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耶魯休退學制度惹議 校方遭控歧視心理障礙學生
國際
第1774期
耶魯休退學制度惹議 校方遭控歧視心理障礙學生
2022-12-07
【記者廖嘉嘉綜合報導】11月30日,耶魯大學在校學生、校友以及「瑞秋的伊萊斯」(Elis for Rachael)組織對校方提起訴訟,控訴校方得知學生有心理健康問題後,強迫對方自願休學,否則會將他以退學處分。 瑞秋的伊萊斯組織致力於幫助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並透過電子郵件接收學生的問題。 圖/截自瑞秋的伊萊斯官網2021年,耶魯大學學生瑞秋・肖・羅森鮑姆(Rachael Shaw-Rosenbaum)因擔心遭學校強迫休學而在校內自殺,引起有相關經歷的校友及學生關注。許多志願者與羅森鮑姆的親友一同創建瑞秋的伊萊斯組織,希望提供遭受相關迫害的學生援助。然而,組織成員保羅・曼格・約翰森(Paul Mange Johansen)表示,過去有許多人對休退學制度表達不滿,但校方並沒有做出實質改變。 瑞秋・肖・羅森鮑姆在校內自殺後,親友與學生舉辦蠟燭之夜悼念他。 圖/保羅・曼格・約翰森提供「耶魯的制度非常過時,並且是對學生有害的。」耶魯大學校友薇洛・西爾維斯特(Willow Sylvester)不滿地說道。他的朋友曾因心理健康問題向校內心理診所求助,診所卻不斷施壓,要求對方休學一段時間,否則就會直接被退學。約翰森因此憤慨地指出,這對學生而言根本就不存在選擇權。西爾維斯特也補充,校方規定休學學生必須間隔二至四個學期才能回到學校。在這個期間,學生必須設法證明自己的心理狀況良好才可以復學。「我已經努力在面對心理健康問題,現在我還需要面對學校的休學政策,這讓我更難照顧自己。」耶魯大學學生艾麗西亞・艾布拉姆森(Alicia Abramson)提到,他曾因為飲食失調與憂鬱症而被迫休學,當他飽受心理問題困擾時,從學校休學卻帶給他更多的煩惱。他除了被禁止進入學校,更無法使用學校的資源,已經繳交的學費與學生健保也無法退回。約翰森也提及,部分外國學生需要學生簽證合法居住在美國,當他們因為心理健康問題休退學時,意味著將必須短時間內離開美國。訴訟結果目前仍有待法院裁定,但已為耶魯大學的休退學制度帶來極高關注度。面對相關指控,耶魯健康中心心理健康與諮詢部主任保羅・霍夫曼(Paul Hoffman)在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回應,表示相關報導將會誤導學生應繼續學習而非專注治療。「他們應該開始好好對待心理健康問題學生,他們也是人。」提到訴訟後對校方的期望,艾布拉姆森表示。他希望校方給予學生更多幫助與關心,而非將他們視為罪犯。 瑞秋的伊萊斯組織於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的球賽期間發起聯署,希望大眾一同聲援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 圖/保羅・曼格・約翰森提供
輔大將廢雙二一制 以成績輔導代替退學
校園
第1760期
輔大將廢雙二一制 以成績輔導代替退學
2021-12-15
【記者陳楷霖綜合報導】輔仁大學11月25日於110學年度第2學期教務會議通過由教務處提出的「調降選課學分上限」及「取消學生因學業成績退學之規定」兩項改動,前者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即可實施,後者則因涉及學則修改,尚待校務會議認可後才能正式上路。除醫學系外,輔大目前每學期選課學分上限為32學分,經改動後,將調至國內大專院校普遍採用的25學分(註一)。輔大教務處課務組組長彭至輝表示,此改動的立意在於提升學生選課的精準度,「漫無目的地選課,反而分散了學生的學習力。」他也提到,經過課程精實後,校內大部分學系已將畢業學分降至128,因此也從選課面調整學分上限,以配合畢業規則的改動。註一:修讀輔系、雙主修、學分學程、教育學程即應屆畢業生得超修至32學分輔大原本和眾多大專院校同樣採「雙二一制」,意指學生若連續兩學期不及格學分數為總學分數一半,將遭退學。然而,「雙二一制」以學業成績作為退學標準的方式,在近年來飽受質疑質疑。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講座教授何萬順曾在〈政大廢除學業退學!關於「二一」的迷思與真相〉一文中指出,此類制度不僅無法懲罰成績最差勁的學生,反而可能傷及優等生的受教權(註二)。輔大教務處註冊組組長紀鷹如也說明,輔大教務處不希望學生因成績一時失利就失去學習的權利,因此規劃以導師晤談、成績預警等輔導手段取代二一制度,「正是因為學生成績不好,所以才要把他們留在學校學習。」註二:自96年~106學年,國立政治大學共有247人遭到退學,其中80人GPA高於60,順利畢業的15310人中則有59人低於此成績,且遭退學者最高GPA為79.1,高於4416名畢業生。 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講座教授何萬順表示,二一制反倒養成學生「策略性選課」僅以分數獲取難易度作為選課標準的習慣。 圖/陳楷霖攝而輔大學生多不反對此次改動,輔大法律學系學生許嘉升以自己就讀的科系為例,指出大部分學生能負擔的學分約為22上下,不管是目前的32學分或是未來的25學分,能達到學分上限的人其實不多,因此影響並不大。輔大學生會學權部部長、社會學系學生許怡綸則認同雙二一制度的廢除,他表示,大學生常因為經濟壓力無法兼顧課業,且在台灣以考試為主的教育環境,學生即便準時交報告和作業,仍可能因期中考、期末考失常而被二一,因此廢除學業淘汰制度有助學生重新振作,也同時保障受教權。不過,也有學生對新規提出疑慮。輔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的周妍分享,在繳相同學費的前提下,部份學生會想充分利用學校的學術資源、修習更多課程,且需要較多學分的轉學生並未被納入新規範疇,容易增加其延畢機率。匿名論壇Dcard輔仁大學版的同學則認為,廢除雙二一制度只會讓無心學業的學生有恃無恐、違背教務處的初衷。對此,彭至輝解釋,教務處希望有需求的人不受限制,因此包含轉學生在內,學生若為應屆畢業生,或是前一學期平均成績超過80分,經由導師、系主管同意後,便可超修至36學分。紀鷹如則回應,目前學校設有修業年限,因此學生最終仍需提升自己的成績,滿足學分要求才能順利畢業。
放寬退學制度 臺科大生連續二一引爭論
校園
第1731期
放寬退學制度 臺科大生連續二一引爭論
2020-10-08
【記者李加祈綜合報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於9月29日教務會議中,通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學則》(以下簡稱《學則》)修正案,將「累積二一制」,改為「連續二一制」。過去學生若在修業年間累積兩次「被二一」的紀錄,將被學校退學,一旦改為連續制,則學生連兩次被二一才須面對退學壓力。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於9月29日第201次教務會議中,通過連續二一制,放寬學業退學標準。圖為示意圖。 圖/李加祈攝連續二一制意指大學部學生連續兩學期1/2以上學分不及格,才會受到退學處分。臺科大108學年度退學總人數為135人,其中因學業因素被退學的人數有26人,約佔19.3%。臺科大學生代表建築系呂孟哲表示,新制將使面臨學業退學危機的學生受到保護。臺科大副校長兼教務長莊榮輝則說明,連續二一制最快將於109學年度下學期實施。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原先學業退學制度採累積二一制,若修業期間累積兩次被二一的紀錄,將被退學處分。圖為示意圖。 圖/李加祈攝新制上路,校內卻存在對立意見,改制的表決結果顯示贊成票21票,反對票17票,其中包含四位學生代表的贊成票。呂孟哲更發現,贊成票主要來自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院及應用科技學院,而工程學院、電資學院及設計學院則多半投反對票。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李思穎表示支持改制。他認為,只要不連續兩次被二一,就不用擔心被退學,能讓學生看見學習成效,學生也因此不用帶著被二一的標籤與罪惡感。但李思穎亦提到,由於新制放寬學業退學標準,改制後老師更需要負起督促與輔導的責任。另外,李思穎推測,部分老師認為累積制才能提醒學生為自己的課業負責任,因此反對新制,畢竟畢業後職場並不容許重複犯錯。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108學年度因累計兩學期二一紀錄被退學人數為26人,約佔總退學人數的兩成。圖為示意圖。 圖/李加祈攝面對改制的各方意見,莊榮輝表示,改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學生不必過度擔憂遭致退學,而逃避選修負擔較重的必修課。臺科大機械工程系學生蔡明其表示贊同,由於自己曾經被二一,若改制成功,他便不必因擔憂退學而退選機械系負擔較重的必修課。另外,莊榮輝強調,雖然改為連續制,放寬學業退學標準,但選擇合適專業,以產生學習動力,對學生而言仍非常重要。呂孟哲提到,經濟問題和學制差異是導致臺科大學生面臨學業退學的兩項主因。臺科大工業管理系學生張井源表示認同,「對於用技職體系進來的學生,其實在學業上真的和高中(畢業的學生)有一段落差。」他說明,由於技職體系畢業的學生過去將重心放在實際操作,因而需要花較多時間調整,轉為學習課堂和書本的理論知識,也因此他認同改制。但臺科大機械工程系學生周儀恩則持反對意見,他分享他的觀察,大部分理工科學生若沒有學業壓力,則不會認真念書。莊榮輝補充道,即使新制放寬學業退學標準,仍希望學生對自身學習狀況保持警覺。 連續二一制讓學生不再需要為了避免被二一,而退選許多必修課程。圖為示意圖。 圖/李加祈攝
代表性不足 港城大退學聯
國際
第1597期
代表性不足 港城大退學聯
2015-05-14
【記者林子濠綜合報導】香港城市大學學生不滿「香港專上學生聯會」以統合學生意見、促進各校交流為宗旨,其成員卻是各校學生會委派,無法代表多數學生,於是組成「城大退出學聯關注組」,提倡退出「學聯」,並要求學生會發「退聯公投」。公投結果出爐,75%學生贊成退出學聯,城大學生會7日宣布退聯。 多數城大學生對學聯幹部遴選機制表示不滿,城大學生林恩鈴指出:「我們沒有選他,卻突然發現他當選學聯幹部。」城大退聯關注組對學聯組織方式提出六大疑慮,如學聯代表團團員是由各校學生會委任產生,並非學生直選等。致力於爭取學生權益的學生運動團體「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則以「掛羊頭賣狗肉」指稱不少學聯成員已不是學生,甚至擔任反對學生的議員助理。 香港大學、理工大學、中文大學、城市大學、科技大學、嶺南大學、浸會大學、樹仁大學八所大專院校學生會為促進跨校學生交流,於西元1958年5月創立學聯。然而2014年9月「雨傘革命」時,學聯組成人鏈阻擋衝撞警方的學生,引發各校學生大加撻伐,認為學聯應反映多數學生想法,帶領學生佔領公民廣場。理工大學學生林子浩表示:「佔領行動分秒必爭,學聯不夠積極帶領學生。」而後學聯八校學生陸續出現反學聯聲浪,各校也紛紛舉辦退聯公投。 對於各校紛紛發起退聯,城大學生會表示,學聯的參與院校已由原先的八所退剩五所,現在又減至四所,將使學聯更欠缺代表性。但城大退聯關注組成員歐仲平在接受香港《蘋果日報》採訪時,質疑學聯存在的必要性:「單一學生組織反而不易完整傳達學生意見。」 城大學生會外務副會長、原學聯常務委員會成員梁曉暘對城大退出學聯感到遺憾:「城大退出前佔學聯總人數1/3,這次退出無疑是削弱學聯的力量。」他也表示,少了學聯例行性地與他校合作、交換想法的機會實在可惜。歐仲平則不以為意,認為城大學生會退聯後也可以與其他學生會成立溝通平台,有合適議題才合作,意見不合就「各自爬山」。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