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反正你明天就忘了》回溯生命經驗 多元媒材探自我形塑
藝文
第1775期
《反正你明天就忘了》回溯生命經驗 多元媒材探自我形塑
2022-12-14
作品〈林示右彳心直〉全貌,觀眾可攀爬連結下上床舖的梯子,從上方的視角俯瞰正下方的電視螢幕。 圖/詹晶雅攝【記者詹晶雅台北報導】「為了跟上生活節奏,我們勢必得忽視一些『不確定』,而失去重新檢視自我的機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林祐德舉辦個展《反正你明天就忘了》,嘗試回溯從童年時期至今的記憶,思考自我從何而來。展覽於4日起在平谷試誤所展出。 作品〈林示右彳心直〉局部,圖為以上舖的視角俯拍正下方電視的放映畫面。 圖/詹晶雅攝作品〈林示右彳心直〉的命名拆解自林祐德的名字,他說:「我從小至今都睡在上下舖,這空間是我最熟悉、親密而感到安全的。」因此,林祐德將下方的床鋪填滿五彩繽粉的發泡劑(註)營造童趣的意象,試著貼近童年的感受。發泡劑中平放一台電視,電視主播播報林祐德赤腳尋家的故事。「在快速的當代生活中,那些被迫忽視的事情,儘管很重要卻只能被遺棄。」他解釋,我們為了順應變化快速的社會,無意間遺忘生命中的重要記憶,他期望能透過赤腳尋家的過程找回家庭對自我的意義。註:發泡劑一般用於填補門窗或管線裂縫,可創造出不同形狀與層次的立體面。 作品〈口口口〉全貌,上方是以彩色發泡劑打造的大平台,下方的電視內則播放林祐德手持按摩棒或工程車摩擦皮膚,以及汽機車輪胎與路面接觸的特寫畫面。 圖/詹晶雅攝作品〈口口口〉是一座與視線平行的懸空平台,平台上舖有真實的泥土與草皮,並以彩色發泡劑形成數十座小山丘,上方有一輛玩具工程車以怪手挖掘草地,而一根直立的按摩棒正敲打泥土。平台下的電視播放林祐德手持按摩棒或工程車摩擦皮膚,以及汽機車輪胎接觸路面的特寫畫面。「有時難以辨別三者的區別,可能會誤認實際的路面是我的身體。」他藉由影像的切換模糊身體與地球的界線,想像皮膚延展至地球感受人類在地表的行為。林祐德進一步說明靈感來源,受疫情影響必須長時間待在房間,枯燥的生活下他試著將感知從身體放大到房間,試圖展現大自然和人類共生的概念,「身體提供人類自由變動的載體,而所有身體都是地球賦予的器官。」他說。 作品〈口口口〉局部,隆起的彩色發泡劑就像是一座座小山丘,圖中的玩具工程車正以怪手挖掘草地。 圖/詹晶雅攝「在渴望尋找自我的過程,發現有許多過往記憶在快速的生活步調中被遺忘。」林祐德表示,就讀研究所期間,意識到過去的創作主題過於龐大且複雜,於是他嘗試反思自己與周遭的關聯,察覺那些因沒人在乎而封藏的記憶,其實都是形塑自我的重要元素。因此,林祐德希望能藉由回到童年嬉戲玩耍的店鋪、找尋人類與自然的關聯性等形式拾回遺忘的記憶。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林祐德向觀眾導覽、介紹作品。 圖/詹晶雅攝觀眾陳怡溱認為,林祐德願意挖掘內心深處的感受相當難得,「不是所有人都會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攤開給大家看,結合生命經驗的呈現手法,表現得非常成熟。」林祐德的友人吳瑩珊則分享,不論是林祐德本人還是他的創作都給人一種很溫柔、細膩的感覺,「他(林祐德)想講的可能是悲傷的,比如家庭的出身、我們是被創造的,但他的呈現十分溫暖。」吳瑩珊說。
校牆外的天空 被遺忘的中離生何去何從
專題
第1744期
校牆外的天空 被遺忘的中離生何去何從
焦點
2021-03-24
【專題記者林子頊、吳季柔、徐宇昕、王崴漢綜合報導】23歲的芋頭(化名),從小對英文感興趣,國小就報名美語補習班,相較班上同儕,芋頭的英文成績優異,甚至在月考拿過滿分。然而,升上國中,芋頭因曠課和記過太多,僅拿到肄業證書。此外,他更涉及毒品買賣,還差點背上妨害自由的罪名。不喜歡上學的他,高中就讀私立高職夜間部,不僅曠課連連,還接觸非法博弈業。芋頭平日白天睡覺,傍晚上課,下課後擔任博弈場控到隔天清晨,維持這樣的生活近一年,他無法從校園生活找到樂趣,「那時候覺得讀書賺不到什麼錢,而且好累,曠課又一大堆。」 芋頭高中時期無心向學,曾是校園的問題人物,抽煙、喝酒、翹課、飆車樣樣都來。  圖/王崴漢攝於是,不顧班級導師和媽媽苦口婆心規勸,芋頭的休學心意已決,草草跑了幾間處室辦手續,成為法律定義的中離生。在他休學之前,芋頭班上30多位學生中,已經有四、五位學生退學或休學。「中離生」泛指高中職中途離開學校的學生,高中職生只要連續曠課達三日以上即成為中離生。與國中小失學的「中輟生」不同,中離生不受台灣義務教育規範,校方無法強迫學生復學。根據教育部公開資料顯示,107學年度的中離生逾1萬6000名,而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以下簡稱台少盟)指出,其中約有6成的中離生未就學也未就業。他們中離後的道路是好是壞,難以預測。<b>離校背後看不見的中離百態 「每個中離生的故事都不同,離開學校的原因及人生經歷也都不盡相同。」台北市教會聯合會乘風少年學園資深專員林哲寧說道。中離生小議(化名)從國中開始就在後段班,對基本學科毫無興趣。選擇就讀高職的他喜歡焊接、零件組裝等實作課程,也成功考取證照。但就算就讀高職,小議仍難以擺脫得不到成就感的國英數基本學科,他抱怨道:「我國中都讀不好了,高中幹嘛要再學一遍。」小議的學習熱情在一次又一次罰抄下消磨殆盡,他厭倦老師以懲處代替關懷,每天依舊早起出門,但目的地從學校變成網咖,或是偷偷溜回家。高二他開始在便利商店兼職打工,一週只去學校一兩天。班級導師曾打來關心,但小議多以「不愛去學校」搪塞,漸漸地學校也收起對小議的關懷。而家人則認為不想念書就去工作,於是小議在高二休學。同樣不喜歡學科的芋頭,高中就讀觀光科。在實際接觸後,發現觀光並不如他所想像般有趣。然而,談到學校的實作課程,原先少話的他主動分享課程內容,比如調酒技能等。但學校一週卻只安排一堂實習課,芋頭說道:「如果學校增加實作互動課程的話,我應該會每天去吧。」芋頭接著分享,其實班上同學大多偏好實務訓練,常曠課的學生遇到實習課幾乎也不曾缺席。事實上,他們曾向班級導師反應,希望調高實習課占比,但這些聲音似乎未被校方採納。詢問他希望在離開學校時從校方獲得什麼幫助,他只無奈地回應:「沒什麼幫助吧,(我)不太需要他們。」學習態度叛逆、外表也具個人特色的可樂(化名),理著平頭、雙手與後頸刺滿刺青。剛服滿三年刑期的他,從國中就開始翹課,應著家人的期許唸高職資訊科,但他不愛去學校,不到半年便選擇休學。可樂沒想過未來要做什麼,也沒有可作為職業發展的興趣,休學後就去工地打工,「通常輟學一開始都先選工地,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對學習沒興趣」一直是高中生中離的主要原因,學生無法從正規課堂中得到成就感,更遑論確立生涯目標。無心向學的同時,有人面對經濟壓力,有人面對賺錢的誘惑,最後往往讓這些學生導向相同的結果:離開學校成為中離生。然而,現行的中離生輔導條例中,仍以「復學」為重。對欲中離的學生來說,與其以復學將他們挽留於校內,就業輔導能否為他們另闢新徑? 可樂現年24歲,從事非法行業多年,不了解自己的志趣,難以找到人生目標。 圖/王崴漢攝<b>政策表現停滯不前 就業資源乏人問津 十二年國民教育廣開高中職教育大門,卻使學生中離的後門難以闔上。近年中離生統計人數因少子化有所下降,但中離生佔整體比例仍維持2%,顯示中離問題未見改善。近年來教育部提高中離意識,於民國109年修定《高級中等學校中途離校學生預防追蹤及復學輔導實施要點》,要求校方落實預防、追蹤及復學輔導事項,同時提供就業輔導資源。攤開台少盟製作的「中途離校學生資源地圖」,可看見中離生若有就業需求,能藉由兩種管道,分別為勞動部搭建的台灣就業通網站,以及各縣市的公立就業服務站。然而,教育部仍以學生復學為目標,未將足夠就業資源深入校園環境。台少盟副秘書長劉志洋透漏,這些政府資源實質上被使用的比例過低,例如使用就業服務站的中離生僅佔整體2%。他直指,學生難以碰觸資源,而資源實質上也不適用於青少年。劉志洋說明,政府資源的申請程序過於繁瑣,中離生在兩到三個月的職訓期間無法賺錢,與其參與職訓,直接就業反而更符合他們需求,何況中離生早已對課堂失去興趣,「中離生為什麼要去?他們就不喜歡上課了。」劉志洋進一步質疑,各縣市公立就業服務站雖開辦青年專區提供輔導資源,但當前就業輔導人員也未受過青年培力課程,不具備完善的輔導意識,「政策本身就不是為青少年設計,都沒有人說要怎麼跟青少年溝通。」<b>民間援手難伸 資源入校困難重重 除了政府資源,民間也注入輔導能量。針對中離生問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期望民間團體發展多元彈性課程,以協助中離生復學或是輔助就業。例如乘風少年學園與勞動部合作辦理「青少年職涯準備計畫」,提供多元職業探索及工作體驗。而台少盟也接觸過各樣態的中離生,劉志洋指出台灣關注青少年就業的服務單位非常多,政府應該更加重視這群孩子並與民間攜手合作。他坦言民間團體有能量,但是資源曝光度不高,況且中離生不會主動向民間團體尋求協助。劉志洋解釋,許多民間團體發起的協助計畫,基於個資保護,民間無法直接取得中離生名單,需透過政府與教師轉介,將資源傳遞給中離生。然而,由於教師擔憂輔導就業計畫恐導致學生輕易決定離校,大多不會主動提供民間輔導管道,民間資源因此難以及時進入校園。 民間團體長期關懷中離學生,結合多元職業探索課程,幫助少年了解職種、認識自我,進而發展職業興趣。 圖/王崴漢攝民間團體缺乏接觸中離生的管道,也欠缺足夠資源協助輔導。林哲寧分析民間團體的定位,他提到社工體系的民間團體主要也依靠政府補助,才能擴大輔導不同樣態的中離生,而近年補助金額因少子化問題不斷縮水,徒增民間團體的無力感。劉志洋期許政府訂立個人化政策,同時擴編預算,提供民間更多發揮機會,「政府在開這些委託案、合作案時,要給民間團體更大的空間跟尊重,民間團體畢竟才是第一線跟這些青少年接觸的。」<b>中離破網如何補 政府重視成關鍵 中離問題究竟如何解?如果說民間團體扮演的角色,是在後端試圖接起被遺忘的中離生,那政府更應該在前端架設完善且暢通的軌道,讓青少年不會因為中離學校而與社會脫軌。行動源自訂立的計畫,政府應籌畫更完善的輔導機制以減少中離問題。立法院法制局副研究員趙俊祥提出,目前該實施要點缺乏明確授權依據,他建議提高法規層級,將要點改為「辦法」、「標準」或「準則」,讓校方更嚴謹地回報及追蹤中離生問題。林哲寧強調,政府應透過教師通報了解中離生的真實需要,身處第一線的班級導師只需辨識學生的中離狀況及背後原因,再搭配輔導專員或是民間資源,讓學生透過職業試探訂立未來方向,進一步決定是否繼續留在學校完成學業。 林哲寧呼籲政府應重視城鄉差距問題,除了資源不均外,都市和鄉下的中離原因也不盡相同。  圖/王崴漢攝劉志洋也同意政府應更重視中離問題,他強調,中離生就業經驗不足、學歷及專業技術也不及他人,「出了台北,工作機會將更稀少,究竟這群中離生要去哪找工作?」<b>脫下校服後 中離生未來藍圖從何畫起 一年前,芋頭因為資金周轉不靈而離開博弈圈,目前正在工廠上班,他戒菸、戒酒,也不再飆車,談到過去的生活,芋頭平靜地說:「會後悔欸,不會搞這些的,我應該從國中就開始認真讀了吧!」他分享,如果有機會,他想回到高中完成學業,「還是要高中畢業的吧!不然我國中也沒畢業,這樣找工作很難看。」小議休學後嘗試多種工作,包括超商店員、餐飲業與工地。他目前從事水電相關工作,也終於從中找到工作的樂趣。在職涯規劃上,若有機會小議希望進修專業技能,考取水電執照,成為正港水電工。可樂後來在朋友牽線下,進入經營博弈的非法組織,賺起快錢卻也染上毒癮,現在身上背著槍砲與毒品的罪名。他剛服完三年的槍砲刑期,還在等待執行一年多的毒品刑期,「快的話今年年底入獄。」中離生的面貌百百種,如果在當初血氣方剛的年歲,有一雙手可以承接住他們的無所適從,也許可樂不會多次出入監獄,芋頭可以完成學業,而小議的水電之路可以走得更加順遂。中離之後,不再曲折。 小議中離後生活穩定,賺錢補貼家用,然而並非每位中離生都能與他有相同境遇。 圖/王崴漢攝
音樂劇結合科技藝術 演繹駛往遺忘的列車
藝文
第1732期
音樂劇結合科技藝術 演繹駛往遺忘的列車
2020-10-15
【記者陳嘉怡綜合報導】「我們之間的回憶是那麼的美好,他才不會忘記我呢!」大男孩大聲嚷嚷。下一幕,他卻消失在舞台上。「妖子跨藝工作室」於9日及11日在桃園展演中心演出音樂劇《白港-支線》,透過聲樂結合科技藝術,重新檢視「記憶」與「遺忘」對於生命的意義。 《白港-支線》以桃林鐵路為劇本發想背景,試圖透過戲劇表演,帶領觀眾思考記憶代表的人生意義。 圖/張世暘提供劇情由鐵路上的一列火車車廂展開,編劇之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學生蕭合萱表示,故事的靈感來自停駛的桃林鐵路。他說明,桃林鐵路是台灣最後一條運煤鐵道,曾經也是沿線居民的運輸工具。它承載著桃園人過往的集體回憶,卻隨著運煤火車在台灣成為絕響,桃林鐵路逐漸被現代人遺忘在時間的長河裡。因此,他們選擇以遺忘作為故事的核心概念,試圖透過戲劇表演呈現記憶消失的過程。妖子跨藝工作室將新媒體裝置搬上舞台,把自走車裝置(註)設計成車廂,讓車廂可以在舞台上移動。五位素未蒙面的陌生人正搭上這台駛往白港的火車,透過搭話後發現彼此認識同一個人,那人便是此劇的主角。蕭合萱補充,其實舞台的表演皆是主角腦海裡的記憶。故事不斷提到的主角並未出現在舞台上,僅透過五人的台詞帶出主角的存在。註:自走車裝置是一部基礎型的輪型機器人,車體本身配備多種感測器,可利用程式設計成循跡自走車、光能驅動車等模式。 自走車裝置會自動走位與重新排列,使舞台延伸成主角與角色們記憶中的空間場景。 圖/張世暘提供五人分別是主角的童年玩伴、朋友、戀人及僅有一面之緣的理髮師。每當演員開始追憶與主角的相識經驗時,他們的回憶便以影像投影在車廂上,讓觀眾更具體掌握角色間的往事。導演、北藝大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學生張世暘提及,為讓舞台配合劇情走向,自走車裝置會自動走位與重新排列,使舞台延伸成主角與角色們記憶中的空間場景。台詞「記憶是相會的一種形式」貫穿全劇,隨著劇情遞進,車廂的五人逐漸領悟自己皆來自於主角的記憶。當舞台上的角色一一消失,他們才意識到自己正在被主角遺忘。蕭合萱說:「這輛行駛中的火車,就象徵著主角記憶流逝的過程。」 每當演員開始追憶與主角的回憶時,觀眾耳邊就會傳來代表該角色心境的主題曲,使觀眾更加融入劇情。 圖/張世暘提供為強化角色個性、情緒與觀眾之間的連結,作曲家林侑賢解釋,他使用許多重複的音形變化與撥弦等作曲手法,為每個角色量身打造各自的主題曲。觀眾黃靖元表示,這齣音樂劇所呈現的音樂讓他非常驚豔且深受感動,藉由樂聲的帶領,他覺得自己也被捲入舞台的時空,彷彿他也認識主角。觀眾王思渝也認為,音樂幫助劇情延伸到更好的境界,讓他能沉澱心情,並思考記憶代表的人生意義。
被遺忘的驛站——轉型中的坪林如何永飄茶香?
專題
第1698期
被遺忘的驛站——轉型中的坪林如何永飄茶香?
2019-04-10
&nbsp; 坪林為台北到宜蘭必經之地,因位於翡翠水庫上游而保有良好水土環境,是文山包種茶的故鄉。(圖/白俊育提供)新北市坪林區,文山包種茶的重要產地,茶園遍布,綠意盎然。位處北宜公路中繼,過去在台北通往宜蘭的交通要道上扮演驛站角色,老街人潮不絕。然而雪山隧道通車後,多數遊客不再駐足坪林,當地的觀光與茶業都面臨轉型的挑戰。雪隧開通 昔日驛站風光不再 【專題記者孫佾妘、劉雨婷、林傑立、何家璇、陶怡軒綜合報導】4月8日晚上,坪林老街上大部分的店都已打烊,然而巷口一間磚瓦牆店面,窗戶仍透著亮光。十多名青年圍著餐桌,討論六月好茶節活動。由坪林區公所結合在地青年推動組成的創生小組,希望成為地方創生的平台,推動坪林在地發展。位於翡翠水庫上游的坪林地區,以生產文山包種茶聞名,老街過去為茶產業集散地,吸引許多喜愛茶葉的遊客慕名而來。順天茶行、阿樂師牛軋糖負責人陳忠鑠提到,1970年代國民旅遊興起,也是坪林茶產業最興盛的時期,當時街上有五、六十間茶行,茶葉外銷到歐美、日本等地。在當時,北宜公路是前往東部的主要道路。由台北往返宜蘭、花蓮、台東等地的車潮,皆需經過坪林。車流帶來人潮,更為公路周邊攤販帶來營業商機。「以前高速公路還沒開,坪林都會大塞車,假日中午店家都客滿,買東西還要排隊。」坪林茶農許明順回憶小時候曾和父親在公路旁搭帳棚賣橘子,當時遊客經過坪林,皆會以坪林為休息站,停在公路旁買茶梅、茶餅乾及茶酒等加工食品,店家甚至營業到晚上十二點,仍有客人前來消費。 1970年代,坪林地區為遊客前往宜蘭必經之地,當時一輛輛的遊客停靠北宜公路,為坪林地區帶來錢潮。(圖/坪林區公所提供)不過2006年雪山隧道開通後,遊客可直達宜蘭,不再停留坪林。在地文史工作者、坪林茶莊負責人楊超銘說明,過去曾一天一萬多人次駐足坪林,如今僅餘一千多人次。「經過的人減少滿多,現在都是周休二日嘛,大部分都是直接往宜蘭花蓮那邊過去。」許明順提起坪林現況,感嘆雪山隧道開通後,坪林失去作為中繼站的價值,沒人願意在坪林特別停留,只留下靜默的北宜公路。熱鬧的老街如今也變得冷清,到了假日,只有四、五家店營業,稀疏遊客走在狹窄的巷道中。「假日最有人,而且要好天氣,但是你看(今天)沒下雨還是沒有什麼人。」老街上的小吃攤販老闆林群嘉無奈表示,因為人潮少,很多店家已停止營業,房屋轉為住宅使用。曇花一現 低碳旅遊政策下的坪林觀光 榮獲多個茶比賽獎項的茶農許明順,經歷坪林的興衰。他感慨坪林種茶人口老化,茶產業不比以往。(圖/何家璇攝)觀光客消失了,茶產業仍在繼續。但面對少子化與人口外流,青年人口漸漸離開坪林。「茶產量因為年輕人不做,以後會越來越少。坪林最年輕種茶也是40、50歲,有的60幾歲還在種。」漁光里里長白明堂提到,現在坪林茶農人口逐漸高齡化,讓茶業發展受到限制。水源特定區諸多開發限制更讓坪林發展雪上加霜,由於位在翡翠水庫上游,為守護大台北地區水質,1984年政府將坪林列為台北水源特定區,限制當地土地利用,包括不能使用大型機具、農藥噴灑和施肥受限,讓茶業沒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但危機同時也是轉機,因位處水源保護區,坪林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以此為特色,政府於2008年推出低碳旅遊,提倡生態行程,提供免費低碳交通工具,提升民眾前來遊玩的意願,在兼顧生態的同時為坪林注入商機。滴滴香茶行負責人陳耀璋提到,低碳旅遊由各店家親自帶民眾進行坪林地區導覽,「下午三點半到四點,到店家去喝茶,品茗、買伴手禮。」只要導覽得夠精彩,引起遊客對坪林茶葉的興趣,遊客多半會願意在店家消費。陳耀璋表示,坪林以往依靠過路客維持生意,但民眾短暫停留便匆匆上路,消費金額並不高。而低碳旅遊帶來不同的消費型態,「遊客專程來坪林爬山健行,來這邊吃飯,把時間留在坪林一整天。」在低碳旅遊的帶動下,遊客在店家消費意願提高,因此陳耀璋認為低碳旅遊對於當地生意在短期內帶來一定程度幫助。然而這項政策在2015年因為花費過大而終止,政府提供的補助突然消失,使當地籌備活動經費不足,坪林觀光對民眾吸引力降低,原本回流的人潮再次消逝。 坪林老街的觀光人數減少,即便到假日店家也必須碰運氣,時而生意滿門、時而門可羅雀。(圖/陶怡軒攝)青年投入地方創生 改變傳統經營模式同一時間,地方上有一批青年致力活化坪林,包含返鄉的年輕二代,以及外地進駐的新創團隊。台灣藍鵲茶創辦人黃柏鈞提出他們的理念,希望讓坪林成為旅遊景點之一,而非只是前往宜蘭的中繼站。「政府補貼是毒藥。」黃柏鈞指出低碳旅遊一時之間帶來了人潮,然而政府的補助專案停下來後,地方社區決定自行舉辦,成本提高導致商品收費拉抬數倍,遊客自然就流失了。過去政府為復興坪林,投注不少經費補助低碳旅遊,一名旅客僅需支付二百元便可暢遊坪林。黃柏鈞認為這會損及坪林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價格太低的結果是讓消費者養壞胃口。」 由當地青年與區公所創立的地方創生小組自今年三月起開始運作,本次會議討論著六月即將到來的坪林好茶節。(圖/孫佾妘攝)地方創生團隊相繼與新北市觀光局和農業局合作,一改過去政府撥經費舉辦活動的模式,由民間自發舉辦數十場活動,與政府共同經營「小旅行」,並堅持不走低價策略,欲從頭建立使用者付費的概念。不過滴滴香茶行業務經理、陳耀璋兒子陳偉毅提到,小旅行多半包含DIY體驗行程,但店家農閒時非茶葉產季,民眾無茶可採;產季時則忙碌於茶葉採收,需確保茶葉販賣品質,沒有多餘心力帶民眾體驗,因此店家對於參與小旅行的方案多半興致缺缺。經營自家品牌「白青長茶作坊」的白俊育則表示,當地受限於水源保護特定區,車流量有管制,窄小的產業道路也不利於大型車進入。同時,儘管有導覽行程,卻不會帶入指定店家消費,間接減少了由茶行導覽產生的客源,甚至會造成搶客的誤解。白俊育認為,茶行新進團隊與傳統產業性質不同,並不會發生搶生意的情形,反而帶入新思維和模式。「你一直喝自己做的茶,只懂自己的味道;你沒有喝過別人泡你的茶,也許風味不一樣。」他用製茶經驗比擬,自己身為在地人也需仰賴第三者的眼光評斷坪林發展的好壞。茶農平均年齡在六十歲以上,近五年才逐漸有青年回流,目前約有三十多位。年輕人向長輩學習製茶技術,也帶入新的科學知識,控制濕度、溫度,讓茶農不再只是「看天做茶」。「建立品牌」是許多坪林青年的共同理念,拓展網路行銷、設計精緻包裝,以增加銷售量。白俊育表示,改變原本銷售方式有時也造成世代間的爭執,「長輩覺得原本賣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多花錢去做這些。」雙方溝通變得極為重要。「要不斷的有故事發生,才能擾動(地方行動)。」黃柏鈞認為坪林地方創生最困難的是激發居民的行動,產生經濟價格的改變。此外,他肯定坪林製茶水準及發展精緻農業的潛力,有機會成為台灣之光。以茶為本 打造坪林地方特色為避免城鄉差距擴大,行政院將今年(2019年)訂為我國地方創生元年,引入日本推動「地方創生」概念,透過盤點地區既有的人、地、產業特色與優勢,並導入資源或企業,協助鄉鎮發展地方特色。坪林區公所區長施明慧表示,透過成立坪林地方創生小組,整合青年和國寶茶師,讓在地能農產業及觀光業並進發展。然而,陳偉毅指出,由於坪林以茶產業為主,商家多販售茶葉與茶風味點心,此既定印象卻讓店家產品同質性過高,彼此競爭激烈,使在地陷入發展困境,「你就算沒有此意,別人也會認為你幹嘛故意跟我賣一樣的東西。」林群嘉也同意這個看法,「(大家)賣的東西差不多,茶鄉就是賣茶油、茶葉啦,或是像茶粿。」除了商品競爭激烈,林群嘉也提到,帶遊客觀光的導覽員會因自身與特定店家較要好而導覽、推銷這些店家,讓其餘商店無法受惠,彼此間的關係更惡化。 陳耀璋認為,傳統茶行應轉型,「不是單純在這裡等客人上門,這樣業績一個月要有十萬都很難。」楊超銘則建議,每家店應要有不同特色,多元發展才能留住遊客,「陳列都一樣、賣的都一樣,那大家就覺得來過一次後就不用再來了。」 「大家來坪林逛,一定會經過老街和這邊的茶行,不可能都自駕去茶園找茶農買。」坪感覺負責人、先前為金瓜三號老闆蔡威德也認同店家轉型的看法,應積極吸引消費者上門。他以新開在老街上的商店坪感覺為例,提供在地食材製作的餐飲、邀請茶師現身說法、推廣當地茶品牌等,聯繫在地與遊客間的連結。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嘗試,讓其他店家看見營運轉型的可能。 「坪林的特色就是茶,不過茶也有很多面向。」除了營運轉型外,蔡威德也提到可以用更多元的方式營造當地特色,像是茶產可以進行體驗經濟,分成飲食、娛樂、和產業知識三種等。他希望未來老街能成立組織,統合所有店家打造共同特色,及規劃各家店的市場區隔,「讓每個店家都好好介紹自己的東西,甚至讓更多店家開起來。」做出不論是否有政府補助、都能自行運作的系統,才是長遠之計。 「把坪林特有的(條件)放大到別的地方都學不來,那就是地方特色。」楊超銘建議,當地應回歸自身有利條件,思考未來如何發展、行銷,才能走出一片天。「將坪林所擁有的特色,包括產業、文化、環境等,依不同季節、不同客層、不同需求去安排,如此才能讓顧客一來再來。」 地方創生的概念為坪林注入新活水,如何利用茶與自然資源,發展成坪林無可取代的地方特色,將是坪林未來的課題。(圖/何家璇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