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少凡、邱柏翔、陳雙台北採訪報導】輪椅上的表演者吹奏出優美的口風琴聲,與一旁的弦樂穿梭在場館每個角落。首屆「百分百共樂祭」於8至9日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行,以「無障礙設施是每個人的需求」為理念出發,展開音樂祭和市集等活動,期望推廣無障礙社會的重要性。
多扶事業創辦人兼執行長許佐夫說:「百分百共樂祭它的一個活動重點,就是讓你理解在超高齡社會的台灣,這都是多元共融而必須要有的一個方向和態度。」他認為,隨著高齡化的時代來臨,無障礙設施已經不只是身障者的需求。因此他希望透過活動,讓大眾意識到友善環境的必要性。
相較其他活動, 「百分百共樂祭」特地選擇平坦的場地,讓輪椅族可以不受阻礙地自由移動。現場更提供電動輪椅的充電站,希望打造友善的環境,達到活動「共融」的理想。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歡樂口琴社團長黃素蓉對於場館的設計表示肯定。他指出,場地舞台不高,且長度與空間充足,方便輪椅使用者迴轉,對身心障礙表演者相當友善。
除了讓大眾體驗生活中的不便,活動更透過音樂與藝術,展現身心障礙者跨越限制的生命力。現場共邀請八組身心障礙表演團體,用音樂與肢體打破外界對「障礙」的想像。陽光小雨二重唱成員小雨說:「人生就是生命和生命互相影響的,所以我希望我還有生之年可以出來繼續為這個社會貢獻。」
為了讓民眾理解打造無障礙環境的重要性,活動不僅將現場空間優化,更設計了「無障礙生活體驗展」。該展區讓民眾坐上輪椅,直接體驗特定情境下的不便之處,互動體驗根據食衣住行育樂發想,以不同面向實際展現身心障礙者在生活中常見的困境。多扶事業媒體公關總監盧曉靜解釋:「因為我們不曾坐過輪椅,所以我們不理解到底坐在輪椅上的一個生活會是什麼樣的一個視角。所以百分百共樂祭的百,第一個百,就是100公分的世界。」他說明,每個人生活上都有可能碰到一些不便,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讓大眾理解,若能從現在開始共同努力,便能打造一個符合所有人需求的未來社會。民眾李孟怡在體驗後分享:「自己嘗試坐在輪椅上,上那個爬坡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臺灣大部分的坡度可能都不適合輪椅前進。」
此外,現場市集則邀集了十幾個無障礙友善品牌,不僅讓身心障礙者可以透過市集認識產品,品牌方也能直接了解使用者與照顧者的困擾。市集攤主黃冠中認為:「今天這個活動很好的一點是,讓這些人也知道,原來有這麼多品牌和公司在關注他們的需求,這是一個雙向的曝光。」
「百分百共樂祭」透過打造友善環境,拉近大眾與身心障礙者的距離,期待每個人在互動中更能理解不同需求,共同邁向真正的共融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