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要不要開展燈》弱化視覺感知 引觀眾感受灰暗空間
藝文
第1804期
《要不要開展燈》弱化視覺感知 引觀眾感受灰暗空間
2024-12-20
【記者林芷彤高雄報導】步入展場,光線瞬間被抽離,取而代之的是包裹全身的黑暗。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的蘇睿豪與葉姵萱,14日起在寶德旺藝廊舉辦展覽《要不要開展燈》。透過窗簾阻隔光線,兩人刻意弱化視覺感知,讓觀眾自行選擇如何感受作品。 「要不要開展燈是一個問題,既是對我們也是對觀眾。」葉姵萱說明他們將展場設置為一個黑暗的環境,增加觀看難度,藉此引導觀眾透過身體其他感官,探索作品與空間的氛圍。蘇睿豪補充,這次展覽將觀看的主導權交給觀眾,讓每個人自由選擇方式體驗作品,而不同的觀看方式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與解讀。 「滴——滴——」聲音迴盪於空間之中,蘇睿豪的裝置作品〈Boardcast〉結合廢棄的電子板和印刷刀模,透過電路板的導電特性,使類比訊號隨機流動並生成聲音。蘇睿豪分享,作品靈感源自他在印刷廠的成長經驗,他指出,喪失功能的廢棄物件往往激發他各式情感,如惋惜或失落,這使他對汰換物件感到著迷。此外,他也試圖探討不可量化的感知是否能以聲音的形式被「建檔」保存。蘇睿豪認為聲音具有喚起記憶的特質,他舉例,觀眾在展場中聆聽到的聲音,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再次響起時,可觸發觀眾對此展覽感受的回憶。 葉姵萱的〈在橋下〉靈感取自通勤行經的高架橋底部空間。在某日行經的途中他無意間發現橋下擺放著一張沙發,「我不禁開始思考,這張沙發是怎麼被擺進去的?生活在那裡的人又是如何使用它?」在遠觀與想像的過程中,他創作出結合錄像與小說的作品。小說以第一人稱視角重構他對橋下生活的想像;錄像則以無聲的方式呈現他實地進入橋下後的觀察。葉姵萱表示,起初他認為橋下的生活方式接近原始,與自己的日常形成強烈對比,但實地觀察後,他發現對方同樣生活在現代。對於彼此來說,雙方的生活可能都帶著某種不真實感,進一步促使他質疑自己是否也在依循某種模板生存。 光線是兩位藝術家創作中的重要元素,兩位藝術家皆認為,在黑暗的展場中,微弱的光線從縫隙中滲透,模糊了黑與白的界限,為空間增添了一層未知與模糊的「灰」。蘇睿豪與葉姵萱透過創作回應此現象,不管是轉譯行為中必然丟失的訊息,又或是高架橋下的社會邊陲地帶,皆在展現平日不易被察覺的空間或物件。 觀眾楊佳恩分享,因為展場中光線被刻意抽離,需近距離觀看作品才能看清細節,因而使他更為專注。此外他提到,〈在橋下〉的影像中聲音被抽離,但與〈Boardcast〉的背景聲響結合後,畫面帶給他一種日復一日的枯燥感受。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沈裕融表示,空間中光線透過縫隙微微滲入的設計,讓他聯想到導演蔡明亮的電影《臉》中的一幕:主角用黑色膠布封閉窗戶,直到光線僅剩一條條細縫,直到一切被吞沒於黑暗之中。他認為黑暗此時賦予光線一種造型性,原先用來打亮空間的光,化為可見線條充斥於環境。
肢體表演交織環境聲響 探索〈異植〉融合過程
藝文
第1800期
肢體表演交織環境聲響 探索〈異植〉融合過程
焦點
2024-11-22
【記者何依庭台南報導】「我們不想用藝術去定調這場演出,希望可以自由地去說一個異質入侵到融合的故事。」由林以薔、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陳昱棋及應用音樂學系張祐禎,17日參與不存在劇場舉辦的《阿索比不存在劇場遊牧計畫》,在臺南公園表演〈異植〉,取兩個不同的材質從相異到合一的概念,使用身體與音樂創作,表現不同的材質從入侵到融合的過程。 創作團隊說明異植的概念,「像是公園裡移植的樹木,它們起初對於這裡是外來者,在時間下卻漸漸成為公園的一部分。」他們認為異質不代表對立與破壞,也有共生共融的選擇。此外,他們觀察到異質入侵是兩種本質不同的人事物互相適應的過程,像是對非台南人的三位表演者而言,起初可能會因為不習慣食物的口味感到不適應,然而在漸漸習慣當地環境後,會達成新的平衡與融合。 陳昱棋說:「整場演出動作的設計主要分為三段:入侵、探索與融合。」起初為了營造外來材質的突兀感,陳昱棋與林以薔靜止站在樹幹旁,想像自己是不存在於公園裡的鋼筋。隨著音樂切換,他們以奔跑、撫摸、翻滾和敲打等大幅度動作,貼近樹幹與泥土,表現外來材質初至新環境的探索與碰撞。直到碰撞幅度減緩到再次靜止,身上沾染泥土的他們開始做起體操,與公園裡隨處可見的運動人士無異,代表完成從異質到共生的過程。 音樂製作者張祐禎將音樂編排成三個段落,並按照錄製時間與距離排序,從台南北部的工廠聚落逐漸靠近臺南公園,最終以臺南公園作為聲音的時空中心。首段張祐禎擷取廢鐵工廠裡丟擲鐵塊的噪音,透過聲音後製使其具有音高及節奏,「我希望透過原本不會出現在公園的工廠聲音,讓觀眾感到工廠與公園的相異。」他補充道。接著他再採樣客運、火車與汽機車等四種交通工具移動時的聲音片段,融合成悅耳的音樂,表達空間上的流動與移植過程。最後音樂則切換成臺南公園裡人們時常播放的體操教學人聲音檔,讓現場的風聲與音樂裡事先錄製好的環境音交融。 觀眾Vegetable(化名)表示自己喜歡表演者將頭伸入樹洞探索的表演,「在那時他們的臉被隱去,彷彿與環境融為一體。」觀眾古晉瑜則認為最後一段表演令他印象深刻,「因為我在散步時曾聽過表演播放的體操音檔,熟悉的聲音讓我感到表演者融入了公園中。」觀眾宋佳錡則表示自己聽見活血功的人聲指示時,像是被表演氛圍感染,身體不由自主的跟著一起做體操。
南藝大學代遴選標準不一 參與度低恐影響會議公正性
校園
第1789期
南藝大學代遴選標準不一 參與度低恐影響會議公正性
2023-12-13
【記者林詩祐綜合報導】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學生會11月29日於Facebook發文表示,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與學生獎懲委員會的學生代表產生公告不明,更有學生不清楚被選為委員。目前南藝大擔任性平與獎懲會的學生代表由各學院推派,然各院遴選方式不同,造成學生代表的會議參與意願低落,使會議結果可能有失公正,因此學生會將此納入本學期討論事項。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與學生獎懲委員會學生代表遴選流程不明,為學生與校方帶來許多困擾。 圖/陳冠瑜提供南藝大遴選學生代表流程不明,進而影響委員的產生。曾擔任學生代表的南藝大音樂學系學生李枘蒽談到,過去擔任系學會長期間,院辦在召開性平會議前通知他被選為學生代表,然而中途卻因學生會反應男女比例不符規定,而被剔除學生代表名單。曾與校方反應情況的前屆學權部長黃存謙表示,目前選拔人選標準模糊,僅規定由各學院推選學生代表,沒有進一步的流程規範與遴選標準,造成學生在開會前才得知自己是代表的情況發生。比較其他大專院校的相關學生代表產生方式,明確規範遴選辦法之學校多以選舉進行。以國立臺灣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的學生代表為例,根據臺大《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辦法》,學生委員經由學生普選選出五名學生委員,並明定學生代表男女比例,保障名額的認定等。國立政治大學學生代表,也由過去經學生會長提名再由議會同意,至去年修訂為會員登記參選再投票產生,給予學生更多參選自由。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學生代表選拔標準模糊,僅規定由各學院推選學生代表,沒有進一步的流程規範與遴選標準。 圖/林詩祐攝南藝大學生代表遴選程序不明,也造成學生參與度低迷。南藝大前學生會長王永恩長期關注學生代表問題,他表示,目前校方透過院所直接選定同學,使學生參與校內部分會議。他進一步指出,校內學生自治風氣低落,由於學生都不想當,校方只好採半強迫方式。現任學生會學權長陳冠瑜觀察,今年校方曾於學生自治委員會會議上詢問,是否有同學自願擔任該二委員會代表,然而現場無人舉手,導致又回到院所挑選的方式。李枘蒽也分享,會議中大多數學生代表都不會出席,且時常無人提出意見,感覺只是到場聽講。針對學校直接交由院所選定同學的作法,南藝大秘書室校聘專員陳世玉解釋,各個院所的學生人數不同,因此才由各院自行決定如何遴選學生代表。陳世玉也認同學生參與度低,可能造成最終判決不公,「開會人數不足也導致會議無法進行,拖慢處理案件程序進度。」他也表示,因學生並非主動參選成為代表,所以遲遲無法提升會議學生參與度。然而,談到未來學校規劃,他坦言目前校方不會新增遴選辦法,但未來可能以鼓勵的方式,例如參與次數超過一定比例後,給予學生聘書或證明,使學生未來找工作時,得以證明在校經驗,以提高學生代表參與會議的意願。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秘書室校聘專員陳世玉表示,校方目前不會新增遴選辦法,但未來可能以鼓勵的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度。圖為會議示意圖。 圖/林詩祐攝
木雕仿製佈展進行式 林南宏啟發觀眾藝術想像
藝文
第1787期
木雕仿製佈展進行式 林南宏啟發觀眾藝術想像
2023-11-29
【記者張雅媜桃園報導】「佈展中」的告示張貼在大門上,落地窗裡展開的鋁梯還掛著白手套,彷彿時空已凝結在佈展瞬間。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的林南宏,於24日起在Zone Art众藝術展覽空間,舉辦個展《众藝術佈展作業進行中》。他使用過去策展剩餘的木塊、角料,雕刻出佈展常用工具,並將展場佈置成策展中的景象,以探討現代人觀看藝術的方式,以及創作過程蘊含的意義。 林南宏刻意將仿製的鋁梯放置在靠近對外櫥窗的入口處,讓行經的觀眾產生「此處仍在佈展」的印象。 圖/張雅媜攝「在為數眾多的藝術展覽及群眾快速閱讀的習慣下,屬於個別藝術品的獨特內涵可能也會逐漸被忽略。」林南宏擔憂地表示,身在這個資訊量爆炸的世代,五花八門的訊息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於是,他讓展場停留在佈展狀態,將佈置的工具轉化為展品,讓民眾觀看籌備展覽的過程,進而反思藝術作品背後存在的內涵。展場入口架設著展開的鋁梯,是林南宏使用鋸子切割、打磨木塊,再仿製而成。他經常將鋁梯暫放在工作空間,就像作品暫時存放於展場的狀態,表現出藝術作品暫時佔據的空間感。他也試圖以作品名稱闡述自己與工具的互動經驗,他說:「名稱〈暫時借放,留下姓名、電話及日期〉即源於以前佈展經常直接把鋁梯放在展間,自己有事需要離開,就貼上姓名、電話供擋到人時聯繫。」 林南宏將工具擺放成使用時的狀態再加以臨摹。因此,作品〈引洞02〉保留了電線垂掛的自然曲線。 圖/張雅媜攝作品〈引洞02〉則保留了電鑽在展牆上鑽洞的樣貌。林南宏先雕刻出電鑽零件,組裝後再把擬製的電鑽插在展牆上,呈現工作人員鑽孔到一半離開,但佈展仍在「進行中」的時間感。而確認作品是否擺正,也是藝術家在佈展時的重要環節。因此,林南宏在作品〈用紙膠拉出一條不可靠的直線〉中,將飛機木削薄並漆上顏色,仿製出紙膠帶在展牆上輔助測量的模樣。他表示,其實測量出的水平都是參考,藝術家還是會根據現場空間調整擺放方式,這也是他們思考如何營造展覽空間的過程。 林南宏仿製出紙膠帶,並使其貼在展牆上,模擬建立參考線的狀態。 圖/張雅媜攝除了仿製的佈展工具,展場也可見林南宏在策展時留下的標記,他並未清掃地面上散落的木屑,保留下真實的佈展痕跡。林南宏表示,這些仿造抑或真實的景象,提供了觀眾重新認知展覽的動機。觀眾南藝大造形藝術研究所洪昌裕察覺紙膠帶是木製作品後,對紙膠帶產生了不同印象,他說:「突然覺得紙膠帶很脆弱,會很好奇藝術家要如何將其存放。」 林南宏也擬製了掛作品的螺絲釘,並將其固定在牆上,讓觀者想像它過去可能掛過什麼作品,以及未來又會如何被使用。 圖/張雅媜攝「我希望觀眾發現這些工具其實是木頭仿製,而重新凝視作品時,可以養成放慢閱讀、停下來思考的習慣。」林南宏認為讓展場停留在不完整的狀態,可以提供觀眾想像空間,讓他們自由思考。觀眾南藝大造形藝術研究所鄭健志說:「我覺得藝術家不是『再現』佈展瞬間,而是透過這些場景『召喚』我們對於藝術展覽的想像。」
跳脫陶藝無暇印象 《大崎六六》玩轉土材新可能
藝文
第1774期
跳脫陶藝無暇印象 《大崎六六》玩轉土材新可能
2022-12-07
第25屆應用藝術所陶瓷組年度展覽《大崎六六 DACHI 66》,從3日至22日於The Room一間文創展出。學生展出自己的陶藝創作,探索陶藝多元的可能性。 圖/江昇攝【記者何予綜合報導】第25屆應用藝術所陶瓷組年度展覽《大崎六六 DACHI 66》,從3日至22日於The Room一間文創展出。除受邀藝術家外,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所陶瓷組的研究生皆展出自己的陶藝創作,其中包含具實用性的陶瓷器皿以及非實用目的藝術創作,探索陶藝媒材的可能性。南藝大應藝所陶瓷組研究生趙宥筑展出系列作《生之紀念》,趙宥筑長期創作陶藝品,產出作品的同時也在思考「土」的意義為何,形成此系列作品的發想。「外面那種富有生機的土,是植物可以生長的土。」趙宥筑認為土有很大的生命力,陶藝雖以土為材料,陶土卻因黏度太高而無法讓植物生長其中。因此,趙宥筑希望藉此系列創作把土壤的生命力帶回陶藝。 作品〈覆〉在燒成前被製作成錐形的土塊,上方有植物生長,但燒成過後植物變成灰。趙宥筑使用仿金箔材料點綴燒製後崩解的裂痕,賦予其重生的意象。 圖/江昇攝作品〈覆〉在燒成前被製作成錐形的土塊,上方有植物生長,但燒成過後植物變成灰。趙宥筑使用仿金箔材料點綴燒製後崩解的裂痕,賦予其重生的意象。 圖/江昇攝《生之紀念》系列中的〈覆〉原先是倒錐形的土堆,由趙宥筑以陶藝用土及富含有機質的培養土混合製成,並在表面種入菜苗,像是剛從土地中挖起的土塊。經過高溫窯燒,觀眾在展覽現場已看不見植物,而培養土的加入也導致結構不穩定,燒製後土堆坍成不規則的形狀。趙宥筑於表面崩裂處使用類似金繼(註一)手法,賦予其重生的意象。他認為,即便事物不再是完整形狀,甚至破損、衰頹,也有屬於該物件的美。「燒成對我來說是記錄下土的某一個狀態,讓他凝結的一個手法。」他說。註一:金繼(金継ぎ)也稱為金繕(金繕い),是日本的一種傳統工藝,將破損的陶瓷器皿重新黏合修復後,不去隱藏裂痕,反而是用金子讓裂痕更加凸顯。 藝術家趙宥筑展出系列作《生之紀念》中的〈覆〉,混合台灣黑土、培養土及有機質等材料,希望將土壤富有生機的特性帶回陶藝創作中。 圖/江昇攝南藝大應藝所陶瓷組研究生詹宗哲的〈與時間的關係〉,試圖表現主觀感知到的時間流逝,而非時鐘、月曆等提供的客觀時間。他提取兒時生長環境中的素材製作〈與時間的關係〉,將花蓮溪流中的砂石一層一層與瓷漿(註二)一同灌入模具,堆疊成柱狀造型。詹宗哲解釋,花蓮的礦土含有石灰石(註三),陶瓷結構之間含有鈣會導致陶瓷在燒製時慢慢崩解成碎片。也因溪流上、下游的砂石成分不同,成品的崩解速度、方式無法預先計畫。註二:瓷漿可用於注漿成型,調整泥漿適當濃度後澆注到模型中,便能按模型成形坯體。常用於製造形狀複雜,精度要求不高的日用陶瓷和建築陶瓷。註三:石灰石(CaCO3)簡稱灰岩,是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碳酸鈣岩,常應用於混凝土、鋪路基石、水泥等。「比如我小時候生長的環境,跟去年回去看到的不一樣,這個對立,就是時間的狀態。」詹宗哲說明,〈與時間的關係〉並不光滑也不漂亮,跟一般陶瓷作品比起來只是粗糙的石塊,但他希望觀者從逐步崩解的碎片中,能單就眼前感受到的事物差異,感受時間的流動。「時間是一直在變化的,就像滄海桑田的感覺,我想把他強化到最極致的狀態。」他說。 砂石材料來自詹宗哲兒時最常去的秀姑巒溪、木瓜溪和花蓮溪。河流上中下游都是不同狀態,若有颱風經過也會改變成分,因此作品會呈現分段式的崩解過程。 圖/江昇攝南藝大應藝所教授張清淵說明,不同陶瓷材料會形成其特有的質感和顏色,「從藝術的本質去思考,這個材料有什麼樣的面貌,剛好是可以表達適當的藝術語彙或觀念?」他認為,藝術家可以跳脫傳統陶瓷工藝對於美的想像,找到方式詮釋其與生俱來的獨特美感,讓觀眾認識這項材料被使用的多元可能性,是不錯的結果。
展品演繹空間裝置 窒息感受再現專注體會
藝文
第1736期
展品演繹空間裝置 窒息感受再現專注體會
焦點
2020-11-18
【記者石學儒台北報導】縷縷輕煙從牆上貌似空調的裝置飄落,咖啡和沐浴乳淡淡的氣味在白色的空間瀰漫。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學生陳博軒於7日起,在展覽空間「WUTZ」舉辦個展「在專注的時候呼吸」,將展品融入空間,重現生命經驗的專注狀態。 陳博軒在「WUTZ」舉辦個展,白色的展出空間內,他盼透過藝術的語言傳達自己的體驗給觀展者。 圖/陳博軒提供「在專注的時候呼吸」描述人們專注的狀態,當我們專注於某件事時,會突然意識到自己正在呼吸。陳博軒說明,這時精神彷彿脫離當前的空間,進入另一個世界,他舉例,就跟恍神的狀態一樣。他經常因失眠、混亂的作息或工作室角落的植物等,開始進入另一個世界。他將當時獲得的身體感知融入此次創作,嘗試用藝術的語言敘述自身專注在內心世界的感受。另外,陳博軒在展間刻意擺放作品,降低作品的存在感,讓這些物件像是已存於展間裡就如默默發生的呼吸,為了讓觀者留意到他們呼吸的生理現象,他設計作品會讓觀者產生窒息感。步入展間,巨大且佈滿孔洞的藍色柱狀體映入眼簾。作品「看不見你聽的專注」來自陳博軒的失眠經驗,他用微距攝影拍下睡眠慣用的耳塞,經後製將圖像放大至能看清耳塞的孔洞。碩大的耳塞列印在布條上,垂吊於展間,一般人無法從作品的樣貌判斷圖像中的物品,陳博軒說:「他吸引你,但他同時又拒絕你,這項作品充滿矛盾,雖然你能清晰地看見影像,而你卻沒辦法解釋它是什麼。」 「看不見你聽的專注」是一個放大好幾倍的耳塞,但因為巨大的形象,讓觀展民眾難以與耳塞做出連結。 圖/陳博軒提供熟悉卻無法辨識的氣味在空間飄散,兩個看似空調的裝置釘放在牆上吐著白煙,作品「清醒所以能夠」分別散發咖啡和沐浴乳的味道。陳博軒以咖啡連結早晨,沐浴乳則表示自己在梳洗後準備入睡的夜晚,兩種味道混合起來,他想述說自己混沌的作息。作品周圍沒有文字說明,因此很難發現裝置也是作品,反而更像是空間裡的空調。觀展民眾洪晧珉提到,作品連結他的日常經驗,氣味將他帶往某個故事情境,「而作品無限接近日常,卻不是日常。」 從空調形象吐出的白煙,夾雜著陳博軒所熟悉的氣味,這些氣味被拿來當作是時間的比喻。 圖/石學儒攝在展間的另一側,兩幅畫作「上牆」和「無題」分別掛在牆上,除了畫作上的紋路和淺淡的染料,地上還灑滿細密的灰粉。兩幅作品欲呈現陳博軒正在創作的過程,他擷取過去作畫的經驗,創作這兩幅看似未完成的畫作,「無題」細微的紋路像是畫家還未將鉛筆痕補色抹去,他說:「就好像創作正在發生一樣。」 〈「無題」畫的是外面陽光灑在旁邊兩個杯子的樣子,而兩個杯子是作品「擱置」,觀展民眾難以察覺他們事件展品。 圖/石學儒攝投影在牆面上的影像輪廓邊緣漸漸模糊,而牆前擺放的盆栽被白粉鋪滿。陳博軒解釋,影像記錄白色空間逐漸被落塵填滿的過程,細微的變化如同時間不經意流逝。牆前植物的葉面因被覆蓋而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如同在提醒觀展民眾植物也正在呼吸,觀展民眾李沁玹說:「在看作品時我常不自覺的發呆恍神,當我又拉回到我的呼吸上,是很特別的體驗。」 白色的牆上投影的畫面會從模糊的輪廓變成一片白光,像是時間在每個人的身上總是悄悄發生。 圖/石學儒攝
「箏箏」鏦鏦 國樂融偶戲演繹清朝人渡台心境
藝文
第1715期
「箏箏」鏦鏦 國樂融偶戲演繹清朝人渡台心境
2019-11-28
【記者張佳琪台南報導】箏樂手時而輕巧撥絃,時而隨節奏使力彈撥,表演中也穿插木偶戲,使曲目更添活潑色彩。《綻放刺桐城》音樂會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師生組成的箏樂團「谷方當代箏界」主辦,邀請「古都木偶戲劇團」及「八方傳統藝陣創新藝團」,將箏樂結合偶戲和傳統藝陣演出。 谷方當代箏界樂手演奏曲目〈秦土情〉,作曲家表達對於家鄉故土的熱愛與思念之情。 圖/張佳琪攝 本次表演融入西拉雅族文化,講述來台清朝人的心境。故事描述清朝官員孫元衡從四川調職到台灣,遠赴異鄉使他心生恐懼,跨海抵台後,他與虛構的西拉雅少女莎韻相遇,並透過莎韻認識西拉雅族文化。當時,台南廣植刺桐樹,而得到刺桐城的美名,孫元衡在飽覽刺桐城風景的過程中,心情逐漸轉好,並開始對未來有所期待。木偶主角孫元衡及莎韻串起整場音樂會,如在曲目〈翠語〉中,作曲家用緩慢而柔美的旋律,演繹對杭州西湖的眷戀,而孫元衡乘著木船過海,象徵離鄉背井的他仍無法忘懷熟悉的家鄉美景。曲目〈情戲春來〉則是先從慢板帶出抒情飄逸的情境,並加上木偶表演轉盤子及舞龍舞獅等雜技,帶出熱鬧的民間景象。觀眾莫順吉表示,此種演出形式能傳承偶戲文化,也結合台南在地故事,讓歷史廣為人知。 古都木偶戲劇團演繹三百餘年前刺桐城,揣摩清朝官員孫元衡渡海來台心境,左為西拉雅族少女莎韻,右為清朝官員孫元衡。 圖/張佳琪攝至於曲目〈祭神〉則結合藝陣表演,首先由兩位藝陣表演者手捧淨香爐出場,再一位拿著奏板,配合由慢而快的箏聲,藝陣表演者以旋轉、踢腳等動作呈現莊嚴的祭神儀式。且相較於傳統藝陣表演多厚重的服裝,南藝大國樂系副教授黃俊錫說:「這次花了很多時間在溝通服裝。」最後採用白色武術服,讓演出者的身段看起來更輕盈。 箏樂手演奏曲目〈祭神〉,藝陣表演者手持已點燃的淨香爐,呈現莊嚴的祭拜儀式。 圖/張佳琪攝黃俊錫說:「本次演出最重要的就是『結合』,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必須互相理解作品。」他認為,音樂演奏者常常專注於技術,而忽略曲子的內涵,加入偶戲與藝陣讓演奏者能從更多面向詮釋樂曲。谷方當代箏界樂團副首席、南藝大國樂系碩士班學生黃予璇說:「本次演出前需要先了解劇情,演出時也需聆聽偶戲導演說書,再加上對於場景的想像,才能將自己融入故事。」 《綻放刺桐城》音樂會將偶戲加入箏樂,展現音樂與傳統文化的融合。 圖/張佳琪攝偶戲編劇陸昕慈表示,跨域演出最具挑戰的部分在於找出曲子的創作脈絡,因此他反覆聆聽樂曲,並融入孫元衡在台三年的心路轉折,才得以完成故事。谷方當代箏界成員、南藝大國樂系學生林譽庭說:「很難得在音樂廳演出跨界結合的傳統技藝,編劇也將台南文化帶入,演出顯得生活化。」他也提到,此次表演結合偶戲與藝陣,讓整個故事變得更生動。
跨國音樂交流 南藝大翻新古典樂
藝文
第1712期
跨國音樂交流 南藝大翻新古典樂
2019-11-06
【記者賴辰瑀台南報導】色彩斑斕的演出服裝,以及詼諧的樂曲編排,將舞台渲染上歡騰的氛圍,顛覆大眾對古典樂的想像。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系管弦樂團2日在台南文化中心,與音樂家「古典駭客二人組(Igudesman &Joo)」一同帶來全新的演出《狂歡之城:開心樂園 THE HAPPY CONCERT》。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樂系管弦樂團與古典駭客二人組(Igudesman &Joo)共同演出,全場歡聲連連。 圖/台南藝術節提供古典駭客二人組包含小提琴家伊古德斯曼(Aleksey Igudesman)及鋼琴家朱鉉基,他們結合古典樂、喜劇及流行音樂,以幽默的表演風格聞名。而此次在台南藝術節音樂總監沈妤霖的邀請下,古典駭客二人組與南藝大管弦樂團共同演出,沈妤霖說:「希望學生看見自己內心的變化。」 古典駭客二人組(Igudesman &Joo)以歡樂表演特色著稱,左至右為鋼琴家朱鉉基及小提琴家伊古德斯曼(Aleksey Igudesman)。 圖/台南藝術節提供此次演出中,古典駭客二人組利用誇張的肢體語言與學生互動,顛覆以往管弦樂團由指揮控制樂曲進行的模式,對於南藝大管弦樂團的學生而言,這樣的編排是很大的挑戰。例如演出結合劇目《遙控器咧?》,朱鉉基似電視轉台般,快速切換遙控器按鈕,學生即跟著轉換演奏曲目。另外,古典駭客二人組也安排學生離開座位,到舞台前邊演奏邊跳踢踏舞,同時邀請民眾一齊上台同樂。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系管弦樂團小提琴首席陳正曜。 圖/賴辰瑀攝「藝術家非常即興、有靈感,學生要放開表演。」南藝大管弦樂團指揮范楷西說。南藝大管弦樂團法國號首席朱玲瑱、音樂系系學會會長賴品云及小提琴首席陳正曜也共同表示,以往演出皆照原版曲目詮釋,此次演出除了要用心感受音樂、快速適應曲子之外,同時也要不受音樂侷限、活潑地放開肢體表演。 小提琴家伊古德斯曼(Aleksey Igudesman)擁有豐厚的藝術涵養及高超的彈奏技巧,彩排時也沈浸在音樂氛圍中。 圖/賴辰瑀攝整場演出節奏連貫,古典駭客二人組以深厚的音樂涵養和純熟的演奏技巧,帶領學生自信劃一地演奏曲子,並結合音樂擺動身體。演出中,古典駭客二人組也安排學生坐在觀眾席,在他們的指示下,學生上台跟著鋼琴的旋律清唱,展現古典駭客二人組與學生共同演出時緊密的默契。觀眾張美芝表示,此種演出方式活潑且有趣,不會讓人感到沉悶,連小孩都笑得特別開心。 結合劇目《遙控器咧?》,鋼琴家朱鉉基以幽默的神情切換遙控器按鈕,樂手即轉換演奏曲目。 圖/賴辰瑀攝「藝術是很重要的資產。」致力於推廣音樂教育的沈妤霖說。他強調,音樂的價值在演出後應該被留下,因此,他希望透過邀請著名的音樂家近距離指導學生,讓學生也能親身感受到音樂家練習過程中的態度、享受舞台的方法和面對觀眾的技巧,讓音樂的價值得以流傳下來。 彩排過程中,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系管弦樂團學生專注拉奏低音大提琴。 圖/賴辰瑀攝
南藝大學生團隊策展 談童書裝幀史
藝文
第1711期
南藝大學生團隊策展 談童書裝幀史
2019-10-30
【記者張珮慈台南報導】繪本上,以五彩繽紛的圖畫繪製王子與公主共舞的情景,生動的畫面尤其吸引孩童目光。國立台灣文學館於10月25日舉行展覽《無巧不成書:裝幀易容的旅程》,館方與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合作,由學生親自策展,其中「童心印記」區域,展示童書在書籍裝幀史上的變化。 現今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童書,除了內容,裝幀設計也是製作一本書的重要環節。  圖/張珮慈攝此展為配合台文館的兒童書房,展出許多形式的童書。南藝大藝術史學系學生黃歆說:「原先兒童書籍主要做為學習的讀物。」例如《兒童看圖識字百日通》與《台灣三字經》,以文字搭配圖案輔助識讀。黃歆解釋,後來當西方重視孩童的思想傳入東方,台灣便開始盛行童心主義,強調兒童純真想法的重要性。 國立台灣文學館與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共同舉辦展覽《無巧不成書:裝幀易容的旅程》。 圖/張珮慈攝而21世紀後,童書開始出現兼顧視覺與觸覺的形式,包含立體書、硬卡書與布書等以各樣材質製作的書籍,讓讀者除了閱讀文字,亦能藉由觸摸書本的各式質料獲得不同樂趣。南藝大藝術史學系學生葉子菱表示,他藉由這個展覽認識不同形式的繪本,以前單純認為童書主要供幼兒閱讀,「但現今則是大人小孩皆能共賞的讀物。」他說。 此展配合國立台灣文學館的兒童書房,特別展示童書在書籍史上的演變。 圖/張珮慈攝除了台文館的館藏,一部分展品也由私人收藏家提供。策展學生與指導教授共同挑選展件、拜訪收藏家,至於構思展覽架構、撰寫展版與展件文字等事項,則皆是學生一手包辦。南藝大藝術史學系學生葉仲霖笑著說:「過程中最好玩的是可以拜訪古籍收藏家!」他表示,與收藏家洽談,並測量與運送展品的經驗十分有趣,還有機會可以認識他人的收藏品。 「由於平常撰寫文章的方式偏向論文形式,在展件與展板的文字上則要思考如何讓觀眾有共鳴。」葉子菱說,他為了使作品介紹淺顯易懂又不顯枯燥,在揣摩文字時花較多心力。指導教授林素幸則提到,在童書展區的牆上,學生裝飾敦煌壁畫上的九色鹿,呼應作者林秀穗以九色鹿為題所創作的繪本,他與館方皆認為此構思富有創意,為此展增添不少活潑的氛圍。 此展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學生擔任策展團隊,從文案撰寫至展品擺設都由他們親自操作。 圖/張珮慈攝 觀展者吳易祈說:「平常缺乏管道可以認識這些比較老的技術,有這樣的展覽可以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它。」而觀展者林品姍與劉美玲則表示,一本書除了內容外,裝幀技術也十分重要,原先對此完全不了解,觀展後確實更能領略裝幀工藝的珍貴之處。
別出「新」裁    南藝大手織布展融古今
藝文
第1691期
別出「新」裁 南藝大手織布展融古今
2018-12-05
【記者徐卉馨嘉義報導】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纖維組聯展《手織布作爲服裝的向度》,展品材質均為手織布,以藝術服裝為主,包含織品作品。藝術家透過各自研究中外歷史服裝,結合現代生活經驗來創作,融合於織法與剪裁,展現出織品美感,也展出多項以女性經驗出發的作品。展覽於1日在嘉義好思當代文創藝術館開幕。手織布不同於織法制式、組織極為緊密的工業布,自由的織法與寬鬆的組織,凸顯線材的性質與外觀,創作者也可嘗試更多特殊設計。南藝大應藝所學生周穎萱作品〈1+1+1〉。作品運用棉、麻與蠶絲線,以三層織法織出大小、形狀與顏色均不同的圖樣,結合在同一塊布面,而最上層的黑白格紋的布料,則營造出鏤空效果。 周穎萱作品〈1+1+1〉,三層織技法呈現出層疊結構,展現手織布可自由創作的特色。 圖/徐卉馨攝南藝大應藝所學生邱敬婷藝術服裝〈現代藍衫〉的手織布,運用客家織品裡廣泛應用的藍染,聚焦於紮染與縫染等布面表現手法。邱敬婷表示,作品以他的客家身分與女性經驗出發,在縫製時參考傳統藍衫寬鬆的方衣版型。觀眾、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學生陳冠良表示,服裝設計相當耐看,且可以感受到創作者加入的客家元素。然而邱敬婷不停留於探討傳統藍衫的歷史,進一步嘗試「新藍衫」的各種可能性。下擺、袖子長度均以現代著裝習慣來設計,且區別於傳統藍衫緊窄、壓縮住喉嚨的領口,改以寬鬆領口的設計,象徵著現代女性應有的發聲權利。 邱敬婷作品〈現代藍衫〉袖子、下擺的長度與領口寬度設計都符合現代人生活習慣。 圖/徐卉馨攝藍底布料綴滿白色花朵,意寓對美好生活的祈求,南藝大應藝所學生白綾釗的藝術服裝〈寄情物語—肚兜上衣〉,不同於現代運用肚兜元素的服裝,多為呈現女性曲線與柔媚的禮服,他希望肚兜上衣回歸到日常生活中,所以將肚兜綁帶的位置放低、放鬆,設計成女性可以在一般場合穿著的寬鬆服裝。「我不想呈現完全女性化的作品。」白綾釗說明,現代女性應可以選擇更中性、穿著自在的服裝。 白綾釗作品〈寄情物語—肚兜上衣〉他也釐清歷史中肚兜其實並非女性專屬。 圖/徐卉馨攝 「跟爸爸開車出遊,在路上看到亂開車的,都會說『嘿查某欸(那是女的)』」 南藝大應藝所學生劉盈妡說。他的作品〈11〉以自身生活經驗為發想,創作出女性開車時使用的袖套,作品融入黑色、修身、鬆緊交叉運用的歌德風元素,袖套上緣採荷葉邊設計,同時呈現女性溫柔與俐落的印象。 劉盈妡解說作品〈11〉,以冰絲線手織製作的袖套,自述理念為「剪裁與裝飾代表著身為女性的驕傲與溫柔。」 圖/徐卉馨攝展覽中呈現手織布多元的運用手法,策展人、南藝大應藝所張思敏說明,目前纖維藝術領域中手織布仍多停留於平面應用,很少會繼續發展成服裝或者立體結構作品,「從線材延伸想像至服裝,突破了藝術與工藝應用的界線。」他也表示,希望引導觀眾從手織布的層層結構,進一步關注到服裝一片片的剪裁結構,擴大對服裝的想像。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