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轉型之路新解「馬」 台灣馬戲耍出新花樣
專題
第1764期
轉型之路新解「馬」 台灣馬戲耍出新花樣
2022-04-07
【專題記者吳姿芳、黃弈軒、單師樵綜合報導】《FOCASA 馬戲藝術節》活動現場,小丑戴著面具、穿著鮮豔多彩的服裝,踩著高蹺四處遊行,向觀眾熱情打招呼,互相擊掌拍照。而在紅白相間的巨大馬戲棚旁,小丑MimoFatguy(化名)頂著艷陽站在舞台中央,臉上塗有白、紅色顏料妝容,身穿西裝皮鞋,他利用誇大的肢體、豐富的面部表情,對觀眾耍把戲,換來一片鼓掌與笑聲。 踩高蹺的小丑於《FOCASA 馬戲藝術節》,身穿顏色鮮明服裝、戴上花俏面具,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圖/黃弈軒攝表演結束後,MimoFatguy步下舞台、轉變為嚴肅神情,與友人表示演出不符自己期望,隨後再獨自檢討表演哪個環節沒有控制好節奏。馬戲工作者多給予人樂觀、娛樂的形象,但在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他們耗去光陰,暗自精煉技術與設計表演劇本,只為獲得觀眾的肯定和支持。台灣馬戲產業曾在民國60、70年代風靡一時,直到電影、電視等新興產業興起、奪去觀眾目光,馬戲產業逐漸沒落,現今專注於培育馬戲人才的機構只有復興劇藝實驗學校與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合併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近幾年台灣馬戲產業再度活絡,與過去不同的是,比起專注於雜耍、特技等吸睛技術,馬戲工作團體試圖轉型,著重於「表演內容創作」,期望透過馬戲表演向觀眾傳遞一篇篇精采故事。然而,台灣馬戲工作者在翻轉固有形式的過程中面臨多重阻礙,轉型道路崎嶇又顛簸。匯聚多元領域人才 馬戲藝文分類難斷定馬戲表演過去多以動物為表演主角,像是獅子跳火圈、棕熊騎腳踏車,但隨著動保意識興起,國內早已明文禁止馬戲團使用動物演出,因此「人」成為馬戲聚光燈下的焦點。台灣現今馬戲工作者具備多元技藝,如人們熟知的踩高蹺、雜耍和走鋼索,另外像是劍玉、魔術、武術也都屬馬戲範疇。福爾摩沙馬戲團於民國100年成立,旨在創造多樣化的台灣馬戲藝術。團長林智偉召集舞蹈、魔術、武術等領域人才加入馬戲團。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說明林智偉的創團理念,馬戲工作者過去多在戲劇、電影裡「跑龍套」,例如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畢業不是當替身,就是在表演裡「插花」,「他永遠不會是主角,故事的主題也不圍繞在他身上,所以智偉就覺得我們明明有一身技藝,也訓練很辛苦,為什麼不能被視為藝術家?」 馬戲工作者擅長高難度技術,過去常是戲劇、電影裡的配角,不被眾人關注。 圖/《FOCASA 馬戲藝術節》提供而李宗軒為前雲門舞集舞者,因緣際會下,他透過一次合作認識林智偉,發現馬戲包含多樣演出形式,符合他理想中的表演藝術,「我以前跳街舞、又對美術感興趣,我在想除了雲門之外的舞台,我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因此他選擇加入福爾摩沙馬戲團,成為藝術總監創作、指導團內表演作品。即使台灣馬戲逐漸蓬勃發展,人才專業多元,從事人數比起其他類別的表演藝術團體,卻寥寥無幾。李宗軒描述,目前立案於文化部的舞團約200多個,馬戲工作團體則不到20個。他進一步說明馬戲工作者申請文化部年度藝文補助時遇到的瓶頸,「你看得到音樂類,而且還分現代、古典;戲劇也有親子、偶戲等等,但你找不到馬戲或是雜技,我們也是藝文團隊啊,請問我們要申請哪一項?」最後李宗軒只好申請與福爾摩沙馬戲團表演形式較貼近的舞蹈類別,但有限的經費撥給舞蹈團體就已非常困難,更遑論再分給馬戲表演團體。福爾摩沙馬戲團於四年前開始申請補助,李宗軒說:「就算申請到了,但數目還是微乎其微。」即使他們目前能夠取得文化部經費,李宗軒仍期望未來藝文補助新增「馬戲」項目,讓馬戲工作者更容易取得資源。國內教學異於創作方向 「馬戲棚計畫」解構舊思維台灣馬戲表演類型豐富,馬戲工作者需具有獨特的創作思維,才能在海量作品中脫穎而出。「我們觀察到大家比較著重在技藝上面,把某個項目練得非常好,但是對於馬戲『創作』,大家比較不知道該怎麼做。」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馬戲棚計畫承辦人黃琳惠道出台灣馬戲現階段面臨的難題,他舉例,台灣馬戲工作者大多出自戲曲學院,然而學校教授的課程偏重於技藝,缺乏有關作品創作思考的訓練。馬戲工作者林乘寬擅長雜耍,將塑膠環與霹靂舞融合地天衣無縫,他從國小五年級開始進入戲曲學院就讀,他認為台灣的馬戲教學方式過於僵化,「比如一個動作只能一直重複練,完全不用思考哪個動作會用到哪個細節的肌肉。」相較於國外教學模式強調個人優勢,台灣教學著重於技術,「在歐洲他們是挖掘每個馬戲演員的特色,但台灣像是在訓練一模一樣的特技機器人。」在台灣,除了學院體制,坊間也有許多馬戲相關課程,然而小丑MimoFatguy說:「我認為這樣的課程會製造出很多同樣的小丑,他們的妝、服裝、呈現的方式,基本上辨識度很低。」 小丑MimoFatguy(化名)認為,若自己與大多小丑一樣戴爆炸頭、穿上繽紛色彩服裝,娛樂小孩,將很快被表演圈淘汰。 圖/黃弈軒攝有鑑於此,「馬戲棚計畫」於民國109年啟動,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團隊期望改善馬戲創作領域,打造專屬於台灣的馬戲產業鏈。黃琳惠解釋,他期望學員在工作坊能靈活運用各領域的專業知識,突破原有的創作思維,例如學員楊世豪原為大環藝術家,透過馬戲棚計畫,他將卡夫卡的《變形記》融入作品中,拆解巨大鐵環後與身體結合,賦予表演新內涵。台灣觀眾求刺激 馬戲工作者陷技藝、創作兩難馬戲工作者嘗試跳脫創作框架之餘,國內外觀眾對於馬戲表演的偏好不一,導致表演者碰上另一層關卡。李宗軒認為,歐洲觀眾從小習於接觸各種藝術形式的馬戲表演,相較之下,台灣觀眾喜好高難度且刺激的技術演出。二十顆紅球垂直吊於木杯下,經過陽光的照射顯得更為耀眼,如同劍玉師小螺絲(化名)在IG自創的主題標籤(Hashtag)-「#每天都要熱血一點點」。他精湛的表演讓觀眾無法轉移視線,心甘情願將時間留給這位劍玉使者。與地心引力對抗,小螺絲深吸一口氣,將紅球同時往上拋,這二十抹紅與白以藍天為背景劃出一道道完美弧線,穩定地落於杯洞上。這時觀眾的歡呼聲環繞舞台,為小螺絲獻上支持與敬佩。 劍玉師小螺絲(化名)從高中開始學習劍玉,目前已累積至世界各地表演的經驗。 圖/黃弈軒攝現今小螺絲的表演總能獲得如雷掌聲,背後卻隱藏一段辛酸過去。「在國外他們已經很習慣看表演了,你在做很多不一樣招式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我已經知道你劍玉很厲害了,然後咧?」小螺絲於民國106年至法國亞維儂藝術節表演,當時他的表演以火影忍者為主題,在台灣總讓人熱血沸騰,到了法國卻沒有觀眾願意駐足觀賞,因此他選擇放棄過往表演模式,將所有道具收回箱子,隨機抽取道具在街頭即興演出,而創造出現今表演的雛型。福爾摩沙馬戲團也觀察到國內外觀眾對於相同作品,抱有相異看法。團隊作品「一瞬之光」曾於法國及台灣演出,講述生活中充滿馬戲精神,舉凡轉筆與轉書皆能成為馬戲的技藝。其中有個畫面為演員按摩一塊肉,並用熨斗將它燙平,李宗軒發現兩國觀眾對相同表現手法的回饋十分兩極,他說:「(台灣)很多人在看他想要看的東西,他已經就是有一種,你不是就應該把熨斗丟起來360度轉三圈嗎?」相反地,法國人更習於從表演者的動作思考更多意義。形式單一限縮觀眾想像 表演者盼台灣馬戲多元推廣國內馬戲表演者為了迎合觀眾,往往在演出中營造歡樂氛圍,但李宗軒說:「福爾摩沙馬戲團的作品裡面也包含比較藝術性的,我們希望回歸初衷,讓大家把馬戲工作者當成藝術家在看待。」以其中一部作品《土地的歌》為例,他們使用許多客家、閩南民謠創作,探討台灣光復至今的重大歷史事件,並結合歌曲呈現。在其中一個橋段演員扮成「紅葉棒球隊」隊員表演馬戲項目,觀眾能在演出中聽到名曲〈我的未來不是夢〉。李宗軒表示,福爾摩沙馬戲團期望觀眾體會到馬戲不只是娛樂演出,還能融入在地文化元素。台灣馬戲表演者、活動策劃人陳星合認為,國內的馬戲演出形式因發展時間不長,而少有變化,「眼前的榜樣還沒有很多,所以後面的人不太能想像,他們想參加的時候,還是只能看到商業演出、街頭表演,或是像FOCA這樣的大團。」他提到,新一代馬戲工作者往往因先前沒有見識過多元表演形式而害怕嘗試,國內馬戲藝術趨向單一。因此,他透過策劃活動或是進修工作坊,讓大家看見馬戲的多元性。此外,福爾摩沙馬戲團也努力參與藝術節,李宗軒說:「我們與臺北藝術節合作,那時候我們製作了三部曲的跨界作品,跟戲劇導演、菲律賓的視覺藝術家,再邀請德國的表演舞者,這些作品都跟大家對於馬戲既有的印象不一樣。」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系主任張京嵐提議台灣可借鏡歐洲,「當地的馬戲藝術中心,跟高中、劇院做連結,他會派老師到高中教學,讓學生有興趣考進學校。」他認為這是整個國家文化教育體制發展的不同。而張京嵐也期望國內未來能成立馬戲藝術中心,除了是一間學校,也是一個馬戲推廣基地,「然後未來從基礎的深根教育、演員的發展,到場館演出的使用都能多給關注。」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的入學年齡最小為國小五年級,給予學生身體柔軟度與力量訓練。 圖/吳姿芳攝另外,台灣因較少推廣藝術欣賞教育,而衍生馬戲觀眾人數不足的問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張芳睿認為,其實在各種藝術層面,國內缺乏的不是師資、場地,而是缺少觀眾。「當觀眾不夠的時候,表演者與場次再多、再豐富,沒有人來看也沒辦法。」因此,即便戲曲學院學生未來大多想成為藝術表演者,張芳睿反而想往馬戲藝術推廣的行政工作發展。他說:「很多藝術家的藝術構想、計畫或是身體都非常的優秀,但是他們在統籌或是推廣上面不足,沒有辦法把他們自己的東西行銷出去,讓人家看到。」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於排練場努力練習,辛勤的過程體現馬戲精神。 圖/吳姿芳攝「我覺得我在馬戲、特技上有一定的天賦,也滿努力,有慢慢被看見,所以我當然希望繼續表演!」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廖恩沛說道。國內馬戲表演者與推廣者正努力推進台灣馬戲藝術產業,希望將出色的作品呈現給觀眾。雖然現今國內觀眾對馬戲的認識尚有不足,表演者置身文化部歸類的藝文類型外,所幸許多馬戲工作者藉由舉辦工作坊以及參與藝術節,強力推廣馬戲的多元形式,除了讓馬戲人才與日俱增,也期望帶領台灣馬戲藝術蒸蒸日上。
褪下外衣 女子馬戲抗議女性社會標籤
藝文
第1732期
褪下外衣 女子馬戲抗議女性社會標籤
焦點
2020-10-15
【記者陳卓希台北報導】表演者在舞台褪去洋裝,身上僅剩裸色內衣褲。由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組成的「創造焦點」,於8至11日在華山烏梅劇場舉辦女子馬戲表演《# Since1994》,透過將特技融於戲劇,呈現女性在社會受到的限制。 特技中的人體堆疊,展現出女性的力與美,少了外衣的束縛,觀眾能看見最真實的女性身體輪廓。 圖/創造焦點提供「妳喜歡妳自己嗎?」導演身兼表演者的梅芷菱提到她經常這樣問自己,但因外在總達不到外界的理想模樣,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她形容,她不斷接收外界對於「美」的標準,把自己塞入框架,即便心裡不舒服,仍要順應著社會的價值觀。因此,她欲抗議社會對女性貼上的標籤,透過此次演出,她設計表演者勇敢地脫去外衣,赤裸解放身軀,將私密的人體帶上舞台。為了剖析女性步入每個階段的真實模樣,梅芷菱安排劇情從女性的子宮展開,利用表演者的肢體在紅光下的交疊、翻滾,呈現胎兒在子宮裡逐漸發展為人形的狀態,「觀眾就像窺視者。」她希望讓觀眾見證「女孩」長大成「女人」的過程。而表演者在舞台中央的鐵框來回穿梭、相互對立,創造焦點團長李仕洋解釋,這段表演在詮釋女孩成為女人後,因受到外在標準規範而彼此爭豔的現象。 紅色是導演對身體內部的想像,表演者將肢體交疊,呈現子宮孕育胎兒的意象。 圖/創造焦點提供表演者、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廖思諄剛出場時,像小女孩般無憂無慮地拋接、玩著手中的紅色彈球。之後彈球掉落,她痛苦地摀著肚子,表演者走近並圍繞著她,廖思諄與身旁表演者的肢體開始交纏且不斷掙扎,呈現女孩面臨生理期,痛苦承受經痛,也因為成長,心態上開始出現轉變。廖思諄分享,飾演角色前會回想成長階段,像初次化妝、偷穿媽媽的高跟鞋等,「女孩總以為做了一個行為就會變成女人。」她笑著提到,並認為回憶有助角色的呈現。一群女人在舞台上大聲聊天,「馬戲最難的在於,不讓觀眾發覺舞台上的我們在準備。」梅芷菱說明,特技大多有預備姿勢,而演出中的準備動作會中斷觀眾情緒。她們嘗試諸多手法以轉移觀眾注意力,像做高難度的人體堆疊技巧前,表演者順應劇情大聲說話,讓觀眾專注於話語的內容,但其實她們是藉吐納氣息,調節身體的平衡。「觀眾只會看到一群三姑六婆在聊天,而忽略我們身體的不自然。」梅芷菱笑說。 馬戲中的高難度堆疊技巧,需要屏氣讓身體僵硬,而創造焦點打破傳統形式,利用說話的吸吐控制平衡。 圖/創造焦點提供演出的末段,表演者面無表情地走下舞台,讓觀眾用口紅塗抹她們的身體,回到舞台後,她們眼眶泛淚卻放聲大笑。梅芷菱解釋,觀眾在她們身體留下的印記,表示女性依他人標準生存的現象,代表框架與傷害。觀眾呂雅婷說:「這場演出使我回過頭問自己:『妳,喜歡妳自己嗎?』」 「框」藏著女性最真實的樣貌,而表演者身上的線條,是外界對女性貼上的標籤,表演者在框中演繹女性的迷失。 圖/創造焦點提供
衛武營馬戲平台落幕 邀民體驗雜耍技藝樂趣
生活
第1715期
衛武營馬戲平台落幕 邀民體驗雜耍技藝樂趣
2019-11-27
【記者何昀儒高雄報導】參與民眾一起向上拋球,上百顆雜耍球同時躍上天際,場面無比壯觀。「2019衛武營馬戲平台」系列活動閉幕式於24日在高雄市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舉行。主辦單位邀請馬戲好手擔任授課老師,帶領大眾挑戰各項特技,參與民眾紛紛沈浸於拋接雜耍球與把玩溜溜球的新奇體驗中,享受馬戲帶來的樂趣。 練習時間中,小朋友開心地練習拋接沙包球,享受馬戲帶來的歡笑與樂趣。 圖/何昀儒攝由溜溜球達人楊元慶負責的花式溜溜球體驗,吸引各年齡層民眾前往參加。學員仔細聆聽指示,全神灌注地緊盯楊元慶手部動作,學習如何控制溜溜球。表演與教學穿插的安排,讓氣氛輕鬆不少,即使是首次接觸溜溜球的民眾,也能玩得十分盡興。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譚翠兒說:「平常只看表演,會以為一些基本招式很簡單,體驗後才發現其實很難。」「其實小孩的領悟力很好,不太需要童言童語。」楊元慶說。為了讓初學者也能跟上體驗活動,他還特別設計不需球體空轉就能完成的招式,如「Banana」:將溜溜球的細線一圈圈向上捏,繞出香蕉的形狀。他解釋說:「主要想讓來玩的小朋友,回家就能馬上表演,空轉可以之後再練習。」 溜溜球體驗課程到尾聲,楊元慶興奮地拿出自拍棒,要和現場民眾一起大合照。 圖/何昀儒攝福爾摩沙馬戲團則帶領民眾體驗雜耍球技藝,團隊表示,他們因安全考量選擇柔軟無尖角的「沙包球」,作為初學者的入門體驗。馬戲團團員以團康遊戲方式,教導民眾學習雜耍球的基本拋接。參與小朋友陳孝紘開心地說:「學會了雙手一起丟球,覺得很好玩。」也有小孩有備而來,流暢地拋接沙包球,展露一身絕活。 為使課程生動有趣,福爾摩沙馬戲團以團康遊戲的方式,教導民眾學習雜耍球的基本拋接,圖為團員正開心地與小朋友互動。 圖/何昀儒攝傍晚閉幕表演《日落之夜》,由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團隊、楊元慶與福爾摩沙馬戲團輪番上陣演出。表演者彷彿與物件融為一體,行雲流水地把玩水晶球與呼拉圈;特技翻滾與人體積木等橋段,也令全場觀眾屏氣凝神、驚叫連連。觀眾王如媚讚嘆表演緊湊、目不暇給,「每個踩點都精準完美,讓人完全無法移開視線。」 楊元慶除溜溜球外,也十分擅長花式扯鈴,他將扯鈴拋上高空後順利接住,引起現場觀眾驚叫連連。 圖/何昀儒攝
未來馬戲競演 擴展藝術視野
生活
第1669期
未來馬戲競演 擴展藝術視野
2017-12-11
【記者謝佩旻高雄報導】懸吊在兩米高的空中,表演者在絲綢上展現柔軟度與精湛舞技;小丑將七彩帽子假裝成鏡子、方向盤等日常物品,搭配維妙維肖的口技,引起全場哄堂大笑。「台電2017高雄公共藝術節——未來馬戲實驗場」於8至10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舉行,邀集國內外好手同台競演,透過雜耍、大鐵環、扯鈴等技藝,讓民眾認識當代馬戲藝術。 來自西班牙的久安.加泰蘭( Joan Català)以挑夫的形象與觀眾互動,逗趣演出令全場哄堂大笑。圖/謝佩旻攝「去吧,神奇寶貝!」台灣最年輕的六段劍玉師陳益銓打扮成卡通《神奇寶貝》主人翁小智,將劍玉化身寶貝球,結合街舞元素,展現特有的舞台魅力。劍玉由一根十字型的木頭及一顆球組成,把玩時需精準的用劍尖叉住球。就讀崑山科技大學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的陳益銓,高中時便立志成為劍玉選手,大學時創立劍玉社團,還曾擔任歐洲雜耍大會的演出嘉賓。他說:「劍玉隨時隨地皆可表演,又方便攜帶,如果走在街頭就能看到表演,容易讓更多人認識。」 因此,他致力於舉辦校園講座,期望藉由融入雜耍元素的表演推廣劍玉文化。跨界創作者表演形式十分豐富,如舞蹈搭配大鐵環、口技大戰帽子戲法、手影融合戲劇等。其中,默劇《唉,暫停!》結合帽子雜耍、方形鐵架「日」字等道具,讓不同技藝擦出火花。導演譚天對此表示,「想要呈現出人類在不滿時,腦中思緒混亂,想要大喊暫停的狀態。」三位表演者皆來自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經過近20次的彩排,終能完美詮釋角色。學生鄭奇宇提到,轉動日字須倚靠離心力,為配合戲劇氛圍而放慢節奏,是最困難的部分。 由台戲民俗技藝學系演出的《唉,暫停!》,結合晃管、雜耍帽子、日字等三種元素,呈現獨特的戲劇風格。圖/謝佩旻攝除了有機會欣賞世界知名演出外,民眾也能在工作坊中體驗跑酷、走繩、流星球等活動。崑山科大視訊傳播設計系學生陳郁暄說:「看小丑表演好像很容易,嘗試過才知道非常困難。」而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朱芳繼認為,多舉辦類似活動,能讓人願意理解馬戲這個較小眾的藝術。馬戲表演具備高難度、高風險、超現實等特色,以特技將觀賞者帶入奇幻世界。策展人江侑倫表示,馬戲是最親民的藝術,希望向觀眾分享未來馬戲的多元風貌。然而,目前台灣相關的專業進修管道相較國外仍顯不足,為促進國際間的馬戲交流,主辦單位邀請的國外嘉賓不僅是各領域的佼佼者,也都擁有教學經驗,期待藉由表演者間的互動,使台灣馬戲的訓練系統更加完善。 表演嘉賓皆為世界知名的佼佼者。柬埔寨的表演者呈現高難度的雙人倒立,令人嘖嘖稱奇。圖/謝佩旻攝
竹藝演繹噶哈巫文化 喚原民記憶促傳承
藝文
第1668期
竹藝演繹噶哈巫文化 喚原民記憶促傳承
2017-12-06
住在都市的噶哈巫後族頂著竹藤片,朝遠方山林緩緩走進,試圖找回部落的兒時記憶。 圖/彭婷羚提供【記者王若穎台北報導】竹葉清香瀰漫劇場,頂著竹藤片的都市人將眼前的山林撥開,緩緩走入部落,尋找丟失的記憶。《噶哈巫!斷語?》由「圓劇團」創作,從平埔原住民語言的消逝,探討母語的斷層與文化認同,2至3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展演。舞者折彎軟竹成圓弧形,將藤片的兩端串連起來,試圖找回噶哈巫族母語及兒時記憶。然而竹藤不斷地彈開、崩解,象徵部落語言逐漸流失,後代也遺忘了族語。導演林正宗運用竹藝,結合軟骨功、當代馬戲,牽引出語言與文化的關係。他說:「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它承載了文化內涵跟思想。」為了增加表演完整度,林正宗實地到南投埔里的噶哈巫族做田野調查,並蒐集族語對話的聲音素材。他在劇場內設置竹子機械裝置,融合耆老的喃喃自語及竹林的沙沙聲,引領觀眾進入噶哈巫族的文化世界。 《噶哈巫!斷語?》從詩意的當代馬戲中,以竹子畫出一條存在的痕跡與聲音。 圖/彭婷羚提供族人日常生活中會使用竹編器具捕魚、打獵,而劇中舞者衣服的顏色——紅、白、黑是噶哈巫族的代表色,傳統上多用此三種顏色來染布。噶哈巫族是極少數族語及文化仍完整保留的原住民族,卻被認為是巴宰的支族,至今尙未復名。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潘正浩說:「過去平埔族不了解復名的意義,沒有去登記正名,導致後來不具有原住民族的身份。」至今噶哈巫族仍有12人會講族語,因此他們正積極地爭取資源,設法將其語言保留下來。「忘記自己的語言,也就沒有自己的文化了。」飾演住在都市的噶哈巫族人、舞者崔哲仁表示,劇中出現音訊嘈雜聲,他模仿著其他舞者的動作、匆忙地想趕上的身旁都市人的步調,意謂著原住民受到媒體及社會的框架。崔哲仁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語和生長的地方,卻被迫社會化、大眾化,漸漸地丟掉傳統,甚至批判自己的文化。身為噶哈巫族的後代、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潘立誠表示,他覺得自己很像劇中的都市人,對族內的文化認知上有相當大的斷層。潘立誠提到,希望多回去參與族人的慶典、跟同輩的堂兄弟們學習慶典的知識,「畢竟這一代若沒人傳承的話,我們族的文化仍舊會消失」。 崔哲仁認為,被迫社會化、大眾化的人們,漸漸地丟掉傳統,甚至批判自己的文化。 圖/彭婷羚提供舞者、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李苡槿表示,演出的危險性高,頂竹藤的時候會一直磨擦頭皮,而且竹子重量不輕,容易造成身體痠痛。在劇中奔跑時,常常被地板上的葉子跟藤片刮傷,腳上也多了許多瘀青。李苡槿說過去沒有接觸過竹藝結合雜技的表演形式,對他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需要不斷地摸索與嘗試。他表示,大家最終呈現的感覺都不太一樣,「每個人都會找到與竹子共舞的方式」。觀眾、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吳宗翰認為,表演圍繞整個場域,讓特技演員跟道具能充分互動,他覺得導演把竹子發展成多種圖像跟隱喻的手法很有趣。排灣族人、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盧慶晟表示,聽到噶哈巫族語時很有感觸,他提到,原住民每一族都面臨語言凋零的問題,「很多人都不會講母語,連我自己也是,這讓我覺得很悲哀。」他表示希望考試或求職上增設族語認證制度,也許能幫助原住民的語言傳承。 李苡槿過去沒有接觸過竹藝結合雜技的表演形式,在練習過程中,常常被地板上的葉子跟藤片刮傷,腳上也多了許多瘀青。 圖/彭婷羚提供
【專欄】溫其偉活用舞蹈 情感詮釋新馬戲
藝文
第1641期
【專欄】溫其偉活用舞蹈 情感詮釋新馬戲
2016-12-14
【記者陳亭蓉新北報導】「如果你放過自己,就什麼都沒有了。」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學生溫其偉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中年紀最輕的成員,從國小五年級到高中學習民俗技藝,高三畢業便進到馬戲團中一展特技長才。為讓特技擁有情感,他另闢新路,擔綱獨立製作表演的召集人,將馬戲融合舞蹈,希望讓馬戲更為平易近人。溫其偉回憶起國中時,在民俗技藝中學習丟圈技巧遇到挫折,因無法突破自己而毅然決定放棄。但他事後回想,若當時能繼續精進,現在也許會有更好的基底。溫其偉表示,民俗技藝是一門需要相當耐心的術科,總是要不斷跟自己對話。「幾乎每天都有挫折,要好好感受自己內心的聲音與身體的狀態。」學習了八年的民俗技藝,對精進技巧漸漸麻痺的溫其偉,直到進入馬戲團後,遇到來自各個領域的團員,包括街舞、戲劇、舞蹈等,讓他看見馬戲不同以往的可能。他更為觀摩各國馬戲表演,至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取經。「那時候我就在思考,台灣馬戲的樣貌到底應該是如何?」他認為,台灣的馬戲很欠缺「情感」,尤其馬戲中的高難度動作,讓表演者很難明顯流露情緒。有感於此,溫其偉決定大學考取舞蹈系,「我覺得舞蹈是很有感情的,而且跟馬戲一樣都會運用到很多肢體。」且因馬戲技巧難度高,時常逼近身體極限,渴望能更長久待在舞台上的溫其偉,選擇降低技巧難度並搭配舞蹈,使身體更柔軟、更不易受傷。「我習慣一個人,沒有抒發的對象,我覺得創作是一種講話、發洩的方式。」溫其偉過去有一些微型創作,但都僅在校園中發表。而在今年六月底,他受到文化部補助,即將公開發表的第一部獨立製作作品《One More Chance》便融合「馬戲」與「舞蹈」,呈現劇本的內容轉折,賦予表演意義。溫其偉表示,他希望找尋另外一種身體上的能力,對於身體有新的體悟之後,找出馬戲的另一種詮釋方式。溫其偉未來也希望持續創作,以結合馬戲與各式不同的元素。 溫其偉擔綱獨立製作表演的召集人,將馬戲融合舞蹈,賦予表演情感意義。圖/陳亭蓉攝 
竹藝融當代馬戲 劇團訴社會議題
藝文
第1641期
竹藝融當代馬戲 劇團訴社會議題
2016-12-14
舞者奮力攀爬而出,背景投影「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其上的布條寫「正視歷史,還我正義」。圖/圓劇團提供【記者李奇芸台北報導】低鳴的男聲迴盪在劇場,書生翻開歷史的扉頁,如同穿越時光般,日治時期社運、人文的黑白照片映入眼簾。《如果你還在》由「圓劇團」創作,10日在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中正堂上演。連結歷史脈絡,以當代馬戲結合竹子工藝,闡述人民面對社會的態度,道出對世界的深沉吶喊。表演者挑起竹竿後,分別穿上白色馬褂與西裝,開啟兩個時代的對話。白球在扁擔上來回滾動,或被拋出、跳躍於兩位舞者的雙手、肩膀,透過舞者間默契的傳遞,保持扁擔平衡,表達社運中眾人「團結」的意象。民國77年,原住民為爭取土地權走上街頭,是第一次的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為表達原住民遭文化摧殘的痛苦,舞台上的竹簾投影出當時其從南部徒步到台北抗議的過程。舞者從一旁緩慢地爬出,神情凝重地表達當時抗議者心中的痛苦、辛酸。「現在原住民的自覺類似日治時代蔣渭水領導的民族文化啟蒙、議會請願運動所激發的台彎民族意識。」導演、舞者林正宗認為,這正是作品連結兩個不同時代的關聯,透過歷史讓人們更能看清當下。 「還我土地運動」投影結束後,表演者將竹簾放倒,舞者痛苦在地上掙扎。圖/圓劇團提供劇中一幕舞者隱匿於竹簾後,展現空中皮條特技,透過穿過簾幕的微光,能夠看見舞者的肢體及影子的光影流動。竹簾前投影的則是華光社區土地拆遷的影像,一台台怪手剷平百姓的家園,一切瞬間化為烏有,「那是種很痛苦的情緒表現,十幾年的家園刹那就不見了,抗議也徒勞無功。」舞者、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盧慶晟說道。華光社區位於國立中正紀念堂東側,89年時即被政府劃定為都市更新地區,歷經居民多年抗議,仍舊在102年被強制拆除。當時參與聲援抗議的五位學生、居民也被以妨害公務的罪名被起訴判刑,引申為後來的「華光五人案」。 舞者在竹簾後展示皮條特技,透過竹簾透出的光影能看見舞者的肢體動作。圖/圓劇團提供劇末,多顆橙黃的發光球體在黑幕中左右擺動,象徵時光不斷流轉,也如同人民勇於發聲的精神化作盞盞明燈,喚醒所有生存在社會下的大眾。「社會運動有不同的發聲方式,不一定要上街頭抗議。」舞者、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葉時廷認為,以當代馬戲的特技表演加入原創性的元素去敘事,也是另一種關注社會的方式。日治時期是社會運動的開始,受到文化啟蒙的台灣人開始爭取權利。儘管時空不同,到了現代,人民對社會的展望卻有類似的方向。觀眾許洳翡表示,舞者利用白繩綑綁自我、吊掛,搭配竹簾投影摧殘家園的畫面,以馬戲方式帶出沉重議題的省思。觀眾黃鈺婷則表示,以竹子、馬戲手法呈現表演讓人耳目一新,劇中許多符號也需要觀眾用心思考才能了解。
「扯」上戲劇舞蹈 北市大亞洲盃創意摘金
體育
第1599期
「扯」上戲劇舞蹈 北市大亞洲盃創意摘金
2015-05-28
北市大以街友為主題融合戲劇與舞蹈奪下國際公開團體組冠軍。圖/董容慈攝【記者董容慈台北報導】「2015年第十屆體健盃國際嘉年華暨第二屆亞洲盃扯鈴錦標賽」23、24日於大直國小盛大展開,吸引台灣、日本、馬來西亞三國共約200名選手前來參賽。由台北市立大學搶下24日的國際公開團體組、雙人組、男子組冠軍,順利將金牌留在台灣。一襲破衣破褲,北市大隊員開賽後灰頭土臉蹣跚走上台,從道具垃圾桶中取出扯鈴開始大動作舞弄。除了結合旋轉與簡單的拋接,北市大在比賽中更將扯鈴繩交錯成網,並將鈴輕放在網上滑動,令全場拍手叫好。表演尾聲,每位隊員同時舞動三鈴,並逐一將鈴拋回垃圾桶內,為表演完美作結。北市大本次打破以往扯鈴給人的傳統印象,融入戲劇、舞蹈元素,在台上展現扯鈴技藝不同的一面。成員之一的宋佳政表示,往年比賽都給人較正式、嚴肅的形象,而這次希望透過不同裝扮,將歡樂散播給台下觀眾。而北市大的創意演出最後也受評審肯定,順利獲得國際公開團體組冠軍。在國際公開雙人組比賽中,來自北市大的盧昱成、楊沁堯合力展現幽默詼諧形象,不時以生動表情與台下觀眾互動。其中,盧昱成更是一度將楊沁堯高舉在肩上,同時將鈴高拋給楊沁堯持續運鈴。而隨後楊沁堯更以前滾翻越過盧昱成正在操弄的扯鈴,展現高超技巧。最終兩人靠著他們的精湛演出奪得雙人組冠軍。盧昱成與楊沁堯在此次比賽中結合特技所學,不時加入前滾翻、疊羅漢等招式。楊沁堯表示,兩人自幼就練扯鈴,並且從幼稚園就是同班同學,因此默契極佳。而談到未來目標,兩人異口同聲表示希望能與國外馬戲團簽約,往外國發展。在另一項國際公開男子組中,近半數為日本來的參賽選手,而宋佳政最後仍以富戲劇張力的演出博得滿堂彩,順利從強敵環伺的賽場中脫穎而出奪冠。主辦人黃景達表示,近年扯鈴比賽風格跳脫傳統框架,轉而著重選手整體氛圍營造與藝術性,因此表演的創意展現逐漸成為評分重點。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