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螢光物質擬數位屏幕 《自然序列》喻虛實距離
藝文
第1762期
螢光物質擬數位屏幕 《自然序列》喻虛實距離
2021-12-29
【記者羅子恆台北報導】雨水滴答聲充斥於漆黑的展間,觀眾身上的衣物隨螢光海呈現截然不同的色彩。今年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畢業的謝佑承舉辦《自然序列─謝佑承個展》,以螢光材料創作反思現實與虛擬的矛盾議題,作品於25日起在「YIRI ARTS 伊日藝術計劃」展出,展期至民國111年1月23日。 在陰暗的環境中,透過紫光燈的照耀,呈現螢光的各種樣態,牆面上還同時撥放者雨水的投影。 圖/羅子恆攝展間右側牆面上投影著水滴緩慢滑落的影像,謝佑承以投影作為展覽的引言,藉由雨水放大螢幕上的顏色及格點,呈現數位影像的真實樣態。他也將空間中央向前延伸的平台打造成碼頭,他說:「我認為地面上的螢光點更像水平面的狀態,所以做一個碼頭,讓人能更在空間當中。」觀展民眾王小姐說:「之前看就是一整個畫面,是有一個介面的距離,但這次我能走進去,就好像可以沉溺於其中,這個空間感是令我印象深刻的。」 透過雨水的投影,呈現數位螢幕中的各項組成元素,讓觀眾能了解數位影像的真實樣態。 圖/羅子恆攝紫光燈向下映照於展場中,地面上整齊劃一的螢光點映入眼簾,呈現出彷彿被序列安排後的圖像。謝佑承表示,打光看會發現螢光點由串珠材料、塑膠碎片及具螢光反應的廢棄塑膠組成。他解釋道:「我就去模擬單點小顏色的方式,在地面上呈現電視的視覺空間,希望觀眾能有一種熟悉的科技視覺,但又是以物質方式達成。」觀展民眾周曼農說:「一方面是物質的,但那種隨機偶然排列又很呼應數位的某種想法。」 趴下地面觀察,一大片螢光海隨之映入眼簾,彷彿按照著某種規律在排列,但同時又具有隨機的感覺。 圖/羅子恆攝謝佑承透過實際物質產生的螢光模擬數位螢幕,反思現實與虛擬之間的距離,謝佑承說:「主題會叫自然序列,是因為我都在用類比的方式處理數位的視覺,而數位視覺不是直接投影,而是透過數字去組成眼前所看到的圖像。」 以各種具螢光反應的材質整齊劃一的排列於地面,隨著紫光燈的的映照似乎呈現著某種圖像,又或是某些序列的組合。 圖/羅子恆攝 打光看會發現地面上的螢光亮點,全都是由串珠材料、塑膠碎片及具螢光反應的廢棄塑膠料組成。 圖/羅子恆攝謝佑承表示,展間地板上的顆粒皆由人力完成,因此耗時許久,但也呈現出數位影像世界的時間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謝佑承說:「我就是很刻意地用人為的方式,去凸顯數位快速的時間,從以前的作品到現在,我都會刻意用很多人力或是勞動的方式,去做到一個超常見的畫面。」周曼農說:「這裡面有很強的手工感,身體一定要介入,這個作品才能被完成,這就能探討到數位到底是如何與身體這個概念在一起的事情。」 白色牆壁上的雨水投影,與底下螢光交相輝映,創作者謝佑承透過光的作品反思實體與虛擬、真實與數位的矛盾關係。 圖/羅子恆攝「光」一直是謝佑承重要的創作來源,他認為,螢光材質其實距離人們生活很近,希望能透過螢光元素來重現人們與螢幕的距離。他也進一步表示,未來可能會藉螢光的特性,去發想一些生活的狀態及議題的關聯。
許孩子一個英語未來?雙語教育扎根仍困難重重
專題
第1751期
許孩子一個英語未來?雙語教育扎根仍困難重重
2021-06-09
【專題記者蕭淳云、駱芷萱、崔兆慧、周佩怡綜合報導】英語是現代人邁向國際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在台灣,英語也一直是教育重點。為提升國人競爭力,行政院於2018年底通過「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預計在2030年將台灣打造成「人人擅長英語」的雙語國家,並計劃將雙語教育納入《國民教育法》、《高級中等教育法》,讓學生為轉型雙語國家做準備。 「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希望學生除了只是在課堂上學習英文,也能夠將英文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政策主張強化人民英語能力,帶動台灣走向全世界。 圖/李真儀提供以台北市為例,民國109學年度共有28間公立國中小學開辦雙語實驗課程,包含數學、自然(理化)、體育等科目皆以雙語授課,教育局也強調,雙語課程並不是全英授課,而是以英語為主、中文為輔的教學型態。由教師判斷學生學習狀況,進而調整中、英語的使用比例,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同時避免阻礙學生吸收學科知識。然而,在目前的環境下,要全面實施雙語教育仍困難重重。在落實政策時,師資與教育現場仍有問題待處理,雙語教育的願景彷彿只是口號。雙語教育的政策也引發支持與反對兩方爭論,舉例而言,世界上其他國家將外語定為官方語言,主要會考量歷史文化、慣用語言,但台灣無論是被殖民的歷史背景,還是日常生活會持續使用的語言,都很難和英語產生連結,這也加深大眾對雙語教育的疑慮。台灣是否需要雙語教育? 接軌國際與保留文化間的拉扯雙語國家政策推行後,雙語教育的必要性一直是眾人討論的焦點。「為什麼是英語?」、「我們的孩子需要用非母語學習知識嗎?」這些質疑自政策推行至今始終未被消除,更在逐年實施的教育現場浮上檯面。「我們幻想英語好,就可以跟世界接軌。」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劉怡君感慨地說道。他直言,從宏觀角度來看,國民的英語能力並非影響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還有如科技、國防等眾多因素。且以個人微觀角度來談,劉怡君認為,只要多會一種語言,就可以增加個體競爭力,而非僅限於英語。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體育教師孫佳婷也提出質疑:「為何雙語一定要是講英語?」他以客家委員會曾做過的中客雙語節目為例,認為現有教育環境存在英語獨尊的狀況。雙語國家政策還包含鼓勵幼兒園發展「英語融入教保活動課程模式」,為學齡前兒童營造雙語環境,但學齡前兒童過早接觸雙語教育,也是母語文化消逝的隱憂之一。劉怡君表示,此政策在台灣社會瀰漫語言自卑感(註一)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學齡前孩童自動選擇強勢語言(註二)學習,造成孩子愈來愈不說中文。註一:社會對於本土文化、語言具自卑感,導致崇拜他國語言,卻因不具備他國語言能力而感到焦慮。註二: 在社會、經濟、文化方面處於強勢地位的群體所使用的語言,通常也是聲望高的語言。此外,大眾往往將英語能力與家庭社經地位劃上等號。部分家長會在孩子入學前,就將他們送往英語補習班,希望預先將孩子的英語能力提升至一定水準。對這些孩子而言,學校的雙語教學並不成問題,但另一部分學生沒有前期資源挹注,英語基礎尚未建立的情況下,學校若廣泛實施雙語教育,將擴大現有貧富差距下學生的學習資源差異。然而,支持政策的民眾認為雙語教育有其必要,他們抱持正面態度,期許孩子在雙語政策的協助下,成為更具競爭力的一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林子斌認為,在全球化的世代,具備更多語言溝通能力並非壞事。正修習雙語教師培育(以下簡稱雙語師培)課程的學生葉仁愛覺得,在不同課程中融入英語,比起直接上英語課更可以讓學生知道如何應用語言。同為雙語師培學生的張妍也提到,學童一開始可能會因使用兩種語言而感到混亂,但語言學習的時間拉長後,他便會逐漸將兩種語言連結起來。在意見紛雜的狀態下,若要維持行有餘年的雙語國家政策,我們該如何在教育現場落實雙語教育,讓政策不淪為空談?並在發展孩童英語能力的同時,避免學科知識、英語能力兩頭空的窘境? 雙語教育立意良善,卻收到來自不同立場的聲音,因此整合語言與學科知識一直是教育政策的一個重要課題。 圖/李真儀提供雙語教師仍不足 確保師培生專業與在職教師轉型成解方要在教學現場落實雙語教育政策,首當其衝的是師資問題。過往剛畢業的師培生與數萬名「流浪教師」會共同競爭稀少的教師甄選(以下簡稱教甄)職缺,但近年來雙語教師竟然招聘不足,如今年台北市開出100個國小雙語教師名額,卻只有33人報考。針對這個現象,高中英語教師Alan(化名)解釋,雙語教師除了與一般師資一樣須具備合格教師證書外,還要具有「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標準英語(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CEFR)」B2級(註三)的語言能力,但過去不少師培生的英語畢業門檻不到此等級,符合資格的考生自然也不多。註三:根據教育部認可英語執照標準,B2級等同全民英檢中高級、新多益785分以上等。因此,如何使往後師培生的英語能力達標,便是各大學的挑戰之一。例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學系近幾年力推雙語師培課程,鼓勵學生多加申請,投入雙語教學領域。為了協助學生跨越第一關的語言門檻,系上更額外安排英語課程,提供學生管道增進英語能力。然而,部分學生仍不清楚剛起步的政策內容。目前釋出的雙語教甄考科僅有藝術科、音樂科、自然科、體育科,師培生須畢業於上述專業科目(註四),並修習完畢雙語師培學分,才有資格參與雙語教甄。「很多人來(修習雙語師培學程),雖然擁有B2資格的人不少,但都是外文系的人。」林子斌分析。如此一來,尚未取得專業科目相關學位的外文科系學生,就算已修得雙語師培學程,也不符合政策規定,無法投入雙語教育現場。註四:此指原先就讀,或是雙主修、輔修該專業科目。同時,若要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除了以培育雙語師培生作為長久之計,也需鼓勵在職教師投入雙語教育,以解決現在的燃眉之急。對此,教育部於109學年度起,開辦「國中小雙語教學在職教師增能學分班(以下簡稱雙語學分班)」,期望幫助既有教師認識、學習雙語教學。但如何鼓勵既有教師進修雙語學分班仍是一大挑戰。「老師會擔心自己英語不好而出糗,或是無法兼顧學科本質,所以對雙語教育抗拒。」已實施雙語教學幾年、並到各校分享經驗的孫佳婷描述他在其他學校看到的問題。新北市立新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應用英語科教師林信宏也說道:「平時沒在用英語講,老師也會卡,所以需要事先練習,安排好活動。」另外,大眾普遍認為英語教師比較容易習得其他專業科目,但其實他們可能不僅在專業科目的知識不及該學科的專任教師,還會缺少專任教師所缺乏的「潛在優點」。雙語體育師培生彭裕翔認為,排除個人差異,體育系出身的教師會花較多時間接觸到相關資源,理當比英語系出身的教師更能準備豐富的課程。此例顯示在職的專任教師有不可替代之處,所以如何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也是政策需要努力的方向。缺乏教材、備課耗時待解決 教育現場需更多支持擁有四年雙語教學經驗、現職台北市立懷生國小六年級導師的李真儀,非常樂見雙語教育政策。他認為雙語教育可以解決傳統英語課的問題。他舉例,因雙語課強調的是習得概念,而非只重視語言能力,英語好的學生在上雙語自然課時不一定是最優秀的學生,「雙語教育不會用語言評判一個孩子的成敗,可以轉移孩子學習語言的壓力。」 教師李真儀在班上進行雙語討論環節,讓學生盡量在討論中加入英語,同時也可以學會議題的意涵。 圖/李真儀提供不過,現今雙語教育並沒有一個公平、適宜的評量方式。以現況而言,轉換成雙語的課程多為以技能學習為主的科目,如健體、藝術及自然課。但因這些科目強調的是學習技能,而非培養英語能力,因此很難實際測試學生的英語程度是否有進步。李真儀也說道,若為測試英語能力而讓自然科考卷整份用英語出題的話,將會出現學生即使理解課程內容,卻因看不懂英語而不會作答的情況。不僅如此,缺少雙語教材也是問題。李真儀解釋,在準備課程時,教師需要上網找原文資料,而英語不好的人需要花上更多時間對照翻譯,再加上若不熟悉操作現代科技,在準備投影片、找資料方面就會拉長備課時間。「老師很忙,要準備本科的備課、改作業⋯⋯」李真儀建議,若政府可以提供教師不同協助,如出版雙語教材、提供助教、舉辦雙語教師經驗分享活動等,會減輕許多備課的重擔。「我們並不是一堂翻譯課。」李真儀強調,雙語教師準備教材時要有效地轉換語言,不能讓語言成為阻礙學生學習的因素。林子斌對此也認為,雙語教師要自編教材,等同於做加倍的事情而沒有誘因,他希望政府可以盡快解決缺乏教材的問題。他更說明現在雙語教師會加倍付出都是只靠熱誠,「每次都要求人家(雙語教師)做功德,這樣是不會長久的。」雙語政策實行至今已邁入第三年,儘管台灣成為雙語國度的必要性仍備受各界質疑,但以現況來看,許多教育現場早已開始實行雙語教學,此時需思考的是,我們該如何輔助這批未成熟教育制度下的莘莘學子?由上而下,政府可以提供更完善的教材、支持系統,以鼓勵更多教師投入;由下而上,教師可以自我精進,參與不同領域的培訓課程,增加自己的雙語能力,以身作則帶動校園雙語環境。即便民間對政策的意見不一,林子斌仍充滿希望地表示:「台灣可以有自己的模式,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轉譯抽象原理 教具設計賽力推科普教育
生活
第1742期
轉譯抽象原理 教具設計賽力推科普教育
2020-12-30
【記者江俊緯台中報導】參賽者帶著小朋友們擲出模型飛機,並講解滑翔機原理。「2020第三屆全國科學教具創意設計競賽」民國109年12月27日在台中科學博物館舉行,競賽現場展示各式科學教具,參賽者向民眾講解使用方式及原理。不論成人或兒童都興奮地聚集在攤位前,展現出對這些教具的好奇心,比賽藉此引領大眾進一步探究自然科學,達到這次競賽目的。 科學教具的目的是使不同自然科學背景的人都能理解自然現象,因此透過實際手擲飛機使民眾瞭解滑翔機的實作與原理。 圖/江俊緯攝當日比賽分為兩部分,首先參賽者必須向評審簡報,內容包含設計理念、科學原理以及操作步驟;另一部分則是向現場民眾實際演示,並解釋科學現象。評審、逢甲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林泰生說:「科學教具設計的目的就是要讓老師及學生能夠應用,所以必須容易複製,不需花費太多時間與精神準備,且不可以太過昂貴,同時也必須能重複使用。」因此主辦單位規定每件成品材料費不能超過1000元。 評分項目分為兩部分,分別為書面審查和實品發表與演示,參賽者必須用簡報向評審說明教具設計的理念以及用途。 圖/江俊緯攝參賽者、國立中興大學物理學系學生吳宇森曾教導國中、國小學生,他知道若在實驗過程加入聲光效果,能吸引學生關注。且教具體積必須足夠龐大,使台下的每位學生都能看清楚步驟。除了引起注意,教具更能呈現抽象概念。參賽者、中興物理學系學生李敏綸表示他利用電腦展示物體運動軌跡,當感應器被拋出,電腦立刻繪出拋擲路徑。因軌跡通常用線性圖形表示,學生不易理解,透過教具可以快速了解看不見的物體運行軌跡,他說:「教具主要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表現,使學生能實際上看到。」 科學教具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使學生眼見為憑,增加對科學原理的理解與印象。 圖/江俊緯攝除了吸引目光,設計教具如果結合生活經驗,更能使學生印象深刻。參賽者、台中市立大甲高級中等學校教師郭明憲這次設計風力發電機模型,由於大甲高中周邊有許多風機,學生常能見到,因此他以此發想教具,希望能增加學生的印象。他說明此教具能用於任何年齡課程,針對高中生可以同時改變多項變因,使實驗難度增加,例如改變風車葉片的數量、電壓、風力大小;面對中小學生則一次改變一項因素,便能降低實驗時的難度,以配合中小學生程度。設計教具須站在被教導者的角度思考,因此每個步驟都必須簡單明瞭。競賽現場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學生陳杰耐心地教導每一個民眾,他說:「面對不同教育程度的學生,必須用不同的方式講解同一個自然原理,例如面對小學生時,必須把所有公式和數字去除。」他同時提到,很多師培生容易忘記學生的程度不及自己,導致教授內容太過艱澀。自然科學有許多抽象觀念,透過教具輔助文字說明,能使學生更容易了解化學與物理現象的成因,且引起大家的好奇,進一步促進主動學習。林泰生表示,教具讓學生能眼見為憑,加深課堂內容的印象,若自然科學領域缺少了教具,自然課便會變得十分枯燥乏味。
使出渾身解「樹」 攀樹選手展露全能技藝
生活
第1738期
使出渾身解「樹」 攀樹選手展露全能技藝
2020-12-03
【記者廖澄妤台南報導】15公尺高的樹冠間,選手隔著護目鏡仔細觀察周圍,隨後拉扯繩索、奮力一蹬,敏捷地跳到另一截枝幹。「社團法人台灣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11月28、29日舉辦「2020台灣攀樹國際錦標賽」,23位好手齊聚一堂,活用林業工作所需技術,攻克枝上行走、投擲枝條等各項關卡,獲獎者可代表台灣參加「國際攀樹錦標賽(International Tree Climbing Championship, ITCC)」。國際樹藝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 ISA)模擬攀樹工作設計競賽,推廣安全的攀樹方式,提高大眾對此技藝的認同。利用繩索攀樹是修剪、調查樹木所需的技術,由於機動性高,可於吊車無法進入之處派上用場,例如取下卡在深山高樹上的飛行傘或空拍機。攀樹競賽中,選手需通過上攀、工作攀爬、速度攀爬、空中救援及投擲比賽五個項目,再依各項目分數加總排名。參賽者於樹枝上行走,或利用繩索盪過一根根枝幹,抵達定點後再使用手鋸、長枝剪或徒手敲響鈴鐺,速度、平衡感、協調性缺一不可。賽事主席邱彥彰說:「幾乎你想得到的能力,攀樹都用上了。」 攀樹競賽不只講究速度,選手利用繩索穿梭樹冠在樹冠間,平衡感、協調性、反應力缺一不可。 圖/姜齊濠提供這次競賽項目中,空中救援較困難。賽前裁判將假人吊在樹上,模擬攀爬者受傷情境。選手一進入賽場,需立即評估現場狀況,大聲唸出救援計畫,並請附近的人協助急救。呼救同時,參賽者還得迅速投擲、固定繩索,敏捷上攀至傷者所在位置,再將其安全帶返地面,六分鐘內需完成救援。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研究生羅浩桓未在時限內救援成功,他比較之前參賽經驗,認為這次假人放置得較高、遠,難度提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生林鼎睿則表示,攀樹考驗創意,他會參考前輩作法,再思考自己的救援方式,「每個人的救援計畫都不一樣,這是救援這個項目很好玩也很迷人的地方。」 選手進行空中救援時,需於六分鐘內評估現場狀況、制定計畫,迅速將樹上假人安全帶返地面。 圖/顏漢昇提供除了要求技術熟練,由於攀樹競賽於高處進行,具一定風險,因此更講究選手的安全意識。林鼎睿進行空中救援時忘記戴上護目鏡,挑戰工作攀爬時護目鏡又意外被推開,增加眼睛被繩索、枝條打傷的風險。因安全疏失,林鼎睿被扣了兩次分數,「算是這次很重要的經驗。」他補充說明,攀樹十分重視安全,各項配備都有其專業功能。例如頭盔可掛耳罩,使用鏈鋸時噪音才不會傷到耳朵,吊帶則更具支撐力且舒適,以配合長時間的樹木工作需求。攀樹在台灣不如國外普遍,許多民眾認為這項技術十分危險,或可能危害樹木,導致選手不易找尋練習場地。羅浩桓舉例,公園管理處可能因擔心意外,不願開放攀樹。即便大眾認識不深,對愛好者而言,攀樹不僅可以親自大自然,更能獨享樹上美景。談及攀樹迷人之處,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學生周季平笑道:「不太需要跟別人Social(社交)吧!在樹上可以很放鬆。」羅浩桓則享受努力爬上樹冠的感覺,「樹下的事都與你無關了,只有你跟樹。可以跟樹說說話,或什麼都不用說,倚靠在樹上,感受樹的紋路跟風吹來時的擺動。」 攀樹競賽提供同好交流平台。攀樹在台灣屬於少眾運動,許多參賽者互相認識,比賽時還會給予彼此建議,感情融洽。 圖/姜齊濠提供
純粹水墨融於展間 《哪邊》默顯媒材本質
藝文
第1737期
純粹水墨融於展間 《哪邊》默顯媒材本質
焦點
2020-11-25
【記者鍾晨沅綜合報導】黑色的墨條堆積成幅,交錯的線條恍似漂浮於空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蕭宇倢舉辦聯展《哪邊》,於19日起在王道銀行藝廊展出,藉由水墨輕柔的筆觸,提供觀者混雜生活一個安靜的緩衝區間。蕭宇倢的作品大多塑造質樸的感覺,有別於其他創作者的想法,他說:「沒有特別覺得需要被看見或驚艷四座,而單純是一種平靜地抒發。」他希望作品以安靜、沉穩的樣態「待在」展出的位置,偶然之間帶給觀者平和的感受。他表示,經常在創作的過程中,接收「哪邊」的提問,「觀者總會問作品在哪邊?主要表現的理念位於作品的哪個部分?」本次作品淡雅的呈現方式,便是期望觀者自己發現、體會,並非單一地讓創作者詮釋。 創作者蕭宇倢他希望作品以一種沉穩的樣態「待在」那個地方,經過的時候也許不會發現,但在偶然之間帶給觀者「靜」的感知。 圖/鍾晨沅攝墨水以非預期的方式洋溢在紙張上,蕭宇倢避免製造過於強烈的對比,讓畫面維持穩定的樣貌。他強調,他不常稱自己的畫作為「水墨」,他認為水墨總讓人聯想到傳統山水的意象,他只是借助宣紙與墨水來表達他想塑造的「靜」。他補充,利用墨水描繪重複的圖像堆疊成畫面,能讓具象的型態從中抽離。展品多由數件作品組成,蕭宇倢說:「將獨立製作的畫面重組能產生節奏感變化的多元,也保留作品的彈性與爾後變化的可能。」進入展場,大幅畫作〈轟轟〉展於白色大理石牆前,無違和地與藝廊寧靜的空間相融,達到蕭宇倢心目中作品噤聲的狀態。觀展民眾林希玟說:「回頭一看才發現作品掛在那,然後立刻被那種與空間完美融和的感覺吸引。」另一位觀展民眾林妤庭也指出,黑白的色彩在心中延伸淡淡的平靜,「真的一時間安靜了下來。」 作品〈轟轟〉融入白色的大理石牆面,完美地結合作品空間的關係,打造舒適空間的延伸。 圖/鍾晨沅攝系列作品《一》則由四塊方形墨畫組成,蕭宇倢在各畫作塗上淡淡的平行線條,搭配噴灑的墨水,營造不同的肌理變化。他提及,這是為了讓觀者回到媒材與畫面本身,獲得他欲表達的觀看體驗。有別於傳統水墨的壯麗或現代水墨的素雅,他欲回歸墨水的本質,以簡單的畫面讓觀者在觀看畫作的同時逃離喧囂的生活,尋覓一份純粹的寧靜。 作品《一》以最簡單的畫面,讓觀者在觀看畫作的同時逃離喧囂的生活,尋覓一份純粹的寧靜。 圖/鍾晨沅攝 創作者蕭宇倢以極簡與純化的創作手法在各畫作塗上淡淡的平行線條,搭配噴灑墨水的方式,營造不同的肌理變化。 圖/鍾晨沅攝豐富的墨色變化,則是蕭宇倢融和墨水與特殊溶劑的成果,不同深淺與形狀的色塊拼接成作品。舒適的色階變化也扣緊和諧的創作理念,一個定睛興許就進入作品營造的氛圍。作品〈O〉與〈S(1,0)〉直接垂掛於展場,蕭宇倢表示,他嘗試以無裱框方式,保留紙張媒材的特性,讓紙張邊緣自然的捲曲。隨著空間的氣流擺動,作品與所在之處正和諧共處於空間。 作品〈S(1,0)〉中塊狀的色塊以不同的顏色深淺拼接,舒適的色階變化扣緊和緩的創作理念。 圖/鍾晨沅攝
連結人與自然 紙雕具現環境數據
藝文
第1715期
連結人與自然 紙雕具現環境數據
2019-11-28
【記者何昀儒新竹報導】人們在環境累積的碳足跡,使作品上的傘狀摺紙開合,樹木紙雕也變換高度。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學生團隊的作品〈Greens〉,將碳排放與空污等數據,對應為紙雕的變化,讓觀眾感受到自己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而體會人類與大自然緊密的連結。 為了呼應環境主題,〈Greens〉整體都是由可回收的媒材製作,下方基座為厚紙板,上方的紙雕則是磅數較高的美術用紙。 圖/何昀儒攝由於地球範圍廣闊,人們往往無法察覺自身正牽動整個大環境,團隊於是將〈Greens〉打造為現實生態系的縮影。希望藉由紙雕藝術、投影燈光與音樂的變化,反映人們對生態環境產生的作用,「進而讓他們反思,平時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其實都可能使大自然發生改變。」團隊成員姚欣語解釋說。〈Greens〉由可回收媒材製成,團隊首先以厚紙板層層堆疊底座,成為此座微型生態系的環境。接著,以各種幾何圖形模仿生物的形體,製作出一個個小型紙雕。團隊成員呂尚勳說明,每個紙雕都有其代表的角色,例如風車指科技,雨傘狀的摺紙擬態花朵,而表面突起的橢圓形紙球則象徵動物。 雨傘形狀的紙雕由厚磅美術紙構成,造型仿生大自然中的花朵,傘狀頂蓋具有機關,能夠根據環境數據,調整開合。 圖/何昀儒攝作為具互動功能的藝術品,〈Greens〉會接收與解讀人們說話的內容,計算民眾的碳足跡,以及蒐集該環境的空汙指數等資料,將看不見的數據,透過紙雕具體展現。呂尚勳舉例說:「傘狀摺紙張開時,就像花朵開花,呈現生態系朝氣蓬勃的樣子。」相反地,當碳排放或空污指數過高,傘狀摺紙會閉合、樹木紙雕會降下,暗示植物枯萎。 觀眾可將〈Greens〉解讀為現實生態系的縮影,而每個紙雕元素,都有其扮演的角色,分別為大自然、動物與科技。 圖/何昀儒攝根據不同的環境數據,〈Greens〉也會立即輸出各種旋律。當環境狀況良好,會演奏較慢板且柔和的樂音,而隨著碳排放與空汙指數升高,團隊設計將音樂節奏加快,並提高管弦樂的比例、添加噪音,營造緊張與壓迫的氛圍。團隊希望觀眾透過與〈Greens〉互動,實際「看見」與「聽見」無形的環境數據,體會人類、科技與自然三者相互依存、影響與迫害的微妙關係,進而使觀眾意識到自己的日常行為,正一點一滴使環境產生變動。觀眾林紋秀則分享說:「〈Greens〉擴展了我們和自然環境的對話,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
融入自然景致 大地時裝秀化舊車站為伸展台
生活
第1710期
融入自然景致 大地時裝秀化舊車站為伸展台
焦點
2019-10-23
【記者萬巧蓉花蓮報導】時裝模特兒在車站月台的長道上迎風走秀,伸展台背景就是花東縱谷的稻田與層層山巒。這場別開生面的活動是第二屆「玉富伸展台 大地時裝秀」(以下簡稱玉富時裝秀),19日於花蓮縣舊東里車站舉行,吸引許多遠道而來的民眾一睹風采。設計師們以當地族群特色、農業、環保等概念為靈感製作走秀服飾,將時尚融合自然、人文元素擦出新火花。 「玉富伸展台 大地時裝秀」背景是花東縱谷的山脈和稻田,觀賞時裝秀的民眾可順道欣賞一望無際的花蓮美景。 圖/萬巧蓉攝「玉富伸展台 大地時裝秀」場地在舊東里車站,模特兒輪番上場,為廢棄月台注入新活力。 圖/萬巧蓉攝遠處的山脈可見一台普悠瑪列車急駛而過,眼前的伸展台上模特兒邁著穩健台步呈現入圍決賽的作品。本次共有八組選手、各五套服飾入圍決賽,其中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學生張以葳、簡杜雲君是唯一一組闖進決賽的大學生,他們以作品《祖靈》得到比賽冠軍。《祖靈》發想自排灣族的傳說,用紅黑作為主色營造強烈對比及靈氣,設計的靈感來源是原住民族圖騰,張以葳解釋說:「(作品)用一些布料、皮繩、竹飾去呈現圖騰,不只有單純的印花。」他們也透過菱形蛇皮壓紋、拼布、大翻領及衣袖花樣等費工細節去展現作品細緻的創意。簡杜雲君分享,同場其他的設計作品多是成衣版型,他們的風格則是偏向誇張的劇服結合時裝,沒想到意外獲得評審們青睞。  《祖靈》以搶眼的紅色展現鮮明個性。左方服裝設計正是《祖靈》的概念作品。 圖/萬巧蓉攝 模特兒停步掃視全場民眾,用強烈氣勢詮釋《祖靈》的大翻領設計及大型原住民族圖騰。 圖/萬巧蓉攝 《祖靈》服飾處處展現細膩設計,特殊勾勒的線條及拼布設計展現時尚感。 圖/萬巧蓉攝除了學生團隊,本次決賽中也不乏業界設計師來一展長才,各自用服飾打造出花東縱谷的時尚面貌。吳博文設計的《我懷念昨天的夢》與孫叡瑜的《編動》則分別拿下玉富時裝秀的二、三名。《我懷念昨天的夢》作品靈感取材大自然山水,並透過立體的版型剪裁層層堆疊出稻穗的意象;《編動》則將卑南族人的刺繡、織布文化融入創作。玉富時裝秀決賽評審李明川表示,參賽者作品有豐富的設計並使用出乎意料的布料,「印花風格凸顯原民色彩的多元化。」 吳博文設計師的作品《我懷念昨天的夢》隨風飄逸,在花東縱谷的背景前更襯出作品自然山水的意象。 圖/萬巧蓉攝  孫叡瑜設計師的作品《編動》散發濃厚的民族風,將卑南族的編織文化轉化到服飾上。 圖/萬巧蓉攝 舊東里車站月台是這場活動的伸展台,由於位在玉里及富里車站之間,所以活動地點便暱稱為「玉富」。此處興建於民國13年,經歷鐵路改道,自103年轉型為東里鐵馬驛站,月台不再有列車停靠,化身成為別具一格的伸展台。月台保有舊式大理石拼貼的地板,模特兒們從寫有藍色「東里」二字的月台遮棚下走出,步伐經過花蓮桂竹編製而成的裝置藝術,山景、稻波、設計服隨著模特兒身態搖曳生姿。張以葳及簡杜雲君認為伸展台景貌特別,有別於一般的室內時裝秀,花東縱谷的風不時吹動模特兒身上的布料,反倒讓服飾特色能自然、生動地展現。玉富時裝秀以創新的手法活化地方景觀及人文,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郭振陵表示,他期望能透過玉富時裝秀推動花東縱谷地區旅遊的深入發展,「遊客能夠(透過時裝秀)深刻了解到我們當地的傳統文化,還有跟田園之間的關係。」  時裝模特兒們從樸實的東里車站遮棚中踏出,隨著音樂風格及節奏走出筆直的步伐。 圖/萬巧蓉攝 花東縱谷涼爽的秋風與稻香是「玉富伸展台 大地時裝秀」最獨特的感官體驗。 圖/萬巧蓉攝  
AI輔助判案 預測監護權裁決
新知
第1706期
AI輔助判案 預測監護權裁決
2019-09-26
【記者賴辰瑀綜合報導】將各項條件輸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系統中,即可讓意圖離婚的夫妻快速預測子女撫養權判決結果。在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物理組副主任暨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王道維與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林昀嫺的帶領下,清大跨領域學生團隊在20日發布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即像siri能聽懂人話一樣的AI,協助家事判決預測系統研究計畫。 清大物理系教授王道維與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林昀嫺所帶領的跨領域團隊。  圖/王道維提供 藉由此研究計畫系統,事先讓想打離婚官司的父母預測小孩的撫養權歸屬,如此便有較大可能私下達成協議,減少對簿公堂的機會,也提升法官審理複雜案件的品質與效率。結合現有的兩千多篇法院公開判決書與AI技術,使用者只要依指示勾選選項,或用一般語法輸入雙方有利及不利的扶養條件,如經濟狀況、與孩子相處關係等,系統就會在幾秒內運算撫養權歸屬的百分比。 清大跨領域團隊AI人工智慧協助家事判決預測系統示意圖,可測試輸入文字意向有利或不利。 圖/王道維提供 雖然目前準確率已達九成,「AI應用幾乎都是協助加快處理比較常見、不算複雜但耗費人心的事情。」王道維表示,因此對少數或極端的個案,不見得有好的成效。而在外國法庭應用上,AI系統可能因演算法的偏見,強化歧視的可能,例如AI輸入的資料推斷出規律,便會利用既定的數據自行學習,乍看很有效率,但若資訊不完整,套用到未知的狀況就可能造成偏見。 清大跨領域團隊AI人工智慧協助家事判決預測系統示意圖,使用者可參閱過往案例。 圖/王道維提供 「系統中資料可能有的偏見與歧視,理論上是可以被消除的」王道維說明,但他同時也提出考量,若這些資料來自法官的判決書,又該如何界定所謂的偏見或歧視。「這不是AI出現才有的問題,而是本來就隱藏在社會中,只是以前沒有被注意到而已。」他說。 王道維也提到,目前這個系統還有許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已規劃諸多步驟要逐漸完成,希望能和更多法學學者與司法人員討論。他們相信與相關單位並行才能提升正面功能,並將科技帶來的副作用降低,也將系統功能調整得更切合實際需要。 夫妻雙方鬧到要離婚,背後的因素非常複雜,民眾賴永森(無意圖爭奪子女撫養權)提出,「單靠AI系統冷冰冰的資料、沒有考慮到法官判個案時的溫度。」面對類似的質疑,王道維與林昀嫺表示,「此研究絕對不是要以AI代替人類判決,也不認為這個系統要被賦予任何形式的法律效力。」而是希望能和現有法律系統互相配合,更有效率的協助當事人評估自身狀況,同時也提升法官審理複雜案件的品質與效率。 
【專欄】受《蝶道》啟蒙 徐振輔書寫自然
藝文
第1694期
【專欄】受《蝶道》啟蒙 徐振輔書寫自然
2018-12-27
從另一個人的眼睛見到了另一個世界,因它的狂喜而狂喜,為它的憂傷而憂傷。也許當我們因為得知某種文化的消亡而哀悼時,我們的哀悼相當於得知一個世界的消亡。——徐振輔〈雪豹:公路〉【記者徐卉馨綜合報導】「流星蛺蝶,多麼對我生命有重要意義的蝴蝶。」徐振輔用手機搜尋蝴蝶的照片時自言自語,彷彿無意間透露了一則隱密的心聲。他與自然生態千絲萬縷的關聯,都扣連到這隻擁著星光的蝶。提及流星蛺蝶,徐振輔在對話中順口剪接上一段文字:「當流星蛺蝶闔上翅膀,像碰然一聲關閉了一本書,而我的心神被夾在那一頁。他堅決不顯露飛行的預備動作,就要你意外、要你惋惜、要你像初戀一樣,彷彿他的離去就是整個世界的離去。」——吳明益《蝶道》〈彷彿有光〉「我看蝴蝶就是這種感覺,被電到了。」徐振輔背誦到「初戀」二字時顯得格外柔軟。吳明益《蝶道》是徐振輔寫作的啟蒙,在他心中流轉過千百次,彷彿已摩娑出光澤。《蝶道》另一段關於流星蛺蝶的書寫,如預言一般:「他的深藍色翅會瞬間發出近乎天啟的藍紫色光。」透過詩意的語言,蝶翼上一道天啟般的光,啟示了一名高中時四處追蝶的理科生,加以他一雙文學的眼。「我就拿一本筆記本上課時試著寫。前期會用模仿吳明益的方法在寫作。」徐振輔的生態書寫自吳明益而生,始於蝶道,而離開蝶道。同為台大自然保育社的學長黃瀚嶢,觀察他書寫的轉變,已漸漸自吳明益的風格脫胎,「慢慢走出他的性格。」他回憶當初,徐振輔甫入社團時很害羞,但其實是慢熟,個性內裡還有點搞笑,「他的表演慾很強的,但不輕易示人。也許就像某種野生動物。」徐振輔對世界具有的敏銳與緊戒感,確實是野生動物的性格。 流蘇鷸雄鳥。「用那文藝復興時期騎士長槍般的喙,充滿挑釁意味地對身旁競爭者作勢突刺。」徐振輔〈愛來的時候,沒有一分鐘是黑夜〉 圖/徐振輔提供野生動物與自然環境是徐振輔重要的書寫主題,作品主要可見於他在《鏡週刊》的生態專欄。他自大學起在亞洲各地旅行,而今年一月從國立台灣大學昆蟲學系畢業,上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之前休學一年,開始一趟長途旅行。攤開世界地圖,他用紅筆畫出這趟遊跡,由極區到赤道,橫跨亞洲東半壁。單篇2000字左右的專欄文章猶如冰山,山頭嶄露出讓讀者驚豔的文采,而冰山下,是徐振輔閱讀二、三十篇論文的前置工作。即使如此,他把專欄文章比喻成奶油,是寫書的材料,「我先做出一堆奶油,之後要做蛋糕的時候我就把奶油擠上去。」蛋糕什麼時候會端出來呢?徐振輔細不可聞地嘆了一口氣,「我的能量非常有限,寫作又寫得慢。」除了寫作節奏,他嚴格地檢視自己,一如對自然生態的細膩洞察,「裡面還有缺漏,這樣寫出來的作品就是還沒準備好。」 藏狐(Vulpes ferrilata),分布於青藏高原地帶,徐振輔旅行藏區的攝影作品。 圖/徐振輔提供大量累積知識的同時,徐振輔透過旅行獲得真實生活的經驗與細節,寫滿了筆記本,充實他作品的血肉。「根據小說或寫作想獲得的東西,而去進入那個地方。」手頭上正在書寫的西藏小說,是徐振輔從大三第一次前往西藏時,就已開始構思,徐振輔今年費時兩個月,在藏區追尋雪豹。小說一般來說是虛構寫作,但對徐振輔而言,煉成小說的重要原料是旅行的田野調查,包括親眼凝視高原的風雪、湖泊,與親歷藏人的生活方式。田調首先提供創作真實的材料,第二個是對寫作主題的感情。徐振輔說了個和西藏牧民聊天得到的故事:西藏小學生被老師教導要在教育局的領導前,說達賴喇嘛是壞人,讓學校得以獲得經費。他去問母親,而得到的回覆是「達賴喇嘛在外面是壞人,在家裡是好人。」徐振輔睜大眼睛、熱切地說:「這個故事憑想像怎麼可能想像得出來呢?」此外,透過旅行前往他方,徐振輔在當地生活,建立情感連結,為他人的悲傷而悲傷,「有使命感去面對你的寫作對象。」 蒙古朋友及其牧場,徐振輔攝影作品。徐振輔的旅遊蹤跡亦遍及極區、西伯利亞、中國東北至內蒙古一帶。 圖/徐振輔提供「專欄文章也是在為寫作(小說)做準備。我心中努力、最想要完成的就是一本一本的書。」徐振輔說。其實聯經出版社總編輯胡金倫早在2015年,便已主動聯繫他並簽下兩本書稿,迄今三年,徐振輔仍還沒有正式出版的實體書。今年徐振輔自西藏返台後,開始專注於書寫西藏小說,他說:「我每個月要花在專欄一個禮拜或十天,這樣我小說一輩子也寫不完,我就問編輯能不能不寫。」「兩個月寫一篇,或不是生態主題也沒關係。」鏡週刊總編輯暨總經理董成瑜說:「我們的專欄永遠留給他。」最初董成瑜在臉書上讀到徐振輔的文章,馬上邀他撰寫長期專欄,「徐振輔的眼睛很純粹、很乾淨。」 徐振輔目前正寫作西藏主題的長篇小說,題名暫定為《西藏度亡經》,是與「寬恕」有關的故事。 圖/徐卉馨攝黃瀚嶢說,徐振輔具有很廣的好奇心,但是一旦選定了某個寫作主題就會非常專注 ,「他有非常花心的、非常專情的兩種面向。」他描述徐振輔在有一整櫃西藏書籍、偏僻的居所專注地閉關寫作小說。徐振輔計畫在這半年完成他的第一部小說,未來小說寫成後,便出發到內蒙古草原旅行,持續自然書寫。「雪豹就是個會發光的生物。」談到今年在藏區尋找雪豹的過程,徐振輔進入自己的貓科小宇宙,重複兩次:「太喜歡貓了。」,而今年終於一償宿願,親見鍾情許久的雪豹,聊起這個神聖時刻,像談到最初吸引他的流星蛺蝶般神往,「又是個貓、又是白色的、又生長在青藏高原。他(雪豹)實在是讓我無法拒絕。」始終令他無法拒絕、新鮮而廣大的世界彷彿有光,持續召喚著他,如同信仰般專情地寫作。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