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農業師傅能解缺工問題? 成效褒貶不一
專題
第1751期
農業師傅能解缺工問題? 成效褒貶不一
2021-06-09
【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天還沒亮,農業師傅們挑燈採收火龍果,將成熟飽滿的果實送回工廠分級包裝,他們埋首於農務,不見太陽已悄悄升至頭頂。農忙期的工作繁雜,錯過午休時間卻停不下手邊事務。當火龍果做產期調節時,農業師傅下午五點下班後,還需要在包裝廠待命,等晚上火龍果花開授粉,若授粉過晚,白天的班還是照常上工,「有時候我們騎車回家都會邊打瞌睡,因為太累了。」曾任農業師傅的青農黃宣翡分享。農業師傅有時會被農會派遣到路途遙遠的農場,黃宣翡曾因為前一天等待授粉過晚,回家休息時不小心睡著,半夜三點驚醒,立即跳上機車趕五點的白天班,他為省時而沒有按照交通號誌待轉,不料遭警察攔下,「紅單的錢比我們一天的工資還貴。」農場在農忙時期都會有大量的勞力缺口,在採收期的幾個月內需要聘用更多農工,但農業師傅作為農業缺工的解方,仍然無法補齊農場的人力需求量。 農民彎下腰,將果實一個個放入選果機,機器會依重量將果實分級後,還須其他人力裝籃、把關品質。 圖/花蓮區農改場提供<b>為補足農村人力 政府推廣農業師傅政策「成立農業技術團,第一個就要解決農村缺工的問題,還有解決農業高齡化的問題。」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說明,農業技術團由各地農會招募的農業師傅組成,各團人數多約落在30至40人左右。全台灣共有14個農會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布的「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2.0措施」,刊登農業師傅的職缺在網路、報紙等宣傳管道,「報名的人都不少,每次都來了40幾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人都有。」張素華說。各地農會收到應徵名單後,會先甄選出體能合適的人選,再引薦至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農改場)接受密集的農務教育訓練,筆試合格正式成為農業師傅後,才能進入農業技術團工作。而當前台灣農業缺工的性質可分為兩種:常態性缺工、季節性缺工。常態性缺工為整年皆需勞動力投入,例如,酪農業是長期處於常態性缺工的產業;季節性缺工則視作物採收需要,一年只有幾個月需要大量勞力,例如,果樹類等產物。農會招募農業師傅即為解決最主要的季節性缺工問題。「農業缺工的問題主因出自於勞動時的『痛苦指數』過高。」滿福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星叡指出,農業從業人員每日需重複彎腰、蹲、跪、搬這些動作,在陰涼處就很辛苦了,何況在大太陽下或是悶熱的溫室內作業。雲林縣菜農林春生也提及,從事農業需做大量體力活,多數年輕人不願意做,「假如時薪160元,他寧可在7-11吹冷氣,也不願在田間曬太陽嘛。」不同於農業現場的觀察,農會持另一看法,「很多人覺得台灣年輕人比較不能吃苦,可是富里這邊的資深農業師傅做了三、四年,都捨不得走欸!」對此現象張素華分析,因農會作為農場主與農業師傅媒合的窗口,可減少雙方自行接洽的成本,且農業師傅享有政府每月提供的額外獎勵金,並有勞保的權益,因此,農業師傅的流動率得以降低。 農業師傅的工作多以付出勞力為主,如除草、搬運和剪枝葉等。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舉例,東部農業多在露天耕作,較沒有溫室和高大果樹能遮陰,農業師傅得承受艷陽導致中暑的風險。 圖/花蓮區農改場提供<b>農業師傅初出茅廬 課程、實習奠定基礎<b> 「大多人都做很久,像我們那期30幾個(農業師傅),跟我一樣第一年走的才四、五個,沒有很多。」自營農坊的百大青農(註一)楊鈞賀分享,他因決定回屏東務農,卻對家鄉作物不熟悉,所以先當一年農業師傅累積經驗、培養農作技術,這同為諸多人應徵農業師傅的理由。註一:青年農民定義在18至45歲之間,而為了協助青農穩健經營,並擴大規模栽種,政府設立「百大青農輔導計畫」,每兩年遴選一次,每次約選出100多位「百大青農」,進行重點培訓。但要成為農業師傅,須接受農改場的教育訓練與考核。現為農業師傅的劉憲偉說明,「就是教你大概、入門,講白一點,就是不要讓師傅去到農場,什麼都不會。」另外,農改場也設有實習機制,讓他們先有地方消化課堂上學到的理論,才會進一步實踐。劉憲偉表示,課程與實際下田多少有落差,因為農業的變因很多,但農改場只會教一種耕作、技術方式。而當過農業師傅的黃宣翡補充,學習「農業圈」語言也很重要,因農業具有諸多專有名詞,「而且像我台語很差,但下田的環境,大家都講台語。」他指出,當農業師傅必須學會融入圈子,這都是農改場不會教的。 花蓮縣壽豐鄉有機咖啡休閒農場負責人指導農業師傅修剪咖啡樹。雖然培訓過程也會走入田間或農場,但僅是聽課和操作幾次,難以真正奠定完善基礎。 圖/花蓮區農改場提供種植蓮霧的百大青農蔡協良,身任農業師傅實習時的教師,他談到,農業師傅接受教育後,得實際進到與農會配合的農場,進行約兩天的實習。實習農場會提供作物、產品讓農業師傅耕作,而農場主在一旁指導。希望藉由邊做邊學,建立實作基礎,使日後工作較好上手。「其實我很慘欸,我要提供樹給他們(農業師傅)鋸,做壞算我的,因為他們不會啊!」蔡協良無奈地笑說,他得自行花資本投入教導農業師傅,卻沒有補助。但他仍肯定實習的必要,「這是在幫農民,而不只是在幫改良場工作。」因農改場的課程和農業現場實作一定有差異,所以得讓農業師傅了解並站在農民的角度,學習做法和溝通方式。而站在農場主的立場,就算農業師傅受過培訓,依舊有許多事物得重新摸索。<b>課程與實務有落差 農業師傅下田後須再適應身為農場主的屏東瓜農吳先生(匿名)曾經請過農業師傅,卻誓言不再聘用,「我們農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跟改良場是不一樣的!」當時他教導農業師傅種植木瓜的方式,結果農業師傅卻擅自採用改良場的做法,導致他的木瓜產區採收一次後就全面報廢,「原本可以採收兩、三年的,如果以連續採收來算的話,那整個賠了40、50萬有。」黃宣翡表示,此工作存在一定限制,農業師傅無法拒絕派工,因此遇到觀念不合的農場主,也得撐到派工結束。「很多農場主走的是經驗法則,要求快,跟老師教的不一樣。」他以噴灑農藥為例,一些農場主會直接指派農業師傅灑藥的種類和範圍,但某些藥物混著用會產生抵銷作用,「可是農場主會覺得,以前也都這樣灑,方便就好。」除了觀念落差外,因農業師傅須遵照農會分派,到不同地點工作,短期內得重新適應環境和工作。百大青農楊鈞賀指出,上課偏向理論和建立技術基礎,但實務會遇到諸多變數,「重新學是一定的啦!比如說我從鳳梨田被調到果樹園,工作就差很多。」但他提到,農場主通常會先交代基礎的物理工作,像是拔草、搬物等。從農業師傅常見的工作內容,反映出當今農業缺工主要缺的是勞動力。「大部分的農業工作,都只需要操作員來做一些例行工作。」有申請農業師傅的農場主謝富羽以自身舉例,會將分派的工作簡化,讓技術含量降低,希望農業師傅能更快上手,待熟悉後才可能涉及更複雜的農業技術。「當農業師傅能學很廣,但要能學到技術,而且以後從農能用上,才能說是師傅,不然就是給人做工。」農業師傅劉憲偉提到,政策希望當過農業師傅的人,未來能投入農業,因此農業師傅要能將在職期間的經驗學以致用,才算達到政策目的。<b>農業師傅須配合農會輪調 農場主聘請意願低「當農業師傅對我自己創業,和申請百大青農計畫都很有幫助!」楊鈞賀肯定地說道,因為農業師傅的工作以付出勞力居多,所以可從中熟悉並專精在地作物。另外,當農業師傅還能初步了解農務產業運行狀況,楊鈞賀舉例,農業師傅在幫忙採收作物、進行作物分級包裝的過程中,就會間接知道作物如何保存、銷貨通路和管道,「從生產、管理、銷售,整個都看得到,這些都是一般創業很難看到的。」總體而言,大多當過農業師傅的農民,都對此政策持正向態度,雖農業師傅能銜接農業工作,但要解決農業缺工,可能尚難彰顯成效。黃宣翡坦言:「現在農業缺的是短期、季節性工人,但農業師傅都被派到長期缺工的農場比較多。」黃宣翡說明,諸多一年四季都缺工的農場,會定期向農會申請農業師傅,而農會可能固定分配一至三位農業師傅前去幫忙,一次派遣就三個月,當期限一到,便與另一長期缺工的農場進行人力交換。這樣的派工形式,讓缺工時間短、僅需人力一到兩天的小型農場權益被犧牲。「站在農場主立場,會覺得都在幫農會教學生,一個師傅來我這兩個月,才剛上手,就要被調走。」劉憲偉說明,此現象會影響工作效率,所以目前農會將派工期限放寬,農業師傅最長可在同一個農場待半年。黃宣翡補充,目前實施的形式,能便於農會管控人力,「畢竟也只有30個(農業師傅),一下這個田缺人、那個田缺人,農會就要一直接洽。」從當前派工時間來看,農業師傅仍難以補齊人力缺口,農業勞力之缺迫在眉睫,因此,政府於民國109年引進外國籍的農業移工。「我偏好請外籍工,現在聘了六位,比較刻苦耐勞,很多台灣員工不做的,他們都會做。」菜農林春生表示,因外籍勞工的聘雇合約以「年」為單位,農場主不必花時間等待農會分派農業師傅,更不怕面臨農忙期時,沒有足夠人力。但是,許多農場主即便缺工也不願聘請長期工,「透過正規管道申請的外籍勞工,必須要提供他吃、住,就是要養工。」楊鈞賀提出,許多作物為一年一收、或更久才採收一次,多數農場僅在採收期時需要勞力。因此,大多農場主不願花錢養工,使缺工問題仍未解。 菜農林春生一個月得支付一位外籍工3萬餘元,費用比聘雇台灣農工高,但他肯定外籍農工的工作能力,且時間彈性,可有效配合農場工作。 圖/邱海鳴攝農場主余致榮舉例,台灣工人、外國移工和農業師傅三種勞工中,最偏好聘請台灣本地人,但無奈人數日益減少;再者,會選擇移工,雖然需要付出的養工薪資較高,但能長期配合、較穩定。最後才會選擇農業師傅,因派工時間較短,等同教會並等待技術純熟後,就會被調走,且聘請農業師傅的成本又比一般農工更高,「就是說經驗不足,但是基本底薪是高的啦!」另外,對於農業師傅,林春生提出勞工「比較心態」的疑慮。「農業師傅就算沒遇到農忙期,一個月加補貼也有2、3萬塊,還有週休二日。」但一般算時薪的農工,工作得依天氣,難有固定假期,若當月遇到農忙期、加班,才可能拿到與農業師傅相近的工資,導致同工不同酬。他以雇主的角度說明,同行之間一定會比較,不同等的付出和收益,容易影響到農工心態。綜合種種因素,農業師傅仍難補齊農業大量的人力缺口,「農業是有生命的,不能像工業一樣排好工作行程,我覺得農業師傅這政策還欠缺考量。」林春生說道。<b>台灣多為小農經濟 農場主難聘請長期工<b> 長年關注農業議題的黃星叡感嘆,要解決缺工,應該先思索如何讓農業賺錢,「農場主自己收入不穩定,怎麼會有能力支付薪資呢?要解決問題,必須靠政府介入。」台灣農業以小農經濟為主,農民多採小面積耕種,田地的產值少、市場競爭大,導致收入不穩定。小農因產量與經濟問題,所以平時不會額外聘請人力,但遇上工作量大的採收期,仍須他人幫忙,以免錯過作物的黃金採收期。對此,黃星叡提出,解決此困境的關鍵在於,如何滿足農場主對「低價位臨時工」的需求。而政府去年開放的農業外籍勞工,即是希望由經營者自行養工,彌補農業缺失的勞動力。現有經營農坊的青農楊鈞賀認為,農業勞工較能解決的是長期缺工現象,「如果有能耐的話,農場主應該養工,讓自己變成管理者的角色,盡量把大部分工作交給工人去做。」不過,小農經濟下的農民收入不穩定,難以承擔養工費用,且小面積耕種也沒必要養工,這樣的情況下,農民卻也未必能申請到農業師傅幫忙。解決農業缺工的現況前,農業師傅制度得先更加完善。劉憲偉說明,現今政策規定,一位農業師傅最多只能做五年,是否續約得看農會意願,就算續約,農會也僅幫忙分派工作地點,農業師傅須自行向雇主談薪資,不再由農會負責,且第六年開始全面取消福利金等補助,等同成為純粹「農工」。對此,花蓮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認為,農業師傅的離職程序缺乏合宜配套。他解釋,像當地的農業師傅,多是二度就業或求職不易者,諸多人將農業師傅作為穩定的經濟來源,做滿五年即沒有福利和工作保障,等同強制這群人另求生計。「未必每個農業師傅都有農地可以做,而且現在耕作的面積小,不符合經濟規模,要他去從事農務工作,不會太好過。」張素華提出,當前政策導向希望農業師傅習得技術後,能投入或銜接農業工作,「有些農業師傅是做出興趣的!(政策)可以考慮延續,而不是時間到就強制要他們出去。」他補充,同一批農業師傅還可免去重新學技術的時間,對農業缺工更有長期幫助。面臨農業師傅「第五年期限」的劉憲偉也認同,政府不該一直給予補助,他已決定轉行做有機農業,希望將農業師傅經歷學以致用,「拖垮政府真的好嗎?會一起死欸!我還有家人在欸!」他爽朗地笑說。「(農業缺工)會愈來愈嚴重吧,因為老人開始在凋零啊!青壯年都希望當研究人員或頂尖人才,基層的工作都沒有人要做了。」農場主謝富羽感嘆地說。面對農業師傅制度與實際成效上的疑慮,農業缺工問題究竟何時能解呢? 年事已高的農民,忍著身體不適、穿著護腰,將採收後的鳳梨套袋。中老年人務農已成常態,但他們退場後,靠誰來延續這龐大的產業呢? 圖/林良懋提供後記:因該次採訪遭遇重大疫情,「你們敢南下,我就把你們包軌踢回台北。」在受訪者嚴正脅迫之下,恕難下鄉採訪,故照片皆為疫情前拍攝或他人提供。
營養午餐為什麼糟?自由競爭市場下,夾縫中求生存的團膳廠商
專題
第1747期
營養午餐為什麼糟?自由競爭市場下,夾縫中求生存的團膳廠商
2021-04-29
【專題記者陳品融、李加祈、廖澄妤、張華真綜合報導】清晨五點多,廚工們戴起髮網、口罩、手套和圍裙,全副武裝走進廚房,著手準備學童的營養午餐。洗菜、切菜、洗米和處理肉品同時,另一旁的烹煮區也開始忙碌,廚工們拿著半米長的鏟子在大鍋中翻炒,一鏟一拌,蒸氣竄出,他們用盡全身力量翻起底部食材,防止糊鍋。待食材上色、熟透,食品檢驗員拿出檢測儀,確認菜品已達殺菌溫度後起鍋。料理舀起瞬間,一場廚工與時間的賽跑開始,為確保菜餚溫度和新鮮度,起鍋、分裝、疊上推車到送進貨車,分秒必爭。 食材烹煮完成後,配膳人員排成一列,井然有序地分裝成餐盒。 圖/陳品融攝 早上10時,一箱箱營養午餐已分裝完成。將午餐搬上車之前,工作人員用吹風機吹縮熱縮膜,以穩固箱子。 圖/廖澄妤攝「對學生來講,營養午餐是一天之中吃得最齊全、營養成分最重的。」台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家長會長宋全娟指出營養午餐的重要性。然而長期以來,學生營養午餐備受不美味、不營養和不安全等質疑,團膳廠商身處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卻難單方面改善品質,使非議之聲從未平息。在提升品質的路上,眾人為何步履維艱?這背後究竟隱藏了哪些根本的難題?<b>少子化致團膳廠商利潤遞減 轉型不易將成夕陽產業今年年初,內政部公布全台出生與死亡人口正式出現死亡交叉(註1),少子化的腳步已逐年逼近營養午餐議題,對於本就經營不易的團膳廠商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註1:指全年度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人口「自然增加」出現負值。 攤開台北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會員手冊一看,公會於民國94年時尚有28個會員,至今僅剩下九個。理事長高嘉鴻說明,雖然台北市學校會吸引外縣市學生前來就讀,但營養午餐需求量仍有減少趨勢,尤以小學最為明顯。「對中小型廠商的影響真的很大,有的業者在去年或前年招標時,他的學校數明顯下降很多。」 都市都難逃少子化浪潮的侵擾,更遑論偏鄉地區。「有個高中的機械科,之前可能一個班招收30幾人,但是去年可能是15個人,今年只剩八個人,人數銳減非常多。」在南投縣經營玖玖餐盒食品廠的潘靜怡如此說道。偏鄉團膳需求量本就不大,碰上少子化,潘靜怡說,過去每日還能供應5000多餐,幾年下來平均減少了1500餐。屏東縣福晟有限公司老闆阮專銘進一步說明:「學校要廢校有一定的步驟,主要減少的是學生人數。所以當我們送的學校還是一樣多的時候,他的規模經濟就會變小。」此外,屏東的科技廠、工廠數量少,廠商較難承接學校營養午餐以外的訂單,轉型更加不易。少子化所帶來的衝擊,也可能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造成「大者恆大,小廠商遭淘汰」的結果。高嘉鴻舉例,台北市受限於高昂的人力、租金成本,團膳業者多屬中小型,長年飽受來自新北市大廠商的競爭壓力。大享食育協會祕書長黃嘉琳擔憂道:「不論是誰壟斷市場都不應該,其他的中小型企業也該有生存空間,才會彼此良性競爭,(對團膳市場)比較健康。」若市場上只剩下大廠商,還可能帶來品質的隱憂。前團膳業者阿添(化名)表示,大廠商的弊病在於供餐量大,凌晨就必須開始備餐,當食物送達學生餐桌上時,早已不新鮮,甚至引發食安問題。「我聽過最誇張是凌晨兩點開始煮,你覺得這能吃嗎?」他質疑。高嘉鴻則舉日本的例子作為對比,為確保營養午餐品質,日本規模最大的給食中心一天頂多供應兩萬餐,但台灣的大廠商每日供餐量卻可達三至六萬。 屬於中型廠商的宮保王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大約接20所學校的單,每日清晨5時開始備餐,10時半陸續出發送餐。 圖/陳品融攝非都市地區的競爭雖不至於加劇,廠商仍得承擔利潤降低的事實。阮專銘舉例,硬體設備及人力皆有固定成本,洗菜、切菜等初階工作人員雖能適時調整,依舊不敵收入減少的速度。潘靜怡則補充,近幾年員工薪資、原物料價格不斷調漲,「桶餐一樣要用那些東西,我必須要請的廚媽還是那些人,我的營業額當然是逐年遞減。」身處夾縫中,廠商們只得咬牙撐下去。「團膳受到少子化衝擊的現象是勢所必然,甚至有人直接說這是夕陽產業。」黃嘉琳說道。面對如今的情勢,廠商們皆得想盡辦法才得以生存,也有部分人被逼得退出市場,正如潘靜怡口中的例子:「去年八月我們這裡就有一家廠商,因為少子化,量不多後來乾脆就收掉、不做了。」<b>都市、偏鄉餐費不一 三章一Q政策難落實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是團膳自由競爭市場下的常態,部分廠商可能為壓低成本,而傾向使用價格較低、來源不明的食材。為強化校園餐食安全,行政院從106年起鼓勵學校和廠商在校園午餐中使用三章一Q食材(註2)。110年,政府更進一步推動全國國中小午餐全面使用國產可溯源食材,並提高每人每餐補助從3.5元至6元,也加強源頭管理和抽驗。註2:使用三章一Q(台灣有機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及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及生產追溯標示 QR Code)的學校及團膳業者,可以拿到每人每餐3.5元的補助金。三章一Q政策一改團膳低價採購策略,融入食材溯源概念,盼能讓學童吃到來源明確的國產農產品。對部分團膳廠商而言,三章一Q更是他們從競爭市場中脫穎而出的關鍵,高嘉鴻以自身負責的宮保王食品有限公司為例,多年來使用產銷履歷食材已成為宮保王特色,這讓規模不大的他們,得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破重圍、繼續生存。 宮保王食品有限公司使用可溯源的有機蔬菜。執行副總高嘉鴻表示,如今面臨新北市的大廠競爭,宮保王發展出特色,才能在市場上生存。 圖/廖澄妤攝然而,政策屬獎勵機制,並非全國統一規範,各家團膳廠商能決定是否使用認證食材,在全台22縣市營養午餐價格皆不同的情況下,餐費較低地區可能不易執行。潘靜怡提到目前中南部餐費約為每人每餐35元,「你去外面吃個自助餐,價格都比我們高,他們不需要三章一Q耶!」他進一步說明,食材經銷商就算未申請認證,仍能將產品賣至其他通路,不一定要賣給價格低的團膳公司,因此廠商若要取得溯源的調理、半調理食品就更加困難。價錢低、經銷商供應量有限的情況下,原為改善營養午餐品質的政策,反而加劇城鄉差異。潘靜怡不禁反問:「價格沒有統一,但要求全台灣所有的團膳業者要落實採購三章一Q,不是很好笑嗎?」,她認為需增訂全國一致價格,廠商的食材品質才會相同。對此,立法委員林奕華回應,各縣市取得食材的成本不同,較難統一價錢,但他建議未來可訂出一個區間,「依據不同的縣市、不同的廚房模式,而有不一樣的結果。」薪水低、工作辛苦 團膳產業陷缺工困境偏鄉學校除了因價格導致食材採購不易,也常因地處偏遠陷入難招到團膳業者的窘境。對此,行政院會1日通過「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期望將鄰近的偏校整合成校群,達成規模經濟,吸引廠商進駐。不過,高嘉鴻認為,硬體設備建成後,營運才是重點。論規模,中央廚房還是不如都會區的大學校,若沒有廠商願意進駐,仍舊是一場空談。黃嘉琳更直言:「這是沒有打到痛點的做法。」就算中央廚房真能吸引業者,還是沒有解決團膳廠商所面臨的根本問題——廚師人手不足。缺乏人力是團膳產業的共同困境,不只偏鄉中央廚房恐招不到人,工廠位於台北市的高嘉鴻也說:「聘人是我們很大的問題。」由於團膳工作辛苦,且薪水不高,難吸引台灣人就業。高嘉鴻坦言,需僱用外籍移工已是業界的普遍現象。「我可能切一籃30斤的青菜全身就濕了,因為(廚房)裡面沒有冷氣啊。」阿添談起過去的工作經歷,說:「我不可能讓我的孩子做這個行業,太累了。」高嘉鴻也提到,廚房環境濕熱,而且廚工從清晨五點左右就得開始備餐,比一般人的上班時間足足早了四小時。種種辛勞使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投入這個產業。 在宮保王食品有限公司,廚房人員的工時為凌晨5時至下午2時。團膳產業人力需求大,卻因工作辛勞而招工不易。 圖/廖澄妤攝更令人打退堂鼓的,是低廉且不穩定的薪資。黃嘉琳指出,有些廠商寒暑假不供餐,沒有營收便難以給薪,因此傾向以臨時工的方式聘人。這類非以正職身份受僱的廚師,領的是日薪或時薪,換算下來,每月所得甚至不及基本工資,也無法享有合理的勞健保。需要養家活口的人自然不會選擇這份職業,或僅僅將其作為轉換跑道時的過渡工作,一找到新東家就辭職,形成團膳產業缺工的惡性循環。即便要求廠商將廚師視為正職員工,給予合理的薪資與福利,「老闆可能會雙手一攤,說:『請問我的錢從哪裡來?』這個是結構性的問題。」黃嘉琳感嘆。現行體制下,團膳公司彼此競爭,生存不易,在聘僱人力時也有其苦衷。林奕華則認為,廚工的勞動權益問題值得重視,可以透過公聽會討論,供政府參考。午餐專法未解廠商困境 專家建議仿效日本做法台灣目前的營養午餐規範散落於《學校衛生法》以及行政規則,尚未有專門法源讓政府直接介入,無法改善廠商於自由經濟市場中面對的問題。不過自108年起,立委黃國書等人陸續提出《學校營養午餐法》草案(註3),16日重提《學校飲食營養促進法》草案,試圖改善營養午餐品質不均的問題。但目前法律草案以學童權益出發,規範內容仍未能解決廠商所面臨的經費與人力短缺困境。註3:但由於立法院屆期不連續審查的規定,108年的《學校營養午餐法》草案,不會繼續被審查。根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13條規定:「每屆立法委員任期屆滿時,除預(決)算案及人民請願案外,尚未議決之議案,下屆不予繼續審議。」高嘉鴻與黃嘉琳不約而同認為台灣可以借鏡日本營養午餐的運作模式,日本的營養午餐多由隸屬地方政府的給食中心負責,而非民營的團膳公司。給食中心概念類似台灣的中央廚房,人力由政府直接聘雇。黃嘉琳表示,給食中心員工的薪資合理,且享有勞健保,因此比較不會面臨缺工窘境。 另外,日本能維持全國各校營養午餐品質的原因,在於政府有效介入營養午餐產業。日本早於1954年訂定《學校給食法》,法律明定由家長負擔食材費用,烹煮、運送等其他費用則由政府協助,才能解決城鄉餐食的品質落差。高嘉鴻建議,台灣應比照日本作法,「回到午餐品質,最重要的是午餐費用需要清楚。」面對結構性問題,黃嘉琳也認為,「還是要有中央政府法令的介入,(提升營養午餐品質的行動)才可能奏效。」 台灣許多學生自備碗公、便當盒盛裝營養午餐。宮保王食品有限公司執行副總高嘉鴻表示,日本政府會提供菜、飯分裝的餐具,設計精緻,營養午餐涵蓋飲食、美學教育。 圖/廖駿愷提供台灣團膳廠商成為結構性問題的代罪羔羊,在營養午餐自由競爭的市場下,他們背負罵名,種種挑戰卻難單方面克服,有待政府、立委、廠商與家長各方深度溝通。正如黃嘉琳所說:「我們每次講營養午餐不好吃,都說團膳業者是吸血鬼,但要讓他們有機會來講他們在工作上的困境。」而在這問題獲得改善之前,每日清晨他們還是一如既往走進廚房,拿起湯勺,埋首高溫、嚴峻的工作環境中,趕在中午前將熱騰騰的餐食送進學童的餐盤。
焊接缺工致產業停步 如何守住漸滅的火花?
專題
第1745期
焊接缺工致產業停步 如何守住漸滅的火花?
焦點
2021-04-07
焊接作業時必須配戴防護面罩,避免強光直射眼睛以及吸入過多金屬粉塵。 圖/駱芷萱攝【專題記者蕭淳云、駱芷萱、崔兆慧、周佩怡綜合報導】2019年夏天,趙元玓搭上飛機,這位熱愛焊接的少女,決定到加拿大就讀焊接工程與科技學系。「焊接很辛苦耶,為什麼要去學這個?」時至今日,這些質疑仍反覆出現在他的生活,同時也在台灣人的普遍觀念裡,以「不會讀書就去做工」的偏見,刺扎著各個角落的焊接工。「亮亮的、吵吵的。」這是趙元玓對焊接的第一印象。他在高職時期接觸焊接,從此愛上這門逐漸沒落的傳統產業技藝,而這樣一學,就是五年。為了持續走在焊接這條路上,趙元玓選擇遠赴重洋,他笑著解釋說:「因為台灣沒有焊接系。」深植社會的刻板印象,讓愈來愈少人願意進入焊接領域;而沒有焊接系的台灣,又迫使願意選擇這條路的年輕世代紛紛出走。焊接應用廣卻品質不穩 公共安全堪憂 焊接作業時會產生強光及金屬粉塵,長久下來對焊接工眼睛及肺部產生負面影響。 圖/周佩怡攝面罩裡的世界很狹小,只有一個小方框可以看見外界。從小方框望出去,白光忽明忽滅,一瞬間刺眼扎耳,緊接下一秒黑暗寂靜,無限循環。師傅手中的焊槍伴著積年累月的經驗,「搭、搭、搭」地按著節奏微微起伏,與之共舞的,是金屬熱熔後的粉塵,以及不絕於耳的高分貝機具聲。脫下面罩,臉上積累的汗珠微微閃爍,這已是工作五小時後。他們日復一日,用焊槍一針一線縫起台灣工業基礎。焊接的應用範圍相當廣闊,從晶圓製造、家具修補、航太設備到建築工程,都需要焊接把剛硬的結構緊密接合,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教授曾光宏說明:「除非是一體成形的結構,否則一定需要焊接。」然而,普遍的焊接施工環境不佳,在業界有「骯髒、危險、辛苦」的3K產業(註一)之稱。再加上社會觀念對「做工」的偏見與不完善的教育訓練,讓潛伏已久的缺工及衍生的焊接品質問題逐漸浮上檯面。註一:台灣3K產業的說法來自日本發音——「骯髒」(Kitanai)、「危險」(Kiken)、「辛苦」(Kitsui)。 焊接工的職業傷害除強光、粉塵外,高溫的焊槍及金屬也容易產生皮膚燒燙傷。 圖/駱芷萱攝。我們以今年蘇花公路遊覽車翻覆意外,向車體焊接專家小陳(化名)請益。小陳認為,車體的穩固程度與焊接品質息息相關,「有些人會想說簡單把頭、尾焊一焊就好,但其實把整條連接縫焊起來會更穩固。」小陳告訴我們,有些廠商為了節省成本、加快製程,會在看不見的表層下簡單焊接後,蓋上車皮,掩飾焊接品質的缺陷。對此,曾光宏提到,台灣部分交通運輸工具有焊接品質疑慮,「車子焊接焊得好不好,也是(造成意外的)原因之一。」刻板印象、不完善的教育制度成缺工主因走在繁忙的台北街頭,隨處可見正在施工的鋼骨大樓。看似欣欣向榮的營建產業,實則面臨棘手的缺工問題,而其中,焊接缺工更是建案能否順利推進的一大考驗。造成如今人力短缺的情況,主要來自積年累月的社會刻板印象,以及焊接人才培訓規劃不甚完善。原因一:刻板印象使新血卻步 「我們常常跟小孩說,你不讀書就去做工,做工真的像我們眼中看起來那麼卑微嗎?」焊接工曾文昌感嘆地說道。他是大眾眼中課業不好、就去學一技之長的焊接工,17歲那年被強迫學習焊接,但沒想到越做越喜歡,一焊就是33年。談起工作經歷,曾文昌分享過去到高級大樓工作時,大樓負責人不讓焊接工從大門進入,只能走車道或旁門,他甚至曾經被警衛奚落,「因為社會大眾就覺得我們髒,覺得我們低別人一層。」然而,如今育有兒女的他,也曾指著捷運工程對孩子說:「如果你不好好讀書,以後就跟他(捷運工人)一樣在大太陽底下焊接。」他形容,語出瞬間感到非常懊悔,如同打了自己一巴掌。這種傳統觀念已根深蒂固於大多台灣父母思想中,曾文昌認為台灣不像國外般重視技術工人,並給予他們應得的尊重。辛苦考來的焊接執照、投資上萬小時的焊接經驗,換來的是難以改變的社會眼光,如此情景讓想投入焊接的人日益減少。原因二:焊接教育資源匱乏台灣的焊接技術主要受訓於高職,畢業後可以就讀大專電子機械相關科系,或是到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以下簡稱勞動力發展署)進修。但不僅技職教育仍有缺陷,目前台灣更無焊接專門科系,焊接課程散落在其他科系中,缺乏完整的培訓資源。現任勞動力發展署授課老師林哲正認為,學生並非對焊接毫無興趣,只是不得其門而入。他提到:「國外的焊接教育是兩、三年起跳的基礎教育,是真正的學制,台灣的比較像是密集補習班。」而台灣的大學,雖然有些學校設立焊接課程,但並無獨立的焊接科系。針對焊接系是否有存在必要,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組簡任技正尤舜仁闡述,汽修、造船等相關科系都會學習到焊接,因此得視教育部規劃,考量到課程內容是否足以設立一個單獨科系。而擁有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焊接博士學位的孫大千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大學必須設立焊接專門科系,因為不只要培養技術人員,也需要人才深耕學術研究,才有機會發展更高階、精密的焊接技術。林哲正更透露,在國外培育出一名焊接工程師所需的費用高達2、3百萬,他無奈地表示:「(台灣)政府自己都覺得不重要,就不願花錢。」連續八年擔任全國焊接競賽裁判長的敖仲寧,則感受到選手們的程度逐年下降,顯示政府不重視培養中、高階焊接工,讓焊接產業發展只能一直停留在現階段。前線焊接工短缺衝擊產業發展社會對焊接的刻板印象及教育制度缺漏,導致無新血投入產業、人才流失,第一線施工現場缺乏焊接工。影響範圍其實不僅有跟我們生活有關的房屋、基礎建設等營建業,更攸關高階焊接領域的發展,例如精密焊接與離岸風電產業皆受衝擊。影響一:精密焊接產業規模小 僅能依賴國外  從事精密焊接的洪國華向我們介紹顯微鏡底下的金屬,他說明,一般焊接都是3到5釐米,但精密焊接都是毫米以下。 圖/周佩怡攝在一塵不染的冷氣房內,精密焊接業者洪國華戴著一頂防塵帽,一雙銳利的鷹眼炯炯有神,專注地操作眼前複雜的機器,只為呈現完美的焊接軌跡。這樣鍥而不捨的精神,讓洪國華在台灣精密焊接產業屹立不搖。焊接式金屬波紋管是精密焊接的一環,因為具有可伸縮以及完全隔絕外界的特性,是航太、真空、半導體產業機具的重要零件。在台灣,精密焊接技術長期掌握在外國廠商手中,國內需要的焊接式金屬波紋管也多從國外進口。「不發展精密產業,就只能依賴國外。」洪國華憂心地描述台灣精密焊接的產業現況。20年前,洪國華遠赴日本學習精密焊接技術,經過五年多的訓練,他成為全台第一位精密焊接製造商。至今,掌握精密焊接技術的台灣焊接工屈指可數,因為訓練成本高昂,若無企業或政府資助,一般焊接工很難單憑一己之力完整受訓。目前洪國華積極培訓兒子,希望自己當年赴日習得的高階焊接技術,不會隨著老師傅退休在台灣消逝殆盡。影響二:水下焊接基礎難度高 興建離岸風電遙遙無期 曾光宏一大早從南部匆匆趕到台北,這天他要到經濟部工業局(以下簡稱工業局)參加離岸風力發電(以下簡稱離岸風電)(註二)焊接缺工的相關會議。「(施工)廠房都弄好了,但都沒有人。薪水很高,還是沒有人。」曾光宏談起近年來積極發展的離岸風電,他無奈地表示。註二:離岸風力發電是在海上建設風力發電廠,利用風能進行發電。為了達到無核家園與能源轉型的目標,位處優質風場的台灣,近幾年預計推動綠能政策。依據經濟部數據顯示,離岸風電將在2025年提供198億度電,並減少1,047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較於沿海風力發電機,離岸風電將風機架設在海中,設備結構需要更堅固,以抵抗海風侵蝕、洋流拍打等外力考驗。曾光宏透露,台灣廠商至今尚未克服焊接技術人員的空缺。他解釋,為了對抗海上的艱困環境,水下基礎設備會使用較厚的鋼板打造,「(厚的材質)焊一焊可能會變形,還要保固20年不會有問題,所以焊接的難度比較高。」因此如何克服水下基礎障礙,以達到國產離岸風電的願景,仍是一大考驗。改善焊接產業 盼人才留在台灣對營建業者來說,焊接缺工最快的解決方法就是引進移工,但這樣治標不治本的方式,不是長久之策。尤舜仁說明,現在還是以促進本國勞工就業為優先,移工只能作補充用。目前勞動力發展署也針對職前及在職勞工設立焊接專班,推動就業輔導,培育國內更多技術人才。不過,其實焊接專班依然無法徹底解決缺工困境。台灣銲接協會常務理事莊士誠指出,很多技職體系學生從高職畢業後,再去職訓班學習。但他質疑:「若技職教育做得好,為什麼還要去職訓班呢?」莊士誠認為應當先改善技職教育的缺陷,讓學生在學期間就能習得完整的焊接技能。 車體焊接專家小陳說明,焊接不只是把金屬焊起來,更要焊得整齊漂亮,光澤是其中一個評斷標準。 圖/崔兆慧攝除了要求政府改善教育現況,也有焊接老師傅認為可以先提升自身形象,讓更多人才願意投入焊接產業。曾文昌把自己的工作視爲一種榮耀,他極力提倡「職人」精神,強調:「自己先尊重自己,社會才會尊重我們。」因此,他堅持每次上工都要穿戴整齊,希望透過嚴以律己的態度,讓其他人可以同樣重視焊接專業。為了讓民眾正視焊接工的專業,孫大千說:「政府必須正本清源,不要讓民眾認為焊接是低端的技術。」倘若有更多人認識焊接的重要性,或許就不會覺得技術不值錢,便能用更友善的眼光看待這些賣命養家的焊接工。即便台灣焊接產業仍有待改進,趙元玓還是以一貫樂天開朗的口吻笑著告訴我們:「我覺得會改變!」他的社群網站上張貼著在加拿大的學習片段,影片中,他熟練地穿戴護具,專注盯著眼前發散花火的焊接作品。護目鏡中映照的白光隨著焊槍一明一滅,但他眼中的夢想花火不曾黯淡。「元玓,那你未來有什麼打算嗎?」我們問。「我想要考焊接檢驗師證照,累積一定的工作經驗後,可以幫助台灣的工業進步。」他回答。趙元玓語氣堅定,仿佛看見他憧憬的未來就在眼前。只盼當趙元玓學成之際,台灣的焊接產業早已漸入佳境,能夠展開雙臂迎接這位才華洋溢的年輕焊接人才。&nbsp;
政府為培育青農 擬增補助盼改農業缺工困境
校園
影音
第1714期
政府為培育青農 擬增補助盼改農業缺工困境
2019-11-22
【記者賴辰瑀、張珮慈、張佳琪綜合採訪報導】烈日下,老農彎腰辛勤耕作。現今台灣農業面臨從業人口老化與缺工的現象,為改善人力不足的困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15年在國立嘉義大學首開農業公費專班。公費專生在學時,每年能獲得11萬5000元的學雜費補助減免,畢業後則須到農場工作四年,希望藉此鼓勵青年務農。然而公費專生畢業後即面臨土地昂貴,與缺乏資金購買農機具等問題。國立嘉義大學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首屆畢業生吳育任說明,從農初期極易面臨資金不足,若畢業之後農委會可提供減免或補助,對於青年農民而言,從事農業會減輕很多負擔。自嘉大首設公費專班後,明道大學、國立臺東專科學校、以及國立宜蘭大學等校也陸續增設農業公費專班,今年人數已達210人。而農委會近期提出減免學雜費外,另再補助公費專班學生兩年共72萬的研議,期望提高學生就讀農業公費專班的意願。對此,農委會輔導處農業推廣科長陳玲岑說明,希望利用這項兩年共72萬的補助計畫補助青農買地,購置設備與肥料等花費。國立台東專科學校園藝暨景觀科助理教授劉芳吟也認為,政府的補助對學生有幫助才是重點。然而,因學生家中農業背景各異,對此補助各持己見。宜大智慧休閒農業進修學士學位學程學生羅于朕說:「其實兩年補助72萬是真的有點不太夠。」由於不確定補助金可用於何處,此補助金遠遠不夠涵蓋各個方面,許多農民的生活仍十分辛苦。儘管補助預計明年才正式上路,使政策的實際成效還是未知數,此研議出發點仍希望提高青年從農意願,幫助從農青年減輕負擔,並期盼能改善農業缺工現況。https://youtu.be/uopUaOSd0NI
水電專業缺工危機   技術人才大斷層
生活
專題
第1651期
水電專業缺工危機 技術人才大斷層
焦點
2017-05-05
【專題記者劉祐齊、陳亭蓉、陳詩妤、曾智怡、周瑩慈綜合報導】「敲牆壁就要吸一堆灰塵、在屋頂牽管線曬一整天太陽、休息日不確定,很多時候一個月30天都要工作。」世博企業有限公司老闆陳信榮從23歲退伍之後開始經營自己的水電行,至今已有43年,他認為,工作環境差、工時不穩定、工作內容乏味是年輕人不願意投入水電行業(註1)的原因。一樣是自己開店、有30年經歷的復升水電有限公司老闆蘇宗柚表示,平均薪水是一個月新台幣10萬元左右,最高曾高達30萬元,「以前比較辛苦,想賺多一點只好打牆、配管那些都自己來。」陳信榮與蘇宗柚,同樣經營水電事業數十年,在人生半百的年紀,他們都感嘆:水電技師(俗稱水電工、水電師傅)正面臨年齡斷層的危機。專業分殊化排擠生存空間 小包最艱困                       根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統計,水電相關證照的考照率十分穩定,以「乙級室內配線」證照(註2)的合格人數來看,大致呈上升的趨勢,但水電技師人數自民國102年以來卻是持續下降,近兩年來人數減少了約3000名,約十分之一。由於現今企業垂直整合的現象比比皆是,舉例而言,大賣場在賣出家電時附帶越來越完善的售後服務,且因大賣場的定價比水電行便宜,民眾自然轉而向大賣場購買家電,形成一股拉力。這種專業分殊化造成傳統水電行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早期水電行主要收入來源為批發電料及參與工程,設立店面則是兼賣燈管、燈泡、水管等材料與冷氣、冰箱等家電,有時也順道維護街頭巷弄的水電工作,賺取額外收入。近年來隨著「特力屋」等大型工具材料連鎖店崛起,傳統水電行的運作以承包工程為主,像是蘇宗柚便曾包下一間教堂的修繕工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專任教授成之約指出,過去水電技師在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但隨著大賣場或燈具行都提供修繕服務,分工越來越細緻化、專業化,水電行能提供的服務越來越有限,「以前水電技師是全才,現在則是市場需求受到限制。」隨著需求變少,水電技師趨向以投入工地為主,也影響了年輕人投入的意願。水電工作與其他建築工種(泥作、油漆、木工)有相同的特性——層層下包,最上游的為「大包」,例如水電顧問公司,主要以包大型工程為主,再下放小型工程給水電工程公司、水電營造公司等「中包」,陳信榮與蘇宗柚所開設的水電公司便屬此類別。在中包之下的是「小包」,便是「水電技師」個體,也是本專題討論的主要對象。他們並未隸屬於特定水電公司,工作型態多半透過接案子,工時、收入穩定性低。小包若要發展成中包,會有資本額、甲級證照等門檻,所以小包多以守住基層市場為主。水電技師的技術訓練,主要管道有三,技職教育、政府的職業訓練局及「師徒制」。「師徒制」是指在師傅底下學習,等擁有一定水電知識後再自己去考證照,非科班出身也能當水電技師。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陳信行表示,學徒通常希望拿到一定的薪水,「但師傅不一定給得起,所以傾向不帶學徒。」也因此造成產業缺少新血。然而,若比較各行業受雇員工薪資,水電技師的薪水也有近四萬,早已打敗許多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還是鮮少年輕人願意投入。升學風氣盛  年輕學子多盼作白領        本報對水電相關科系高職生所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82.6%的學生會在高職畢業後繼續升學而非就業,不願從事水電技術工的原因則以「工作勞累」為大宗,高達64.8%。另外,有36%的相關科系高職生對水電技術人員的工作有負面印象,包括工作辛苦勞累、收入不穩定;其中更有部分學生存在特定刻板印象,例如認為該職業「髒髒的」,屬低階工作。然而,也有16%的學生認為工作雖辛苦但收入佳、工作好找,屬於正向評價。「你到徵才網站上看,哪一個學歷要求不是大學、碩博士?」技職教育平台「技職3.0」執行長黃偉翔說道,隨著時代變遷,大學之門敞開,也讓升學變得容易,現今社會升學熱的後果則為孩子較不願意踏入勞力密集的工作。升學導向的現況可從近年居高不下的高職生升學率窺知,政大勞工所專任教授劉梅君表示,大多數年輕世代都擁有大專學歷,從事水電工作並不符父執輩的期待,以致畢業後入行意願大幅降低。民國70年到80年、大學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對水電技師這個職業較無成見。政大社會學系博士候選人鍾宜杰指出,此類工作的環境較差、對身體負擔也大,例如電匠在工作時可能須要長時間維持抬頭姿勢等,種種因素間接造成職業壽命較短。在不佳的勞動條件下,即使有機會賺進豐厚收入,許多青年仍對這個職業敬而遠之,轉而爭取大學文憑。臺北市立木柵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配管科老師郭錦榮表示,以公立高職來說,大部分的學生考證照還是為了升學,直接從事科系相關工作的並不多。就木柵高工配管科來說,只有大約5%的學生畢業後會自願出去工作,從事配管工程相關行業。高職中,水電相關科為配管科、電機科與冷凍空調科;大專教學領域較廣,舉電機系為例,水電當中的「配線」只是電機系中的其中一個教學項目。目前,全台僅和春技術學院於電機系之下專設「水電工程專業技術組」。和春技院電機系副教授廖國清表示,系上多來自電機科與汽修科的高職生,許多學生高職讀完後之所以會選擇繼續升學,是因為大專畢業資格可以在業界取得較高階的職位,像是工地主任等;高職畢業可能只能從基本操作員做起,「要撐過三到五年的過渡時間。」因此,多數人選擇繼續升學而非高職畢業即就業。欲緩解人力斷層  技術工勞動環境須改善所有勞力取向的技術工,皆有缺工的現象。劉梅君表示,不僅是水電技師乏人問津,木工、裝潢油漆工、水泥工等也都有人力斷層問題。年輕世代生長環境改變也是一大要素,黃偉翔指出,現在的年輕人從小都是滑著平板電腦長大的,長大之後他們容易傾向選擇坐辦公室處理資訊的工作,而不是勞力密集的作業。政府促進技職教育發展的政策中,勞動力發展署為了鼓勵青年就業,於102年開始推行的「明師高徒計畫」(註3),即俗稱的「師徒制」,將於今年終止。對於這個計畫的成效不彰,成之約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因為教育程度提高、很在意工作環境,對工作的選擇也更多要求,自然不願投身水電工作。要解決基層技術人員缺工,得從提升專業形象、薪資待遇、建立水電技師合作機制切入。「台灣現在的問題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職業給人的刻板印象必須要打破。」成之約認為,從改善水電工作環境、提升其專業形象做起,如此自然就會有人想做這個工作,才可能解決後繼無人的現況。他建議水電技師走向更專精的路線、提升技術層次。台灣常見的水電配管模式是須在灌漿前將管線埋入牆內,工人往往因此弄得灰頭土臉;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陳信行表示,日本大多使用明管和輕鋼架,工地環境往往較乾淨,給人的形象也較專業。因著台灣人的美學觀,以及對鋼筋水泥的偏好,對輕隔間、輕鋼架較無法信任,因此很難跳脫目前的施工模式。黃偉翔直言,勞動市場的轉型與勞動條件的改善是必要的,「你只能薪水加到有人願意來做為止。」成之約進一步指出,國外的水電技師薪資更高,且據其了解,他國相關人員的訓練,不僅是透過職業訓練來協助,技職教育體系、甚至終身教育都會一起參與。專業分殊化、升學導向、社會觀感與勞動條件差等原因,導致年輕人甚少投入此類工作,進而出現年齡斷層。一種新興的、防止中游企業剝削利益的組織「合作社」相應而生(註4)。陳信行表示,現在水電技師接案很大一部分是靠運氣,且因上游包商營運需成本,往往水電技師被抽成的情況嚴重。若水電技師成立合作社,不僅可保障自身權益,也提升了議價能力及與政府協商政策的可能性。註1:水電行業,「水」指排水、淨水的配管作業,「電」則是配電等線路的安置。註2:證照依據困難程度高低分為甲、乙、丙三級,丙級證照是基礎能力,在應徵工作時較不具加分性;乙級證照在業界最為普遍,例如「乙級工業配線」與「乙級工業用管配管」證照;甲級證照則是成立水電公司的必照。註3:「明師高徒計畫」運用訓練自主化、彈性化、個別化及長期訓練機制等特色,將民間師徒教導學習模式制度化,跳脫正規教育方式,透過嚴謹的適訓評估,由師徒間自主議定訓練內容,做為技術與經驗傳承之訓練管道,並促進青年就業。註4:依據《合作社法》,合作社共分為十二種,此處所提之「合作社」尤指兩種:一是需要技術工的「勞動合作社」,另一為須自備相關器具的「生產合作社」。例如多位個體水電基層技術人員以合作社的名義一起去標大的案子,就不用受限於中包水電公司,不僅能夠賺更多,也能有效提升勞動尊嚴。&nbsp;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