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塗」出自我 選手力求震撼觀眾視覺
生活
第1714期
「塗」出自我 選手力求震撼觀眾視覺
焦點
2019-11-20
【記者李芸新北報導】鮮豔的色彩噴灑上牆面,選手大力搖晃漆罐、俐落地畫出線條,伴隨微微刺鼻的油漆味,寫下個性鮮明的塗鴉文字。塗鴉文字比賽「Write Here, Write Now!」16日在明志科技大學創新大樓頂樓舉行,各方塗鴉老手、新血齊聚一堂,在這場盛會中互相交流,以街頭塗鴉彼此切磋。 泡泡字比賽為兩人一組,須事先分工一人拉字框、一人著色,雙方須現場抽出指定題目並在時限內完成。 圖/李芸攝此次塗鴉文字比賽為「Mess-Age」團隊於16、17日舉行之「Gate Ready Vol.2 第二屆鐵門塗鴉派對」系列活動重頭戲之一,包含手寫文字(Handstyle)個人賽以及泡泡字(Throw up)雙人團隊賽。比賽採對戰形式,雙方現場抽題並在時限中完成指定文字,再由評審分出勝負。比賽要求參賽者在短時間內設計字體造型、並穩定地控制力道,這些雖是基本塗鴉元素,卻十分考驗參賽者技巧。評審DZUS(藝名)說明,作品優劣的主要評判標準在塗鴉字型結構,有些人會因為緊張導致字型歪掉,平時必須充分練習,才能在有限時間內噴出結構穩定的字型。 手寫文字比賽考驗參賽者簽字時的流暢和特色,由單純線條組成,在創作時更注重每一筆畫當中的基本功夫。 圖/李芸攝這次有許多塗鴉界新血在比賽中嶄露頭角,參與泡泡字團隊賽的LR(藝名)和細胞(藝名)皆是學生,兩人以絕佳默契拿下冠軍。比賽時由LR負責字型設計、以噴漆拉出字框,細胞則負責填色,兩人配合順暢,即使時間有限仍從容不迫地作畫。細胞表示,塗鴉和藝術不同,對就讀美術相關科系的他而言,藝術須包含自身理念與想法,塗鴉則注重帶給觀眾視覺震撼,「塗鴉就是塗鴉。」 塗鴉藝術源於城市巷弄,與繁榮市景融合成特殊的景象,展露出街頭文化特色。 圖/李芸攝參賽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的Lick(藝名)則解釋,由於街頭藝術常在公共空間違法作畫,所以過程講求快速,通常會利用半夜完成。他也認為塗鴉能釋放壓力,不像一般繪畫範圍受制於畫布,塗鴉客利用整個環境作畫,並嘗試在作品中融入在地元素,「你需要去了解當地的文化氣息,再去結合(塗鴉),塗鴉客會跟民眾產生共鳴。」 主辦單位接洽當地居民,讓創作者實際走入當地商圈創作,在地居民也能藉此機會近距離接觸街頭塗鴉。 圖/李芸攝活動主辦單位也和新北市泰山區當地居民接洽,讓創作者們在第二天進入當地商圈,在店家鐵門上創作塗鴉。Mess-Age的團隊負責人FASO(藝名)說明,在日本、美國都曾舉辦塗鴉藝術結合當地社區的活動。他希望能將本形式帶入台灣,使泰山區居民接觸塗鴉和藝術家的創作過程,進而推廣此文化。他認為台灣民眾富有包容心,自己在街頭作畫時,常會接收到鄰居阿公阿嬤的鼓勵。 台灣知名塗鴉藝術家Mr. OGAY繪出招牌人像,除了噴漆也以畫筆仔細描繪細節。 圖/李芸攝活動參與人、台灣知名塗鴉藝術家Mr. OGAY也提到,現今台灣接觸塗鴉藝術的門檻較10年前降低許多。他也會透過塗鴉傳達自身理念,將關注的社會議題、環境議題融入創作。他認為塗鴉和一般藝術最大的差別在於塗鴉不必經過審核,形式更為自由奔放,創作者能隨心所欲作畫,「所以也可以最真實的去傳達一些聲音。」
波士頓學院現反黑人塗鴉 學生盼規範種族歧視
國際
第1693期
波士頓學院現反黑人塗鴉 學生盼規範種族歧視
2018-12-21
【記者林奕辰綜合報導】美國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 BC)學生邁克爾・索金(Michael Sorkin)8日在校內宿舍留下種族主義的塗鴉,被校園警察逮捕並處以停學,校方也針對其不當的行為提起告訴。對此,校內「黑人學生論壇(Black Student Forum, BSF)」於11日發起連署活動,期望校方改善校園的種族歧視現象。 索金在校園宿舍寫上「Fuck niggers(他媽的黑鬼)」等種族主義文字,遭校園警察逮補。 圖/黑人學生論壇提供索金在宿舍家具、百葉窗、牆壁、白板和浴室鏡子上寫了具種族歧視的文字。據《波士頓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 Boston, CBS Boston)》報導,索金被以「惡意破壞財產罪」及「毆打警察罪」移送法辦,並被停學直到判決結果公布。由於波士頓學院長期存在種族歧視現象,學生對塗鴉事件並不感到訝異,波士頓學院學生塞繆爾・喬治(Samuel George)指出,除了學生,連部分教授都是種族主義者,「校方從未有效解決校內的種族歧視問題。」對此,校內黑人學生論壇表示,校方可以採取更多措施來解決校園內的反黑情緒,因此於11日發起連署活動,要求校方針對校內的種族歧視問題訂定嚴格規範,截至14日已累積2000名學生簽名連署。 索金以惡意破壞財產及毆打警察罪移送法辦,並被停學直到判決結果公布。 圖/黑人學生論壇提供黑人學生論壇專頁分享的校方信件指出,波士頓學院校方表示將強烈地譴責種族主義行為,並承諾向受影響的學生提供援助。波士頓學院學生佐伊・丁(Zoe Ting)則提到,校內的白人學生佔多數,校方應當更重視這些種族主義事件,若校方沒有以規範保障少數族群,「身為亞裔,我們永遠無法在這裡感受到完全的融入。」
街頭塗鴉 《越界》揮灑當代藝術叛逆
藝文
第1687期
街頭塗鴉 《越界》揮灑當代藝術叛逆
2018-11-08
【記者范莛威台北報導】「HIPHOP!」「ESCAPE!」彩色的字樣被噴在貨櫃的鐵皮上,一旁則有長達20公尺,以保鮮膜作為背景的塗鴉創作,由逃亡計畫藝術團隊所舉辦的《越界》塗鴉展,為台北當代藝術館噴上了一層「叛逆」的風貌。展覽從10月27日展出至12月23日,讓民眾可以了解塗鴉(Graffiti)的藝術形式。 SNG車上的圖樣和車前柏油路上的傳單象徵媒體的亂象,背後的腳則和主題「越界」做呼應。 圖/范莛威攝策展人、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的謝孟勳說:「塗鴉藝術在日常中,一直是處在灰色地帶,備受爭議的藝術形式。」在台灣,隨處塗鴉可依《社會秩序維護法》開罰,團隊成員、就讀國立聯合大學建築學系的蘇鈺閎也表示自己曾在創作時被逮捕。「我很欣賞英國的塗鴉大師BANKSY,一邊躲避警察,一邊在街角留下自己的足跡。」觀展民眾、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的杜欣芫則說:「若是少了警察和約束,也許這種藝術就會消失。〈越界Trespassing〉為展覽的主展品,以工業保鮮膜作為畫布,中間有一隻像要越出畫作似的帆布鞋。而在作品前方則設有一台塗鴉過後的SNG車與一段團隊特別鋪設的柏油路,SNG車上繪有攝影師,象徵媒體的力量龐大。謝孟勳解釋:「作品是想表示當今媒體帶風向的狀況,很多民眾聽到一點消息就跟風,看到黑影就開槍。」 兩位小孩張開大嘴做出大吼的動作,模仿作品上的塗鴉,透過攝影師與SNG車,希望觀者能自行判斷媒體資訊的真偽。 圖/范莛威〈WE ARE HERE〉則是團隊成員將六人各自的作品,放置在貨櫃內所組成,左半邊噴灑上五顏六色的「CHECK THIS OUT」、「PEACE」等嘻哈英文字句,為團員、就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的連翊庭所做,他表示作品中的文字,都是在創作時,隨時炸出的思緒,就像塗鴉一樣,並沒有規則與限制。 「THUG」、「GANSTER」等字眼噴在牆上,可以從作品中捕捉到各種英文字句。 圖/范莛威攝貨櫃右半部則設有許多不同的畫作、擺設品,如塗鴉風格的大樓,代表團隊進駐的工作室,另外一角則有一輛被漆過的火車模型,有希望作品被大眾所看見的意涵。蘇鈺閎說:「過去美國許多藝術家都曾在火車上作畫,這樣在火車行駛各州時,作品就會被大家看見。」觀展民眾紀彥孜說:「我自己覺得(塗鴉)很帥,可是很多人會覺得很亂,沒辦法接受。」謝孟勳表示,希望能讓大眾了解塗鴉藝術的魅力與話題性不亞於主流藝術。「這次的展覽宣示著塗鴉藝術正在『越界』,我們值得被肯定,我們正在崛起。」
遊戲卡帶入展  打破社會框架
藝文
第1638期
遊戲卡帶入展  打破社會框架
2016-11-23
【記者周瑩慈新北報導】一幅幅畫作是一張張卡帶,三位藝術家化身玩家,進行一場探索個人內心、社會現象的遊戲。《GAMEBOY》三人聯展14日至28日在荒原藝術舉辦。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陳俊宇,與台藝大美術學系學生劉耀鈞、台藝大美術學系學生王世甫三人聯手佈展,創造遊戲世界。踏入展場左手邊的一個角落,有一個木製金字塔形外框、三個角倚牆支撐,空心內部懸掛一顆燈泡、外表包裹的布被燃燒而殘缺的裝置,這是劉耀鈞的作品〈燃燒不全〉。用金字塔比喻人,劉耀鈞表示,大多數人只願接受自己想看見的事物,「金字塔是封閉的,就像人們都是無知的。」他認為大眾從小被灌輸各種信仰,例如金字塔內涵神秘力量,但打破既定印象後,得到的只是代表荒蕪的燈泡。用激烈的燃燒手法表現對社會的反抗,而一層層地破壞金字塔,也像在遊戲中一步步破關。王世甫的《現象場》系列作品,則以截然不同的卡通漫畫風格,探討相同社會存在既定思想的現象。作品〈大冒險〉中以佛頭作為既有思想的符號,王世甫表示,從小家庭信仰佛教而有許多規矩,「但問媽媽為什麼要遵從這些規則,媽媽也說不出原因。」另一幅作品〈舞台上下的奇妙生活〉中,王世甫傳達即使想要破除社會既定印象,最終仍然無法突破框架。陳俊宇以作品〈人造人〉表達經歷世代觀念灌輸,社會大眾外貌不同,其實本質思想已定型。透過象徵投射的光束,描述人將自己投射到下一代,形成人造人的意象,與沉重議題形成衝突感。展場中央有一大面色彩鮮豔的塗鴉牆,「這面牆最能表現我們的遊戲行為。」陳俊宇說道,這面牆是三人衝動的產物。利用塗鴉畫出三人直覺的創作,既能呼應遊戲態度,作為主視覺也更能讓觀眾身歷其境。觀眾、台藝大美術學系學生林宏軒表示,不只畫作,藝術家的創作方法、展覽理念更引起他共鳴,「以前將寫實技法當作指標,看展後發現原來藝術還有那麼多表現手法。」陳俊宇表示,並非所有作品皆與遊戲有獨特關聯,而是三人以年輕的眼光、遊戲的心態、樂於嘗試的精神,去實踐「每一張畫作都是一張卡帶。」 劉耀鈞現地製作作品〈燃燒〉,用激烈的燃燒手法表現對社會的反抗,而一層層地破壞金字塔,也像是在遊戲中一步步破關。圖/周瑩慈攝 陳俊宇作品〈人造人〉,描述經過世代的教育、觀念灌輸,人與人之間外貌看似不同,其實本質思想已有一定模型。圖/周瑩慈攝 三人利用塗鴉的方式畫出平時生活經歷,隨性、直覺的圖像,搭配鮮豔色彩、歡樂風格表現遊戲態度,讓觀眾身歷其境。圖/周瑩慈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