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耶大學生徒步跨州 以行動力堆疊人生經驗
國際
第1815期
耶大學生徒步跨州 以行動力堆疊人生經驗
2025-10-23
【記者劉倚瑄報導】15日,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以下簡稱耶大)學生自發性由校內中庭廣場(Cross Campus)「女性桌子」(Women’s Table)出發,徒步前往曼哈頓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 Station),展開為期四天,全長約77英里(約124公里)的「徒步耶魯至紐約」活動。此活動由耶大四名學生發起,吸引約40名耶魯學生響應。 為推廣「徒步耶魯至紐約」活動,四名主辦學生利用學校信箱,向全校同學寄送了步行至紐約(The Walk to New York)行程表和路線圖,並附上必備物品清單,給有興趣的學生參考。他們花費數週規劃路線與住宿,從確定每日行程到沿途補給點都親自勘查,還特別沿著鐵路安排路線,只為讓參與者能安全完成這趟跨州徒步旅程。一切準備就緒後,在清晨兩點的耶魯校園中,學生們背上行囊,踏上通往紐約的征途。沿途,許多民眾為他們加油,途經車輛也紛紛鳴笛致意,為旅程增添不少溫暖與鼓舞。參與學生布萊斯.福考夫(Bryce Falkoff)表示:「老實說,我真的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為我們加油,雖然一度有點不敢相信,但真的很開心。」談起旅程中的趣事,他提到自己在隊伍中結識了同樣熱愛音樂創作的學長,兩人還共同創作了民謠歌曲。每晚與同學們一同歌唱、遊戲的時光,成為這趟旅程中特別珍貴的回憶。 這趟旅程的開端是幾位主辦學生凌晨在宿舍交誼廳的閒聊。原先只是朋友間的小旅行,但在數天的詳細規劃後,他們認為此計畫應該邀請更多同學參與,使這段旅程更具意義。「原本只是個玩笑,沒想到真的能讓這麼多人一起出發。」耶大學生安娜.庫恩茨(Anna Koontz)說道,在沒有外部支援下,主辦方的細心程度和活動規劃的完整性也讓他感到十分驚訝。聽聞耶大學生步行至紐約的行動,就讀慕迪聖經學院(Moody Bible Institute)的留學生葛京翎表示,自己一向熱愛戶外挑戰,若是耶大的學生,也會想親身參與這趟旅程。葛京翎也認為,課外經驗比書本知識更能啟發人生,「與其只專注在成績,不如學著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意義。」他補充道。 旅程結束後,福考夫表示,這趟旅程對他而言是一段「一生僅此一次」的體驗,不僅能與親友分享,更將成為他一生珍藏的回憶。「這趟行動真的展現了耶魯學生的主動精神,四位主辦者完全是為了熱情而出發,沒有人要求,也沒有人被迫參加。」福考夫說。最後,福考夫說:「這次旅程對我最大的兩個啟發是自由意志與人有無限的潛能,只要下定決心,就能達成遠超想像的事。」
成大生響應白紙革命 自主性集會遭校方關切
校園
第1774期
成大生響應白紙革命 自主性集會遭校方關切
2022-12-07
【記者林婕宇綜合報導】學生席地而坐,手持燭光,齊聲歌唱。11月30日,國立成功大學學生在校內進行烏魯木齊火災悼念活動,不過當校內異議性社團成大零貳社發出活動宣傳後,卻立刻被校方與活動地承租廠商關切,表示活動未經核可不得舉辦,且不排除通報警方到場驅離,引起校內熱議。 蠟燭象徵希望之火,學生手裡拿著成大零貳社準備的蠟燭,為逝去的生命哀悼,同時聲援白紙革命。 圖/焦點事件記者孫窮理攝零貳社社員演佳(化名)表示,原先零貳社僅是協助宣傳悼念活動,並非活動主辦方,而是由關心議題的人自發性聚集。但當社團粉絲專頁貼文一出,卻遭校方及廠商來電施壓,要求零貳社表明非活動主辦單位,且不得替主辦方宣傳。演佳也表示,當校方看到零貳社社員不為所動,才改口提供南榕廣場(註)作為活動場地,希望軟化學生的強硬態度。註:南榕廣場位於國立成功大學校區內,此廣場的命名,是用來紀念成大校友、言論自由運動者鄭南榕。 「無論如何,你走出來,人們就會在那裡。」成大零貳社於貼文中鼓勵大家參與默哀活動。而活動中,參與者能自由發言,抒發想法與情緒,在活動中得到療癒。 圖/焦點事件記者孫窮理攝「學校跟廠商聯合起來對我們施壓是個不爭的事實,只是負責動手叫警察的人不是學校而已。」演佳認為雖然校方並無明言反對,但當廠商表明不支持活動並揚言將通報警方驅離時,校方卻是消極應對,僅以可能造成廠商困擾和擔心學生安危為由,勸導學生不要在活動預定地集結。不過也有學生持不同看法,在活動現場發言的學生翁歆媃認為校方並無反對活動舉辦,只是因活動場地非校地管轄,校方基於保護學生才想積極關心並介入處理。即便最終廠商仍通報警方到場關切,但翁歆媃表示,經由成大系聯會會長和學生會長到場處理後,現場並無爆發衝突,活動最後平安落幕。 成大零貳社社員亞涵(化名)認為基本人權應該是每個人都享有的,尤其在面對國家暴力、天災人禍時,這樣的默哀聚會,是讓牆內的人知道海外的人支持他們,並且願意和他們站在一起,他們並不孤單。圖/焦點事件記者孫窮理攝事實上,這並非校方第一次關切學生自主發起的活動。演佳回想過去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時,學生在校園內設置連儂牆,但校方卻嚴格劃分合法張貼處,並經常審查連儂牆上的言論。此外,他也補充學生每逢言論自由日在南榕廣場舉辦活動時,都會接到校方來電關切,並同樣以沒有事先申請許可為由,要求學生清場。他認為校方應秉持更開放的態度,「如果這些行動跟言論發表不會影響到他人權益,不會阻礙交通跟安全,那學校就不該如此高壓管制學生的行為。」 「無論如何,你走出來,人們就會在那裡。」成大零貳社於貼文中鼓勵大家參與默哀活動。而活動中,參與者能自由發言,抒發想法與情緒,在活動中得到療癒。 圖/焦點事件記者孫窮理攝自主參與默哀活動的學生馮筠真表示,校方未必須全盤支持學生所作所為,但應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翁歆媃則相信校方支持學生自發性倡議和進行社會行動,但雙方仍須建立溝通與協調的空間,才能促進更友善的共存關係。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