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考驗力量與技術 相撲力士齊爭國手資格
體育
第1802期
考驗力量與技術 相撲力士齊爭國手資格
2024-12-06
【記者潘慧芳台北報導】114年度相撲培訓國手選拔於1日在在臺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舉辦。邀請各級選手參賽,而大專生多來自臺北市立大學與真理大學,並從中挑選明年度世界盃世青盃相撲比賽及其他國際相撲賽會國手選拔資格。 相撲比賽場地稱之為土俵,選手只能於土俵內對決,在土俵內,不可有除腳掌外的其他身體部位碰觸到地板,一旦觸地或是離開土俵即為輸。一場相撲比賽最快可於5至10秒分出勝負,因此上台後必須全神貫注。而相撲的服裝也有規範,若是在職業賽場上,選手只能著腰帶 ( mawashi ) 上場,且只有男性可參與,比賽不分量級;但非職業賽場,選手可著襯衣,男女皆可參與,且依體重分為四個量級,分別為輕量級、中量級、輕重量級與重量級。 北市大林善宇原本是角力選手,上大學之後因北市大教練陳正豪也有涉獵相撲比賽,所以才接觸相撲,此次參加成人男子組輕量級(85kg以下),提及比賽狀況,他說:「雖然相撲不需要太多體能,但頭腦需要非常清晰,只要一落地,或是出界就輸了。」而比起角力,林善宇認為相撲相對刺激,因勝負只發生在一瞬間,需更專注謹慎,而角力是積分制,若其中一局不小心失誤,還有兩局比賽可以挽救。北市大江霖參加成人女子組中量級(65kg至73kg),談及平常練習狀況,他說:「因為校內女相撲選手都畢業了,所以現在都跟男生一起練,也有更多經驗與比自己更重的選手對抗。」 陳正豪認為選手今天表現不錯,「他們以前都是比角力上來的,所以面對相撲比賽,在心態調整上,相信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什麼大問題。」談及選手平常訓練,陳正豪表示,當選手需要控制體重及飲食時,就會調整訓練量,畢竟飲食與訓練需要相輔相成。 而大眾對於相撲可能都會有些既定印象,例如體態豐腴、穿丁字褲,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林善宇分享,其實很壯碩的相撲選手不是只有脂肪,「他們的肌肉量其實比一般人還要高,因為體重在相撲場上就是種優勢,所以除了肌肉以外,他們也需要脂肪來增進體重。」中華民國相撲協會秘書長李俊儀,同時也是本場裁判,他表示大眾對於相撲的印象會是兩位穿著丁字褲的壯士在比賽,而可能許多人對於只穿丁字褲會認為較為赤裸,但在日本文化中,相撲為神聖的祭神儀式,穿著丁字褲也可讓觀眾欣賞相撲手的體態,同時代表選手沒有攜帶任何武器上場。提到相撲的推廣,李俊儀說明協會正積極向基層扎根,推動國小、國中及高中的相撲社團,同時也希望,若有其他技擊運動選手在其項目中無法上場,也可考慮轉至相撲項目。此外,在非職業賽場上,也新增女子超輕量級比賽,鼓勵更多女選手參與相撲。
沙灘合球促男女同場競技 風沙干擾考驗選手技術
體育
第1800期
沙灘合球促男女同場競技 風沙干擾考驗選手技術
2024-11-22
【記者潘慧芳新北報導】113年度第三屆理事長盃沙灘合球錦標賽暨2024年IKF沙灘合球世界盃 (亞洲)國手選拔於16日在板橋國中舉行,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等選手一同參賽。 根據《合球規則》介紹,合球特色為全面性技能、合作、性別平等、有限度的身體接觸、保障球員持球權利,以及從球框周圍 360°位置得分,但不可持球移動,所以每一球都需要隊友的助攻,是項非常重視團隊合作的運動;在防守進攻的對位只能是自己的同性,這也是合球與眾不同且講求男女平等的原因。 合球國家隊總教練豐群政表示沙灘合球對於個人技術要求較高,「選手能夠控制的因素比較少,容易被外界的風或沙子干擾。」北護大選手王銘凱分享,因為沙灘合球在沙地上比賽,會讓人陷進去,對於體能的消耗比較大。臺師大選手蘇飛乙也表示因大部分選手平常都是練習一般合球,較少訓練沙灘合球,且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比沙灘合球,一開始會不習慣,「不過大家還是調整的很快,很快就適應了。」 另外,對於男女同場競技方面,王銘凱認為這需要些同理心,「因男女生身體素質不一樣,所以在傳球、跑位都需為對方考慮,甚至有時候也會男生當助攻,輔助女生。」此外,蘇飛乙也坦言,合球這項運動最特別之處是男女同場對抗競技,「這也是合球的魅力。」同時補充說明,「有時,男女生的想法、切入點不一樣,這需要雙方一同溝通解決。」臺灣合球國家隊選手林雅雯分享,男生在傳球時的球速與力道都需要控制,「透過這項運動可以學習如何換位思考,彼此了解。」 國際合球裁判廖偉傑指出,合球透過規則上的平等,讓男女生可以同場競技,「因能力上無法絕對公平,所以可以在規則上完整保護男女完成動作的權利。」另外,若進攻方完全掌握球,防守方不能下手抄球或拍打球使球落地脫離原持球選手的掌控,只能透過抄截空中的球來奪去球權,「這是項強調相互尊重的運動,且合球的初衷也是『合作』與『兩性平等』。」此外,豐群政談到其他運動如何設計成讓男女同場競技的版本,他認為其他運動可以效仿合球規則,進攻防守對位只能是同性。 中華民國合球協會秘書長溫玉瑭坦言,臺灣合球在國際賽上表現不俗,「本次亞洲盃臺灣拿下金牌,證明臺灣是亞洲強權,之後期望可以拉近與世界第一強權荷蘭間的距離。」而提及基層的推廣,溫玉瑭也透露很多合球選手都是從其他球類轉到合球,「如過遇到體能身材條件佳、原本從事籃球或其他球類的小朋友,也會推薦他來打合球,且未來也可橫向發展當老師。」
光雕技術結合油畫 《追光捉影》創沉浸式體驗
藝文
第1800期
光雕技術結合油畫 《追光捉影》創沉浸式體驗
2024-11-22
【記者林芷彤報導】光影映射於畫作之上,靜止的畫面仿若具有鮮活生命力。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生吳昱慧舉辦個展《追光捉影》,透過科技藝術與傳統繪畫的交融,呈現具動感與聲光效果的「光雕繪畫」。展覽於9日起在新苑藝術展出。 「我喜歡學習新的東西,但不必放棄過去的累積。」吳昱慧提及大學時期跨域學習新媒體技術的經驗,啟發突破過往的藝術形式。他將光雕與油畫結合,並輔以AIGC生成的音樂,使觀眾藉視覺與聽覺沉浸展覽。吳昱慧表示,由於光雕成像會持續變化,觀者可能無法分辨眼前是投影的影像還是畫作本身,視覺上的模糊與交錯,讓觀者不再只依賴雙眼,還需身體和其他感官進一步參與其中,才能完整體驗作品。 吳昱慧表示素描為其學畫生涯中的源頭,因此選擇以黑白顏料繪製的〈餐桌一隅〉作為開端。此外,吳昱慧擷取他對生活細節及日常儀式感的觀察,採用較為流動的光雕呈現,搭配藍調鋼琴曲的旋律做出變化。 置放於展場正中央是畫作〈多條平行時空的夢〉,吳昱慧繪出棒球、鮮花與大提琴等物品,訴說人於年少時期可能同時擁有多樣夢想。「我覺得抉擇的過程是痛苦的。」他補充,即便人可以擁有多種的嚮往,但時間的有限讓人們不得不做出取捨。因此在光影的設計,吳昱慧使用強烈的節奏和反覆出現的雜訊元素,具象呈現人在做出抉擇時的壓抑,而隱藏於背景的兩把鑰匙則代表家庭永遠作為後盾,提供他無限的支持與包容。 步入展場後段,繽紛色彩所構築的夢幻氛圍交織於空中。作品〈童心未泯〉承載吳昱慧對童年記憶的念想,他在畫作融入知名日本動畫《小魔女DoReMi》的元素,展現兒時對成為魔法少女的天真想像,並透過卡漫風格的光雕,搭配動感樂曲,呈現他在成長後仍保持童心的模樣。畫作背景的世界地圖,則代表吳昱慧想去環遊世界的願望。 新苑藝術負責人張學孔說:「他把一個動態的光景經過設計投射在作品上面,是比較少見的。」他認為,加上音樂的結合,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生吳佩真則表示,最吸引他的作品是〈童心未泯〉,他認為畫作、音樂與特殊設計的影像結合後,給予他無限的想像空間。
張祐嘉研發氧化銅奈米管   降低高電流產氫反應
新知
第1796期
張祐嘉研發氧化銅奈米管 降低高電流產氫反應
焦點
2024-10-18
【記者姚孟汝報導】工業革命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上升,許多科學家開始研究如何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工業燃料或化學原料。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學生張祐嘉在教授洪崧富的指導下,發表「疏水性分子修飾之氧化銅奈米管催化劑促進安培級二氧化碳還原反應之探討」論文,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電催化技術進行二氧化碳還原反應,將其轉化為具價值的經濟產品,榮獲傑出科技獎學金肯定。 電催化是一種使用電能促進二氧化碳還原的技術。銅在電催化技術中,是目前唯一能有效生成二碳以上、高工業應用價值產物的金屬催化劑,如乙醇、乙烯等。「然而銅催化劑在二氧化碳反應的表現不是很好。」張祐嘉補充道,因其不穩定的缺點,以至於仍有許多改進空間,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下,張祐嘉參考過去文獻,並嘗試多種反應濃度、溫度及反應時間的條件,成功合成出效能較佳的氧化銅奈米管作為催化劑。 一般的氧化銅奈米管在二氧化碳還原反應中,可能會面臨水在電解還原後產生氫氣,而氫氣會佔據催化劑表面,與二氧化碳競爭進行化學反應的位置,降低還原效率。因此本次實驗在氧化銅奈米管內外側增加疏水性的小分子,創造出疏水的通道。「疏水性小分子可以類比為我們身體的絨毛結構」張祐嘉補充道,這些小分子能使水不容易滲透或附著其上,降低產氫反應,幫助二氧化碳有效參與。 另外,科學家們為了能夠提高二氧化碳還原反應的效率,致力於提升實驗的電流密度以提高反應速率,然而銅催化劑在高電流密度下往往會降低其穩定性,造成乙烯產能下降。張祐嘉分享,本次實驗的氧化銅奈米管在每平方公分1安培的高電流密度下,仍維持一定的乙烯產量,並有效抑制氫氣的生成。 談及未來規劃,洪崧富表示,他們將持續設計不同的催化劑,突破目前的催化活性。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兼研發處副研發長兼計畫營運組長潘俊仁說:「無論是在創新性還是未來的應用上,我都期待這項技術的後續發展。」但他提醒,實驗室的突破性研究若要轉為應用在商業,許多工程與成本問題會是阻礙,因此仍需更多的測試。
韓國國會消極應對性犯罪 學生聯盟力促國會修正案
國際
第1795期
韓國國會消極應對性犯罪 學生聯盟力促國會修正案
2024-10-04
【記者張博媛報導】9月25日,首爾婦女會大學生聯盟(簡稱首婦大聯)組織的「聯合行動:打擊DeepFake性犯罪」(以下簡稱聯合行動)在韓國國會議事堂前舉行記者會,譴責國會對於DeepFake(深偽技術)性犯罪的漠視,以及在9月23日否決《深偽性犯罪防預法》修正案。性別平等委員會最終於9月26日通過修正案,使得加害者無法以不知情為由逃避刑罰。 韓國文化廣播公司(Munhwa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在8月的報導中,首次揭露仁荷大學内的Telegram群組,大量散佈以DeepFake合成學生的臉所製成的性影像,加害者超過1200人。「然而校方只希望能快速掩蓋新聞,警方聲稱加害者遍佈範圍過大無從調查,要求受害者自行舉證。」高麗大學女權學生會(Korea University Student Association for Women's Rights ,以下簡稱女權學生會)表示。 9月23日,韓國國會性別平等委員會否決《深偽性犯罪防預法》修正案,稱查舉性影像將使警力無法負荷。聯合行動對此強烈不滿,9月25日舉行記者會譴責國會。首婦大聯失望地說:「我們認為國會對此(DeepFake性犯罪)漠不關心,也放棄了自己(保護國民)的責任。」聯合行動發起公民連署推動修法,最終在超過20萬人連署和在野黨的推動下,國會9月26日通過《深偽性犯罪防預法》修正案。 首婦大聯回應:「我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進展,因為它明確指出國家有責任保護DeepFake性剝削的受害者。」由於受害者仍不被賦予刪除影像的權利,首婦大聯認為修正案只是草率地解決眼前問題,沒有以保護人民安全和婦女安全為重點。修正案的保護對象以兒童與青少年為主,女權學生會指出,雖然涉及兒少的性犯罪率高達70%至80%,將他們擺在首位固然重要,但其他年齡層的受害者也應被重視。 女權組織CAT認為《深偽性犯罪防預法》修正案的通過可以視為一項打擊DeepFake性犯罪的重要里程,「但我們不會僅止步於此(修正案通過)。」他們補充說:「我們希望能持續推動數位素養教育以及監督加害人,唯有校園及社會環境的改變,才能形成大眾重視人權的文化。」首婦大聯和女權學生會也透露,他們正在與更多大學籌備打擊DeepFake性犯罪和性別平等的Open Mic及連署活動,未來會將連署書和訴求遞交至教育部,期待能創造更安全和平等的校園環境。
AI轉譯皮膚圖像 助醫患紀錄色澤狀況
新知
第1787期
AI轉譯皮膚圖像 助醫患紀錄色澤狀況
2023-11-30
【記者王華琳綜合報導】現今,已有許多技術利用非侵入形式,協助醫美與皮膚科醫師進行皮膚狀態的評估與紀錄,可設備卻因種種考量,無法普及於所有診所當中。義守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王智昱指導醫工系學生涂育婷、葉俊嶧、李鈺媗、傅建榤組成研發團隊,開發出「RBX分色影像生成技術—跨平台皮膚色澤轉譯系統與應用」降低技術成本,使其技術能應用於更多對象,於2023第七屆全國醫學工程創意競賽中獲得金獎。 透過「RBX分色影像生成技術」將影像轉譯為影響皮膚色澤最重要的血紅蛋白與黑色素含量。 圖/王智昱提供一般診所中普遍使用肉眼與一般影像進行診療的判斷與紀錄,但過程中仍會因外在環境與醫師主觀意識影響,涂育婷補充說:「以分色技術產出可視化的結果,讓使用者可以直觀的看到整個療程上的變化。」 然而,研發團隊有感於現今市售膚質檢測儀中,利用光線進行轉譯的「RBX分色影像技術」,雖已被證實其醫學使用價值,卻因設備成本、診所空間以及實際執行性等因素,無法普遍應用於醫療診所當中。因此與皮膚科醫師合作研發「RBX分色影像生成技術—跨平台皮膚色澤轉譯系統」,利用AI的圖像轉譯技術,將全彩的臉部影像,轉譯為影響皮膚色澤最重要的兩個關鍵因素,顯示皮膚血紅蛋白含量的「Red圖像」,以及顯示皮膚黑色素含量的「Brown圖像」。 系統的軟硬體分離機制,在有效降低設備使用空間的同時,提升技術便利性。 圖/王智昱提供系統透過掌握這兩種物質在皮膚中的含量與分布,可以計算皮膚色斑大小、酒糟皮膚嚴重度、膚質明亮或暗沉等多種皮膚問題。使用者將圖片匯入系統中便可將其轉譯為Red圖像與Brown圖像提供參考。「影像處理的部分,我們有做一個顏色的校正模型,會去判斷拍攝器材之間的色彩偏差問題。」涂育婷說明,色彩校正有效降低偏差所導致的轉譯誤差,以及對使用者拍攝背景和裝置的要求。而且軟硬體分離的形式,不僅大幅降低器材的成本,同時也增加技術使用普遍性和方便性。 利用「生成對抗網路」進行圖像轉譯,準確率可達92%。 圖/王智昱提供研發團隊表示未來將持續增強系統功能,與皮膚科醫師合作尋找與血紅蛋白以及黑色素相關的疾病,擴大應用層面。涂育婷進一步強調:「我們也會想要設計手機應用程式,讓這項技術能不僅僅是用於醫療,而是可以普及到一般民眾所使用。」同時進一步開發技術在科學層面的潛能。對此,皮膚科醫師胡怡萱認為此項研發能大幅降低原先高成本問題,但還須注意的是,「圖像僅能顯示皮膚當下表面狀態,無法分析背後導致的因素。」在缺乏醫師完整評估,以及正確衛教知識的情況下,可能使得部分患者過度焦慮肌膚狀態甚至引發皮膚狀態惡化。
放射手術新突破 臺大創非侵入技術治酒癮
新知
第1784期
放射手術新突破 臺大創非侵入技術治酒癮
2023-11-01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過去研究發現,有10至20%具喝酒嗜好的人口會發展成酒癮。為更有效地治療酒精成癮相關症候群,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葉俊毅研究團隊研發出無創放射手術,用非侵入性的手法,達成更穩定的療效。此技術目前在動物實驗上已獲得正向成果,未來有望提供酒精成癮患者新的醫療選擇。目前醫治酒精成癮的主要方式為藥物和諮商技術,不過療效因人而異,且皆須患者長期配合,考驗病患之意志與自制能力。而臨床醫療中,也有透過調節神經,醫治相關病症的手法,如深腦刺激術與經顱磁刺激(註),皆利用電流改變腦部神經活動來促成療效。但電流刺激有造成腦部損傷的風險,可能導致記憶受損等副作用。葉俊毅表示,深腦刺激是侵入性手術且價格昂貴,手術效果受植入位置準確度及個人體質限制;而經顱磁刺激只能影響腦部表層結構,效期較短,需要不斷重複治療。註:裝置安裝於大腦外圍,透過磁場誘發微電流的物理特性,刺激或抑制腦部活動。 此手術對腦部依核進行神經調節。依核在大腦獎賞、成癮、恐懼等活動中起重要作用。 圖/葉俊毅提供現有的方法各有長短,葉俊毅認為目前用於切除腫瘤的放射手術可能是調節神經、治療酒精成癮的新解方。於是研究團隊以迷你豬作為實驗模型,嘗試針對管理動機和回饋反應的腦部結構―「依核」,施予低劑量輻射,活化該區域的神經網絡,使其飲酒動機下降。研究人員在手術前會獲得核振造影影像,並根據此影像設定輻射位置及劑量,再交由可精準控制輻射位置的機械手臂自動操作。葉俊毅解釋:「電腦定位可以將接收輻射範圍侷限在直徑5毫米以內,達到精準神經調節的目的。」 為避免輻射線對行經細胞產生不良影響,放射手術將所需總輻射量分散成數道微量射線,從四面八方照向指定位置。 圖/葉俊毅提供為了測量動物的飲酒意願在術後的變化,以判斷手術效果,研究團隊也要訓練實驗豬隻表現出似人類、主動抉擇的行為。團隊學生、臺大心理學系林家璿說明:「我們會訓練豬用鼻子按按鈕來表達喝酒意願,依按鈕頻率判斷成癮狀況。」而實驗豬隻經治療後,明顯減少飲酒量,且一次手術即可有長達數月的療效。 研究團隊在控制室,對手術過程禁行全面監測。 圖/葉俊毅提供擁有臺灣成癮專科醫師執照、現於多倫多大學深造的博士生王璽瑜認為此手術能縮短療程,解決部分病患無法長期配合治療的問題,「不過是否符合臨床需求,仍要觀察實際療效、是否有副作用,及手術價格是否親民等的問題。」而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楊啟正則提醒:「輻射對大腦帶來的變化是不可逆的,須格外留意其對放射目標周遭的大腦結構及其他酬賞機制的影響。」儘管無創放射手術仍在動物實驗階段,其研究成果已為臨床醫療帶來更多可能性,葉俊毅說:「若通過臨床試驗,此手術也能應用在其他與神經活動相關的病症上。」目前研究計畫仍在進行中,研究團隊除了持續追蹤術後療效外,也深入探究放射手術對其他腦部區域的影響。
學生走入視障世界 美大學白手杖意識日除社會汙名
國際
第1783期
學生走入視障世界 美大學白手杖意識日除社會汙名
2023-10-26
【記者劉芯妤綜合報導】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康柯德大學(Concord University, CU)於18日在校內舉辦白手杖意識日(White Cane Awareness Day),目的為提升學生對視障及白手杖(註)的認識。白手杖意識日發起人,也是視障者的科爾.斯威尼(Cole Sweeney)喜悅地表示,透過視障模擬訓練,不僅參與者能夠深入了解視障議題,自己也能夠從中得到樂趣。註:白手杖為視障者行動輔具之一,用以探測、保護、辨識環境路況。 在視覺障礙模擬中,參與者戴上視覺障礙模擬護目鏡體驗視覺障礙者平常所看到的世界。 圖/科爾.斯威尼提供斯威尼介紹,白手杖意識日已持續四年,通常於社區內舉辦,今年是首度在校園舉行。參與者在活動中能體驗視障者的生活,如視覺障礙模擬和白手杖障礙體驗。現場的無障礙技術演示讓參與者了解現今技術如何幫助視障者順暢地使用電子產品,甚至享受玩電玩遊戲的快樂。 斯威尼示範無障礙技術,讓參與者了解視覺障礙者如何使用電子產品。 圖/科爾.斯威尼提供「為了讓人們了解視障議題,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斯威尼強調。他希望透過白手杖意識日的體驗活動讓學習知識變得有趣,改變大眾對視障者的刻板印象。他舉例,在白手杖障礙體驗中,學生們戴上眼罩,讓自己處在充滿黑暗的環境中,並聽從專業的白手杖教練指示,使用白手杖步履蹣跚地走上舞台,最後跌跌撞撞地找到指定椅子坐下。許多參與者反饋,透過簡單的體驗活動,他們獲得深度的啟發性知識,進而對視障者有更多的認識。 參與者透過專業白手杖教練指示,能夠從中體驗視障者的生活視角。 圖/取自Unsplash針對白手杖障礙體驗環節,全國盲人聯合協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Blind)發言人克里斯.丹尼爾森(Chris Danielsen)贊同地說:「透過專業的白手杖教練從旁引導,的確可以讓學生了解視障者的不便。」他補充,若只是讓參與者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獨自處在黑暗的環境中,往往會加深大眾對於視障生活的恐懼感。「視障人士的權益需要被重視。」丹尼爾森鄭重指出。他認為雖然近年美國社會對於視障者的包容程度有改善,但仍需做出更多努力使視障人士能夠融入社會。他也提出,雖然視障者輔助功能已存在於電子產品中,但應用層面卻尚未普及,視障人士依然難以使用許多網站及應用程式。「舉辦白手杖意識日不僅僅是因為我是一名視障者,也是為了去除社會對視障的汙名化。」斯威尼期盼,當大眾更瞭解視障人士的生活後,就能減少視障者與社會間的隔閡。
被忽視的急救英雄:緊急救護技術員的正名之路
專題
第1778期
被忽視的急救英雄:緊急救護技術員的正名之路
2023-04-05
【專題記者林婕宇、邱楷淇、陳世軒、梁家柔、張倩怡綜合報導】「我好像是孤兒,明明就在從事醫療行為,但是我沒有被認證為醫事人員。」這是擔任高級緊急救護技術員(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Paramedic, EMT-P)的陳茂軒,在過去疫情下執勤、救護過程中的最大感觸。在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中央下令醫事人員優先享有醫療資源及防疫補助。民眾對此大多樂見其成,認為醫事人員冒著生命危險診治患者,理應擁有醫療資源優先使用權。然而,多數人卻忽視了EMT-P在醫療體系中扮演的角色。駕駛救護車在疫區衝鋒陷陣、第一線接觸並救護高風險患者的他們,無論是疫苗施打優先順序還是防疫獎金的分配,待遇皆不如醫事人員。「遇到這類情況,我都會覺得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回想EMT-P在醫療體系中的不明身分,陳茂軒表示,雖然他們為患者執行許多醫療行為,但在法律上,他們的定位卻是救護人員,甚至在部分民眾眼裡他們只是技術人員。 EMT-P是救護的第一線人員,在患者到院前負責緊急搶救。即使他們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搏命工作,但因身份非醫事人員,不僅有些權益缺乏保障,有時也會被民眾質疑,專業性不被重視。 圖/林婕宇攝衝鋒緊急救護第一線 EMT-P為急救中堅力量「他們就是在你我意外發生時,幫你跟死神拔河的人。」中華緊急救護技術員協會主任秘書林伊慧說道。緊急救護技術員(以下簡稱EMT)主要負責患者到醫院前的各種緊急救護處理,讓病患能夠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提高存活率。台灣的EMT體系依受訓時數長短分為三級:初級緊急救護技術員(EMT-1)、中級緊急救護技術員(EMT -2)及EMT-P,三者可執行的救護項目不同。其中,EMT體系中最高級的EMT-P不僅能執行如傷口包紮、心肺復甦、緊急接產等初級救護工作,也能為患者實施氣管插管、心臟電擊等更具風險的侵入性醫療行為。台灣多數EMT-P為消防人員結訓後,再考取證照後擔任。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截至2021年4月9日,台灣的EMT-P組成就有約八成為消防人員。對此,陳茂軒說明,由於消防單位會開設救護相關訓練課程,且負擔隊員培訓所需之費用,一般民眾雖可自行至醫療院所參加EMT-P課程,但必須先擁有前兩等級的執照,還得自費約30萬元學費,取得資格的門檻相當高。此外,EMT-P是接觸患者的第一線救護人員。從患者角度,EMT-P能給予他們到院前最迫切需要的救護處理;對醫生來說,EMT-P則能提供患者到院前的第一手病況資訊。「他們是醫生的千里眼和順風耳。」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江文莒指出,EMT-P是傷者從事發到送醫前的照顧者,他們的救援處理及病況掌握,會提高醫生對病徵判斷的準確性與醫療效率,讓病患得到更好的幫助。EMT-P到達救援現場後,需要在第一時間判斷病患的生命體徵、病況等,接著要在相對簡陋的醫療環境下盡可能做出最好的急救措施。以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案件為例,EMT-P一旦確認病患OHCA後,需要馬上開始進行CPR(心肺復甦術)並將病患送上救護車前往醫院。若救護效果仍有限,他們則會與醫師聯絡後使用電擊器,待救護車到達醫院後,再由醫生接手,進行院內治療。對偏鄉地區而言,EMT-P在當地的醫療急救體系中更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相較於醫院密度高的城市,偏鄉就醫較不便,患者抵達醫院的車程動輒一小時起跳。此時作為第一線應對者,EMT-P的評估與處置就非常關鍵。「我經常比喻我們偏鄉EMT-P是移動的急診室,」陳茂軒說道:「並不是只要將病患快速送至醫院,還必須以深厚的經驗與臨床技巧照顧病人,不致病情惡化。」 各協會依據地方規定舉辦救護員課程,請來許多急診室醫師與救護員教學,除消防人員外,一般民眾若想學習救護技術並考取執照,也能來參加課程。 圖/邱政龍提供<b>EMT-P人手吃緊陷惡性循環 醫療救護制度藏隱憂EMT-P對醫療體系來說不可或缺,當他們面對危急情況如心跳已停止的患者或是嚴重受創的傷者,能進行侵入性治療,或是打針給藥,這是其他等級EMT無法施行的救護技術。不過,台灣EMT-P佔整體EMT的比例卻極低。根據衛福部2021年4月統計,台灣的EMT-P人數共有2003位,僅佔整體EMT人數約2%,許多消防員只有EMT-2等級。「就看個人興趣,我是沒什麼興趣的。」目前為EMT-2的消防員賴智勇坦言自己沒有意願考取EMT-P。同樣沒意願考EMT-P的消防員何浚華解釋,每個人成為消防員的動機本來就不太一樣,有人對救護較有熱忱,有人則是救災。加上EMT-P考試內容不簡單,訓練時數得滿1280小時,實際上會花上短則五個月,長至一年的時間受訓與實習,因此並非所有消防員都願意付出時間與心力。此外,擁有EMT-P執照的消防員得負責更多消防工作,像是擔任教官工作訓練EMT-2、參加會議、確保救護任務的品質,還得持續進修維持執照,「對他們(EMT-P)而言,就是多了一張證照,要多做一件工作。」在民間擔任EMT-P的何憲欽解釋,雖然EMT-P被賦予研究、發展的功能定位,可惜目前制度並無法多給他們相對的福利,而正因為成為EMT-P後伴隨的工作量增加,消防員成為EMT-P的意願大多低落。「我們考取這張證照,薪水是沒有任何增加,所以這些會來考取的人,大部分就真的是熱忱。」木柵分隊EMT-P黃名揚分享道。消防人員本身的數量不足,導致EMT-P的人力更加吃緊。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截至2022年12月底,台灣各地方消防機關編制員額為20,419人,然而實際員額僅有16,305人,距離理想編制整整不足兩成。除了消防員人手不足,導致每位EMT工作量增加,台灣的救護車免費制,也是造成EMT出勤量大的原因之一。「七、八年前上海急救中心主任來我們單位參觀,他說上海1200萬人口一天的救護量,跟我們台北市240萬人口是一樣多的。」EMT-P邱政龍表示,他們勤一休一、單月執勤超過300小時,這樣的工時與工作量,和現階段的待遇相比實在不平衡。而在實際救護的過程中,雖然EMT-P受訓的時數比前兩等級已大幅增加,但他們能執行的救護項目仍受到限制。當EMT-P要對患者做出較進階的處置,如心臟電擊、注射給藥時,須透過預立醫囑(註),或是醫生線上給予即時性醫療指導,方能執行。不過,在實際面對患者的緊急情況下,EMT-P的判斷跟醫師可能會產生歧異,陳茂軒回憶,自己曾經想對一位患者實施氣管插管,然而醫師判斷這樣也許會導致腦壓更高,因此在電話中駁回陳茂軒的請求。當時他雖然覺得自己的做法沒有問題,但礙於法規也只能聽從醫生的判斷。註:預立醫囑為醫生在事發前,判斷該EMT有能力執行特定醫療行為,因此預先為他背書。若之後事發,該EMT便能直接對患者實施醫療行為,不需再取得醫師同意。<b>提升緊急救援品質  專家籲救護學位化台灣的EMT走在救護第一線,每天近距離接觸大量病患,但正因未納入醫事人員,讓他們一直暴露在高風險環境之中。EMT在急救過程中,就曾因為非醫事人員身份,而未被告知患者有愛滋病情,因此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接觸到患者的血液,引發風險。對此,陳茂軒說:「我不像在醫院裡可以插健保卡去查詢,如果我幫他做一些侵入性的醫療行為的話,我可能會疏於防備,但如果我提早知道,我就有更多增加防護措施。」而這個問題,在多年後的今日仍未解決。 緊急救護技術員負責駕駛救護車至第一現場,每日都在接觸患者的他們,受到的權益保障卻不同於醫事人員。五年前一位花蓮的EMT,在救護的過程中接觸到愛滋患者的血液,但因非醫事人員,患者無告知病情的義務,此事引發爭議。 圖/張倩怡攝若要被列為醫事人員,根據台灣現行法律規定,需要從相關學系畢業且通過國家考試方能符合資格。惟目前台灣大專院校皆未設立救護相關的科系,讓EMT無從被列為醫事人員。針對這點,關注醫療政策的厚生基金會執行長陳柏同表示,台灣的救護量遠比救火的多,其實更需要救護的人才,「假如今天想要把他們醫事人員化,其實最根本問題是要先設救護系才比較好訓練人才出來。」江文莒認為以現時EMT的訓練來說,只有EMT-P適合列入醫事人員,「取得EMT-1執照的時間僅需一個禮拜,相對於其他醫事人員多年的訓練,如此短的培訓就能獲得資格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真的能夠納入的大概是EMT-P等級。」但他也擔憂EMT-P的訓練系統與醫事人員相差甚遠,在有限時間內他們可能僅熟悉急救技術操作,較難以深入理解每個醫療背後的生理與病理邏輯。台灣醫療救護學會秘書長張育通也認為,即使是最高級的EMT-P也可能訓練不足,「1200多個小時,其實一半的時間在實習,另外一半的時間在上課,上課訓練時間其實很短,只能學技術,相對其他醫療人員,他們對醫療跟臨床判斷還是比較不足。」張育通以自己在澳洲攻讀緊急救護學士的經驗為例,他花了三年專心學習專業知識,被視為專業人員訓練,以此確保EMT-P有足夠作為醫療人員的專業能力。對此,救護醫療學位化成為國際趨勢,除了訓練更紮實,也確保EMT-P有足夠專業能力醫事人員化。目前不少國家的高級救護員需有相關學位或文憑,除了前面提及的澳洲,還有英國、新加坡等地。而在澳洲和英國,高級救護員更被視為醫事人員。張育通分享之前在澳洲實習的經驗,紮實的訓練換得民眾對其專業的尊重,「專業訓練下的醫療品質讓民眾會願意聽救護的,民眾會信賴他們。」以台灣現況而言,全面學位化仍是困難重重,而日本的雙軌制可作為參考對象。除了消防單位訓練,日本還有設有相關的專門學校,最後再以統一的國家考試確保救護員的水準。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肯定台灣學位化的可行性,「如果是警專去辦二技,或是醫護相關學校和技術學院來辦理,學位化後教材也會比較穩定。」而張育通也提出,即使沒有直接的學位,也可以學程或必修學分,作為台灣較可行的替代方案。<b>關乎全民生命安全 政府應正視救護系統改革在大專院校設立緊急救護相關科系,可望成為推動醫事人員化的第一步。針對EMT-P學位化,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急診醫學科副教授陳維恭雖表示支持,卻也點出施行困難度,「如果要學位化,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就業。」他解釋,學校設立科系時,須考量學生畢業後的出路,但台灣目前的EMT-P都是在消防機關服務為主,缺額相當有限,學校設立科系的意願自然不高。「不只是學位化的問題而已,整個救護系統都要跟著改變。」陳維恭指出,如果讓院前救護的工作不只公家的消防機關,同時也在民間救護車內執行,也許能有效增加救護相關學系畢業生的就業機會,達成「院前救護多元化」的願景。 針對消防專業,培育出許多消防員的警察專科學校僅設有消防安全科,該科主任邱晨瑋認為,雖然將救護「學位化」對急救品質而言有所加分,然而依台灣目前消防和救護合一的體系,兩系所會有衝突。 圖/林婕宇攝目前台灣的EMT-P多為消防人員考照後擔任,而專門培育消防人員的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消防安全科」,也將緊急救護納入課程,並規定學生畢業前須擁有初級緊急救護證照。警專消防安全科主任邱晨瑋認為,若是台灣未來走向消防、救護分離,學位化對於強化緊急救護體系具正面效益。但談及警專設立緊急救護相關科系,他卻直言相當困難,原因在於台灣的消防與救護尚未分立,絕大部分的縣市無專責救護單位,EMT也須進入火場執行火災搶救勤務,「消防人力已嚴重不足,若學生在學期間只學習救護相關知識,畢業後將不具備火災與其他災害的搶救能力。」「中央衛福部是否願意重視、執行是最大問題。」邱晨瑋義正辭嚴地說。他認為,若要達成EMT-P學位化,政府必須補足消防人力,並推動消防、救護專業化,讓人員能夠專才專用。而最重要的則是各地消防人員編制應相同,畢業人員分發至各縣市才可安心執行相關業務,否則若救護系學生未經火災搶救等相關訓練,分發至無專責救護之縣市,將會衍生出其他問題。在2022年提出《醫療法第十條條文修正草案》的立委溫玉霞,也認同最大的問題即是政府的不重視,「就是衛福部和消防署在互相推諉責任。」「市政府可能願意編一億的預算去做煙火秀,但每年卻只願意編兩千萬的預算給消防局。」陳茂軒以此比喻消防單位長年遭地方政府忽視的無奈。消防預算不足影響了EMT-P的培訓資源,也讓學位化與醫事人員化之路遙遙無期。改善第一線救護人員的困境,就是為全台灣人的生命安全著想,而政府何時才能看見這群衝鋒陷陣、與死神拼搏的醫療急先鋒?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