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成大移動圖書館走進偏鄉 結合民俗技藝與閱讀教育
生活
第1802期
成大移動圖書館走進偏鄉 結合民俗技藝與閱讀教育
2024-12-06
【記者周依恩報導】豔陽下,一個個扯鈴隨著流行歌曲激昂的旋律騰躍而起,劃破天際。被小學生們熾熱眼神注視著的,是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Book一市」移動圖書館課程(以下稱「成大Book一市」)「七慣成習,藝起竹夢」組,11月30日在高雄市內門區溝坪國民小學所帶來的扯鈴表演。本次活動由成大不同系所學生共同設計,他們與行動書車一同抵達偏鄉小學,由主題書籍發想教案,結合扯鈴體驗活動,為當地小學注入創新活潑的能量。 「七慣成習,藝起竹夢」活動以《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以下稱《與成功有約》)一書為主題發想,將書中提出的七個日常習慣及思維,結合內門區在地的竹子產業,設計成故事、摺紙、繪畫等互動關卡,讓小孩體會七種成功習慣的意義。「把成功的七大好習慣教給小朋友,背後目的是希望能把『知識前移』。」成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學生張瑋芝說道,他認為大人們可以隨著年紀增長逐漸體會到與人互助、建立好習慣的道理,但若小朋友有機會提早接觸到這些概念,也許能轉化為成長的養分。 「成大Book一市」是成大圖書館開設的課程,教師陣容來自成大五大學院,帶領學生隨著行動書車進入南部各地區小學服務。學生根據各組選定的主題發想教案,再將相關的課外圖書資源帶到偏鄉,鼓勵小學生培養閱讀的習慣。「七慣成習,藝起竹夢」組的帶隊老師成大藝術研究所副教授馬薇茜強調與在地連結的重要性,「希望小朋友能夠知道自己故鄉有哪些資源。」他說道。他指出,扯鈴過去稱為「空竹」,作為傳統的童玩,是值得發展的民俗技藝,因此將內門地區豐富的竹子產業資源與扯鈴技藝連結,希望將扯鈴教學融入活動中,刺激大學生和小學生思考在地創生的可能性。 「設計教案時,會看到不同系所的同學面對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式。」負責該課程的成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長羅靜純說道,他認為,這堂課因為結合跨領域專業而有很多元的創意呈現。「我沒有想過會因為通識課程學到規劃活動所需要的系統化架構。」張瑋芝分享道,他因為與商管專業的同學合作,在設計活動、撰寫企劃書的過程中,從同學身上觀摩到如何包裝及行銷活動,也在領導及團隊溝通的方法上獲得很多啟發。成大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學生江守恆回想過去整學期的課程,與同學及老師的溝通過程如同在執行一個特殊的「專案」,這堂課讓他作為知識的傳遞者,自己也從身邊的人身上學到很多。 羅靜純表示,過去出車時只有成大圖書館藏資源,內容難免對小學生太過艱深,今年是首次串連公共圖書館區域資源中心的兒童圖書,以及三發教育基金會的書車,更貼近學童的興趣與需要。「也許相對於市區小孩,他們能夠接觸到的活動沒那麼多元。」張薇芝有感而發道。他在這次的互動中驚訝地發現偏鄉小孩有沈溺手機的狀況。「現在3C太氾濫了,這是讓他們接觸外界很好的機會。」溝坪國小教務主任郭富祥也說道,他肯定成大師生為溝坪國小學生營造了耳目一新的體驗,讓孩子有機會動一動、把書拿來翻看,因此他樂見成大師生繼續帶來活動與書籍,大大刺激孩子閱讀的興趣,也對外界有更多認識和理解。
中正盃賽場逢昔日對手 互拚巧思展扯鈴風采
體育
第1802期
中正盃賽場逢昔日對手 互拚巧思展扯鈴風采
2024-12-06
【記者張傳儀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 113 學年度全國中正盃民俗體育運動錦標賽於11月30日及12月1日於臺北市明湖國小舉行,比賽內容包括扯鈴、跳繩、陀螺、踢毽四個項目。而扯鈴項目公開男子組由來自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的鄭康平奪冠。 扯鈴比賽的的計分方式是由裁判分別對整套表演評斷其「技術分」和「藝術分」,再加上整體表現的平均扣分決定排名順序。奪得冠軍的鄭康平以單頭鈴(註一)開啟表演,但因為線捲起來導致鈴無法好好操控,也讓他慌了陣腳,對於自己的表現,他認為並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我覺得有幾個地方,平常就是不用練習,馬上上場做就可以成功了,但今天就不知道怎麼了,手感冰冷上去就失常了。」除了大會規定的單頭鈴外,其餘招式都由選手根據自身風格和歌曲頓點自由搭配動作,來自國立臺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的張紘綸認為此次比賽的音樂剛好有強烈的節拍,他也利用擅長的直立鈴作搭配,將技術配合音樂更好地展現出來。 註一:單頭鈴的其中一邊可以放置在地上轉動,也可以握在手上運轉。直立鈴是將扯鈴由橫的轉成直的,並利用直立鈴進行甩、拋等招式。 有別於其他組別嚴肅緊張的比賽氛圍,公開男子組的選手多為曾一起比賽的舊識,上場前會幫對方加油打氣、幫助對方擺鈴,在台下也會替台上的選手歡呼和感到可惜,除了營造出熱血氣氛,也給予台上的選手極大的鼓勵,鄭康平表示因為有朋友的加油和幫助,讓自己更加放鬆,心情也平復不少。 談及此次比賽的選曲,因為少了比賽成績對於升學的壓力,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李韋則透露,大家比賽前說好要利用同一首歌演出,目標是希望在比賽中玩得開心,「大家用同一首音樂,一起炸場,就是每一個人展現出自己想展現的招式。 」鄭康平也表示這次的歌曲是以前學長所使用的歌曲,自己在過去的比賽也有使用過,但表現不盡人意,這次和學長說好是最後一次用這首歌曲,也和選手們用同一首歌搭配比賽,除了意義重大外,大家很沉浸在歡樂氛圍裡面,營造出不同於競爭激烈的溫馨氣氛。 臺灣的扯鈴運動實力在是世界上排名數一數二,但相較於其他主流運動,國內卻少有人關注。許多人在國小都有接觸過扯鈴,但國高中後卻因為升學問題離開這項運動,導致扯鈴的發展並不普及。中華民國民俗體育運動協會扯鈴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景達說明,過去曾經舉辦過一對一battle的扯鈴競賽,除了讓以前學習過扯鈴的人重新產生興趣,也將此項運動透過趣味的方式出現在大眾眼中。談及扯鈴未來的發展,他表示近年來在各國也有協助推動這項運動,也希望未來扯鈴能夠進入國際賽中,成為主流的運動項目。
「繩」乎奇技 北市大中正盃跳繩金銀雙收
體育
第1785期
「繩」乎奇技 北市大中正盃跳繩金銀雙收
2023-11-15
【記者孔德皓台北報導】隨著音樂響起,選手雙腳騰空,做出令人驚豔的花式跳繩招式。中華民國 112 學年度全國中正盃民俗體育運動錦標賽(以下簡稱中正盃)跳繩項目11日在臺北市明湖國小舉行。男生公開組個人決賽,最終由臺北市立大學文化藝術隊的李政陽、簡子翔獲得冠亞軍,將獎盃留在北市大文化藝術隊。男生公開組個人賽最先上場是北市大文化藝術隊的簡子翔,剛開始他便連續使出拿手的背後交叉五迴旋,接著更在後空翻的同時連續甩動跳繩,搭配燦爛的笑容顯得輕鬆寫意,拿下第二名。同為隊員的李政陽不甘示弱,用招牌的六迴旋技壓全場獲得92.5分(註一),順利奪冠。註一:本次中正盃跳繩滿分100,有技術、藝術、實施三項評分項目,技術佔40%,藝術、實施則各佔30%。 李政陽是北市大文化藝術隊的成員,在中正盃跳繩項目拿出亮眼表現,奪下公開男生組冠軍。 圖/孔德皓攝 同樣來自北市大文化藝術隊的簡子翔平時會去國小擔任跳繩老師,本次參賽的許多國小、國中選手都曾是他的學生。 圖/孔德皓攝對於本次奪冠的好表現,李政陽說道:「挺滿意的,失誤都偏少,但中間有一段後兔(註二)的動作沒有過去,還可以再更好。」他補充,想趁著這次比賽挑戰自己,做出練習時較少成功的招式。同樣滿意自己的表現,簡子翔面帶笑意地說:「一開始的後跳五迴旋都有成功,練習了很久所以滿開心的。」註二:招式名稱,倒立並將跳繩放在身體後方,在拉動跳繩的同時雙腳落地過繩。目前25歲的簡子翔在國小三年級便投入跳繩,除了征戰國內外各大花式跳繩賽事,平時也在國小擔任跳繩老師,本次中正盃跳繩項目有許多選手皆是他的學生。談到未來規劃,簡子翔希望能帶學生參與比賽,推廣跳繩運動,「如果小朋友也願意,希望可以帶他們前往國際賽事。」李政陽則持續專注在競賽,「目前還是想以運動員身分為主,趁我還能跳的時候好好跳,做到自己不能做為止。」民俗體育共四個項目,為扯鈴、跳繩、踢毽、陀螺,台灣參與人數最多的是扯鈴運動,跳繩則位居第二,多是國小、國中學生參與。中正盃籌辦人員,平時也在國小擔任跳繩教練的蘇家儀點出,台灣缺乏相關管道,學生少有機會依靠民俗體育升學,「北部已經比較多了,但南部可能真的只有一兩間。」他補充,很多人從國小開始投入,不過大部分國中沒有相關校隊、社團,加上課業壓力,學生無法持續參與,導致年齡斷層。李政陽也同意,相較扯鈴,能以跳繩專長進入的學校少,且花式跳繩在台灣屬非主流運動,相較籃球、排球等熱門運動吸引力較低。 李政陽(左)表示,雙人花式跳繩需要絕佳默契,兩人的招式、動作必須同步。 圖/孔德皓攝 
古典神話到民俗祭儀 蔡浚勝融日常經驗於水印木刻
藝文
第1771期
古典神話到民俗祭儀 蔡浚勝融日常經驗於水印木刻
2022-11-16
【記者張倩怡高雄報導】黑白色的版畫像是把觀眾帶入神秘的東方世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蔡浚勝在11日至13日舉行的高雄漾藝術博覽會,展出一系列水印木刻(以下簡稱水木)的作品,以富有東方特色的版畫展現他心中的神話世界。這次博覽會展出以廟會舞龍為主題的〈弄龍〉,畫中的龍不同於現實中的舞龍,而是展現出噴火的模樣,蔡浚勝表示,除了讓人感受到是帥氣的龍外,更希望能展現生氣勃勃的感覺。談及靈感來源,他表示自己身為彰化子弟,從小便會去附近的廟宇普渡和拜拜,也因為愛看熱鬧而成為廟會常客。長大後的他更因緣際會參加子弟軒社(註),讓他更近距離接觸到廟會的繡旗等用具,帶來新的體驗,這些經驗與接觸到的神仙故事都成為他創作的靈感。註:子弟軒社為業餘性質北管社團,大部份皆為隸屬地方、以廟宇為中心的社團組織,在寺廟慶典時,子弟社團常在遊行中負責樂器演出。 舞龍為主題的作品〈弄龍〉源自蔡浚勝喜歡看廟會、追陣頭的的日常。 圖/蔡浚勝提供蔡浚勝的作品中也不乏東方神話主題,作品〈世間〉靈感來自道經《太上昇玄消災護命妙經》中的「宛轉世間,輪迴生死,漂浪愛河,流吹慾海」,揭示世人總在愛情中掙扎,也意指世間太多誘惑,過度沉溺只會在慾望中迷失自我並虛度光陰。「我在缺愛的時候看到這段經文覺得很好笑就有了這次的創作。」他說,畫中兩人相擁著騎著動物,但動物和被擁抱的人都已成骷髏骨,最後徒留執迷不悟的另一人,表現出世人對愛情的執著。 作品〈世間〉靈感來自道經《太上昇玄消災護命妙經》中一句話「宛轉世間,輪迴生死,漂浪愛河,流吹慾海。」 圖/蔡浚勝提供蔡浚勝本次展出六幅作品,當中有五幅是以水印木刻創作。他表示,整個東亞的版畫例如年畫、門神畫和浮世繪都以水木為主,「因為早期的神話故事都是以水木印出來,所以跟神話有關聯性的題材都會以此創作。」他說。觀眾葉家諭認為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明確知道是屬於東方的創作,「媒材的選擇以及畫中的人物及龍都是與西方不同。」蔡浚勝認為廟會裡面的神像、繡旗等工藝也算是一種藝術,製作難度甚至更高,「那些東西都需要很扎實精煉的工藝,相反這世代的藝術太簡單了。」因此他將傳統民俗融入藝術作品,透過藝術分享自己看廟會、追陣頭的日常,讓傳統民俗再次進入大家的視野。藝術家劉星佑說:「透過作品可以看見一位藝術家何等熱愛民俗活動,若想更深入地了解藝術家感受到的現場氛圍,不妨跟著藝術家,一起走到現場。」
民俗技藝融合新意 赤崁萬神節弘揚傳統文化
生活
第1770期
民俗技藝融合新意 赤崁萬神節弘揚傳統文化
2022-11-02
【記者黃𦲽湄台南報導】鑼鼓聲咚咚作響,民眾紛紛湧上街道,滿心期待陣頭表演。第三屆以陣頭文化為主題的《赤嵌萬神節》於10月29日在台南全美戲院前的街道展開,今年打破先例舉辦萬神踩街遊行,並讓多個陣頭、表演藝術團體在玉皇上帝前演出。 今年首次舉辦萬神踩街遊行,各方陣頭、表演藝術團體一同共襄盛舉。 圖/黃𦲽湄攝今年《赤嵌萬神節》弘揚民俗技藝,並邀請民眾共襄盛舉。人們目光追隨著遊行隊伍身影,紛紛用手機紀錄眼前盛況。活動除了踩街遊行,還廣邀上百攤商家共同組成朋派市集,藝姿舞集團長郭玲娟說道,活動將傳統文化結合現代文創市集,吸引人們關注,民眾對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也能更深入探索與認識,重新檢視對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的負面觀感。 《赤嵌萬神節》現場人潮眾多,民眾紛紛用手機紀錄這一年一度的盛宴。 圖/黃𦲽湄攝畫有鮮豔色彩臉譜的家將們以靈巧腳步,相互配合形成多樣陣法,南臺灣第一團高蹺陣的表演者雙腳踩在木棍上,以熟練技巧維持平衡,完成精彩表演。米街人文會社召集人陳宏斌表示,過去主辦單位需付費邀請陣頭團隊表演,如今他們要求主動加入,「雖然進步的幅度很慢,但至少有看到效果。」《赤嵌萬神節》除了增加陣頭團隊的曝光度,也逐漸讓傳統文化被國際看見。 今年全台白龍庵出軍的是趙部振靈公駕前護衛「如性慈敬堂」八家將,他們的靈巧腳步和亮麗服裝吸引人們目光。 圖/黃𦲽湄攝陳宏斌提到,相較於西方文化,社會對於陣頭等傳統宗教活動的刻板印象深。廟會遶境後滿地的垃圾或是廟會糾紛等事件,都讓大眾對傳統宗教活動抱持負面看法,全台白龍庵如性慈敬堂面師柯煜杰表示:「(陣頭表演者須)把自己做好,跳不跳得好是其次,規矩要注意。」陣頭表演者唯有提升自身素質,才能讓民眾改觀。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杜易軒也以自身經驗分享,人們對於籃球這類西方運動接受度較高,反觀民俗體育較不受喜愛,「校內民俗隊練習經常會有鑼鼓聲,常常會被投訴太吵,民俗體育類的比賽相較於其他籃球等比賽來得少。」今年舉辦的《赤嵌萬神節》突破傳統,融入新意,民眾邱麗瓔分享道:「震樂堂的搖滾結合廟會習俗文化,再與嘉邑玄興社五營神將陣一起表演,巧妙地做連結,讓人驚奇。」陳宏斌也期待活動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將傳統文化推廣得更遠,他說:「未來希望可以一步一步將萬神節這樣的活動,從赤崁萬神節變成台灣萬神節。」 
八塊厝藝術村重現閩南風情 延續文化傳承使命
生活
影音
第1769期
八塊厝藝術村重現閩南風情 延續文化傳承使命
2022-10-27
【記者詹晶雅、林玟君、戴婧雯桃園報導】嗩吶悠揚高亢,鑼鼓響亮喧天,桃園首座以閩南文化為主題的藝術園區「八塊厝民俗藝術村」於22號正式開幕。園區凝聚傳統工藝、民俗表演等閩南特色,期許能在桃園市延續民俗文化的精神,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政府近八年都致力於保存不同族群的傳統文化,「我們台灣這個以台語為主的這個閩南文化,我們也希望能夠保留。」藝術村內的展館分為「民俗節慶」、「表演藝術」、「語言推廣」以及「工藝文創」四大主題。館內展出傳統文物以及布袋戲、皮影戲等戲劇曲藝,也結合VR虛擬實境技術,讓民眾親自操作偶戲,實際體驗傳統戲曲文化。參與民眾魏世鑑說:「操控這個可以讓皮影從光影展現出來,那這對我們來說,實際去操作是很新奇的。」此外,展區也以多媒體影音的方式結合閩南歇後語、歌謠等民間文學,為民眾打造有趣的閩南語學習空間。雖然閩南文化在台灣普遍可見,卻長期缺少完善的紀錄與保存系統,隨著都市化的發展,年輕一輩也與閩南文化漸行漸遠。台語推廣組織「牽囡仔ê手 行台語ê路」活動部部長郭竹屏也在藝術村參與擺攤,他認為本土語言流失快速,希望能將台語融入生活,「如果大人不繼續對小孩子講台語的話,其實這個語言很快就會消失。」為推動文化傳承,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在2018年成立「閩南及民俗文化科」,邀請國立體育大學(以下簡稱國體)舞龍隊進駐八塊厝民俗藝術村進行教育推廣。國體舞龍隊隊長劉竣豪說:「我們會手把手教學,就是可以邊指導,讓他知道我們是怎麼操作。」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園區未來將會持續擴建,全面開館後也將定期安排藝文活動,讓更多市民有機會參與其中。作為閩南文化的全新據點,八塊厝民俗藝術村集結多元閩南特色,望可帶動桃園市民對民俗文化的關注。
轉型之路新解「馬」 台灣馬戲耍出新花樣
專題
第1764期
轉型之路新解「馬」 台灣馬戲耍出新花樣
2022-04-07
【專題記者吳姿芳、黃弈軒、單師樵綜合報導】《FOCASA 馬戲藝術節》活動現場,小丑戴著面具、穿著鮮豔多彩的服裝,踩著高蹺四處遊行,向觀眾熱情打招呼,互相擊掌拍照。而在紅白相間的巨大馬戲棚旁,小丑MimoFatguy(化名)頂著艷陽站在舞台中央,臉上塗有白、紅色顏料妝容,身穿西裝皮鞋,他利用誇大的肢體、豐富的面部表情,對觀眾耍把戲,換來一片鼓掌與笑聲。 踩高蹺的小丑於《FOCASA 馬戲藝術節》,身穿顏色鮮明服裝、戴上花俏面具,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圖/黃弈軒攝表演結束後,MimoFatguy步下舞台、轉變為嚴肅神情,與友人表示演出不符自己期望,隨後再獨自檢討表演哪個環節沒有控制好節奏。馬戲工作者多給予人樂觀、娛樂的形象,但在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他們耗去光陰,暗自精煉技術與設計表演劇本,只為獲得觀眾的肯定和支持。台灣馬戲產業曾在民國60、70年代風靡一時,直到電影、電視等新興產業興起、奪去觀眾目光,馬戲產業逐漸沒落,現今專注於培育馬戲人才的機構只有復興劇藝實驗學校與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合併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近幾年台灣馬戲產業再度活絡,與過去不同的是,比起專注於雜耍、特技等吸睛技術,馬戲工作團體試圖轉型,著重於「表演內容創作」,期望透過馬戲表演向觀眾傳遞一篇篇精采故事。然而,台灣馬戲工作者在翻轉固有形式的過程中面臨多重阻礙,轉型道路崎嶇又顛簸。匯聚多元領域人才 馬戲藝文分類難斷定馬戲表演過去多以動物為表演主角,像是獅子跳火圈、棕熊騎腳踏車,但隨著動保意識興起,國內早已明文禁止馬戲團使用動物演出,因此「人」成為馬戲聚光燈下的焦點。台灣現今馬戲工作者具備多元技藝,如人們熟知的踩高蹺、雜耍和走鋼索,另外像是劍玉、魔術、武術也都屬馬戲範疇。福爾摩沙馬戲團於民國100年成立,旨在創造多樣化的台灣馬戲藝術。團長林智偉召集舞蹈、魔術、武術等領域人才加入馬戲團。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說明林智偉的創團理念,馬戲工作者過去多在戲劇、電影裡「跑龍套」,例如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畢業不是當替身,就是在表演裡「插花」,「他永遠不會是主角,故事的主題也不圍繞在他身上,所以智偉就覺得我們明明有一身技藝,也訓練很辛苦,為什麼不能被視為藝術家?」 馬戲工作者擅長高難度技術,過去常是戲劇、電影裡的配角,不被眾人關注。 圖/《FOCASA 馬戲藝術節》提供而李宗軒為前雲門舞集舞者,因緣際會下,他透過一次合作認識林智偉,發現馬戲包含多樣演出形式,符合他理想中的表演藝術,「我以前跳街舞、又對美術感興趣,我在想除了雲門之外的舞台,我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因此他選擇加入福爾摩沙馬戲團,成為藝術總監創作、指導團內表演作品。即使台灣馬戲逐漸蓬勃發展,人才專業多元,從事人數比起其他類別的表演藝術團體,卻寥寥無幾。李宗軒描述,目前立案於文化部的舞團約200多個,馬戲工作團體則不到20個。他進一步說明馬戲工作者申請文化部年度藝文補助時遇到的瓶頸,「你看得到音樂類,而且還分現代、古典;戲劇也有親子、偶戲等等,但你找不到馬戲或是雜技,我們也是藝文團隊啊,請問我們要申請哪一項?」最後李宗軒只好申請與福爾摩沙馬戲團表演形式較貼近的舞蹈類別,但有限的經費撥給舞蹈團體就已非常困難,更遑論再分給馬戲表演團體。福爾摩沙馬戲團於四年前開始申請補助,李宗軒說:「就算申請到了,但數目還是微乎其微。」即使他們目前能夠取得文化部經費,李宗軒仍期望未來藝文補助新增「馬戲」項目,讓馬戲工作者更容易取得資源。國內教學異於創作方向 「馬戲棚計畫」解構舊思維台灣馬戲表演類型豐富,馬戲工作者需具有獨特的創作思維,才能在海量作品中脫穎而出。「我們觀察到大家比較著重在技藝上面,把某個項目練得非常好,但是對於馬戲『創作』,大家比較不知道該怎麼做。」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馬戲棚計畫承辦人黃琳惠道出台灣馬戲現階段面臨的難題,他舉例,台灣馬戲工作者大多出自戲曲學院,然而學校教授的課程偏重於技藝,缺乏有關作品創作思考的訓練。馬戲工作者林乘寬擅長雜耍,將塑膠環與霹靂舞融合地天衣無縫,他從國小五年級開始進入戲曲學院就讀,他認為台灣的馬戲教學方式過於僵化,「比如一個動作只能一直重複練,完全不用思考哪個動作會用到哪個細節的肌肉。」相較於國外教學模式強調個人優勢,台灣教學著重於技術,「在歐洲他們是挖掘每個馬戲演員的特色,但台灣像是在訓練一模一樣的特技機器人。」在台灣,除了學院體制,坊間也有許多馬戲相關課程,然而小丑MimoFatguy說:「我認為這樣的課程會製造出很多同樣的小丑,他們的妝、服裝、呈現的方式,基本上辨識度很低。」 小丑MimoFatguy(化名)認為,若自己與大多小丑一樣戴爆炸頭、穿上繽紛色彩服裝,娛樂小孩,將很快被表演圈淘汰。 圖/黃弈軒攝有鑑於此,「馬戲棚計畫」於民國109年啟動,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團隊期望改善馬戲創作領域,打造專屬於台灣的馬戲產業鏈。黃琳惠解釋,他期望學員在工作坊能靈活運用各領域的專業知識,突破原有的創作思維,例如學員楊世豪原為大環藝術家,透過馬戲棚計畫,他將卡夫卡的《變形記》融入作品中,拆解巨大鐵環後與身體結合,賦予表演新內涵。台灣觀眾求刺激 馬戲工作者陷技藝、創作兩難馬戲工作者嘗試跳脫創作框架之餘,國內外觀眾對於馬戲表演的偏好不一,導致表演者碰上另一層關卡。李宗軒認為,歐洲觀眾從小習於接觸各種藝術形式的馬戲表演,相較之下,台灣觀眾喜好高難度且刺激的技術演出。二十顆紅球垂直吊於木杯下,經過陽光的照射顯得更為耀眼,如同劍玉師小螺絲(化名)在IG自創的主題標籤(Hashtag)-「#每天都要熱血一點點」。他精湛的表演讓觀眾無法轉移視線,心甘情願將時間留給這位劍玉使者。與地心引力對抗,小螺絲深吸一口氣,將紅球同時往上拋,這二十抹紅與白以藍天為背景劃出一道道完美弧線,穩定地落於杯洞上。這時觀眾的歡呼聲環繞舞台,為小螺絲獻上支持與敬佩。 劍玉師小螺絲(化名)從高中開始學習劍玉,目前已累積至世界各地表演的經驗。 圖/黃弈軒攝現今小螺絲的表演總能獲得如雷掌聲,背後卻隱藏一段辛酸過去。「在國外他們已經很習慣看表演了,你在做很多不一樣招式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我已經知道你劍玉很厲害了,然後咧?」小螺絲於民國106年至法國亞維儂藝術節表演,當時他的表演以火影忍者為主題,在台灣總讓人熱血沸騰,到了法國卻沒有觀眾願意駐足觀賞,因此他選擇放棄過往表演模式,將所有道具收回箱子,隨機抽取道具在街頭即興演出,而創造出現今表演的雛型。福爾摩沙馬戲團也觀察到國內外觀眾對於相同作品,抱有相異看法。團隊作品「一瞬之光」曾於法國及台灣演出,講述生活中充滿馬戲精神,舉凡轉筆與轉書皆能成為馬戲的技藝。其中有個畫面為演員按摩一塊肉,並用熨斗將它燙平,李宗軒發現兩國觀眾對相同表現手法的回饋十分兩極,他說:「(台灣)很多人在看他想要看的東西,他已經就是有一種,你不是就應該把熨斗丟起來360度轉三圈嗎?」相反地,法國人更習於從表演者的動作思考更多意義。形式單一限縮觀眾想像 表演者盼台灣馬戲多元推廣國內馬戲表演者為了迎合觀眾,往往在演出中營造歡樂氛圍,但李宗軒說:「福爾摩沙馬戲團的作品裡面也包含比較藝術性的,我們希望回歸初衷,讓大家把馬戲工作者當成藝術家在看待。」以其中一部作品《土地的歌》為例,他們使用許多客家、閩南民謠創作,探討台灣光復至今的重大歷史事件,並結合歌曲呈現。在其中一個橋段演員扮成「紅葉棒球隊」隊員表演馬戲項目,觀眾能在演出中聽到名曲〈我的未來不是夢〉。李宗軒表示,福爾摩沙馬戲團期望觀眾體會到馬戲不只是娛樂演出,還能融入在地文化元素。台灣馬戲表演者、活動策劃人陳星合認為,國內的馬戲演出形式因發展時間不長,而少有變化,「眼前的榜樣還沒有很多,所以後面的人不太能想像,他們想參加的時候,還是只能看到商業演出、街頭表演,或是像FOCA這樣的大團。」他提到,新一代馬戲工作者往往因先前沒有見識過多元表演形式而害怕嘗試,國內馬戲藝術趨向單一。因此,他透過策劃活動或是進修工作坊,讓大家看見馬戲的多元性。此外,福爾摩沙馬戲團也努力參與藝術節,李宗軒說:「我們與臺北藝術節合作,那時候我們製作了三部曲的跨界作品,跟戲劇導演、菲律賓的視覺藝術家,再邀請德國的表演舞者,這些作品都跟大家對於馬戲既有的印象不一樣。」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系主任張京嵐提議台灣可借鏡歐洲,「當地的馬戲藝術中心,跟高中、劇院做連結,他會派老師到高中教學,讓學生有興趣考進學校。」他認為這是整個國家文化教育體制發展的不同。而張京嵐也期望國內未來能成立馬戲藝術中心,除了是一間學校,也是一個馬戲推廣基地,「然後未來從基礎的深根教育、演員的發展,到場館演出的使用都能多給關注。」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的入學年齡最小為國小五年級,給予學生身體柔軟度與力量訓練。 圖/吳姿芳攝另外,台灣因較少推廣藝術欣賞教育,而衍生馬戲觀眾人數不足的問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張芳睿認為,其實在各種藝術層面,國內缺乏的不是師資、場地,而是缺少觀眾。「當觀眾不夠的時候,表演者與場次再多、再豐富,沒有人來看也沒辦法。」因此,即便戲曲學院學生未來大多想成為藝術表演者,張芳睿反而想往馬戲藝術推廣的行政工作發展。他說:「很多藝術家的藝術構想、計畫或是身體都非常的優秀,但是他們在統籌或是推廣上面不足,沒有辦法把他們自己的東西行銷出去,讓人家看到。」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於排練場努力練習,辛勤的過程體現馬戲精神。 圖/吳姿芳攝「我覺得我在馬戲、特技上有一定的天賦,也滿努力,有慢慢被看見,所以我當然希望繼續表演!」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廖恩沛說道。國內馬戲表演者與推廣者正努力推進台灣馬戲藝術產業,希望將出色的作品呈現給觀眾。雖然現今國內觀眾對馬戲的認識尚有不足,表演者置身文化部歸類的藝文類型外,所幸許多馬戲工作者藉由舉辦工作坊以及參與藝術節,強力推廣馬戲的多元形式,除了讓馬戲人才與日俱增,也期望帶領台灣馬戲藝術蒸蒸日上。
玩樂無國界 童玩展邀親子共探多元民俗
生活
第1741期
玩樂無國界 童玩展邀親子共探多元民俗
2020-12-24
【記者林子頊雲林報導】「如果被蛇咬到要怎麼辦?」小妹妹看著來自印度的蛇梯棋,擔心地對爸爸說道。家長帶著小朋友踏入擁有多國文化的玩具世界,藉由童玩拉近彼此距離。雲林二手玩具屋2日至20日舉辦「玩・無國界——世界童玩展」,玩具屋展出數十件來自五大洲的童玩,讓參與家庭一同窺探不同民族的文化。 印度十字棋,現場展區除了古代流傳下來的童玩以外,還包含大學生親手製作的特色童玩。 圖/林子頊攝環球科技大學受政府委託,經營雲林二手玩具屋,今年環球科大幼兒保育系與視覺傳達設計系師生共同策劃「玩・無國界」展覽。看見去年「懷舊童玩展」的熱烈迴響,主辦單位希望能讓民眾認識更多元的玩具,因此二手玩具屋今年以各國民俗為主題,舉辦「世界童玩展」。響應雲林的亞洲新住民人口占比高,現場多展示亞洲地區的古童玩,包括來自印度的十字棋(註1)、日本的羽根突(註2)等。志工學生向民眾介紹稀有童玩的遊戲規則,同時藉此認識各國傳統玩具的背景故事。註1:古印度的棋類遊戲,棋盤為同色格,或像西洋棋盤深淺色交錯。註2:類似羽球拍,是一種日本傳統在新年時主要為女孩玩的遊戲或運動。幼兒保育系學生對照玩具圖片,親手製作展區遊戲道具。二手玩具屋館員彭佩琪表示,學生在系上桌遊課程習得童玩製作技巧,將其應用於展覽中。志工、環球科大多媒體動畫設計系學生紀亮伃也分享,學生透過策展能接觸罕見遊戲,「我最有印象的就是古印度的橎棋,古代人在地板上挖洞用石頭玩。我們把它製作成桌遊,雖然長相不同但玩法不會改變。」 古代童玩「投壺」除了虛擬實境體驗以外,也有實際的遊戲體驗區,讓小孩透過不同體驗方式玩樂。 圖/林子頊攝負責主視覺的環球科大文化創意設計碩士班學生吳智恆一手包辦場景佈置,他在海報上繪製現場所有童玩,組成一座遊樂園。他希望小朋友看到插畫,能主動至展示櫃尋找玩具,也能透過遊戲介紹認識古代人製作玩具的巧思,以及童玩的背景故事。 環球科技大學學生擔任志工,協助親子解說遊戲規則且陪伴親子一同玩樂各國罕見的童玩。 圖/林子頊攝展區除了讓民眾體驗各國遠古童玩,團隊還邀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設計「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遊戲體驗區。小朋友只要將圖卡放置於平板下,就能看到展品的介紹與規則解說影片。小朋友也可以穿戴虛擬實境遊戲頭套及搖桿,體驗「投壺」、「法式滾球」及「羽子球」三種古童玩。虎尾科大多媒體設計系學生王輔安表示遊玩這三款遊戲需要很大的空間,孩童無法在展區玩實體遊戲,「而在虛擬世界中就不會有場地受限的情況。」參與民眾連惠婷肯定玩具屋運用科技,透過擴增實境能替代人力解說遊戲規則及知識背景,「當展覽欠缺人力時,擴增實境就可以協助展覽順利進行。」 小朋友只要將展物圖卡,放置於擴增實境裝置下,就能看到展物的介紹與玩法影片。 圖/林子頊攝虎尾科技大學師生團隊除了製作擴增及虛擬實境軟體,也設計硬體設備裝置,學生從製作到現場展示克服不少困難。團隊起初以成人身形設計遊戲,實際測試後發現,小孩受身高限制,在虛擬實境中無法觸及遊戲道具。環球科大與虎尾科大學生不斷溝通,調整遊戲才有現在的成果。環球科大幼兒保育系副教授、二手玩具屋館長胥嘉芳表示,每個領域都有無可取代的專業,「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可能懂策展,虎尾科大學生懂技術,但他們不熟悉幼兒領域。」 小朋友只要穿戴虛擬實境遊戲配備,就能身歷遊戲情境玩樂「投壺」、「法式滾球」及「羽子球」三種古代童玩。 圖/林子頊攝「玩.無國界」展覽包含多種童玩,除了實境遊戲及桌遊體驗,也在週末推出「翻身版」、「蛇梯」以及「紙娃娃」三種童玩手作活動。吳智恆分享道:「玩具不只有平面體驗,小孩除了看、聽及玩樂以外,還能去理解童玩的背景故事。」二手玩具屋提供多元活動,開啟民眾不同的感官體驗,讓親子共享世界童玩的樂趣。 
【大學人】 肩負文化傳承使命 北市大舞出醒獅技藝之美
體育
第1738期
【大學人】 肩負文化傳承使命 北市大舞出醒獅技藝之美
2020-12-03
【記者王崴漢嘉義報導】舞獅表演開始,獅頭手與獅尾手在鑼鼓聲的伴奏下舞出獅子的各種神態,至劇情高潮處,獅子躍上長板凳,歷經「咬青」、「吐青」等動作後完成「採青」(註1)。臺北市立大學(以下簡稱北市大)龍獅運動組在11月29日於109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醒獅項目,以「橋底青」帶來精采演出,這群青年從小接觸龍獅文化,升上大學後持續鑽研龍獅技藝,延續傳統藝術價值。註1:採青為醒獅中最常見的表演方式,「青」為生菜,採青有生財(生菜)之義,過程獅子展現各種技巧,再經由試探、食青、吐青等動作完成採青。 臺北市立大學龍獅運動組以「橋底青」作為表演主題,躍上板凳,經食青、吐青等動作完成「採青」。 圖/王崴漢攝 舞獅表演中包括演奏鼓、鑼、鈸等樂器,透過鼓聲的強弱與節奏刻劃獅子各種情緒。 圖/王崴漢攝獅子必須在樁上做出迴旋、騰躍等特技,展現威武形象。北市大龍獅運動組成立於民國96年,招收龍獅專長人才,並以醒獅為重點項目。其中最具特色的訓練莫過於「跳樁」,獅頭手與獅尾手攜手併肩,考驗彼此默契;獅子在樁上大步跳躍,若一方表演中稍有遲疑或過於急躁,極可能發生失誤。隊員高佑宗分享合作關鍵,必須了解對方性格與習性,藉此縮短磨合期,「就像交朋友一樣,這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跳樁訓練驚險萬分,表演過程每刻都不能馬虎,否則便可能跌傷,對學生來說是一大挑戰。談及心路歷程,隊員楊鎧謙分享,身為獅尾手,與獅頭手在一次樁上飛躍的動作中意外踢到樁盤,小腿因此縫了三針。面對高風險的跳樁動作,他並不畏懼反而持續鍛鍊,「撞到不是件壞事,是一個要過得去的坎,過得去就可以跳得好了。」 臺北市立大學龍獅運動組平時主練醒獅,一旁也有隊員正練習舞龍項目。 圖/王崴漢攝北市大龍獅運動組平時主練醒獅,同時透過不同賽事經驗培養其他項目專長。團隊曾於1月代表台灣參加「鱷魚恤世界香港夜光龍醒獅錦標賽 2020」,分別以夜光龍及醒獅項目出賽,同時也是首度征戰國際舞台。隊長劉彥佑指出,有別於平時熟悉的醒獅,夜光龍表演以紫光燈照射龍皮發亮,並無其他燈源,對於龍獅運動組而言是全新嘗試;他也透露,夜光龍看重舞龍的速度與力度,更考驗選手反應能力。北市大鼓勵學生透過賽事接觸其他項目,這不僅提升選手競爭力,高佑宗提到,他們也從中認識這些項目的歷史由來及發展,深入了解背後意涵,進一步以表演參與這項文化,「我覺得這是一件蠻榮譽的事情。」 種種原因導致龍獅運動發展受阻,包括社會對龍獅運動懷有刻版印象、未來出路受限、器材昂貴等等。 圖/王崴漢攝社會大眾普遍對龍獅運動懷有刻板印象,楊鎧謙談到,許多家長將龍獅文化與抽菸、吃檳榔連結,認為玩龍獅將逐步讓孩童走向偏路。龍獅運動學子們享受舞台,並從中建立自我價值,這一路並非一帆風順。楊鎧謙的家中長輩曾無法理解為何他不專心打武術,認為玩龍獅無益於未來發展,楊鎧謙從國中開始向父母證明自己,拍攝表演影片、拿出參賽成績,在不斷對話下才逐漸抹除家長對龍獅運動的負面想法。對於外界眼光,隊員田彥庭抱有不同想法,選擇不多加理會,「我們練這個(龍獅運動)就是一個運動員,就是練自己喜歡的東西,跟其他運動沒什麼差別。」這群青年投入龍獅運動,不單是對其感興趣,更視作人生目標。楊鎧謙曾習武術、高佑宗則在高中擔任汽車噴漆選手,由於對表演抱有熱情,他們以龍獅運動為志向。「把自己的興趣當作工作是件很開心的事,我相信不管對誰都一樣。」高佑宗補充,龍獅文化不會僅侷限於廟會活動,將這項民俗技藝帶進劇場也是一種推廣方式。 龍獅運動組隊員多從小接觸龍獅文化,如今以運動員身分延續對龍獅技藝的興趣。 圖/王崴漢攝「它(龍獅運動)算是我生命中的一部份吧。」田彥庭從小在廟口長大,如今以運動員身分延續對龍獅技藝的興趣。不只是他,龍獅運動組學生與龍獅文化密不可分,對於個人生涯規劃,不少隊員也預計擔任教練、裁判或成為表演者,在未來盼以不同形式傳承傳統龍獅技藝精神。
鹽祭為民求平安 正修舞藝陣續民俗文化
生活
第1736期
鹽祭為民求平安 正修舞藝陣續民俗文化
2020-11-19
【記者吳季柔綜合報導】廟埕前,上百簍平安鹽沿著祈福大道的兩側擺放,盡頭是一座雪白鹽山,鹽山上的炷香吐出縷縷白煙,「2020鯤鯓王平安鹽祭」正式開始。南鯤鯓代天府於14、15日舉辦第17屆鯤鯓王平安鹽祭,結合祭鹽儀式與王爺文化,盼在疫情下為民祈福消災。 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一同參與「2020鯤鯓王平安鹽祭」,體驗祭鹽儀式與鹽村文化。 圖/吳季柔攝活動首日,南鯤鯓代天府與法師團於井仔腳鹽田舉行請鹽儀式。法師身穿黃色道袍,在一小缽鹽上鋪蓋黃布,再用炷香熏繞並唸誦祈福經文,向大自然借鹽。南鯤鯓代天府「請」回天鹽後堆鹽成山,法師再用綁著符令的劍刺入,完成祈福儀式。南鯤鯓地區過去曬鹽產業發達,且台灣傳統社會習慣用鹽趨吉避凶,因此發展出獨特的祭鹽習俗與鹽村文化。主辦單位今年推出兩款平安鹽鹽袋,款式上分別為精通藥草療法的「范王爺」與「南鯤鯓月老神君」。排隊人龍等待領取限定鹽袋,民眾可以動手挖取少量的平安鹽,裝入鹽袋後帶回家中。遊客黃千芬參加過七次鹽祭活動,為了蒐集不同年份的鹽袋,他即使排隊兩小時也不嫌累,「就覺得一定要拿到鹽袋,因為可以保平安。」 參與「2020鯤鯓王平安鹽祭」的民眾動手挖取少量的平安鹽,裝入鹽袋後帶回家中。 圖/吳季柔攝正修科技大學學生組成的「正修舞藝陣」參與本次請鹽儀式,他們於演出中結合競技啦啦隊、街舞與陣頭。團員展現華麗拋接技巧,身材嬌小的舞者靈活地跨坐在隊員肩上、模仿舞龍舞獅,觀眾紛紛拍手叫好。表演服裝顏色以陣頭常見的紅、黑、金三色為主,融合台灣的舞獅與藝陣元素。藝陣團隊隊長、幼兒保育系學生梁耀宸分享,在鹽田旁演出讓他更貼近傳統文化,且因為儀式現場請來許多尊神像,「有表演給神明看的感覺。」梁耀宸認為藝陣團隊提供團員們表演機會,舞蹈訓練也能應用於科系專業,例如幼保科系學生需要教導兒童舞蹈,累積的舞蹈經驗讓他更擅長拆解動作,「帶律動或是分析舞蹈動作時會更清楚。」 正修科技大學學生組成的「藝陣團隊」參與平安鹽祭,演出結合競技啦啦隊、街舞與陣頭。 圖/吳季柔攝藝陣團隊團員們來自不同科系,指導老師謝佩珊說明,學生們因為喜愛舞蹈加入,平時利用課餘時間練習芭蕾、現代舞與民俗舞蹈等不同舞風,擷取各舞風精華並結合傳統民俗文化。爲傳承陣頭藝術,南鯤鯓代天府與正修科大藝陣團隊整合雙方資源,於今年簽訂「藝陣文化合作」,並規劃進一步申請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正修科技大學體育室主任莊文典表示,除了透過藝陣團隊發揚民俗文化,未來正修科大也計劃由藝文處文物修復中心帶領學生走入廟宇古蹟,協助守護傳統文化。 「2020鯤鯓王平安鹽祭」舉辦擲筊大賽,眾多民眾不惜耗費數小時排隊等待。 圖/吳季柔攝為了推廣祭鹽文化,主辦單位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雲嘉南在地美食伴手禮特區與特色小吃攤位,結合民俗傳統與觀光,希望吸引更多人潮。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遊憩課課長王純玲表示,政府預計將鹽祭結合北門區鹽田美景、曬鹽體驗,推出深度旅遊行程,讓民眾更瞭解鹽村文化。為了將獨特的祭鹽文化推向世界,他說明未來鹽祭將擴大辦理,「舉辦亞洲最大的鹽祭。」 南鯤鯓代天府的廟埕前排列上百簍平安鹽,廟方更堆出壯觀鹽山,吸引民眾合照。 圖/吳季柔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