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宗教哲理融入多元媒材 劉濬磊探求人類本質
藝文
第1802期
宗教哲理融入多元媒材 劉濬磊探求人類本質
焦點
2024-12-06
【記者何依庭新竹報導】「在生與死之間,只有呼吸持續不斷。」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生劉濬磊,即日起在竹師藝術空間二館舉辦展覽《專注呼吸》。取佛教中強調呼吸以專注當下的概念,劉濬磊使用繪畫、雕塑、裝置等媒材,引導觀眾察覺自身的存在。 「佛教會教導人們覺察自己的呼吸,因為當人開始注意自己的呼吸,才能意識到當下與生命的存在。」劉濬磊說,他透過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規劃出生命起源、精神建立、社會互動以及回歸自然等四個主題展覽空間,探討生命、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本次展出作品中,劉濬磊揉合宗教元素與概念,如位於第一個展間的影像作品〈無相〉,他記錄一位正在剃髮的人物,並讓其臉部被完全包裹,使五官變得模糊。此外,他也在展場的螢幕上,張貼祭祀用的紅紙以遮蔽人物臉部,使觀眾直到最後剃髮者完成剃髮露出臉部,也依然看不清他的臉。劉濬磊以此揭露展覽核心問題,「我帶著『什麼是人?』這個問題去創作,這些作品都是我思考的結果。」他補充道。 在第二展間左方的牆壁上,貼著多個佛像,牆面淡淡浮現著人形輪廓。作品〈自性〉結合佛教中人具有佛性的概念,劉濬磊說明每個人心中都有獨特的精神依託,因此他用形狀各異的水晶代替每尊佛像上相同的臉龐,「這些佛像代表每個人心中的信仰、精神與原則,它們不會長得一模一樣。」此外,牆壁右側的幾尊佛像,劉濬磊刻意留白使其背後沒有人形輪廓,再利用現場燈光與視覺殘留手法,讓觀眾隱約看見人形的陰影,以此表達精神信仰雖然因人而生,卻能獨立存在的特性。觀眾周承慧表示藝術家採用水晶嵌入佛像的設計,「讓我感受到精神與訊息的傳遞不會受載體限制。」 來到第三個展間「緣」,一旁的耳機播放著輕快圓舞曲,觀眾可以搭配電視裡播放的影像作品〈業〉觀看。畫面中出現兩個身上黏著磁粉的小型人體雕塑,劉濬磊說明他在其內設置強力磁鐵,使兩者靠近時,身上的磁粉隨之流動。劉濬磊利用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質,傳達現實中人們受到彼此吸引或排斥的互動過程。他也提到選用音樂圓舞曲的原因,「因為人們跳交際舞時播放的就是圓舞曲,我想用它來表現人際互動上彼此靠近又遠離,不斷拿捏適當距離的過程。」他說。 展覽的末尾是重複播放的影像作品〈回歸〉。劉濬磊用沙土製作64個等比例的人體雕塑,以此對應易經中的64卦象。他在清晨時將它們逐一搬運至海灘上,以空拍記錄它們被海浪拍打、侵蝕,最終消逝的過程。他表示人類與自然本是同源,當雕塑作品經過海水沖刷,最終與海灘融為一體後,「象徵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融合與回歸。」觀眾Claire(化名)認為藝術家耗費許多時間創作,切合專注呼吸的主題,「當你認真感受當下,才能體會到自身的存在。」
機械裝置喻徒勞經驗 陳欣孟刻劃社會現象
藝文
第1786期
機械裝置喻徒勞經驗 陳欣孟刻劃社會現象
2023-11-22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當你完成一件事後,再回望,會發現那些看似徒勞的努力都充滿詩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欣孟於11日在S7美術館舉辦個展《Home Run》,以水管、不銹鋼、燈管等媒材結合機動裝置,探討自身觀察到的社會現象,以及生活中徒勞行為所蘊含的意義。 陳欣孟舉辦個展《Home Run》,11日於S7美術館開幕,作品皆融入機械裝置進行設計。 圖/張雅媜攝陳欣孟常因應展場空間而改變作品規模與內容,與展覽主題同名作品〈Home Run〉即是為此展場特製的新作。主題「Home Run」是棒球術語中全壘打的意思,打者奮力擊球後繞壘一圈回到原點得分,讓陳欣孟聯想到,創作有時也是奮力拚搏後仍無進展,過程看似徒勞卻實有收穫。 與展覽主題同名作品〈Home Run〉,以水管模擬日光燈安裝在展場周圍,其中游動的小魚品種也稱作「日光燈」。 圖/張雅媜攝以水管裝水,放入小魚並打上藍光,安裝在展場周圍。作品〈Home Run〉看似照明用的日光燈,但觀者仔細觀察,則可見魚鱗反射的微小光點在其中悠游。陳欣孟說:「這種小魚怕生,人若靠近便會游走,因此觀眾若想看清光點,就會跟著小魚一起環繞展場。」透過觀眾在展場兜圈的行為,除了能呼應展覽概念,更讓觀者思考徒勞中蘊含的意義。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歐鈞淞說:「魚作為展覽作品中唯一的生命體,在水中游的姿態讓我感受到豐富的生命力而不覺得徒勞。」 作品〈00:00〉使用齒輪結合鍊條組成動力裝置,其中四個齒輪即代表午夜12時的四個數字0。 圖/張雅媜攝而日常觀察也提供陳欣孟許多創作靈感,作品〈00:00〉即發想自孩童玩小汽車的過程。「原地轉動的齒輪看似無趣、徒勞,卻是使小汽車前進的動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解釋,不斷滾動的齒輪帶動鏈條上的小汽車,緩慢的前進又返回起點,這樣周而復始的移動,就像人們日復一日地度過午夜12時的經驗。陳欣孟也以此作品比喻重複且瑣碎的工作,其實都是讓成果順利產出的重要關鍵,別具意義。 陳欣孟將小汽車結合動力裝置,在其移動時的動能轉換過程,探討徒勞可能的意義。 圖/張雅媜攝而作品〈掉幀〉則是描述現代人長時間觀看電子螢幕的現象。他將細長的日光燈垂直於地面,成排設置在牆面上,使其依序亮起,同時發出似敲擊鍵盤的聲音,以模仿打字時的閃爍游標。整排燈管皆亮起後,則開始以不同頻率閃爍,當速度變慢時,觀眾便能感受到類似「掉幀」的視覺效果,如同螢幕發生卡頓的瞬間。陳欣孟說:「人們在依賴科技的習慣下,對閃光的感知已疲乏。」於是他將掉幀現象重現於展場,讓觀者反思自身與科技的依賴關係。「我創作並沒有想傳達什麼特定的觀點,而是希望引起他人的反思與討論,就像在池塘丟入石頭而能泛起漣漪。」陳欣孟說。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林君達認為此展作品讓其有種與作品相互觀看、對話的感受,他說:「就像找魚的行為其實意義不明,但在虛無的互動中提供了開放、多義的解讀,讓我思考藝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從浪費到浪漫 以多元媒材重新定義浪漫感知
藝文
第1781期
從浪費到浪漫 以多元媒材重新定義浪漫感知
2023-09-28
【記者黎昕俞台南報導】「我的浪漫裡面有浪費和徒勞。」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班的魯志楷舉辦個展《浪漫製造》,以「粉筆」作為主角,使用自己擅長的攝影、錄像及身體創作等多元手法,連結自身感覺經驗,試圖再現自身認爲的「浪漫」。 作品〈巧克白Chalk White〉是魯志楷將40天以來,電鑽成功的粉筆密封包裝。 圖/黎昕俞攝〈隧道Tunnel〉是魯志楷以行為錄像、雕塑等手法完成的作品。他每日以電鑽貫穿粉筆兩側,直到成功後將其密封包裝,整齊排列在墨綠色的牆上。而鑽洞造成的粉屑與斷裂的粉筆,則被他搜集至玻璃罐子。魯志楷也特別選用教室作為背景,錄製其與粉筆互動的過程,除了隱晦揭岀粉筆作為知識傳遞的工具,也試圖重新定義粉筆的功能。魯志楷表示,對粉筆重複性的徒勞舉動,在時間的遞進之下,帶給他浪漫的感受。 電鑽失敗的粉筆的殘屑,被魯志楷集中在玻璃罐裡,此為作品〈隧道Tunnel〉的一部分。 圖/黎昕俞攝擅長利用空拍機創作的魯志楷,此次轉而以空拍機的俯瞰視角創作,縮短自身與物件的距離,嘗試以平視的角度,捕捉物體垂直落下的狀態。像是錄像作品〈降雪Snowfall〉,便是以鑽粉筆過程形成的粉末作為主角,呈現出粉末掉落的過程。魯志楷表示,此作品呈現出雪垂直落下的狀態,只是縮小了空間尺度。作品〈瀑布Waterfall〉則是將相機快門拉低,捕捉粉筆細粉墜落的連續狀態,以再造手法呈現瀑布的樣貌。 魯志楷特地選用教室場景,錄製出其在鑽粉筆的過程,藉此對粉筆的功能性提出反思。 圖/黎昕俞攝除了以粉筆創作的系列作品,在《綿密時刻》中,魯志楷以影像呈現出建築物、農田及道路,逐漸被煙霧瀰漫至遮住的過程。他認為,當霧氣產生並緩慢遮蓋物體時,觀者雖能感受到視野被遮蔽,卻難以發現被遮蔽的起始點,「我想藉由長時間影像來表達某個時刻的變化,呈現出事物實際在改變,但我們難以察覺其中差異的剎那。」 系列作品《綿密時刻》為魯志楷錄製不同場景的畫面,透過霧氣隨著時間蔓延到整個畫面的過程,表達他對於時間的感受。 圖/黎昕俞攝位於展場一、二樓之間的作品〈小蜜蜂〉,靈感來自魯志楷兩年前隨手紀錄的一則廣告。而後,當他回到原本廣告所張貼的紅綠燈柱時,卻只剩殘留的泡綿膠。於是他復刻相同的廣告貼回原處,並以錄像紀錄,同時請房仲尋找與廣告相似的房屋,並進入屋中拍照。魯志楷再利用感熱紙,將照片印刷成長條狀,從牆壁上的電箱垂落下來。「這其實真的蠻浪漫的,我跟房仲都不知道那個物件到底在哪裡,可是我們還是一起創作了這件作品。」  作品〈小蜜蜂〉為魯志楷兩年前偶然碰見的生活經驗,再延伸而成的作品。 圖/黎昕俞攝觀眾石乙哲認為藝術家鑽粉筆的行為很有意象,他說:「讓我有種空間和時間交錯的感覺,從粉筆變成灰燼,落在地板上,到最後藝術家搜集起來再放回圓桶,有一種循環的感覺。」觀眾黃先生(化名)則表示對〈綿密時刻〉系列印象深刻,「我覺得作品解釋了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什麼樣的浪漫。」
多元媒材詮釋日常觀察 《隔壁 Next Door》訴說邊界與空間關係
藝文
第1781期
多元媒材詮釋日常觀察 《隔壁 Next Door》訴說邊界與空間關係
焦點
2023-09-28
【記者黎昕俞綜合報導】「場所的邊界一旦被意識,那麼『隔壁』才開始存在。」互為好友的藝術家王襦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林君達、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生陳彥齊,於18日起在新竹市竹師藝文空間二館,舉辦聯合展覽《隔壁 Next Door》。在展場中間,三位藝術家以一塊正方形盒子,間隔出三個等大的空間,傳達各自對於「日常」的想像及觀察。 展場內以一個木做的大型空間為主體,其中分成三個等大的空間。三位藝術家分別在各自空間內呈現彼此對主題「隔壁」的理解。 圖/林君達提供林君達在作品〈趨光〉中,試圖觀察媽祖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代表性。他認為台灣民眾對媽祖的虔誠信仰,時常受政治、金錢等權力影響,變得如昆蟲的趨光性一樣盲目。因此,林君達以3D列印與翻模技術,等比例將媽祖神像縮小至不同尺寸。為了削弱神像代表的神聖性,林君達也刻意不將作品置中於牆面,並在角落打上聚光燈,使觀眾不自覺地向昆蟲般微小的神像前進,最終發現是自己的誤解。 林君達製作等比例縮小的媽祖神像,因為其尺寸小如昆蟲,加上利用聚光燈效果,吸引觀者目光並向前觀賞,如同昆蟲的趨光性。 圖/黎昕俞攝〈把聲音轉小〉是陳彥齊首次嘗試以活體生物作為作品,特別選用體型較嬌小的雄性蟋蟀,使牠們恰好在展間鳴叫,讓聲音帶來的體感達到最大效果。同時,他在空間中貼滿吸音海綿,但因木造隔間上方未完全阻隔,聲音未能完全被吸收,讓觀眾感受聲音的緊縮感,以回應展覽的主題——「邊界」的存在。 空間擺放耳機裡播的是莫札特的曲子,一旁的旋鈕可讓觀眾自行調整音量大小,呼應作品〈把聲音轉小〉的初衷。 圖/陳彥齊提供王襦萱的作品〈座位〉揉合了許多居家及工作場域的物件,並試圖找尋它們之間的關聯。王襦萱在展場中擺放印有兩款椅子的日曆,而其中一款塑膠椅也實際被擺在空間裡,上面放著會旋轉並發出聲音的咖啡杯及一本詩集,呈現出他對工作場域的意象。而一旁的曬衣竿、塑膠袋以及鏡子,則是代表居家空間易出現之物。王襦萱說:「會讓物件有這樣的部署,是想營造一種具有戲劇感、很像造景的日常空間」。 王襦萱將旋轉著並發出聲音的咖啡杯,底下放著一本詩集,並放在日曆中出現過的椅子上,以此作為工作場域的聯想。 圖/王襦萱提供王襦萱、林君達、陳彥齊在等大的空間裡,利用不同媒材描繪各自對於日常的想像。展場中未完全阻隔的木作隔間,不僅回應「邊界」的概念,也讓三人的作品看似沒有交集,卻透過視覺、嗅覺以及聽覺等感官體驗,讓觀眾無論身處在哪一處的空間,仍以不同形式感受到他者的存在。王襦萱補充道:「三人作品共同性不是在形式上,而是體現在生活的氣質及感知層面上。」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雕塑組碩士班的陳寬在觀展後提到,展場中以正方形白色盒子架構三個等大空間的設計,讓他感受到距離感與神聖的氛圍。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碩士生的簡杏安則認為,三位藝術家皆在各自的空間裡展現對「日常」的觀點,「對日常的所有感受都在這個地方被放大。」
《反正你明天就忘了》回溯生命經驗 多元媒材探自我形塑
藝文
第1775期
《反正你明天就忘了》回溯生命經驗 多元媒材探自我形塑
2022-12-14
作品〈林示右彳心直〉全貌,觀眾可攀爬連結下上床舖的梯子,從上方的視角俯瞰正下方的電視螢幕。 圖/詹晶雅攝【記者詹晶雅台北報導】「為了跟上生活節奏,我們勢必得忽視一些『不確定』,而失去重新檢視自我的機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林祐德舉辦個展《反正你明天就忘了》,嘗試回溯從童年時期至今的記憶,思考自我從何而來。展覽於4日起在平谷試誤所展出。 作品〈林示右彳心直〉局部,圖為以上舖的視角俯拍正下方電視的放映畫面。 圖/詹晶雅攝作品〈林示右彳心直〉的命名拆解自林祐德的名字,他說:「我從小至今都睡在上下舖,這空間是我最熟悉、親密而感到安全的。」因此,林祐德將下方的床鋪填滿五彩繽粉的發泡劑(註)營造童趣的意象,試著貼近童年的感受。發泡劑中平放一台電視,電視主播播報林祐德赤腳尋家的故事。「在快速的當代生活中,那些被迫忽視的事情,儘管很重要卻只能被遺棄。」他解釋,我們為了順應變化快速的社會,無意間遺忘生命中的重要記憶,他期望能透過赤腳尋家的過程找回家庭對自我的意義。註:發泡劑一般用於填補門窗或管線裂縫,可創造出不同形狀與層次的立體面。 作品〈口口口〉全貌,上方是以彩色發泡劑打造的大平台,下方的電視內則播放林祐德手持按摩棒或工程車摩擦皮膚,以及汽機車輪胎與路面接觸的特寫畫面。 圖/詹晶雅攝作品〈口口口〉是一座與視線平行的懸空平台,平台上舖有真實的泥土與草皮,並以彩色發泡劑形成數十座小山丘,上方有一輛玩具工程車以怪手挖掘草地,而一根直立的按摩棒正敲打泥土。平台下的電視播放林祐德手持按摩棒或工程車摩擦皮膚,以及汽機車輪胎接觸路面的特寫畫面。「有時難以辨別三者的區別,可能會誤認實際的路面是我的身體。」他藉由影像的切換模糊身體與地球的界線,想像皮膚延展至地球感受人類在地表的行為。林祐德進一步說明靈感來源,受疫情影響必須長時間待在房間,枯燥的生活下他試著將感知從身體放大到房間,試圖展現大自然和人類共生的概念,「身體提供人類自由變動的載體,而所有身體都是地球賦予的器官。」他說。 作品〈口口口〉局部,隆起的彩色發泡劑就像是一座座小山丘,圖中的玩具工程車正以怪手挖掘草地。 圖/詹晶雅攝「在渴望尋找自我的過程,發現有許多過往記憶在快速的生活步調中被遺忘。」林祐德表示,就讀研究所期間,意識到過去的創作主題過於龐大且複雜,於是他嘗試反思自己與周遭的關聯,察覺那些因沒人在乎而封藏的記憶,其實都是形塑自我的重要元素。因此,林祐德希望能藉由回到童年嬉戲玩耍的店鋪、找尋人類與自然的關聯性等形式拾回遺忘的記憶。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林祐德向觀眾導覽、介紹作品。 圖/詹晶雅攝觀眾陳怡溱認為,林祐德願意挖掘內心深處的感受相當難得,「不是所有人都會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攤開給大家看,結合生命經驗的呈現手法,表現得非常成熟。」林祐德的友人吳瑩珊則分享,不論是林祐德本人還是他的創作都給人一種很溫柔、細膩的感覺,「他(林祐德)想講的可能是悲傷的,比如家庭的出身、我們是被創造的,但他的呈現十分溫暖。」吳瑩珊說。
礦物顏料模擬墨漬實驗 多元媒材反映觀者內心
藝文
第1695期
礦物顏料模擬墨漬實驗 多元媒材反映觀者內心
2019-01-02
【記者王昱翔台北報導】厚重的礦物顏料覆在氧化的金屬箔上端,礦物的粗顆粒與箔的光澤交融為許多不規則的色塊、對稱地散布在畫布兩側,畫布中央則直豎著立體的昆蟲標本。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班學生洪永欣舉辦《萬物的投影儀》個展,透過抽象、對稱的圖形,模擬用來測試觀眾心理狀態的「墨漬測驗」,並採用物質特性鮮明的媒材(如礦物顏料、箔等),期望觀眾能投射自身情感經驗於作品。該展自去年12月25日至本月12日,於一票人票畫空間展出。 洪永欣的每一幅作品都彷彿一項墨漬測驗,期望讓觀眾透過詮釋畫作發掘自身內在。 圖/王昱翔攝「給受測者觀看圖片,反推受測者的生活背景或內心狀況,這個投射就像是一件藝術作品。」洪永欣說明,墨漬測驗是將墨淋在紙上,再對折紙張並攤開,讓觀者詮釋印壓出的對稱圖像,進而推敲其心理狀態的一項測驗,而《萬物的投影儀》便是由此發想。洪永欣形容,自己的每幅作品都像是一項墨漬測驗,希望讓觀眾從畫作中找到不同的詮釋角度,並從中發掘各自不同的內在,所以其作品多是繪製對稱、抽象的圖形。他認為,若圖像太過具體、明確,反而會限縮觀眾的解讀空間,因此他繪畫時並無參照特定實物繪製。除了抽象圖形,洪永欣認為,作品中的礦物顏料或箔也可以作為觀眾投射情感的墨漬測驗。他說:「每個人都是一個微縮的世界,並帶著世界圍繞著他。」洪永欣解釋,每個人心中具有共通的「大宇宙」,意謂某些認知、符號是普世皆同的,如:什麼樣的石材是磁磚;而每個人可能由磁磚聯想到冰冷的醫院、或在浴室溫暖地洗澡,則是個人經驗差異的「小宇宙」。因此,他在作品中特別強調物質本身普世皆準的自然特性,藉此讓觀眾由自身情感的小宇宙,進而發掘物質的大宇宙。洪永欣創作時,首先會在畫布黏上金屬箔,接著依照其金屬紋理往外黏貼、延伸,直到填滿畫布,再循著金屬氧化後的色調,進一步以筆刷推開粗顆粒、隨水分流動的礦物顏料。他解釋,由於作品以墨漬測驗為概念,故自己創作時是依照媒材的隨機性或無法人為操控的自然特性,如金屬箔的氧化或礦物顏料的流動,並藉此凸顯媒材的物質獨特性,希望觀眾同樣將媒材視為可解讀、投射情感的物質,而非僅是創作工具。 洪永欣的畫作以礦物顏料與金屬箔為媒材,期望於作品中呈現物質的自然變化。 圖/王昱翔攝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學生張羽岑說:「他畫的東西都不是平常人對美的觀點,有一種獨特、充滿文化感的視覺效果。」另外他認為,膠彩是種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妥善運用的媒材,不過洪永欣的畫作中並沒有因為堆疊顏色,而導致色彩混濁,在光線折射下反而有類似寶石的光澤。觀展民眾、台藝大書藝系碩士班鄭筑軒則表示,洪永欣的畫作可能讓人聯想到潛意識或夢境,而且部分畫面的迴圈圖形能夠強烈地影響觀眾感受,觀眾可能在觀看時,發現某一幅作品正對應到自己的心情。
多元媒材入偶戲 盼領青年共傳承
生活
第1660期
多元媒材入偶戲 盼領青年共傳承
2017-10-11
【記者林曉榆雲林報導】「雲林國際偶戲節」7日熱鬧登場,除了有國外戲偶團體的助陣、不同媒材與布袋戲的結合,中部四間大學的學生更親自參與遊行,將布袋戲的熱鬧氣氛散播雲林街頭。藉由多元的表演形式,希望喚起民眾對偶戲的熱忱。 東大布袋戲研究社學生希望藉此次遊行,將社團推廣出去。圖/林曉榆攝踩街開始前便有許多民眾在街道旁卡位,想要拍下精采瞬間,而東海大學布袋戲研究社的角色扮演便是民眾的焦點之一。五名成員分別扮演《霹靂布袋戲》與《金光布袋戲》中的角色,舉起手中的武器,搭配眼神與表情的變化,詮釋角色的神韻。扮演戢武王的陳美儒說:「因為喜歡看布袋戲而對角色產生憧憬,再加上有表演的慾望,才會想要扮演成自己喜歡的角色。」陳美儒表示,這次遊行是難得的機會,希望能藉此提升社團知名度。但她也坦言,遊行時不僅要身穿兩三件以上的戲服、戴假髮,甚至要拿道具在街上走超過一公里,對角色扮演來說是體力上的挑戰。 鄒榛樺帶著自創戲偶,邊操偶邊遊行,展現大學生熱情。圖/林曉榆攝東大以角色扮演詮釋布袋戲,其他大學生則帶著約三公斤重的戲偶,展現操偶的技術。嶺東科技大學布袋戲研習社社長鄒榛樺帶了三尊布袋戲偶,與八名社員參加踩街。她說,圍觀民眾多,「有一種在走星光大道的感覺。」小朋友的反應對她而言也很新奇,「有的小朋友看到以後很害怕,一直躲在家長後面」,她還特地拿戲偶與車內小朋友握手。 「戲偶大會師」邀請各地偶迷將偶帶到會場,精緻戲偶吸引民眾拍照。圖/林曉榆攝除了遊行,當天更邀請各地民眾帶來戲偶,舉辦戲偶大會師。負責人方志銘表示,現在戲偶迷的年齡層逐漸下降,收藏戲偶已不再只是老一輩的事。現場的戲偶做工精緻,鄒榛樺認為有些戲偶只要設定好姿勢,不用操作便彷彿具有生命力。她也談到,布袋戲與動漫的結合,能吸引年輕動漫迷接觸布袋戲,甚至加入社團。 操偶師操做戲偶,與真人扮演的魔王子展開人與戲偶的打鬥。圖/林曉榆攝「異業結合」也是今年的另一個重點。開幕式壓軸邀請了「霹靂布袋戲」與「咚咚舞蹈團」,創造布袋戲與現代舞蹈同台的可能性。不同於傳統布袋戲表演,由真人扮演的反派角色魔王子與戲偶在舞台上激烈對峙,舞者身穿黑衣,手拿紅色旗幟,在舞台上來回奔跑,塑造緊張刺激的氛圍。民眾吳淑貞說,平常較關注舞蹈表演,但沒想過舞蹈可以和布袋戲結合,覺得很新鮮。她也認為布袋戲應該結合不同文化的元素,讓布袋戲變得更精彩。雲林縣政府文化處科員張佳皓表示,每年的活動都在持續轉型,嘗試突破傳統框架,並找回流失的布袋戲觀眾。藉由遊行、戲偶大會師與以布袋戲圖騰彩繪的車輛等較貼近年輕世代的形式,希望攏絡年輕人,將傳統傳承下去。
雙人聯展不拘形式 詮釋文化衝擊
藝文
第1658期
雙人聯展不拘形式 詮釋文化衝擊
2017-09-28
【記者薛惟中台北報導】《歐!帕斯托》雙人聯展於23日至10月9日於台北藝風巷咖啡館展出。策展人蔡季珊與萬洳憶笑說:「就是想抒發自己,為自己留下紀錄!」高中畢業即赴英國求學的萬洳憶,與曾在法國讀書的蔡季珊,透過展覽傳達自己的異國求學感觸。展覽名稱《歐!帕斯托》(oil pastel)發想自粉蠟筆的英文,是兩人共同喜愛的創作元素,也在這次展覽作品中靈活運用,為作品帶來鮮豔色彩。就讀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UAL)的萬洳憶透過不規則、不均勻地擠壓布料、填塞棉花,以〈根囚〉表現自己回台後遭傳統價值觀束縛的感受。蔡季珊則將暗沉與繽紛顏色並置,結合發泡劑的不穩定性,創作出〈好奇心可以殺死一隻貓〉,詮釋自己身處異國時的好奇心與衝動後面臨的危險與不確定。 萬洳意以布與棉花創作〈根囚〉。作品上的人形遭到自身延展的根所推擠壓迫,象徵作者遭束縛的感受。 圖/薛惟中攝 蔡季珊的〈好奇心可以殺死一隻貓〉以發泡劑不受控的特性及繽紛多元的用色傳達作品概念。 圖/薛惟中攝「也許藝術家的心情只有他們自己懂吧!」對於本次展覽,就讀國立台北大學中文系的董子綸表示,一開始雖無法直接透過外觀理解作品意涵,但聽完作品理念後便確實感受到作品間的串聯。蔡季珊與萬洳憶表示兩人皆從小就讀美術班,侷限的圈子讓他們渴望新環境。實際在價值觀與台灣迥然不同的國外生活後,兩人發現了不同面向的自己。蔡季珊笑說:「像是自己原來可以獨立完成許多事;但也可以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 靜置在展場一隅的〈無題〉吸引觀展民眾上前一探究竟,並透過鏡子驚喜地「面對自己」。 圖/薛惟中攝現場除了平面展品外,更有動畫、陶藝與空間裝置,呈現兩人多元的媒材運用能力。花布、薄紗、素色布料層層交疊並懸吊於空中,如簾幕般垂下,令人眼花撩亂。「這是表達我們出國之後,所看到的花花世界。」另一作品〈無題〉擺放在展場一角,一面圓鏡斜倚牆邊,幾尺紫色、橘色布料自鏡下延展而出。當觀眾靠近作品時,便會從鏡中看見自己,呼應「面對自己」的作品理念。動畫《小雨滴》(La petite pluie)則描述一滴雨水在紛亂人類世界冒險的旅程。蔡季珊利用雨滴離開雲層,象徵自己離開同溫層。動畫最後,小雨滴跟蹤一名冷酷的大人回家,卻發現他在家裡開派對。「大家雖然改變了,但純真的本質還留在心中。」蔡季珊說。「這次有達成一個共識,就是要玩空間。」策展人蔡季珊表示,他們希望將展覽空間作為畫布,不侷限於平面的展出。兩人作品不僅位於牆上、地上、甚至從天而降,挑戰展覽空間的極限。萬洳憶表示展覽理念是希望能和不同領域的人交流。兩人也在展場中央放置陶藝品,邀請民眾將所拿到的毛根依自己喜愛的方式變形並放置在任何地方。「也可以放在手指上或你身上!」兩人邀請民眾一同創作,將作品一點點改變,藉此傳達在求學過程中遇見不同的人們及想法,其實都或多或少地改變了他們。 皆有異國求學經驗的創作者蔡季珊(右)與萬洳憶(左)兩人向參觀民眾解釋自身故事與展覽理念。 圖/薛惟中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