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加祈綜合報導】日前,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社團搭蘆灣社Talu’an(以下簡稱搭蘆灣社),遭政大學生以不當言詞開原住民族玩笑,掀起師生討論。政大秘書處於民國109年12月21日發表聲明,承諾校方將加開族群多元文化相關通識課程,以期加強政大師生對族群議題的敏感度。然而通識課程能否有效提升學生對多元族群的認同,仍有待商榷。
搭蘆灣社成員於12月17日發文提到,前一晚社員們聽見政大學生開玩笑:「原住民穿露背裝叫什麼?後空翻(番)。」搭蘆灣社成員、政大廣告學系學生許昱博表示,聽到當下很憤怒,「『番』這個字對我們族群來說是一種傷害。」該聲明引起近600則留言迴響,部分學生認為這是「微歧視(Microaggression)」(註1),也有學生認為這只是玩笑。
註1:日常生活中,有意或無意地在言語、行為和環境上對特定人士或團體發出敵對、貶抑、種族輕視或侮辱的訊息。通常發生在當事者可意識的範圍以外,是無形、隱晦的歧視性態度。
政大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學生黃昱提到, 原住民族透過多年正名運動表達反對「番」字的歧視稱呼,且83年《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已改用「原住民族」為正式稱呼,但經過20多年仍聽見這樣的言論,「真的令人非常憤怒和悲傷。」而政大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的原住民族學生高仲凱則認為,當事人可能因生活中沒有接觸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以忽略歧視性字詞恐造成傷害。為建立多元族群友善校園,政大秘書處於12月21日聲明,校方將結合多元文化、民族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領域,開設相關通識課程。
目前政大族群課程多由民族學系開設,政大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以下簡稱通識中心)主任古孟玄提到,政大歷年曾開設台灣原住民語言與文化簡介等相關通識課程,雖109學年度上學期並未開課,但古孟玄強調,學生在學期間至少四年,「其實(學生)都有機會修到這些課。」
曾修習民族學系「民族學田野調查:泰雅族文化與地理研究」課程、政大社會學系的學生周亭錡即認同道,「若能透過學校資源,親自認識不同背景的同學,這種無聊玩笑就不太會發生。」周亭錡認為,閱讀文獻外,親身接觸原住民族能更深切了解他們面臨的困境。而若學校未來開設多族群通識課程,他也有興趣修習。
政大民族學系系主任王雅萍說明,立法院已於108年通過《原住民族教育法》修正草案,將原住民族教育實施對象自原住民族學生擴大至全體師生及國民,因此他預測,開設多族群通識課程將成為大學開課趨勢。 民族學系在微歧視事件後,將更積極爭取設立核心通識課程。古孟玄則回應,通識中心亦歡迎教師踴躍申請開設通識課程。
而針對族群課程設計,王雅萍建議可從民族法規與文化內涵下手,由軟、硬兩層面設計課程。首先可讓學生認識民族政策法規,如:透過介紹《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UNDRIP)》(註2),讓同學了解國際民族法規的發展趨勢。另外,王雅萍也認為,透過音樂舞蹈等文化資產,能讓學生認識並欣賞原住民文化,進而尊重包容。
註2:宣言中申明原住民族與所有其他民族平等,並認為原住民族在行使其權利時,不應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視。
然而,學校欲開設族群通識課以打造友善校園,部分學生仍對其成效存疑。許昱博質疑,學生投入通識課程的心力有限,且修課者可能侷限於對族群議題感興趣的學生。高仲凱也指出,微歧視是長期累積的觀念,「我們很難單靠課程改善這種(微歧視)情況。」政大搭蘆灣社社長、廣告學系學生謝維元更擔心,若透過課程強制學生了解原住民族文化,恐會引起反彈。
除建立多元族群友善校園外,黃昱更指出,周末前學校並無任何單位公開回應事件,他認為,學校處理速度過慢,「好像(學校)就是把我們放在那邊。」黃昱也提到,校方應更及時關注原住民族學生身心狀況。對於事件後續處理,政大學務處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以下簡稱原資中心)行政專員田菀菲表示,原資中心於搭蘆灣社社員發文當日即關心事件發展,目前也已和校內身心健康中心商討,將以搭蘆灣社學生為主要對象開設團體工作坊。
王雅萍表示,微歧視事件能讓全校師生發現政大在友善族群議題上仍有改善空間。謝維元說:「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文化的載體。」事件後,他更認同自己的原住民族身分,期盼能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平等對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