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艾拉》首現雲林國際偶戲節 東西合璧主題曲悠揚會場
生活
第1767期
《艾拉》首現雲林國際偶戲節 東西合璧主題曲悠揚會場
2022-10-05
【記者邱楷淇雲林報導】遊行隊伍身穿布袋戲服裝向周圍民眾揮手致意,喧囂鑼鼓聲響徹虎尾市區。雲林縣政府在1日舉辦第20屆雲林國際偶戲節開幕活動,由偶戲嘉年華為節日揭開序幕,其中四米高未來小女孩《艾拉》讓參與民眾格外印象深刻。 開幕演唱會現場湧入大量布袋戲戲迷 圖截自雲林國際偶戲節官網艾拉是一位頂著稻草色捲髮,身穿吊帶褲的木偶女孩,她乖巧地讓操偶師坐在她的木頭軀幹內,緩慢追逐瓢蟲。表演過程中,孩子們圍著艾拉一同前行,時不時在艾拉快要捉到瓢蟲時發出尖叫,並拍手鼓掌。「我們希望藉由艾拉在同心公園裡的探索帶給觀眾奇妙、純真的感受。」藝術報國總監陳柏潔解釋道。就讀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的許瀞文負責在表演中操控木偶,看到表演迴響熱烈後,她欣慰地說:「雖然練習過程很辛苦,但看到小朋友們開心的樣子,就覺得很值得。」隨著偶戲嘉年華落幕,民眾魚貫虎尾高鐵特定區,響應國際偶戲節開幕儀式。開幕演唱會《轟動武林之誰是正英雄》由霹靂國際多媒體操刀,除了將傳統布袋戲結合現代投影技術外,傳統中樂與小提琴、搖滾樂融合演奏的布袋戲主題曲也悠揚會場,帶給觀眾視聽覺創新饗宴。「其實演唱會的重點,是要跟大家一起感念我們逝去的八音才子—黃文擇大師。」雲林縣縣長張麗善在致詞時感傷說道。布袋戲配音界第一號人物黃文擇大師在今年6月逝世,享年67歲,過去他聲線多變,將角色生旦淨末丑呈現地活靈活現,因而被業界譽為「八音才子」。主辦單位為了緬懷黃文擇大師,在表演串場中播放他的紀錄片,底下觀眾一見到已成為絕響的八音才子演出,紛紛拭淚。 由藝術報國帶來的《艾拉—第一次造訪》 圖/邱楷淇攝 「在國際偶戲節時,台灣的偶戲能夠和國外偶戲團體交流切磋,並學習國外是如何傳承、創新偶戲文化。」就讀中興大學的黃同學思索道,週末他特意返鄉,與家人一起到雲林布袋戲館觀看國際偶戲展,「我覺得雲林有努力去發展、宣揚偶戲這項文化真的很好。」西北木偶中心館長狄米崔·卡特(Dmitri Carter)在參與國際偶戲節一連串的開幕活動後表示,世界各地都有各自古老的偶戲文化,偶戲節的重要性是讓國際去了解不同的偶戲表演。第20屆雲林國際偶戲節不只著重傳承,也跟著潮流創新,並交流各國偶戲文化。 雲林布袋戲館內,一位媽媽正向自己的兒子講解布袋戲戲偶。 圖/邱楷淇攝第20屆雲林國際偶戲節自9月23日開跑以來吸引全國眾多觀光客到訪,主辦方廣邀國外偶戲團隊來台演出、策展,不僅讓豐富的傳統文化藝術進入台灣民眾生活中,也讓本土與國外偶戲團體互相觀摩演技。張麗善盼望國際偶戲節能讓傳統偶戲文化薪火相傳、永續發展與創新,並藉此找回流失的布袋戲觀眾。
傳統金光戲融時事 偶戲館夜遊傳承布袋戲文化
生活
第1759期
傳統金光戲融時事 偶戲館夜遊傳承布袋戲文化
2021-12-08
【記者李謙謙綜合報導】磅礴的配樂、鏗鏘有力的旁白,緊張的劇情不斷堆疊觀眾情緒,所有人屏氣凝神,看著戲偶「大俠百草翁」身著絢麗服裝,飛舞在室外搭建的舞臺中。台北偶戲館4日首次舉辦「夜遊台北偶戲館」活動,從金光戲演出到夜間特展導覽,邀請民眾深入探索偶戲歷史,回味金光布袋戲的魅力。 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說明,「大俠百草翁」(右)為金光戲最早出現的第一男主角,也是首個以丑角為主軸的角色。 圖/李謙謙攝台北偶戲館自去年1月起設置《神匠鬼斧造容顏-臺灣木偶之父許協榮》特展,展出本土第一代戲偶雕刻師許協榮(註)近百件作品,為使民眾感受陳列戲偶的生命力,活動除由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導覽特展外,傳承60年的光興閣掌中劇團特從彰化北上,演出金光戲劇目《大俠百草翁-鬼谷子傳奇之四大病毒》,讓經典角色們「活」起來。台北偶戲館專員翁子蔓表示,因金光戲中戲偶造型多使用螢光顏料,夜遊形式更能展現其金光效果,賦予民眾金光戲盛行時期的體驗與想像。註:許協榮(1925-2002)是著名的布袋戲木偶雕刻師,以精湛技藝開創新風格,曾為光興閣掌中劇團製作許多經典布袋戲偶,包含金光戲經典角色「大俠百草翁」。 金光戲偶在造型、色彩上,都有別於傳統布袋戲偶,在黑暗中會看見道具、衣物皆以螢光顏料點綴,表演更結合華麗的燈光和火焰特效,使觀賞效果更驚豔。 圖/李謙謙攝金光戲為布袋戲其中一種演變型態,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介紹其「光」字除豐富的聲光效果,也綜合了角色具金「剛」不壞之身,及沒有提「綱」劇本等含義,「希望大家透過活躍在舞臺上的偶,認識極具娛樂性的金光戲。」本場《大俠百草翁-鬼谷子傳奇之四大病毒》,將傳統劇本結合時下流行題材,除重演社交平台中的熱門影片「黑人抬棺」外,台詞中穿插「實聯制」、「校正回歸」等疫情用語,引起觀眾共鳴、笑聲不斷。 光興閣掌中劇團為配合「四大病毒」主軸,甚至製作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等人的戲偶,以他們的特色語調和名言編排對話,為表演增添互動感。 圖/李謙謙攝結合現代劇場技術和年輕人才的加入,鄭成龍期盼編排更符合新時代的觀賞習慣。現場觀眾王孝章小時候著迷於電視播放的布袋戲節目,但長大後便沒有機會再接觸,看完演出,他重溫兒時對偶戲的熱愛,表演加入許多現代元素令他十分驚喜,「好像布袋戲在跟我一起成長,原來傳統布袋戲也能跟生活接軌。」 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本次演出動員全家,除由他擔任旁白外,妻子負責配樂、女兒負責音效控管、兒子操弄戲偶。 圖/李謙謙攝特展不僅紀錄偶戲的雕刻過程和文化歷史,民眾也能近距離觀察戲偶的精緻樣貌,蔡易衛以閩南語生動模仿角色語氣,帶領大家回顧許協榮對偶戲產業的投入和琢磨。「透過人的雙手賦予戲偶生命和感情,像魔法一樣神秘,引人入勝。」國立政治大學布袋戲研習社成員林品妤分享,看偶戲就像是用抽離的角度觀察人,能得到和看人演戲不同的感動,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願意主動接觸和了解偶戲。 《神匠鬼斧造容顏-臺灣木偶之父許協榮》特展呈現本土第一代戲偶雕刻師許協榮作品,細膩地造型塑造、深入人物情感變化的雕刻,使戲偶更加栩栩如生。 圖/李謙謙攝
金掌獎現年輕新秀 偶戲文化拋接中傳承
生活
影音
第1753期
金掌獎現年輕新秀 偶戲文化拋接中傳承
2021-10-08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李昀璇、黃弈軒雲林採訪報導】透過布袋戲藝師的演繹,掌中戲偶輕巧走動,在戲台上表演的活靈活現。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主辦的雲林國際偶戲節於1日登場,希望將傳統藝術融入民眾生活,活絡偶戲文化氣息。在偶戲節中,金掌獎是每年眾所矚目的焦點,主辦單位更於民國108年新增青年主演甄選項目,並在今年正名為青年金掌獎,開放40歲以下藝師參賽,鼓勵青年投入傳統藝術,延續布袋戲精神。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表演藝術科科長沈郁琪指出,透過設立青年金掌獎,可以為得獎青年團體建立相當的信任度,「所以這是我們想要鼓勵青年的從業的藝師,讓他們有一個舞台。」青年金掌獎設立三屆以來,參賽者有年輕化的趨勢。主辦單位解釋,前兩屆入圍者多為七年級生,然而在今年,六組入圍團隊中,即有四位主演是八年級生,更有一位主演是九年級生。其中,入圍青年金掌獎的雷音劇坊,團隊成員平均年齡只有20歲,他們改編經典《西遊記》劇本,從現代年輕人角度出發,生動口白加入流行語和英語,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此外,表演中還加入人偶同台戲碼,展現布袋戲的創新力量。雷音劇坊團長陳建霖說明,他們以人偶互動呈現豬八戒與孫悟空搏鬥場面,「我相信也有人做過,只是這是我們年輕人想要再嘗試不一樣的時候的第一步。」現場觀眾施均杰則認為,年輕人加入創新元素如英文、現代用語,豐富表演內容,雖然青年劇團經驗較少,但日後都還可以再累積。青年金掌獎的設立,提供從事布袋戲工作的年輕藝師,在台前台後發光發熱的機會。青年藝師不僅傳承了傳統技藝,也為布袋戲注入新生命。面對傳統藝術的年齡斷層,雲林縣政府加緊腳步,推行文化傳承。除了鼓勵年輕世代投入布袋戲產業,也在各級學校規劃推廣活動,讓在地人口從小接觸布袋戲,培養幼兒的傳統藝術品味,理解偶戲文化之美。沈郁琪表示,為了鼓勵幼童從小接觸布袋戲藝術,縣政府著手在校園進行推廣活動,從國小至大學,皆能夠讓學生在校園裡習得布袋戲文化。從校園扎根推廣傳統藝術,再以各式活動和比賽鼓勵青年接手傳統技藝,青年團隊在偶戲競演中激發創意,展現布袋戲嶄新面貌,一同讓布袋戲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科技融合布袋戲 突破傳統技藝
藝文
第1753期
科技融合布袋戲 突破傳統技藝
2021-10-06
【記者吳姿芳新竹報導】戲偶曼妙地於台上舞動,展現千古風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聯展《後藝情時代》採用細胞分裂又融合的概念,藝術、設計與科技,為後疫情時代開創嶄新的格局,透過VR、AR、3D列印等不同新科技媒材,傳承本土技藝「布袋戲」,試圖翻新觀眾對布袋戲的記憶。 《後藝情時代》結合藝術、科技與設計,為後疫情時代開創更多可能性。 圖/吳姿芳攝由陽交大應藝所陳昱誠創作的《掌中傳奇 The Legend in the Palm》於第一展區「科技迭袋」展出,名稱起源於布袋戲的另一名稱「掌中戲」。他操控著掌上的遙控手把,戲偶便開始手舞足蹈,他說明,近幾年布袋戲逐漸沒落,因此希望透過遊戲手把操控戲偶,以娛樂的方式讓年輕人重新認識傳統技藝,並降低操偶的表演門檻。  《掌中傳奇》由電動骨架與遊戲手把組成,結合科技展現全新的表演型式。 圖/吳姿芳攝陳昱誠說明,他先以3D列印製作把手外殼與戲偶骨架,再搭配馬達,讓戲偶活靈活現地展現不同樣態。這項作品不再限制表演者於幕後操控戲偶,開放互動空間,為布袋戲帶來全新的表演形式,也為新科技注入人類相互交流的溫暖。另一個展品〈幕前幕後〉由秘子尉、羅曉愉等八位應藝所學生(註一)共同創作。作品分為「幕前」與「幕後」兩部份,「幕前」包含兩項展品〈不對稱〉與〈看見未見〉,「幕後」則透過影像曝光創作過程。團隊不僅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取經,研究明朝畫作應用於戲偶服裝圖騰與場景設計,更利用3D建模製作戲偶本體。秘子尉說明,「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有文化考據,希望透過影片讓觀眾看見研究的過程。」註一:團隊由羅曉愉、神雨丹、劉琳、王子依、顏瑋辰、李家慶、王秋玄、秘子尉組成。羅曉愉也補充,戲偶製作備受疫情影響,不僅增加布料運輸的難度,更須透過線上討論進行專案,雖然麻煩許多,但他認為這也是有趣之處,他說:「我從來沒有以這種形式參與專案。」,為後疫情時代開創藝術的另一種形式。陽交大資訊工程學系何彥寬說:「以前沒看過布袋戲,認為它已經脫離主流文化,但展覽提供我一個認識布袋戲的機會」,而歷史所王俊婷也說 :「以前布袋戲只在課本上出現過,看完展覽才發現原來台灣還有很多人在傳承下去。」 觀眾透過VR與AR,即能體驗操偶的樂趣,降低實際操偶的門檻。 圖/吳姿芳攝「科技迭袋」展場另有〈戲皮〉、〈西田社偶頭造型設計系統〉等作品,而其一創作者張慈恩為此下註解,他認為布袋戲具備文化脈絡,無論是角色或衣服,都有系統性,希望能保存並傳承這項精緻工藝,延續其價值。今年團隊也預計舉辦「迭袋」展覽,將為後疫情時代的布袋戲進行更完整的呈現。
戲台冷暖誰人知 失去觀眾後的酬神戲
專題
第1743期
戲台冷暖誰人知 失去觀眾後的酬神戲
焦點
2021-03-18
彰化縣溪州鄉,每年正月17日前後可見整排布袋戲棚演出,這些布袋戲都是信眾聘請來還願,或是祈願神明能協助達成自己的願望。 圖/邱海鳴攝【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三台畫押斑斕宮廷的戲棚,搭建在廟口前閃耀七色光彩,聲聲唸白中,人、仙、妖、獸爭豔鬥法。然而,戲偶眼中卻望不見觀眾,錄製的南、北管音樂盼不來掌聲喝采,手中的刀槍劍戟也似因劃不開夜色,無力地比劃著。「時代進步,大家都看電視、手機,哪有人要看布袋戲?」布袋戲團操偶師鍾育玲在六尺見方的後台獨自演出。布袋戲轟動大街的景象已不復見,曾需要七、八人分工才能演出,也因考量市場萎縮後的成本,錄音機取代樂隊,而操偶師人數不足,也讓本應在掌上大顯神通的戲偶,只能被隨意架在台上湊數。失去觀眾的野台戲,除了神明,沒人知道它曾經開場,又何時謝幕。 放置於後台繩索上的布袋戲偶,在沒有喧鬧與掌聲的環境下略顯孤寂。酬神戲的榮景不再,雖仍有劇團演出,但面對台下空蕩的光景,演出只剩象徵意義。 圖/邱海鳴攝<b>酬神方式增加 戲約少劇團受衝擊台灣的戲曲都跟宗教信仰有關,戲班演戲目的不為復興中華文化,是要酬謝神恩。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解釋,凡是神明誕辰和開宮紀念日等重大慶典,或是神明遶境、進香等重要宗教儀式,都會在廟裡做戲以示慎重,「所以我們一般來說,跟神明有關的,都稱為酬神戲。」台灣較常見的酬神戲班,分別為歌仔戲與布袋戲。而不論酬神戲種,演出正戲前都須以「扮仙戲」開場,扮仙分為三類:三仙戲、八仙戲及天官戲。戲台上,演員配戴鬍鬚、拄著拐杖演繹李鐵拐、呂洞賓等八仙,神明依序出場、相繼對拜,齊聚戲台後大開宴席,並向台下潑灑米酒、喜糖,詮釋神明賜福人類的過程。 歌仔戲演員的妝扮皆獨立完成。先用粉膏打底,再用粉餅按上厚厚底妝,勾勒黑色眼眶後,再畫上鮮明色彩的眼影,並抹上腮紅凸顯角色特徵,酬神前每個細節都不能馬虎。 圖/邱海鳴攝廟方主動聘請酬神戲之外,信徒願望達成後,也會請戲班演戲還願、酬謝神恩。「從下午演到晚上謝謝神明保佑,也祈求全家身體健康。」90歲信徒莊朝宗分享,他每年都會請戲班慶祝佛祖生日。於坪林崑山慈瑤宮擔任住持的詹文璋認為,過去信徒比較尊敬神明,許願時承諾會以歌仔戲這類大戲酬謝,再窮都會想辦法請戲班演出,「現在信徒的心態是,我為什麼要花大錢請歌仔戲?放電影就好了,反正一樣是酬神。」今昔對比,信徒酬謝神明的心意依舊,但是還願方式隨時間改變。操偶師鍾育玲無奈道出,與過去相比,酬神戲演出數量大約少三成。隨時代改變,廟宇活動從群體逐漸轉為個人參與,民眾合力出錢聘戲的情況也減少。士林神農宮總幹事簡有慶解釋,人們酬神心態改變,現在多變為簡便地捐香油錢、拜牲禮,不再堅持請戲班。酬神選擇性變多、人們心態轉移的情況,讓戲班大受打擊。<b>台下無「人」 酬神戲淪為形式「戲都沒有人在看。」新乾坤布袋戲團的操偶師陳怡貞感嘆說道。從聲音喧鬧的布袋戲棚內向外看,棚前不見觀眾,只有焚燒金紙時的裊裊炊煙相伴。現年60歲的陳怡貞接下家業已40餘年,他回想剛入行時的盛況,對比如今雖多數廟宇和信徒仍會在慶典、還願時請戲班演出,劇團卻面臨觀眾流失的窘境。 布袋戲台突兀地搭在產業道路上,而台下卻空無一人,只剩操偶師獨自擺弄著布袋戲偶。 圖/邱海鳴攝身為宜蘭人的林茂賢有感而發:「我那時候沒有遊樂場、電腦和電視,很多孩子跟我一樣,就是在廟口長大。」而服務社區10餘年的新店頂城里里長王明藤感嘆,社區參與人數日益稀少,扮仙戲甚至不到10人觀賞,「大家甘願在家裡看電視,也不要出來看戲。」傳統戲曲市場萎縮,也是導致看戲觀眾減少的因素。文史工作者許泰英便表示,有些廟宇改為播放扮仙影片,以省成本且順應觀眾偏好,「或有的廟是下午請布袋戲,晚上放電影、辦卡拉ok晚會。」詹文璋豪邁地說:「反正酒喝下去,台上在演什麼沒有人知道啦!」「不能說沒有人在看,有神在看啦!」操偶師陳怡貞笑說。他讓掌上戲偶耍出一手好刀的同時,也不忘訴說對布袋戲的堅持。即使無人觀戲,「但戲該做足多久就該做多久。」他也提到,自家布袋戲團皆使用木製戲偶,做工細,一尊要價5、6萬,他更自信地說:「你看隔壁那台,再看我的,你說誰的好。」陳怡貞展露對自家布袋戲的驕傲。<b>廟埕減少 劇團演出空間受壓縮「宮廟不再像以前擔負起多重的社會功能了。」林茂賢說明,早期地區發展多以「廟」為軸心向外延伸,廟宇兼具地方信仰、商業中心功能,也是孩子的娛樂及教育場所。投身研究宮廟文化的簡有慶指出,現代社會轉型後,廟宇只有純宗教信仰的功能。觀察民俗活動已15年的許泰英,以台北市中山區的保儀大夫祭典為例,早期當地只是農村,居民以收繳丁口錢來集資,並由土地公廟、居民中心,或是一般住宅輪流供奉保儀大夫。然而在都市都市發展過後,居民對群落漸漸失去認同感,這項祭祀文化便難以維持,於今年停辦。 媽祖繞境是新北市八里區的一大盛事,居民會齊心協力準備參拜物品、遶境演出等事宜。此節慶可維繫居民感情、凝聚社區認同,可見宗廟文化對八里區具有多種面向的意義。 圖/邱海鳴攝林茂賢指出「都市化」為重要影響因素。歌仔戲和布袋戲等傳統藝術與廟宇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但都市地區寸土寸金,很多廟沒有廟埕(註1),酬神戲就會不見。」註1:廟埕為廟宇前的空地,提供居民舉辦法會、酬神或辦桌等活動。多數劇團對演出空間縮減有感,鳳舞奇觀布袋戲團副團長陳正雄說明,都市中的廟宇較少演戲酬神,「戲台來了,廟就沒位置站人。」他表示,搭建戲台會影響信徒參拜動線,酬神戲觀眾被迫移往路邊或對街等剩餘空間,導致民眾觀看意願降低。<b>削價競爭品質降 部分劇團力求創新陳正雄說明,傳統觀念中,以人主演的歌仔戲是大戲,是多數人酬神的選擇,一天費用高達5至7萬元,因此部分廟宇習慣聘請戲班數量更多、戲酬更低的布袋戲團。但日益增加的新劇團,瓜分諸多老劇團的演出機會,也導致布袋戲團生存的困境。團數增加、劇團接案門檻降低,導致酬勞跟著下滑。「布袋戲只要買了道具就可以去接戲。」陳正雄無奈地說,民國70、80年代的錄音布袋戲,單日戲酬約7000元;直至今日,酬勞僅剩5000元或更少,「現在物資都漲價,但戲班的酬勞卻下滑。」他感嘆地說。 布袋戲排場不再像以往聲勢浩大、受大眾歡迎,現在的演出人員配置,多為一台車上僅一位操偶師,他得負責控制燈光、播放音帶等繁複工作。 圖/邱海鳴攝在削價競爭的市場,諸多劇團轉向投入文化場域。「劇團太大就需要太多成本,沒有企業贊助就沒有辦法。」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說。陳正雄也提出相同看法,雖然政府在民國70年代開始補助劇團演出文化場,「但售票演出其實很難經營,在這個時代,可能也只養得活一、兩團。」多數劇團仍依附於廟會生存。而現在另有劇團品質不一的狀況,陳正雄以錄音布袋戲為例,「如果戲班覺得已經可以騙吃騙喝的話,那就可以接劇團演出。」諸多已經歷三、四代傳承的劇團,無法因應時代變化而結束傳統戲曲生涯。不過,仍有劇團期望跳脫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致力在演出中求新求變,以追上時代的變化。黃月霞表示,因應市場需求,劇團持續新編劇本,增加娛樂性質。他以日戲和夜戲為例,日戲著重扮仙、延續傳統形式,而夜戲則會穿插時下流行元素。 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指導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學生。傳統戲曲的市場逐漸式微,仍有諸多年輕人願意投入、延續傳承。 圖/邱海鳴攝黃月霞說明,當初著手寫劇本是因為戲曲皆大同小異,想與眾多劇團做出區隔。「不管什麼戲,只要能吸引觀眾就是好戲。」他認為,比起台下很多觀眾但中途走掉,還不如台下只有一個人但看到最後,這是現在所有經營傳統戲曲的劇團都該追求的目標。 小飛霞歌劇團致力發展廟口歌仔戲(俗稱野台戲),並新編歌仔戲劇本、結合現代元素,演出顛覆傳統型態,因而吸引到一批忠實觀眾。 圖/詹和臻攝<b>人口移入都市 居民認同感降低民國109年12月艋舺青山王遶境,沿途施放鞭炮、煙火,遭居民報案,批評噪音污染,引發社會討論:傳統習俗與現代社會價值如何維持平衡?林茂賢點出,民眾報案顯示對廟會文化不認同,「傳統社會就會認為這是我們村莊最熱鬧的一天。」許泰英則談到,城市高度發展後,人們不再被限於家鄉發展,對土地也難產生連結,早已遠離群落生活的人,自然難以理解廟會文化在連繫聚落情感上的傳統價值。 新北市八里區仍以宗教維繫居民感情,社區會連續多日、從早到晚進行廟會活動,可見宗廟文化在當今仍對部分社區具有重要意義。 圖/邱海鳴攝台中無極慈德宮主持人林金梅便提及,年輕世代對宗廟文化觀感偏負面,「現在年輕人對宮廟的印象,就是噪音呀、辦活動什麼的,太吵了,會引起團體械鬥,讓現在小孩子觀感不好。」自稱無神論者、國立臺北商業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羅絜也認同此想法,他嫌棄地說:「我覺得廟會文化很俗,組成人員都是社會底層。」然而,並非所有年輕世代皆抱持負面想法,平時在木柵忠順廟擔任志工的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學生高靖哲,也有感於廟會文化成為社會亂象,但他強調,仍有諸多團體致力於維持傳統文化與價值,「我還是願意相信廟會活動不可取代的存在意義,能夠帶給社會在心靈層面上一定的力量。」宗教信仰是安定社會的重要力量,長輩求神拜佛只為求得信心與希望,林茂賢以大甲媽祖遶境為例:「不是吃飽太閒,你看這些阿公阿嬤去走九天都是為了別人,為了丈夫、孩子,沒有人是為了減肥。」世代認知差異造成人們對宗廟文化看法不一,「我們廟旁邊有年輕人無所事事,廟有慶典就會檢舉噪音汙染,」台中烏日寶興宮會計張秋香有苦難言,至今仍連連接到投訴,「甚至連掃廁所的水不小心流過去都會被檢舉。」簡有慶提到,演出酬神戲的戲班也受波及,「早期可以演到很晚,但現在有噪音防治的問題,酬神戲九點前就結束了。」林金梅則表示,曾聘請布袋戲班來酬謝神恩,但被投訴噪音汙染後,便不再請戲班酬神,宗廟活動皆改以靜態為主。<b>酬神戲觀眾流逝 戲班入文化場尋傳承都市化也許沒有降低人們的虔誠心,卻打散聚落連結,也產生多元的娛樂方式。當卡啦OK、放電影、辦桌成為酬神新熱門,鮮明眼影、高亢鑼鼓聲與甩動的繽紛衣袖不再是大眾寵兒,不願放棄內涵的劇團勢必要尋出新戲路吸引觀眾,又或是走進劇院、展演廳,純粹追求藝術表現。而酬神戲市場也將隨時間流逝走向凋零,就如操偶師鍾育玲所說:「我們家的孩子不接我的工作,他們覺得沒落啊,等我們老了、不能動了,就沒人接了。」 縱使台下觀眾減少,傳統戲曲演出者仍然敬業演出,如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所說,只要民間信仰還存在,酬神戲就還有生存空間。 圖/邱海鳴攝&nbsp;&nbsp;
【大學人】融反叛元素 王凱生自創「搖滾布袋戲」
藝文
第1741期
【大學人】融反叛元素 王凱生自創「搖滾布袋戲」
焦點
2020-12-23
【記者詹和臻綜合報導】舞台上,燈光落在彈著電吉他的男人身上,他說書、操偶,分飾多角以閩南語說故事,賦予手中的布袋戲偶生命。這是嘉義義興閣掌中劇團第四代接班人王凱生,他身後不是傳統的北管、南管樂隊,是熱血沸騰的搖滾樂團。<b>搖滾入布袋戲 <b>成為<b>義興閣專屬標籤 《諸羅英雄傳—羅安救萬民》是義興閣第一個推出的原創布袋戲搖滾音樂劇,在西元2015年獲得雲林國際偶戲節金掌獎的最佳配樂音效獎。 圖/王凱生提供搖滾音樂為傳統布袋戲演出劃下句點,觀眾就如身處演唱會熱烈歡呼。義興閣掌中劇團在西元2015年「雲林國際偶戲節金掌獎」首次對外發表獨家的「布袋戲搖滾音樂劇」,並拿下最佳配樂音效獎。當家主演王凱生將搖滾樂融入布袋戲,首度演出獲得不同凡響的回應,「謝幕的時候,我就知道中了。」他回憶,雖當時尚未公布獎項,但從觀眾的回應便獲知自己的嘗試是對的,從此確立義興閣的發展方向。台灣布袋戲盛行時期約在1950年代,當時金光戲因與時俱進的特質(註)加上天馬行空的劇情,深受觀眾喜愛,義興閣也以獨家金光戲《萬教風波仇—阿拉仔原始人連續集》轟動當地。金光戲式微後,劇團依靠參演酬神儀式的廟口民戲維生,隨著經費減少,演出品質受到影響。註:金光戲的劇情會融入當時台灣時代背景,同時也是民眾獲取知識的管道。布袋戲演出分成前、後場,主演原在前場邊操偶邊唸口白,後改以錄音播放。除此之外,王凱生感慨,布袋戲後場樂團演奏的樂曲,多未經授權。有鑑於此,他開始為自家的戲劇製作音樂再加入搖滾元素。除了堅持演唱自創的歌曲,他自學唸口白,「所有角色的聲音都是我,我唱、我演、我彈(吉他)。」除了掌握傳統戲曲講究的「氣口」(khuì-kháu),王凱生結合以上特質,使他更擁有自己的表演特色。 <b>接管家族劇團 王凱生融搖滾元素破布袋戲<b>困境「不是沒有人做過拿來用就是特色,也是要經過長時間的磨練。」目前就讀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的王凱生成長於戲班家族,自幼便開始接觸布袋戲。王凱生父親、義興閣第三代團長王勇憲回憶,王凱生在幼稚園時期,便會到放置佈景、道具的樓層,自行搭臺子、放錄音機玩耍。「從小布袋戲就是我的玩具、家常、專長、興趣。」王凱生說著自身對布袋戲的熱衷。高中時期,雖不時會參與家中布袋戲的演出,但處於叛逆階段的王凱生開始接觸反叛的搖滾文化。他後來沈浸於搖滾音樂,開始自學吉他、與同學組樂團,時間皆被練樂器、寫歌等行程填滿。而當他看到布袋戲文化沒落,觀眾群流失,讓他對布袋戲的未來感到灰心。 義興閣掌中劇團第四代接班人王凱生自學音樂,堅持自己創作每部作品的音樂,避免音樂版權爭議,同時也幫其他劇團製作屬於他們的音樂。 圖/王凱生提供就在家族視布袋戲為黃昏產業,也不期望王凱生回來接下劇團時,他卻執意接手,「布袋戲沒有離開過我心裡,我也沒有離開過它。」大學期間,雖繼續音樂創作之路,但他也逐漸將所有心力投注在家族的劇團。他認為,沒有所謂接手劇團的時機點,也不是在特別的契機下所做的決定。接下劇團重擔的王凱生不斷尋找布袋戲的出口,「布袋戲不是有一個特定的樣子才叫布袋戲,我覺得它有很多無限發展的可能。」他開始大膽嘗試將自己所學的搖滾音樂加入傳統的布袋戲。兩者矛盾的元素,對王凱生來說卻是非常自然的融合,他闡述,布袋戲的技藝從小就已存在身體裡,而當成長過程修習的搖滾音樂,相互交融,內化成他獨創的「布袋戲搖滾音樂劇」。此創新之舉卻也被外界以「傳統」之名批評,王凱生回應,不應用傳統、創新二分法切割,他說:「過去的創新,保存下來變成傳統,那說不定我們現在做的東西,未來保存下來也變成未來的傳統。」他提到,他創作前會構思作品最後呈現的樣貌,再依據所需的元素注入相關內容,而不是為追求創新而創作。與時俱進 王凱生融入現代劇場經營模式為順應時代,王凱生改變義興閣在廟口「野台戲」的表演形式,轉入劇場演出,他強調,現在劇團注重創作,並持續推出原創的「年度製作」,藉以復興布袋戲的藝術價值。10年前,王凱生已開始主導義興閣的演出,他引進劇場的運作方式。因過去主演一般兼任團長、行政等工作,劇團以主演為核心,但是王凱生為了永續經營劇團,開始學習專業分工,設立製作人、藝術總監等職位,「這是必經過程,傳統劇團要存活下來,必須要有正規化的流程。」他補充,沒有系統化經營劇團,布袋戲將僅能停留在廟口。以往劇團經營模式單純,但是改為專業分工管理後,團員一時無法轉變模式。作品新穎的呈現方式,也使接受傳統訓練的演出者,無法適應角色的詮釋方式。王凱生無奈表示,當初僅是抱著喜歡布袋戲、搖滾樂的心情踏上這條路,殊不知執行時困難接踵而來。義興閣的創作夥伴、劇作家鍾欣怡卻肯定王凱生在劇團的努力,鍾欣怡說:「無論是創作形式或者演出作品本身,都更加精緻、嚴謹和自我要求的藝術高度,也有戲曲跨界實驗性的嘗試與突破。」 當家主演王凱生認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自己,他認為應該要積極學習,並且多接觸不同領域的人,抱持開放心胸。 圖/王凱生提供<b>布袋戲技藝無體制化教學 年輕藝師難培育「目前我這個年紀,真正有在線上演出的,全台灣下來十幾個。」王凱生說道。布袋戲門派相爭的日子已成歷史,目前若演出人手不足,各劇團便會互調人力支援。這也展示布袋戲面臨青黃不接的困境,而王凱生認為培養年輕藝師的困難為關鍵因素。 目前台灣的青年藝師為數不多,劇團的營運狀況難培養人才外,新血也不再投入傳統戲曲,所以目前在線上演出的演師、操偶師,大部分都是各劇團間相互支援。 圖/王凱生提供王凱生提到,布袋戲的技藝培訓一般仰賴家族傳承及師徒制,他說:「以前我是跟著家裡的人在演,我們不會說,來,我教你腳步、身段怎麼走。」過去布袋戲演出場次多,因此學徒跟在師傅身邊便能從演出自行觀察、揣摩。隨著場次日益稀少,環境變遷使年輕藝師無更多場域學習。相較其餘傳統戲曲,現今並無大專院校設立以布袋戲為專業的相關學系,無系統教學導致人才培養斷層。王凱生有感於此窘境,投入教學領域,開始家教、開設工作坊,讓更多人接觸這項技藝,「不管什麼樣的方式,我覺得只要讓更多人喜歡布袋戲,那就都好。」 目前沒有大專院校設立布袋戲相關學系,無系統化教學,也是傳承布袋戲的難處之一。 圖/王凱生提供
雲林國際偶戲節 國寶齊眾盼傳掌中技
生活
影音
第1660期
雲林國際偶戲節 國寶齊眾盼傳掌中技
2017-10-12
【記者李卓朗、曾楷傑雲林採訪報導】戲偶熟練地操弄於十指之間,再搭配上動感的電子音樂,「2017雲林國際偶戲節」於七日熱鬧登場。今年除了安排在地布袋戲團同場較勁外,也邀請國外偶戲團體登台表演,要向民眾宣揚偶戲文化的價值。雲林縣文化處科員張佳皓表示,今年「偶戲節」較多國際交流,將台灣或雲林的在地團隊帶到各個國家的國際偶戲節做展演。開幕當天規劃踩街嘉年華,也邀請雲林在地學生和大學社團一同參與,踩街團體Cosplay成布袋戲角色,華麗裝扮吸引民眾目光。隊伍當中還能看到外國學生揮舞國旗,讓活動氣氛high到最高點。另外,參加踩街的東海大學布袋戲研究社COS組組長陳美儒認為,其實布袋戲裡面蘊含了很多內涵,包括劇情的編排、包括喜歡中文,還有喜歡劇中角色。布袋戲文化發展至今已超過百年,但在國內外影劇蓬勃發展之下,年輕族群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越來越少,導致技藝失傳,布袋戲產業也逐漸落寞。對於年輕族群較少機會接觸布袋戲,雲林布袋戲館館長楊日申認為,部分年輕族群一開始就設了門檻,「因為不懂布袋戲文化,所以會排斥這種傳統文化。」雲林國際偶戲節舉辦至今已將近二十個年頭。今年特別頒發偶戲貢獻獎,給台灣布袋戲界的四位大師,除了表達對傳統風華的敬重,也希望能將掌中技藝延續下去。布袋戲界大師鍾任壁說:「這麼好的布袋戲、歌仔戲,這個如果沒有了,我覺得太可惜。」活動為期八天,共有123場表演,透過本土與國際團隊的藝術交流,讓民眾體驗到偶戲的魅力,也希望能將布袋戲文化重新發揚光大。https://youtu.be/TVmLCzRmjA4
多元媒材入偶戲 盼領青年共傳承
生活
第1660期
多元媒材入偶戲 盼領青年共傳承
2017-10-11
【記者林曉榆雲林報導】「雲林國際偶戲節」7日熱鬧登場,除了有國外戲偶團體的助陣、不同媒材與布袋戲的結合,中部四間大學的學生更親自參與遊行,將布袋戲的熱鬧氣氛散播雲林街頭。藉由多元的表演形式,希望喚起民眾對偶戲的熱忱。 東大布袋戲研究社學生希望藉此次遊行,將社團推廣出去。圖/林曉榆攝踩街開始前便有許多民眾在街道旁卡位,想要拍下精采瞬間,而東海大學布袋戲研究社的角色扮演便是民眾的焦點之一。五名成員分別扮演《霹靂布袋戲》與《金光布袋戲》中的角色,舉起手中的武器,搭配眼神與表情的變化,詮釋角色的神韻。扮演戢武王的陳美儒說:「因為喜歡看布袋戲而對角色產生憧憬,再加上有表演的慾望,才會想要扮演成自己喜歡的角色。」陳美儒表示,這次遊行是難得的機會,希望能藉此提升社團知名度。但她也坦言,遊行時不僅要身穿兩三件以上的戲服、戴假髮,甚至要拿道具在街上走超過一公里,對角色扮演來說是體力上的挑戰。 鄒榛樺帶著自創戲偶,邊操偶邊遊行,展現大學生熱情。圖/林曉榆攝東大以角色扮演詮釋布袋戲,其他大學生則帶著約三公斤重的戲偶,展現操偶的技術。嶺東科技大學布袋戲研習社社長鄒榛樺帶了三尊布袋戲偶,與八名社員參加踩街。她說,圍觀民眾多,「有一種在走星光大道的感覺。」小朋友的反應對她而言也很新奇,「有的小朋友看到以後很害怕,一直躲在家長後面」,她還特地拿戲偶與車內小朋友握手。 「戲偶大會師」邀請各地偶迷將偶帶到會場,精緻戲偶吸引民眾拍照。圖/林曉榆攝除了遊行,當天更邀請各地民眾帶來戲偶,舉辦戲偶大會師。負責人方志銘表示,現在戲偶迷的年齡層逐漸下降,收藏戲偶已不再只是老一輩的事。現場的戲偶做工精緻,鄒榛樺認為有些戲偶只要設定好姿勢,不用操作便彷彿具有生命力。她也談到,布袋戲與動漫的結合,能吸引年輕動漫迷接觸布袋戲,甚至加入社團。 操偶師操做戲偶,與真人扮演的魔王子展開人與戲偶的打鬥。圖/林曉榆攝「異業結合」也是今年的另一個重點。開幕式壓軸邀請了「霹靂布袋戲」與「咚咚舞蹈團」,創造布袋戲與現代舞蹈同台的可能性。不同於傳統布袋戲表演,由真人扮演的反派角色魔王子與戲偶在舞台上激烈對峙,舞者身穿黑衣,手拿紅色旗幟,在舞台上來回奔跑,塑造緊張刺激的氛圍。民眾吳淑貞說,平常較關注舞蹈表演,但沒想過舞蹈可以和布袋戲結合,覺得很新鮮。她也認為布袋戲應該結合不同文化的元素,讓布袋戲變得更精彩。雲林縣政府文化處科員張佳皓表示,每年的活動都在持續轉型,嘗試突破傳統框架,並找回流失的布袋戲觀眾。藉由遊行、戲偶大會師與以布袋戲圖騰彩繪的車輛等較貼近年輕世代的形式,希望攏絡年輕人,將傳統傳承下去。
傳統技藝遇困境 誰「掌」握布袋戲未來?
藝文
專題
第1650期
傳統技藝遇困境 誰「掌」握布袋戲未來?
焦點
2017-04-28
【專題記者張寬逸、楊進傑、張碩、鄭雅方、黃慧文綜合報導】「回憶迷惘殺戮多,往事情仇待如何?絹寫黑詩無限恨,夙興夜寐枉徒勞。」這四句詩號,你知道是誰的開場白嗎?說起布袋戲,很多人會想到電視布袋戲中黃俊雄所創作的史豔文與藏鏡人,但傳統的角色你會想起誰?。傳統布袋戲在新媒體收視習慣衝擊下失去了觀眾,選擇轉型的霹靂布袋戲則因善用新媒體特點多角經營,獲利頗豐。傳統布袋戲團在時代的變化下該如何走出新方向,讓民眾繼續認識悠久的傳統技藝。 台北木偶劇團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表演,圖為「定海神針」中孫悟空尋找金箍棒的橋段。 圖/鄭雅方攝為收入煩惱 專業傳統戲團難生存操偶師認真的操縱著戲偶,掌中的俏皮角色-孫悟空靈動的跳躍,搭配上角色的獨特口白,台下觀眾彷彿進入了戲中的世界,聽著現場的傳統樂演奏,與主人公一起經歷了刺激的探險。這是台北木偶劇團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表演「定海神針」,配合著政府的「三大焦點計畫」,台北木偶劇團得以駐點表演兩個禮拜,讓所有觀光客看到這項技藝。只不過,台北木偶劇團團長林永志表示,這樣的機會不常有,平時劇團還是得為收入煩惱。霹靂布袋戲操偶組現場指導林奎協也指出,有些傳統布袋戲成員因為劇團收入無法支撐生活,甚至需要至飲料店打工補足開銷。傳統布袋戲產業目前面臨兩個困境:收入不穩定、缺少觀眾和平台。其中戲團收入不穩定是讓想學習的人卻步的最大因素。如今傳統布袋戲可以分為純商業場和文化場兩種。商業表演大多是廟宇酬神的野臺戲表演,卻由於戲班數量過多,同業惡性競爭的狀況不斷發生,昇平五洲園布袋戲團長林政興表示,來廟宇的民眾多半不會停留觀看布袋戲,「沒人看戲,就不會有人在意表演的品質。」台北木偶劇團團長林永志也坦言,以前的布袋戲還要依據角色行當分音(改變說唱腔調、方式),但現在的廟口野台戲口白都錄好了,操偶師只要拿起戲偶就是一齣表演。素質差的戲團不斷增加,有表演台、錄音帶和戲偶,一個人即可完成所有演出。相較於收費較高的專業戲班,多數廟宇會選擇便宜的,使原本傳統布袋戲「一口道盡千古事,十指弄成百萬兵」的特色,在商業表演中失落不少,廟口的布袋戲已漸漸成為形式上的需求,缺乏了傳統藝術的色彩。雖然以保存傳統為目的的劇團仍然存在,但他們做一場完整的演出,成本最少需要約新台幣兩萬元,相當於商業表演酬勞的兩倍,因此廟宇較少請這些傳統劇團。而他們就算到藝術中心表演,場地費、水電費等成本還是讓劇團入不敷出。從電視到手機影音收視的新技術快速發展,早期大家搬張椅子到巷口觀賞野台布袋戲的習慣早已消失,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學習一項「看不到未來」的技藝。當技藝缺少了中生代的支撐,布袋戲的藝師年紀大多已經五六十歲,如此的斷層讓傳承更加困難。林永志指出,當年輕人想學習時,藝師卻老了,而老藝師不常演出,年輕人更沒有辦法學到精隨。他比喻,傳統技藝若只用「說」的傳承,就只會有「皮」沒有「骨」。唭哩岸布袋戲團團長莊研誼指出,目前布袋戲的觀眾不多,表演平台也少,整體環境僧多粥少。昇平五洲園團長林政興也表示,以前廟宇每逢農曆七月會請戲團對公墓演普渡戲,讓學徒有很多練習機會,不過這些機會也隨著習俗式微而一一消失。 昇平五洲園布袋戲團長林政興(中)邊操偶邊唸口白,堅持傳統的表演方法。 圖╱昇平五洲園布袋戲團提供&nbsp;創新下不失傳統 霹靂布袋戲多角化經營與傳統布袋戲相比,影視金光布袋戲(以下簡稱影視布袋戲)則有著不一樣的光景,影視布袋戲是因應電視出現,經過一段時間改良過後的布袋戲,包括霹靂、金光、天宇、神魔等等都是影視布袋戲的一員。電視出現後的幾年間影視布袋戲蓬勃發展,以經營良好的霹靂布袋戲為例,民國50年代,自野臺戲起家的黃俊雄推出電視「雲州大儒俠」系列,並在台視創下收視率97%的佳績,可見觀看影視布袋戲成為了當時許多民眾最主要的娛樂方式。民國81年,「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大霹靂節目錄製有限公司」創立後,布袋戲進入錄影帶市場,並逐漸開始在有線電視頻道播出。為了在電視上演出的效果,影視布袋戲的戲偶也漸漸從傳統的30公分高,演變成如今的70~80公分高。並且,不同於傳統布袋戲的現場配樂,影視布袋戲以後期製作的方式加入音樂、特效,靠著華麗的燈光及鏡頭,讓觀眾穩定成長,甚至於民國100與104年分別推出兩部電影,積極開拓市場。去年霹靂布袋戲也與日本知名編劇虛淵玄合作推出「東離劍遊記」,引起熱烈回響。在日銷售的藍光光碟第一卷剛開始販售時,許多店家鋪的貨還一度賣光,需要補貨。不僅如此,他們持續出版漫畫、小說,舉辦交響音樂會,甚至結合資訊時代潮流,和遊戲公司合作,推出多款手機遊戲。儘管影視布袋戲發展順遂,卻難以幫助傳統發展,因為兩者有很大的差異。台北木偶劇團團長林永志表示,傳統布袋戲注重現場口白和配樂;影視布袋戲則強調聲光效果和鏡頭剪接。唭哩岸布袋戲團團長莊研誼也指出,傳統布袋戲是現場表演,沒有重來的機會,並且因媒介的不同,表演風格也有所差別,兩者就像「現場的舞台劇跟電視劇」。霹靂布袋戲操偶組現場指導林奎協也分析,傳統戲偶高度只有約30公分,影視布袋戲的戲偶則約70公分,為了製造效果還會吊鋼索、做眼部特寫、加電腦特效,很難與傳統做結合。另外,傳統布袋戲無論是接政府、學校邀約,或以廟會為場地的表演,要觀賞都得親自前往表演場地,客源拓展不易;影視布袋戲則是只要透過家中電視即可觀賞,想要舊戲重看也能在便利商店購買光碟收藏,與傳統相比較為方便。雖然傳統和影視布袋戲在技術操作和營利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林永志認為,不論是哪一方都須具備傳統底子。除此之外,新型的公司高層多由傳統藝師擔任,整體發展還是不會離傳統太遠。霹靂布袋戲的董事長黃強華在《經貿透視》的採訪中曾提到:「霹靂今日的創新將是台灣布袋戲明日的傳統。」對創新與傳統提出了新的想像。林奎協指出,影視布袋戲也是以前的布袋戲發展過來的,未來布袋戲發展可能更多元,他認為霹靂與日本合作之後,不但開發了新的動漫迷收視族群,用日語演布袋戲也突破了過去語言上的隔閡。&nbsp; 影視布袋戲偶身長約為70~80公分,且雕工較精細,而傳統戲偶身長約為30公分,操作相對容易。 製圖╱張寬逸 霹靂片場製作過程,工作人員結合攝影、燈光及電腦特效創作布袋戲。 圖╱取自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政府提供平台 盼改善傳統布袋戲環境為了鼓勵致力於推廣和傳習的劇團,政府近幾年也提供了補助案申請機會,但有戲團表示政府未有一個好的審核方式,且補助也常分配給較知名的戲團。對此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碩士黃菁霞在其碩士論文《小型布袋戲團經營策略之研究—以來來布袋戲劇團、雲林五洲小桃源劇團為例》中指出,政府應公開透明化的補助政策,並考量選用跨學界的專家學者以及有實務經驗的操作學者作為審核人員,另外,政府也應追蹤獲得補助的團體,在其公演時邀請學者專家前往觀賞,一方面施加壓力,一方面也可以提供意見給劇團,讓劇團有改進空間。除了政府補助之外,昇平五洲園布袋戲團長林政興表示,團內人才的精進也很重要,藝術表演要與時俱進,早期民情純樸,觀眾對布袋戲的內容要求不高,但現在專業人才增加,不論是舞台設計、燈光、編劇、操偶技巧及口白都有人專門研究,因此做傳統和影視的劇團都需要不斷進步,才不會被時代淘汰。以台北木偶劇團為例,他們每年會做一齣適合親子觀看的現代劇,以創新的方式向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推廣布袋戲。黃菁霞也提到,劇團可以透過異業結合拓展發展空間,與社區發展協會和學校社團合作,讓社區在地化、學校多元化。「要把這個環境改善了以後,想進來的人才會越來越多。」唭哩岸布袋戲團莊研誼認為應優先改善整個大環境。政府可以固定舉辦各布袋戲團共同表演的活動,增加觀眾的同時,也激起各布袋戲團的競爭心,進而產生良性循環。為了將這項技藝推廣至更廣大的群眾,莊研誼也盡可能找機會到校園演出,透過學校社團讓學生接觸布袋戲,期望讓更多人產生興趣,進而接觸、甚至投入這個產業。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吳明德也表示,未來學校若能固定開設欣賞課程或帶隊參訪的活動,才能讓布袋戲的發展更長遠。透過這個方式,可以從小培養孩子對傳統技藝的興趣,將來才會有越來越多人了解觀賞布袋戲的樂趣。 唭哩岸布袋戲團與立農國小合辦布袋戲研習營,在校園推廣傳統文化。 圖╱唭哩岸布袋戲團提供吳明德教授分析,影視布袋戲提高了布袋戲的能見度,政府應順勢推動傳統布袋戲的傳承。傳藝中心今年針對傳統技藝的推展、技藝人才的表演機會等問題,提出「三大焦點計畫」,透過提供舞台解決過去藝生畢業後缺乏表演機會的窘境。「讓他們有固定的收入就可以專心地繼續習藝,精進自己的技藝。」三大焦點計畫承辦人楊純純表示,讓藝生在傳藝中心表演,不僅能展示傳統技藝給民眾,也提供藝生就業機會,不需要另找副業維持生計,而無法專心在技藝的練習。對於並非國家指定藝師與藝生的民間劇團,傳藝中心也有所規劃。楊純純指出,目前民間劇團多由傳藝中心指定邀約演出,但若是三大焦點計畫持續下去,也不排除讓民間傳統劇團自行向傳藝中心提出計畫書,再從各劇團的計畫書進行篩選,讓表演更佳豐富,吸引更多人觀賞。政府提供平台和補助讓戲團競爭進而產生創新,戲團透過異業結合拓廣發展空間與民眾的知名度,如此一來,即使時代在變,傳統技藝仍能永續傳承。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