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薛惟中台南報導】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學生謝欣蓉、葉書聞等人以纖維創作,抒發對人際關係的反思。兩人作品在該所舉辦的展覽《塊莖》中展出。由於南藝大是全台唯二設有纖維藝術創作的學校,因此纖維藝術品可說是展覽的一大看點。
其他參展學生黃彗恩指出,布料、紙張、植物,甚至金屬線條都是纖維,因此創作上不會受限。另一參展同學白綾釗也表示,纖維在日常生活隨處可見,「像身上的衣服也是。」
謝欣蓉織出作品〈解讀的過程〉,一匹藍白色塊分明的布料摺疊整齊並堆置牆邊,成條布料越趨破碎並向牆上延伸,藍白色塊也愈來愈小,最後色塊解離成混雜的線,紊亂地交雜並垂掛牆沿及地上。謝欣蓉以成塊布料化為幾縷纖維的意象,比喻人際溝通過程中,原本清楚傳達出的意見,經由對方重新解讀後,可能和原意相差甚遠。
〈解讀的過程〉由堆疊在地上的布料延伸至牆面、牆沿,除了與空間結合出新意,也象徵人解讀訊息的過程。 圖/薛惟中攝
觀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學生黃至理對〈解讀的過程〉運用空間的手法印象深刻。他表示,展覽中其他作品少有結合空間展現新意,「但這個作品有和空間互動,帶來跳脫傳統的想像空間。」
同樣以人與人之間溝通作為主題,葉書聞則以紙纖維為媒材,創作〈我逝去的〉。她編織出數十個小巧、底部有開口的器皿,將其垂吊於空中,排列成矩形。她以容器代表人們互相承接情緒、想法,孔洞則比喻溝通時,對彼此傳達的訊息及情感總會有所遺漏,而無法完全理解對方。
葉書聞以防水的紙纖維編織出〈我逝去的〉,且依照展場空間懸吊並排列成矩形,在展場中格外引人注目。 圖/薛惟中攝
葉書聞分享,〈我逝去的〉並沒有固定的樣貌,她會依據展覽空間,在作品擺放方式上做不同的嘗試。本次〈我逝去的〉是第三次展出,前一次於戶外展出時,她將作品懸掛並綑成一把,作品會隨微風吹拂而轉動,「還會有小鳥飛來,然後停在上面!」葉書聞說。
觀展學生、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學生邵逸心表示,最喜愛〈我逝去的〉以漏洞處理人際關係的手法,不僅能呼應創作理念,也讓她十分有共鳴。她說:「就算是再好的朋友,也會有難過、生氣、遺憾的事,不可能所有美好都留下來。」回憶累積的過程,就如同作品創作理念,必會有所缺漏。
〈我逝去的〉作品外觀如一個個小竹籃,底部卻有故意留下的孔洞,象徵人溝通時接收訊息必會有所疏漏。 圖/薛惟中攝
此次纖維組的展覽媒材多元,如紙、線材、紡紗以及棉布;技法亦多變,如梭織、刺繡、藍染、拼布。南藝大應用藝術研究所教授吳佩珊指出,現代科技所製造的人造纖維十分容易取得,此次展覽便有許多作品是運用人工纖維來創作,而學生也都成功運用纖維特性來傳達自身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