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本土語傳承保衛戰:現行教師與學生間的多重混亂
專題
第1778期
本土語傳承保衛戰:現行教師與學生間的多重混亂
2023-04-06
【專題記者吳冠緯、戴婧雯、彭嘉輝、李念庭、廖嘉嘉綜合報導】「我欲叫斑芝花,毋叫『木棉花』」教室裡,老師帶領學生朗讀著臺灣台語課文(註一)。從去年9月開始,根據文化部推動的《國家語言發展法》,本土語成為高中生的必修課之一。課程包含臺灣台語、臺灣客語、臺灣原住民族語等(以下簡稱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但隨著政策的實施,許多問題漸漸浮出水面。像是匱乏的師資導致客語、原住民族語課程無法正式開課,選擇這些語言的學生被迫跟著學習台語課程。或是不夠生活化的教材導致學生們難以快速上手等。剛上路的政策在進入校園後所遇到的困境有哪些?本土語課程必修化是否真的能達到初衷,保存各式母語文化呢?註一:臺灣台語為現行訂定之官方說法,然多數學校的臺灣台語課程仍以閩南語稱之。 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本土語課堂中,台語因為是多數人選擇的本土語,由教師實際入班授課,其他本土語修習者以跑班形式學習。黃振彬於內湖高中教授台語,為了豐富課程,將台語廣告短片融入課堂,並以不同速度播放,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盡量理解內容。 圖/吳冠緯攝<b>本土語政策倉促上路 全體動員投入教育仍難達預期面對首次加入必修的本土語課程,在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的指引下,大部分高中都配合政策配合規劃課程,盡力安排師資或遠距課程,以期達成政策「傳承和保護本土語文化」的目的。但本土語文課程綱要修訂小組委員朱清義分析本土語教育,認為「目前要真的履行(本土語教育)課綱,還有很大一段差距。」實際在落實的過程中,校方的確面臨了政策進程緊促之下所帶來的窘況。「去年暑假,全國的教學組長、教務主任,只能說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在找老師。」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教學組長張馨云無奈表示。對於本土語教育的推行,儘管他認同是一個很好的理念,但他也覺得政策推行面還是過於急促。而雲林縣立麥寮高級中學教學組長郭智威也認為,目前環境和師資等配套尚未到位。而除師資問題外,政策實施後也有其他的狀況出現。像是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教學組長陳承遠分享近半年來的觀察,注意到學生和家長會疑惑為何要修習課程,而老師們也未必能夠了解這門的課程內容。為了實現落實文化平權、保護語言文化的理想,政府決定將本土語教育透過《國家語言發展法》,正式納入國民基本教育的各個階段。「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化是國家的重要資源。」朱清義強調初衷,表示本土語的維護和發展是必需的。然而就目前校內的狀況來看,政府的期許似乎正逐步落空,趕鴨子上架的推動方式,不免令人擔憂本土語教育是否真的能夠達到預期效果。<b>教學現場問題一籮筐  學生反應成效不彰落實高中本土語教育的第二學期,目前的教師資源仍然匱乏,因此多數學校皆採取實體遠距並行的上課方式,然而遠距教學的授課模式,卻使學生產生對自身學習效果的疑慮。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黃同學反應,「老師在隔壁班實體教,我們班開Google Meet 聽,大多數同學都沒在聽,把這節本土語課當成自習課。」他認為在此情況下,本土語學習成效幾乎等於零。新北市立林口高級中學戴承睿也表示,自己原先不會說台語,以遠距的方式上課更無法集中精神,難以聽懂或跟上老師的教學內容,「班上同學大多都在滑手機,因此沒有太多收穫,不理解本土語上課用意何在。」對於遠距上課的學習成效,桃園市立羅浮高級中學教務主任詹坤達則認為取決於學生人數,他指出:「當學生數在五人以下時,老師有辦法與每個學生互動,因此遠距上課的成效不錯,但當學生數較多時,學習的成效就略顯不彰。」然而,內湖高中陳同學提到,即便只有自己與教師一對一上閩東語線上課程,有時會遇到網路連線品質不佳,聽不清楚老師的上課內容,因此遠距教學的成效仍存在爭議。不同於多數學校線上線下並行,臺南女中111學年度採全面實體的方式進行本土語教學。「我們覺得實體授課對學生比較好,因為有互動、有看到臉,學習成效也會比較好。」張馨云進一步解釋,校方透過多元排課方式,讓十九個班級的學生無論選擇何種語言,都能實體到班上本土語,並聘用全國唯一的台語代理教師吳嫣珉,擔任校內唯一的台語本土語教師,確保每個學生的學習資源相同。但張馨云也點出此做法無法作為全國統一準則,「臺南女中這種方式有幾個學校做得到?我們班級數夠多,才可以聘用吳嫣珉老師。」由於聘用代理教師須達16堂課才得以開缺,然而小學校班級數少,校方只能聘請教學支援工作人員(以下簡稱教支人員)(註二)或鼓勵校內教師考照兼任,但目前教支人員供不應求、校內教師負擔重,仍無法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註二:具有特定科目、領域之專長,以部分時間擔任教學支援工作者。依各校實際授課時數核給鐘點費,每週時數不超過20節。本土語教支人員需取得中高級以上之能力證明及高中教支人員合格證書,才得以在高中任教。除了本土語課程上課方式的問題,還有部分學校出現學生無法修習所選本土語的情況。像是麥寮高中原先有部分學生選擇阿美族語、泰雅語和客語,卻因未尋得教支人員,最後只能讓學生去上台語課。郭智威無奈表示:「雖然主管機關有提供名單,但名單上的老師不想來、沒意願教,變成要靠人脈才有機會找到老師替學生線上上課。」當學生無法依其志願學習本土語時,似乎與原先「傳承各項本土語文化」的政策理念背道而馳。此外,課程內容與實際成效也是待解的問題。就讀臺北市私立東山高級中學李同學透露,由於上本土語(台語)的老師即為班上國文老師,真正上本土語的課堂大概只有兩節,其餘時間皆被拿去填補國文正課。「詞的部分雖有略懂一些,但口說的部分完全沒提升,特殊單字大概考完就忘得差不多了。」他認為,學校對於本土語並不重視,考試也只需要背題庫就能拿到滿分,因此自己高一上結束後本土語幾乎沒有進步。「本土語應該著重在『講』的部分,但我們只從紙本題庫中學到一些完全沒看過的詞語,平常生活中根本不常用到。」東山高中羅同學補充,本土語教學在教材方面也有明顯的不足,學校沒有提供任何課本或講義,老師發下的題庫內容也過於艱澀。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李同學有類似經驗,他表示雖然有本土語課本,但平常課堂上都在念課文,只能接觸到平時用不到的專有名詞,因此他認為學習效果不佳,期待未來本土語教材能更貼近生活。 高中本土語課程以台語為例,希望學生具備日常較欠缺的書寫能力,課堂間教師從課文延伸至句型,透過造樣造句讓學生熟悉台語文句型。 圖/吳冠緯攝<b>本土語危在旦夕 校園急救效果有限不僅學生對教材抱持困惑,在教學現場的老師也困擾於本土語的教材內容,「原本的教材太難了,編得不好,幾乎幫助不大。」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生物兼台語科教師游雲霞說道。他認為現有的台語課本參雜太多中文語法,這樣的台語並不「純」。他認為課本中應以生活化的對話取代難懂的文章,才更有利學生學習。內湖高中台語教支人員蘇世雄也評價:「這本課本(奇異果文創出版)幾乎沒有老師會選,不是不好,是因為太深了。」他認為該出版社的課本中選用許多台灣文學的文章,對學生的學習負擔大,僅適合作為課堂中的補充教材。實際上,本土語首度出現在高中課表,面對過去從未有人教過的課程,第一批任教的授課教師遇到的教學問題不只是教材。「這不是我的本科,又是第一年教授,對於教法甚至是學科內容都不見得熟悉。」郭智威分享,為了面對非自己的原授課科目,郭智威是自願額外參與本土語研習,以期增進教學能力。即便解決教師專業性的疑慮,課堂中學生的台語能力仍是第一線教師的困擾。以景美女中為例,游雲霞發現學生台語程度差異大。「當一門課中,學生程度差異太大時,老師(的熱忱)會被耗損掉,進而導致政策走向死路一條。」因此他認為學校未來可建立分級制度,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課堂有所收穫。「現在這一屆高一,在國中時完全沒有接觸本土語,程度比小學生還差。」蘇世雄評價,並進一步點出此狀況難以改善的窘境。「高中階段升學壓力較大,本土語若不納入升學考試,難以引起學生注意。」同為內湖高中的台語教支人員黃振彬則持正向態度,他希望孩子們不要討厭本土語就好,課程中不給學生太多壓力,再慢慢帶起學生興趣。作為一堂高中必修課程,學生本土語程度參差不齊,程度低落者也不一定有心提升。各本土語的發展亦有不同課題須面對,以現階段而言,台語作為資源相對豐富的語言,仍然會出現不少問題,其他語言在教學上更是舉步維艱。黃振彬形容目前本土語的處境,指出現今華語作為強勢語言的社會下,台語是需送進急診室的語言,客語已到加護病房,而原住民族語更要戴上氧氣罩了。客語教支人員的黃脩雅即分享,目前任教於臺北市私立大誠高級中學的他,全高一僅一位學生選擇客語。「相較台語班上人比較多,成效上一定不同。」他說。由於只有一人上課,且課程地點被安排在圖書館,無論在設備、課程互動上都因此受限,許多課程設計在較少人選擇的語種皆難以實踐。<b>師資缺口成最大困難 多元任教管道填補仍未果目前擔任本土語課程的師資來源複雜,主要以在職教師兼任、教支人員與教師直播共學三種構成。無論是教支人員或在職教師,都需要取得本土語檢定才可任教。儘管因應本土語教育政策,部分師培大學已設立各本土語的師培課程,期待培育專業性高的本土語的專任教師。然而,由於較晚設立,且學校多優先將教師的聘用額度用於升學科目,難留額度給本土語師資,所以很少開缺。因此以實體授課而言,仍然多以在職教師兼任與教支人員為主。以游雲霞為例,他屬於自願兼任台語科的在職教師,在政府鼓勵在職教師考取檢定前,他基於對台語的興趣,就先行報名並順利取得中高級的可任教標準。然而,並非所有老師都有此熱忱承擔,本土語教育上路後,在麥寮高中擔任教學組長的郭智威,正因找尋師資未果,只能自己額外負擔校內台語課程,「起初有鼓勵校內老師考檢定,無奈參與狀況不佳,只能自己跳下去做了。」他苦笑著說。除了在職教師外,作為補足師資缺口的教支人員也在新政上路後遇到過去未曾遇過的難題。按照原本師資招聘規則,教支人員需通過「高級中等學校閩客語文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認證考試」才能在高中任教。但因為通過人數太少,各校行政人員找尋合格教支人員難度過高,國教署逐步放寬標準。蘇世雄分享,不少像他一樣過去在小學擔任教支人員的老師,在調整招聘規則後紛紛加入高中本土語師資的行列。然而,面對不熟悉的教學對象,許多教支人員需要調適不一樣的師生互動。「高中生是半個大人了,不能再用對待小學生的方法上課。」黃振彬評論。陳承遠也表示,不少教支人員向他反映在教學上挫折感很大。不僅是台語,各語言皆面臨數度放寬招聘教師標準的狀況。「這個政策超級髮夾彎。」張馨云直率說道。他分享,原本政府對師資要求高,但後來尤其在原民族語的部分,由於真的找不到授課教師,因此認定只要是「耆老」即可,但法規上對於耆老的定義模糊,根本無法可管。 黃振彬是少數通過「高級中等學校閩客語文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認證考試」的教學支援人員,對台語教學充滿熱忱的他,分享台語是擁有八個聲調的語言,是具有音樂性的語言,有別於台灣語言系統中的其他語言。 圖/吳冠緯攝<b>文化保存有賴制度完備 盼正式師培解師資問題如同多數科目,本土語同樣設有師培管道。然而,現行環境卻無法提供師培生一展長才。像是校方幾乎沒有開設客語專任教師的缺額,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邱祥祐表示,「羨慕其他同學,其他科目不怕沒課教。」作為一名客語師培生,除了完成自身學業,考取檢定外,還須經過實習才能進入教學現場,將所學傳承。但他點出現況,提供客語實習的學校非常稀少,學校開辦專任教師的職缺幾乎為零。從長遠來看,為了彌補本土語教學人力空缺,大學端透過師培管道與增設在職進修第二專長學分班(以下簡稱二專班),試圖培養未來本土語專業師資。師培生和二專班不僅需要學習語言,課程中更包含文化、文學,相較參與36小時培訓的教支人員,師培生與二專班學習更為廣泛。但由於現行本土語政策每週僅一堂課,有限的授課時間難以突顯師培生所學習的專業。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呈現,多數同學反而認為教支人員教學專業且有趣,新北市私立辭修高級中學汪同學表示,「校外的感覺會比較專業一點,畢竟只專門教本土語。」顯示校方目前仍然缺少聘請師培生的動機。協助客語中高級檢定培訓研習課程的邱祥祐則是表達,對於僅透過考取檢定,在學校有其他專業科目的老師,擔任本土語教師有矛盾感,「我們(師培生)修完這麼多客語的課程,客語的語法教學、教學導論、教案撰寫,好像我們存在就沒有那麼有意義了。」邱祥祐期盼教支人員僅是暫時措施,並提供師培生更多的教學機會。擔任台語二專班的指導老師陳彥君回應,針對教支人員、考取中高級檢定的專任教師,目前教育部有祭出「六年條款」,希望在六年內培養足夠專業師資,並讓救急的教學支援人員順勢退場。不過實際上師資人力缺乏是否能夠藉由師培生與二專班補齊仍有疑慮。陳彥君表示,「儘管每間大學每年培養75到100名教師,由於本土語實施包含國中端,會瓜分高中段端的教師名額,恐怕未來師資仍然缺乏。」目前礙於政令實施過於倉促,儘管已有多間大學致力培養人才,仍然無法立即填補現場的師資缺口,導致許多學校在111學年度開學後,仍須招募本土語教師填補缺額。「若要等待老師培養完善,在培養期間內,已經獲取資格的老師要做什麼?他們同樣需要工作,所以師資問題,在推動語言時,是一定會遇到的。」針對政令實施急促的疑慮,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林佳怡回應,在二十年前推廣國小本土語教育時,也面臨相同問題,然而等到一切就緒再推動是不可能的。回頭看國小本土語政策,經過培育現今體系已經非常成熟,林佳怡認為現行高中本土語政策會如同當時國小的本土語政策逐漸完善。儘管本土語政策實施在師資缺乏、上課方法迥異的情況下,是否能達到增進學生本土語能力的目的仍有疑慮,不過目前師培生作為解方,希望能夠藉由完善教學體制,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環境。已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黃振彬強調,期盼由年輕人接手傳承本土語的精神,「我認為要讓年輕人進來,我們這個世代要慢慢淡出。既然他們去念台文所,都有教師證,他們是專業的。」語言的功能不僅是作為溝通的媒介,背後所乘載的文化也同樣需要記住。期盼未來健全本土語教育,將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手語妥善保存與復興。
文創商品融在地特色 青年攜民眾回顧大稻埕歷史
生活
第1774期
文創商品融在地特色 青年攜民眾回顧大稻埕歷史
2022-12-07
【記者黃𦲽湄綜合報導】大稻埕老商家相談甚歡,青年團隊舉著攝影機於現場穿梭,記錄開幕茶會。台灣亞太青年學院聯盟與六校青年設計師於1至6日在Olympus Plaza Taipei 大稻埕旗艦店,一同舉辦《大稻埕之絕代風華》青年設計師創作成果展,展出新詩、家書、記錄片與文創商品等作品,呈現青年眼中的百年歷史。 「大稻埕之絕代風華」青年設計師創作成果展以文字和影像傳遞大稻埕歷史。 圖/黃𦲽湄攝青年設計師在文創商品上繪製城隍廟相關特色插畫,擺在桌上供民眾欣賞。台灣亞太青年學院聯盟秘書長房福慶表示,學生實地走訪老商家,深入了解商鋪文化背景,再將其藉由物品呈現。他強調:「一定要非常近距離地去聊天,我們才能知道他們(老商家)的想法、感受以及需要,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民眾黃瓈葳也說到:「展覽可以讓他們接觸平常不會在意的事情,像霞海城隍廟並不是只有月老,背後還有百年街屋、歷史餐區等。」 現場播放豐富的紀錄片影像,吸引民眾一同了解大稻埕的歷史軌跡。 圖/黃𦲽湄攝展場紀錄片內的受訪者雖多為長者,他們的聲音卻充滿力量,傳遍展廳各個角落。黃瓈葳提到:「不管是大稻埕或者新竹客家莊,很多都是口傳歷史,若沒有透過影像或文字把它書寫下來,其實照我們20幾歲的這一代,下面就很難找到任何的文獻資料。」民眾林金燕也表示,文化傳承需要更多人參與,並以多元視角呈現歷史。在這次展覽中,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暨碩士班參展者郭正勳,展出帶有祝福寓意的印章,他分享道:「年輕人以當代的角度解讀歷史,將具有衝擊性與張力的創意表現在文創商品等作品上,這也是闡述歷史文化很棒的方式。」 青年設計師以不同思維詮釋當地特色,郭正勳認為,年輕人可以創造在地新價值,藉作品呈現多元樣貌的大稻埕。房福慶也提到,不管是透過展覽、書籍、新媒體或自媒體的方式,都能讓文化歷史得以傳承保留。青年與老商鋪跨世代對話,攜手回顧大稻埕的昔日舊事,期盼展覽能傳遞與延續這片土地的歷史。&nbsp;
全台唯一「舞虎」! 虎獅派對促陣頭文化傳承
生活
第1771期
全台唯一「舞虎」! 虎獅派對促陣頭文化傳承
2022-11-16
【記者陳孟樺台北報導】鑼鼓聲響徹雲霄,數十隻「獅」「虎」在人群裡鑽動,蓄勢待發,準備登台演出。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2022鬥陣趣—虎獅派對」於12日在臺灣戲曲中心登場。各路舞獅陣頭齊聚一堂切磋較勁,全台唯一「舞虎」陣頭義虎團更帶來活靈活現的演出,成為本屆「鬥陣趣」的一大亮點。 「2022鬥陣趣—虎獅派對」於國立臺灣戲曲中心舉行,當天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共襄盛舉。 圖/陳孟樺攝來自全台的獅陣到場響應「鬥陣趣」,不同品種的獅子各自擁有獨特風采,無論是演出形式、發力方式,或是展現出的氣勢,都各有千秋。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的北京獅表演者張詠皓進一步說明,「北京獅的特點是毛茸茸又厚重,因為製作獅子身體的材料是棉被,給人的感覺很溫馴。」除了陣頭匯演,踩街遊行也十分吸睛,27組獅虎團隊於遶境途中在芝山巖惠濟宮展演請神,參與民眾也隨陣頭踩街,場面熱鬧無比。&nbsp; 雲林北港老塗獅白鶴獅陣成立於民國49年,是國內少數以白鶴對戰臺灣獅的特色陣頭,踩街時氣勢十足。 圖/陳孟樺攝今年主辦方力邀台灣罕見的「舞虎」陣頭——台中外埔水美里的義虎團。舞虎文化最初從中國大陸傳入台灣,現已逐漸失傳,台灣的舞虎團隊僅剩義虎團。在過去,地方陣頭會在大甲鎮瀾宮的年度迎媽祖盛會交流,信仰凝聚許多表演者與民眾。然而,隨著青壯年開始外出工作後,家傳陣頭只剩老一輩的師傅負責,義虎團第五代成員王士杰回憶道,「我們之前其實有二十年沒有出陣,是有一次大家回到家鄉,因緣際會就討論說要不要出陣,才又開始一起舞虎。」「弄虎」的腳步與舞獅截然不同,張詠皓生動地示範,「虎不會像獅子一樣小心翼翼動作很慢,而是會一直衝、一直衝。」義虎團一脈相承的腳步與虎頭製作技術,都是台灣可貴的文化資產,不過他們也同樣面臨傳承困境。義虎團第五代成員伍浚銘強調,「過去是館長出錢出力,如今新一輩如果缺乏經費,傳承一定會更困難。」他們更坦言,多年前嘗試進入校園教小朋友舞虎,無奈遇到重重阻礙,只能無疾而終。 台中外埔水美里義虎團成立於民國50年代,是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起駕的送駕陣頭之一。 圖/陳孟樺攝即使小朋友較難在學校體制中習得傳統藝陣的相關技能或資訊,許多親子與年輕族群仍能透過參與虎獅派對,更親近藝陣文化。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學生陳同學(化名)表示,「陣頭文化如果以活動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大家可以認識自己的文化,有興趣搞不好也會去傳承這樣的文化。」 來自台南的溪南寮興安宮金獅陣也到現場參與,該團是西港刈香遶境倚賴的重要武陣。 圖/陳孟樺攝台灣陣頭面臨失傳危機,仍有人願意保護文化資產,使傳統活動逐漸走入現代生活圈,同時邁向國際,以多元面貌呈現於大眾眼前,虎獅派對策展人林承緯在記者會上提起本土陣頭未來的發展,「日本東北的仙台岩手大概有三百團舞虎,如果以後有機會來台灣會是很棒的。」傳統藝陣過去仰賴民間廟宇為信仰中心,現在愈來愈多年輕一輩加入、學習技藝,繼承陣頭家業,也以創新方式為其增添不同色彩,使更多人接觸台灣文化。 虎獅派對與士林在地的三大宮廟 :惠濟宮、神農宮與慈諴宮一同舉辦,獅虎陣頭在首日午後於國立臺灣戲曲中心迎神。 圖/陳孟樺攝<br style="font-weight: 400" /><br style="font-weight: 400" />
八塊厝藝術村重現閩南風情 延續文化傳承使命
生活
影音
第1769期
八塊厝藝術村重現閩南風情 延續文化傳承使命
2022-10-27
【記者詹晶雅、林玟君、戴婧雯桃園報導】嗩吶悠揚高亢,鑼鼓響亮喧天,桃園首座以閩南文化為主題的藝術園區「八塊厝民俗藝術村」於22號正式開幕。園區凝聚傳統工藝、民俗表演等閩南特色,期許能在桃園市延續民俗文化的精神,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政府近八年都致力於保存不同族群的傳統文化,「我們台灣這個以台語為主的這個閩南文化,我們也希望能夠保留。」藝術村內的展館分為「民俗節慶」、「表演藝術」、「語言推廣」以及「工藝文創」四大主題。館內展出傳統文物以及布袋戲、皮影戲等戲劇曲藝,也結合VR虛擬實境技術,讓民眾親自操作偶戲,實際體驗傳統戲曲文化。參與民眾魏世鑑說:「操控這個可以讓皮影從光影展現出來,那這對我們來說,實際去操作是很新奇的。」此外,展區也以多媒體影音的方式結合閩南歇後語、歌謠等民間文學,為民眾打造有趣的閩南語學習空間。雖然閩南文化在台灣普遍可見,卻長期缺少完善的紀錄與保存系統,隨著都市化的發展,年輕一輩也與閩南文化漸行漸遠。台語推廣組織「牽囡仔ê手 行台語ê路」活動部部長郭竹屏也在藝術村參與擺攤,他認為本土語言流失快速,希望能將台語融入生活,「如果大人不繼續對小孩子講台語的話,其實這個語言很快就會消失。」為推動文化傳承,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在2018年成立「閩南及民俗文化科」,邀請國立體育大學(以下簡稱國體)舞龍隊進駐八塊厝民俗藝術村進行教育推廣。國體舞龍隊隊長劉竣豪說:「我們會手把手教學,就是可以邊指導,讓他知道我們是怎麼操作。」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園區未來將會持續擴建,全面開館後也將定期安排藝文活動,讓更多市民有機會參與其中。作為閩南文化的全新據點,八塊厝民俗藝術村集結多元閩南特色,望可帶動桃園市民對民俗文化的關注。
金掌獎現年輕新秀 偶戲文化拋接中傳承
生活
影音
第1753期
金掌獎現年輕新秀 偶戲文化拋接中傳承
2021-10-08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李昀璇、黃弈軒雲林採訪報導】透過布袋戲藝師的演繹,掌中戲偶輕巧走動,在戲台上表演的活靈活現。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主辦的雲林國際偶戲節於1日登場,希望將傳統藝術融入民眾生活,活絡偶戲文化氣息。在偶戲節中,金掌獎是每年眾所矚目的焦點,主辦單位更於民國108年新增青年主演甄選項目,並在今年正名為青年金掌獎,開放40歲以下藝師參賽,鼓勵青年投入傳統藝術,延續布袋戲精神。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表演藝術科科長沈郁琪指出,透過設立青年金掌獎,可以為得獎青年團體建立相當的信任度,「所以這是我們想要鼓勵青年的從業的藝師,讓他們有一個舞台。」青年金掌獎設立三屆以來,參賽者有年輕化的趨勢。主辦單位解釋,前兩屆入圍者多為七年級生,然而在今年,六組入圍團隊中,即有四位主演是八年級生,更有一位主演是九年級生。其中,入圍青年金掌獎的雷音劇坊,團隊成員平均年齡只有20歲,他們改編經典《西遊記》劇本,從現代年輕人角度出發,生動口白加入流行語和英語,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此外,表演中還加入人偶同台戲碼,展現布袋戲的創新力量。雷音劇坊團長陳建霖說明,他們以人偶互動呈現豬八戒與孫悟空搏鬥場面,「我相信也有人做過,只是這是我們年輕人想要再嘗試不一樣的時候的第一步。」現場觀眾施均杰則認為,年輕人加入創新元素如英文、現代用語,豐富表演內容,雖然青年劇團經驗較少,但日後都還可以再累積。青年金掌獎的設立,提供從事布袋戲工作的年輕藝師,在台前台後發光發熱的機會。青年藝師不僅傳承了傳統技藝,也為布袋戲注入新生命。面對傳統藝術的年齡斷層,雲林縣政府加緊腳步,推行文化傳承。除了鼓勵年輕世代投入布袋戲產業,也在各級學校規劃推廣活動,讓在地人口從小接觸布袋戲,培養幼兒的傳統藝術品味,理解偶戲文化之美。沈郁琪表示,為了鼓勵幼童從小接觸布袋戲藝術,縣政府著手在校園進行推廣活動,從國小至大學,皆能夠讓學生在校園裡習得布袋戲文化。從校園扎根推廣傳統藝術,再以各式活動和比賽鼓勵青年接手傳統技藝,青年團隊在偶戲競演中激發創意,展現布袋戲嶄新面貌,一同讓布袋戲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大學人】 肩負文化傳承使命 北市大舞出醒獅技藝之美
體育
第1738期
【大學人】 肩負文化傳承使命 北市大舞出醒獅技藝之美
2020-12-03
【記者王崴漢嘉義報導】舞獅表演開始,獅頭手與獅尾手在鑼鼓聲的伴奏下舞出獅子的各種神態,至劇情高潮處,獅子躍上長板凳,歷經「咬青」、「吐青」等動作後完成「採青」(註1)。臺北市立大學(以下簡稱北市大)龍獅運動組在11月29日於109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醒獅項目,以「橋底青」帶來精采演出,這群青年從小接觸龍獅文化,升上大學後持續鑽研龍獅技藝,延續傳統藝術價值。註1:採青為醒獅中最常見的表演方式,「青」為生菜,採青有生財(生菜)之義,過程獅子展現各種技巧,再經由試探、食青、吐青等動作完成採青。 臺北市立大學龍獅運動組以「橋底青」作為表演主題,躍上板凳,經食青、吐青等動作完成「採青」。 圖/王崴漢攝 舞獅表演中包括演奏鼓、鑼、鈸等樂器,透過鼓聲的強弱與節奏刻劃獅子各種情緒。 圖/王崴漢攝獅子必須在樁上做出迴旋、騰躍等特技,展現威武形象。北市大龍獅運動組成立於民國96年,招收龍獅專長人才,並以醒獅為重點項目。其中最具特色的訓練莫過於「跳樁」,獅頭手與獅尾手攜手併肩,考驗彼此默契;獅子在樁上大步跳躍,若一方表演中稍有遲疑或過於急躁,極可能發生失誤。隊員高佑宗分享合作關鍵,必須了解對方性格與習性,藉此縮短磨合期,「就像交朋友一樣,這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跳樁訓練驚險萬分,表演過程每刻都不能馬虎,否則便可能跌傷,對學生來說是一大挑戰。談及心路歷程,隊員楊鎧謙分享,身為獅尾手,與獅頭手在一次樁上飛躍的動作中意外踢到樁盤,小腿因此縫了三針。面對高風險的跳樁動作,他並不畏懼反而持續鍛鍊,「撞到不是件壞事,是一個要過得去的坎,過得去就可以跳得好了。」 臺北市立大學龍獅運動組平時主練醒獅,一旁也有隊員正練習舞龍項目。 圖/王崴漢攝北市大龍獅運動組平時主練醒獅,同時透過不同賽事經驗培養其他項目專長。團隊曾於1月代表台灣參加「鱷魚恤世界香港夜光龍醒獅錦標賽 2020」,分別以夜光龍及醒獅項目出賽,同時也是首度征戰國際舞台。隊長劉彥佑指出,有別於平時熟悉的醒獅,夜光龍表演以紫光燈照射龍皮發亮,並無其他燈源,對於龍獅運動組而言是全新嘗試;他也透露,夜光龍看重舞龍的速度與力度,更考驗選手反應能力。北市大鼓勵學生透過賽事接觸其他項目,這不僅提升選手競爭力,高佑宗提到,他們也從中認識這些項目的歷史由來及發展,深入了解背後意涵,進一步以表演參與這項文化,「我覺得這是一件蠻榮譽的事情。」 種種原因導致龍獅運動發展受阻,包括社會對龍獅運動懷有刻版印象、未來出路受限、器材昂貴等等。 圖/王崴漢攝社會大眾普遍對龍獅運動懷有刻板印象,楊鎧謙談到,許多家長將龍獅文化與抽菸、吃檳榔連結,認為玩龍獅將逐步讓孩童走向偏路。龍獅運動學子們享受舞台,並從中建立自我價值,這一路並非一帆風順。楊鎧謙的家中長輩曾無法理解為何他不專心打武術,認為玩龍獅無益於未來發展,楊鎧謙從國中開始向父母證明自己,拍攝表演影片、拿出參賽成績,在不斷對話下才逐漸抹除家長對龍獅運動的負面想法。對於外界眼光,隊員田彥庭抱有不同想法,選擇不多加理會,「我們練這個(龍獅運動)就是一個運動員,就是練自己喜歡的東西,跟其他運動沒什麼差別。」這群青年投入龍獅運動,不單是對其感興趣,更視作人生目標。楊鎧謙曾習武術、高佑宗則在高中擔任汽車噴漆選手,由於對表演抱有熱情,他們以龍獅運動為志向。「把自己的興趣當作工作是件很開心的事,我相信不管對誰都一樣。」高佑宗補充,龍獅文化不會僅侷限於廟會活動,將這項民俗技藝帶進劇場也是一種推廣方式。 龍獅運動組隊員多從小接觸龍獅文化,如今以運動員身分延續對龍獅技藝的興趣。 圖/王崴漢攝「它(龍獅運動)算是我生命中的一部份吧。」田彥庭從小在廟口長大,如今以運動員身分延續對龍獅技藝的興趣。不只是他,龍獅運動組學生與龍獅文化密不可分,對於個人生涯規劃,不少隊員也預計擔任教練、裁判或成為表演者,在未來盼以不同形式傳承傳統龍獅技藝精神。
原創條例難落實 致原民文化誤用爭議不斷
校園
影音
第1737期
原創條例難落實 致原民文化誤用爭議不斷
2020-11-25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詹湘淇、王崴漢綜合採訪報導】別具特色的原住民族文化,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不過鮮為人知的是,若是隨意使用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創作,很可能面臨法律糾紛。以保障原住民族文化成果為宗旨的《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於民國96年完成立法。然而,因社會對此條例並不熟悉,大眾也欠缺對原住民族創作的認識,使這些文化成果常被不正確地公開展演。不僅傳統服飾遭混用,莊重的歌舞也被錯誤詮釋,原住民族的文化禁忌經常會被觸犯。《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雖為保障原住民族創作的重要法源依據,但因其定義及歸屬問題,使之立法精神難以徹底被落實。舉例而言,若不同族群擁有相似的表達內容,判定時便容易引發權利歸屬爭議。「權利歸屬的問題要清楚。」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兼任教授蔡明誠認為,重點在於原住民族委員會,是否以可受公評的方式判定歸屬權。此外,因原創條例沒有明確定義侵權形式,使用者可能遊走灰色地帶,以致該文化專用權難以受到保障,種種問題使原住民族智慧創作權保障之路困難重重。有鑑於此,財團法人社教文化基金會在21日於慕哲咖啡舉辦「2020年原住民族人權與法制論壇」,邀集部落族人與法律實務工作者,一同討論傳統智慧創作權的實踐現況。「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下叫侵權?」雪谷南榕法律事務所律師劉繼蔚指出,侵權態樣在未來可能會愈趨複雜多元,相關規範應透過法規進一步深化。針對該條例目前的困境,學者主張,未來修法方向應朝保護原住民族文化內涵為發展重點,政策宣導力度也應加強。除此之外,更需從社會面著手,透過公民教育與社會對話,提升大眾對原住民族的文化素養、培養社會對多元族群的尊重與理解。維護少數族群權利是重要的社會課題,除了政府應從法制面調整,加強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保障外,社會大眾也需保持尊重的態度,在相關智慧創作的使用上更加謹慎,避免誤觸禁忌及法律規範。如此一來,才能打造良善的文化場域,使原住民族的精神得以永續留存。
獨立樂團打頭陣 音樂祭推廣傳統北管
藝文
第1688期
獨立樂團打頭陣 音樂祭推廣傳統北管
2018-11-14
【記者林宛賢台北報導】鑼鼓喧天,北管師傅們以一段急促的南梆子聲帶出整齊而有力的嗩吶聲,台上的北管樂手個個賣力吹著嗩吶、敲著木魚和拍板。稻江文化音樂祭於10日在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舉行,活動邀請傳統北管軒社——共樂軒、靈安社與雙聯社,以及新生代獨立樂團——拍謝少年、三十萬年老虎鉗與麋先生共同參與,期望藉獨立樂團的人氣帶動北管文化的關注度。「或許年輕人聽到北管軒社的音樂後,對北管樂會有興趣進而來學習,將來就變成我們的無形文化資產。」台北市民間遊藝協會理事長劉丁柱表示,希望能藉此活動推廣逐漸失傳的北管樂曲,透過新生代獨立樂團吸引年輕人關注傳統音樂,「若北管後繼無人的話,這個民俗文化就會有斷層。」 稻江文化音樂祭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將逐漸失傳的北管音樂透過新型態的表演方式傳承給新世代的年輕人。 圖/林宛賢攝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林茂賢解釋,北管樂曲特色為曲風喧鬧高亢、氣勢豪邁,非常適合廟會、遶境等慶典儀式,可說是古早時期主流的「重金屬音樂」。北管的演奏團體稱為軒社,早期的軒社提供聯誼、社交活動與休閒等功能,與社區發展有著緊密的關係,不論在保存與傳承傳統文化,以及婚喪慶典、宗教儀式上,皆扮演重要角色。林茂賢指出,由於台灣教育長期西化,缺乏對傳統音樂的培育,間接導致社會大眾對於北管樂等傳統音樂的忽視。「我們自己看到那些傳統的東西,就自己覺得是沒水準的,課本上也沒有教我們這些東西,所以它的沒落是正常的現象。」他也強調,從教育著手讓社會大眾從小培養對台灣傳統文化的認識,是唯一從根本解決傳統音樂失傳的方法。在此次北管軒社表演中,有不少大學生、國高中生參與,為傳統音樂增添一股新活力。在靈安社表演中擔任銅鈸手、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的胡祐嘉表示,因為自己有接觸DJ創作,所以希望能在現代電子音樂中融入傳統北管樂。同樣為靈安社銅鈸手、淡江大學歷史學系高子建則表示,因為從小生活在宮廟環境,耳濡目染下便對北管樂十分感興趣。 此次傳統北管表演活動中,不乏許多青年學子參與其中,為逐漸失傳的北管音樂增加新魅力。 圖/林宛賢攝胡祐嘉認為,北管正面臨沒有市場、傳承不易的局面,他補充,「我覺得北管可以多跟一些文化資產做結合,讓無形的文化資產(北管)去輔助無形的文化資產。」。高子建則表示,以往北管都是隨著廟會、遶境活動表演,但近幾年這些活動逐漸消失,北管軒社的表演機會也隨之減少。胡祐嘉與高子建一致認為要傳承傳統音樂,必須創新、多結合不同的風格與元素,並期待現代社會能給予傳統音樂更多的表演機會。演出樂團拍謝少年說:「把傳統好的音樂,融入在我們喜歡的音樂裡面,本身就非常有趣。」他們表示,除了在第二張專輯中的〈契囝〉結合北管音樂外,未來也會嘗試將傳統音樂融入音樂創作。觀眾陳婧琪認為,若北管能跳脫出宗教活動,演化出更多不同的形式會有助於傳承。 未來也期望傳統北管音樂能融合現代獨立樂團的曲風,形成更加多元的台灣音樂文化。 圖/林宛賢攝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館長許美惠表示,希望未來獨立樂團與北管軒社能交流、碰撞,為台灣音樂帶來更豐富的發展,「用這樣的方式建構一個平台,讓子弟軒社和獨立樂團的觀眾能互相看到對方,讓年輕人也能關注北管音樂。」 台上樂手個個賣力演奏,其中有許多國、高中生參與,顯示越來越多學生願意接觸傳統北管音樂。 圖/林宛賢攝 此次音樂祭活動邀請新生代獨立樂團共同演出,希望能藉獨立樂團的魅力,吸引更多年輕人共同參與。 圖/林宛賢攝
頭頂貢品踩水拋果 八堡圳引水人領民眾祈福
生活
第1687期
頭頂貢品踩水拋果 八堡圳引水人領民眾祈福
2018-11-07
【記者徐佳渝彰化報導】水淹及膝的八堡圳水道內,擠滿「跑引水隊伍」的參與者,他們踩著水大步前進,朝水道高牆旁觀看儀式的民眾揮手。彰化縣二水鄉公所於3日舉辦為期兩天的「2018國際跑水節」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參加。 頭頂祭品的引水人代表在走完水道後,大步地朝「林先生廟」準備完成最後一步的祭祀儀式。 圖/徐佳渝攝水道中,帶領「跑引水」隊伍的是身穿簑衣、頭頂供品,扮演著祭祀儀式要角的「引水人」。他領著貴賓及民眾踩著水完成跑引水儀式。早期的儀式中,引水人必須開啟水閘門將豐沛水源引到水圳中,甚至在邊引水的同時還得和超過兩公尺高的急速洪水比速度奔跑。因為過程中常有引水人犧牲,所以現今改為較簡單的儀式。 學生聚集在八堡圳取水口前方,準備在活動環節「水圳濕背秀」上一同來跑水。 圖/徐佳渝攝來自印度、在彰化縣社頭鄉從事工程師的哈費斯.阿斯美斯拉(Hafeez Azmathulla)表示,印度有很多以神的名字命名的河流,為了祈求豐沛水源並感謝河神的保佑,也會舉辦如台灣「跑引水儀式」這樣的祈福祭典。就讀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同樣來自印度的學生娜路里.拉克西米( Nalluri Lakshmi)認為,跑引水隊伍將水果拋向水道高牆旁民眾最有趣,這和他家鄉的祭祀方法很不一樣。 這次共計有來自12個國家的學生參與「2018二水跑水節」,為「跑引水隊伍」中最為吸引目光的隊伍之一。 圖/徐佳渝攝「2018國際跑水節」傳承二水鄉的歷史,讓在地人感恩先人開鑿八堡圳的辛勞,也讓外地人得以一窺源遠流長的祈福祭典。大葉造形藝術學系學生陳虹諭提到,主辦宣傳活動的範圍可以不只侷限在二水區域,還能吸引更多外縣市民眾來到二水鄉參加「跑水節」,瞭解在地的歷史文化。就讀南臺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同時也是二水鄉在地人的學生陳蓓萱則認為,參與活動的民眾仍以老一輩居多,他表示活動可以加入拍照打卡等年輕人喜愛的元素,「覺得活動可以更年輕化」。 隊伍最前方的貴賓各個在水道上奮力奔跑,還原當年八堡圳引水人奔跑的歷史畫面。 圖/徐佳渝攝&nbsp;
東港盛事迎王祭 遊子返鄉投身文化傳承
藝文
影音
第1686期
東港盛事迎王祭 遊子返鄉投身文化傳承
2018-10-31
【記者謝承學、林宛賢、許芷瑄屏東採訪報導】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五顏六色的廟會涼傘,顯示出王爺出巡時的威嚴。三年一度的「東港迎王祭」,不僅是全國性的文化祭典,對於東港居民來說,更是當地的一大盛事。國立政治大學學生黃鈺倫表示,當地有句俗語說「過年可以不用回家,但迎王一定要回來」,由此可見迎王祭典對東港居民的重要性。以漁業起家的東港鎮,因靠海因素發展出王爺信仰。慶典中重要的「請王」儀式,象徵王爺自海上來,保佑東港居民未來三年的平安,也為迎王祭揭開序幕。七角頭埔仔角轎班林家弘提到,在東港漁村的環境裡,大家有各自的生活,卻沒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努力,「東港迎王就是大家共同的目標。」然而,東港鎮長年人口外移,許多年輕人在外縣市求學工作。三年一度的迎王祭典便成了外地遊子返家的好時機。年輕學子除了會身體力行參與遶境,也會透過抬轎等廟會儀式報答王爺的保佑,並期望透過自身的力量,改變社會大眾對宮廟活動的刻板印象。國立台灣大學學生邱坤隆說:「我覺得就是多去參與,親自體驗過後你會發現其實這活動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透過年輕世代的實際參與,東港迎王祭變得更廣為人知。然而,隨著老一輩造船師傅的退休,製作王船的技藝也面臨傳承的挑戰,祭典的文化保存仍是一大問題。「木日水巷東港鎮社區藝術協會」教師蘇煌文認為,傳統文化要有年輕人參與,否則技術一旦失傳,將無法繼續傳承下去。他也希望,宮廟文化不只是宗教信仰,「在文化層面上,東港這塊土地的多元性,要讓人有不一樣的體驗。」迎王祭作為當地的文化根源,在傳承上除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學習傳統工藝技術外,也能結合影像設計等等不同領域的專業,讓迎王祭呈現不一樣的風貌,使祭典古法能持續傳承下去。https://youtu.be/4T6LpboRrUg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