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817期
2025-11-07

【記者蔡孟安台北報導】國立政治大學「樂土」(LocoTour)團隊於10月31日推出戶外實境遊戲《剝皮寮的八封信》,以劇本殺形式帶領民眾從新富町文化市場出發,穿梭艋舺街區,探索在地歷史與文化。

《剝皮寮的八封信》由政大課程「創創入門」的學生團隊「樂土」設計,故事以日治時期的艋舺核心地帶「剝皮寮」為背景,並融入歷史人物於推理劇情之中。遊戲內的多數角色皆為真實存在過的人物,且都曾於不同時期居住於艋舺,團隊則透過劇情編排將人物間的生平彼此串聯,讓遊戲在虛擬設計中仍不失真實感。故事以日治時期市區改正計畫所引發的意見分歧為開端,玩家需蒐集線索、串聯人物關係,在虛構角色鍾文修離奇身亡的案件中,逐步揭開幕後兇手的真相。活動策劃人張家維表示,希望藉由角色之間的互動,讓玩家更深入了解艋舺的歷史人物與故事。

玩家閱讀自己的角色設定,並嘗試找出不同人物與鍾文修之間的關係。 圖/蔡孟安攝

玩家閱讀自己的角色設定,並嘗試找出不同人物與鍾文修之間的關係。 圖/蔡孟安攝

遊戲需根據線索單的提示解謎,而其中融入了艋舺過去書院的日常作息等相關歷史。 圖/蔡孟安攝

遊戲需根據線索單的提示解謎,而其中融入了艋舺過去書院的日常作息等相關歷史。 圖/蔡孟安攝

遊戲地點座落於台北市遺產文化教育中心以及新富町文化市場,玩家需遊走其中尋找線索提示,在限定時間內,找出指定物件並寫下相關歷史知識,以兌換與劇情相關的解謎線索。玩家楊慶之分享道:「尋找的過程中,可以在遊戲展間內找到與角色有關的店舖名字與歷史,讓我對於剝皮寮的認識更加深刻。」另一位玩家王智勳則表示,帶入劇情角色走訪剝皮寮的遊戲形式,可以將以前歷史課本中的艋舺具象化,「看到和自己角色有關的歷史時,會有與艋舺歷史貼近的感受。」他補充道。

工作人員依玩家答對的題目數量,發放相對應的劇情提示。 圖/蔡孟安攝

工作人員依玩家答對的題目數量,發放相對應的劇情提示。 圖/蔡孟安攝

樂土團隊認為,傳統旅行社的帶團形式常讓消費者難以專注於旅遊本身,因此他們決定改變以參觀走訪為主的安排,轉而設計結合在地文化的實境解謎遊戲。劇本殺強調每個角色之間的代入感,參與者須沈浸於角色之中,「透過這個方式,玩家可以更融入劇情,藉此完成一點式深度探索。」張家維說道。談及籌備過程,張家維表示,由於活動從企劃到實踐之間只有不到兩週的策劃時間,他們也因此花費許多心力琢磨如何在維持娛樂性的同時,呈現歷史文化風貌。尤其在遊戲角色與市區改正計畫的背景設定上,多是參考史實而設計,「像是主要的遊戲角色米店老闆宋協興的生平故事與店面位置等,都是依照真實歷史去準備的。」他說道。

各個角色在遊戲最後一輪中試圖推敲真相,玩家們認真聆聽嫌疑人的辯解並準備選投兇手。 圖/蔡孟安攝

各個角色在遊戲最後一輪中試圖推敲真相,玩家們認真聆聽嫌疑人的辯解並準備選投兇手。 圖/蔡孟安攝

談及未來展望,樂土團隊表示,將持續開發更多兼具綜藝與娛樂性的互動遊戲,除了挑戰多樣的旅遊形式外,也致力於融入教育意涵。「我們希望能以遊戲的形式呈現在地知識。」張家維說道,盼讓參與者在享受的同時,能同步學習與景點相關的歷史與文化,以更多元的方式體驗旅程。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