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學生走入視障世界 美大學白手杖意識日除社會汙名
國際
第1783期
學生走入視障世界 美大學白手杖意識日除社會汙名
2023-10-26
【記者劉芯妤綜合報導】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康柯德大學(Concord University, CU)於18日在校內舉辦白手杖意識日(White Cane Awareness Day),目的為提升學生對視障及白手杖(註)的認識。白手杖意識日發起人,也是視障者的科爾.斯威尼(Cole Sweeney)喜悅地表示,透過視障模擬訓練,不僅參與者能夠深入了解視障議題,自己也能夠從中得到樂趣。註:白手杖為視障者行動輔具之一,用以探測、保護、辨識環境路況。 在視覺障礙模擬中,參與者戴上視覺障礙模擬護目鏡體驗視覺障礙者平常所看到的世界。 圖/科爾.斯威尼提供斯威尼介紹,白手杖意識日已持續四年,通常於社區內舉辦,今年是首度在校園舉行。參與者在活動中能體驗視障者的生活,如視覺障礙模擬和白手杖障礙體驗。現場的無障礙技術演示讓參與者了解現今技術如何幫助視障者順暢地使用電子產品,甚至享受玩電玩遊戲的快樂。 斯威尼示範無障礙技術,讓參與者了解視覺障礙者如何使用電子產品。 圖/科爾.斯威尼提供「為了讓人們了解視障議題,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斯威尼強調。他希望透過白手杖意識日的體驗活動讓學習知識變得有趣,改變大眾對視障者的刻板印象。他舉例,在白手杖障礙體驗中,學生們戴上眼罩,讓自己處在充滿黑暗的環境中,並聽從專業的白手杖教練指示,使用白手杖步履蹣跚地走上舞台,最後跌跌撞撞地找到指定椅子坐下。許多參與者反饋,透過簡單的體驗活動,他們獲得深度的啟發性知識,進而對視障者有更多的認識。 參與者透過專業白手杖教練指示,能夠從中體驗視障者的生活視角。 圖/取自Unsplash針對白手杖障礙體驗環節,全國盲人聯合協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Blind)發言人克里斯.丹尼爾森(Chris Danielsen)贊同地說:「透過專業的白手杖教練從旁引導,的確可以讓學生了解視障者的不便。」他補充,若只是讓參與者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獨自處在黑暗的環境中,往往會加深大眾對於視障生活的恐懼感。「視障人士的權益需要被重視。」丹尼爾森鄭重指出。他認為雖然近年美國社會對於視障者的包容程度有改善,但仍需做出更多努力使視障人士能夠融入社會。他也提出,雖然視障者輔助功能已存在於電子產品中,但應用層面卻尚未普及,視障人士依然難以使用許多網站及應用程式。「舉辦白手杖意識日不僅僅是因為我是一名視障者,也是為了去除社會對視障的汙名化。」斯威尼期盼,當大眾更瞭解視障人士的生活後,就能減少視障者與社會間的隔閡。
領群眾跨越台馬種族隔閡 馬來西亞文化日重建大馬印象
生活
第1771期
領群眾跨越台馬種族隔閡 馬來西亞文化日重建大馬印象
2022-11-16
【記者邱楷淇綜合報導】馬來西亞舞者們身穿繡有織金花卉圖樣的娘惹衫,隨羊皮鼓聲擺動身體。馬來西亞商業及工業協會為宣揚馬來西亞文化,於13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首辦「2022馬來西亞文化日」,邀請在台馬來西亞餐廳和大馬文教人士一同響應市集,各類演出也展現馬來西亞文化多元面貌。 馬來西亞商業及工業協會於13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首辦馬來西亞文化日,當日市集掛滿了隨風飄揚的馬來西亞國旗。 圖/邱楷淇攝主辦方邀請眾多藝文團體,包括表演二十四節令鼓的馬來西亞藝文團體「众擊坊」、以罕見廣東獅演出著名的「飛鷹醒獅團」,而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南方節奏手鼓團」,其馬來手鼓演出令觀眾讚嘆不已。手鼓是最能代表馬來西亞的樂器,在當地時常為民間慶典揭開序幕。身為馬來西亞文化日策展人,同時也是南方節奏手鼓團團長的吳振南表示,希望具穿透力的手鼓之音,能跨越台馬之間的種族、語言隔閡,讓馬來西亞的文化特色深植台灣人心。 南方節奏手鼓團為觀眾帶來歡快的手鼓表演,團長兼馬來西亞文化日策展人吳振南也一展好歌喉。 圖/邱楷淇攝「我們馬來西亞的文化很多元,那你認同的到底是什麼文化?」吳振南向台下觀眾發問。馬來西亞因其地理、歷史,文化可以看見馬來、中華、伊斯蘭等元素,因此吳振南將馬來西亞文化總結為「努桑塔拉文化」(Nusantara)(註),這也是他的策展方向。他期盼透過馬來西亞文化日,在台灣人心中建立一個更完整的馬來西亞文化印象。註:努桑塔拉(Nusantara)這個詞是源自古爪哇語「nusa」(島嶼)+「antara」(以外)的組合詞,可以粗略地翻譯為「外島」,而吳振南在此將其譯為「群島」。「我在台灣的同學還會問我是不是住在樹上,他們也搞不懂馬來人和馬來西亞人的差異。」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的李浩然無奈表示,雖然同學與他相處融洽,但他們對於馬來西亞仍有許多錯誤印象。不過他也表示,此活動讓台灣人充分了解馬來西亞文化,消除刻板印象。馬來西亞名產燒包攤老闆徐宗清看見不少台灣人踴躍和馬來西亞店家交流後開心表示,感覺大家都是一家人,「在馬來西亞文化日看見此景,就像回家一樣開心。」 燒包專賣店的老闆徐宗清來自馬來西亞,他賣的馬來西亞名產燒包在現場掀起一陣炫風。 圖/邱楷淇攝移民從原生地遷徙到居住地,促使文化融合,馬來西亞文化日總監陳心怡強調:「移民如何詮釋母國文化,文化又如何跨越種族產生共鳴,就是個需要不斷精煉的過程。」陳欣怡也期望未來馬來西亞文化日繼續舉辦,讓遊子彼此聯繫情感,一解鄉愁,也讓台馬有更多機會可以交流。
【大選企畫】選舉劃世代傷痕 異溫層對話邁向和解
校園
第1718期
【大選企畫】選舉劃世代傷痕 異溫層對話邁向和解
焦點
2019-12-19
【記者陳子瑜綜合報導】民國107年11月24日,是許多年輕人難以忘懷的日子。107年九合一選舉公投第14案「民法保障同婚(註)」以約300萬張同意票、700萬張不同意票宣告不通過,青年與長者間,從此撕扯出一道鴻溝。隨著109年第15屆總統選舉(以下簡稱總統大選)即將到來,世代之間的傷痕仍未痊癒,又恐再度面臨創傷。註:由社會民主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提出公投第14案:「公投第14案:您是否同意,以民法婚姻章保障同性別二人建立婚姻關係?」」結果以338萬2286張同意票、694萬9697張不同意票,宣告不通過。依據《TVBS新聞網》、《品觀點》等民調結果顯示,年輕族群(20至29歲)多支持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賴清德組合,父母輩(50至59歲)則多支持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組合。根據本報《總統大選企畫》民調蒐集的1166份有效之大專校院學生意見,有近三成受訪大學生與父母親政治立場不一致,顯示不同世代的政治傾向有所差異。而問卷中71.9%受訪大學生曾主動與家中長者討論政治議題,但談論狀況不盡相同:吵架、迴避、保持理性等皆有。但對於國立中興大學的大兵(化名)而言,與親戚理性談論政治、尊重彼此選擇,是不可能的事。「他們知道我要投蔡英文會殺掉我。」在支持國民黨、非韓不投的家庭當中,大兵永遠只能把話吞回肚子裡,選擇「裝死」。「跟我們家那些人講(政治議題),其實就跟中國人講差不多。」大兵無奈地表示。祖父一輩懷著對國民黨的忠心,遠從大陸遷台,那份忠誠薪火相傳,使大兵父親也同樣堅定支持國民黨。不過,大兵反感部分國民黨員的親中傾向,也反對國民黨提出的「兩岸和平協議」,決定在總統大選投蔡英文。但也因此,大兵在家只能噤聲,「他們會來逼問我:『你有投票權了?那會投韓國瑜吧?』」在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學生彭嘉芸的家中,則是另一副光景。他不常關心政治,和家人在客廳看電視,是了解時事、互相交流的時光。「只要尊重彼此想法不同,我都能接受意見分歧。」家人對部分政黨有偏見,彭嘉芸會開口反駁,「我會想說服對方,主要的原因是想讓家人可以容納不同觀點,並非為了說服他們採納我的政治立場。」不過,彭嘉芸也了解並非每個家庭相處模式皆是如此,「不是所有事情都能靠溝通解決,特別是本來想法就不一樣。」育有兩個女兒的母親曾玉琪也同意此觀點,「你不可能改變他們(年輕世代)。」迴避衝突,是兩個世代間自我保護的方式,同時卻也是產生隔閡的隱憂。曾玉琪的女兒會找他聊香港反送中、中國西藏問題。但自幼便生長於台灣戒嚴時期,在曾玉琪眼中,他對極權沒有實感、也從未感覺「不自由」。曾玉琪說:「上課、玩樂都沒有被限制。我們可能會唱愛國歌曲,但也沒有覺得不好。」反之,曾玉琪表示,只要完成本分,就可以安全地生活。隨時代變遷,政治不再是禁忌,資訊來源也更廣泛。但曾玉琪擔憂,媒體炒作正在影響年輕人的思想,「大家都是聽到表面上的,我們不是當局者,都只聽到一部分。」就如曾玉琪的女兒曾和朋友一起參加反核大遊行,實際上卻對核能一知半解。此外,曾玉琪也認為現在的年輕世代想法激進,「常常很激動。像是在發洩情緒。」育有一個大三女兒的母親雷光潔觀察到世代隔閡的原因,他說:「生活環境、資訊來源和同溫層差異過大。」曾玉琪也補充,世代間的經濟發展不同也是一大差異。在父母成長期間台灣正逢經濟起飛,但現在年輕人甚至已無法買到自己的房子,這都間接導致兩代想法不同。來自徹底不同的時代背景,面對不同資訊來源、經濟狀況、政治立場,青年與長者的間隙看似越來越大。於是有一群人選擇走上街頭,試圖用對話走出同溫層。 行動山棧花於6月成立,主要由年輕族群組成。成員上街隨機找陌生人,聊當時的社會議題,主題不拘。 圖/紀鈞庭提供「行動山棧花」自6月成立,由二到四人組成一小組,不定期上街找陌生人聊天。談話主題主要是各式社會議題,香港反送中、假新聞、中國紅媒等,他們希望透過實際行動,以談話取代隔閡,成為聯繫不同族群之間的橋樑。總統大選也是聊天的主題之一。行動山棧花成員紀鈞庭分享,他曾遇到政治立場不同的長者,但紀鈞庭選擇不改變對方,而是仔細聆聽他們的想法。他也分享和長者的溝通技巧,「要聽他說、要捧他。不一定要認同他。」若要嘗試反對對方言論,紀鈞庭會說:「對啊,你這樣是對的,但我這邊有個另外的想法。」另一名行動山棧花成員、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學生李立丞也分享,他曾和一位中年婦女聊假新聞,發現對方只看特定新聞頻道,獲得片面資訊。李立丞耐心和他溝通年輕人的想法,對方最後竟說:「謝謝你們喔,我們年紀大的比較不知道從哪裡看正確的資訊,會不小心被媒體帶著走。」 紀鈞庭(右二)於台北市西門進行街聊活動。行動山棧花曾就假新聞、中國紅媒、總統大選等主題,與陌生人聊天。 圖/紀鈞庭提供行動山棧花團隊,以用心聆聽,使用與長者的共通語言傳遞資訊與想法,成功打破世代隔閡。紀鈞庭也鼓勵大學生回家和長者溝通。就如大兵說:「同溫層會讓你很舒服,但永遠待在那就不會知道自己的錯誤。」世代隔閡仍是漫長又難解的議題,但唯有踏入異溫層、展開對話,才會邁向和解的第一步。
盼弭平族群隔閡 「橘衣日」促平等溝通
國際
第1682期
盼弭平族群隔閡 「橘衣日」促平等溝通
2018-10-04
【記者林奕辰綜合報導】加拿大艾德蒙頓的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於9月28日舉行「橘衣日(Orange Shirt Day)」,希望透過集體穿橘衣,呼籲不同族群間平等溝通,並藉著義賣橘衣,為校內文化研究計畫募款,期待幫助改善加拿大的族群隔閡問題。 阿爾伯塔大學學生穿上橘色衣服,用行動支持當時受迫害的原住民兒童,希望能藉此開啟不同族群間的平等溝通。圖/First Peoples’ House提供橘衣日的由來是英國新移民抵達美國後,迫害原本居住在當地的種族,甚至殺害他們。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不人道待遇,就是強迫孩子離開原本的家庭,進入寄宿學校隔離再教育,而受害者又以原住民孩童居多。之所以選擇橘衣,是源自於一位名叫菲莉斯.韋伯斯塔(Phyllis Webstad)的女孩,她小時候首次被送到寄宿學校時,身上穿的就是橘色衣服。她長大後公開表示:「橘色一直提醒著我,沒有人關心我的感受,我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我們所有的孩子都在哭泣,沒有人關心。」因此從2013年開始,每到9月30日這天,許多加拿大人就會穿上橘色衣服,以支持寄宿隔離政策的受害者,並持續為種族間的和解與溝通努力。今年阿爾伯塔大學橘衣日的主辦者莎娜.迪翁(Shana Dion)本身深受原住民寄宿隔離政策影響。她的父親就是隔離政策的受害者之一,莎娜.迪翁想藉此活動提升校園內對於此歷史事件的關注。她更進一步指出,橘衣日是一個可以讓不同族群間溝通與相處的機會。阿爾伯塔大學學生坎迪斯.格拉度.德.哈恩(Candace Gladue de Haan )則表示,參加的師生還是以原住民族群居多,因此希望校方能對橘衣日有多一點宣導,提供正式管道讓族群間進行溝通。她也建議校方透過訪談各族群的學生,以更了解他們的想法,從他們的角度來宣揚理念及教育學生。坎迪斯期望能提升校內對於族群隔閡的理解以及關注,讓這個議題成為全校性的。 阿爾伯塔大學校內書店售有紀念橘衣,義賣所得將全部捐獻給校內文化研究計畫,以支持並鼓勵計畫的推行。圖/Alberta Bookstore提供不同於以往,今年主辦單位「第一民族之家(First Peoples’ House)」與駐校藝術家傑理.懷特黑德(Jerry Whitehead)共同創造一件橘色紀念衣,衣服上面特別印製「 為了紀念住宿學校的倖存者(In honour of residential school survivors)」的標語,並在校內書店販售,義賣所得將全部捐獻給校內文化研究計畫,希望能支持並鼓勵此計畫推行。對此,阿爾伯塔大學學生克里斯蒂.陳(Kristy Chan)說:「這個活動提醒了我們歷史上黑暗的那一面,並藉此教育我們從未瞭解過的事實。」她提到,橘衣日是開啟寄宿學校以及世代創傷溝通的第一步,而人們必須在日常付諸行動,才能恢復原住民的正義以及尊嚴。而在台灣,除了每年的8月1日爲原住民日,近幾年許多人也為原住民提倡轉型正義。在教育方面,不只將平埔族的歷史加入課本,也重新設計部落小學的課本。對此,平時就有在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學生王嘉琳說:「台灣若想對這類問題進行教育,必須正視迫害原民文化的錯誤。」她建議將民族歷史發生的過程,以原民自身觀點陳述,而非從第三者、加害者的角度。她認為倘若政府能做這樣的改革,比起光有紀念日更有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