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專欄】跳脫教育體制 蔡君慧「扯」出斜槓人生
體育
第1693期
【專欄】跳脫教育體制 蔡君慧「扯」出斜槓人生
2018-12-21
【記者陳宣懿台南報導】漢堡店內,蔡君慧拿出預先影印的訪綱,雙手不時擦拭冷飲外表滴落的水珠,維護桌面整潔。從這些舉動可以察覺她謹慎認真的個性,這也反映在她的教學態度及待人接物上。蔡君慧曾為西元2017年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目前是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大三學生,同時也擔任台南市永康國民小學扯鈴校隊教練,已持續三年每週往返兩地從事扯鈴教學。面對周遭的人,她的態度謙和有禮,因而深受學生以及家長的愛戴。 蔡君慧眼神專注,動作流暢,「扯」出多樣的人生經歷。擔任永康國小扯鈴教練已達七年。 圖/陳宣懿攝跳脫體制 白天教練夜晚學生「因為看見同學在玩扯鈴,覺得扯鈴看起來很炫很有趣,所以請她帶我去找教練。」蔡君慧表示,國小的自己充滿好勝心,十分享受在台上演出的時刻。「體制迫使你跳出來。」蔡君慧坦言,她無法忍受每天追逐整潔、秩序和成績第一的體制內校園生活,因此在雙親全力支持下,高中時決定就讀國立台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夜間部,白天到永康國小教學,夜晚進修。蔡君慧從國三開始擔任扯鈴教練,她說:「高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要適應一天內身份的轉換。」她沉穩地表示,白天擔任教練面對國小學生,夜晚當學生面對較年長的同學。透過跟不同年齡層同學相處,她更懂得與學生家長進退應對。「她是個成熟、穩重且有責任感的教練。」永康國小扯鈴隊家長會會長陳怡誠分享,每次練習,蔡君慧都會注重學生的細節動作,如腳的擺位,讓學生在比賽時能有更好的表現。 蔡君慧在學生面前展現成熟、穩重具有威嚴的一面,陪伴學生在扯鈴路上成長。 圖/陳宣懿攝專注做好每件事 工作機會敲門蔡君慧家中有一面佈滿扯鈴圓形輪廓的牆,是一路上不斷訓練的成果痕跡。「我還沒到台中唸書,就接到關於當地扯鈴教學的電話。」蔡君慧認為,專注在扯鈴領域,認真面對每個工作,機會將自動降臨。身兼選手、教練、學生等多重身份,現在的她生活充實而忙碌,但回首過往並非一路平順。她回憶,一次接洽幼稚園的活動過程中,校方在一切細節都敲定後詢問她的年齡,蔡君慧據實以報16歲後旋即被對方掛電話。她成熟地解釋,幼稚園校方需要對家長負責,因此不會責怪他們對老師年齡上的要求。扯鈴同好、台北市立大學學生許淳婷說:「專注在某件事情的人都是閃閃發光的,不管對自己的練習或要求,都能看出君慧對扯鈴的尊重與看重。」她認為,蔡君慧比她還勇於面對扯鈴帶來的挑戰。同學、中教大學生許鈞傑表示,蔡君慧常參與國際賽事與國內表演,展現積極的態度,令他十分敬佩。 蔡君慧家中有一塊鋪滿巧拼的區域,旁邊的牆上佈滿訓練扯鈴的痕跡。 圖/陳宣懿攝熱衷教育 散發正向積極人生觀扯鈴在中國稱為空竹,蔡君慧在前往中國交流時獲得一把印有賦的扇子,將之擺設於家中。〈空竹賦〉:「……無人提攜漫徒勞。」蔡君慧坦言,她十分喜歡這句話,因為有老師的指導與陪伴,令她少走很多冤枉路,才能達到今日的成就。她分享,教學經驗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曾有一位差點走偏的學生,因為接觸扯鈴,有舞台展現自我,被他人看見,提升自信,因而漸漸步回正軌。蔡君慧雙眼散發光芒地說:「陪伴孩子成長,即是最大喜悅。」她表示,看到孩子從不會到參賽,一點一滴進步,是陪伴孩子最迷人的地方。她未來目標考取教師執照,持續在教學領域上貢獻自己的才華,並且散播自己正向積極的人生態度。 蔡君慧家中一櫃收藏與學生間的回憶,她拿出2016年亞洲盃扯鈴比賽學生合照的杯子,眼神充滿感動地分享與學生間的點滴生活。 圖/陳宣懿攝 蔡君慧表示她非常喜歡〈空竹賦〉:「無人提攜漫徒勞」這句話,此為她在中國交流得到的扇子。 圖/陳宣懿攝 
盼民俗運動受重視 選手致力文化推廣
體育
第1688期
盼民俗運動受重視 選手致力文化推廣
2018-11-15
  參賽選手在比賽前認真練習,但儘管技術皆十分高超,少有人能走到最後,實為一大缺憾。 圖/劉雨婷攝【記者劉雨婷基隆報導】大部分人可能在國小時玩過跳繩與扯鈴,卻不一定會更進一步練習特殊技巧與花招。「107年中正盃民俗體育錦標賽」10日在基隆市立中正國中舉行,其中跳繩與扯鈴的國中小選手人數遠多於高中與公開組。有感於民俗運動選手出現斷層,跳繩公開男子組台北市立大學文化藝術隊簡子翔、林育楷、曾國烜,以及扯鈴公開女子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學生蔡君慧等選手,主動加入推廣民俗運動的行列,期盼國人不再認為民俗運動只是娛樂。此次跳繩公開男子組個人賽冠軍,由第一次參加個人賽的北市大文化藝術隊學生江宇平拿下。他表示,平時其實主攻扯鈴與特技,跳繩只是興趣。先前和學弟一起編排跳繩賽事動作時,發現國外有選手融合跳繩與翻滾,便也將特技動作融進跳繩,如後空翻、側翻等。雖奪得第一名,不過他認為因練習不足,比賽表現仍不夠熟練。 由於民俗體育並無一世界總會公布統一規則,導致各場賽事的比賽章程都不一樣,須自行研讀細項並決定是否參加,讓選手無所適從。 圖/劉雨婷攝在台灣,即便是熱門民俗運動項目,仍缺乏完整相關升學管道。跳繩選手曾國烜透露,他是台北市立華江高中第一屆的跳繩體育績優生,在此之前,國內並沒有國中以上的升學管道,優秀的跳繩選手因此中斷跳繩訓練。現今各大學也未有跳繩校隊,被召進去的體育績優生多半是以社團的方式自主練習。即便如此,簡子翔分享,因三人仍對跳繩仍充滿熱情,便聯合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去年12月組成「台灣專業花式跳繩學院」,在國內透過演出、推廣班等方式推廣跳繩運動,林育楷也表示將以此為未來工作志業。該團隊今年七月,參加「2018香港花式跳繩大匯演」比賽,透過和江宇平合作,展演融合特技的花式跳繩,最終獲得「15歲或以上公開組」全場總季軍,希望藉此能獲得外界關注。 中教大的蔡君慧擔任扯鈴教練多年,也曾選上僑委會海外教師,去美國西岸巡迴教學,推廣民俗文化。 圖/劉雨婷攝扯鈴公開女子組蔡君慧也指出,民俗體育非亞、奧運會項目,選手大多是自費參與國際賽,栽培發展上也有極大南北落差,儘管扯鈴為台灣特殊且優勢的運動項目,卻可能在接下來十年被其他國家超越。有感於此,加上被恩師影響,蔡君慧從國三起開始轉職教練,現今在台中、台南擔任四所國中小的扯鈴校隊指導老師,更曾擔任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海外民俗文化推廣教師,到美國西岸巡迴教學,推廣扯鈴文化。未來她希望能考上國小教師,從基層開始培養頂尖扯鈴選手。 蔡君慧分析推廣者和當教練差異之處,在於:「推廣(運動)的話不用學會,只要讓他覺得好玩就行了!」 圖/劉雨婷攝
重成績打安全牌 扯鈴選手缺創意
體育
第1639期
重成績打安全牌 扯鈴選手缺創意
2016-12-01
【記者吳旻蓁彰化報導】「教育部體育署105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11月26、27日於明道大學盛大展開。台灣扯鈴在國際上有一定地位,但卻因升學制度、過度重視成績,導致在正規賽中有獨創性不足的問題。扯鈴對小朋友吸引力強,加上政府推廣,因此在國小發展盛行。比賽裁判、扯鈴教練李坦闊也表示,在較常舉辦正規扯鈴比賽的台灣、日本及馬來西亞中,台灣選手都表現得可圈可點。然而,本場賽事選手、參與過日本國際賽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陳一帆,以及台北市立大學呂佳玲皆提到,台灣扯鈴與國外的差異在於獨創性。呂佳玲分享,台灣選手看到別人很強,就會將對手的招式模仿起來,最後大家都做一樣的動作;反觀外國選手,則多自己創造招式。她認為台灣小朋友大多為了拿好成績以利升學,所以在比賽時會選擇安全、不會掉鈴的招式,且相對害怕發生失誤。 不同於其他選手的運動裝,台北市立大學呂佳玲的造型讓人耳目一新。圖/吳旻蓁攝李坦闊則認為,台灣盛行比賽、重視成績,且選手在比賽中首要追求穩定,所以即便有獨創招式也需拿捏融入比賽是否合適。而大多數國中小的選手為了提升在比賽中的競爭力,會不斷追求鈴的數量,但反而也因為過度在意數量,導致減少或失去創造招式的機會。台灣重成績、升學取向的教育模式也使得家長對於扯鈴,大多抱持著不支持的態度。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陳新羽表示練習扯鈴十年中,遇到最大的困難不是技巧,而是家長的不支持。因為扯鈴需要長時間練習,且就算國內外成績加總也不比其他運動多,讓家長認為扯鈴不能成為生涯發展。通常學生必須拿下好成績說服家長,才可能使他們同意。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陳新羽,賽中專注的凝視著眼前的扯鈴。圖/吳旻蓁攝台灣目前僅有中教大、北市大等校能讓學生利用扯鈴獨招或申請入學,相較於國中小的扯鈴資源,大學則出現斷層。陳一帆認為,如果不是真的非常喜愛,很可能在高中就被其他社團吸引;陳新羽則表示,隨著年紀的上升,民俗運動的資源反而下降,加上課業繁重導致家長不支持,才會出現人才斷層。
【全民運】鼓勵參與民俗體育 非專科班生力倡毽球扯鈴
體育
第1636期
【全民運】鼓勵參與民俗體育 非專科班生力倡毽球扯鈴
2016-11-10
個人賽選手熟稔操弄四顆扯鈴,博得全場觀眾喝采。圖/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提供【記者黃慧文台中報導】全民運民俗體育項目扯鈴與踢毽賽儘管非熱門運動,選手的熱情、觀眾的歡呼仍點燃整個比賽會場。部分選手雖然非運動相關科系出身,卻靠著滿腔熱血投入推廣民俗體育。踢毽二對二對抗賽中,選手於場地內靈活移動,並輕易地將毽子翻弄在腳尖與膝上。場上雙方隊伍都等待時機奮力一擊,使毽子飛越過網、取得分數;同隊選手也互相製造機會,將接到的毽球踢高,讓隊友抬腳、以腳掌擊出快而有力的殺球。比賽最終由台北市隊包辦男、女子組金牌。 踢毽選手手持毽子準備進行下一輪攻防,場面緊張。圖/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提供台北市為全台毽球、踢毽運動發展最好的地區,北市代表選手、踢毽二對二對抗賽優勝者陳正航表示。他直言其他縣市加起來,毽球的運動人口都不見得有台北市多,選手稀少導致這項運動幾乎難以存續。因此大學就讀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的陳正航,為了推廣毽球,畢業後毅然進入臺北市體育總會毽球協會任職。「長大後會很懷念以前練球的時光,我希望這運動能傳承下去,」陳正航說。進入協會後他積極說服多間學校成立毽球社團、校隊,並於國小舉辦冬、夏令營,藉此讓更多人接觸毽球。他笑著表示,大學寒暑假帶國小營隊的經驗,對他現在進入校園推廣毽球很有幫助。另外扯鈴項目部分,女子個人賽冠軍由新北市代表、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湯立琪獲得。選手們在場上隨著音樂拋擲、急甩、旋轉,讓扯鈴在細繩上舞蹈。隨時間流逝,鈴數漸增,到了樂曲末尾,四顆扯鈴或懸在繩上、或被拋至空中。現場觀眾都聚精會神地觀看,因為只要一移開視線,就可能錯過精采的拋接。湯立琪從國小上扯鈴課起便對這項運動感興趣,當時也因為不少學長姐玩扯鈴獲獎被表揚,而萌生認真練習的想法。且因家人支持,與不想落後共同練習扯鈴的同儕的上進心,她持續從事這項運動至今。雖然未來因項目冷門,不會將扯鈴納入工作考量,但湯立琪仍想推廣這項運動,「最大目標是讓全世界都認識扯鈴。」
「扯」上戲劇舞蹈 北市大亞洲盃創意摘金
體育
第1599期
「扯」上戲劇舞蹈 北市大亞洲盃創意摘金
2015-05-28
北市大以街友為主題融合戲劇與舞蹈奪下國際公開團體組冠軍。圖/董容慈攝【記者董容慈台北報導】「2015年第十屆體健盃國際嘉年華暨第二屆亞洲盃扯鈴錦標賽」23、24日於大直國小盛大展開,吸引台灣、日本、馬來西亞三國共約200名選手前來參賽。由台北市立大學搶下24日的國際公開團體組、雙人組、男子組冠軍,順利將金牌留在台灣。一襲破衣破褲,北市大隊員開賽後灰頭土臉蹣跚走上台,從道具垃圾桶中取出扯鈴開始大動作舞弄。除了結合旋轉與簡單的拋接,北市大在比賽中更將扯鈴繩交錯成網,並將鈴輕放在網上滑動,令全場拍手叫好。表演尾聲,每位隊員同時舞動三鈴,並逐一將鈴拋回垃圾桶內,為表演完美作結。北市大本次打破以往扯鈴給人的傳統印象,融入戲劇、舞蹈元素,在台上展現扯鈴技藝不同的一面。成員之一的宋佳政表示,往年比賽都給人較正式、嚴肅的形象,而這次希望透過不同裝扮,將歡樂散播給台下觀眾。而北市大的創意演出最後也受評審肯定,順利獲得國際公開團體組冠軍。在國際公開雙人組比賽中,來自北市大的盧昱成、楊沁堯合力展現幽默詼諧形象,不時以生動表情與台下觀眾互動。其中,盧昱成更是一度將楊沁堯高舉在肩上,同時將鈴高拋給楊沁堯持續運鈴。而隨後楊沁堯更以前滾翻越過盧昱成正在操弄的扯鈴,展現高超技巧。最終兩人靠著他們的精湛演出奪得雙人組冠軍。盧昱成與楊沁堯在此次比賽中結合特技所學,不時加入前滾翻、疊羅漢等招式。楊沁堯表示,兩人自幼就練扯鈴,並且從幼稚園就是同班同學,因此默契極佳。而談到未來目標,兩人異口同聲表示希望能與國外馬戲團簽約,往外國發展。在另一項國際公開男子組中,近半數為日本來的參賽選手,而宋佳政最後仍以富戲劇張力的演出博得滿堂彩,順利從強敵環伺的賽場中脫穎而出奪冠。主辦人黃景達表示,近年扯鈴比賽風格跳脫傳統框架,轉而著重選手整體氛圍營造與藝術性,因此表演的創意展現逐漸成為評分重點。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