的老闆徐妍花說:「地震過後土壤其實也會受傷害,其實我們有很多作物因為地震又因為風災損失相當大,而帶出來的就只有剩下這些。」藝術家Heidi(化名)則表示,可能很多商家在這次地震後就已經消失,可以存活下來要靠信念,所以吃到這些食物時就會覺得更感激。   花蓮位於米崙斷層帶上,不斷面對地震帶來的威脅。今年的跳浪藝術節希望透過藝術,帶領人們直面地震傷痛,並從災難中找尋心的出口。
徐暄涵跳脫傳統水墨框架 負面情緒成電繪創作養分
藝文
第1798期
徐暄涵跳脫傳統水墨框架 負面情緒成電繪創作養分
2024-11-08
【記者姚孟汝台北報導】負面情緒不全然是壞的,而是種必然的自我探索,促使人們思考和質疑既有框架。就讀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徐暄涵,舉辦個展《自由 出走》,以電繪手法呈現她的負面情緒及追求自由的想法。至10月31日前在北市大藝術館第一展示中心B廳展出。 談及創作理念,徐暄涵透過動物角色將成長過程經歷的自我對話、內心矛盾具象化,「我覺得兔子有點類似我自己外表看起來無害、溫順的樣貌,小怪獸則是我內心反抗或叛逆的一面。」他補充道。徐暄涵認為人生有時難以依照自己真實的意願做出選擇,而是在社會期待的壓力下,由家人、長輩操控著自己的意志,為此,他在部分畫作的兔子頭部穿出向外伸展的雙手,表達難以遵從自身意識的無力感。 徐暄涵選擇以電繪創作的原因,最初是因為居住空間狹小,難以容納美術器材,因此以器具較簡便的電繪,結合自身喜愛的水墨畫風格。本展首幅完成的作品〈孤島〉,描繪小怪獸與兔子共處一座孤島,代表徐暄涵學習沈澱、發現自我,並接納孤獨的感受。徐暄涵以水墨的線條呈現山石、樹木等自然景觀,跳脫傳統的黑白色彩,重新以橘、綠、紫等多種顏色詮釋。 作品〈在真空狀態中哀悼的情緒〉背景採用漸變的深紫色,中央則過渡至淺紫色,營造出聚焦於主角小怪獸的視線錯覺。徐暄涵更以細膩、深淺交錯的筆觸繪製其身體,生動地呈現絨毛感。作品描繪小怪獸以悲傷的表情仔細端詳手中枯萎的花朵,象徵直面窒息與孤獨等負面情緒的平靜。這幅作品也是徐暄涵印象最深刻的創作,因為它能時刻提醒自己去接納不同的情緒。 〈我只能自己去探險〉採用較為明亮的橘、藍、紫和綠詮釋周圍自然景物,創造豐富的視覺效果,並仔細描繪雲朵和山脈的紋理。內容描繪小怪獸獨自一人站在群山環繞的道路上,比喻在未知的世界中,唯有依賴自身力量才能探索真正的內心。徐暄涵認為,在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時,縱使身旁的人會給予不同意見,最終仍必須由個人做出選擇,完成人生的冒險。「每個人要實際走過或者經歷過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徐暄涵補充道。 參展觀眾黃俊燁說:「作品讓我感受到孤獨的同時,又有某種歸屬感,像是找到一個可以容納自己的空間。」徐暄涵希望透過作品呈現內心的矛盾與衝突,引導觀者思考自己的「怪獸」,並重新審視、從不同的角度去接納這些情緒。觀眾林珮頤則認為,這場展覽呈現人們對自由的掙扎,雖然嚮往充滿未知的出走,但也可能因現實而受到限制。
【大學人】現有數據成創作素材 2ENTER打造虛擬場景
藝文
第1798期
【大學人】現有數據成創作素材 2ENTER打造虛擬場景
焦點
2024-11-08
【記者林沂葳報導】在螢幕上,台北的建築、交通與人群交織成一幅生動的畫面,瞬息萬變的即時新聞標題穿梭其中,讓人彷彿置身於現實世界。新媒體藝術團隊2ENTER貳進(以下簡稱2ENTER)將網路資訊視覺化,創作出一個龐大的虛擬世界,並於10月25日至28日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作品《Data-Verse Taipei 02》。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的莊恩齊、陳政維、邱傑義及劉吉榮,在2022年正式成立2ENTER,並在同年首次對外參加競賽,即以作品《擬山行》在花蓮縣洄瀾美展榮獲首獎。為此,陳政維補充:「你真正在外面得到一個肯定後,會覺得自己做的東西比較踏實,這個里程碑還滿重要的。」在合力製作的作品備獲肯定後,團隊決定向外拓展視野,作品也日趨成熟。 2ENTER的作品主要以即時資料為素材,例如天氣資訊、車流、社群動態等,撰寫演算法驅動3D影像後,再放到遊戲引擎Unreal Engine中做即時運算,最後製作成一個虛擬世界。此外,由於團隊成員皆有玩遊戲的興趣,故也會從常玩的遊戲裡取得創作靈感,並在作品中添入遊戲的元素,「不管是視覺上或者是感受上,這些靈感都會帶到作品裡面使用,或者是有一些思維會在作品裡面被放大。」陳政維補充道。 談及名稱發想過程,團隊表示本想取作ZENTER,源於德文裡「中心」的意思,不過因已有其他公司以此註冊商標,因此團隊改以組成的時間為2022年,將具有相似外型「2」跟「Z」,正式取名為2ENTER,中文名「貳進」也有電腦二進位的含意。目前台灣的網路即時資訊視覺化領域中,因為涉及設計、2D與3D製作、程式書寫等多方面的技能,故多由為企業主導,團隊成員皆為學生的2ENTER,是目前台灣第一間由學生自行創建的公司。此外,2ENTER團隊的作品比起單人作業,呈現更豐富的視覺性及互動性。「大部分新媒體藝術家處理的影像較為抽象,因為比較單純,也比較好看。」陳政維補充道。 由於2ENTER都是Z時代下的人,他們把網路世界當成真實世界的鏡像,每個人的一舉一動在時間的推演下,都會越來越完整的紀錄其中,如監視器、瀏覽紀錄等,「這件事情是我們覺得需要討論的,所以決定用作品呈現。」陳政維說。此外,他們把作品想像成一個巨大容器,乘載大家的想法,強調與觀眾互動,不再拘泥「藝術傳達理念」這件事。 《Data-Verse》是2ENTER的第一個作品,以五分鐘的影像建構出四位成員對網路的想像。起初他們對網路世界的形象概念很模糊,所以在正式製作之前田調土地資料,把數據即時附到《Data-Verse》中,並把數據轉化成不同圖像,例如數據便以雨的形象灌溉虛擬世界。作品畫面的正中間有一個石碑,裡面的影像資訊來源是迷因,「真實世界有宗教作為人的心靈慰藉,那虛擬世界的信仰是什麼?」莊恩齊表示,由於現今社群媒體大量傳播迷因,故團隊最終把虛擬世界的宗教意象定位在迷因上,「我們用這樣的邏輯做了《Data-Verse》,告訴大家我們想像的網路世界長這樣。」 創作遊戲引擎互動的作品,劉吉榮認為最大的困難反而不是做2D、3D的東西,而是彼此之間的默契跟溝通,「每個人在製作上面的難處,都會是怎麼在各自的分工下,把大家想要做到的效果呈現出來。」為了作品效果的穩定性,2ENTER會針對硬體做壓力測試,確認它的承受極限,還會上傳高度敏感的照片,看見互動作品中最極端的面向,才能應對一些極端的觀眾,「我們要想到最壞的狀況,這是我們作品有趣的地方。」莊恩齊道。 延續《Data-Verse》,同樣於2022年創作的系列作品《Data-Verse Taipei》,以《Data-Verse》的生態系統作為基礎,團隊蒐集台北的氣溫、車流、社會現象等網路資訊。隨著這個計畫的持續發展,2ENTER開始希望觀眾也能介入到作品當中,於是一年後《Data-Verse Taipei 02》誕生,「目前我們既有的框架有一個互動網頁,接下來怎麼跟觀眾互動,最簡單就是用文字來實現。」邱傑義表示,團隊開始思考如何觸發觀眾回覆文字到資料庫,「後來發現新聞標題這個東西,它本質上帶有一種試圖引人回覆、挑釁的特質在。」於是將新聞作為對觀眾的提問,觀眾可以進入網頁留言區,與其他人即時互動。 與《Data-Verse》系列相似的作品還有《擬山行》,雖然《擬山行》與《Data-Verse》是同一時期的作品,但比起《Data-Verse》的即時資訊,團隊使用過去的歷史資料,整理花蓮氣象站建站一百年來的資料,重新在虛擬世界中再現。作品逼真地呈現花蓮峽谷的壯麗地貌,且隨著資訊量的變動,畫面會不斷改變,讓觀眾無法預測下一秒的視覺體驗。 而近期2ENTER啟動新的計畫—《虛擬尋根》,透過論文查詢、搜尋引擎、AI三種方式共構劇本,回溯台灣不同的網際網路歷史事件,「用作品重新描述歷史,將創作者不可能親身經歷的事,重現在大家眼前。」邱傑義補充。 2ENTER的作品從來都不是想要改變世界或影響社會,而是希望讓大家透過作品看到不同的狀態,例如在《Data-Verse Taipei》中,觀眾可能會好奇車流的變動、Wi-Fi的流量等,透過呈現讓大家看見平時難具象化的數據,當資訊匯聚在小小的螢幕中,觀眾會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我覺得我們的作品很常在做這件事。」莊恩齊補充,虛擬世界雖然很小,卻乘載著龐大的資訊量,「這是我們在真實世界中很難發現的差異性。」 提到團隊未來的願景,2ENTER希望能讓作品常設在某個地方,持續推廣作品,也嘗試做公共藝術等,期望將作品跳出臺灣的框架,創作《Data-Verse》國際版,讓作品有更多討論的潛能。
從鏡頭回望家往事 劉耀鈞反思親子牽絆
藝文
第1789期
從鏡頭回望家往事 劉耀鈞反思親子牽絆
2024-07-02
【記者王華琳新北報導】「我不是要跟家庭和解,而是當我了解為什麼痛苦掙扎時,才會明白我為何這麼急迫地想尋求存在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碩博士班學生劉耀鈞於9日起,在臺藝大北側聚落38.07.08展間舉辦個展《再等我一下,快到家了》。他將自身的口頭禪化為展覽名稱,傳達自己與他人的距離感,並暗示一切的終點依舊是家庭。該展透過影像記錄藝術家的原生家庭,以及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探討自己、家人與創作三者間微妙的羈絆。 《直至休耕》的拍攝過程,讓劉耀鈞不僅重新審視與家人的關係,也發現家庭對他創作的影響。 圖/王華琳攝「藉這個契機再回歸家庭後,我重新意識到家人,對我來講其實很重要。」劉耀鈞說明,他年初所拍攝的紀錄片《直至休耕》,講述隨著阿公、阿婆年紀增長,自家農田終將面臨休耕的故事。在過程中,他慢慢意識到家庭對價值觀與行為的影響,再加上家人無法理解自身創作的隔閡,讓劉耀鈞選擇以第三方的「攝影師」身分重新回到家庭,分析並挖掘問題與起因,尋求被家人接受的歸屬感與身分認同。劉耀鈞偶然於老家櫥櫃中,翻出父母過去的結婚影片,發現了這段與自身相關,但他卻不存在於畫面的影像。作品〈關於過去的一場婚禮〉呈現傳統婚禮中,重視「儀式感」的繁複禮儀。「就像是攝影過程中的準備程序一樣,並非是浪費時間。」他認為繁瑣的婚禮儀式讓人更珍惜家庭價值,因此他透過此創作,試著思考家人在他心中的意義。劉耀鈞也保留原始影片中的粗糙與晃動感,「對我來說它的溫度在於複雜與儀式,但是為什麼會有溫度,可能是因為你從這個時代,遙望過去已經追不回來的記憶。」 劉耀鈞透過現今所習慣的觀看規格,呈現過去畫面,藉此探討影像的時代性。 圖/劉耀鈞提供在作品〈打板計畫〉中,劉耀鈞以電影的「打板」動作介入日常生活,從和阿婆看似文不對題的交流,到「擲筊」詢問神明是否該成為藝術家,最終卻獲得三個笑筊的結局。「這體現我與家人的互動,它好笑但是其實是一種無奈。」劉耀鈞說明,作品中看似荒誕奇妙的事情發展,其實暗示著個人與原生家庭之間的缺失感。期盼能獲得家人回應與理解的他,卻只能將渴望轉移至神明上,從中獲得回覆與認同。觀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俊宇認為,創作者通常在面對與自身相關的事件時,都會有所保留,「但他卻很誠實地去面對,以我對他的認識來說,他的誠實有時候也是某種不得已。」 作品〈打板計畫〉旁.地上放置了許多反面的筊,與一個正面的筊,呼應影像中的情景,也象徵不斷祈求的盼望。 圖/王華琳攝在〈Still landscape〉中,劉耀鈞將盲蛾停留在手上疤痕的影像,以模仿舊電影規格的形式呈現在燈箱上。他認為蛾會隨著光的方向前進,「就像我一直在追光,從城市的中心追逐到邊緣,但其實光源就是我對於攝影的迷惘。」雙頻道錄像作品〈A blind moth〉,右側是劉耀鈞在未找到攝影主題核心時所拍下的影像內容,如同日記一般記錄著當下的心態與生活。而左側則是相隔三年後臨摹過去氛圍所拍攝的影像,隨著時間與環境的變化,即便存在許多臨摹過去的部分,依然無法完全還原當下的氛圍與情緒。 劉耀鈞將影像以仿舊的形式作處理,他認為記憶看似模糊且破碎,但實際上卻能拼湊成一件完整的事物。 圖/劉耀鈞提供「原本很擔心變成我一直在談論自己家的事情,但後來發現家人間的溝通問題,其實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狀況。」劉耀鈞提到,他的藝術家朋友都能對家人不理解的情況產生共鳴,但他仍試圖將這份心得轉化成作品,讓更多人思考自身與家人的相處關係。觀眾梁煜培認為,劉耀鈞在製作〈A blind moth〉時不清楚自己的創作,家裡也不理解他的事情,「但你可以感受到內容非常真實,作品都有一個很強烈的特徵,他把自己的煩惱思考直白地揭露給大家。」 劉耀鈞將自身工作室搬入展場中,以塑膠布幕象徵工廠般的生產區域,並在展期間以「無人的展間」為題,拍攝紀錄片。 圖/劉耀鈞提供 劉耀鈞將過去所拍攝的影像,以記憶般瑣碎無序的方式進行播放,同時又以圓型框架聚焦作品,創造獨特的「失焦感」。 圖/王華琳攝 
《靈魂詩》映渾沌內心 徐宇謙創作中梳理自身情感
藝文
第1787期
《靈魂詩》映渾沌內心 徐宇謙創作中梳理自身情感
2023-11-30
【記者李雨羲綜合報導】以色彩勾勒情緒起伏,在渾沌中描繪出靈魂的千百種形態。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的徐宇謙,於11月27日起舉辦個展《靈魂詩 The inner flesh》,透過油彩與素描,形塑出靈魂的樣態,並試圖進入難以觸及的內在世界。 徐宇謙個展《靈魂詩The inner flesh》於11月27日起至12月1日舉辦於北藝大美術系館南北藝廊二樓。 圖/李雨羲攝「我究竟為何而悲傷?為何而愛?我至今仍然無法為他們找出一個解釋。」徐宇謙表示,他所想像的內心世界相當渾沌,無法透過確切言語去形容它的樣貌,因為內心情緒並非清晰獨立,更多是以相互堆疊且混亂的狀態存在。因此,他想藉由此次創作,在繪畫過程中沉澱自己,再梳理出不同瞬間的感受。 徐宇謙在展場中穿插素描與油彩兩種媒材,油彩厚重且凝固速度較慢,用以表達長時間的情緒,而素描則如同拍照一般,捕捉瞬間的心情。 圖/李雨羲攝「我們總是傾向於把所有無法以外在物質描述的事物歸類於靈魂。」徐宇謙認為內在世界中的精髓便是靈魂,而每一瞬間狀態都不盡相同的靈魂,讓人們無法以準確的物理條件去感知,只能隱約體會到它的存在。因此,在〈Chaotic〉中,徐宇謙將靈魂與現實分別以團塊和水流去做對比。水流象徵著現實事件在我們眼前上演並前進著,而我們的內在則是渾沌地滯留在一旁,看似靜止,其實情感仍不斷地相互抵銷又重新組合。 徐宇謙將素描畫作佈置在展場的角落,並以不同的深淺與層次呈現,藉以引導觀眾的視覺動線。  圖/李雨羲攝除了形態之外,徐宇謙更將自身情緒入畫,透過不同色彩的堆疊,紀錄在創作過程中出現的情感。在〈Misty〉中,雖然徐宇謙未畫出明確主題,但他嘗試將自己對於世界的觀察與理解,連結色彩與情緒,呈現在作品之中,「世上的歷史與文明都成了生活中的一環,也在間接影響著我。」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Cora(化名)表示,他在展覽看見與平時截然不同的徐宇謙,「我想像中的他是心如止水,但從他的畫中卻看見了更多的暗湧。」 徐宇謙分享自己替作品命名時,經常以作畫時的情感連結作為主題,像是〈Misty〉便源自於作畫時聆聽的Ella Fitzgerald《Misty》。  圖/李雨羲攝「紅具有很多的意思,苦的、痛的、慾望的,甚至是戰爭的沉重。」徐宇謙解釋,作品中大量使用的紅色元素,是為了表達戰爭的血腥與沉痛。在籌備過程中他也透過閱讀《摩洛哥流謫》一書,啟蒙了自己對於戰爭的關注與了解,再加上恰逢「以巴戰爭」,更間接加深徐宇謙對於文明情感的複雜性,並將其透過「紅色」投射在作品之中。 過去徐宇謙較常以原色表達純粹的情感。接觸了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作品後,才意識到情緒的複雜性,進而嘗試使用更多色階去創作。  圖/李雨羲攝「詩精簡卻文意盎然,畫直觀卻富含情感,他們與靈魂在我的展覽中網狀交織。」談及展覽命名緣由,徐宇謙表示靈魂總是自由而不受拘束,就像詩一般靈活跳躍,而畫則給予了靈魂穿梭的空間。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陳同學(化名)表示,自己在觀展的過程中與徐宇謙的作品十分有共鳴,好像也能在這些畫作之中看見類似於自己靈魂的模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像徐宇謙一樣混亂的內心世界,差別只在於我們如何去表達它。」
台東音樂創作坊成果展 數位科技融原民回憶
生活
第1787期
台東音樂創作坊成果展 數位科技融原民回憶
2023-11-29
【記者吳玟錡綜合報導】台東縣政府首度舉辦「金曲聚落音樂會」,結合2023台東原住民音樂人特展(以下簡稱原民音樂特展)和三門音樂創作坊課程成果展示,於26日在台東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熱鬧登場,讓民眾在觀展同時能聽到不同形式的原住民音樂現場演出。 13個影像播放機,佇立在台東地圖形狀的底部,影片沒有華麗的運鏡和剪輯手法,以定格在部落道路、海邊的日常畫面呈現。 圖/吳玟錡攝現場空間分為室內外,戶外廣場先展示三門課程的成果影片,呈現學生體驗原住民音樂,重新分解傳統樂器音色,和師長討論數位技術改編樂曲的過程。室內則分為兩層樓的展間,原民音樂特展策展人Andy(本名林盈禕)說明:「音樂本身就是沒有侷限的,展覽的初衷希望透過不同音樂媒介推廣原住民文化。」 鄭又銓提到「大家都知道原住民在音樂上的成就,但從來沒有人去盤點。」他很開心有個活動,能匯集展出不同年代的原住民金曲。 圖/吳玟錡攝二樓則是互動黑膠館,完整保留從過往到現代近千首的原住民歌曲,讓民眾體驗購買黑膠唱片的時「挑選」的過程,結合互動裝置,可以生成線上數位歌單帶回家聽。這個活動能接觸到不同年代的原住民歌曲,民眾鄭又銓說:「原住民跟漢人的文化界線在現代越來越模糊,所以我想藉由音樂了解過去部落的歷史脈絡。」擔任黑膠館的青年導覽員洪培斌描述:「許多居民在展間聽到家鄉部落民謠勾起生活回憶,忍不住手舞足蹈。」如同Andy提到的策展理念,「台東原住民音樂很重要的特點之一是這片土地。」原住民以前沒有文字,但以傳唱保留文化,對原住民來說,音樂如同血液,連結與身體、土地的情感。 謝宗翰描述課堂中年紀較大的長輩,雖然對數位科技、電腦操作不熟悉,仍很認真努力的學習,創作出特色歌曲。 圖/吳玟錡攝活動的其中一門音樂課程——原住民傳統樂器採集創作坊,其成果展演是用數位音樂取樣結合阿美族傳統樂器「竹鐘」的音色。中國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謝宗翰舉例:「有位學生使用筆電不小心按到錄音,他就把錄到的話一直反覆播放,搭配竹鐘敲打聲響的細微變化。」兩者形成一種簡潔特殊的音樂節奏感。輔仁大學音樂學系的王晟維是布農族,這次擔任創作坊助教,他補充,「原住民音樂的元素分為語言和樂器。」而他是都市原住民,比較少接觸到族語,「許多部落的歌曲是老一輩口耳相傳,沒有特別被記錄或記載。」但他認為透過原住民流行歌能更快速學習族語。 民眾表達最喜歡的展區是黑膠互動館,讓年輕人體驗沒經歷過的黑膠唱片時代,用現代的科技方法重新去連結。 圖/吳玟錡攝王晟維表示自己參加後深受啟發,未來想透過系上所學的專業電腦軟體技術,將部落歌曲數位化,重新編曲創作。金曲聚落音樂會讓更多人認識台東的原住民音樂故事,也讓離開家鄉的原住民後代了解部落的文化底蘊,新舊更迭為部落譜出新的樂章。
藝術不設限! 西班牙禁品博物館打破創作審查
國際
第1784期
藝術不設限! 西班牙禁品博物館打破創作審查
2023-11-02
【記者蔡愷恆綜合報導】「世界承諾我們自由的神話,但我們從未獲得它。藝術始終與審查機制並行。」加泰隆尼亞國際大學(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Catalonia, UIC Barcelona)學生弗拉迪斯拉夫.斯魯茨基(Vladislav Sludskiy)分享他在參觀藝術禁品博物館(Museu de l’Art Prohibit, Museum of Forbidden Art)後的感想。博物館於10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開張,為全世界第一個以「禁物」藝術品為主題展品的博物館,開館首週末吸引超過2000人造訪。 美國攝影師安德烈斯.塞拉諾作品〈尿浸基督〉已發布超過數十載,期間因宗教爭議引起美國文化界與基督宗教社群反彈。 圖/藝術禁品博物館提供加泰隆尼亞籍記者兼收藏家塔喬.本尼特(Tatxo Benet)於五年前開始籌備藝術禁品博物館的開展計畫。他一共蒐集200件以上遭到各國政府或社會禁止的作品,其中42件作品在開館期間展出。展品多是因為宗教限制、政治審查、社會抗議或是創作者的爭議性身份而無法公開展示。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以創作與言論自由之名向樂高購買積木,樂高公司則反對將積木使用於任何政治表達。 圖/藝術禁品博物館提供藝術禁品博物館方期望,透過展示並保存一些無法公開的藝術品,可以讓那些藝術品用自己的方式呼吸、存在。博物館公關經理莉迪亞.佩內洛(Lídia Penelo)強調,「藝術品經審查後,背後的含義已經不止於表面的視覺呈現,後續被眾人爭論與審視的內容也成為作品的重心與價值。」生長於嚴格審查機制國家的哈薩克藝術家柔亞.法爾科娃(Zoya Falkova)解釋,藝術在社會的作用是提出對社會制度的質疑,並期望人民因此付諸實際行動改變社會。他因此認為,藝術創作不該被審查機制限縮,社會也不應設置審查制度控制藝術,因為「文化不需要被統治。」 法爾科娃的作品〈Evermust〉帶有強烈女性主義思想,最初在吉爾吉斯展出,最終遭到抗議而撤下。 圖/法爾科娃提供「展覽內容引人入勝!」斯魯茨基興奮地說。他觀察,即使是在強調能自由創作的歐洲,只要仔細從道德觀、法律、文化等層面分析,便能發現大部分的藝術創作都還是被限制。觀展民眾可可・夏多(Coco Chateau)坦言,他原先擔憂展品會突破他的道德底線,但觀展後的他直呼:「完全相反!展品不僅充實了我對於藝術品的了解,更讓我感受到民主的重要性。」對於藝術禁品博物館的未來規劃,佩內洛希望博物館能發展成審查制度的研究中心。他指出,藝術禁品博物館的目的是推動大學生反思與產生批判性思考,目前館方更針對大學生規劃與藝術自由相關的活動。夏多表示,目前僅能在西班牙觀賞作品稍顯可惜,他期盼館方能夠舉辦巡迴展覽,讓藝術觸及世界的各個角落。 藝術品是複製鑲嵌於奧斯維辛集中營入口的標語:「勞動帶來自由。」博物館想透過此雕塑呈現集中營與該政治環境帶給個人的威脅。 圖/藝術禁品博物館提供
在地樂團齊聚九降風音樂節 以創作敘寫風城特色
生活
第1783期
在地樂團齊聚九降風音樂節 以創作敘寫風城特色
焦點
2023-10-25
【記者吳玟錡新竹報導】新竹市文化局首度舉辦的「九降風音樂節」於21、22日登場,在風livehouse熱鬧開展,除了邀請獨立樂團、歌手演出,本次更結合「風神榜原創音樂大賽」,挖掘具特色的在地樂團。音樂節提供表演平台給跨世代在地樂團,期盼提升「風城」的音樂能量。 比賽結果宣布後,風神榜原創音樂大賽參賽者和表演樂團開心的和評審一起在舞台上合影。 圖/吳玟錡攝參與演出的「海岸乾杯」主唱阿寬(本名何振寬)出生於新竹,家中從事新竹重要的玻璃產業。他將從小做玻璃裝潢的工地回憶寫進歌裡。阿寬也很喜歡假日時到新竹南寮漁港創作,他說:「〈欲來出海〉是我在工作期間的感想,把自己比喻成船,想像自己順著九降風航行出海。」海岸乾杯是他們在新竹唸大學時成立,即將邁向第十年,團員們感性地回憶起這幾年各自忙於工作,音樂節讓他們重聚,回到一切開始的地方——新竹。入選前十強的參賽樂團「工一計畫Plana」則是由四位國立清華大學學生組成,以學校工程一館簡稱命名。此次參賽作品〈原廠設定〉描述機器壞掉,按鍵回復原廠設定,「大學曾經有段時間狀態不好,需要重新歸零、重新出發。」團員將在學校宿舍的經驗、理工背景、科技、工程等元素融入歌曲,加上特殊的後搖滾風格,是評審認為兼具創意、新竹特色的新時代學生樂團。 工一計畫樂團成員提及成團之初也經歷爭吵磨合時期,每個人的壓力來源不太一樣,經過溝通後,凝聚共同目標。 圖/九降風音樂節主辦方提供風神榜原創音樂大賽也吸引各地優秀創作者,第一名樂團Tickle Tickle來自中部,「未來想把新竹貢丸湯結合創作!」他們提到對新竹美食印象深刻,期待藉由音樂和美食串起地區間的文化交流,團員也形容自己樂團特色如同九降風,很「風」狂,以強烈舞台風格和能量獲得評審青睞。 第一名的Tickle Tickle樂團獲得新台幣30000元加獎盃一座及浮現音樂祭秋季場11/18(六)演出機會。 圖/吳玟錡攝風神榜參賽者大多是剛成立不久的樂團,不過他們仍創造了一場讓觀眾極為沉浸的表演。比賽尾聲,有的人聚集在舞台前以鐵欄杆為界,隨著音樂曲風轉變,拿起手機拍攝,舉起手跟著旋律盡情擺動身體;有些則在台下角落貼著牆壁坐著,靜靜注視舞台表演,透過音樂和歌詞,建構各自的小宇宙。就讀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大三的學生蔡聿謙提到:「之前參加的都是戶外音樂節居多,在室內舉辦的感受很特別。」音樂節的「新竹」樂團多數是和在地有地緣關係,但觀眾和評審也意識到音樂創作和在地連結的難度,「新竹是客家重鎮,我其實很希望能聽見客語樂團,這次比較遺憾沒有。」觀眾陳羿綺表達他對「在地」音樂節的期待。多數民眾表示新竹的音樂活動很少,而表演樂團也提及鮮少收到來自新竹的表演邀約,希望未來政府能策劃更多相關活動,提高音樂節宣傳預算,讓更多新竹音樂團體有機會被看到。 九降風音樂節參與民眾多數為年輕人,在現場專注欣賞表演,拿起手機記錄下感動氛圍。 圖/吳玟錡攝比賽初衷鼓勵參賽者結合「新竹」和「風」,但九降風音樂節策展人兼比賽評審島楎(本名劉鈞輝)從評選過程中發現,很難拿捏樂團音樂技術和創作結合在地的關聯性,導致評比困難。他補充,「要培養出具在地特色且有音樂技術水準的樂團,其實考驗創作者的軟實力,而這是需要長期深耕的文化素養。」最後他建議,養成音樂人才的管道除了結合高中、大學社團培訓,新竹應有更多屬於音樂創作者的舞台。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