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婕台北報導】在純然的黑暗中,正常與失能被逆轉,障礙的發生不再是個人問題,環境才是造成影響的真正關鍵—這正是社會企業「黑暗對話」課程的理念。政治大學NPO-EMBA平台5日舉辦「我的障礙就是我的優勢」論壇,邀請愛盲基金會董事長謝邦俊及台灣視覺希望協會理事長甘仲維,分享社企如何透過創新的工作型態,協助視障者就業。
根據勞動部「103年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視覺障礙者有5萬5698人, 就業率為16.2%。謝邦俊表示,因為社會大眾對身障者的刻板印象,導致其可選擇的職業類別不多。再者,創新的職種稀少,大多數仍為傳統的按摩產業,市場飽和後,就業更困難。謝邦俊認為:「不是要分配資源,而是要創造資源。」透過社會企業創發多樣化的就業模式,才是幫助視障者的最佳管道。
愛盲基金會董事長謝邦俊分享視障者在就業上遇到的困難。 圖/黃婕攝
德國社會企業DSE(Dialogue.Social.Enterprise)創發的「黑暗對話」,針對各個企業的需求設計課程,目前已經為全球視障朋友創造了6000多個職缺。課程由視障培訓師帶領參與者進入全黑的環境,透過執行團隊任務與夥伴對話,建立信任與合作關係;另一方面也協助參與者釋放自我,發現「平常看不到的自己」。黑暗對話除了為企業提供客製化的訓練課程,也增進了健視者對視障者的同理心。
過去為了解決視障者看電影時,無法理解無聲畫面的問題,會在電影播放現場提供口頭說明。「無障礙影視製作」經由健視者和視障者的合作,透過後製將適當的說明事先置入影片中,幫助視障者能夠更身歷其境,也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
「社企一起幫」是一個以「購買」支持台灣社企產品的資源整合平台。為協助解決就業問題,社企一起幫的客服人員大多由視障者擔任,並針對其視能條件安排專業的場所設置。
「障礙其實離我們並不遠。」重度近視引起急性青光眼,因而失去視力的甘仲維回憶起失明的那一段時光,頓時的黑暗讓他以淚洗面,終日恐懼。鼓勵他走出來的是眾人的陪伴。「我只是早一步先成為障礙者」,他表示,每一個人在成長老化的過程中,都會經歷能力的衰退,所以更應該關注身障者的社會問題,為社會付出,同時提早思考自己的未來。
台灣視覺希望協會理事長甘仲維分享經驗。 圖/黃婕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