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飛蚊症成社會現象符號 《昏飛》探討資訊氾濫現況
藝文
第1800期
飛蚊症成社會現象符號 《昏飛》探討資訊氾濫現況
2024-11-22
【記者黃詠欣台北報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生陳俊先創作短片《昏飛》,以飛蚊症為符號影射現代的資訊氾濫,如同飛蚊般充斥生活。作品入圍2024金馬影展華語首映單元,並於17日在台北信義威秀影城首映。 《昏飛》講述一位罹患飛蚊症的舞者在聽取醫生建議後,相信食用鳳梨可以改善病況。陳俊先表示選擇飛蚊症為主題去敘述,是因自己從小就有嚴重的飛蚊症,「當我想好好放鬆享受一些風景時,它往往會跑出來以致我會分心。」陳俊先將飛蚊症會看見物體漂浮的症狀,結合人們難以擺脫資訊氾濫的社會現象,讓舞者隨意擺動姿勢表達無力感受。當代表演藝術家、主演阿爾伯特·加西亞(Albert.Garcia)表示,在拍攝當下並沒有事先排練舞蹈,而是自己內心想著各種刺激的感受,直接展現身體反應。 提及為何取名《昏飛》,陳俊先分享當蚊子在交配時,聚集一團的現象叫做「婚飛」,此外,由於片中角色為男性,故陳俊先刻意將女字去除。「我會偏向把飛蚊症當作是一個負面的東西。」陳俊先嘗試藉由《昏飛》提醒人們要對資訊保有判斷能力,並在片中加入曾真實發生的假新聞,使片中的醫生向舞者建議食用鳳梨緩解症狀,導致其病情毫無進展,以此強調查證的重要性。 陳俊先表示《昏飛》沒有事先寫好劇本,而是在有初步概念後兩人現場即興創作的作品。因此,陳俊先拍攝許多沒有相關性的素材,透過影像視覺和聲音的搭配,使觀眾在看影片時,彷彿也能體驗到飛蚊症的不適。陳俊先舉例電影開場時閃爍與背景過曝的畫面,便是以病人的主觀視角出發,表達醫生用手電筒檢查眼睛的樣子。 就讀北藝大電影創作學系的研究生林靖珊認為,「《昏飛》表達你愈想看得清楚,這些東西就會愈阻礙你,好像導演在問你,你看到的東西是真的嗎?」讓林靖珊反思是否自己能在現實生活中分清楚正確的資訊。為此,陳俊先說:「網路時代有很多東西讓我們分心,我們無法專心的去好好生活。」他期許,觀眾看完《昏飛》後能更專注在生活。
北藝大學生尋自製電影曝光機會 辦《放映自治》謀未來發展
生活
第1769期
北藝大學生尋自製電影曝光機會 辦《放映自治》謀未來發展
2022-10-27
【記者鄧芯怡台北報導】黑暗的電影院内,播放著一部部學生自製電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學生於21日至29日,在北藝大藝文生態館K101電影院舉辦《放映自治第二季》。放映會分為四個場次,共播映六部來自不同學生導演的作品。《放映自治第二季》的團隊成員皆為北藝大學生,因此他們將每一季放映會的首站地點設於北藝大,希望能先與最親近的人們分享他們的作品。放映會分為《著迷》與《沈醉》兩單元,團隊解釋說:「《著迷》單元的三部短片在現實環境下發揮創意,《沈醉》單元是三部較為奇幻,帶給觀眾幻想空間的短片。」《著迷》單元包含北藝大學生導演彭以恩的《誰偷我鞋子?》和張健笙的《群居動物》。前者描述一個女孩被赤腳跳舞的女孩吸引,在一探究竟時不小心睡著,夢見自己的鞋子被偷走而開始尋鞋,天馬行空的劇情勾起觀眾的好奇心。在後者的電影中,主角和租屋處的室友們一起等待水電工,卻意外將陌生人帶入家中,但室友們不但沒將他趕走,反而一起玩樂,荒謬劇情和詼諧對白讓現場觀眾笑聲連連。 電影播映完畢後,《放映自治第二季》的籌備團隊在電影院前方和觀衆們進行對談。 圖/鄧芯怡攝放映會播放的電影都是學生導演們獨立完成的作品,不在課程規劃內,因此無法放映於課堂上,他們決定另尋方式讓作品被看見。「如果沒有地方可以放映我們單純因為想拍片而產出的作品,我們將得不到回饋,而且會很匱乏。」導演張健笙分享。團隊們想藉放映會鼓勵觀眾關注學生自製電影,導演兼主持劉大為表示雖然每場放映會的觀眾都不多,但看到累積的觀眾人數都在增加,就已經很滿足了。 《群居動物》導演張健笙在映後座談上分享他編寫劇本及拍攝電影的心路歷程。 圖/鄧芯怡攝「這類型的獨立放映會可以給導演們更大的發揮空間,而且沒有傳統影展在選片和播映順序上的特別設計,我可以更自在地觀看電影。」對電影感興趣的輔仁大學學生侯郁安指出這場放映會不像一般影展設定特定主題,讓播映的影片內容更多元及自由。他非常喜歡這次放映會的電影,也表示更願意支持類似的獨立放映會。「我們想要讓大家知道忠於自我,但跳脫傳統技術要求的電影也可以很好看。」導演張健笙補充,團隊希望放映會能讓大眾看到創新題材的電影,也希望能吸引到更多觀眾和電影工作者,提供獨立電影更多發展機會。 籌備《放映自治第二季》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學生導演們於受訪後拍攝合照。 圖/鄧芯怡攝
南方影展凝聚台南電影人 首增學生獎鼓勵新銳創作
生活
第1767期
南方影展凝聚台南電影人 首增學生獎鼓勵新銳創作
2022-10-05
【記者陳孟樺台南報導】昔日幽靜的大南門城如今擠滿攤商與民眾,所有人準備迎接今年的電影盛會。2022南方影展於 1 日舉辦套票首賣日派對,市集攤販圍繞城門開賣販售,影展代言人余佩真也來到現場和民眾共襄盛舉。 前來參與的民眾站在售票處前,積極詢問第21屆南方影展相關資訊。    圖/陳孟樺攝睽違兩年,南方影展今年再度回到實體影廳舉辦,首賣日派對為 11 月的影展放映週暖熱場子。民眾除了在喜愛的攤位上消費,許多人也早已準備野餐墊在城內的草地上,等待余佩真現場演唱作品,她甚至邀請粉絲合唱自己的熱門歌曲《甘吧爹ㄋㄟ 》,逗得大家拍手叫好。 第21屆南方影展代言人余佩真現身首賣日派對,為現場觀眾表演歌曲。   圖/陳孟樺攝本屆南方影展另一項矚目焦點則是新增設的南方學生獎,影展競賽統籌楊珂溦表示,南方團隊發現近年影展界能夠入圍到大型影展的新銳導演們,都已是擁有較多資源的人,因此南方影展秉持一貫的「南方精神」,希望盡力為資源更少的獨立電影創作者,提供嶄露頭角的機會。談及學生製片的困境,本屆入圍的學生導演劉行坦言,經費就是最大的問題。影展的藝術總監黃柏喬也說:「有些創作題材冷門,形式特殊、前衛,或者是很實驗的,這些不是不好,但申請補助時就可能會卡關。」所以影展團隊收到影像平台「其中短片頻道」的資金補助後,彼此便積極合作以幫助獨立創作者。導演贏得影展競賽能獲得獎金,不過劉行指出,參加影展更是為了曝光度,「影展就是他們可以跟觀眾交流的地方,拍完片要有觀眾啊,因為這種短片又不會上院線,所以影展是他們唯一可以讓觀眾看到的途徑。」同樣入圍的導演楊竣宇也說:「拍攝作品本身就是我想講一個故事、想告訴大家這一段經歷。」這兩位導演即將迎來第一次映後座談,期待能與現場觀眾交流想法,以供未來製片參考。套票首賣日是南方影展的傳統,「看到老粉絲每次都覺得很感動。」楊珂溦開心地笑著說道。除了影展粉絲,現場攤商們也早成為過去幾屆首賣日派對的熟面孔。黃柏喬點頭補充道,相較大規模的金馬影展,南方影展最多就二十年,「可能就沒辦法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但我覺得就是慢慢做吧,像人脈的建立一樣慢慢累積。」他們認為,南方影展深耕在台南地區,齊聚一群關注電影的人,拉近導演與觀眾的距離,更是南方影展存在的特殊意義。 入夜後,主辦方為首賣日派對準備露天電影院環節,草地上聚集許多等待電影播映的民眾。   圖/陳孟樺攝<br style="font-weight: 400" /><br style="font-weight: 400" />
新聞攝影展映社會百態 激發青年反思影像價值
生活
第1757期
新聞攝影展映社會百態 激發青年反思影像價值
2021-11-18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舉辦的「202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作品展」於11月2日至12月5日於中華文化總會城南空間NO.1展出。活動以「隔離年代」為題,展出人們在這大疫之年所拍下的新聞照片,完整回顧去年的重大事件。「在這個資訊片面化的時代,辦比賽更能有系統性地整理這些圖像。」台灣新聞攝影協會理事長莊坤儒表示,這個展出不僅是為了向外宣傳新聞攝影的重要性,且也想傳達「新聞攝影並不只是配圖」的概念。他認為透過這樣的展出方式,使好的作品呈現在大眾眼前,更能成為投入相關領域的青年族群一個努力的目標,也鼓勵他們進行嘗試。 202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以「隔離世代」作為主題,呈現疫情時代的「新日常」。 圖/黃亭茹攝「整體來說青年(近年)投件的數量並不多。」談及青年從事新聞攝影的現象,長期投入台灣新聞攝影協會工作的鍾宜杰表示,這並非青年族群不熱衷於新聞攝影,「更可能是青年不知道這個獎項或不知道新聞攝影是什麼。」他認為,絕佳的照片不會因為身份而有所不同,他提及去年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生的獲獎作品,以此鼓勵​​各式各樣的人們投件。 台灣新聞攝影協會理事長莊坤儒稱此次以三角錐狀的設計呈現年度最佳新聞作品集,為最重要的代表。 圖/黃亭茹攝今年擔任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的評審沈昭良平時在各大專院校教授攝影技術,他分析為何人們投入新聞攝影的意願不如以往,「這是大環境中新聞媒介的萎縮。」而對於如何強化新聞攝影工作的拉力,他認為,此次展出提供觀者來自新聞現場最即時的反饋,觀展青年若平時就有接觸攝影,在觀看作品的過程中除了認識社會議題,更能重新反思攝影的影響力,提升其投入新聞攝影的意願。 此為網路影音新聞專題類第二名的《被偷走的人生 周子飛囚籠去來四十年》,於展區中特別設置的視聽室內放映。 圖/黃亭茹攝投稿本屆比賽、目前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的王崴漢熱衷新聞攝影,「我喜歡用照片說故事,希望能透過影像紀錄不為人知、觸動人心的場面。」他相信,新聞攝影能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打動讀者,促使更多讀者們關心社會議題。「身為攝影記者,希望拍攝的影像能夠吸引閱聽者去重視,閱讀其中報導的內容」,本屆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記者王漢順同樣認同新聞攝影的價值,他期望這次展出能讓人們反思影像的閱讀方式,進而建構自己對新聞真相的觀點。&nbsp;
沒有白恐的平行時空 攝影展還原受難者人生
藝文
第1734期
沒有白恐的平行時空 攝影展還原受難者人生
2020-10-28
【記者石學儒綜合報導】他站在譜架前,揮舞著手中細長的指揮棒享受耀眼的聚光燈,如果沒有白色恐怖,這可能是高英傑的人生。團隊「夏和光影像有限公司」於24日起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紀念園區舉辦攝影展「平行人生」,透過想像受害者身處沒有白色恐怖的平行時空,與他們如今受難後的模樣形成對比,再度刻畫白色恐怖的歷史痕跡。 幕簾下的他穿著大衣,手中握著「壁」的劇本,如果沒有白色恐怖,那他的人生會是什麼顏色的呢? 圖/平行人生團隊提供拍攝前,團隊訪問13位受難的長輩及家屬,再以他們遭受劇變前的生活為模型,建構他們在平行時空的另一個樣貌。展中出現的海軍上校、國小老師等皆在展出的兩張圖像中分別呈現不同的狀態,既如今的樣貌與團隊想像他們在另一個時空的樣貌。觀展民眾、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的梁小明(化名)表示,他原先質疑展覽的意義,但觀展後,他看到受害者過去雖具政治犯的身份,但他們原對自己人生也有期盼,「(展覽這麼做)更去還原他們每一個人真實的樣貌。」漸層的藍綠色背景帶著顆粒,像是一片透著光的海洋,細長的標準體「平行人生」書寫在展覽主視覺上。「他會講得很雲淡風輕,但他們在過的那幾年都是很不愉快的。」團隊擔任平面設計、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學生陳又瑄訪問受害者後提到,受難的長輩在口述回憶時總是雲淡風輕。因此,他希望透過細長的標準體,呈現受害者與其家屬輕描淡寫的語氣,而佈滿顆粒的畫面,則比喻白色恐怖的回憶對他們來說是「深邃且不平滑的」。但他設計的主視覺在觀看上像是透著光,代表希望。 兩位長輩帶著童趣的語氣爭論照片中的桌子是不是真的會出現在校長室裡。 圖/石學儒攝影像中的高金郎披著西裝外套,手上握著「台灣之聲」的麥克風,這是團隊想像他在平行時空的另一個樣貌。因為一部電影而被捕入獄的他,如今出獄後仍在新聞業界奮鬥。不同於教科書概況地描述歷史,受難者的模樣在展覽一個個被刻畫出來,陳又瑄表示,聽著高金郎長輩分享過去的夢想和經歷,他感觸地說:「歷史課本是不會紀錄最深刻的那部分,展覽是以一個個體來跟我述說這些事情。」 高金郎在平行人生裡是個媒體大亨,在現實中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新聞人,在民眾日報等報紙刊物當任過記者。 圖/平行人生團隊提供&nbsp;團隊想像其中一名受難者高英傑在平行時空是一名指揮家,並在展出的影像前擺放一根指揮棒。陳又瑄解釋,這是為了讓觀展民眾能夠有媒介想像團隊當時拍攝現場的畫面,體驗他們與長輩們互動的感受。觀展民眾黃意淳說:「團隊沈浸未來的想像,將這個元素放入,可以看到更多這些前輩的內心世界,而不是只有看到他們經歷的這段(白色恐怖)。」展覽希望再度呈現台灣歷史,團隊攝影師黃約農補充地說:「這個計畫不是一個單純的攝影展,我們定義它是一個楔子,我們必須要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任務。」攝影展主角之一、白色恐怖受害者楊國宇則希望透過轉型正義,正視被掩蓋的歷史,並以此為鑑。 「平行人生」開幕記者會,邀請到參與拍攝的白色恐怖受害者與家屬到場,與現場觀眾分享與討論過去的那段歷史。 圖/平行人生團隊提供
機械手臂喻消費文化 投影展示無限慾望
藝文
第1710期
機械手臂喻消費文化 投影展示無限慾望
2019-10-23
【記者林琬蓉桃園報導】邁入第三屆的桃園科技藝術節,其中一件作品〈U+617E.∞〉,由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新媒體藝術碩士班的江俊毅、就讀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碩士班的黃國斌與新媒體藝術家詹嘉華共同合作,於桃園展演中心一樓展出。「U+617E.∞」意思是慾望無限(註1),旨在探討人類慾望和過度消費等議題。江俊毅說明,機械手臂曾經出現在系上的畢業製作,讓他進一步思考機械手臂作為藝術表演的可能性。作品使用三台機械手臂作為表演者,將影像投影在空間的各個角落,並加入聲音與燈光效果,將科技與藝術結合,讓觀眾置身介於虛擬與實境的空間中。三位作者期待透過表演,使觀眾能省思現代商業機制和不必要消費所衍生的資源浪費問題。註1:U+617E為「慾」字的國際碼(Unicode),符號∞代表無限大。 三台機械手臂置於PC角浪板之後,中間的機械手臂掛著箱子,比喻購物所收到的包裹;左右兩台機械手臂裝設投影機,配合機械手臂運作,可在不同角度投射影像。 圖/林琬蓉攝作品腳本由三人共同討論、設計,由江俊毅負責硬體、黃國斌負責軟體、詹嘉華負責影像,表演整合三人各自專長呈現。三台機械手臂置放在投影用的PC角浪板(註2)後面,位於中間的機械手臂吊掛箱子,代表消費者透過網路購物所收到的包裹,左右兩台的機械手臂則裝設投影機,以機械手臂控制投影機的投射角度。黃國斌表示,他花許多心力在程式設計上,如何以電腦連動三台機械手臂讓他費不少心思。註2:PC角浪板具有高透光度、容易反射光線的特性,因此作者以此材料作為投影使用。 作品結合科技與藝術,整合三位藝術家各自的專長,創造令人目眩神迷的奇幻世界。 圖/林琬蓉攝投放的影像中出現許多品牌標誌,表達現代人崇尚名牌的現象。接著,畫面有大量運動鞋、化妝品等貨品堆積成山,暗示人沈迷於物質生活,無法克制消費慾望。結尾選用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等文學作品的句子,說明人活著似乎就得與痛苦共生共存,而購物行為或多或少能減少痛苦,帶給人類幸福感。三位作者皆有感於當代社會消費主義竄行的現象,人類追求物質生活的慾望難以滿足,過度消費造成大量生產、浪費,三人希望能透過作品探討購物行為帶來的正面與負面影響。詹嘉華笑說:「我自己也常會不小心買太多,可能一大部分都是不需要的東西。」 觀眾沉浸於藝術家所創造的藝術世界中,彷彿置身於虛擬與實境之間。 圖/林琬蓉攝參觀民眾、就讀實踐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英語學士學位學程的陳子琪提到,從沒想到機械手臂也能如此運用,聲光效果引人入勝,讓人想繼續看下去。觀眾陳志霖則認為,看到熟悉的品牌標識、商品生產與運送流程出現在畫面,不難聯想到資本主義與工業化生產的情況,以及大量製造、過度消費的議題。
從觀景窗看世界 《unDifferent》拍出文化尊重
藝文
第1686期
從觀景窗看世界 《unDifferent》拍出文化尊重
2018-11-01
《unDifferent》是蜜菈在銘傳大學的畢業作品,並在該年度票選為前五名的優秀作品。 圖/蜜菈提供【記者林傑立綜合報導】「不要放棄任何一個能和與你完全不同的人認識的機會。」攝影集《unDifferent》中寫到。這是來自瓜地馬拉、目前就讀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的蜜菈(Camila Sáenz)的創作。蜜菈將兩種看似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照片兩兩並置,傳達「所有文化都應受尊重」的想法。從10月7日至11月13日在紅坊國際村展出。蜜菈的作品關注許多面向,其中女人與小孩常是蜜菈作品中的主角。其中一組作品探討「什麼是美麗?」將尼泊爾的婦女穿著紅色綴花的傳統服飾,拿著青色的提袋凝視遠方的照片,與兩位身穿紅黃披肩的肯亞女性,凝視鏡頭的照片組合。觀眾、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學生張家綸表示,尼泊爾婦女的照片令他感動,「就像蜜菈說的,世上沒有大家都覺得美麗的事物,也許真正的美是無形的。」 展覽中,蜜菈的照片多以兩兩並置呈現,傳達「不一樣都一樣」的概念,希望觀眾尊重多元文化。 圖/林傑立攝以小孩為主角的照片則圍繞在童年與快樂等主題。展場中的一組作品「什麼是快樂?」,兩張照片分別展現烏來原住民的孩子以一塊地毯在樓梯間玩耍,及瑞士的孩子爬上山頂眺望群峰。蜜菈說:「當我將相機對著孩子,他們總是微笑以對,但當人長大了就會開始對相機有戒心。」蜜菈想藉這兩張照片,說明人隨年紀漸增,得到快樂的方式已不如童年時單純。 蜜菈藉由將在烏來及瑞士拍攝到孩子的照片,思考「快樂是什麼?」的問題。 圖/蜜菈提供展場中有四張單獨呈現的照片,其中一張是在葡萄牙拍攝,一對父女身邊圍繞著手工藝品,在街邊下著西洋棋。蜜菈為這張照片註解「世界上最讓人快樂的事物從來就不是實體」,說明能帶給人真正快樂的是與人相處的時光,而不是物質的享受。紅坊國際村員工張悅安說:「看到畫面中的爸爸將自己對藝術的信念交給小孩,這讓我感受到和台灣不同的社會風氣。」蜜菈的紀實攝影之路,始於在瓜地馬拉當志工的經驗,他說:「攝影幫助我說故事,讓世人看到現實世界不同的面貌。」她表示,在瓜地馬拉有許多人未受教育,過著貧窮的生活。他希望能藉著攝影,讓更多人看見自己的家鄉並幫助他們。 蜜菈畢業於銘傳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並曾在尼泊爾與肯亞擔任攝影記者。 圖/蜜菈提供攝影集則是蜜菈大學時期的畢業製作,由於攝影集在台灣印製,因而被紅坊國際村負責人羅瑪.梅塔(Roma Metha)看見,羅瑪認為,密菈的照片不批判文化差異,而是欣賞不同文化。羅瑪深受「不一樣都一樣」的概念吸引。因此邀請蜜菈參加紅坊國際村《藝術對畫》計畫。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蜜菈的作品。 《unDifferent》中記錄了蜜菈四年間在33個國家遊歷的經驗,其中的文字內容是她旅行時的日記。 圖/蜜菈提供蜜菈表示,未來不打算再出版攝影集,因為他並不想靠著別人的肖像賺錢,而且四年的旅程已讓他探索到很多不同的事物。目前仍在就學的他,畢業之後將繼續留在台灣,思考如何幫助瓜地馬拉。
【專欄】陳蔚慈細膩觀察 透過鏡頭與被攝者共感
藝文
第1683期
【專欄】陳蔚慈細膩觀察 透過鏡頭與被攝者共感
2018-10-11
【記者徐卉馨綜合報導】以紀錄片《二十分》入圍第二十五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2018年台灣國際勞工影展,目前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研究所的陳蔚慈,在女影的座談會上,頻頻整理衣角,顯得緊張、青澀。「明明是《二十分》卻有三十二分鐘,拍的是男性卻入圍女影。」陳蔚慈自嘲地點出《二十分》特殊之處。訪談當天,陳蔚慈與女影座談時沉靜的一面不同,他展現熱情的一面,談話間手勢豐富,但仍維持一貫對世界細心的觀照,不時好奇地反問我的想法。成長於屏東的陳蔚慈,海洋是他作品中重要的主題,他從長榮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畢業後,先在國立屏東海洋生物館當了半年的導覽員,之後進入台藝大應媒所就讀,開啟拍攝紀錄片的契機。 關注海洋廢棄物議題,陳蔚慈常常一人一機便出發拍攝。 圖/陳蔚慈提供&nbsp;去年陳蔚慈在桃園城市紀錄片培訓計畫中,原訂拍攝致力於解決海洋廢棄物的「海湧工作室」與高月清的工廠合作,處理保麗龍的過程。然而,陳蔚慈發現高月清每二十分鐘就必須調整機具,時常工作整晚,長達一年半的生活作息被切割,深深影響高月清的日常。「跟著被攝者一起呼吸,自然就會找到故事的脈絡。」陳蔚慈想起桃園市紀錄片培訓計畫中,總導師吳乙峰傳授的心法,於是陳蔚慈以高月清工作時每20分鐘響起的鈴聲為線索,試著走入高月清的故事。 《二十分》劇照。高月清先生的工廠內工作環境。 圖/陳蔚慈提供「《二十分》開啟我對紀錄片的想像。」陳蔚慈透過於透澈的觀察,一步一步走近高月清,甚至探觸到他內斂的表情。「人類肢體距離、說話的語調、用字遣詞比較細膩的地方,對於拍紀錄片來說是很有用的。」當鏡頭需要更近一步,處理紀錄片情感時,陳蔚慈甚至會製作被攝者的生命年表,在腦海中構築出清晰的故事。擔任《二十分》英文翻譯的黃昕苡說,陳蔚慈藉由拍攝紀錄片了解他人,「他覺得每一個人就是一本書,他用這種方式在閱讀別人。」如何拿捏遠近之間,人與人複雜且流動的關係,是紀錄片工作者的重要課題。陳蔚慈也不斷反思被攝者、創作者、觀眾三者之間的角度與距離,「在拍攝時,把自己變成觀眾的角色,試著去質疑他們,我反而有的時候同理,有的時候質疑。」陳蔚慈也會嘗試跳脫創作者的視角,以觀眾的角度反思,使得紀錄片不單只是記錄,更是對現存的社會提問。由於拍攝紀錄片需要走入另一個人的人生,陳蔚慈隨時保持敏銳,體察鏡頭流動的距離。陳蔚慈說,創作時最大的困難是面對和被攝者之間關係的改變。陳蔚慈的好友,參與《二十分》剪輯的王暐婷無奈地道出對陳蔚慈的擔心,「他很容易一開始就釋出太多善意。」 由於不習慣鏡頭,陳蔚慈在相攝影機前仍然習慣以側臉面對。 圖/徐卉馨攝結束拍攝,關上攝影機,走出鏡頭後的陳蔚慈,拍攝專訪照片時,反而在鏡頭前抿著嘴、眼神不時迴避攝影機,如在女影座談會時的不自在。作為紀錄片工作者,在鏡頭之外,思考關係與情感的改變,如何走入,再走出被攝者的人生,是屬於陳蔚慈的練習題。如同陳蔚慈臉書上寫於《二十分》後的自述,「拍完後找不到理由走進去了,這等寂寞,就算是紀錄片拍攝者的職業傷害吧。」細膩的影像創作,來自深切地與被攝者共感、同步呼吸,陳蔚慈仍在與被攝者的遠近之間觀看、反思著。
以「歸屬」為題 雪大影展探討美國本土人權
國際
第1682期
以「歸屬」為題 雪大影展探討美國本土人權
2018-10-05
&nbsp;【記者黃俐榛綜合報導】美國紐約州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於9月26日起舉辦為期三天的影展——雪城大學人權影展(Syracuse University Human Rights Film Festival)。此影展為年度性活動,今年已是第16屆。本屆以「歸屬」以及「故事」為主題,探討美國人權的相關議題。&nbsp;雪大人權影展創辦初期,主要為探討南亞地區的人權問題。但今年除了國際議題外,也回頭檢視美國本土的人權壓迫事件。影展聯合主辦人羅傑.哈勒斯( Roger Hallas)教授指出,「我們希望學生對人權議題具有敏感性,並意識到這些問題不只發生於國外,它有可能就發生在你家後院。」他也補充,隨著雪大國際學生的數量逐年增加,影展的內容也應該反映這樣的趨勢,藉此提供一個「故事能被尊重、被聽見並得到平反」的空間。&nbsp;雪大人權影展的籌備期從1月開始,陸續蒐集今年冬季以及春季各大影展的得獎作品,篩選出五部符合主題的影片。哈勒斯教授也提及影展都會尋找不同於以往的題材以及國際關注的議題,例如難民問題。&nbsp;在9月26日開幕之夜播放了影片〈The Sentence〉,此片探討《美國毒品禁制政策》中強制最低刑期(Mandatory Minimums)造成的弊病,以及美國監獄監禁人數過多(Mass Incarceration)的問題。紀錄片敘述導演魯迪.華爾德斯(Rudy Valdez)的姐姐因連帶被捲入毒品案件而入獄監禁長達15年。這項判決使她錯過了孩子的童年,對家庭造成莫大的傷害。數屆的參與者南西契夫.羅德斯(Nancy Keefe Rhodes)認為,強制監禁政策是個廣受重視的議題,本屆影展能夠有所呼應,十分具有教育意義。&nbsp;秋季是雪城舉辦影展的高峰期,雪大人權影展則是其中最多人參與的活動之一。除了播放影片之外,影展也安排映後座談會開放參與者與主講者交流。參與影展、雪大廣播電視學系畢業生安吉.艾德哈曼(Engy Adham)說:「看完〈The Sentence〉後我非常激動,導演的真誠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很打動我。」她也談到,紀錄片可以為世界上的不平發聲,「有力且珍貴。」 影展首映當天聚集了許多民眾以及學生一同來交流並探討人權議題。圖/雪大人權影展提供&nbsp;&nbsp;2018雪城大學人權影展官方網站:http://suhrff.syr.edu/suhrff-2018/&nbsp;
嶺東學生以懸疑劇情包裝霾害議題  獲坎城「短片角落」青睞
藝文
第1671期
嶺東學生以懸疑劇情包裝霾害議題 獲坎城「短片角落」青睞
2018-04-11
【記者謝羽蓁台中採訪報導】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大四學生鄭昕哲與鄭傑仁以霾害為主題拍攝劇情片,畢業專題「落日餘灰」入圍2018法國坎城影展「短片角落」單元,四月中將公布得獎名單。鄭昕哲表示,不管最後會不會獲獎,都有收到邀請函,是能和其他導演製片交流的好機會。 嶺東科大視傳系的兩名學生鄭昕哲與鄭傑仁以畢業專題作品「落日餘灰」入圍2018法國坎城影展「短片角落」。圖/謝羽蓁攝法國坎城影展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影展之一,短片正式單元包含正式競賽短片、電影基金會、短片角落。鄭昕哲與鄭傑仁分別擔任影片的導演與製片,他們表示,其實在畢業作品審查時成績不佳,很多師長們希望他們能夠以紀錄片形式拍攝,認為拍紀錄片才會得獎。鄭傑仁模仿老師的評語:「你為什麼這樣拍,霾害沒有人這樣拍。」但他們很想要以劇情片的方式呈現,所以繼續堅持,不斷將劇本細修到最完美,直到開拍前都還在修劇本,不想讓自己後悔。「不知道曾幾何時,你已經漸漸忘記台中是一個盆地了。」「落日餘灰」導演鄭昕哲表示,嶺東科技大學位在半山腰上,放眼望去能看到整個台中,從學校望去的風景,時而骯髒,有時候卻也乾淨透明,很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像隨時隨地會發作精神病患一樣,他認為這就是我們生活周遭的東西-空氣。鄭昕哲說明,他們之前在田野調查的時候,很多人聽到霾害,就誤以為會是紀錄片,而失去興趣,所以他們才希望用緊張懸疑的劇情片形式吸引觀眾,到最後才讓觀眾知道,影片想表達的正是霾害。此片的劇組包跨了數位媒體設計系及國際企業學系的學生,幫助收音混音和翻譯的問題。劇本是中文發音,不過參與比賽需要英文字幕,很多台灣的特別用詞要翻成英文,不能完全照翻,因此需要國企系的幫助。鄭昕哲舉例說,像是「風頭」,在台灣有兩種用法。劇本在最前面和結尾處各有同一句台詞:「等這次風頭過後我會再回來的」,卻剛好是相反的意思,前一個指事件,後一個是在講風面。鄭昕哲表示,最後要表達的是,風來了能把霾害吹走,且考慮到坎城影展也較著重藝術片,討論後決定直接翻成「it(它)」,留給觀眾想像其背後暗喻。得到大獎入圍肯定後,鄭昕哲與鄭傑仁已開始籌備下一部片,希望在六月畢業前能完成新片。鄭昕哲說:「看到身旁很多事再發生,如果不去行動會對不起自己。」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