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不戴回口罩! 加拿大師生抗議校方防疫觀念倒退
國際
第1771期
不戴回口罩! 加拿大師生抗議校方防疫觀念倒退
2022-11-16
【記者鄧芯怡綜合報導】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UW)於8日宣佈全體師生在教室內都必須佩戴口罩,因而引發熱議。該政策於9日開始實施,並將持續至學期結束。校方考量加拿大正處疫情升溫之際,除了保障師生的健康,要求他們戴口罩也是為了避免期末考受到影響。 圖為滑鐵盧大學於官方網站上發佈强制教職員及學生佩戴口罩的公告。圖/取自滑鐵盧大學官網在西方國家,政府已鮮少強制民眾佩戴口罩,突然的公告因此讓師生措手不及,也引發兩方意見的辯論。此外,校方也要求學生和助教晤談時佩戴口罩,只有教師在授課、學生進行報告時,才可以摘下口罩。滑鐵盧大學畢業生愛德華・波法・堤林(Edward Bofa Tilin)評論校方的要求過於嚴苛且沒有必要,他也補充,全世界都試圖和新冠肺炎共存,滑鐵盧大學卻反而在防疫政策上倒退。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學生需要重新適應在教室內佩戴口罩的生活。 圖/取自滑鐵盧大學官網然而,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UoG)整合生物學系副教授肖珊娜・雅各布斯博士(Dr Shoshanah Jacobs)提出不同的意見:「我認為滑鐵盧大學的考量絕對是正確的,我們都應該這樣做。」他也補充,佩戴口罩是關心社會整體健康的行為,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照顧了老人、小孩這些容易受到感染的群體。他坦言加拿大社會忽視大眾健康,這樣的環境讓深切關心民眾未來的人備感壓力。「西方國家推崇自由的風氣,因此人民應該有自行選擇佩戴口罩的權利。」堤林直言學校推行的政策侵犯了師生的自由。此外,堤林也提出目前美國數據顯示,在防疫管制上較嚴格的州與較寬鬆的州相比,新冠肺炎的傳播率並沒有太顯著的差異。因此,堤林和他的教授都認為口罩無法完全預防新冠肺炎的傳播。滑鐵盧大學的口罩政策在社群媒體Twitter及Instagram上都引發高度關注,部分家長希望加拿大學校更重視學生的健康問題,因此予以支持;學生則認為課堂上本就無法避免師生之間近距離接觸,因此佩戴口罩其實沒有實質的效益。相比西方的開放政策,台灣目前仍維持公眾場合皆須佩戴口罩的規定。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謝明潔支持政府的決策,因為只有遵守防疫措施才可以讓學生免於重回遠距上課的命運。面對眾多的質疑,外界都在觀望校方將會如何應對。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口罩政策一經宣佈便在社群媒體Twitter上引起廣泛討論。 圖/截自滑鐵盧大學官方Twitter 
日常訓練成渴望 疫情下運動員如何維持身心狀態?
專題
第1752期
日常訓練成渴望 疫情下運動員如何維持身心狀態?
2021-06-16
【專題記者石學儒、吳嘉倪、楊人熹、鍾晨沅綜合報導】運動員在賽場上揮灑汗水、努力拚戰,最後風光站上頒獎台,接受眾人的喝采。頒獎台下,艱苦的訓練在運動員生涯幾乎永不停歇,「不管是哪種運動,對我們來說都很需要所謂的『手感』。」身障桌球國手林姿妤說道,唯有透過日積月累、不斷地練習,才能使他們維持良好的比賽狀態,迎接一場又一場賽事。然而,5月份台灣爆發新冠肺炎嚴重社區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月19日宣布將全台疫情警戒提升至第三級,為了配合密閉空間禁止群聚的政策,運動場館、健身房等場所都必須關閉,為體育界帶來極大影響。例如中華民國棒球協會(以下簡稱棒協)原定組隊前往墨西哥參與西元2021年奧運棒球最終資格排名賽,爭取前進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註一,以下簡稱東奧)的門票,卻因為苦無集訓棒球場,最終棒協只得忍痛退賽,令許多球迷失望不已。「距離比賽時間不多了,但明知道自己要改進的地方卻沒辦法實際演練,更多的是擔心。」三級警戒至今都待在家中的身障桌球國手田曉雯擔憂地說道。長時間未進行正常訓練,對運動員而言不論是心理狀態還是身體素質都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賽場上,運動員需要強大的身心條件,才能獲得好成績,進而贏得勝利。他們應當如何在疫情時代下面對自身的擔憂與不安情緒?政府又該如何在防疫與訓練間取得平衡?註一:本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原定於2020年舉行,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延期至今年7月23日至8月8日,地點仍在日本東京。 郭婞淳為本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我國奪牌大熱門,同時也是當今舉重女子59公斤級抓舉、挺舉、總和世界紀錄保持人。 圖/吳嘉倪攝<b>運動員兩樣情 非國訓中心選手找嘸所在訓練距離東奧開幕式僅不到兩個月,已確定取得東奧資格的選手如戴姿穎、郭婞淳等人,大多在位於高雄市的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以下簡稱國訓中心)備戰,訓練也持續進行,並未因這波疫情打亂進度。神情專注地盯著前方標靶,射箭選手們氣勢十足地拉起長弓,反覆射擊、練習,為求能在比賽場上「一箭入魂」。射箭國手洪晟皓表示,除了發布三級警戒後,選手及教練、體能訓練師等不可離開國訓中心外,選手的訓練並未受到太多影響,「其實藉此(限制出入)也算是一個最後衝刺的機會,讓大家靜下心來,畢竟奧運算是最大的比賽,不能鬆懈。」然而,並非所有選手都能在此時進入國訓中心訓練,部分即將代表國家出賽的運動員以及大學校隊選手正因缺乏訓練場館,只能待在家中,無法正常訓練。運動員去年因疫情失去了國際比賽舞台,但在台灣尚能進行訓練;如今國外逐漸解封、賽事恢復,台灣卻正巧為了防堵本土疫情關閉運動場館,「正常訓練」反倒成了許多運動員最奢侈的渴求。儘管有心想練習,但礙於場地限制,選手們活躍於賽場的精彩畫面如今似乎只能當作美好記憶,不斷回味。「跟別人打(桌球)當然是沒辦法,而且也沒有球桌,所以我就只能自己拿球拍揮揮拍。」林姿妤無奈地說。 洪晟皓分享,射箭場地通常為戶外且需要一定面積,疫情期間,若非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這種特殊場館,選手可能難以練習。(拍攝地點非國訓中心) 圖/詹湘淇攝<b>運動場館關閉 選手久未訓練心態受影響埋伏在底線的高砲塔射手一接到球便毫不猶豫出手,三分球命中!國立政治大學雄鷹籃球隊隊長張鎮衙今年風光拿下109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男一級冠軍賽MVP,但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遭逢嚴重疫情,球隊停止訓練,球員各自回到家中躲避疫情。「前幾個禮拜覺得好爽喔,都不用練球。」這是疫情剛爆發時,張鎮衙最真誠的想法。然而時間一久,他便覺得坐立難安,「覺得有點廢,身體沒有動反而不舒服,好想回去練球。」他說道。不只校隊運動員的練習步調被打亂,即將代表我國出征2020年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帕運)的選手也面臨相同問題。眼神緊盯球桌上蹦跳的白球,左手霸氣正拍扣球殺得對手措手不及。她是已取得今年帕運桌球女子單打TT10(註二)資格的田曉雯,同樣期待著為國爭光、刷新個人最佳成績。但自從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後,他平時在學校練球的場館隨之關閉,田曉雯只得回到位於屏東縣琉球鄉的住家。他苦笑著說,自己已經一個月沒有打球,「這是我休最久的一次,過年也沒有休這麼久。」帕運在即卻遭遇練球空窗期,田曉雯也十分擔憂,他說:「覺得滿有危機意識的,因為不能練球是滿大的困擾,也會對球生疏,很擔心自己到時候比賽的表現。」 田曉雯的雙打搭檔林姿妤在6月初前往斯洛維尼亞參與帕運資格賽,可惜最終因傷勢影響,再加上5月三級警戒後缺乏訓練場館,導致他無法正常練球,未能取得帕運門票。對此林姿妤除了表示遺憾,也認為賽前三週的備賽期難以正常訓練對他造成極大衝擊。林姿妤分享,運動員不論賽事規模大小都必須練習,有練習才會「安心」。他說:「因為都待在家裡完全沒練習,其實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狀態如何,一直很擔心,但越擔心就越對自己沒自信。」林姿妤表示,這樣的心理狀態嚴重影響自身表現,「整個不自信的感覺都有影響到,實際去比賽的狀態大概只有平時水準的一半。」他無奈地說。台灣運動心理協會理事長張育愷建議選手調整自身心態,他說:「不是只有你在環境條件等狀態100分的時候,你才能做訓練,這樣只要條件變差,你的內心永遠都是憤怒的,當你一憤怒、不高興、情緒負面,你就沒有辦法正視現在應該做什麼。」因此他提倡運動員調整心態上的「基礎值」,例如當前狀態只有90分,運動員若能坦然面對90分的情況,就可以靜下心來看待所要面臨的問題與賽事。註二: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也被稱為身障奧林匹克運動會,110年8月24日至9月5日將在日本東京舉行。由於參賽者皆為身心障礙者,賽事會將身心障礙運動員分為不同級別。以桌球為例,TT10為肢體障礙中最輕微的級別。 來自國立高雄大學的田曉雯目前為女子單打TT10世界排名第五,今年夏天他即將代表我國出戰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圖/吳嘉倪攝<b>居家訓練成效有限<b> <b>選手狀態下滑恐難調整礙於訓練場館關閉,選手只能進行居家訓練,在家中沒有球桌、沒人能陪練的情況下,田曉雯只能使用藥球、彈力帶等器材強化體能。他苦惱地說道,因應高強度帕運賽事,自己近期原先預計新增發球戰術並調整動作,都需要教練在一旁指點,但疫情打亂所有計畫,選手們失去訓練的場館,目前他僅能透過與教練視訊的方式,由教練告知該做哪些練習,並親自監督。從前的「例行公事」如今變得困難重重,他分享練球對選手的重要性,「只要新增戰術,就得實際演練,這樣在比賽的時候才敢運用出來。」田曉雯說。而居家訓練對於籃球運動來說,因比賽過程體力耗損較大,成效十分有限。「體能上會有很大的差距。」張鎮衙談到,雖然教練團目前以視訊方式監督球員在家中自主訓練,如加強腹部核心肌群,或是做徒手動作等。然而受限於空間,球員無法居家進行短距離衝刺的練習,而這正是提升籃球員爆發力及肌耐力最有效的方式。張鎮衙提到,若一段時間沒有進行短距離衝刺訓練,體能將會急速下滑,對於球員在球場上的表現影響很大。政大雄鷹籃球隊體能教練王昱中談到,體能訓練大致可分為力量、耐力及速度三個部分,「若這週球員沒有訓練到其中一塊,下週的體能表現一定會下滑。」因此,碰上這次疫情,球員無法於校內體育館正常訓練,王昱中便只能安排適合在家中進行的體能練習項目,盼能盡量維持選手的狀態,讓體能下滑速度不要過快。另外,張鎮衙認為在家自主練習,運動員易有怠惰心態,他舉自身球隊平時練習狀況為例,球員在體育館做重量訓練時,身旁會有教練督促,若動作錯誤可及時修正。但於家中進行這些項目,除了動作修正有難度外,球員有可能因偷懶而做得不確實,「每個訓練就少做個一兩下,教練也不會知道。」如此一來,重量訓練的成效便大打折扣。 張鎮衙雖為球隊中的優秀射手,但他也不免擔心太久沒有進行正常訓練,會大大影響運動表現。 圖/張鎮衙提供待疫情趨緩,如何於短期間內幫助球員恢復疫情前的運動水準,成了王昱中需面臨的難題。以籃球運動最重要的體能為例,他表示,評估選手體能指標的方式有很多種,如短距離衝刺、來回折返跑等,每位球員狀態不一,復原速度便不同。此外,王昱中還需觀察選手是否能將體能訓練的成效應用於球場上,「有些選手可能在體能項目的測驗拿到很高分,但在球場上會與對手碰撞,也要進行衝刺與投籃,體能下降的幅度很快,導致球員在場上會顯得無力,這些狀況都要透過實戰來觀察。」他解釋,選手要完全恢復狀態,短則需兩、三個禮拜,長則可能達兩、三個月之久。<b>疫情增出國參賽負擔 政府成選手強力後援如今部分運動員在台灣因疫情面臨訓練不全的窘境,卻無法成為缺賽理由,面對即將到來的國際賽事,運動員努力進入最佳狀態,而教育部體育署和國際賽事主辦單位,也為確保選手活躍於賽場之時能兼顧健康安全,盡全力制訂防疫配套措施。月初甫自斯洛維尼亞返國的林姿妤分享國外防疫經驗,「除了飯店跟球場,你哪都不能去。」他表示,國際比賽很認真在做防疫,不論選手居住的飯店或訓練場地,主辦方都盡量避免不同國家的球員接觸。此外,他提到此次出國期間,每兩至三天就需做一次快篩,且不只外國選手,本國籍也須配合檢疫,將選手染疫的風險降到最低。在國內,體育署也陸續安排準備出國參賽的選手們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洪晟皓表示,國訓中心的選手已在4月中旬施打第一劑疫苗,15 日也已接種第二劑。至於疫苗副作用是否會影響選手訓練,林姿妤直呼:「我真的覺得蠻痛苦的!」他回憶起打完疫苗當晚,自己出現頭痛、發燒、四肢無力、肌肉痠痛和畏寒等症狀,「發燒就是間斷間斷這樣,整個晚上都在發燒,燒到受不了就會去吃退燒藥。」他心有餘悸地說,幸好症狀只持續大約一天,否則會影響到運動員的練球狀態。為減少奧運選手出國競賽的負擔,體育署將針對防疫相關費用進行全額補助,包括PCR篩檢、疫苗接種和防疫旅館入住等。此外,運動員在國外比賽時,體育署會提供N95等級以上的口罩,以及防護衣等裝備,教育部體育署全民運動組專員陳思瑋說:「希望透過接種疫苗,和完整的防護裝備,讓大家都可以安全地參賽。」他表示,體育署也將提高醫療保險額度,當運動員不幸染疫,可以透過保險請領相關醫療費用。每位運動員都盼望在賽場上過關斬將,然遇到新冠病毒這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只有在政府單位配合與協助的情況下,才能將疫情影響降至最低,讓運動員全意投入賽事之中。 出國搭機前,林姿妤做足防護措施,穿上全套防護衣,外加口罩、護目鏡與手套。 圖/林姿妤提供<b>專家籲運動員正向思考 變動時代成就自我價值「訓練」本是運動員維持良好體能與手感的不二法門,他們原可以大顯身手,在場上展現長年以來的努力,但疫情當前,防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失去訓練場所的運動員亟需關照。田曉雯提到,目前他進行體能訓練所使用的器材都是由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以下簡稱總會)無償提供,他表示很感謝總會提供資源,也期盼接下來總會和體育署「喬」出練習的場館。對此,陳思瑋表示,體育署現正與地方政府和國訓中心進行協調,希望屆時能讓帕運選手在原縣市使用完整的場地,或進入國訓中心備戰。「(疫情)大家都是第一次面對,所以很可能會產生錯誤,或是不必要的麻煩。這些不熟悉的環境所引起的波動,一定會大大影響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張育愷表示,疫情出現已是不可逆的事實,他鼓勵運動員嘗試一些「心法」,將疫情帶來的變動視為常態。「心情會起伏是因為我們認為它不應該發生,可我們心理老師的建議就是讓運動員大概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如果知道發生甚麼事,你就不會害怕,然後專注在真正重要的比賽場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至今已一年有餘,影響國內外無數運動員的日常,儘管疫情帶來許多不便,運動員也隨著時間慢慢調整好心態,張鎮衙說:「疫情全台灣都知道它的嚴重,現在就是暫緩,等有好轉後,再來重新調整我們的狀態,目前就是好好休息、不要急。」至於7、8月份即將登場的東奧與帕奧,選手們也表示,期待在防疫措施完善的情況下,自信地登上最高殿堂,為國爭光。「很多人支持我們,我真的覺得很感動。」田曉雯感謝所有給運動員鼓勵的機構與群眾。張育愷則認為,疫情時代發生的變動,都將是運動員生涯特別的過程,對於所有正在邁向榮譽的選手,他給出「完成自我、最高價值」的八字箴言,殷切地提醒道:「我講的不是得到冠軍、得到金牌,我講的是追求的過程,這就是最高的價值,堅持不懈,這個過程才是運動給予人最感動的時刻。」 台灣運動心理協會理事長張育愷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持續關注疫情下運動員的身心理狀態,他鼓勵運動員調整心態,全力面對賽事。  圖/張育愷提供
當民眾走入山林——事故增加、生態惡化,登山教育仍待落實
專題
第1752期
當民眾走入山林——事故增加、生態惡化,登山教育仍待落實
2021-06-16
行政院自民國108年起推動「山林開放」政策,民眾能更輕易地走入山岳,探索山林。 圖/范丞豐提供【專題記者詹湘淇、陳宥菘、甘媄心、黑立安綜合報導】「吁!吁!」肩負沉重的裝備,手握輔助行走的登山杖,登山民眾調配自身呼吸與腳步節奏,在台灣島內一座座林木山岳之中穿梭、探險。去年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爆發後,國人無法出國,因而帶動國內旅遊風潮,「登山」更成為戶外活動的熱門選項。此外,行政院秉持「向山致敬」的精神,於民國108年著手推動「山林開放」政策。政府檢討過去以危險為由限制人民走進山林的禁令,將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以下簡稱林務局)管轄的林道全面開放,也鬆綁過往爬國家公園前須進行的能力或經驗審查,改以登山客自行線上申報與檢核。透過大幅簡化入山條件與程序,政府解禁山林,讓民眾能更輕易地走入林地、山岳之中。但是當眾多山友紛紛走入山域,卻有不少民眾讓自己與山林環境陷入危機。根據內政部消防署「109年山域事故統計分析」,去年山域事故發生件數來到453件,較前五年平均件數竟高出兩倍以上。登山客隨意丟棄垃圾、廢棄物的狀況更層出不窮。政府開放山林,遇上疫情推波助瀾,近兩年國內入山人次大幅提升。但人群湧入山林,民眾卻缺乏足夠的登山知識與技巧,也欠缺山林保護意識。在這波登山熱潮之下,現行登山教育應如何改善並落實,已然成為當務之急。山林開放帶動登山潮 遊客未做足準備致事故頻傳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帶動國旅風潮,加上推動山林開放政策,許多部落客、網紅紛紛開始踏入未知的山域進行探索,並將過程拍攝成生動有趣的影片,逐漸吸引大批民眾走進山林。民間網站「健行筆記」當中關於登山路線的文章,點閱率亦成長約七成,足以顯示民眾對登山活動的興趣增加。然而,許多民眾在登山前並未做足準備,常將自身安全置於險境。「(有些人)搜尋資料算是比較負責任的,有些根本沒搜就上去了。」山林秘境登山社創辦人范丞豐無奈地說道。許多人準備不足卻仍上山,增加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鄰近市區的「郊山」首當其衝,發生山難的頻率最高。內政部消防署災害搶救組視察蔡明奮解釋,近年來透過戶外商業活動及網路、臉書(Facebook)、Instagram、網紅推廣,鄰近都市區的山岳因交通較為便利,紛紛湧入人潮。在此情況下,便提升事故發生機會。自108年山林開放起,相較當年全國山難救援次數為208件,去年發生的事故件數多出超過兩倍,其中又以迷路為大宗,佔41%。其餘像是錯誤評估自身體力,或是不了解天候狀況,皆是造成山域事故增加的重要原因。蔡明奮也認為,在山林開放前,民眾長期對山域了解不足,也未受到足夠的山林教育,尚無準備進入山岳。層出不窮的山域事故,不但浪費消防資源,也使得救難隊員疲於奔命。由於事故發生地點多位於林務局林區管理處,當消防單位接獲遇難通報,通常會交由林務局協助搜救,從108年出動救援的次數來看,林務局森林育樂組組長翁儷芯證實:「林務局同仁出勤的次數比往年增加,成長了大概五成。」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遊憩服務課課長張雅慈也嘆道:「一群原本不登山的人開始登山,把登山當作另一種出國旅遊,覺得只要出錢就好,又可以在社群上發美照引人羨慕。」 民眾並未認知到登山需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不只消費環境也增加救難人員負擔。面對缺乏基礎登山知識與技能的民眾,國立政治大學登山社畢業社員郭沛盈認為,在山上可能面臨天候不佳、路況不清等各種狀況,即便再有登山經驗的人都可能迷路。為了預防此情形,他建議每位登山者都應在手機下載GPX(GPS eXchange Format,GPS交換格式)軌跡檔(註一),以減少事故發生。除了下載GPX軌跡檔,國立中正大學登山社社員林冠曄也建議,登山者應該具備基本的地圖判讀能力,以因應手機沒電的情況。註一:可儲存位置、海拔高程和時間,也能在不同GPS裝置和軟體之間交換資料。 遊客需在登山前充分了解山岳環境與行走路線,方能應對山間多變的地貌與天氣。 圖/范丞豐提供人為垃圾毀生態 民眾缺乏「無痕山林」意識大量登山客湧入山林,除了導致山域事故增加,民眾缺乏生態維護觀念也造成山林環境惡化。「很多人不知道擦屁股的衛生紙也要自己帶下山。」國立中興大學登山社社員陳同學(化名)說道。郭沛盈接著補充:「很多人會覺得果皮可以被土地分解,就開始把東西亂丟。」然而,這些民眾的行為與官方、民間多年來提倡的登山準則「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簡稱LNT)」概念相違背。根據林務局台灣山林悠遊網對無痕山林的說明,垃圾、廚餘的氣味會引發野生動物好奇,動物可能因而翻找、食用。張雅慈指出,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因登山熱度提升、廚餘增加,已改變野生動物的覓食習性,且遊客不會妥善處理排遺與垃圾,對環境生態造成不小衝擊。因此,登山客應自行將所有垃圾帶走,以避免破壞山林生態環境。翁儷芯還提到,有部分遊客會不願踩踏在步道上的泥濘,而選擇踐踏步道旁的地表植被,「但你踩下去它(植物)就死了。」步道周邊植群覆蓋減少,再加上泥濘的土壤水分蒸發後剩下沙土,植物將更難生長。因此,無痕山林的概念亦包含登山客應在既有的步道範圍內行走,且不走捷徑,盡可能留下最少足跡。具有多年登山經驗的資深嚮導梁明本也主張,此舉能避免破壞山林,他進一步說明,保護山林是登山客最基本的責任,「山是你的舞台,不保護還登什麼山?」 高山溫度低,翁儷芯將山區環境比喻成冰箱冷藏櫃,被民眾丟棄在高山的廚餘,就如同冰在冷藏櫃的果皮,難以自然分解,只會造成環境負擔。 圖/范丞豐提供關於保護山林的注意事項,也要小心林木因星星之火而被焚燒殆盡。但在今年5月,國內山林便發生三起嚴重火災,其中有兩起肇因於遊客用火不當(註二)。因登山民眾用火不慎,原本青翠的綠色山頭冒出熊熊火焰與陣陣白煙,大火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註二:5月16日,在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杜鵑營地,遊客煮早餐時踢倒爐火釀禍,大火延燒超過70公頃,花費12天才被撲滅。同月19日,位於台中市的馬崙山步道附近山區,也疑似因遊客野炊不慎釀災,導致5.4公頃的林地燒毀,火勢延燒達九天。立法委員陳椒華針對5月的山林大火,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質疑當前的山林開放政策。他指出,目前政策缺乏生態視角,「這助長了登山者對於大自然的忽視與不尊重,進而製造更多無形間對於環境與生態棲地的破壞。」此外,推動無痕山林概念的相關業務,多年來僅隸屬於林務局,他也呼籲應將此概念發展成山林開放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無痕山林的精神才得以落實。資深嚮導范丞豐則建議登山者應具備「尊重環境」的心態,他認為每個人雖有各自走入山林的原因與目的,但不該為了滿足私慾而破壞環境,「不能想要自己爽就好。」登山民眾除須具備登山知識與技能之外,也應學習如何與環境互動,以降低對山林生態的衝擊。登山資訊缺乏整合 政府應建立統一平台台灣山岳景觀豐富多元,但基於國防安全、生態保育等因素,部分山區仍有入山管制,使登山活動多受阻礙。為鼓勵民眾親近自然,行政院在開放山林的同時,也將登山教育列為政策五大目標之一。對此,教育部著手辦理校園山野教育推廣計畫、大專學生登山安全訓練、全國登山日系列活動,教導民眾相關知識。從登山倫理、裝備使用、緊急安全到必備技能,國家公園登山學校官網也詳細刊載登山須知,並與各級學校合作推廣登山教育。而林務局也建置山林悠遊網,並攜手多數登山民眾使用的網路交流平台,如健行筆記、登山補給站,一同推廣相關教育資訊。除官方活動外,民間登山團體也紛紛舉行相關教育訓練。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山林秘境、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等組織就積極辦理登山講習、培訓認證、野地工作坊,實地帶領民眾學習入山所需技能。 為推廣登山教育,許多民間登山社團結合室內課程、室外活動,培養民眾的登山技能及環境友善觀念。 圖/范丞豐提供登山教育資源看似豐富,部分山友卻認為目前資訊缺乏整合。陳同學就指出,登山初學者雖然有意願主動查閱知識,但網路上的資訊可能參雜錯誤觀念,反而容易混淆民眾認知。「現在都是各社團在各自的網站招生,沒有一個能讓大家快速找到資源的機制。」梁明本建議,政府應建置統一平台,依照山岳等級、學員程度、技能類別整合相應課程。而資訊本身的易讀性也會影響民眾接收度。陳同學進一步說明,官方資源雖然詳細,卻不夠平易近人,「政府有想要做這件事,像在登記入山的區域就有一長串文字,講解很多你必須知道的事,但那就跟所有同意書一樣,你不會認真去看,只會點選『同意』。」翁儷芯也表示,在70、80年代,國內大學登山社團眾多,透過社團成員的經驗傳承,初學者可以在更安全的環境中學習登山。然而,隨著網路興起,即便是個人也能輕易取得登山資訊,許多大學登山社便陸續解散,「但加入社團不是只有取得資訊而已,經驗傳承、社會力的連結都能間接降低登山風險。」翁儷芯說。山林開放政策輔以登山教育 官民攜手守護山間美景對於線上學習資源較陌生的年長登山族群,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理事長張俊卿建議,政府可以按登山難易度、登山者體能程度推動分級制度,讓先前未接觸登山教育資源的民眾,在選擇欲攀登的山林時能有所參照,以降低山域事故發生的風險。至於青少年教育體制內的學習課程,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秘書長陳貞秀參考新加坡的課程規劃,「(新加坡)每個中學生畢業前會參與戶外課程,培養登山、野外探索的技能。」他強調,從教室外的場域開始,可以更深入接觸到自然生態環境,也強化實際面對各種情境的能力。事實上,登山教育落實與否,除政府方努力外,也高度仰賴登山客在同儕間推廣的力量。梁明本指出,從社團裡舉辦教育推廣成效較為顯著,像是年長者參與訓練班的機會較少,就可以透過社區的自主登山隊學習相關經驗。郭沛盈也贊同將年長者訓練課程推展成社區性課程,「如果把登山課程放到社區活動中心來上,那就可以讓講師帶阿姨伯伯們一起去爬山。」同時,郭沛盈以自身經驗分享,同一社群中若有幾位登山客具備基本知識技能、安全意識足夠,並且積極向同儕推廣,正面影響力將不遜於官方推出的政策。追溯登山教育的根本理念,范丞豐談到應從社會價值觀做出改變,「家長會說沒事盡量不要上山,也造成大家對山林充滿了未知和恐懼。」他說明,有必要讓民眾深入認識自然資源,進一步理解碰見各種狀況時的應對方式,即使要改變觀念難度較高、力道尚有不足,但至少是個好的開始。 為了讓民眾在登山時安全更有保障,許多民間團體都會開設訓練課程。然而,若要避免破壞山域環境或是發生事故,仍須從社會價值觀開始改變。 圖/范丞豐提供立意良善的山林解禁政策,還須配合登山者完備的登山知識,才得以避免山域事故及破壞環境的狀況發生。走入山林之前,若能透過政府和民間共同努力,廣納各方善言、實際看見各年齡層登山客的需求,並做出改善、徹底落實登山教育,或許能建立人與山林更緊密的關係,民眾也得以盼見更清淨美麗的山間風景。
疫情久無賽 冰球選手重返中正盃奮戰
體育
第1739期
疫情久無賽 冰球選手重返中正盃奮戰
2020-12-09
【記者吳冠伶台北報導】冰刀疾速劃過冰面,場上濺起陣陣冰雪,選手在衝撞下抓緊空檔射門,得分!109學年度全國中正盃冰球錦標賽5日於台北小巨蛋副館滑冰場舉行,受疫情影響,今年國內外冰球賽事陸續取消。盼了半年多終於得以比賽,所有選手卯足全力為自己的球隊奮戰。公開組決賽由去年奪下公開組冠軍的「波賽頓」對上「台北狙擊手」,兩隊一路激戰到末節卻遲遲無法突破0:0僵局。期間,台北狙擊手多次嘗試射門,但皆被守門員成功擋下。眼看比賽即將結束,波賽頓隊長沈延縉在一片混亂中殺出重圍,將球傳給後衛趙昱通,倒數六秒終於射進關鍵一球,瞬間引發全場暴動。一路苦戰終嘗勝利果實,沈延縉笑著說:「很高興啊!我們去年也是拿下冠軍,所以很高興可以二連霸。」 波賽頓在比賽最後六秒,靠著背號23號趙昱通的一記射門得分,成功以1:0戰勝台北狙擊手。 圖/吳冠伶攝波賽頓在本次中正盃奪冠實屬不易,因新冠肺炎影響,今年冰球界各項比賽接連取消,幸虧台灣疫情控制良好,這場全國最大賽事才得以如期舉行。中華民國冰球協會秘書長黃意中指出,自2月疫情爆發後,包含成年男子、成年女子、U18男子等國際賽事紛紛停辦,協會更因此損失300、400萬的機票費用。隨著疫情日趨嚴重,4月時,國家培訓隊停訓一個月,原先規劃的出國移地訓練以及青年盃更不得不停辦,「當時也是接到很多家長的電話詢問,說很可惜因為疫情賽事取消了,所以我們等疫情穩定了,今年年底的全國賽就是一定要辦。」即便國內賽事陸續恢復,明年的男子U20、女子U18等國際賽依舊取消。陷入漫長的停賽期,也導致選手心態深受打擊。「因為疫情比賽延後,所以感覺大家比較沒有積極在練球。」女子冰球國手、臺北市立大學虢怡廷表示,由於太久沒有參賽,本次上場時的狀態尚未恢復往常水準。同為國家隊、來自文化大學的守門員王鈺祺則坦言,錯失一年參與國際賽的機會,讓他感到更大的競爭壓力,「因為守門就是一個位置,不像球員那邊可以20幾個,可能(其他選手)年齡不到不能選,可是他們明年上來,等於更多人競爭這個位置。」加上他目前身體狀態不錯,卻無法參與國際賽事,心情因而更顯失落。 冰球又稱冰上曲棍球,主要盛行於北美及部分歐陸地區,近年來有許多台灣人投入此項運動。 圖/吳冠伶攝為降低新冠肺炎傳染風險,小巨蛋滑冰場曾於3月25日起停止一般民眾進場,直到6月1號才重新對外開放,但規定民眾滑冰時須全程配戴口罩。而此次中正盃為了配合12月1日啟動的秋冬防疫專案,主辦方設置出入口管制措施,並要求觀賽民眾一律戴上口罩。「因為家長跟球團也悶了很久,好不容易有一個比賽可以看。」黃意中表示,協會在賽前已事先提供選手家長防疫相關資訊,希望大家進場館都能遵守規範,安心看比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12月1日啟動中心秋冬防疫專案,將室內溜冰場列為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因此除了在場上比賽的冰球選手,觀賽民眾皆須實名制登記並配戴口罩方能入場。 圖/吳冠伶攝 冰球比賽速度飛快,為了搶球造成的肢體衝撞也是比賽看點之一,然而選手也須適度克制力道避免被判罰。 圖/吳冠伶攝
疫情下的分離困境 跨國同婚問題仍待解
校園
影音
第1738期
疫情下的分離困境 跨國同婚問題仍待解
2020-12-03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石學儒、鍾晨沅綜合採訪報導】象徵LGBT族群的彩虹旗在活動會場迎風飄揚,由高雄同志遊行聯盟舉辦的高雄同志大遊行,今年來到第11屆。由此得以窺見,台灣對同婚議題的重視已有一段時日。自《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公布至今已滿一年半,然而,雖該法使我國同性伴侶可以合法結婚,卻無法保障部分跨國同志情侶結婚的權利。根據《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46條規定,跨國結婚必須符合雙方國家法律。因此,若我國同性伴侶的國家尚未通過同婚法案,兩人則無法在台結婚。此外,新冠肺炎盛行下,許多跨國同志情侶因無法結婚獲得居留權,而被迫分隔兩地。疫情的出現,無疑是對跨國同志情侶想婚不得的處境雪上加霜。不僅合法結婚成為難題,若跨國同志伴侶想要共同生活,還需面臨簽證時效與居留權的問題。部分情侶因領有工作或學生等簽證,可以暫時留在台灣。不過,對原先透過申請旅遊簽證往來兩地,或其他簽證即將到期的情侶而言,疫情使各國出入境門檻變高,過去依靠短期簽證會面的方式,也就不再可行。除此之外,依照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月初剛上路的「秋冬防疫專案」,若在台人士遭遇死亡或重病等緊急狀況,其二等親內親屬,可於返台並隔離後,申請政府防疫補償。然而,因跨國同志情侶無法擁有合法伴侶身分,即便因探病或奔喪緊急返台,他們不僅需負擔額外罰鍰1萬至15萬元不等,更無法申請一日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權益嚴重受損。疫情延燒下,跨國同志情侶對婚姻合法化的需求逐漸升溫。上周司法院民事廳長李國增也給出正面回應,表示近日已提出草案,並轉交相關行政單位討論,初步方向將會開放跨國同婚。儘管政府的回應為跨國同婚帶來曙光,行政機關配套措施的訂定,仍是大眾關注的焦點。疫情之下,這些無法結婚的跨國同志伴侶,不僅難以見面,連入境都顯得困難。由此可見,台灣跨國同婚相關法規的修改迫在眉睫,民眾期盼政府與行政機關能加快腳步,促成跨國同志婚姻合法,讓在異國相愛的兩人,得以享受平等的權利。
「疫」「法」千鈞重 緊急決策與人民權益如何權衡?
專題
第1724期
「疫」「法」千鈞重 緊急決策與人民權益如何權衡?
2020-04-30
【專題記者呂心喻、朱姰霖、黃雪瀅、李芸綜合報導】截至民國109年4月,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橫掃全球,超過200萬人染病、14萬人死亡。許多國家因防疫疏忽,更助長疫情快速擴散,反觀台灣從初期擬定諸多對策,有效避免疾病失控,目前累計確診人數不到500例,防疫經驗備受國際關注。但在疫情發展中,中央防疫政策逐步擴增,各界紛紛提出質疑:這些頒布的命令是否已超出政府權力、程序制定是否正當、實際執行又會遇到什麼問題?政府防疫的一片讚譽下,有什麼未被注意的疑慮?<b>衛福部《紓困條例》力抗肺炎 指揮中心掌握疫情動向17年前,SARS防疫作業執行困難,反映出政府缺乏跨部會整合機制。因此,政府近年逐步修正《傳染病防治法》,並明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運作規範。早在1月20日,疫情尚未爆發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即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指揮中心),成為抗疫行動中發布命令的最高指揮單位。指揮中心隨即掌握疫情動向,諮詢各方專家學者意見,陸續訂定禁止口罩出口、疫區歸台國人居家隔離、口罩實名制等因應措施。為部署防疫行動,同時幫助受疫情衝擊的行業,行政院2月20日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以下簡稱《紓困條例》)草案。《紓困條例》在短短五天內經過立法院三讀,並於2月25日公布,作為執行命令和使用資金的法源依據。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林佳和對此解釋,當國家面對現有法律不足,卻又必須處理新問題時,便需要訂定特別條例。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日舉辦記者會,是全國民眾、各方專家共同關注疫情最新動向的關鍵時刻。 圖/取自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臉書直播<b>指揮官權利無限上綱?法律授權過大引疑慮 政府根據《紓困條例》,不僅發放補助、津貼給受影響的人民或業者,更有權力管制防疫期間的違法行為,如哄抬防疫物資價格、散播疫情相關不實資訊等。《紓困條例》第七條說明:「指揮中心指揮官為防治控制疫情需要,得實施必要之應變處置或措施」。意即「只要有防疫需要」,便能「制定措施」,但法案卻未詳述「防治控制疫情需要」及「實施必要之應變處置或措施」的實際內容,使第七條缺少法律明確性。林佳和說:「這就是空白授權,就像空白支票,金額由你自己填。」也因《紓困條例》中未明確限制指揮官的權限,指揮官便可基於防疫的理由,發布多項禁令。政府於2月23日頒布「禁止全國醫護人員出境」的命令引起爭論。同時境外移入確診案例劇增,為避免校內師生群聚感染,指揮官也下令禁止高中職以下師生出國。由於禁令牽涉人身自由,造成師生反彈。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老師H(化名)說:「當時接收到消息的第一個反應是,這有法律依據嗎?」指揮中心隨後才宣布禁令是依《紓困條例》第七條訂定,民眾因此質疑禁令的法源依據是否不夠充分。不過指揮中心諮詢委員李秉穎對此表示,緊急時期應以防疫優先,若每項措施都仔細追究法源實屬不易。4月9日,指揮中心認為酒店和舞廳難以維持社交距離,宣布全台酒店、舞廳自該日起停業。此次,指揮中心再以《紓困條例》第七條為法源依據,發布防疫措施及禁令,先是管制出入境再到規範各行業等。林佳和指出,第七條能夠管轄範圍過廣,似乎「包山包海」。他說明,雖然法律條文無法詳細列出所有細則,但條文內應再補充第七條所能規範方向跟對象,讓此法受到規範。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林明昕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直接看《紓困條例》第七條確實過於模糊,但若是與其他條文一起判讀,《紓困條例》整體並無不明確或違憲之嫌。司法院前大法官許玉秀另外指出,《紓困條例》的問題在於「授權太廣」。因為中央並沒有在發布決策時加以詮釋,導致決策比例可能拿捏不當,造成模糊狀態,「重點是,你在做處置的時候能不能把道理講清楚。」為解決《紓困條例》的各項爭議,時代力量於3月24日提出部分條例的修正草案。時代力量國會黨團總召邱顯智表示,《紓困條例》部分內容過於籠統,很難不引起爭議。以禁酒店、舞廳營業為例,指揮中心並未詳細說明相關業者何時能復工。邱顯智說:「人民沒有辦法預測政府下一步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眾雖然願意犧牲權益配合防疫措施,但政府也必須制定明確的法案細節,讓人民能預見政府下一步的實施方向。<b>操之過「疾」 中央配套不足引民怨透過《紓困條例》,指揮中心得以緊急、快速地提出多項政策,但也因政策發布太過突然,中央缺少許多後續配套措施。一旦指揮官發布決策,下級機關需自行詮釋並執行細部內容,易使訊息傳達及決策結果產生灰色地帶。 隨著疫情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4月3日起,民眾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都必須戴口罩,若民眾勸導不聽將依《傳染病防治法》處以罰鍰。 圖/黃雪瀅攝以最早停課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該校3月31日出現感染源不明的本土感染案例,消息一發出導致學生恐慌,學校卻隔天才宣布將進行消毒並停課。臺師大國文學系學生李謙說明,校方得知確診後,隔天卻尚未消毒,也未制定其他應變措施,「大家就想說,現在到底要不要去學校上課?」所以有些學生在網路上自行發起停課行動。李謙也提到,臺師大從開學即協助老師學習使用遠距軟體「Zoom」。不過停課期間,教育部無預警下令停用該軟體,致使老師需另學習新軟體。但由於教育部未提供足夠的配套支援,有些尚未釐清狀況的老師,只能繼續使用「Zoom」教學。中原大學亦難與中央措施接應。為避免師生群聚感染,中原於3月16日率先提出將於3月24日實施「類似非同步遠距教學(註)」。未料發布計畫三天後,教育部以「中原尚未有確診病例」為由,退回中原的決策,師生頓時無所適從。中原教務長夏誠華也證實,教育部在中原校方發布計畫前,完全沒有列出關於遠距教學的配套規範,也因中央和學校對防疫部署的溝通不足,才使校方需反覆修改決策。中原學生議會學生權益委員會主席邱弈洲點出:「(中央的)配套措施的確可以更確實。」同時他也提到,此事件使得校方往後作為更加謹慎,不願意提出過多的防疫配套措施。註:中原大學校方說明,全校課程改採線上教學。不過學生住宿、師生上課日程、生活輔導、上班上課等運作都會照常。教育部如今的防疫規定不夠完善,執行上和各校又未取得共識,導致各個大學即使超前部署也可能白忙一場。指揮中心、行政院和各部會之間的溝通是防疫合作的關鍵,若中間的資訊傳達有所疏漏,受影響的不只是決策接受者,也可能是其他相關民眾。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回應:「畢竟防疫期間,是(政府)忍痛不得不做這個決定的時候。」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提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的防疫建議,行政院都會採納,再將防疫措施分配到各部會執行。 圖/朱姰霖攝<b>疫情之後 《傳染病防治法》仍待修整 為解決《紓困條例》的各項爭議,時代力量於3月24日提出部分條例的修正草案,希望規範《紓困條例》第七條中指揮官發布措施的權限。邱顯智認為,要先將法治制定完備,⾏政運作才會擁有正當基礎。他也說明,若法律授權無邊無界,行政單位在執行命令時,可能也會因規範不清楚而造成混亂局面。時代力量擬更改的草案中提及,隔離、檢疫的目的雖非等同逮捕、拘禁,卻已影響民眾的人身自由,但民眾目前無法申請救濟。因此,他們盼能在《紓困條例》第八條中新增:「人民受集中隔離、集中檢疫或其他限制人身自由之應變處置或措施者,其本人或他人得依提審法之規定聲請提審。」經此修正,便能讓受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規範的民眾能事後向法院申請行政救濟。林佳和表示,補充《紓困條例》的法規細節,並不會導致法條過於冗長或行政作業缺乏彈性。他舉例,英國首相鮑里斯・強生(Boris Johnson)於4月初送入加護病房前,其政府在短時間內發布約300頁的緊急命令。林佳和對此解釋,雖然我國與英國採用不同法律體系,但國內具備各方專家,即使時間緊迫,絕對有能力制定比現在更完整的條例內容。因此,政府應適度地把第七條修得更詳細,使民眾的權益不被侵害。《紓困條例》目前將實施至110年6月30日,若要繼續延長效力,必須經立法院同意。林明昕補充,《紓困條例》有其時效性,待疫情結束後,國家便不會再以此法為主要依據,而是回到普通法,也就是《傳染病防治法》。「現在我們在打仗,之後還有生養、調養、休息很多事,所以它不會立刻不見,也不應該立刻不見。」林明昕認為,疫情結束後,政府應另定復原條例,輔助受創產業回歸正軌。疫情下特別條例緊急通過,難免造成諸多爭端和疏漏。邱顯智也盼政府在疫情後修正《傳染病防治法》,能盡量適用於不同危機,以後國家若不幸再發生疫情,便無需再額外訂立特別條例。
多「遠」都要「距」在一起:遠距教學如何維護學生受教權?
專題
第1723期
多「遠」都要「距」在一起:遠距教學如何維護學生受教權?
2020-04-15
【專題記者陳子瑜、陳妍如、萬巧蓉、方小瑀綜合報導】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日趨嚴重,《彭博社(Bloomberg News)》近日報導指出,目前已有160個國家勒令學校關閉,全球近九成學生無法到校上課。而在台灣,一旦一校有兩位以上師生確診即全校停課兩週。從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到大專院校的高等教育,全國有近420萬學子可能受停課影響。為了預備停課不停學,各級學校多開始演練遠距教學。然而在國中小階段,首當其衝的是數位落差(註1)問題,部分學生可能因缺乏設備、網路而無法學習。此外,大專院校的實作課程,也因遠距教學的限制面臨嚴峻挑戰。在疫情衝擊下,遠距教學能否保障學生受教權,是師生、校方與政府不可忽視的課題。註1:社會上的種族、經濟、居住環境等差異,導致接近使用資訊設備及運用網際網路各項活動的能力程度不一。<b>邁向數位平權的絆腳石--義務教育中的數位落差<b> 今年3月,教育部於立法院備詢時指出,各縣市國中小學生擁有載具、網路的比例落差大。在新竹市,缺乏遠距教學設備的學生僅佔2%、嘉義縣為27%,台東縣則高達28%。台東縣東海國中資訊組組長吳錦毅回應,該校有900多名學生,其中約莫200位家中沒有網路,「如果全面停課會有問題。」吳錦毅進一步解釋,目前政府出借的載具數量不足,有部分學生無法拿到。如果使用桌上型電腦,須自行準備視訊鏡頭,對中低收入戶而言是一大負擔。且若家中成員多,桌機等載具恐不敷使用。另外,在遠距情況下,若學生無法熟練使用電子產品與線上教學平台,教師也難以在現場幫助學生排解技術性問題。雖然教育部已募集上萬個預付卡門號和行動載具供全國學生借用,現階段仍需盤整各縣市資源,由地方自行擬定因應措施。如台東縣將部分學校閒置的載具優先借給停課的學校學生使用。負責花蓮縣遠距教學事宜的花蓮縣銅蘭國小校長許壽亮提到,由於目前沒有大幅停課的跡象,因此《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中雖有編列預算給教育體系,但僅佔總額不到1%。往後若學校有大量設備需求,政府應分配更多經費給遠距資源,以保障學生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新北市龍埔國小的學生透過行動載具,在未停課前先行演練遠距教學,教師期望讓學生熟練設備的操作。 圖/新北市龍埔國小提供除了學生面臨數位落差,教師的資訊能力也不一。長期推廣數位融入學習的新北市龍埔國小導師施信源表示,據他的觀察,能視訊教學的老師只有1%,且許多老師不曾使用線上教學軟體,「很難讓老師改變習慣去接觸數位。」為使教師端能熟悉數位工具,教育部近期推出「防疫不停學——線上教學便利包」,讓老師認識各科目能搭配使用的軟體。然而施信源解釋,目前政府僅提供較被動的支持性措施,因此仍未見大部分老師投入使用,「老師想學,我(政府)有東西給你;不想學也不強迫。」擁有實務數位教學經驗的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蔡炎龍提出見解,「小孩子是否適合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都盯著電腦?」他指出,除了數位落差問題待解決,國中小課程的高密集度也應納入評估,實施遠距教學須經更周密的考量。實作課難遠距 教學品質恐受限目前國中以下少有停課情形,而不少大學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避免群聚上課感染,已提前部署進行遠距教學。例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因有兩例確診改為全面遠距;國立臺灣大學自6日起,超過100人的課程全面遠距;國立清華大學逾25%課程已採遠距⋯⋯。 教師透過Google Meet線上視訊會議服務,在平台上呈現課堂內容、與學生進行遠距教學。 圖/萬巧蓉攝然而,各大學許多專業實作型課程恐難以透過遠距教學進行。中原大學於三月中曾提出全校改採遠距教學的計畫,然而該校室內設計學系學生劉人寬以木工課為例,指出此類需使用器材的實作課不可能遠距教學,若轉換成純知識傳授會十分乏味。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助理教授林欣平表示,他開設的微生物實驗課程也將改成非同步遠距教學(註2),然而單一角度的側錄難以呈現實驗全貌。他說明,實驗課強調實際操作的臨場感與細節,遠距教學無法完全替代。他以解剖學實驗為例,「解剖這件事情不管遠距幾次,都沒有你自己實作一次來得重要。」為了減少遠距帶給實作課的衝擊,林欣平選擇調整課程大綱,盡量在遠距期間講授偏重原理的課程。註2:指主要授課或大部分時數採非同步網路教學平台進行,如:教師預錄授課內容、將教材上傳到網路平台供學生學習。設有音樂相關科所的清大、交大,其相關的表演藝術課程亦在遠距教學下面臨難題。清大教務長焦傳金直言,停課兩週能暫以觀看影片的方式取代課程,但若整學期都須改採遠距教學將有一定難度。國立交通大學數位內容製作中心主任陳永昇說明,由教師現場指導學生演奏的課程仍無法遠距教學,會待停課結束後實體補課。疫情帶來教育轉機 促傳統教學革新不僅實作課,若將講演課程線上化亦須仰賴教授個人的數位能力。根據教育部108年統計,大專院校50歲以上專任教師比例過半。國立成功大學教務長王育民說明,教授們年齡層偏高、已習慣傳統教學方式,導致遠距教學的實行門檻提高。因此成大、清大和交大皆培訓學生擔任數位助教,協助老師熟悉遠距教學並支援所需技術。臺大教學發展暨數位學習中心更新設DIY攝影棚,提供老師專業的拍攝場地、器材與諮詢服務。 由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黃世強帶領的VR化學實驗試驗,將實際實驗室轉化為虛擬場景,盼能讓學生透過數位科技,實作化學滴定。 圖/黃世強提供確保設備無虞後,如何保持穩定的教學品質也是一大難關。焦傳金坦言 ,技術層面較容易克服,「重點是教學者與學習者對遠距的接受度。」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副教授徐新逸說明,學生離開實體課堂較可能降低專注度,老師應反思教學設計能否引發學生學習動機。焦傳金補充,校內原多是講授型的單向授課,進行創新或翻轉教學的教師不到5%,「這次疫情讓許多老師包含我,去仔細思考平常教學的方式。」疫情雖使教師須緊急改變教學方案,卻也讓各校數位學習技術普遍進步。臺大教學發展暨數位學習中心主任李建模表示,臺大數位學習平台「NTU COOL」過往每學期僅有約200門課程,在本學期卻增長至約1600門、等同全校約75%的課都能遠端學習。他分享,老師甚至可透過平台系統觀察教學影片的觀看次數、停留時長等,量化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調整課程內容。「遠距成為另一種教學方式,而不是實體教學的替代品。」政大資訊科學系教授李蔡彥如此期許。而蔡炎龍也鼓勵老師們因應遠距教學的特色來設計教案,如在課程中進行即時線上投票、搶答等,可立即統計學生答題結果。施信源強調,過去科技融入教學的技術已成熟,卻缺乏情境讓師生使用,此次疫情危機反倒推進遠距學習的發展。 虛擬科技再現實際課堂 引領教育發展新趨勢疫情突發導致各校必須緊急推動遠距教學,成為讓學生教育不間斷的關鍵。然而現階段遠距教學仍有許多不足,可能損害學生受教權。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專科以上學校遠距教學實施辦法》,為確保教學品質,遠距課程學分不得超過畢業總學分的一半。陳永昇坦言,「怎樣提升教學品質我們(教師)還是滿擔心的。」焦傳金則有不同看法,他表示,遠距教學不見得會降低教學品質,反而能使學習過程更加彈性多元。此外,遠距教學能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陳永昇分享,「遠距教學的課程讓(交大)不同校區的學生都可以修課。」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等新科技發展,讓遠距教學具有更多可能性。交大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黃世強曾提出「虛擬化學實驗室」計畫,學生可在虛擬實境中實際調配藥品、傾倒溶液。黃世強引進差異化學習(註3)的概念,在實驗中設置不同學習強度,讓使用者選擇適合自己的程度。此外,此實驗亦有快速播放與重點回放的功能,盼推進學生學習。註3:教師考慮個別學生的差異,設計不同的課程,並彈性調整教學進度與評量方式,幫助每位學生達到最好學習效果。 由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黃世強帶領的VR化學實驗試驗,將實際實驗室轉化為虛擬場景,盼能讓學生透過數位科技,實作化學滴定。 圖/黃世強提供不過,黃世強坦言此實驗缺乏物理感覺,並表示VR在教學上仍有侷限。他舉例,人透過VR拿取虛擬物品時沒有觸覺感受,也缺乏嗅覺、聽覺等功能,距離真實仍有些遙遠。另一方面,他也強調VR教學須做到易於使用才能普及。陳永昇則認為,若希望將VR應用在教學中,仍需耗費較多時間及人力將課程內容轉化為虛擬場景。數位導入傳統教育 助學生打造個人進度此時遠距教學雖未臻完善,但奠基於過去台灣在數位教學領域的努力,遠距得以在危急情況下迅速展開。教育部於民國103年整合全國性的教育平台系統及資源成立「教育雲」,提供全國中小學師生進行數位學習,截至108年已有全國3300所國中小學、逾900萬人次使用。「數位能放大動機。」施信源分享,學生對傳統的紙本教學較意興闌珊,卻願意拎著平板一邊蹲廁所、一邊看線上學習影片解數學。 均一教育平台為目前全台最大的線上教育平台,擁有約160萬名使用者。平台提供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線上教學資源,並以測驗與小遊戲等形式,打造免費線上學校。 圖/均一教育平台提供疫情過後,數位教學的影響力仍會持續擴散。黃世強指出,傳統教學方式是統一全班學生進度,卻未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待數位教學發展成熟,學生可按照自身的學習速度,主動學習新主題。未來台灣的教育面貌可能轉以學生為中心,拓展更多可能性。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