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816期
2025-10-31
校園
焦點

【記者熊子萱報導】依據各校最新填報之112學年度資料,共有97所大專校院日間制學士班訂有英文畢業門檻。此門檻為各校所訂定的英文檢定分數,而近年部分國立大學陸續改制,廢除英文畢業門檻,卻也引發學者和學生擔憂,未來畢業生將失去求職競爭力。

自大專院校將英文檢定納入英文畢業門檻後,帶起學生考取英文檢定的熱潮,圖為26日多益測驗之試場。 圖/小恩(化名)提供

自大專院校將英文檢定納入英文畢業門檻後,帶起學生考取英文檢定的熱潮,圖為26日多益測驗之試場。 圖/小恩(化名)提供

自2004年教育部「未來四年施政主軸行動方案」首度宣布,將大學英語畢業檢定的通過成效納入評鑑指標項目。因此,各大學紛紛設立英文畢業門檻,以全民英檢GEPT、多益TOEIC等不同的英文檢定測驗(註一),訂定相近水平的分數作為畢業條件之一。中原大學教務長皮世明解釋英文畢業門檻設立原因是希望培養大學生的英文基礎能力,他說明:「教育部希望各校學生有基礎能力,所謂基礎能力,包括像中文的閱讀能力、英文的這些能力。」教育部推動英文畢業門檻的初衷。是藉由設立標準以因應未來的職場需求。

註一:各校參採的英文檢定測驗包含全民英檢GEPT、多益TOEIC、托福TOEFL的紙筆型態ITP和網路型態iBT、雅思IELTS、劍橋大學英語文能力認證(Cambridge Main Suite)、劍橋領思英語檢測(Linguaskill)、培力英語能力檢定測驗BESTEP、多鄰國考試DUOLINGO。

中原大學仍保留英文畢業門檻,因為學生未來多半從事工程師相關職業,而多益測驗550正符合職場之要求。 圖/截自中原大學官網

中原大學仍保留英文畢業門檻,因為學生未來多半從事工程師相關職業,而多益測驗550正符合職場之要求。 圖/截自中原大學官網

2018年,當時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的賴怡伶,不滿校方將英文畢業門檻考核外包,而提起行政訴訟,最後法院判定「先檢定,後教學」的順序違反大學自治。就讀中原應用外國語文學系大三的劉同學(化名)分享:「我有個朋友要去考第三次英檢,聽到的時候就覺得很不可思議,同時又覺得很花錢」,大部分英文檢定會需要一千至八千元不等的報名費(如雅思IELTS報名費為8,300元),他覺得程度不好的學生可能為了達到畢業門檻而考不只一次,累積起來的費用十分可觀。而至於英文檢定外包的疑問,部分檢定機構不予回應。

麗文校園書局政大店擺著琳瑯滿目的英文檢定書籍,學生除了要支付報名費外,還需花費金錢購買書籍和題庫。 圖/熊子萱攝

麗文校園書局政大店擺著琳瑯滿目的英文檢定書籍,學生除了要支付報名費外,還需花費金錢購買書籍和題庫。 圖/熊子萱攝

英文畢業門檻的存廢在校方和學生間引起討論,政大教務處註冊組一級行政專員黃婉綝說道:「國內大學其實陸續有在講畢業門檻,那時候學生之間也有在討論,他們覺得說沒有必要存在」,因此在107年校務會議上,決議廢止本校外語畢業標準檢定辦法,讓政大成為第一波廢除英文畢業門檻的學校。就讀政大企業管理學系大三的鐘文廷支持畢業門檻的廢除,「感覺這還是一種壓力,學生可能會為了通過英檢花更多時間跟金錢。」他也認為,英文能力是自主學習的一部份,不應該只用考試跟分數衡量學生的英文能力。

就讀政大企業管理學系的鐘文廷分享,「營運與供應鏈管理」為系上的必修課程,教授的上課投影片和考試皆為全英文。 圖/熊子萱攝

就讀政大企業管理學系的鐘文廷分享,「營運與供應鏈管理」為系上的必修課程,教授的上課投影片和考試皆為全英文。 圖/熊子萱攝

雖然陸續有大學廢除英文畢業門檻,但保留此門檻的學校仍佔多數,一般大學佔42所、技專校院也有55所,如中原大學將英文畢業門檻定為多益550分,皮世明表示中原大學是理工學校,很多畢業生未來選擇擔任工程師,因此需要基本的英文能力,他解釋:「像目前職場上,工程師需要大概多益550的水準,我想最主要是因為希望學生可以有具備職場需求的技能。」而劉同學(化名)表示應用外國語文學系有很多全英文授課或是中英混合的課程,「世界越來越國際化,英文是很重要的技能,對於出社會也有幫助。」他覺得英文畢業門檻不應該被廢除,甚至可以提高分數,並根據各科系設立不同標準,以因應未來就業趨勢。

教育部依各校最新填報之112學年度資料統計,在全台145所大專院校中,有97所學校有英文畢業門檻,其中42所為一般大學,55所為技專院校。 圖/熊子萱製作

教育部依各校最新填報之112學年度資料統計,在全台145所大專院校中,有97所學校有英文畢業門檻,其中42所為一般大學,55所為技專院校。 圖/熊子萱製作

將英文檢定成績列為畢業門檻,目的是希望學生能自主提升英語能力,教育部新聞工作小組公關王裕賢表示:「學校需要搭配開設相應英語課程與輔導措施,而不是單純要求學生通過檢定。」而皮世明身為教務長,對英文畢業門檻抱持開放態度,「我不覺得英文能力是唯一的,不希望用單一的標準讓學生被卡在那裡,應該說我們能不能用更多的資源跟彈性,讓他們去得到完整的教育。」雖然各校對於英文畢業門檻有不同的規範,但不變的是希望學生能在畢業前擁有基礎的英文能力,以因應未來的職場需求。

標籤:英檢 , 畢業門檻 , 職場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