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國體巧固球中正盃飲恨第二 周世庭望衝擊國際賽冠軍
體育
第1818期
國體巧固球中正盃飲恨第二 周世庭望衝擊國際賽冠軍
2025-11-14
【記者陳筱雯高雄報導】「喊聲!123!」為了提升隊伍士氣、鼓舞隊友,巧固球場上充斥著球員們的吶喊。中華民國114年全國中正盃巧固球錦標賽於7到9日在苓雅運動園區舉行,比賽分為國小組、國中組、高中組及社會組,而社會男子組冠軍由屏高市奪下,國立體育大學則獲得亞軍。 社會男子組冠軍賽由屏高市對上國體,並依據三局比分總和決定勝負。第一局國體選手展現極佳的默契,國體選手葉威廷在禁區外起跳,將巧固球丟向反彈網,讓巧固球反彈至球場安全區(註)內,雖屏高市擺出陣形防守,但球依舊穿過防守,落到屏高市選手所站的安全區內得分。第一局比賽勢均力敵,國體也多次接住、阻止屏高市選手得分,以16:15領先1分,結束比賽。 註:在球場內、禁區外的區域即是安全區。 但到了第二局,國體傳球配合減少,比分被屏高市拉開至四分差,因此國體喊出暫停,調整狀態後,國體將比賽追回一分差,然而屏高市透過不斷傳球、進攻,讓國體難以防守,最終比分停留在11:16。對此,國體選手李浚齊說:「第二局防守抓不到接球的時機,攻擊也沒有很多的配合,反而被對手接到打快攻。」比賽來到關鍵勝局,第三局國體力挽狂瀾,以14:12取得小局勝利。但因國體第二局分差過大,最後總比分41:43差輸掉比賽。李浚齊表示,因賽事為雙淘汰賽,導致最後一天需連打三場,體力消耗大,「到後面其實痠痛都出來了,也沒有那麼高的拚勁想去接球或攻擊。」 國體身為巧固球的常勝軍,平時練習時間並不長,訓練內容從傳球、防守、攻擊、小組配球練習到全場模擬比賽,一次練習需要選手保持三到四小時的高專注力,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秘書長及國體教練方慎思表示一週只練二到三次的原因,「畢竟巧固球不是亞奧運項目,所以還是以課業為主。」談到如何平衡訓練與課業,李浚齊認為,「自己還是學生,還要在外面打工,所以對訓練還是會感到疲累。」但同時他認為出社會後,就難以繼續打巧固球,因此希望可以趁訓練把握機會。 提及未來目標,選手們都期待自己能上場比賽、斬獲佳績。兩年一度的中華民國全民運動會即將來臨,李浚齊解釋道,「一隊可以報15人,但只有7人可以成為先發。」希望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可以得到先發的位置,有機會上場去比賽。而同樣是國體選手的周世庭則是把目標放在亞洲太平洋大學生錦標賽,因臺灣巧固球在國際表現亮眼,為奪冠熱門,周世庭說:「目標當然是拿冠軍。」並期許自己可以每一場都比前一場還進步,還更有自信。
高中戰友中正盃再攜手 銘傳奪法式滾球冠軍
體育
第1814期
高中戰友中正盃再攜手 銘傳奪法式滾球冠軍
2025-10-03
【記者林婷妤台北報導】臺北市中正盃法式滾球錦標賽於9月26至28日在臺北市天母運動公園舉行,公開男子組由銘傳大學吳昆育、張驥、鄭允謙組成的「銘傳超帥」隊,成功擊敗「動能戰神隊」奪得冠軍。本次比賽以三人組隊進行,決賽採40分鐘搶13分制,時間結束時,若雙方未達目標分數,則加賽一局。雙方輪流投擲,力求貼近目標球Jack,當場上所有滾球擲完後,隨即結算。 談及印象深刻的對戰,「銘傳超帥」隊張驥認為,四強賽面對實力強勁的選手,戰況僵持不下,所幸隊友成功把握最後一顆球,順利晉級,「我們場上原本就有一分,(加上那顆)直接變成兩分,讓最後一局贏下四分,我們就比較放心。」他也提到自己在隊中擔任Pointer(註),即使第一顆沒發揮好,隊友仍會給予鼓勵,讓他重回信心。鄭允謙則分享,六強對上來自台中的「AAoA」隊,實力不容小覷,特別是來自逢甲大學的留暐倫,雙方交手多次,熟悉彼此打法,但他們最終仍擊敗對手。 註:法式滾球中,選手各有不同職位,Pointer負責將球靠近目標球,Shooter擊開對手的球,Middler則需兼顧兩者,支援隊友。 鄭允謙分享,接觸法式滾球的契機是因常來天母運動公園,看到法式滾球場而產生興趣,於國小三年級加入校隊後,持續練習至大學。對於後續目標,鄭允謙則期望能再次入選國手,並補充說:「因為想繼續看國外更厲害的選手,他們每場比賽都可以很放鬆的打。」張驥則表示,在南港國中時,體育老師發現他具良好協調能力,便邀請加入校隊,升上高中部後,認識兩位隊友,並組隊一同練習,也將緣分延續到大學。 談到學校資源時,留暐倫說明,現在逢甲校內仍缺乏場地與教練,因法式滾球場地所需空間不大,期望學校能興建場地。不過,他也坦言,校內參與法式滾球運動人數較少,向學校爭取資源相當困難。另外,張驥提及學校在多方面都會提供經費,且因學校鄰近天母運動公園,方便學生前往練習,但他也認為,校內法式滾球推廣仍有發展空間。 對於法式滾球的發展,臺北市體育總會滾球協會總幹事季昇芳表示,滾球整體發展狀況已逐漸改善,並指出,目前經費、場地與資源的不足,「老舊的球場中間凹陷,他們(臺北市政府體育局)不會去維修,可能最多把枕木換掉,沒有實質的工程,會覺得很痛心。」同時,季昇芳認為,許多選手就業後無法持續練習相當可惜,期盼更多企業投入資金,協助建立國手培育環境,讓法式滾球持續穩定發展。
快節奏力壓對手封后 吳宇彤劍指全運會冠軍
體育
第1813期
快節奏力壓對手封后 吳宇彤劍指全運會冠軍
2025-09-26
【記者林婷妤新北報導】114年全國第二次擊劍錦標賽19日至21日於板樹體育館登場,其中女子軍刀項目於20日進行,最終由來自桃園市運動俱樂部劍委員會吳宇彤奪得金牌,代表新北市三重區永福國民小學的徐妤欣獲得銀牌,銅牌則由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林韡庭拿下。 擊劍分銳劍、鈍劍、軍刀三個劍種,在軍刀項目中,有效攻擊範圍為上半身且會行使攻擊權,因軍刀是擊劍中唯一能使用刀刃得分的項目,跟其他劍種相比,動作跟攻擊都非常迅速。本次比賽包含公開組與一般組,參賽選手在對決時不分年齡,新秀與資深選手皆可互相較勁,其中不乏出現參與過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以下簡稱全大運)且表現亮眼的選手。 在四進二中,吳宇彤與林韡庭正面交鋒,吳宇彤善用自身的快反應,以15:5擊退林韡庭。吳宇彤表示原本預期會輸下來,但沒想到這次狀態很好,他特別提到:「比賽前有給自己目標,這次一定要拿冠軍。」對於林韡庭而言,他認為這是最不滿意的一場,並說明:「我又被對方的節奏影響,沒有把自己的東西做好。」雖敗給對手,但最終仍獲得女子軍刀組第三名。 談及全大運後的轉變,林韡庭坦言,在113年全大運時就拿過冠軍,但今年拿到第八名有點失落,「中間有一度覺得好像沒有很適合練這項運動,但待在學校一陣子之後,覺得還是想把這次比賽拚好。」吳宇彤則把目標放遠,希望能一直參加全運會,直到無法再參賽為止,「期望之後可以拿到全運會個人冠軍,目前都是團體冠軍連霸。」徐妤欣則建議未來的擊劍選手,反應要快、變化要多,「擊劍不是單純練體能跟戰術就可以打得好,場上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果反應太慢,很容易被打下。」 面對近年大專院校擊劍的發展, 中華民國擊劍協會國際長林文鴻說明,早期雖然有許多社團與選手,當面對公開組競爭壓力,一般組的發展空間受限,「要舉辦區隔性的比賽,不要讓一般大專選手跟國手一起比賽,在一個良善的環境做正向的成長。」臺體教練賴明助則認為,現在社團通常都是學長姊幫忙指導,專業度依然不夠。最後,林文鴻也期望未來能多提供誘因及培養明星選手,讓擊劍運動在視野上能變得更廣。
校園運動空間規劃不善 複合式場地突破舊思維
專題
第1806期
校園運動空間規劃不善 複合式場地突破舊思維
2025-03-20
【專題記者李宸緯、王振驊、廖奇典、姚孟汝報導】隨著台灣在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逆襲日本奪冠,國內掀起一股棒球熱潮。前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球探鐘勝宏在感受完球賽的激情與鬥志後,心血來潮想要去戶外傳接球、投打時,卻發現場地限縮了自由從事棒球運動的空間。鐘勝宏也曾與地方首長討論棒球的發展現況,他強調:「目前大約每七萬人才有一座球場可以用。」顯示現有場地數量,難以滿足廣大棒球愛好者的需求。 「如果可以,我會想跟職棒選手一樣,有好的場地可以使用。」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棒球隊員李喻哲說道。他從國二開始接觸棒球,起初因為校內沒有合適的場地,他便與同學在學校中庭進行簡易的投球練習,但李喻哲回憶:「他(生教組長)如果看到我們用硬的球,就會直接過來沒收。」他表示,即使找到位置練習,卻又需要擔心影響他人。此外,他提到,校外場地多半由其他球隊作為比賽用途,校內又受安全限制,一般棒球愛好者在校內外皆找不到合適的練習場,因而陷入兩難處境。 直到後來進入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就讀、加入棒球社,李喻哲才意識到,校園內的基礎投打練習,在完善安全配套下其實是可行的。「學校那時候剛好空一塊地出來,校友捐錢把那邊用網子圍起來,然後鋪人工草皮,我們可以在上面進行簡單的傳、接球。」他補充。 國立虎尾高級中學法式滾球(註一)社副社長黃妤婕也正遭遇場地受限的窘境,他說明,校內滾球場為臨時搭建,且沒有經過縝密的規劃,地面凹凸不平、雜草叢生等情形層出不窮,加上校方不願重視冷門運動的發展,使得平時練習的成效不彰,連帶影響選手比賽時的發揮,他提到練習時的狀況:「它(球)有時候會卡在洞裡,或是因為雜草、樹枝阻礙擋住球。」此外,黃妤婕分享,碎石地面是滾球場最適合的訓練場域,「如果在水泥地的話,可能會把地板砸破,或是滾球會受傷。」由此可見,場地問題已成選手邁向成功的絆腳石。 註一:法式滾球使用數個金屬鋼球及一顆小的木球進行,小木球稱為目標色球,放置於目標圓圈區中央。當對手的鐵球接近目標色球時,球員擲出手中的球,若可以比對手的球更接近目標色球,則得分,先達到獲勝分數者勝。 除了棒球和滾球,其他運動在校園中也同樣在空間議題上碰壁。「(足球)最理想的草皮場地,地面是平整的,然後草不會過長。」國立臺灣大學男子足球隊副隊長李秉諾說道。自國小一路踢到大學的他,回顧過往的求學歷程,練球的場地總是可遇不可求,「我們就是擺標盤(註二),(球)門也是用三角錐,然後限定說膝蓋以上的進球不算這樣(註三)。」李秉諾說。他也提到,高中時他與同儕會利用標盤、拆卸式足球門等器具,進行簡易的足球練習。但即便有了場地,安全性的隱憂也讓喜愛足球的學生們難以施展手腳,「五人制水泥地足球場下雨天很危險,在碰撞的時候,其實在水泥地是很容易骨折的。」李秉諾補充道。 註二:非正式足球比賽中,為了方便,常在地上放置訓練標誌盤,標明場地邊線。 註三:用三角錐擺設的球門高度不足,過高的射門難以判斷進球與否,故設此規則。 這些學生的經歷皆說明,台灣在校園運動空間規劃上的缺失。大部分學校礙於空間限制,難以針對不同運動項目,各別建立球場。再者,安全性、熱門程度、課程規劃等考量,使PU跑道、水泥球場成為多數校方的選擇,大幅限縮其他運動的發展空間。面對這樣的困境,複合式場地的概念應運而生,成為解決空間侷限的新途徑。 複合式場地,顧名思義即一個場地能滿足多種運動需求。在日本、韓國等地狹人稠的國家,這類場地普遍用於基層校園的戶外運動空間,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棒球、足球等不同運動。然而,台灣校園內的運動空間設計大多停留在傳統思維,僅設置籃球場或PU跑道,設有複合式場地的學校屈指可數。 以台南市志開實驗國民小學(以下簡稱志開實小)為例,校方為了解決地勢低窪易積水、跑道雜草叢生的問題,捨棄傳統紅土跑道,改建為天然草皮。這不僅消除了紅土長期飛揚所帶來的健康隱憂,改建成整塊的草皮後,積水與雜草問題也隨之解決。除了解決地勢問題,志開實小校長王念湘也說明校方的其他考量:「我們希望(讓小朋友)更貼近自然,就選了草皮運動場。」草皮沒有畫記、標誌或限制,這讓小朋友得以自由進行喜歡的運動。志開實小會將草皮維持大約3公分的厚度,並定期讓小朋友把碎石和垃圾撿乾淨,安全性更勝原來的紅土跑道,甚至引起一股新風潮,「他們(小朋友)反而喜歡跌倒,享受在草皮滑倒的那種感覺。」王念湘對此津津樂道。 而在台中,當地學生長期缺乏棒球訓練場,臺中市立向上國民中學(以下簡稱向上國中)意識到場地不足後選擇改建複合式場地,「由於成立了棒球隊,學校開始規劃將田徑場周邊空間轉為棒球訓練場。」向上國中體育組長李素芬解釋。校方在原有的田徑場周圍鋪設紅土、種植草皮,使球場既能進行田徑活動,也能做基本的棒球訓練。李素芬認為校方架設安全圍網後,在確保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複合式場地讓學生有更多運動的機會,「像我們學校小朋友下課也會跑到棒球練習場裡投球,因為周邊有圍網,所以是安全的。」李素芬補充道。 同樣作為發展棒球的學校,臺中市東區力行國民小學(以下簡稱力行國小)在1990年也將整片空曠的黃土,變成跑道環繞的標準棒球場,內野紅土區能打樂樂棒球,草地區則規劃足球、法式滾球等運動供學生使用。「(學生)不需要去外面跟人家擠場地,內野的傳接球,或一些簡單的投捕練習都可以在我們學校進行。」力行國小教務主任陳祥裕自豪地說。陳祥裕回想當年教練張振楠找到力行國小傳承野球魂,並親自帶著當時的選手一起改造、規劃現在的球場。「(改造的)那個區塊就是讓我們發展學校特色來使用的。」陳祥裕說,他認為改建前後最大的差異,是空間利用的程度。 「我們不應該把每一個操場都變成PU或人工草,這是不對的。」台灣運動產業協會理事長徐正賢說。他指出,許多學校仍以傳統跑道為主,雖滿足跑步與體育課程需求,但對於足球、棒球等需要草地的運動並不理想,甚至可能影響安全。而複合式場地最顯著的優點在於提高運動空間的使用率與多樣性,徐正賢也說道:「在草地(複合式場地)上你要踢足球、打手球、玩田徑,或者打棒球都可以。」他表示,校方應更靈活規劃現有操場,如設置天然草皮跑道或圍網來提供適合不同運動的場地,而非受制於單一設施。 受限於傳統觀念,加上維護成本考量,台灣各校操場仍普遍採用PU跑道,「PU基本上除非破了要修補,平常其實不需要什麼特別的養護。」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兼任學院副院長的吳柏翰說道。與兼容棒球、田徑的紅土運動場相比,PU跑道在後續人工保養上不需花費過多人力或時間,且紅土在雨季過後,約四分之一以上會長滿雜草,需仰賴人工一株一株拔除。李素芬也表示,一般學校未編製相關人員進行灑水等相關保養作業,可能會演變成由警衛室或總務處維護,學校管理會比較辛苦。 「但PU跑道建置成本比複合式場地的草皮更加昂貴。」王念湘提醒,他點出PU跑道建置費用往往動輒數百萬元,且約兩年後跑道面層會開始剝落,需要修補,「如果日照高、溫差大,磨損率會更高,可能五年後又要重新翻修。」可見PU使用年限較複合式場地短,長期而言花費相對高昂。相較於PU,志開實小所使用的天然草皮跑道建置成本低,十年下來的養護費用約落在一百多萬上下,王念湘說:「到現在我們只要固定割草就好,不用再花其他的錢。」但他也提及,草皮跑道的使用壽命與品質受校園規模影響較大,若學生人數過多,草皮可能因頻繁踩踏而加速損耗,因此須視學校的使用需求與維護能力而定。 PU材質在健康疑慮上也較複合式場地有更高的風險,鐘勝宏指出:「PU跑道跟水泥地、柏油路都不是很理想的跑步場所。」因為這些材質受撞擊時產生的反作用力較大,對膝蓋與腳踝的關節,甚至於髖關節都會產生更大的負擔,「所以更理想的跑步環境是複合式場地的泥土或草皮。」他說道。王念湘也表示,就健康而言,草地相較於PU跑道更好,「早期發生過PU跑道剛做完就有學生身體不適,要送醫院的。」他說。若遇市區天氣悶熱,空氣難以回散的情況,教室裡甚至能聞到PU跑道的味道,對人體健康有著不小的隱憂。 複合式場地無疑提升了校園運動空間的使用效率,也為學生、民眾提供更多元的運動環境與選擇。然而,這樣的模式能否在台灣廣泛推行,仍面臨諸多挑戰。從經費來源、維護管理,到學生與社區的實際使用狀況,複合式場地的落實不僅是改建的問題,更涉及政策支持與學生運動文化的發展。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副教授劉昆祐指出,教師人力不足是主因,管理場地的額外責任也會降低教師意願。「有些學校老師本就不多,若再建置新設施並要求老師管理,可能更難找到人願意負責。」劉昆祐補充道。 徐正賢則進一步解釋,高層管理者的個人意向也會影響場地的發展,「關鍵在於議員、立委與校長是否具備正確的運動空間規劃觀念。」若決策者缺乏正確的運動空間規劃觀念,往往在申請經費時就會依循傳統思維,而預算一旦核定,就必須依照最初規劃,建設傳統操場。屏科大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吳柏翰則補充,現有的球場規劃重複性過高,未能針對青少年身體健康發展在各階段的需求,而校方應思考如何設計更有助於學生運動發展的空間。 台灣對於複合式場地的建設與多元運動空間的推廣仍不普及。目前,校園運動場仍以PU跑道等單一功能設施為主流,雖然維護相對容易,但建設成本高昂且汰換率大,難以滿足學生多元的運動需求。「這個東西很難用金錢價值去衡量它。」李秉諾表達他的看法,他認為如果鋪設複合式場地能改善校園運動安全、營造提升運動風氣,甚至提高競技水準,長遠來看絕對是值得的投資。 世界12強冠軍之後,除了見證棒球實力的成長外,更應思考如何讓運動文化更加普及。未來,唯有民間、政府與校方共同努力,才能為學生打造更多元、更安全、更完善的戶外運動空間,讓台灣的運動發展持續創造佳績。
文大穩住心態Popping封王 北市大奪College High雙料冠軍
體育
第1803期
文大穩住心態Popping封王 北市大奪College High雙料冠軍
焦點
2024-12-13
【記者范瑞勻台北報導】音樂一下,選手隨著節奏舞動身體,CH20 - 113年度COLLEGE HIGH vol.20全國大學街舞高峰會(以下簡稱College High)stage4,於8日在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舉行,比賽項目有Hiphop、Popping以及Locking,Hiphop和Locking皆由臺北市立大學拿下冠軍,Popping則由中國文化大學奪冠。 College High八強賽為團體過關賽(註一),每隊分別派出五人上場競賽,每回合對戰限時30秒,雙方各SOLO出招一次,勝者留下,負者淘汰,比賽至剩下一位勝者為止。北市大Locking奪冠,北市大運動藝術學系學生詹秉驊表示,因為個性內向,所以前段賽事手腳無法完全伸展開來,「打到Final的時候才真的處理自己的內心,所以只有最後一場的時候我跳得比較開心。」文大運動與健康管理促進學系學生BADNEWS(洪胤紘)認為,在團體過關賽時雙方都清到剩最後一位選手,身為最後一棒他穩住身心,他說:「好險我們有Hold住,我覺得心態上還不錯。」 註一:College High預選為團體排舞賽,晉級的八所大學,派出場的五人代表該校的最強人選,與其他隊伍進行5vs5的團體過關賽。 談及遇到的困難,BADNEWS提到文大Popping平時擅長Battle,很少做排舞,因此他們還找兩位專業的排舞老師幫忙。北市大運藝系學生王宏宇提到,因為大家都很忙,因此很難抽出時間一起練習,而本身還有參與其他比賽,有時連飯都來不及吃,就要進行下一個排練,雖然辛苦,但當站在台上和大家一起跳舞時,就會重新找回對跳舞的熱情。 綜藝節目《這!就是街舞》影響文大體育運動健康學院不分系學生林家禾走上Popping之路,談及對跳舞的看法,他說:「跳舞是人生中唯一一件,我付出200%的力量去做的這個事情。」詹秉驊則是因為在國中時看到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的影片,燃起他對Locking的興趣。BADNEWS認為跳舞對他來說,就是他自己,「跳舞對我來說不是一件事,我,就是跳舞。」 雖對跳舞有熱愛,但久了仍難免產生疲乏,舞齡七年的詹秉驊說:「有時候會有一些算是職業倦怠的感覺,就是可能比賽有進,但是不會特別開心,可是看其他學校進了,他們會高聲呼喊,就會想到自己以前也是這樣子。」他鼓勵大家莫忘初衷,最重要的是要開心跳舞。 BADNEWS認為跳舞是現代人生活的解藥,因為現代人在高壓下會有很多文明病,而跳舞與聽音樂,是可以最簡單治癒自己的方式。北市大運藝系學生許志卉則認為跳舞像是他的朋友,需要花很多時間相處,與它在一起時會很快樂,可以把不開心的事情交給他,跳舞也可以成為舒壓的一種表達方式。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體育
第1800期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今年度的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冠軍戰中,上演新北市私立穀保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以下簡稱穀保)與桃園市立平鎮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平鎮)兩所高中棒球強校的對決戲碼。穀保在二局上半以4:2領先時,靠著曾聖恩的左外野方向全壘打再添兩分。這支黑豹旗冠軍戰史上的第一支「過牆」全壘打,瞬間讓穀保休息室的球員情緒沸騰。不過,曾聖恩繞過一壘後不斷狂吼,甚至「倒退走」,引發球迷討論。 賽後的網路討論分成兩大派:「太過火」vs「做自己」。前者強調,曾聖恩身為學生球員,擊出全壘打後,應低調跑壘,「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可;後者則認為,擊出全壘打的球員有權在當下做出自己的慶祝動作,只要避免挑釁即可。 亞洲棒球文化較推崇低調行事與球場禮儀。曾聽聞或者體驗過學生棒球的人們應該對於教練們的諄諄教誨感到不陌生,進場前要向球場致意、打擊前向裁判問候以及投出觸身球後要脫帽等基本禮儀。例如廣受球迷喜愛的中職球星彭政閔,便是以謙虛聞名。他認為打者擊出全壘打後的誇張慶祝動作,是不尊重對方投手的行為。也因此,「太過火」派的言論:「這樣的態度沒資格進職棒」、「這樣進到職棒該怎麼辦」,或「在職棒就會被因為太囂張被觸身球伺候了」,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除了上述前者基於對身邊環境表達尊重之意的舉措外,近年不少球迷開始質疑球場上較為負面的「潛規則」。例如根據《Go Baseball 夠棒網》的球迷投票,最該被廢除的前三大潛規則中,「場上有虧,就用觸身球討公道」與「擊出全壘打後不能大肆慶祝」便占其二。這些被球迷視為不合時宜的潛規則,呼應球員「做自己」的想法,認為不應以「道德野球」束縛球員行為,在投打之間的對決中,勝者享受成功的喜悅,為比賽增添一些「秀味」,而敗者討回顏面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下一次的交手中堂堂正正解決對方,只要不挑釁,不做不良示範,又有何不可? 回歸學生棒球的環境,在場上大肆地展現喜悅,並不是一件該被綑綁的事。但當部分人士執著於對棒球的陳舊思想,並將選手的真情流露視為一種禁忌,對學生球員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解讀。教練們該做的,是在學生球員的激昂情緒背後給予正確的價值觀,不讓振奮變成囂張,不讓自信變成自大,也讓這些可能的棒球之星們放下潛規則的束縛,讓將來的賽事精神更為純粹,不僅無需動用到可能造成生理傷害的觸身球來進行報復,避免產生無謂的衝突,也更能體現運動家的精神。
陳建廷自創高難度招式 勇奪中正盃花式繞椿冠軍
體育
第1799期
陳建廷自創高難度招式 勇奪中正盃花式繞椿冠軍
2024-11-15
【記者王立昊屏東報導】選手跟隨音樂,將腳步與節奏合而為一。113 學年度第46屆中正盃全國溜冰錦標賽自由式輪滑競賽8日在屏東潮州國際滑輪溜冰場展開為期三天的賽事。男子單人花式繞樁項目中,今年入選國手,來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陳建廷奪下大專社會組金牌,同樣有國手資格的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選手張唯仁則排名第七。 「今年是自己進步幅度很大的一年,花了更多時間去練,穩定度跟動作難度都提升很多,比較有辦法與其他選手抗衡。」陳建廷以練習一年的作品,為這次賽事重新設計編排,嘗試將動作更契合音樂,並加入自己的獨創招式「單輪換腳咖啡壺」(註一),成功突破自我,奪下進入大專後首次金牌。賽後,陳建廷說明獨創招式的困難點,「兩隻腳都要會做咖啡壺,現在很少人會練非慣用腳。」並分享自己目前著重訓練非慣用腳的靈活度,希望能在比賽更敏捷地去補救失誤,也能更自在地組織流暢及多樣的招式銜接。 註一:咖啡壺為輪滑動作之一,選手須保持蹲姿並以單腳單輪支撐繞樁前進,相當考驗選手的平衡與耐力,是較具難度的招式。 相較陳建廷以難度見長,張唯仁更專注於雕琢作品的情感,這次選用曲目為歌手華晨宇的《蜉蝣》,是首次挑戰特別緩慢的旋律。關於創作,張唯仁說:「我會先考慮一首歌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感覺,招式的使用主要為了故事與情感表現。」談到表演風格時,張唯仁感嘆近幾年評分比較注重技術,「可能要降低情感展現來提高難度,在技術與藝術表現間找到平衡點。」另外,經過去年落選國手空轉一年,張唯仁坦言受到一定的影響,「自己在考慮可能要退役了,比賽狀況跟內容都沒有很好,未來參賽主要也是為了展現作品給大家欣賞。」 「花式繞樁相比其他輪滑運動就是強調技術跟表演,較不受場地限制也讓輪滑運動更容易被接觸。」擔任本場裁判同為2024年國家代表隊花式繞椿教練的王聖文介紹花式繞樁的特色。談及選手的表現,王聖文表示可惜,張唯仁的藝術表現比較好,覺得他像《獵人》中的奇犽(註二)一樣心思細膩,編排作品更具美感,但結合高難度的招式也因此會更吃力,需要更高的熟練度。另外,王聖文也稱讚陳建廷的進步,對新一代成功銜接上來感到欣慰。 註二:奇犽·揍敵客是動漫《獵人》的主角團之一,角色特徵以頭腦聰明、個性細膩聞名。 對於自由式輪滑的發展,中華民國滑輪溜冰協會自由式總幹事巫金岳抱持期待,「近年來參與這項運動的人數正在成長,參賽選手也是逐漸增加的。」但巫金岳也坦言繞樁難度偏高,隨著年齡增長,相較其他運動,選手流失的比例也更高。另外,因為缺乏裁判,目前比賽容易遇到選手教練必須擔任裁判的困境,計畫推動更多裁判研習,透過裁判推廣滑輪運動。
完美呈現高難度翻轉 開南啦啦隊奪多底冠軍
體育
第1790期
完美呈現高難度翻轉 開南啦啦隊奪多底冠軍
2023-12-20
2023全國啦啦隊錦標賽恰逢舉辦第20週年,吸引歷屆最多隊伍報名參賽。 圖/杜以璇攝【記者杜以璇台北報導】選手紮穩腳步,將隊友拋上空中進行360度轉體動作,完美落下後向全場展露自信笑容。2023全國啦啦隊錦標賽大專組賽事17日在輔仁大學中美堂活力登場,其中「多底技巧大專混合組」共有24支隊伍參賽,是各組別中參賽隊數最多。在激烈競爭過後,最終由開南大學殺出重圍,奪下冠軍寶座。 開南大學上層選手李文馨在完成整套流程後流露燦爛笑容,最終順利抱回冠軍獎盃。 圖/杜以璇攝開南在「多底技巧大專混合組」擊敗各路好手,拿下近年來的最佳名次。上層選手李文馨分享能獲得評審青睞的關鍵原因,「整套流程最具挑戰性的是完成兩個轉體,上層要在空中進行兩次360度的翻轉。」而因為困難度高,需要反覆練習才能上手,「旋轉的當下會閃過很多畫面,很容易迷失方向。」隊友林有朋補充,雖然有失誤,但整體仍是呈現最完整的一次表現,「今天上層在進行動作時都沒有落地,是隊伍搭配以來第一次達成這個目標。」這次比賽包含林有朋在內的三位底層選手皆為大四學生,入隊以來便合作至今,對於能在大學生涯的最後奪冠皆感到十分開心。 國立臺灣大學B隊以平常心看待今日賽事,以穩定發揮獲得亞軍。 圖/杜以璇攝而上屆賽事包辦冠亞軍的國立臺灣大學,本次派出四支隊伍參戰,最終由臺大B隊以籃形拋投和多個轉接動作,守下亞軍寶座。隊員柯筆翔提及自己上場前的心情調適:「沒什麼壓力,每場比賽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好好把握當下。」同為奪牌熱門的中原大學則收下季軍,上層選手張家榛遺憾因傷病未能發揮出最好的表現,「練習的時候有撞到頭,所以後面只要晃到就會頭暈。」而隊友林昱緯也認為,在流程的穩定度以及技巧難度上都可以再提升,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對自己不夠有自信。 中原大學賽前因狀態不佳,因此將動作難度下修,不過仍維持平日水準,獲得季軍。 圖/杜以璇攝 開幕表演由板橋銀光啦啦隊活力開場,展現啦啦隊運動鼓勵各年齡層投入的特性。 圖/杜以璇攝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全國啦啦隊錦標賽恰逢20週年,也是首次進行為期三天的賽事,在開幕表演時邀請到板橋銀光啦啦隊,展現銀髮族的動感活力。中華民國台灣競技啦啦隊協會理事長張育銓表示,啦啦隊運動能參與的年齡層十分廣泛,「上到80幾歲的阿嬤,下到幼稚園的小朋友都能參與,每個組別都有不同的亮點。」他也提及,啦啦隊十分注重團隊合作,對於學生在提升溝通及協調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啦啦隊是需要為了共同目標一起努力和追求的團體運動,對學生在群體間的成長,是一個非常好的經驗積累。」
【全運會】王冠閎連霸800自由式冠軍 攜手洪雋崴助北市金包銀
體育
第1783期
【全運會】王冠閎連霸800自由式冠軍 攜手洪雋崴助北市金包銀
2023-10-25
【記者張愷文台中報導】哨聲響起,選手們一躍而下,各水道紛紛濺起的水花不斷。中華民國112年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全運會)游泳項目21日於台中市北區國民運動中心舉行。其中,男子組800公尺自由式,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王冠閎以微小差距奪得金牌,二連霸成功。銀牌則由臺北市立大學的新生洪雋崴摘下。兩人皆代表台北市出戰,為北市爭金奪銀。本次男子組800公尺自由式競爭激烈,參賽選手包含「台灣蝶王」王冠閎、有「水之呼吸」之稱的王星皓以及中華民國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以下簡稱全大運)金牌黃國倫。王冠閎在上屆全運會800公尺自由式中以8分01秒07同時破全國和大會紀錄,今年挑戰衛冕。從入水開始王冠閎展現實力,全程位居第一從未被超越。同樣來自台北市的洪雋崴緊隨其後,兩人幾乎同步運動,但最終王冠閎維持些微領先,以8分13秒30摘金。而原先位居第三的王星皓,因體力不支在450公尺之處被謝奇霖把握機會,一舉超越,逆轉成為銅牌得主。「前陣子比較專注在蝶式,從亞運回來也有讓自己放鬆一下,自由式就是順順地游就好。」王冠閎說道。雖然這次未能再突破紀錄,但他依然完成二連霸。相比王冠閎的泰然自若,洪雋崴對奪銀感到意外。與金牌僅有1秒06之差,但他仍非常滿意這次結果。他誠實地說道:「一開始只是想拚第三名,沒想到就第二名了。」開心之餘,洪雋崴也點出自身特長為長距離賽事,但目前速耐力(註)仍不足,「最後50公尺是真的有點扛不住了。」註:英文叫做Speed Endurance,指在最高速度下能維持的時間長度,若在最高速度下能維持越久,則速耐力越佳。奪牌勁旅王星皓與黃國倫則因傷病無緣獲獎。王星皓透露自己剛結束多場大型賽事,除身體狀況不佳外也帶傷在身,「所以我沒有很勉強,不想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他說。黃國倫因為鼻子過敏問題,導致影響換氣,最終與獎牌擦身而過,但他也期許自己在恢復後能回到過往水準。談及未來展望,王冠閎於5月已達到2024巴黎奧運A標,拿到巴黎奧運的參賽門票,他希望能順利進入巴黎奧運決賽。洪雋崴則是將目標放在下一屆全運會與全大運,期許自己能在兩個賽事獲得金牌。長距離新生代好手謝奇霖雖年紀較小,但也為自己設立明確的目標,「參加亞洲運動會,突破自己。」 
梁嘉雯不畏惡劣環境 滿分之姿奪定向越野冠軍
體育
第1775期
梁嘉雯不畏惡劣環境 滿分之姿奪定向越野冠軍
2022-12-14
【記者林婕宇新北報導】選手握著地圖,奔馳於大街小巷,2022新北市城市定向挑戰賽於10日在淡水城區揭幕,儘管當天低溫且飄雨,選手們的熱情卻未被澆滅,而女子菁英組的賽事最終由目前就讀國立體育大學的香港選手梁嘉雯以滿分奪下第一名。 辦在城市中的定向越野路徑相當多元,選手可能跑經樓梯、大街小巷甚至是穿越家戶。另外,比起速度,定向越野更重視選手看地圖、找捷徑的能力。 圖/林婕宇攝本次定向挑戰賽採積分制,選手們於比賽開始時才能藉由地圖得知檢查點的分佈,並可自由選擇通過這些分數高低不等的檢查點,最後依指定時間內(女子菁英組為60分鐘)各選手拿下的積分多寡決定排名。此外,選手在賽中僅有地圖及指北針做參考,因此,事前如何規劃路線、途中如何不迷路以拿下高分,相當考驗選手能力。 當選手跑到檢查點時,要將手上的點簽器放在電子打孔器旁,讓打孔器感應。主電腦就可以即時收到選手已經通過的檢查點以及通過時刻。圖為選手經過檢查點打卡。 圖/林婕宇攝拿下冠軍的梁嘉雯是組內唯一奪得滿分320分的選手,對此,他認為自己在賽事中發揮穩定,可惜於特定位置掌握度較差,導致多花了些時間,「有個地方等紅綠燈滿久的,甚至還遇到路人來問路,但有了這次的經驗就知道以後可以走隧道(地下道)避免等待。」曾在今年全民運動會女子組定向越野中距離賽斬獲銅牌的輔仁大學葉靖瑩在本次比賽獲得第二名,他直言,比起成績,自己更在乎每場比賽後的檢討與修正,「這次還是有點小繞路,希望以後可以更快看完地圖、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線。」 定向越野賽幾乎何種天氣都能舉行,唯獨在暴雨或是颱風天才會停賽,因此天氣、地形也是考驗選手的條件之一。圖為選手梁嘉雯飛奔過馬路。 圖/台灣定向運動協會提供雖然本次比賽在城市進行,但國外賽事通常於山林舉辦,梁嘉雯認為,此差異讓缺乏相關地形訓練的台港選手在國際上呈現弱勢。梁嘉雯以自己赴土耳其參加定向越野積分賽的經驗為例,表示由於當時天氣極冷甚至下著雪,再加上對地圖不熟悉,最後花了非常久才完賽,成績落後其他選手相當多。對於這個現象,台灣定向運動協會理事長林士斌也坦承:「如果要為了國際賽做準備,一定要先去有這樣場地的國家做訓練,在台灣沒辦法。」 來自香港的李健威獲得本次男子菁英組第一名,他表示今年來台灣工作之後,還沒機會跑到台灣的大自然地形,現在只參加過城市或公園的賽事。 圖/林婕宇攝不過,梁嘉雯也指出,台灣地形樣貌不少卻缺乏繪製地圖的人才,所以選手才會無法練習,他感到可惜地說:「台灣在做定向的人很少,相關活動也不多。」林士斌也表示,今年全民運定向越野項目時隔八年才再度出現,正是因各縣市缺乏選手,對此,他說明目前協會正努力舉辦活動以及教學課程,以求讓更多人接觸定向越野。 本次賽事中其中一組別為家庭組,讓家長與小朋友能一同參賽,增進親子互動關係。圖為家長與小朋友一起研究地圖路線。 圖/林婕宇攝
置頂