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735期
紮綑傳統農業記憶 稻草人設計賽玩創意
焦點
2020-11-05
【記者駱芷萱桃園報導】「我們看到現場的稻草人有漂亮的艾莎公主、可愛的兔子,還有樣貌奇怪的叔叔⋯⋯」花海中央一片小空地上,主持人幽默地介紹比賽現場的稻草人們。於1日舉辦的「109年度桃園花彩節」系列活動中,稻草人設計競賽——「稻草有藝思」在楊梅秀才休閒農業區熱鬧進行。前來賞花的大小朋友被絢麗多彩的稻草人吸引,他們投票給最喜歡的作品,選出人氣最高的稻草人。主辦單位提供每組參賽者一捆稻草,選手則自己準備繩子、寶特瓶、舊衣服等裝飾材料。鑼聲響起,參賽者們匆匆拿起稻草與材料,需在一小時內製作完成。有人利用自備的繩子捆綁稻草,有人學習農民,直接使用稻草捆綁稻草,回到最原始的務農方式。因稻草長短不同,彎曲、捆綁的過程考驗參賽者們的默契及手藝。中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生王子妤在比賽後分享道:「我認為最困難的地方是從稻草人還散著的時候要把它變成人形。」但他也表示,經過幾次嘗試之後,製作過程愈發順手。 參賽者發揮創意,配合環保再利用的理念紮出稻草人,希望獲得民眾的注意。 圖/駱芷萱攝稻草人成形後,參賽者們利用回收的寶特瓶做成裙子、尼龍繩模擬頭髮、瓶蓋當成眼睛,結合環保與創意裝飾出一個個俏皮可愛的稻草人。其中,夏威夷風格的稻草人——「獨領風騷」憑著亮麗的外貌成為全場焦點,它身穿性感的花內衣,套上彩色的塑膠袋裙子,再帶上夏威夷花圈,深得民眾喜愛,贏得最高人氣獎。 獲得最高人氣的「獨領風騷」稻草人,靠著繽紛的裝飾,成為全場焦點。 圖/駱芷萱攝參賽者們製作完成後積極地向民眾拉票。一名客家媽媽魏秀春分享設計理念,他興奮地說:「我們是客家莊,想做跟客家有關的東西,想了很久就想說乾脆來做一個『桐花妹』!」魏秀春和組員使用鐵絲套上陳舊的花被子製作桐花妹的裙子,再用兩朵醒目的大桐花點綴,簡單不失華麗的設計吸引不少民眾上前合照。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學生陳潔玟和媽媽一起參賽,他們帶了家裡的廢棄物裝飾作品,例如使用故障的傘,取下花色鮮艷的傘布製成稻草人的圍巾,發揮創意且落實廢物再利用。陳潔玟表示,可以親自動手紮稻草人的機會難得 ,「是一般人嘗試不到的。」 陳潔玟和媽媽第一次來參加稻草人競賽,一起合作紮稻草讓稻草人成形。 圖/駱芷萱攝花彩節活動發起人阿琪(化名)表示,酪農產業是楊梅秀才休閒農業區的在地特色,當地種植大量稻草、牧草牧養牛羊,為減輕農夫們的工作,以前農民在田園中放置稻草人驅趕小鳥。此次參賽民眾多數為親子與退休人士,競賽除了讓小朋友們走入田間,了解農夫們的辛苦,年長者們也可以藉機享受田園之樂,回憶過去務農的時光。阿琪坦言,想讓年輕世代接觸農事並不簡單,透過設計稻草人競賽吸引新世代,讓他們認識傳統農業,「注重向下扎根這件事。」 身為客家人的魏秀春製作稻草人「桐花妹」,也提供了讓民眾拍照的大桐花道具。 圖/駱芷萱攝
生活
第1734期
菩薩、飛船甜蜜登場 翻糖蛋糕考驗創意
2020-10-29
【記者江俊緯新竹報導】空氣中散發著陣陣蛋糕及糖霜的香氣,選手專注地修飾作品上的細節,有人拿著雕刻刀在翻糖上來回琢磨,為了讓翻糖人偶的毛髮更顯蓬鬆。第二屆TMCC台灣現代創意餐飲挑戰賽24日由新竹縣政府與敏實科技大學合辦,翻糖蛋糕裝飾展示是眾多比賽項目之一。比賽分為兩組,分別是社會、大專組以及高中職組,總共14位選手。這次的評分標準著重在作品的完整度、技巧和創意。 評審們會用味道評斷選手們的作品是否為可食用性,因為比賽規定必須為可食用性材料進行創作,否則不予計分。 圖/江俊緯攝翻糖蛋糕是源於英國的藝術蛋糕,近年來從歐美流行至台灣。翻糖就像麵團,由糖粉、水、明膠、色素及甘油混合後加熱而成。因為翻糖可塑性佳,且色彩鮮豔,常用於婚禮或生日等重要節日,近年來在台灣受到歡迎。製作翻糖蛋糕需花費許多精力和時間,所以選手們在比賽前數個月即開始構思以及創作參賽作品。到比賽現場時翻糖蛋糕已經接近完成品,只需修飾細節後再擺置展示平台,作品即布置完成。 選手到了現場後,便會開始針對作品的細節加以修飾,並且將作品放置於自備的展示台上。 圖/江俊緯攝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餐飲系學生蔡竹宜強調道:「我覺得這次最困難的部分是蛋糕的主體,因為飛行船裡面是用真正的蛋糕,而不是保麗龍,所以還要考慮食材壞掉的風險。」而比賽現場,大部分參賽者都使用保麗龍為支架,非真正的蛋糕。評審們表示,參賽者創作時必須將作品視為真實蛋糕,不能因為是以保麗龍支撐任意堆疊翻糖蛋糕,現實中無法如此容易達成。 飛船內部是使用真正的蛋糕,並非保麗龍,因此還必須考量食材變質的因素,加上蛋糕的支撐度不及保麗龍,在製作上又更加困難。 圖/江俊緯攝學習翻糖蛋糕四年的醒吾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科二年級學生張依芃則表示,翻糖可以作出想像中的造型。張依芃這次作品的主題是地藏王菩薩,她認為最困難的部分是地藏王菩薩的衣服,因為要模擬出布料的垂墜和飄逸,這件作品大約花了半年準備。 張依芃表示,為了做出地藏王衣服的飄逸感,必須在裡面加入支架,這是她認為最困難的部分。 圖/江俊緯攝比賽中也有選手剛開始接觸翻糖,崑山科技大學餐飲管理及廚藝系二年級學生陳冠妗表示,她之前沒接觸過翻糖蛋糕,直到有次偶然看見藝人學習翻糖蛋糕的新聞,便開始利用課餘時間學習。且學校社團提供許多資源,讓她可以利用課後時間不斷練習製作翻糖的技巧,從開始學習到比賽,總共花了四個月,其中準備這次作品就佔了兩個月。 國際翻糖藝術大師、評審長吳薰貽表示,這次的比賽中大部分參賽者比較像是初學者,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其中也有令人驚豔的作品。評審在評分時著重在作品的技巧、細膩度和創意,評審們認為多數參賽者的作品不夠精細,例如線條和筆畫太粗。透過這次比賽,選手們能在結束後直接與來自業界的評審討論作品,了解自身的優缺點並加以改善。比賽不僅是單向的評分,選手還能從中獲得經驗。 評分結束後,選手們圍著評審老師討論自己的作品,圖為高中職組的參賽者。 圖/江俊緯攝
新知
第1734期
滾跳自如 球型機器人躍過地形障礙
2020-10-28
【記者石學儒綜合報導】地上快速滾動的球型機器人眼看就要撞到前方石塊,但這時它突然跳起,成功越過石頭。國立臺灣大學團隊「BiorolaBall」開發出「球型跳躍滾動複合式機器人」,讓球型機器人兼具滾動與跳躍的功能,解決傳統球型機器人無法跨越隆起地面障礙物的限制,此作品也獲得「萬潤2020創意創新競賽」金牌獎的肯定。 團隊以「球型跳躍滾動複合式機器人」於「萬潤2020創意創新競賽」獲得不分組金牌,是該競賽的最大獎。 圖/張維哲提供傳統球型機器因為具高機動性和低故障率的優點,常被應用於陪伴、探勘等領域,但在行進時卻難以跨越障礙物,團隊成員、臺大機械工程學系張維哲說明,一般球型機器人只能跨越其半徑1/5的障礙物。為解決此問題,團隊將球型機器人分為兩部分,一是裝有馬達的兩個半球,使球型機器人可以滾動;二為中心跳躍機構,透過儲存能量的機構,以及模仿青蛙跳姿的四連桿結構兩者互相作用,讓球型機器人能夠跳躍,且跳躍高度平均可達機器人半徑的兩倍。其中,四連桿結構藉由擠壓的方式,向平面產生力,如同游泳時蹬牆前進,使機器人能夠跳躍。團隊成員、臺大機械系張芝綾補充,下方接觸地面的零件具弧形外觀、軟材質轉軸等設計,可延長與地面的接觸時間,以提高機器人的跳躍能力。然而開發困難在於儲存能量的機構,團隊解釋,他們以中心彈簧儲存能量,並透過齒輪傳送動能,但曾多次因為設計不夠縝密,導致機器人斷裂或解體,經過反覆嘗試不同材料和構造,才有現在的成果。 團隊經歷多次嘗試改良,才有現在的成果,圖中白色的半球殼在測試時留下許多撞痕。 圖/張維哲提供張維哲表示,雖然目前市面上有可微幅離開地面的球型機器人,但因離地的距離不足,未能解決傳統球型機器人的困境。同時,也有軟性、可變外形的球型機器人,但由於表面柔軟,其滾動速度並不快,且亦無法跨越垂直或過高的障礙物。此外,跳躍功能還能應付凹陷路段,如水溝等。團隊利用跳躍技術,可望改善球型機器人的機動性,比如應用於陪伴型球型機器人,可使機器人在家中能爬樓梯或是跨越較高的門檻。張維哲補充說:「在探勘和救災也是可以使用,因為球型機器人球型的設計,讓內部零件不易損壞。」再加入跳躍功能後,不論是深溝或是高聳的障礙物都能越過,且團隊開發的機器人每次跳躍間隔為一秒,能夠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針對此研發,台北市消防隊員何小明(化名)表示,他樂見具跳躍性能的球型機器人出現,但若要實際用於救災,還必須經過多項測試。民眾李沁玹也提出,該發明可能只適合特定的環境,像是太高溫的環境恐導致機體故障。不過,張維哲說明,未來將加入環境感測器,幫助機器人更準確地預知跳躍時機,同時也會改良內部構造,讓更小型的球型機器人能夠被生產。 團隊研發出有跳躍功能的球型機器人,突破球型機器人移動時對地形的限制,過去窒礙難行的路,現在猶如平地般易行。 圖/張維哲提供
生活
第1684期
嫁妝餅融在地料理 飲食創意商品化
2018-10-17
【記者蕭佳宜台南報導】選手們搓揉著麵糰、和著餡料,靈巧地運用手指雕琢,原本平淡無奇的原料變成一個又一個造型獨特的糕餅。台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14日於嘉南藥理大學辦理「2018全國嫁妝餅創意競賽」決賽,共六組大學生參賽隊伍入圍。比賽的主題為「阿爸的話」,選手除了必須將作品切合主題外,也得將台南在地農特產元素加入作品,進行創作。 參賽者揉製麵糰的過程中,每一份原料皆須經過準確的測量,以達到最佳比例。 圖/蕭佳宜攝大學生隊伍中,來自弘光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的學生陳姿華和王品柔,以芒果乾為內餡,更在餅皮上雕刻紋路,製成貝殼樣式的嫁妝餅。由於兩人從小在台中長大,因此高美溼地的貝殼成為他們的靈感來源。他們將貝殼堅固且不易受外力干擾的特質,融入主題「阿爸的話」。王品柔說:「這是每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期許和祝福。」最後兩人以作品〈掌上明珠—你是我的寶貝〉獲得優選。 弘光科大學生陳姿華,在餅上刻出貝殼的紋路,以貝殼的堅固不變象徵父親對女兒的期許與祝福。 圖/蕭佳宜攝此外,嘉南藥理大學餐旅管理系學生曾惠婷和蔡伯謙,則是將西式點心「絮餅」壓碎、製成塔皮,再放上中式椪餅,最後淋上以覆盆子果泥熬成的糖漿。曾惠婷分享,學生因為對於嫁妝餅的認識較為不足,在作品發想上有一定的難度。雖未能得名,但他認為能夠進入決賽,就是獲得肯定。 嘉南藥大學生蔡伯謙和曾惠婷,結合中西二式糕點,以覆盆子果泥調製的糖漿進行裝飾。 圖/蕭佳宜攝全國嫁妝餅創意競賽相較於一般料理比賽,更注重如何將食材轉變為產品。擔任評審的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所長施坤河表示,參賽者除了在作品上表現創意,也要思考如何商品化。而為了考量嫁妝餅作為伴手禮的保存期限,餡料的選擇更是一門學問。嘉藥餐旅管理系指導老師孫靖玲表示,本次比賽從作品的設計發想,到現場成品的佈置擺設,都是由學生獨立完成。這樣的比賽不僅讓學生發揮創意,更透過深入研究在地食材以及觀摩其他選手,而有所獲。主辦單位認為嫁妝餅代表「傳承」,藉由業者和學生共同競賽,讓業者的經驗和學生的創意得以互相交流,為比賽增添意義。
新知
第1667期
「藻間」淨化汙水 望解農工衝突
2017-11-29
【記者廖翊庭綜合報導】11月彰化地方法院檢察署查獲溪湖鎮一處電鍍廠涉嫌偷排廢水,危害當地民眾健康。為解決中南部電鍍工廠排廢水汙染農田灌溉水源的問題,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學生陳毅庭、薛嘉鈞研發「藻間」(Organism Purification Device),以淨化重金屬汙水、調節工廠環境等功能,使工廠排放水也能灌溉農田。 生物絮凝反應器「藻間」設計理念從最原始的農業生產到工業生產之間在地域上的衝突為出發,目的為解決水質問題。 圖/陳毅庭提供日常中民眾習以為常的鬧鐘、金屬裝飾、家電零配件、鑰匙等「閃亮細節」,都是經由「電鍍」而來,而整個彰化縣就是電鍍的大本營。其中,頂番婆地區更是工廠一級戰區。彰化本身無汙染處理管道,所有生活用水、工業廢水、農田灌溉皆於洋仔厝匯流排放,工業用地與農田雜亂錯落,重金屬汙染使農田不適合種植糧食。陳毅庭與薛嘉鈞發現農工兩大生產領域相衝突的問題,便著手設計「藻間」。藉由生物絮凝反應器,寄生於工廠與水源間的建築手法,同時改善工廠汙染空間。陳毅庭說明,生物絮凝反應器是置於淨化容器建築裝置裡,利用微生物技術,經由細菌、真菌、藻類等微生物發酵、提取、精製而得的水處理劑,能調節光、淨化金屬廢水。「藻間」外型參考顯微鏡下的藻類狀態及樣貌,覆蓋於工廠上方。當汙水流過時,運用生物化學法,經由離子交換作用,使重金屬離子被藻類等生物細胞吸附,改變工廠生產汙水程序以達到水質淨化,希望藉此改變生產觀念以及農工之間衝突。 「藻間」外型參考顯微鏡下的藻類狀態及樣貌,覆蓋於工廠上方,改變工廠生產汙水程序以達到水質淨化。 圖/陳毅庭提供「藻間」獲得全國智慧綠建築設計創意競賽金獎。薛嘉鈞表示,由於缺乏生物相關知識,經過蒐集大量論文及數據、與教授討論之後才完成設計,從基地調查到設計構想共費時兩個半月,其材料以及淨化方式皆經過評審認證。陳毅庭表示,希望未來將此理念實體化,並從單一工廠與農田擴展至整個都市,也會嘗試改良其尺寸為都市家具尺度進行操作,使藻間系統可應用於不同型態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