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BMX發跡街頭缺標準化訓練 護具佩戴各有利弊
體育
第1816期
BMX發跡街頭缺標準化訓練 護具佩戴各有利弊
2025-10-30
【記者林家慶台北報導】騰空三層樓高,再來個360度後空翻、神龍擺尾,這些動作並不是幻想,而是在BMX(註)比賽能親眼所見。2025台北市極限運動大賽25、26日在南港極限運動中心舉辦,活動標語「No fear, it's show time.」傳遞出選手們無所畏懼,向眾人展現自信和個人風格的態度。賽事項目包括極限直排輪、極限單車(以下稱BMX)、滑板,其中BMX吸引海內外選手參加,冠軍由泰國選手朗魯昂帕米(Rungrueang Phamee)拿下,剛比完亞錦賽的台灣BMX國手鄭喬鴻獲得亞軍。 註:bike motocross的縮寫,BMX比賽又分為泥地競速賽和展現技巧動作的自由式,該賽事為自由式比賽。 談及選手們的表現,獲得第六名的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選手李文傑認為,自己都有發揮出平時訓練成果,並分享備賽過程,「把練習量加大,同一個動作會逼自己多做幾次。」車齡24年,身兼選手和教練身分的鄭喬鴻表示成績是其次,第一原則是不受傷,第二求穩定發揮不失誤,「今年比賽有非常多新秀都表現很好,他們進步非常多,我看到這些新生代的進步,比我自己得名還開心。」 BMX動作難度大、風險高,其中大學生受傷機會又更高,BMX裁判陳羿名解釋,18歲以上的年輕人身體較僵硬,練習頻率也較不穩定,因此容易受傷。此外,陳羿名也提到,因BMX發源於街頭,過往並沒有標準化訓練流程,導致選手練習招式時常憑感覺,「以前騎車沒有這麼多細節,大家用『覺得』的方式去騎車。」 競賽規則要求BMX選手一定要配戴頭盔上場,陳羿名表示,配戴護具與頭盔是最安全且直接的方式,「會特別要求一定要配戴護具。」另外,李文傑說明,摔車時會用手腳緩衝,所以手腕、腳踝經常受傷,因此他強調配戴護具的重要性,「之前練人轉車不轉的動作,扭到腳差點斷掉,住院休息了一個月。」雖然護具可有效避免受傷,但也會影響表現和分數,鄭喬鴻點出其優缺點,「護具一定是安全,這是一定要的,缺點是靈活度比沒有穿護具來的反應慢一些。」 目前國內BMX整體水準提升,關於延長選手職業壽命,台中動力家的BMX教練蔡佑家認為建立正確訓練習慣和安全觀念也是關鍵,「一定要暖身和收操,控制自己訓練的強度和時間,基礎功要練好才能去練其他招式。」透過科學化和標準化訓練,循序漸進地增加動作難度,建立選手正確的訓練模式和安全觀念,降低受傷風險,以延長選手的運動生涯。
新電子護具賽制 跆拳訓練求突破
體育
第1642期
新電子護具賽制 跆拳訓練求突破
2016-12-21
【記者楊進傑彰化報導】「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及2017世界跆拳道錦標賽中華隊初選暨2018年雅加達亞洲運動會跆拳道培訓隊選拔賽」16至19日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舉行。我國跆拳道被譽為「奪金部隊」,然而今年里約奧運首度鎩羽而歸,也因此掀起訓練改革聲浪。 「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及2017世界跆拳道錦標賽中華隊初選暨2018年雅加達亞洲運動會跆拳道培訓隊選拔賽」16至19日於彰師大盛大展開。圖/楊進傑攝相較於以往電子護具只有七個晶片接觸點,里約奧運則增加到11個,目的是為了讓選手不斷攻擊、增加比賽可看性。「如果不攻擊就沒得分。」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副秘書長連榮華表示,這次奧運跟過去相比做了最完整的訓練計畫,甚至邀請國外選手進行對抗賽;然而電子護具的更新使打法過於保守的台灣選手,比賽習慣沒有跟著規則做出改變,加上體能又不如外國人,導致這次的失敗。而國外選手的優勢也展現在積極強悍的打法。裁判吳冠龍指出,國外選手會使出高技巧動作,分數較高但相對體力消耗較多;國內選手則多以正面踢擊等穩定得分方式為主,雖然基礎動作純熟度高,但若遇到強悍的對手便較吃虧。奧運國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莊佳佳也表示,歐美國家選手有很多打破傳統的技術,且打法出奇不意。她分析:「我們的想法應該更創新,不該拘束在基本動作上。」為了因應新電子護具賽制的改變,中華跆協嘗試從裁判執法的尺度上改善選手劣勢。連榮華表示,這次「2016年世界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要求裁判主導選手攻擊,若超過五秒沒攻擊就會被判警告,希望藉此改變選手攻擊習慣以及教練團的訓練模式。雅典奧運金牌得主、國立東華大學教練陳詩欣則認為,不同護具有不同的打法和得分重點,先了解電子護具的特性是致勝關鍵。本次里約奧運跆拳道雖然首度失利,但陳詩欣說:「選手拚了幾年就是為了奧運的殿堂,沒有人是想輸的。」她也期待選手在資源比過去充足的環境下,努力突破現況。彰師大選手張力千補充,不論有沒有得牌,能夠踏入奧運殿堂,並且量力而為就是最棒的事。 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選手何嘉欣(左)冠軍賽靠著強勢的進攻與高水準的技巧,力壓台中市西苑高中選手林辰翰。圖/楊進傑攝本次選拔賽台體選手何嘉欣奪下男子組三量級冠軍,張力千則奪得女子組四量級冠軍。何嘉欣表示為這次比賽降了七公斤,「從高中就想當國手,想去國外跟外國選手打打看。」張力千則說:「辛苦的訓練就是想更往上爬,希望能在跆拳道的領域中創造自己的巔峰。」本次選拔賽為初選,複選時間為2017年2月。2016年里約奧運代表隊、世界積分排名前32強選手直接進入複選。 男子組三量級頒獎典禮,冠軍由台體選手何嘉欣奪得。圖/楊進傑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