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戲劇融合地方故事 淡水生活節再現往日記憶
生活
第1801期
戲劇融合地方故事 淡水生活節再現往日記憶
焦點
2024-11-29
【記者陳樂怡新北報導】「淡水其實是一個可居可遊的地方,希望大家走到淡水的歷史街區,參與了這一些活動後,能體驗到這座城市的美。」 計畫主持人暨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教授黃瑞茂說道。由淡江主持的「淡水好生活:山海河賦創設計行動」USR計畫,與淡水地方團體共同舉辦的淡水生活節於16日至24日舉行。其中,於23日在淡水古蹟帶入戲劇表演,展示淡水歷史風貌。 第二屆淡水生活節首次與淡江實驗劇團以及「不要再看別人屌了」製作團隊合作,於淡水紅樓與淡水木下靜涯舊居作為展演地點。此次展演主題「穿越第三條路徑:重建街環境劇場」,以學生演繹當地逐漸衰敗的酒家風俗與酒家女離奇死亡的風波拉開序幕。隨後邀請民眾移步到淡水紅樓門口,演藝日本著名畫家木下靜涯於淡水的奇遇。劇情接著轉換為與觀眾的互動式演出,藉此講述學生自由運動的時代經歷,邀請觀眾共同參與一起飲食,並體驗其中的激情與變遷。最後,演員身穿旗袍為客人倒茶聊天,透過生動的演技呈現出過往清茶館的日常,整場活動以清茶館的倒閉困境作為結尾。 「穿越第三條路徑:重建街環境劇場」讓學生深入探索淡水的民間傳說,並結合自身的心境。「離開或是留下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就好像我並不是離不開淡水,而是跟那些茶室阿姨一樣 ,內心害怕離開舒適圈。」劇場導演之一的呂于汝提到。他把清茶館員工不捨離別,融入自身對於畢業離別的感受,並將這些故事融合劇場表演中。呂于汝說:「淡水的歷史淵源很深厚, 希望以戲劇的方式讓淡水人、新居民,甚至是遊客,更加認識淡水。」 展演現場座無虛席,許多淡江學生與淡水居民都以觀眾的身份參與這場展演。「確實透過這次的演出有更多機會,更深入地認識了淡水,也了解到了這是一個文化底蘊的比較濃的地方。」淡江學生王天和興奮地分享。他認為淡江學生與淡水地區密不可分,因此能藉由這一次的活動更了解學校附近的經歷,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與體驗。 談及淡江實驗劇團與生活節的未來規劃,團長蔡坤霖表示,希望未來能持續與淡水生活節合作,打造更多精彩的演出,更希望在增加學生劇團的曝光度以外,展示出淡水的人情趣味。「從劇團的角度來看,我非常期待能繼續(生活節)合作!」他期待道。
「夜市大學」首辦永續生活節 逢甲開中部ESG社團先河
生活
第1787期
「夜市大學」首辦永續生活節 逢甲開中部ESG社團先河
2023-11-29
【記者丁盈瑄台中報導】「永續生活節就是要告訴『夜市大學』使用環保餐具的好處。」工作人員游翔鈞表示。今年才創立的逢甲大學ESG永續創新社與逢甲大學大學社會責任中心攜手,於24、25日舉辦校內首屆逢甲永續生活節,提倡讓「沒有學餐」的逢甲大學學生能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陳柏鈞指出,野餐市集在招商面臨許多困難,多數攤商擔心可能會影響顧客量,較少單位願意全面使用環保餐具。 圖/丁盈瑄攝永續生活節總召蕭廷潤提及,逢甲大學是台灣少數完全沒有學餐的大學,又緊鄰學生外食綠洲——逢甲夜市,因此在校內推動使用環保餐具相當困難,外面店家也不易配合,長久以來十分不環保。游翔鈞身為ESG永續創新社員,他強調,校園裡的一次性餐具垃圾常堆積如山,且未妥善分類,而垃圾焚燒更導致空氣汙染。他認為學生可以先從餐具選擇上做起,進而改變校園環境。永續生活節的野餐市集皆未出現一次性餐具,學生紛紛排隊掃碼,向服務台租借循環餐盒、餐具及野餐墊。逢甲大學的郭執安和妹妹郭芸曦一起將租借的野餐墊鋪在大草地上,並拿出木製的湯匙與玻璃餐盒。郭芸曦透露,他們平常都外食,所以也不習慣自備環保餐具;而這次特別主動攜帶環保餐具與環保杯,未來也會更督促自己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永續生活節提供方便的服務,讓未自備環保餐具的學生掃碼就能租借循環餐具,使用後也不需自行清洗。 圖/丁盈瑄攝 郭芸曦與郭執安拿出特別攜帶的環保餐具飲食,在大草地上有說有笑地野餐,後方則是聯合國17項SDGs的旗幟。 圖/丁盈瑄攝市集的另一側是互動展覽,說明如何支持永續農業、改變飲食習慣及降低塑膠廢物量的方法。工作人員陳筑安表示,展示的野餐墊是校內的學生創業團隊「一條蟲三隻腳」研發技術,將廢棄的塑膠袋經加熱壓縮製成。逢甲大學社會責任中心兼任助理陳柏鈞提及,不管是學生或逢甲大學均致力於永續議題,彼此合作可形成一個雙向的動力。「前幾天就有一個學生自製『棧板廚餘箱』的工作坊」,陳柏鈞分享,廚餘常直接被當作垃圾焚燒,但透過棧板廚餘箱,可以讓廚餘有二次用途,且不會散發臭味,更增加土壤的有機質。 陳筑安分享,逢甲大學的學生經常人手一個塑膠袋裝著外食,把塑膠袋變成野餐墊可以減少學校龐大的垃圾量。 圖/丁盈瑄攝ESG永續創新社創辦人鄭景熙指出,北部大學擁有發達的永續性社團,而中部卻尚未形成相應的永續社群,於是他決意要成立社團。作為台中市眾多大學裡的第一個永續性社團,該社希望讓逢甲大學和其他中部大學投入永續議題。蕭廷潤則表示,未來將持續在校園附近推動循環餐具,也計畫舉辦跨校交流的活動,期望在台中共創更美好的環境。
公園講唱職場遭遇 我們生活節盼提升性平意識
生活
第1786期
公園講唱職場遭遇 我們生活節盼提升性平意識
焦點
2023-11-22
【記者陳婕柔屏東報導】「近年屏東女性勞力人數提升,且愈能看見跨性別、同性戀青年步入職場,希望能讓大眾更認識他們,減少性別歧視。」 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以下簡稱勞青處)處長李雨蓁說明第一屆「2023屏東我們生活節」活動目的,19日以「講唱會」形式演出,透過故事與音樂的力量,期望提升職場性別平權意識。會場上的投影幕播著四組表演者在職場與社會上遇到的不公平對待,歌手藉講唱會描述個人生命經驗,帶出每首歌曲背後的意涵。李雨蓁表示,以往的講座、音樂會僅能吸引特定群體;而這次邀請青年樂團在「公園」裡開講演唱,較有機會改變年長者的想法,也更能拉近青銀距離。 民眾被曾宇辰的熱情和歌聲感染,隨著音樂一起在會場上搖擺,享受愉快的氛圍。 圖/勞青處提供「我不敢在公司上廁所,還差點被公司辭職,幸好遇見搖滾。」P!SCO樂團團長兼吉他手Rachel(化名)講述著自己變性後的職場遭遇,坦然地向觀眾訴說這些差別待遇。歌曲〈光圈〉末段唱出社會遇到的阻礙,「長大後我學習面對人群/這世界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表達職場性少數角色面對惡意時的無力感,同時希望他們能意識到社會上仍有許多人在支持著自己。同樣是同志族群的大仁科技大學學生謝文欣感動地說:「雖然自己還沒出社會,但歌詞和我過往的遭遇很像,還好有人願意伸手拉住我。」 Rachel提及,以前表演只希望觀眾開心,但傾向用講唱會呈現是受到一名結束自我生命的憂鬱症粉絲影響。 圖/勞青處提供「以前投宴會打工履歷都沒問題,但到現場老闆卻叫我去洗碗,後來才知道是怕我的長相嚇到顧客。」歌手曾宇辰表示,因為是女人而曾被認為做不起苦力,加上自己患有先天性唇顎裂,交疊的身份讓他在職場受到更多歧視。曾宇辰靠著宏亮的嗓音吸引許多散步路過的民眾,紛紛佇足聆聽他在低潮期譜出的〈光〉。歌詞裡提到,「我從來不曾遺忘/不在溫室裡隱藏/堅強地聲張」,他希望用最引以為傲的歌聲,為正處黑暗的觀眾帶來一絲微光。「很佩服曾宇辰能用歌聲摘掉自己身上的標籤。」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生邱宜娟也補充,自己是個沒自信的人,講唱會後希望能用自己的優勢面對恐懼。 曾宇辰希望藉由歌聲與故事,傳遞正能量給每位觀眾,告訴他們沒有事情是我們做不到的。 圖/勞青處提供「我們透過講唱會的舞台螢幕,呈現出職場不同的性別標籤。」李雨蓁表示,希望民眾能反思自己是否無意識間對這些族群產生性別偏見。除了辦理軟性活動帶出職場性別議題外,勞青處為了有效提升職場性別平權,在今年成立第一屆「屏東縣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規定參與公共事務的人數一定要達標,鼓勵多元性別青年族群參與,捍衛自己權利。 講唱會上,有許多年長者帶著孫子坐在大草坪上,靜靜地觀賞每組青年歌手的演出。 圖/勞青處提供
攜手居民參與建築設計  〈泉源小徑〉串連社區生活節點
藝文
第1781期
攜手居民參與建築設計  〈泉源小徑〉串連社區生活節點
2023-09-28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山林蓊鬱、流水潺潺,潔白的廊道劃過斑斕繁雜的建築,在梯田中建起一道明亮的線條。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團隊於17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的2023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成果展,發表其建築設計計畫《洄到泉源(一):農村地景空間再造與藝術創生行動》(以下簡稱《洄到泉源》)。在計畫中,團隊重整社區空間,將自身的設計理念融合居民的想法,共同在社區幹道上搭起作品〈泉源小徑〉。 泉源小徑串連公車站、居民住宅、活動中心,建造於馬路旁的梯田與民宅之間,行人行經轉頭即可看見。 圖/張雅媜攝《洄到泉源》以「參與式設計」為核心理念,作品融入農村常見的棚架元素,以木材製成欄架造型。團隊從最初的討論設計,到建造與粉刷建築,皆邀請居民一同參與。團隊隊長王凱強說:「讓居民一起參與,除了能更明確的瞭解他們的需求,居民也會對成果更有認同感。」 小徑隨原先地景、建築改變設計,側面以大、小比例不同的方框排列,製造出活潑的變化。 圖/張雅媜攝計畫的主要建築作品〈泉源小徑〉,主體由大小不同的方框構成,垂直交錯的支架發想自傳統建築木構,建構出如同隧道般的空間。王凱強說明,團隊會根據當地住宅的窗框、陽台或門架形狀,來改變〈泉源小徑〉的木框比例。而團隊也在植栽及住戶門前,減少木條的分布密度,讓住戶走出家門,便能一覽山村景致。王凱強認為,建築作品應該像是自然生長於這片土地,以彰顯村落曾經的輝煌,「我們當然也可以在這裡蓋一棟101,但那就不屬於這裡,是殖民、侵入的。」 住家門前以窗戶的概念設計較大的白框,居民從中望去能直接看到山頭上的中國文化大學。 圖/張雅媜攝談及選擇以白色作為建築設計主調,王凱強表示,純淨的白色可以和紅磚、水泥、鐵皮等雜亂的背景,形成對比,「白色沒有強烈的情緒,能平靜的配合、襯托出田園本身的美。」他們也以長型木條,打造出不同比例、排列的白色方框,期盼能跳脫既定框架,增添「人」的氣息。除了美感設計,團隊也參考居民的意見,加入建築的功能性考量。水平橫條的設計,讓居民能晾曬衣物,邊界加寬的平台則供居民乘坐,讓〈泉源小徑〉成為居民停留、凝聚的空間。他們也考量行人的身高比例來設計廊道尺度,而頂端設計的空氣夾層,使整體視覺保持穩定而輕盈。王凱強強調,建築還是要以人為本,了解人對空間的感受,才能建造出宜人的空間。 建築設計團隊隊長王凱強乘坐於側邊平台,說明小徑各處的功能性設計。 圖/張雅媜攝〈泉源小徑〉的廊道連接公車亭、浣衣池、頂湖活動中心等地方,串連起泉源里許多重要的生活節點,整合社區的公共空間。王凱強說:「這些節點都有屬於他的歷史記憶,公車亭旁的舊建築曾是蔣公的警衛室,而浣衣池是舊時居民洗衣之處,它們都還完整地保存在這裡。」構築泉源小徑就像是建立起一個故事線,讓行人走入小徑,可以依序閱讀各節點的歷史故事,也讓散落在各個角落的居民,重新凝聚在同一個空間裡。小徑不但連結泉源里的公共空間,也聯繫起建築設計團隊與當地居民的情誼。作品於5日正式完工後,吸引居民駐足攝影。泉源里居民張小姐(化名)提出建議:「如果上面有做綠化,應該會更漂亮。」計畫指導老師、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教授劉惠芳則認為,〈泉源小徑〉外表看似平實,但已成為泉源里的新地標,「實體的構件只是一個媒介,其中有更深層的社會意義。」
米克生活節廣邀東南亞樂團 展現移工移民娛樂文化
生活
第1776期
米克生活節廣邀東南亞樂團 展現移工移民娛樂文化
2022-12-21
【記者陳孟樺高雄報導】剛下班的移工逐漸湧入演唱會現場,無數炙熱目光望向舞台,引頸期盼屬於他們的時刻。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以下簡稱高流)於17日舉行「米克生活-東南熱浪篇」,這是台灣少見為移工移民所舉辦的演唱會,多組東南亞樂團越洋來台演出,在台印尼移工樂團南部鬧事團(SOUTHERN RIOT)也一同炒熱港灣氣氛。 首屆米克生活-東南熱浪篇17日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舉行,「米克」指的是M.I.K,Migrants in Kaohsiung。 圖/陳孟樺攝演出當天,平日晴朗炎熱的高雄下了一場大雨,南部鬧事團擔任開場嘉賓,大風一刮,雨水與乾冰一起吹向觀眾,主唱A Bu突破濛霧,跳下舞台與為數不多的聽眾互動。即使台下觀眾零星,團隊成員仍走向大家,唱出移工心聲。而他們演唱的第二首歌曲〈This World Going Crazy〉由鼓手阿凱創作,以貧富差距為主題,「有錢的人可以為所欲為,沒有錢的人卻什麼都不行。」「No, no. It’s no way.」從印尼來台唸書工作的瑪麗莎(Marissa)和崔麗芙(Tri Riv)直呼,他們認為在台灣聽到現場的印尼音樂演出非常困難,很高興能有米克生活節,活動更聚集許多原本彼此不認識的移民移工,壯大族群連結。南部鬧事團也希望透過演出,激勵同樣在台灣的移工們,「唱歌告訴他們大家是一起的,他們不是孤單的。」 南部鬧事團(SOUTHERN RIOT)為開場嘉賓,過去較常參與勞動權益相關活動,歌曲也以勞工人權為主軸。 圖/陳孟樺攝主辦方還邀請印尼民謠美聲 Soegi Bornean、泰國迷幻搖滾 LEPYUTIN、硬式搖滾天團 Retrospect,以及長期為菲律賓原住民權益發聲的草民大樂隊(Talahib People's Music)。草民大樂隊是唯一使用多種傳統樂器演出的樂團,宏亮歌聲搭配民俗編曲,格外動人,他們甚至到台下帶觀眾一圈一圈地繞著廣場跑,所有人一起大聲唱歌,將寒氣趕出體外。 長期為菲律賓原住民權益發聲的草民大樂隊(Talahib People's Music)成員在演出時,到台下帶領民眾一起唱歌跑步炒熱氣氛。 圖/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提供台灣移工已多達71萬人,為他們舉辦的演唱會卻少之又少,南部鬧事團坦言,「增加演出機會,我們才能邀請更多朋友來聽歌、唱歌。」高流首次舉辦米克生活節,獲得許多移工朋友青睞,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公共關係部副理吳涵婷表示,「我們要接下社會局、勞工局已經部署對移工移民的關懷,用關懷他們娛樂生活的角度接棒。」未來高流也計畫將米克生活節提升為年度性活動,以期能讓更多新住民一起形塑城市文化。 台灣較少舉辦給新住民的音樂活動,17日當天吸引許多移工移民前來參與。 圖/陳孟樺攝
「記憶導航」回顧港台歷史 藝術展呼應人權議題
生活
第1772期
「記憶導航」回顧港台歷史 藝術展呼應人權議題
2022-11-23
【記者賴羿安台北報導】哀戚樂聲從牢房迴盪至走廊,牆上掛著香港街道照片,記錄抗爭殘影。2022年人權藝術生活節——「記憶導航」,自19日起主要於國家人權博物館展開為期四週的活動,透過音樂、展覽、劇場、舞蹈等表演形式,帶領民眾回顧台灣的白色恐怖歷史,並關心香港當代人權議題。 2022人權藝術生活節以記憶導航為主題,開幕式邀請來自台灣與香港的歌手,透過音樂反思白色恐怖與香港議題。 圖/賴羿安攝此次主題名為「記憶導航」,策展人鴻鴻表示道:「在過往那些記憶(戒嚴時代的記憶)是被導航的,被決定的,現在應該讓更多記憶出土,去導航我們的未來。」活動除了推廣人權議題,也希望因強權迫害而被禁止的聲音能透過藝術的自由表達方式,被社會聽見。 2022人權藝術生活節以記憶導航為主題,開幕式邀請來自台灣與香港的歌手,透過音樂反思白色恐怖與香港議題。 圖/賴羿安攝大多數活動舉辦在國家人權博物館,館內「新式押房區」第一次作為展覽場地,以監獄牢房劃分不同展區,舉辦由香港藝術家黃國才創作的抗爭藝術展——《和勇光時》,展出紀錄反送中運動的影像、器具,以及他以台灣戒嚴時代為主題的創作。黃國才從香港移居台灣,不再受政府干涉創作,自由地展示許多違反國安法的作品。曾經在香港與新加坡久居的民眾吳易叡參與展覽座談,感嘆台灣需珍惜現在的自由創作環境,因許多極權政府已威脅創作者的生存。 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新式押房區內,藝術家黃國才以反送中運動的影像和音樂表達抗爭理念。 圖/賴羿安攝漫遊者劇場——《不易遺忘的聲音們》是唯一在館外舉辦的系列活動,跳脫劇場空間,將白色恐怖歷史遺址結合戲劇口白,帶領觀眾走入台灣的戒嚴時代。19日登場的戲劇《「他」與他》,以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女性家屬視角出發,觀看男性政治犯受難過程。觀眾需走訪善導寺周邊地點,包含曾為極樂殯儀館的林森公園、專門運送綠島政治犯的華山車站舊址等。「最後設計結局來到墓園,其實還蠻震撼的,也有被嚇到,原來結局是這樣。白色恐怖之下,人就是這樣被抓,被處死。」參與民眾楊凱晶說道。 劇場《「他」與他》藉由定位軟體,透過眼睛的圖案標示觀眾所在之處,並在抵達目的地時觸發與主角通話。 圖/賴羿安攝參與人權藝術生活節的民眾劉映纖表示,雖然家長抗拒他參加白色恐怖相關活動,「但是我覺得歷史記憶就是得透過我們去接觸,讓我們了解這些事件後,就可以記得並繼續往前。」2022年人權藝術生活節期盼透過多元展演,讓民眾了解人權議題,藉歷史記憶重新反思現代需要的尊重與自由,以記憶導航未來。 2022人權藝術生活節以記憶導航為主題,開幕式邀請來自台灣與香港的歌手,透過音樂反思白色恐怖與香港議題。 圖/賴羿安攝
模擬感官限制 無障礙生活節邀民同理身障困境
生活
影音
第1770期
模擬感官限制 無障礙生活節邀民同理身障困境
2022-11-03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古宇恩、李念庭、陳孟樺綜合採訪報導】由伊甸基金會主辦的第九屆無障礙生活節於10月28日在華山文創園區登場。本屆活動以「感官生活圈」為主題,藉由互動展覽與身障者現場短講,希望讓民眾體驗視覺、聽覺等感官受限的生活障礙,了解身障者的不便與困境。本次展覽共有七大展區,主辦方以身障者的角度出發,設計互動式的情境體驗,帶領民眾感受視覺障礙的視野限制、輪椅使用者的行動困難,以及聽障者在生活中辨認聲音的方式。參展民眾邱于庭也分享自己的觀展心得,他認為此次體驗確實有助於拉近民眾與身障者的距離,「我們生活中沒有那麼多身障朋友,所以很難去聽到他們很真實的感受。」展場中也設置「負能量語錄區」,透過文字與聲音,呈現大眾對身障者的偏見和刻板印象,期望讓觀展民眾換位思考,同理身障者的心理挫折。對該展區深有感觸的身障者林欣蓓說:「我發現那些文字有很多都是別人對我說過的話,譬如說:『哇!你好可惜哦,漂漂亮亮怎麼會坐輪椅?』」除了生理障礙,身障者也常面臨外在環境的考驗。由於國內公共空間仍缺乏完善的無障礙設計,常見的人行道與無障礙坡道時常過於狹窄或陡峭,而這不僅增加身障者的行動成本,也威脅他們的外出安全。針對現行的無障礙公共設施,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周淑菁也點出待改進之處,「對於這些行動不便的人來講,他們都要走很遠甚至繞一大圈,有時候根本是找不到,指引很混亂。」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北區資源中心組長謝妤萱說:「活動能使民眾了解身障朋友外出或者生活上的困難,願意轉換心情去同理並尊重,努力一起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除了希望喚起民眾更多的同理與尊重,身障者和相關權利倡議團體也呼籲政府在制度規劃面能納入不同障別的需求,減輕他們生活的不便,藉此建立友善的無障礙環境。
「越緣」人團圓 南萬華成新住民歸屬
生活
第1730期
「越緣」人團圓 南萬華成新住民歸屬
2020-10-01
【記者黑立安台北報導】「xin chào。」一位又一位身穿紅色長袍的女性走上舞台,拿著麥克風,害羞地對台下的觀眾們說。「xin chào」是越南文「你好」的意思,而他們身上穿的,是越南的國服「奧黛」(Áo dài)。這是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青年社區,9月27日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舉辦「南萬華越南生活節親子園遊會暨中秋晚會」,與民眾一起共度中秋節。 越南新住民們穿上越南的傳統服飾「奧黛」,介紹給現場參與民眾。 圖/黑立安攝越南的中秋節同時是兒童節,因此台灣社區實踐協會選在中秋節前夕舉辦親子園遊會,邀請台灣民眾一同歡慶。雖然活動當天下著雨,卻仍有許多民眾撐傘共襄盛舉。攤位上販賣新住民製作的越南美食,像是炸春捲、香茅茶等。現場民眾也可以手作越南傳統燈籠,先以竹筷架出立體的星形,再用玻璃紙、彩條裝飾。身穿越南國服「奧黛」的新住民媽媽們提著燈籠在社區內遊行,並走上舞台展示越南傳統服飾。越南新住民範氏明開心地說:「我在台灣十幾年第一次有這樣的活動,感覺很溫暖,像回到越南一樣。」 越南生活節現場架設攤位,教導小朋友用竹筷製作越南的傳統燈籠。 圖/黑立安攝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舉辦南萬華越南生活節系列活動,從9月開始至12月,透過座談會、體驗活動讓更多人認識越南文化,親子園遊會則是系列活動高潮。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社工員沈曜逸提到,他大學時因課程到南萬華服務,發現此處是台北相對貧困的地區,引發他繼續待在青年社區服務的想法。協會成立後先設立兒少據點,陪伴兒少過程中,逐漸認識他們的家人,才發現許多家庭由越南新住民組成。這些新移民跟協會志工分享,他們在台灣大多數的時間都為家庭奉獻,鮮少有自己的生活,希望能透過這次的活動認識其他新住民。因此台灣社區實踐協會期望能將南萬華打造成「新南鄉」,提供越南新住民彼此交流的機會,增加他們的歸屬感。 越南生活節推出的萬華周邊9家越南美食地圖,讓新住民彼此交流。 圖/黑立安攝活動邀請新住民二代(以下簡稱新二代)分享成長經歷,新二代、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生劉千萍說明,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曾因為台灣人嘲弄東南亞文化,而不認同母親的背景,直到大學才開始接觸越南文化。近期移民署通過修法草案,將下修新住民發展基金的新住民委員人數,影響新住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權益,讓劉千萍意識到新住民的權益迫切地需要被保障。劉千萍也提到,台灣大學生對新住民議題較難產生共鳴,但是新二代面臨權益受損的困境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希望大家可以多關注新住民權益,維護台灣的多元文化價值。 萬華親子館正教導在攤位小朋友玩越南的傳統骰子遊戲「魚蝦蟹」。 圖/黑立安攝
收容所辦生活節 顛覆浪犬負面印象
生活
第1716期
收容所辦生活節 顛覆浪犬負面印象
2019-12-04
【記者方小瑀高雄報導】「剛剛上瑜珈課很好笑,狗狗突然尿在我身上耶!」由高雄市動物保護處主辦的「2019吹狗螺音樂生活節」於11月30日、12月1日在高雄市燕巢動物保護關愛教育園區舉行。現場除了有音樂表演、犬貓主題市集,更有各項動物互動體驗,如狗狗瑜珈、獸醫體驗、幫幼犬洗澡等。活動期盼打破大眾對收容所髒臭的刻板印象,並宣導動物保護觀念。 2019吹狗螺音樂生活節是首次舉辦在收容所的音樂祭活動,吸引民眾與寵物一同在草地上享受音樂。 圖/方小瑀攝活動免費讓參與者與園區動物近距離接觸,吸引不少民眾踴躍報名。民眾體驗幫幼犬洗澡時,須時刻注意狗狗狀態,以免幼犬自手中摔落。義守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學生陳品儒表示幼犬相當害怕洗澡,連聽到吹風機聲也會直發抖,「要讓狗狗依偎在自己胸前,抱著牠們洗,幼犬比較有安全感。」義大學生王運君也分享帶犬隻散步的有趣過程,「狗狗力氣很大,一直把我們拉著跑!」他表示,人們總以為收容所的動物髒亂且缺乏照護,「其實牠們很活潑可愛,也在等待一個家。」 民眾手牽著園區內的狗狗散步,穿越誘人的食物和路障,體驗帶毛小孩散步的感覺。 圖/方小瑀攝在「Dog瑜珈」課程中,民眾能與園區內毛小孩建立親密互動。Dog瑜珈顧名思義為與狗狗一同進行瑜珈運動,如「上犬式(向上看狗狗)」、「下犬式(向下看狗狗)」等。帶領此活動的瑜珈老師Sophia笑稱此課程時常出現意想不到的驚喜,「我的partner狗在教到一半時突然尿在我腳邊,我也是繼續教課。」他強調動物便溺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不需大驚小怪。 瑜伽老師Sophia示範「Dog瑜伽」,將狗狗帶入瑜伽運動,有助於提升人犬關係,建立親密互動。 圖/方小瑀攝而在最受歡迎的獸醫體驗中,園區內獸醫師向民眾講解動物照護知識,並讓民眾實際為幼犬感應體內晶片、測量心跳和檢查跳蚤。當志工將數隻僅2公斤左右的狗寶寶抱進教室時,全場躁動連連,獸醫師不得不暫緩教學,待眾人興奮情緒緩解才讓參與者接觸幼犬。輔英科技大學休閒與遊憩事業管理學系學生丁子宜分享,活動使他了解如何實際照護動物,「以前只覺得動物很可愛,現在才知道牠們的心跳脈搏怎麼摸。」他也觀察到收容所動物雖可愛,神情卻有些落寞,「希望人們有錢有閒才養寵物,不要輕易棄養。」 民眾耳戴聽診器,精確掌握為幼犬測量心跳的位置。因幼犬心跳很快且容易扭動,必須耗費大量時間才能成功。 圖/方小瑀攝高雄市動物保護處副處長段奇漢指出,過往人們以為動物收容所功能僅限捕捉、收容及認養,此活動希望能翻轉人們對收容所想像,進而為園區內動物找到家。寵物療癒師邱淑君也說:「每個民眾與動物好的互動,都增加了牠們被認養的機會。」他解釋,流浪動物能透過與民眾交流認知人類並不可怕,減少日後進入家庭產生的種種不適應症狀。
獵物陷阱製作體驗 帶領民眾探索野外求生技能
生活
第1711期
獵物陷阱製作體驗 帶領民眾探索野外求生技能
2019-10-30
【記者呂心喻台北報導】體驗者的腳緩緩伸入陷阱中,「嗖」的一下,腳踝馬上被繩索套住,樹幹因為反彈的力道而劇烈搖晃,周圍響起圍觀者此起彼落的驚呼。「Discovery探索生活節」10月27日在台北市美堤河濱公園舉行,由泰雅族族人組成的「下盆獵人學校」在現場教授野外求生技能,帶領民眾認識原住民傳統文化。 獵人老師在現場作示範,以竹子做為獵物替代品,呈現獵物被捕獲時的樣子。 圖/呂心喻攝現場放置多種不同的陷阱,這些陷阱看似簡單,卻蘊藏著架設的學問。獵人老師林勇華向民眾示範製作陷阱的步驟,首先要建造地基,先在地面挖一個洞,洞愈深地基就會愈穩固。接著將樹幹或竹子插進洞內,成為陷阱的支點。將一條堅硬的鋼索一端綁在樹幹上、一端做成死結埋入土中,死結以竹子覆蓋做成保險區域,只要獵物踩到陷阱、破壞保險,樹幹的彈性便會直接把獵物吊起。林勇華說明,各種步驟必須經由經驗累積,「差一點力道都不一樣,只要一個地方沒有安裝好,整個機關就沒有辦法順利執行。」 鋼索會在獵物踏入機關時迅速束起,樹幹也會彈回,獵物的將被困住,使其不易逃跑。 圖/呂心喻攝現場民眾或因好奇而駐足、或對荒野求生有興趣,一群人聚在獵人老師身邊,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他們從最初不敢嘗試,到開始自己動手操作,過程中多次不小心讓樹幹彈回,使作為獵物替代品的瓶子、竹子四處飛射,許多不知情的民眾因而收到「天外奇蹟」。參與體驗的民眾王莉安開玩笑說:「以防萬一哪天在山裡迷路,可以自己求生。」他也坦言,實際操作後才知道,架設陷阱遠比想像中不易。 現場體驗者圍繞在獵人老師身旁,觀看老師如何製作傳統的山豬陷阱,並親自嘗試。 圖/呂心喻攝剛從警察專科學校畢業的邱健銓表示,他在用腳測試陷阱時,發現樹幹吊起的力道很大,因為自己有心理準備才只被綁住腳,「如果不注意的話,應該真的會被吊起來。」他提到,陷阱的結構非常有趣,必須將許多竹子交疊纏繞成幾何圖形,「要有專業的人一步步教才會知道怎麼設置。」 陷阱必須有各種觸發機關,獵物踏入便會被抓住,圖為山豬陷阱的觸發機關。 圖/呂心喻攝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學生林筱薇則對原住民原生的獵捕方式表達認同,「他們(原住民)製作的陷阱不會去傷害動物,只是拿他們要吃的而已。反觀我們的卻是捕鼠夾、藥物這些。」她解釋,自己在體驗過程中發現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是與大自然共存,他們為生活而演化出的傳統狩獵模式值得敬佩。 體驗者展現高度興趣,跟著獵人老師學習如何製作石板陷阱,現場氣氛活潑熱絡。 圖/呂心喻攝同時林筱薇強調,現代人的問題在於「自己侷限自己」,不願踏出舒適圈。他期許自己能培養勇氣去嘗試新的事物,他笑著說:「我們都缺少一個開始的衝動。」另一位獵人老師高忠勇則表示,希望藉由體驗喚起民眾對原住民文化的興趣,「經驗不僅要廣、更要深。」他認為,都市人往往缺少認識原始生活的心態,「如果有一天他們願意接受並加入,那會是很棒的一件事。」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