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學事】民團再倡《大學法》修法 望提升學生自治權益
校園
第1800期
【大學事】民團再倡《大學法》修法 望提升學生自治權益
焦點
2024-11-22
【記者張傳儀報導】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3日舉行「大學亂象、產學合作與高教治理總檢討」公聽會,針對大學校務會議參與代表比例及高教環境進行討論。在會前,立委范雲、沈伯洋及臺灣學生聯合會(以下簡稱臺學聯)等民團組織在場外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盡快提出《大學法》修正草案。 臺學聯理事長蔡璟鴻表示,《大學法》是國內高等教育的重要依據,但距上次大量修正已過20年,法令明顯不合時宜。他指出,現行《大學法》僅以少數條文保障學生自治,因法規中「大學應輔導學生自治組織」的框架,造成學生會的主體性越發薄弱,同時限縮學生權益。再者,他認為校內會議學生代表的保障席次不足,造成學生對議案無實質影響力,難以撼動校方與教師代表的絕對多數。此外,大學校長遴選與學生權益密不可分,目前制度是藉由遴選委員決定校長人選,缺乏學生意見。 對於《大學法》修正方向,臺學聯提出要求改善學生權利、終結專權以及提倡高教改革的三大訴求。針對學生權益及自治方面,蔡璟鴻認為必須確立學生會的地位,明訂學生會權利與義務,保障學生自治權。「因為現在是規定要有(學生會),可是沒有說要到什麼地步、要有多完善,那學生會的必要性跟權利很有可能被學校限縮。」國立政治大學學生議長張庭瑜說道。他指出,目前對於自治組織的扶植取決於校方決策,影響學生會的自主性。他也建議在法規中設計更完善的制度,確保學生自治組織的經費來源和法理依據。 此外,根據《大學法》第十五條對於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名額的規定,經選舉出的學生代表不得少於會議人數的1/10,數量不足以對學校決策產生影響,因此希望修法將比例提升至1/3,或將行政主管改為列席,確保學生影響力。國立臺北大學學生自治會總會長陳庭楚表示,他曾在會議中因與校方想法不一致而被禁止發言,「我們就只有一個人在(會議)裡面孤軍奮戰而已,很難說你跟校方有不同意見的時候,你要去打過這個提案。 」目前的《大學法》無法實際讓學生意見受到重視。 對於校長遴選制度,臺學聯主張學生應參與校長遴選,目前制度缺乏學生意見,蔡璟鴻說:「學生才是學校的主體,那我們應該如何讓最高治理者來參考學生的意見?就是在校長遴選當中,如果可以讓學生代表身份被保障,那其實是非常好的。」東吳大學學生議長康平皓則說明,《大學法》中私立大學的校長任期及續聘規則由校方規範,校長遴選的權力大部分由董事會掌握,學生意見無法被納入考量。 談及《大學法》的修法爭議,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表示,雖然學校以平等關係的自治性組織看待學生會,但他也說明:「因為在實際執行上學生會並沒有太多的資源,當然還是會造成所謂的,跟校方之間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他認為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學生代表在校務會議中比例應該要逐步提升。他也建議《大學法》應增加校長治校滿意度,及行政單位服務品質的調查,除了可以增加學生傳遞自身意見的管道,對於校方治校來說,也將造成一定壓力,促進校方提升行政效率。 《大學法》修法議題延續許久,過去曾經進入一讀程序,但在進入立法院二讀時,因教育部無法統合學生及校長團體等各方意見,所以造成流會。蔡璟鴻說明臺學聯希望與校長團體喊話溝通,取得《大學法》修法的共識,並推動修法程序,讓學生權益更進步。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校園
第1800期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記者范瑞勻報導】國立臺南大學學生會10月29日舉辦「靜敬齋&懷遠齋戶外廣場」命名甄選活動,原定10月25日開始投票,並於11月11日公布得獎名單,卻因行政流程延誤而更動投票時間,也未準時公告結果。此舉造成多數投稿學生不滿,質疑學務處與學生會不重視學生權益。 校方為增加師生參與度舉行命名徵選活動,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學生投票,第二階段則交由評審評選,然而,投票及公布得獎名單時間卻未如期進行。參與投票與投稿的南大應用數學系學生張冠智認為,學生會作為承辦單位,未能積極與校方溝通,也無事先通知,「他們完全是在時間線以後,對我們來講已經遲交了,就是沒有做到很負責任的態度。」南大學生議長林彥良則表示,校方跳票與學生會消極回應嚴重影響學權,且校方並未公布兩階段票數,造成積極拉票的學生質疑黑箱。 談及舉辦此活動的理念,南大秘書室主任秘書李郁緻說明,校方希望能讓學生參與校園空間規劃,學生也能藉此展現創意與表達想法。對於延遲發布甄選結果,李郁緻解釋,校方第一次舉辦公開命名活動徵選,因此很重視活動公平性和品質,但因簽辦流程橫跨週末,導致公佈結果延遲一日,「其實不是遭遇什麼困難,主要就是因為整個校內公文的會辦,中間又剛好是週末的關係。」針對學生不滿情緒,李郁緻提到,對於無法如願通過而感到氣餒的學生,校方會持續加強溝通。 提及如何重拾學生信心,南大教育學系學生鄭皓中認為校方應遵守原定時程,若有變故也須事先說明,他建議校方公布各階段的得票數,減緩學生不滿。張冠智則指出,未來校方及學生會面對突發事件,需及時處理與宣傳,「例如火災了,要提醒學生不要接近場所,或是逃生避難等,就是學生會和校方要積極一點面對學生的相關事務。」林彥良則表示,校方若聽見學生聲音,應公告票數說服存疑的學生。對此,李郁緻回應,經過校方評估後,將於學校官網公布票數,未來舉辦相關活動時,也會即時更新進度,加強師生互動。
北大BOT影響學生權益 學者籲校方廣納各界意見
校園
第1796期
北大BOT影響學生權益 學者籲校方廣納各界意見
焦點
2024-10-18
【記者吳妤潔報導】9月27日監察院三位監委范巽綠、施錦芳、賴鼎銘針對國立臺北大學建國校區與民生校區的BOT案(以下簡稱該案)提出自動調查,質疑該案是否損害學生受教權及其開發的必要性。北大三峽校區學生會長曾宣凱呼籲,校方在規劃相關建設時應更審慎評估,讓工程對學生的影響降到最低。 北大臺北校區由建國、合江與民生校區組成,其中,民生校區作為進修班和商務人士在職專班使用,是臺北校區主要的教學場域。然而,自從與宏匯集團合作該案,拆除育樂館和部分運動及停車場地後,民生校區內僅剩一棟教學大樓和兩座籃球場。曾宣凱提到,目前民生校區教學用空間已接近飽和,地下一樓的用餐區如今也堆滿工程雜物,造成學生無法使用,希望學校可以妥善處理,讓閒置的場地發揮效用。北大企管系學生李英軒(化名)則指出,由於育樂館被拆除,無法開設羽球課程,導致想要上羽球課的同學需要在興趣和課程安排之間取捨,「學校想出的措施是開放禮拜六讓同學去三峽修課,但多數同學禮拜六也有課程需要在民生校區上。」  針對學生反應的問題,曾經對該案提出質疑的前北大臺北校區學生會長邱煜軒認為,學生作為校園重要的一份子,校方若調動體育課或縮減相關課程,應主動告知師生並進行三方討論。他坦言,當時校方沒有充分通知學生就將室外球場圍起來準備作為BOT規劃使用,「學生這個群體一直都會存在,議題若能延續,總會有人關切,校園是老師、學生以及行政單位的,並非歸屬特定一方。」校方應主動召開BOT相關說明會,讓學校各方重新關注校園議題,並將不同立場的聲音納入討論。 對於學生在教學與活動資源上的訴求,北大總務長葉大綱表示,以目前來說學生的使用空間確實受到壓縮,他說道:「畢竟在做建設,過程中一定會有一個黑暗期,還是請同學稍微體諒一下。」另外,由於周邊里民對該案造成的交通問題有反彈聲浪,原訂五月動工的時程也因此延遲,整體建設預估於三年後完成,屆時學生就能享有足夠的學習和運動空間。 談到該案是否有開發的必要性,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傅玲靜分析,北大已將主要教學空間轉到三峽校區,有鑑於民生校區位於臺北市精華地段,校方透過BOT方式重新規劃校地是可以理解的作法,且該案增加的經費也可充實校務基金、改善教學和研究品質。然而,校方在進行校務規劃時應尋求師生各方的意見,以展現校園民主。他也提到:「校園規劃時會遇到的核心問題在於學生的變動,導致在校學生有可能並不在乎未來校園規劃內容,而未積極參與討論;未來入學的學生並未參與先前的規劃討論,覺得自身意見未受尊重。」 傅玲靜建議,校方須持續公開校務規劃的目標和理念,使後續入學的學生也能參與政策的討論,學生自治團體也須將相關發言及理念持續傳承,成為學生與校方之間的重要橋梁。
影響自由排課權益 嘉藥藥學限制學生必修退課
校園
第1787期
影響自由排課權益 嘉藥藥學限制學生必修退課
2023-11-29
【記者胡王子行綜合報導】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日前於系務會議中通過決議,下學期開始禁止學生於必修課程更換班級修課。由於往年學生大多會依老師評價以及時間安排等因素進行換班,此舉一出也引起討論,許多學生認為侵犯學生自由調整課表的權利。系方則表示此決議並非強硬禁止,預計將在11月30日藉由師生座談讓學生進一步了解。 嘉藥藥學系過往換班為常見現象,學生也經常換班以求課表工整,但系方決議下學期將禁止換班行為,引起熱議。 圖/梁欣晏提供嘉藥藥學系必修課採取分班授課,同一科目會分配到不同教師,授課時段也不一,因此上課方式、給分標準以及與個人規劃皆為學生換班的考量。嘉藥藥學系三年級學生梁欣晏説:「學生會打聽適合的授課老師,也會將課程盡量規劃成自己方便的時間,以配合打工或者避免空堂太多。」嘉藥藥學系四年級的施詠心則提到,自己身兼其他課堂的助教,有時候也需要換班來避免影響工作。此外,藥學系的選課規範包含需修習十學分的外系選修課,梁欣晏表示,無法更換必修課時段也可能會因此錯失修習外系課程的機會。面對學生各種不同的換班因素,嘉藥藥學系主任王四切表示苦惱,「過往加退選環節,時常有學生申請退課、換課,但後續又想加回原本的課程,使得系辦應接不暇。」嘉藥藥學系四年級林彧謙則認為,不論基於任何理由換課,本就不該限制學生選擇想修的班級,利用換班把課程安排緊密一些能使學生假期不受個別課程中斷。梁欣晏也說道,不得換班的決議嚴重侵害學生安排時間的權益,讓學生自由規劃時間也是大學教育很重要的一環。 藥學系學生的發聲管道包含校長信箱、師生座談會、藥學系會員大會等。30日將舉辦師生座談會,王四切透露屆時將與學生溝通。 圖/林彧謙提供梁欣晏指出,此決議上路後,希望系方仍能傾聽學生理由受理退、換課,或者規範原班級修課人數低於一定比例時便限制學生換課。施詠心也說明,既然許多學生換課的考量是基於教師授課風格與評量標準,或許授課教師們在期末時能做出調整,避免各班分數出現過大差距,也希望教師在課程規劃方面透過會議達成一致性,避免不同教師課堂著重面向不同,減少學生修課疑慮。嘉藥藥學系學會目前已發放表單調查學生選課辦法修訂之看法,將會把意見數據化後呈報系辦。王四切則解釋,此次決議並非完全禁止退、換課行為,學生若有不可抗力之因素需退選或更換修課時段,如需固定就醫或有其他課程規劃等,將會以個案處理,後續也會舉行師生座談會,系方會搜集學生的疑慮,並與學生進行溝通,希望眾人能保持理性,一同討論解方。 政策實行後,若有特殊事由必須換班,王四切提到,將以個案方式處理。學生方則希望能盡量使教師授課面向固定,從根本解決換班需求。 圖/梁欣晏提供
紐國大學師遭遣 學生憂學院停辦致無法畢業
國際
第1786期
紐國大學師遭遣 學生憂學院停辦致無法畢業
焦點
2023-11-22
【記者劉芯妤綜合報導】15日,紐西蘭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 MU)多位教師向校方請求,希望在校務會議中討論10月初決定的教師刪減提案,並盼望呈請董事會商討,但被校方忽視。主持該會議的梅西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克萊爾.馬修斯(Claire Matthews)以被辭退教師的隱私考量為由,拒絕教師與董事會討論此提案。據《Stuff》報導,梅西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辛西雅.懷特(Cynthia White)表示,梅西大學是因債務問題而辭退部分工程學院、植物科學院及人文與社會科學院的教師。受到提案影響且自願離開教職的梅西大學博士格蘭特.鄧肯(Grant Duncan)解釋,政府因通貨膨脹而減少對學校的補助,導致學校資金問題。鄧肯補充,教師刪減提案影響約40%的教職工作,被裁員的部分教師為自願辭職,其他教師則是被強制資遣。 校方被學生指控教師刪減提案流程制定不透明,許多教師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被學校開除。 圖/梅西大學學生會阿爾巴尼分會提供「教師被辭退,教學品質一定會下降。」梅西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教授麗莎.愛默生(Lisa Emerson)憤慨指出。鄧肯無奈說明,為了節省開支,學校傾向找薪資較低的約聘教師教課,但約聘教師不一定擁有足夠教學經驗,學生可能無法獲得如過往課程一般較高水準的教學品質。就讀梅西大學建築環境學院的Karna(化名)表示,工程學院因教師刪減提案而停辦,造成許多該學院學生必須轉到其他大學就讀才能完成學業。Karna補充,部分學生因看到自身科系教師被校方輕易辭退,對原就讀學系的未來也就不抱期待,進而選擇轉系至其他專業。梅西大學工程學院學生Owen(化名)坦言,工程學院停辦讓他感到很沮喪,由於被國際認可的工程學院在紐西蘭極少,因此要找到替代的學院來完成學業對學生來說是難題。 梅西大學工程學院學生Owen表示,受到教師刪減提案影響的工程學院中,三、四年級學生可以順利畢業,但一、二年級的學生須前往其他學校就讀以完成學業。 圖/梅西大學學生會阿爾巴尼分會提供「在不確定自己的指導教授是否會被辭退的情況下,讓我壓力極大!」梅西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研究生Saul Wu(化名)焦慮提到,能指導他所研究課題的校內學者特別稀少,倘若原指導教授被裁員,他就得重新尋找研究課題,甚至在沒有指導教授的幫助下繼續完成研究,他對於能否完成學業感到不安。自教師刪減提案公佈以來,梅西大學各分校的師生都舉行了抗議活動,但還是無法阻止校方堅持辭退教師。鄧肯失望地說道:「我認為這些抗議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制止提案執行在未來也是無望的。」他目前只希望被辭退的同事們能盡快找到下一份工作,並且期盼校方能在支薪較少的教職人選中找到適當的老師來任教,減少對學生的影響。 梅西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研究生Saul Wu坦言,校方雖有舉辦教師刪減提案說明會,但舉辦的時間卻在期末考試前,根本無心與師生溝通。 圖/梅西大學學生會阿爾巴尼分會提供
北大調漲運動場館費 學生籲校方明定收費標準
校園
第1784期
北大調漲運動場館費 學生籲校方明定收費標準
2023-11-02
國立臺北大學通過《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運動場館管理辦法》修正案,調整學生使用運動場館之收費。 圖/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學生黃子恆提供【記者杜以璇綜合報導】國立臺北大學學生會10月20日在臉書發文,指出校方在10月4日召開的第80次行政會議中通過《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運動場館管理辦法》修正案(以下簡稱場館修正案),其中調漲學生使用三峽校區運動場館的收費價格,影響學生權益,使學生在場地上的負擔成本增加。本次場館修正案將導致學生負擔場地的成本增加,以學生社團影響最劇。就室內場地而言,經學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與體育室核可的社團,從免收場地費改為僅限戶外開放場地免費。對此,北大劍道社幹部L同學(化名)指出,劍道需要在有木地板的地方練習,練習場地選擇有限。得知校方決議取消免費使用場地的優惠後,L同學十分擔憂,「我認為可能會降低學生加入社團的意願,造成社團經營的困難。」除體育性社團,本次場館修正案亦對有租借體育場地的一般性社團造成影響。去年曾向校方租借綜合體育館場地舉辦英語夏令營的學生安吉(化名)坦言,體育場館高昂的租借價格對學生社團來說是一大負擔,若價格再上漲,因場地費而造成的虧損除了需由幹部自行吸收外,在校內舉辦活動的意願也會隨之降低。 北大體育室主任李靜雯回應,目前能免費使用體育場館的公益時段對學生已經很足夠,「過去場地的維護跟清潔費用都由校方吸收,運營上有許多經費要自籌,所以決議調整為公益時段外都要收費。」他也提到,本學期校務會議時有學生代表建議可以參考其他大專院校,在學費中統一增收場地使用費,但校方考量並非每位學生都有使用體育場館的需求,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認為目前向使用者收取場地費用的方式較公平。 北大學生會認為校方應該明定收費項目,並對修正案有更詳細的回應。 圖/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學生黃子恆提供針對場館管理修正案,北大學生會權益部長呂佳倪指出,修正案最初目的是為了防堵校外機構借用社團名義獲取較優惠的場地費,但後續修正案的修正方向與該目的沒有明確關聯,呼籲校方對修正案應有更詳細的回應,並明列場館收費價格的項目,而非以場地使用費概括。北大排球系隊球員J同學(化名)則表示,北大體育場館的使用費用長期以來都較其他國立大學高出許多,認為校方應清楚說明收費依據及花費流向,讓學生更了解突然調漲的原因。
停電多日怨聲四起 清大學生盼校方優化資訊傳遞
校園
第1783期
停電多日怨聲四起 清大學生盼校方優化資訊傳遞
2023-10-26
【記者葉蓁芸綜合報導】國立清華大學9至23日間共計發生七次停電。校方10日陸續宣布停電時段與範圍,並提出限電公告。由於影響學生生活、學習、研究進度等,公告一出即引發學生不滿,其中以住宿生反應最劇烈。儘管目前由台電協助架設臨時電纜,23日已全面復電,但因臨時電纜處在高負載狀態,仍有停電風險。 國立清華大學自9日起發生七次停電,不僅生活受影響,在學生學習、研究方面也造成不便。 圖/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曾子恩提供清大生命科學系學生洪恪祈表示,近期恰逢期中考,有許多考試及作業需要繳交,卻因頻繁停電影響學習進度。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方曉(化名)則分享,男女合宿的宿舍為了分隔男女,樓梯間設有紅外線警報器,學生平時皆搭乘電梯通過門禁,但在停電期間只能步行上樓,造成警報器頻繁被觸發,影響宿舍生活品質。清大資訊工程學系學生詹振暘指出,校方透過營繕組公告及電子郵件通知的作法並不便利,建議可以公告於多數清大學生都關注的社群媒體「沐報」,讓學生能即時掌握資訊。方曉(化名)則認為,在此次事件中學生僅「被告知」,沒有與校方商量的空間,在收到學校停電通知時感受不佳。清大學生議長吳品萱表示,校方在第一時間未提供足夠說明,導致學生獲得的資訊不完整。他補充:「針對資訊的公開,還在持續與校方溝通中,將要求校方主動召開說明會,提供本次停電的完整緣由。」 國立清華大學校方20日通知部分宿舍區將停電四天,引起學生不滿,所幸台電目前已協助復電。 圖/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曾子恩提供考量到天氣炎熱導致尖峰時段用電量可能超載,校方原計劃於23至26日每天上午11時至下午5時進行部分宿舍區停電。對此,清大學生會發文指出,校方未與師生討論即做出決策,影響住宿學生用電的權利,也要求校方規劃補償方案。清大總務長張祥光回應:「學校本來就是要盡量維持教學跟研究,所以生活的部分的確會被犧牲掉。」校方認為白天時間較多學生會在系館上課,因此選擇該時段停電,盼降低影響層面,且由於情況太過緊急,未能與學生商量。吳品萱認為,目前校方已提出補償方案,將依停電時長退還住宿費用,但財物損失不在此範圍,因此仍有待與校方討論更完善的處理方式。 國立清華大學學生會認為校方將宿舍區停電之舉,未以住宿生需求為優先考量,罔顧學生權益。 圖/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曾子恩提供台電20日出面協助,清大已在23日全面復電,但因臨時電纜處於高負載狀態,仍有停電風險。張祥光表示,目前雖然暫時解除危機,但修復工程持續進行中,希望在29日前完成。面對學生質疑資訊不即時、公開,他說:「假如不緊急,一定都會(跟學生)溝通商量,但緊急的時候可以做到什麼地步就是比較大的難題。」他坦言,校長及行政團隊都認為應檢討這次的經驗,未來資訊傳達會更妥善。
東海校巴罷工 校方應對不足引學生不滿
校園
第1783期
東海校巴罷工 校方應對不足引學生不滿
焦點
2023-10-25
【記者張愷文綜合報導】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方電巴)於16日無預警宣布罷工,連帶影響該公司承攬的東海大學校園接駁車業務。校園接駁車為東海學生往返兩校區的首要交通工具,罷工消息一出引起學生在Dcard廣泛討論。 東海大學校園接駁車為學生往返兩校區的主要交通工具,因受四方電巴司機罷工影響,班次減少,影響學生的日常上課作息。 圖/東海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學生平舘櫻子提供東海大學校地面積大,分為第一校區和第二校區,往返需約30分鐘,因此接駁車班次減少將造成部分學生通學不便。16日晚上學生會於Instagram發布限時動態通知學生,此外宿舍棟長也向住宿生傳達資訊,17日早上總務處則於校內各公車站牌張貼告示。儘管如此,由於缺乏統一管道告知學生,仍有學生反應沒有收到消息。東海大學會計學系學生諶奕軒認為,校方應直接以全校寄信方式傳遞資訊,否則學生將陷入白跑一趟的窘境。 東海大學校地面積廣大,分為第一校區和第二校區,校園接駁車班次減少引起學生不滿。 圖/東海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學生平舘櫻子提供 由於校方應對措施的不足,前來支援的公車和遊覽車發生誤點,導致學生上課遲到。 圖/東海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學生平舘櫻子提供東海大學總務處事務組緊急在17日上午7時調配兩小時的校車協助運行,並與四方電巴協商,請一輛公車駛入校園支援。此外,上午9時校方安排一輛遊覽車到校支援。總務處事務組長張靜華表示,公車將依據原有的時刻表行駛。然而,仍有學生反應公車誤點,導致上課遲到。諶奕軒說:「原以為會按時刻表發車,實際上卻等了15至20分鐘。」他建議校方應根據前來支援的車數安排新的時刻表,才不會影響學生上課作息。 東海大學校園公車班次減少,學生認為校方應根據目前車數安排新的時刻表,整頓公車秩序。 圖/東海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學生平舘櫻子提供除了安排支援的公車,東海大學總務處也在事發後呼籲學生多使用校內的YouBike微笑單車(以下簡稱YouBike)以及oloo電動滑板車(以下簡稱oloo)。但因設置站點並不普遍,便利性較低。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學生林家禾指出:「我們沒辦法用oloo騎到第一校區比較上面的社會科學院,那邊沒有歸還站,希望校方多設站點。」此外,由於東海大學校園位處山區,坡度陡峭,騎行YouBike和oloo除費力外,還有安全隱患。東海大學學生會長羅啟源坦言,校內曾多次發生學生因坡度自摔事故,加上校內汽車繁多也為學生帶來危險。 oloo為校園內設置的電動滑板車,但是由於校園坡度陡峭,學生騎行有一定的危險性,且站點不多,學生表示騎到站點後還需要走一段路才能抵達目的地,因此使用率不高。 圖/羅啟源提供對於這次四方電巴發生勞資爭議,羅啟源表示,雖校方無法介入勞資糾紛,但能多關注校園司機的狀況,以建立良好的溝通。張靜華則說明校方與四方電巴的合約將在2024年8月到期,學校會重新招標財務穩定之新業者,並全力把關以保障學生的權益。 
私大補助成選前話題 學生權益待討論
校園
影音
第1782期
私大補助成選前話題 學生權益待討論
2023-10-19
【記者蔡愷恆、吳玟錡、丁盈瑄綜合採訪報導】總統大選將近,私立大學學雜費補助成為國、民兩黨間的重點話題,其中不少學生也可能因此受惠。世新大學學生鄭允兒表示,「因為我本身有辦就學貸款,我也有原住民的身份,所以我有補助,有政策的話,我好像也不用繳太多的學費,我覺得滿好的。」先前行政院便祭出相關政策,而近日侯友宜所提出的11項教育主張,也同樣包含私校補助。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認為,私立大學的學費的確是高於國立大學的學費。他解釋,「學生有這樣子的需求,我們去看到這樣的需求是很合理的。」而民進黨發言人戴瑋姍指出,「當初國民黨跟民眾黨都是批評我們是大撒幣,可是後來他們都跟進我們的政策。這代表我們的政策的方向以及目的都是正確的。」比較國民兩黨間所提出的補助政策,除了政策發行及預計實施的時間區別外,兩者僅相差一學年補助金額1.5萬元,政策方向大同小異。台灣基進立委候選人吳欣岱表示,他在看候選人政見時,會分幾個面向檢視。他說,第一個是「可行性」,第二個則是「目的」。他進一步解釋,「若政策只是單純的撒幣,就是像民進黨喊了,所以國民黨也要喊,還是說他的背後有想要達成的一個目標。」國、民兩黨都期望透過政策,拉近公私校間的學雜費差距,但仍有部分學生持有反對意見。國立政治大學A同學(化名)直言,「我覺得不公平啊,公立大學中也有部分的同學有清寒或中低收入戶背景。」他認為,若僅因私立大學學費比公立大學貴,而忽略這些族群的權益,反而變成像是多數暴力。目前兩黨提出的補助政策雖立意良善,但政策如何保障公私立大學學生權益,仍有待討論。
【大學事】陽明交大推大一共學促整合 政策倉促罔顧學生權益
校園
第1772期
【大學事】陽明交大推大一共學促整合 政策倉促罔顧學生權益
2022-11-24
【記者吳冠緯綜合報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併校已邁入第二年,目前校方擬推「大一共學」制度(亦稱移地學習),以系為單位,將台北陽明校區大一學生移地至新竹交大校區(註1)共學一學期。目前陽明交大藥學系已於110學年度第二學期率先實施,而同校牙醫學系原先也預計於本學期施行,然而兩系卻皆未在入學前告知學生,進而引起學生反彈,認為校方過於倉促實施政策,導致其權益受損。註1: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新竹設有博愛校區與光復校區,在此以交大校區涵蓋兩校區。 111學年度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開學典禮於交大校區舉行,部分陽明校區學生認為較缺乏參與感。 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提供陽明、交大兩校區相距70幾公里,雙方學生在學期間交流甚少,因此校方期待透過共學,塑造陽明交大的一體性。然而,縱使校方立意良善,陽明交大學生會陽明分會會長張翔鈞仍直言,此制度將尤其影響兩校區學生的修課與住宿權益,並對陽明校區社團與系上活動經營造成極大的衝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一年級同學於宿舍搬遷日前收到校方寄信告知交大校區宿舍分配結果,引起學生疑惑,隨後牙醫系系學會與陽明交大學生會陽明分會介入釐清。 圖/莊子毅提供由於兩校區大一學生欲修習的課程具一定重疊性,如通識與基礎課程(註2),因此校方將此類課程作為共學空間,期望促進不同領域科系學生交流的機會。但針對交大的通識開設狀況,陽明交大學生會交通分會學生議會議長陳伯睿直言:「目前交大的通識量能絕對不夠。」陽明交大學生會交通分會會長洪瑞隆進一步補充,交大的通識課以通識教育目的出發的課程較少,多由各系原有課程調整而成,教學內容較困難,陽明學生若修習此類通識恐將難以吸收,影響其學習權益。註2:基礎課程泛指普通生物、普通化學、普通生物、微積分等各系皆須修習的基礎科學科目。事實上,早在110學年度第二學期,藥學系大一學生即前往交大校區進行移地共學,不過多數同學在體驗共學後,對其多給予負面評價。陽明交大藥學系學生MF(化名)分享當時共學經驗,「必修課分析化學雖與交大同學共學,但課程偏向理工領域,內容也較困難。」張翔鈞認為,即便共學相同課程,雙方在學習上的需求也不一,學生基於未來專業的不同,在同一堂課所著重的內容也有差異。此外,MF也表示,大部分藥學系必修仍開在陽明,導致學生每週五都須一天內奔波於兩校區,學習成效因此打折扣。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新竹光復校區內的通識課程有許多為各系所將原有課程掛上通識名稱而成,導致許多課程內容較艱澀。然此對於台北陽明校區前往共學的學生而言,負擔較大,且抱持想念醫學大學的陽明校區同學對理工科的學習興趣可能較低。 圖/陳克齊提供大一共學不僅造成陽明學生的不便,對交大學生也造成許多衝擊。陽明交大光電工程學系學生陳克齊以宿舍舉例,他表示,至110學年度止,交大在校住宿率可達100%,然今年的床位數只夠支援96%的大學部學生,使交大校區學生在住宿權益上受影響。對於宿舍量能,洪瑞隆也表示,校方雖聲稱宿舍床位足夠負荷,卻是將博愛校區的床位也一併計入,但在課程多開設於光復校區的情況下,學生被分配至博愛校區將增加其往返宿舍及校區的不便。此外,張翔鈞提到,目前陽明學生在交大的宿舍為校方全權安排,無法自行針對設備和價格自行選擇,因而造成大一共學的學生不滿。除了課程與住宿的影響外,學生社團與系上活動亦成一大問題。陽明交大牙醫學系學生莊子毅認為,大一新生若於交大校區入學,會減少與學長姐的交流,系上活動將窒礙難行。社團方面,張翔鈞指出共學將衝擊陽明社團的經營,由於陽明社團的主力多為大一二學生,若社團無法招募新生,未來恐面臨倒社危機。此外,由於共學期間僅有一學期,陽明學生若欲參與交大社團,恐因聯繫不易或僅能參與一學期而打退堂鼓。MF表示,社團活動多以年為規劃,大一共學將導致陽明學生參與任一校區的社團皆受阻礙。 大一共學的實施,將導致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不便。目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兩校區社團仍是分開運作,且社團博覽會也是於兩校區分開辦理。 圖/翁逸芯提供面對學生們對大一共學的不滿,陽明交大跨院學程推展辦公室執行長嚴錦城澄清,大一共學在併校時即有相關規畫,並非如學生所言為近期突然頒布的制度。他也坦言,去年由於跨院學程推展辦公室尚未成立,制度缺乏整合單位,外加準備又過於倉促,導致藥學系大一學生的權益受損。嚴錦城表示,未來將在大一共學計畫中開設更多符合通識教育目的的課程,並在修課人數上將兩校區學生分開計算,避免課程共學影響交大同學的選課權益。針對住宿名額不足,他承諾將確保陽明學生一概入住光復校區,使其就近上學。提及社團參與度將備受影響,嚴錦城期待未來能將週五下午作為兩校區的社團活動時間,並將交通車班次時間延長至晚上11時,期待促進雙方社團交流。嚴錦城表示,112學年度起欲施行共學之系所須於招生簡章講明,避免學生因此制度而產生不滿。他分析,目前兩校區同學仍不習慣以「陽明交大」思考,認同感的不足為併校後的陣痛期。大一共學作為雙方資源整合的政策之一,雖引起爭議,但張翔鈞表示,校方遇到問題時願意嘗試排解,但因視角不同作法容易造成學生誤解。因此,他期待未來校方研擬大一共學時,能納入更多學生代表的觀點,進而使共學的走向更符合雙方共識。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