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文大宿舍吸菸惹議 校園禁菸問題何解?
校園
第1796期
文大宿舍吸菸惹議 校園禁菸問題何解?
2024-10-18
【記者張傳儀報導】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生吳同學(化名)自1日起在Dcard校版上發出多篇文章,指出男生宿舍的浴廁出現大量菸蒂、打火機等物品,影響環境整潔及學生住宿的生活品質,引發學生討論。文大生活輔導組辦事員劉柏頡回應,未來將會加強宣導,並針對重點區域加裝監視器以掌握抽菸學生。 談及宿舍抽菸問題,文大地理學系學生陳亮宇表示,宿舍內抽菸的問題一直都存在,校方若要處置也需要同學檢舉才能進行,「通常抽菸並不會停留太久,就算跟校方說,他(吸菸者)發現了也會立刻跑掉。」此外,自從《菸害防制法》修正,增列大專校院為禁菸場所後,校園內吸菸亭等區域遭到撤除,吸菸者四散在校內隱蔽的角落抽菸,增加校方取締的困難。有吸菸需求的文大廣告學系學生簡佑宸說明,自己不喜歡影響到他人,所以不會在校內吸菸,但校方及宿舍管理人員也應更積極處理,他說:「畢竟學校還是有會抽菸的人,如果沒有比較方便抽菸的區域,可能就會選擇在校內偷吸菸,所以取消吸菸區對於整體幫助並不大。」 對於校內吸菸問題,文大學生會理事長王品茵指出,校園禁菸後可以感受到吸菸者減少,但是政府單位應該給予配套措施,「原本(吸菸者)會在吸菸區裡面抽菸,但現在變成大家在各種不同地方抽菸。」進而造成更多危害。他認為最佳解方是設置校外吸菸區,但此措施的實際執行上有許多困難,目前校方能夠做的就是加強宣導,透過警示標語來告知學生校園禁菸的重要。 針對校內宿舍抽菸一事,劉柏頡解釋,校方目前的應對方式是在浴廁出入口加裝監視器,確認來往人員,並針對該層樓的同學進行輔導勸說。因應大專校院禁菸,校方將針對抽菸熱點加強巡邏,並以跑馬燈警示的方式加強宣傳,校規中也已訂定處罰規則,初犯者記申誡一隻。他表示:「我們會勸導學生不要在校內抽菸,若是屢勸不聽的話,也會請衛生局人員稽查。」由校方向政府單位檢舉,透過罰緩的方式對其作出處分,希望藉此降低學生在校內抽菸的問題。 自《菸害防制法》修正後,校園禁菸問題是各大專校院皆需面臨的課題之一。法規內容重視非吸菸者在校園裡的權利,校區範圍內全面禁止吸菸。劉柏頡表示,對於規勸吸菸者,會對其強調校地範圍內皆是禁菸區域,若是對吸菸有強烈需求者則會要求對方離開校園,以免影響他人權益,同時也維持校園整潔。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認為,校園禁菸立意良善,但對於其衍伸出來的問題並無完整規劃,可以借鑑國外校園的作法,即使是無菸校園也會設計吸菸區給予學生出口,才能在非吸菸者與吸菸者的權益間取得平衡點。
攜手居民參與建築設計  〈泉源小徑〉串連社區生活節點
藝文
第1781期
攜手居民參與建築設計  〈泉源小徑〉串連社區生活節點
2023-09-28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山林蓊鬱、流水潺潺,潔白的廊道劃過斑斕繁雜的建築,在梯田中建起一道明亮的線條。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團隊於17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的2023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成果展,發表其建築設計計畫《洄到泉源(一):農村地景空間再造與藝術創生行動》(以下簡稱《洄到泉源》)。在計畫中,團隊重整社區空間,將自身的設計理念融合居民的想法,共同在社區幹道上搭起作品〈泉源小徑〉。 泉源小徑串連公車站、居民住宅、活動中心,建造於馬路旁的梯田與民宅之間,行人行經轉頭即可看見。 圖/張雅媜攝《洄到泉源》以「參與式設計」為核心理念,作品融入農村常見的棚架元素,以木材製成欄架造型。團隊從最初的討論設計,到建造與粉刷建築,皆邀請居民一同參與。團隊隊長王凱強說:「讓居民一起參與,除了能更明確的瞭解他們的需求,居民也會對成果更有認同感。」 小徑隨原先地景、建築改變設計,側面以大、小比例不同的方框排列,製造出活潑的變化。 圖/張雅媜攝計畫的主要建築作品〈泉源小徑〉,主體由大小不同的方框構成,垂直交錯的支架發想自傳統建築木構,建構出如同隧道般的空間。王凱強說明,團隊會根據當地住宅的窗框、陽台或門架形狀,來改變〈泉源小徑〉的木框比例。而團隊也在植栽及住戶門前,減少木條的分布密度,讓住戶走出家門,便能一覽山村景致。王凱強認為,建築作品應該像是自然生長於這片土地,以彰顯村落曾經的輝煌,「我們當然也可以在這裡蓋一棟101,但那就不屬於這裡,是殖民、侵入的。」 住家門前以窗戶的概念設計較大的白框,居民從中望去能直接看到山頭上的中國文化大學。 圖/張雅媜攝談及選擇以白色作為建築設計主調,王凱強表示,純淨的白色可以和紅磚、水泥、鐵皮等雜亂的背景,形成對比,「白色沒有強烈的情緒,能平靜的配合、襯托出田園本身的美。」他們也以長型木條,打造出不同比例、排列的白色方框,期盼能跳脫既定框架,增添「人」的氣息。除了美感設計,團隊也參考居民的意見,加入建築的功能性考量。水平橫條的設計,讓居民能晾曬衣物,邊界加寬的平台則供居民乘坐,讓〈泉源小徑〉成為居民停留、凝聚的空間。他們也考量行人的身高比例來設計廊道尺度,而頂端設計的空氣夾層,使整體視覺保持穩定而輕盈。王凱強強調,建築還是要以人為本,了解人對空間的感受,才能建造出宜人的空間。 建築設計團隊隊長王凱強乘坐於側邊平台,說明小徑各處的功能性設計。 圖/張雅媜攝〈泉源小徑〉的廊道連接公車亭、浣衣池、頂湖活動中心等地方,串連起泉源里許多重要的生活節點,整合社區的公共空間。王凱強說:「這些節點都有屬於他的歷史記憶,公車亭旁的舊建築曾是蔣公的警衛室,而浣衣池是舊時居民洗衣之處,它們都還完整地保存在這裡。」構築泉源小徑就像是建立起一個故事線,讓行人走入小徑,可以依序閱讀各節點的歷史故事,也讓散落在各個角落的居民,重新凝聚在同一個空間裡。小徑不但連結泉源里的公共空間,也聯繫起建築設計團隊與當地居民的情誼。作品於5日正式完工後,吸引居民駐足攝影。泉源里居民張小姐(化名)提出建議:「如果上面有做綠化,應該會更漂亮。」計畫指導老師、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教授劉惠芳則認為,〈泉源小徑〉外表看似平實,但已成為泉源里的新地標,「實體的構件只是一個媒介,其中有更深層的社會意義。」
文大稱霸街舞擂台 睽違九年再得雙冠
體育
第1761期
文大稱霸街舞擂台 睽違九年再得雙冠
2021-12-22
【記者李昀璇綜合報導】雙方僅剩一人站在舞台上,選手不露一絲緊張神色,當音樂響起,他深吸一口氣,邁出堅毅步伐。「第十七屆College High全國大學街舞高峰會」經典團體賽18日於臺北體育館熱血登場。其中,中國文化大學於Popping和Locking項目封王,睽違九年再度奪下雙冠,並抱走社團史上第一面Popping冠軍錦旗。 中國文化大學Popping強棒羅永承以Freestyle的概念呈現Popping,屢屢為觀眾和評審帶來驚喜感。 圖/李昀璇攝此次賽事共有三個舞風,各舞風參賽團隊皆需在團體排舞賽脫穎而出,才可取得八強門票。而八強、四強和冠亞賽則以五對五的團體「Battle」賽制進行。各隊由五名選手組成,每輪須各自派出一名選手出戰30秒,經六位評審判定勝方,勝方續戰敗方淘汰,隊伍先耗盡選手則落敗。 此次競賽分為三種項目,分別為HipHop、Popping和Locking。選手須先參加海選,在團隊排舞賽中勝出取得八強門票,才會進入五對五Battle環節。 圖/李昀璇攝文大自四強賽起便遇上勁敵。在Popping項目中,文大先對上前年冠軍東海大學,再強碰去年冠軍臺北市立大學,兩隊皆是冠軍熱門隊伍。然而即便面臨高壓處境,文大仍不畏強權,臨危不亂一一克制對手。五人隊伍中,文大選手周致成便多次高穩定展現第一棒的沈穩氣勢,憑藉細緻動作獲得評審青睞,而強棒羅永承則跳脫既有的單一舞風限制,在基礎動作中加入即興巧思,完美與音樂融合,屢屢驚艷全場。 中國文化大學於此次競賽中奪得Popping項目冠軍,包下社史中第一個Popping冠軍錦旗。圖中為其五人隊伍,包含羅永承(右二)、周致成(中間)、謝秉原(左二)、陳睿渝(左一)、丁奕齊(右一)。 圖/李昀璇攝而在Locking冠亞賽中則上演復仇之戰。文大去年敗於國立臺灣大學,因此止步八強,如今在冠亞賽中再度碰頭,文大沒有一絲畏懼,選手們紛紛戰勝所有對手,輕取臺大奪冠,一舉討回去年遺憾。文大選手臧士捷於College High舞台初試啼聲便獲得佳績,在賽場上他以穩定的節奏感為基底,刻意放大動作讓舞蹈更具能量,多次帶起全場歡騰氣氛。 中國文化大學Locking選手臧士捷,初次登上College High舞台便獲得佳績,並在八強賽中以「一桿清檯」戰勝所有對手,在賽場上他的節奏感穩定,搭配具有能量的舞蹈動作,多次帶起全場歡騰氣氛。 圖/李昀璇攝時隔九年文大Locking組重返榮耀,選手林秉豐表示,賽前五人團隊便以平常心備戰,「我們再三確定到底有沒有拿出一百分來準備和面對。」他分享經過幾個月的磨合才足以在比賽當下展現十足的默契。表現出色的臧士捷則認為,奪冠等同多了一份責任,未來勢必得更加努力,「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此次競賽吸引37所學校中的69支隊伍參賽,超過800名選手共襄盛舉。而多所學校正面臨換血,去年獲得Locking冠軍的逢甲大學與Popping亞軍的國立政治大學便紛紛跌出榜外,各組排行皆重新洗盤。觀賽長達五年的銘傳大學選手劉紀廷表示,近年來科班與一般大學生的差距縮小,賽場已不再利於設有科班的北市大,期待未來新興隊伍發芽為賽況帶來更多變化。 於去年College high奪下Popping亞軍的國立政治大學於今年面臨換血問題,雖在四強賽中與臺北市立大學戰到最後一刻,甚至平手加局,但最終仍不敵對手,止步於四強。 圖/李昀璇攝
佛大女籃吞UBA首敗 望補足流失戰力
體育
第1740期
佛大女籃吞UBA首敗 望補足流失戰力
2020-12-16
【記者王崴漢綜合報導】109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以下簡稱UBA)公開女一級預賽第二階段於13日落幕,由上季季軍佛光大學強碰上季亞軍中國文化大學,兩隊於先前各搶下六勝佳績成賽事看點。比賽中,文大穩定輸出三分球,命中率達五成,儘管佛大抓住機會展開強烈快攻,試圖追回比分,最終佛大仍以65:80吞下賽季首敗。 上季亞軍中國文化大學強碰上季季軍佛光大學,為109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女一級預賽第二階段重點賽事。 圖/王崴漢攝一開賽,文大便積極進攻連轟7分,上季新人后林佳蓉外線神準,搭配禁區大學姐徐玉蓮助球隊取得領先;佛大則在首節末段急起直追,以快攻搶分,同時替換板凳球員上場,試圖消耗敵方體力。上半場比數28:36,文大領先。下半場徐玉蓮中途下場休息,然文大戰力未減,鄭慧慈傳出多次助攻,林佳蓉同時再為球隊貢獻兩顆三分球,而佛大卻僅有零星得分,雙方逐漸拉開比數,由文大搶下第七勝。 本季最資深的文大選手徐玉蓮今年碩一,為首位達成生涯千分紀錄的成員。 圖/王崴漢攝當日賽事結束,佛大教練楊淑淨帶著隊員檢討,他指出,球員失誤多,未能把握出手機會,「多漂亮的基本動作,那沒放進(籃)就是沒有進嘛。」佛大隊長楊婉琳則難掩沮喪,他表示自己錯失搶分時機,防守端也沒有做好,儘管團隊積極嘗試咬近比數,終究無法逆轉勝。 面對佛大戰力流失,今年大五的楊婉琳擔起隊長職位,與同為大五的王竫婷帶領學妹出戰。 圖/王崴漢攝佛大上季就因羅培甄、羅培儀轉披世新大學戰袍而流失戰力,無法延續107學年度UBA冠軍紀錄,今年主力球員陳孟欣、劉昕妤提早從UBA畢業,挑戰女子超級籃球聯賽職業舞台,佛大再遇戰力危機。先前預賽雖無敗績,但前兩場對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皆驚險取勝,本季首度吃下敗仗,佛大如何一掃陣容不齊全的陰霾成未來賽季取勝關鍵。「去年還有孟欣,他可以控制這個球隊。」佛大控衛「小Q」梁瑜玲坦言,團隊當前組織力不足,而他自身對於引領隊友較陌生。身為控衛,必須主宰進攻節奏,於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領導大家。同為佛大控衛的還有今年甫進球隊、目前大一的李宜樺,當日繳出6分、五助攻,楊淑淨認為他適時遞補位置,有效掌握比賽節奏,為預賽第二階段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場。對此,李宜樺謙虛回應,跟前幾場相比,這場稍微進入狀態,但在轉換快攻應保持攻擊慾望。楊淑淨盼李宜樺在三階段的預賽中有所提升、熟悉球隊打法,補足佛大戰力。 今年大一的李宜樺在佛大擔任要角,佛大教練楊淑淨認為現階段最重要的是讓他熟悉球隊。 圖/王崴漢攝 佛大射手「小Q」梁瑜玲與李宜樺積極把握對手得分空檔反攻,快速攻入對手禁區。 圖/王崴漢攝除此之外,楊淑淨指出,隊伍抗壓性不足,場上球員如何臨危不亂地解決困局成難題。也因此,當文大開場就強攻7分,楊淑淨不喊暫停,讓球員適應高強度的比賽,磨練抗壓性。他讚許球員當時表現,認為此役必定讓球員有所成長。楊淑淨常告訴球員,球是圓的,勝負不到最後一秒都有變數;預賽第二階段結束,第三階段將於明年1月開打,他期盼球員屆時拿出好表現,「他們要畏懼、要突破的其實是自己,不是別人。」
現代舞入京劇 《九歌》反思環境議題
藝文
第1718期
現代舞入京劇 《九歌》反思環境議題
焦點
2019-12-19
 【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人民跳著祭祀舞,邀請劇中的主角「巫」一同祈雨。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演出《靈戲.九歌》,1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三號倉庫呈現,其中導演、文大國劇系學生林倢君將《楚辭.九歌》中的〈東君〉和〈雲中君〉融入劇本,結合京劇與現代舞,並加入環境議題,帶領觀眾反思人與環境的關係。 飾演人民的演員穿著以顏料繪製的膚胎衣及裙子,並以舞蹈迎接「巫」的到來。 圖/張佳琪攝本齣戲劇以巫的京劇唱腔揭開序幕,飾演人民的舞者以彎腰的動作呈現祭祀的形式,迎接被雲神附身的巫。劇中也加入現代舞元素,人民時而快且有力地揮舞手臂,時而緩緩將手升至空中,展現古代準備迎接巫的狀態。接著,人民披上黑色西裝外套,象徵時空由古代轉到現代,產生對於網路和電能的慾望。於是,人民逐漸朝著巫聚集,逼迫巫拿著無線網路基地台發動現代能源--網路,至於人民則一邊透過甩動跳繩產生電力,一邊唱著〈東君〉歌詞:「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林倢君解釋,透過象徵災禍的天狼星,表達人類無止盡地取用大自然資源,對環境產生巨大傷害,他說:「跳繩是電力產生來源,同時是人類折磨自己。」 人民穿著黑色西裝外套,象徵時間已經移轉到現代,並圍繞在「巫」旁,渴望著網路訊號。 圖/張佳琪攝過程中,巫在保護環境與給予能源之間掙扎,最後他選擇丟棄手中的無線網路基地台,人民因而失去生命必需品——網路,眾人端出祭祀用的乖乖餅乾祈求無線網路再次到來,並因受到傷害而糾纏在一起。演員、文大國劇系學生王鈺雅談到,此景令他非常難過,他說:「我們那時只渴望一條生存之路。」然而,最終只剩兩人倖存,一位人民繼續擺動跳繩發電,另一位則如殭屍般敲打鍵盤與滑手機,暗喻人民仍繼續剝削大自然。在屈原的《九歌》中,東君、雲中君分別為太陽神與雲神,對應當時人民生活所需,林倢君提到,藝術作品本身就能反映生活,他希望藉由創作重新將現代人類對於生活的需求投射到劇中,他說:「除了陽光、雨水外,網路與光能反而更緊密結合我們的生活。」他觀察,現代人在手機沒電時容易感到焦慮,且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與環境議題相關的新聞,他便將此概念融入創作。 人類坐在椅子上,眼睛彷佛盯著螢幕,而手在空中敲打鍵盤,代表人類的貪婪仍繼續折磨著大自然。 圖/張佳琪攝「本次從2019年的角度呈現《九歌》詩詞,再詮釋現代社會所面臨的問題。」林倢君說,他也將〈東君〉和〈雲中君〉的語句納入為劇本,對此,觀眾李孟儒說:「古代詩詞結合現代議題的創作手法很有創意。」此外,林倢君也花費許多時間與演員交流,並從演員分享的樂曲獲得使用跳繩隱喻發電的靈感。
劍道選手性別比懸殊 女子項目遭合併
體育
第1687期
劍道選手性別比懸殊 女子項目遭合併
2018-11-07
【記者呂立竹綜合報導】「第四屆全國中正盃劍道錦標賽」4日於基隆市立體育館開打。中國文化大學學生王正旻在女子個人賽中,以矯健的身手和調配得宜的步調屢次進攻成功,奪下冠軍。然而在個人賽項目中,男子組劃分為社會男子與大專男子,女子組則將大專學生與社會人士合併為同一項目,男女參賽人數比例懸殊。竹劍清脆的聲響在賽場上此起彼落,放眼望去,不管是在場地上對戰的選手,還是在場邊揮劍練習的人,皆以男性居多。此次團體得分賽、團體過關賽以及個人賽三個項目,男子組設有社會組、大專組、高中組、國中組與國小組,女子組則以國中組與國小組為主,並無開設大專女子與高中女子組。 劍道比賽在男女參與比例上有相當的落差,女子個人賽就將大專學生與社會人士合併於同一項目當中。 圖/呂立竹攝王正旻提到,小比賽若沒有女子項目,多數女生就不會報名參加,有些比賽若女子組人數較少,會被併入男子組中,甚至有競賽當天遭到取消的狀況。「雖然沒有女生組,我們還是出來打」,亦報名大專男子組的王正旻表示,參加男子組對一般女生來說比較吃力,但因為自己平日練習即以男生作為目標,已能適應與男子對打。她也提到,男女的力量不一樣,對戰時女生自然居弱勢,加上女生穿著內衣,若遇上對手攻擊胸側部位會非常疼痛,但「想打的人還是會出來打」,藉由與實力較強的選手競爭,磨練自己的能力。參加女子個人賽的文大學生黃亭安表示,不管是道館或學校社團,男性成員都多於女性成員。沒有開設女子項目,確實減少比賽機會,若參加男子組比賽,會因男生擁有身材優勢,害怕自己實力不足影響隊伍。但黃亭安也提到,和男生對打是一種挑戰自我的方式,碰上困難會嘗試在心裡設定目標,並加強訓練,藉此調適自身狀況。台灣體育總會劍道協會秘書長簡至毅表示,目前台灣劍道比賽中,男女總參賽人數比例大約為四比一至五比一,其中國中組為四比一,國小組相對來說女生較多,比例約三比一,社會、大專與高中組則幾乎沒有女生參加。4日的比賽即因女生報名人數太少,團體得分賽與團體過關賽女子組部分只有開設國中組與國小組。簡至毅提到,以全世界的運動人口來說,女性運動選手原本就佔少數。欲提升女性參與劍道的比例有許多困難要克服,劍道非亞奧運項目、女性運動員有生產負擔等,都是需考量的因素。他談到,目前協會期盼藉由增加教練人數與場地,鼓勵女性參與。
文大案爭議未解 學生籲增建宿舍
校園
第1685期
文大案爭議未解 學生籲增建宿舍
2018-10-26
【記者李昕芸綜合報導】「學貸房租兩頭重擔,兩手空空教部擺爛!」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24日上午聯合中國文化大學野青社、國立台北大學學生議會等社團,在教育部門口抗議,指控文大大群館爭議已過四個月,教育部仍未採取行動解決學生住宿問題。教育部則回應,目前已和文大校方確認,受大群館爭議影響的學生,皆已妥善安置。 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在教育部前抗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科長吳志偉出來回應學生訴求。 圖/李昕芸攝文大於今年6月爆發大群館爭議,原為文大宿舍的大群館,被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認定為違規寄宿住宅,校方因此與大群館所屬管理公司解約。原訂本學期將居住於大群館的200多位學生,一度落於沒有宿舍居住的困境。雖然這些學生在開學前,都被校方妥善安置到校內其他宿舍,但文大學生會理事長、行政管理學系學生陳智龍指出,文大宿舍床位不足問題仍未得解。根據教育部106學年度大專校院學生宿舍概況顯示,文大共有4242個床位,但去年申請床位的學生就超過6600人,床位供不應求。文大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學生陳瑜欣表示,多數舊生知道學校宿舍床位一位難求,因而都放棄抽籤,在校外租屋。然而文大租屋市場屋況良莠不齊,且租金偏高。根據《喀報》報導,文大周邊套房租金平均一學期約新台幣3萬5000至7萬元不等,而校內宿舍最貴一學期僅新台幣1萬5700元。文大野青社社員、哲學系學生周子翔透露,不少文大學生都居住在附近巷弄,通道狹窄。若不幸發生意外,將難以避免重大傷亡。 文大野青社社員、哲學系學生周子翔向教育部陳訴文大宿舍床位不足的現況。 圖/李昕芸攝校外租屋市場環境不佳,文大秘書處公共事務室主任楊湘鈞回應,校方有提供租賃契約格式、辦理房東租屋座談會、租屋訪視等服務,盡可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但學校與學生會非公權力行使機關,僅能在有限方法中盡可能協助學生。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成員、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學生李容渝認為,校方應盡量避免將學生推入租屋市場,加深學生的教育成本。他認為,學校應以建造宿舍為根本,或與地方政府合作研商使用公共住宅,保障學生居住權益。教育部也承諾,未來會以大學專院獎補助金引導各校增建宿舍,並與地方政府合作,改建閒置公有地或國小校舍,改善大學宿舍床位不足的現況。
飛花劍揮舞自如 文大武術錦標奪冠
體育
第1666期
飛花劍揮舞自如 文大武術錦標奪冠
2017-11-22
【記者李昶毅台北報導】劍法犀利流暢,動作飄逸不拖泥帶水。中國文化大學學生劉廷葶於19日「2017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中,以輕快且沉穩的步伐搭配一套現在少見的飛花劍展現實力,在短兵器B1女子組中穩穩拿下第一名。 劉廷葶將飛花劍劍身與劍穗完美配合,姿勢優美,動作流暢,順利拿下短兵器 B1女子組第一名。 圖/李昶毅攝比賽甫開始,劉廷葶先使出提膝背劍作為開頭,腳步沉穩。接著單腳直立,左腳上舉,劍指朝前,一招「望月平衡」展現優異協調性。接著依照節奏將動作結合「挑劍」、「接劍」、「刺劍」,最後再用「前穿截劍」收尾,以總分8.72分收下勝利。他指出獲勝關鍵在於套路較他人新穎且整體流暢度佳,但他同時表示對自己表現不甚滿意,因為在比賽中發生劍身與劍穗纏在一起及身體延展性不夠的失誤。飛花劍全名為飛花長穗劍,注重劍身與劍穗間的配合,需「劍隨穗走」,兩者兼顧才能體現出美感及價值,是一項具有一定難度的套路。劉廷葶說明,此套路屬競技武術,與傳統國武術注重攻防意識及精神態度比起來,更在意身體素質及節奏,並可依照選手實力決定難度的演示。但他也坦言,其實得名與否不是重點,而是透過比賽來「自我檢視」,才是主要目的。 劉廷葶向前跨步,準備將劍揮出。 圖/李昶毅攝 劉廷葶以一招望月反撩劍展現出飛花長穗劍姿勢要點,協調與平衡,且左腳應往上抬高。 圖/李昶毅攝另外在長兵器及雜兵器項目中,義守大學中國武術社社長陳少軒分別以少林大六合槍及一路苗刀各獲得第二名。他提到原本預計長兵器能夠奪冠,但因槍把較長且彎曲,造成比賽時用力過度,基本步伐未確實踩足,最後體力耗盡,因而與第一擦身而過。 陳少軒將一路苗刀結合日本武士刀風格,將刀用力向下劈出。 圖/李昶毅攝 陳少軒展現少林大六合槍套路,但這套路因槍身較長且彎曲,極耗體力。 圖/李昶毅攝傳統國武術常給人「花拳繡腿」的印象,陳少軒也曾這樣認為。他透露一開始自己很鄙視國武術,認為沒有實戰性而興致缺缺。升大學後,教練讓他融入實戰性練習對打,他才逐漸投入其中。而義大國術社學生劉昱辰也表示實戰性有其必要,否則國武術就如同跳舞一般,失去原本的武術理念。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已舉辦超過10年,每年皆吸引許多國術愛好者及教練參加。此次大會執行長、中華北少林長拳全國武術推展協會理事長楊明哲希望政府及學校能協助推廣,並呼籲年輕學子多多參與,讓國武術技藝得以保存下去。
同門爭冠 文化大學柔道團體賽掄元
體育
第1613期
同門爭冠 文化大學柔道團體賽掄元
焦點
2015-12-18
蕭氏企業選手、中國文化大學盧炳憲奮力將對手壓制於地。 圖/鄭晏欣攝【記者鄭晏欣台北報導】「104年台北市中正盃柔道錦標賽」12、13日在士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舉行。社會男子甲組團體賽於最後一天登場,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系學生組成的「蕭氏企業」隊伍打敗昔日同門兄弟「北市大同高中」隊,奪得冠軍。團體賽一共進行五局,獲勝局數多的隊伍為優勝。每局限時五分鐘,各隊依量級派出一名成員應戰。時間內,選手將對手摔平或壓制對方在地滿20秒,即取得一勝(IPPON),結束比賽。若摔擲面積和角度失準,或壓制時間未滿20秒,經裁判裁決給予半勝(WAZA-ARI)或有效(YUKO)評分。男子甲組團體賽由輔仁大學和國立體育大學學生組成的「北市大同高中隊」,與「蕭氏企業」爭奪冠亞軍。北市大同高中隊率先以「掃腳」招術過肩摔和鎖關節壓制對手20秒,取得兩局勝利。蕭氏企業不甘示弱,派出林昶志應戰。一番僵持下,林昶志成功抓住對手衣帶,將其壓至地面後以雙手環扣壓制,取得一勝。北市大同高中隊因一人缺賽棄權一局,來到2:2平手。最後一局蕭氏企業派出因傷休養半年、首度復出的主將盧炳憲。一開始雙方纏鬥,對手以「小內割」攻擊盧炳憲左腳舊患,成功將其摔倒,取得有效。對手再度故技重施時,盧炳憲敏捷地抬起左腳,反摔對手扳回一城。倒數時刻盧炳憲攻擊對手右腳後將之摔平,獲得一勝。蕭氏企業最後以3:2奪冠。此次是蕭氏企業參與北市中正盃以來最好的成績。盧炳憲提到,過去曾有一次與冠軍擦身而過,即是輸給北市大同高中隊的原班人馬。這次獲勝關鍵在於最後一局對手體力衰退,動作變緩,因此抓到空隙摔擲對手。盧炳憲分享,他們隊中也有四名成員畢業於大同高中,和對手是學長學弟關係,大家透過比賽相互交流切磋,感覺很好。目前就讀體育系的他們表示,未來也將朝向柔道教育領域邁進,盧炳憲說:「因為柔道已變成我們一輩子不可缺少的東西。」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