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台南一位女童從自家公寓三樓墜樓。一旁的水電工提前發現雙腳懸空坐在窗台的女童,並出手接住了他,女童免於一死。倘若是你,你能發現身旁的人正處在墜落的邊緣嗎?知道如何伸手接住他嗎?
此處「墜落邊緣」指的不僅是物理上的女兒牆邊,更是自殺意圖者內心的崩壞、失序。
根據研究,自殺從決定到真正作出行動,只要十分鐘的時間。上週的國立臺灣大學校園內,短短五天中,就有三位學生面臨這痛苦與解脫交雜的六百秒,在對旁人而言再尋常不過的午後,試圖結束年輕的生命(後來其中一人生還)。
對於臺大學子身上的發生的憾事,各界人士,評論者、教授爭相提出看法及解方。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以「我們的大學,需要改變」為題,從課務改革、選才機制等面向,嘗試為事件歸因,提出因應之道,其中包含將導生費用挪做改善心輔資源之用(想法源自臺大工商管理學系主任郭佳瑋)。臺大校長管中閔在給師生的公開信中,承諾改善硬體的自殺預防措施及軟體的心輔資源,此外也要求導師立即聯絡導生,關心近況。
接連三起學生自殺案,使臺大校園彌漫低迷的氛圍,心輔中心也曾藉公開信安慰處於低落情緒中的臺大師生。 圖/林琮恩攝
兩位臺大教授不約而同提到大學的「導生制度」,惟看法有所不同。然而,導師與學生的距離還是不比休戚與共的同儕。改善導生制度,不如讓同儕伸出手接住這些受苦者來得及時。把導生經費轉作心輔資源的做法固然好,但是未必每位潛在自殺者都有意願走進諮商室。事實上,根據研究,自殺者中患有精神疾患的人僅佔少數。另外,單就臺大來看,目前設有近50位心輔老師,比例遠高過教育部規定的每1200位學生一人。儘管如此,學生苦苦排隊等候諮商的情況仍然時有所聞。導生經費投入,多聘用幾位心輔老師,恐怕仍難以解決等候時間長的問題。
簡而言之,不論改善導生關係,抑或導生經費的挪用,雖然立意良善,卻是緩不濟急的做法,無法成為受苦的學子的及時雨。或許,在改善導師制度、彌補心輔資源缺漏的同時,對於大學校園自殺意圖者的關懷也應該回歸日常, 在最貼地的同儕關係中尋求改變。
《報導者》記者張子午所撰,書寫精神疾病的專書《成為一個新人》中,受訪者台灣自殺學會常務理事廖士程提到,自殺者從意念生成到意圖嘗試行動期間,每一階段都會釋出求救訊息。這樣的前提下,周遭的同儕若能察覺求救訊息,適時、適當的伸手相救,會不會許多生命就能免於殞落呢?可惜的是,不是每個人對於憂鬱、心理或精神衛生議題都有興趣,遑論深入探究其中複雜的成因與現象。同儕間的同理之心並非不存在,只是不知如何行使。不但沒有辦法察覺求救訊號,也不知道怎麼伸出助人的雙手。
國內現行的大學教育中,心理、精神衛生相關的基礎課程確實相對匱乏。與英、美許多大專院校相同,部分國內大學會在新生訓練中,加入心理健康工作坊或講座。然而單次、政令宣導的形式,無論深度、成效都十分有限。不分科系皆可選修的通識及整開課程中,雖有心理主題的課程,例如政大的通識課程「心理與生活」即是一例,但授課內容多是心理學相關、較為生硬的學術討論,對於精神疾病和自殺防治的現況及實務、案例著墨較少。
國內大學之精神衛生教育多為講座形式,臺大雖設有「心理健康促進與自殺防治」通識課程,然而修課名額僧多粥少,無法全面普及。 圖/林琮恩攝
若是「精神/心理衛生教育」普及化,不只停留於巡迴講座等形式,而是設立課程,甚至納入必修,讓每個學生了解精神衛生、助人者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及概念,雖然不可能使人人都變得如同執業的心理諮商師一般專業,能夠協助精神疾病患者或情緒受苦者完全康復,但至少能夠感知同儕發出的求救訊號,必要時知道如何伸手;自殺念頭產生、需要求救時,也了解如何表達同儕較能意會。如此一來,大學校園內或許就能少一點自殺案例。
《性別平等教育法》已在台推行超過十五年,若以此為鑑,可在《自殺防治法》或《精神衛生法》之下,訂定大學教育方面的推行細則,甚或另訂專法,全面普及精神衛生、自殺防治教育。藉由這樣的教育,學生能對受苦者多些同理,學習助人的精神及心法,一方面如同前文所述,能防治自殺,達到「治標」的目的,一方面則具有改善人際網絡的「治本」效果。
檢討、改善校園心輔資源的同時,若同儕間的同理與陪伴也能並重,或許能接住多一些受苦中的學子。 圖/林琮恩攝
事實上,除了臺大,其他多所大學也在近期接連傳出學生自殺的遺憾消息。在校園心理諮商資源、升學體制、頂大光環等巨大脈絡成為媒體及大眾急於檢討的對象時,我們是否忽略了個體的生命經歷,忽略了最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每位自殺者都承載了生命中難以勝數的苦痛,或許旁人很難真正感同身受。透過對心理、精神衛生素養的基本認識,或許就能讓同儕間的理解編織成一面溫柔的安全網,接住一個個搖搖欲墜的靈魂。
《大學報》關心您,再給生命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全年24小時無休)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